1. 適合小學五年級學生閱讀的書目
五年級小學生必讀課外書目
1、《三毛流浪記》——張樂平
2、《稻草人》和其他童話——葉聖陶
3、《小兵張嘎》——徐光耀
4、《三寄小讀者》——冰心
5、《列那狐的故事》——(法)瑪·阿希·季諾著
6、《我要做個好孩子》——黃蓓佳
7、《草房子》——曹文軒
8、《特別的女生薩哈拉》—— 米歇而
9、《三國演義》——羅貫中
10、《水滸傳》—— 施耐庵
11、《巫師的沉船》——班馬
12、《魯濱遜飄流記》—— (英)笛福著
13、《金銀島》——(英)史蒂文生著
14、《湯姆。索亞歷險記》—— (美)馬克o吐溫
15、《格列佛游記》——(英)喬納森斯威夫特著
16、《童年》——(俄)高爾基
17、《女兒的故事》——梅子涵
18、《阿利的紅斗篷》—— 湯米狄波拉
2適合五年級小學生讀的課外書有哪些
中外詩歌:
01.冰心:《雨後》《紙船寄母親》
02.郭風:《童話》《林中》(組詩)
03.高洪波:《我想》
04.戴望舒:《在天晴了的時候》
05.金波:《春的消息》
06.聖野:《夏弟弟》
07.餘光中:《鄉愁》
08.徐志摩:《再別康橋》
09.泰戈爾:《寄給小城》《花的學校》
10.美國桑德堡:《霧》
中外童話、寓言:
11.《格林童話》
《漁夫和他的妻子》《白雪公主》《灰姑娘》
12.《安徒生童話》
《丑小鴨》《拇指姑娘》《賣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兒》
13.《王爾德童話》
《自私的巨人》《快樂王子》
14.《葉聖陶童話》
《稻草人》
15.《伊索寓言》
《狐狸和葡萄》《獅子和狐狸》
16.《克雷洛夫寓言精選》
《獅子和蚊子》《鷹和雞》《天鵝、梭魚和大蝦》
中外散文:
17.朱自清:《匆匆》《背影》節選《綠》節選
18.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節選
19.老舍:《濟南的冬天》
20.冰心:《往事》
21.魏巍:《我的老師》
22.望安:《校園交響詩》
23.席慕榮:《白色山茶花》
24.宗璞:《紫藤蘿瀑布》
25.王文吉:《可愛的小鳥》
26.馮驥才:《珍珠鳥》
27.鄭振鐸:《海燕》
28.郭風:《山村書簡》
29.郭楓:《草蟲的村落》
30.泰戈爾:《英雄》
31.米斯特拉爾:《女教師的祈禱》
2. 五年級語文古人讀書第二篇古詩的意思
五年級語文《古人談讀書》二
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版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權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古文的翻譯是:我曾經說過,讀書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讀書上,那麼眼睛就不會仔細看,心思和眼睛既然不專心致志,就只是隨意地誦讀,那麼一定無法記住,即使記住了,也不能長久。三到之中,心到最緊要。心既然已經到了,眼睛和嘴巴難道會不到嗎?
3. 五年級語文古人讀書第二篇古詩的意思
五年級語文《古人來談源讀書》二
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古文的翻譯是:我曾經說過,讀書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讀書上,那麼眼睛就不會仔細看,心思和眼睛既然不專心致志,就只是隨意地誦讀,那麼一定無法記住,即使記住了,也不能長久。三到之中,心到最緊要。心既然已經到了,眼睛和嘴巴難道會不到嗎?
4. (五年級語文教案)憶讀書原文
一談到讀書,我的話就多了!
我自從會認字後不到幾年,就開始讀書.倒不是4 歲時讀母親教給我的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國文教科書第一冊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後的那幾冊,而是7 歲時開始自己讀的「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國演義》.
那時我的舅父楊子敬先生每天晚飯後必給我們幾個表兄妹講一段《三國演義》,我聽得津津有味,什麼「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聽極了,但是他講了半個鍾頭,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帶著對於故事下文的無限懸念,在母親的催促下,含淚上床.
