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五年級語文書24課的解說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了解故事
1.出示課題「金錢的魔力」。
2.自由讀課文,思考:從課文的描寫中看,金錢到底有怎樣的魔力?
3.課堂交流。
學生可能有各種回答,都是他們對課文的理解,應該盡量承認他們的有限合理性,但是一定要圍繞課文,從課文中得出結論。比如:金錢可以讓一個人的笑容凝固;金錢可以一下子改變一個人的態度;金錢可以讓一個流浪漢受人尊重……
同時,還要讓學會生朗讀相應的課文,以檢測學生認識生字,讀通課文的情況。
二、再讀課文,談談感受
1.默讀課文,思考:
(1)讀了課文,你對托德和老闆有什麼感受?用一個詞來表達你的感受。比如:討厭、喜歡、厭惡等。
(2)你的這種感受來自於什麼地方?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段,說說理由或有感情地朗讀。
2.小組討論,形成組內意見,推選發言人。
3.課堂交流,談談感受。
一般情況下,學生一致的感受是討厭或厭惡,但也不能排除有些學生有不同的感受,但要讓學生把話說完,注意學生分析的理由是否言之有理,同時也要注意正確的價值觀的引導。
理由主要集中在兩個地方:
(1)托德:從刻薄的嘴臉到一臉的窘況,主要集中在托德笑容的變化。
(2)老闆:從恥高氣昂到過分殷勤,主要集中在他說的一場段話中。
4.討論,我們為什麼要厭惡或討厭他們呢?托德和老闆有什麼特點,可以用哪些詞語來概括。
三、研讀重點,體會語言
1.讀讀課文中有關段落,想一想:在這篇課文中,你覺得托德和老闆這兩個人,哪一個描寫得更加傳神
2. 小學五年級上冊24課語文新課標學習實踐園地的答案
白樸《天凈沙.秋》
孤村落日殘霞,
輕煙老樹寒鴉,
一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
白草紅葉黃花。
白樸這首曲子是以秋景作為寫作的題材,我們從其中的修辭可以看出,他的文學涵養是極高的。通篇作品,全都由一些美麗的自然圖景構成,而白樸本人,就好像是拿著這些自然拼圖的藝術家,拼出一幅美麗中帶著和諧的人生圖畫。
寫秋景,自然難免要烘托出蕭瑟的氣氛,但是如果全以蕭瑟氣氛為全篇的寫作大旨,又會令讀者感受到沈悶而有壓力。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白樸在選用語辭時,便頗費心神。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共用了六個圖景:「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而其中任何一個圖景,都代表著秋日秋景的蕭瑟氣氛。為了要使這種蕭瑟氣氛活潑起來,於是作者接下來選用了「一點飛鴻影下」作為上半段的結語。如此一來,原本蕭瑟的畫面轉成了活躍,寂寞的秋景彷佛也展現了另一種鮮活的生氣。最後為了加強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麗而有韻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作為曲文的結束語。這兩句用了「青」、「綠」、「白」、「紅」、「黃」五種顏色,而且「白草紅葉黃花」這三種顏色,是交雜在「青山綠水」二種顏色之中;「青山綠水」是廣大的圖景,「白草紅葉黃花」是細微的圖景,如此交雜相錯,於是原本是寂寞蕭瑟的秋景,突然變得五顏六色而多彩多姿。由此可見,白樸的散曲寫作技巧有多麼高明了。
3. 五年級上冊語文第24課寫了梅蘭芳幾件事,分別體現了梅蘭芳怎樣的品質
五年級上冊語文書第24課《梅蘭芳》課文寫了梅蘭芳幾件事?體現了梅蘭芳怎樣的專品質?
寫了梅蘭芳的四件屬事:
(1)梅蘭芳拒絕為日本人播音。
(2)梅蘭芳拒絕為日本人登台演出。
(3)梅蘭芳離開上海到香港避居,再次拒絕為日本人演出。
(4)梅蘭芳蓄須拒絕為日本人演出。
體現了梅蘭芳:滿腔的愛國熱情,崇高的民族氣節,堅貞不屈的高尚品質。
4. 五年級上冊語文24課第2小節仿寫
最後一分鍾
是人民的期待
是天地間緩緩上升的紅旗。
是國旗一散盡了中國人的仇恨專。
是展開的中國的土地和天空。屬
是那痛恨的歷史片刻寂靜。
是誰在寂靜中微微顫抖的嘴唇。
是誰在祝福中一遍又一遍開心呼喊那個名字
香港香港快回到我們的懷抱里
5. 小學語文基礎訓練五年級上冊24課
( 紫荊 )花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區花,中央人民政府向特區政府贈送的禮品是(永遠盛開的紫荊花)大型雕塑,已成為香港的標志之一。
6. 五年級上冊鄂教版,語文大課堂,24課答案
在八年級讀的書
第一單元:幸福
1的味道,口感(張抗抗)
2,兩個短的步行路程,看雲去(歐陽斌)首好聽(Zhousu山)
3,社會劇(魯)幸福
4,詩兩首歌曲 - 告訴我們的孩子(鋰穎)幸福(羅洛)
5,走一步,又一步(亨利·莫頓特別? )
詩歌朗誦過故人庄(孟浩然)村(杜)
口頭溝通:面對挫折
寫作:花,然後
綜合學習:詢價
成語第二單元
閱讀:海
6,說了幾句話幼稚的愛情海(兵)7,海思(梁合嗯)
8,聽潮(呂燕)9,海洋絲露(陳宗明) BR> 10,詩三首
我很羨慕你,勇敢的船夫海(普希金)帆(萊蒙托夫)藍海(Dickinson)進行
詩詠錢塘湖春行閱讀(白)西沙(短浸溪山蘭芽)(蘇軾)
口語交際:保護我們的環境
寫:秋天
第三單元
閱讀:紀念碑
11日,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 瞻仰人民英雄的首都紀念碑(周放)
12,讀碑(劉成 - 張)13.黃河頌(光第一名)
14,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隆重舉行15日,七場比賽(王遠艦)在香港
詩歌朗誦如夢(趙)清平樂·村居(JI)
寫作:?意外
綜合學習:流行歌詞
第四單元
閱讀:創建有趣的
16,我的「長生果」(葉文玲)17,懷疑和知識(顧頡剛)
18,少年票據(TAO)19,創造思想錄(羅吉爾·馮·奧赫)
20,懶惰的智慧(凱利)
詩歌朗誦春望(都)南園(四)(黎河)
寫作:我的觀點是......
綜合學習:我的工作
第五單元
閱讀:生命救援
21,特別是搶救
詩歌鑒賞公園秦淮(杜牧)11月4日大的風和雨(魯)
口頭交流:熱
寫作:事情就發生
第六單元
閱讀:列印的理想選擇
22,古代神話三
誇父(「山山海經「),經緯(」山海經「)女媧補天(」淮南子「)
23,愚公移山(」列子「)
24,三個人的
寶的故事(」左傳·傳「)講義(」尚書「)許中平毅注意掌握(」元史「)
25,桃(陶淵明)26,醉翁亭記(修)
27日,中國青年(良)28日,橘頌(屈原)
詩歌朗誦潼關山坡羊懷舊(張先生楊鎬)己亥雜詩(珍)
口頭溝通:?追求
寫作:審查
附錄1:書法的復制和鑒賞(顏體)
附錄II:案例(二)
低年級八卷(N)
第一單元
閱讀:對話
1,尋找理想(的巴金)2,背部(清)
3,我們青年對話(畢幗英)4.消息15(崔衛平)
5,是一個快樂的人 - 一封信給他的女兒(劉勇)
詩歌朗誦:聞王昌齡左遷龍標有此送走(李白)早春是水務部門外張十八個成員(漢語)
口頭溝通:與家長的溝通
寫作:大橋
綜合學習:經典的推廣
第二單元
閱讀:遙望星空
6,兩個第一天市區詩(國)摘星少年(姞西安)
7,空間遷移不是夢(卞吁轔)8,見牛卧維加(葉之杉)
9月跡(賈平凹)10,長河落日平(黎嘿藏)
詩歌朗誦:酬樂天揚州看到每一個展廳禮品(劉禹錫)開始與詩的文本(徐深夜)
口語交際:誠信
寫作:未來世界
第三單元
閱讀:家裡
11,故鄉(魯)12,濟南的冬天(老舍)
13,土地的詩我愛這土地(AI青)中國的土地(劉湛秋)
13,最後一課(包括德國)14,河與沙(周燾)
詩歌朗誦:西沙(閆舒)游山西村(魯)
寫:我說我家
綜合性學習:「老照片的家庭「
第四單元
閱讀:語言魅力
16,組詞儒(羅貫中)17日,中國魅力(元嬰期)
18,中國字元(夏季乞丐雕像濤)18,笑(文化研究)
20,武聯盟閱讀(中砂)
詩歌朗誦:使至塞上(王維)塞爾維亞歌曲(一)(李白)
寫作:語文綜合性學習有關的東西
:對聯研究
第五單元
閱讀:自然之謎
21,混淆了麥田怪圈
詩歌朗誦:幾乎每到北京(岑參)聞笛受降城在夜間(李易)
口語交際:合作對話
寫:圖片這個綠色
第六單元
閱讀:風景的心情
22三峽(酈道元)23,正確的思維溪(袁傑)
24,小石潭記(劉)
25,在書中感謝本書兩篇文章(陶弘景)還記得承天寺夜間(蘇軾)
26.滿井游記(DAO)27,亭看雪(章代)