此後我決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國演義》來,自己一知半解地讀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雖然字音都讀得不對,比如把「凱」念作「豈」,把「諸」念作「者」之類,因為就只學過那個字一半部分.
談到《三國演義》我第一次讀到關羽死了,哭了一場,便把書丟下了.第二次再讀時,到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場,又把書丟下了,最後忘了是什麼時候才把全書讀到分久必合的結局.
這時就同時還看了母親針線笸籮里常放著的那幾本《聊齋志異》,聊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隨時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這對於我的作文課很有幫助.時為我的作文老師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著「柳州風骨,長吉清才」的句子,其實我那時還沒有讀過柳宗元和李賀的文章,只因那時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寫的.
因為看《三國演義》引起了我對章回小說的興趣,對於那部述說「官逼民反」的《水滸傳》大加欣賞.那部書里著力描寫的人物,如林沖——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回,看了使我氣憤填胸!武松、魯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極其生動的風格,雖然因為作者要湊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強強地滿了一百零八人的數目,我覺得也比沒有人物個性的《盪寇志》強多了.
《精忠說岳》並沒有給我留下太大的印象,雖然岳飛是我從小就崇拜的最偉大的愛國英雄.在此順便說一句,我酷愛古典詩詞,但能夠從頭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滿江紅》「怒發沖冠」那一首,還有就是李易安的《聲聲慢》,她那幾個疊字:「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寫得十分動人,尤其是以「尋尋覓覓」起頭,描寫盡了「若有所失」的無聊情緒.
到我11 歲時,回到故鄉的福州,在我祖父的書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給他的《茶花女遺事》,使我對於林譯外國小說,有了廣泛的興趣,那時只要我手裡有幾角錢,就請人去買林譯小說來看,這又使我知道了許多外國的人情世故.
《紅樓夢》是在我十二三歲時候看的,起初我對它的興趣並不大,賈寶玉女聲女氣,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厭煩,還是到了中年以後,再拿起這部書看時,才嘗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個朝代和家庭的興亡盛衰的滋味.
總而言之,統而言之,我這一輩子讀到的中外的文藝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從讀書中我還得到了做人處世的「獨立思考」的大道理,這都是從「修身」課本中所得不到的.
我自1986 年到日本訪問回來後即因傷腿,閉門不出,「行萬里路」做不到了,「讀萬卷書」更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會得到許多書刊,知道了許多事情,也認識了許多人物.同時,書看多了,我也會挑選,比較.比如說看了精彩的《西遊記》就會丟下煩瑣的《封神傳》,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滸傳》就不會看索然乏味的《盪寇志》,等等.對於現代的文藝作品,那些寫得朦朦朧朧的,堆砌了許多華麗的詞句的,無病而呻吟,自作多情的風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從腦中抹去,但是那些滿帶著真情實感,十分質朴淺顯的篇章,那怕只有幾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動神移,不能自已!
書看多了,從中也得到一個體會,物怕比,人怕比,書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因此,有某年的六一國際兒童節,有個兒童刊物要我給兒童寫幾句指導讀書的話,我只寫了九個字,就是:
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5. 五年級下冊語文必讀書是哪些
必讀:《宋詞300首》、《六年級課外語文》、《世界偉人傳記叢書》、《藍皮人》、《八十天游世界》、《愛的教育》、《希臘神話》。 選讀:《霧都孤兒》、《王子復仇記》、《童年》、《雞皮疙瘩木偶驚魂》、《雞皮疙瘩魔鬼面具》、《恐龍尋親》、...
6.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古人談讀書讀後感應該怎麼寫
讀書可以增加一個人談吐的質量和深度。讀書,可以讓你掌握知識,而知內識就像呼吸容 一樣,吐納之間,可以見人的氣質與涵養。讀書,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讓你獲得優越感,而優越感某種程度上又是建立自信的一種方式,這是讀書最明顯的一個功效。也是相當一部分人想要讀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