28日,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詩歌朗誦:雁門太守行(黎和)支持:漁家傲(范仲淹)
口頭交流:學習經典觀點 BR>寫作:盛產美女
附件一國家:書法副本和贊賞(劉體)
附錄II:實際例子(c)電子教育版
7.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24課的資料
24* 最後一分鍾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這是一首充滿激情的詩。作者傾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懷抱最後一分鍾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時刻的思緒,表達了全中國人民積蓄心中的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對香港回歸祖國後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整首詩語言凝練,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摯熱烈,作者那沸騰的熱血與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詩句的每一個詞句之中。全詩共有4個小節。第一小節是全詩的引子,作者把香港擬人化了,就像是親人談心似的,去「傾聽最後一分鍾的風雨歸程」。作者和所有中國人一樣,滿懷激情地迎接著香港回歸祖國這一歷史時刻的到來。第二小節表達了人們眼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與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冉冉升起時,無比激動無比自豪的心情。這種情感,作者是通過一些特寫鏡頭的描述來真切表現的,如「旗幟」,「旗桿」,「寂靜」的場面,「微微顫抖的嘴唇」,「在淚水中一遍又一遍輕輕呼喊」等。第三小節主要是講作者聯想到了香港的屈辱歷史,聯想到了鴉片戰爭以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表達了如今揚眉吐氣的歡欣鼓舞。第四小節是說香港從此掀開了歷史的新篇章,作者用熱情、奔放的語言,表達了對香港回歸祖國的熱情歡迎和對香港美好未來的深情祝福。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在誦讀詩歌中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理解詩句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是本課教學的重點;結合歷史背景理解一些含義深刻、感情強烈的詩句,是教學的難點。
2.詞句解析。
叩問:真誠熱切地詢問。
脊樑:即脊背,人或動物背上中間的骨頭。常被比喻為氣節、骨氣。
硝煙:炸葯爆炸後產生的煙霧。
骨髓:骨頭空腔中柔軟像膠一樣的物質。詩中「那深入骨髓的傷痛」是說列強的侵略恥辱給中國人民造成了刻骨銘心難以忘懷的傷痛。
二、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三、教學建議
1.學生曾在三年級學過《「東方之珠」》,對香港有所了解,結合本組訓練重點,課前要布置學生搜集有關香港回歸的資料。可通過師生交談引導學生從「香港被割讓的歷史」、「香港回歸歷程」、「香港回歸之後的繁榮」三個方面去搜集與整理相關資料;也可分小組合作搜集資料,每人或每個小組依自身情況搜集其中的一類資料。如果有條件,教師可准備香港回歸祖國政權交接儀式等相關資料的課件。
2.要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抓住作者直抒胸懷的詩句體會情感。如,「聽所有中國人的心跳和叩問」;「是萬眾歡騰中剎那的寂靜」;「是誰在淚水中一遍又一遍/輕輕呼喊著那個名字/ 香港,香港,我們的心。」/;「然後去奔跑,去擁抱,/去迎接……」等。透過這些詩句,人們那激動、自豪的感情與熱切歡迎之情等溢於言表。
聯系所搜集的歷史背景資料理解詩句,體會情感。第三節作者聯想到了虎門銷煙和英國殖民主義者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一百多年前,英國侵略者靠鴉片加洋槍洋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香港被長期割讓給英國。雖然有血氣的華夏兒女奮力反抗,但終因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而導致中華民族的近代史被打上了痛苦、屈辱的烙印。這些已成為所有中國人的恥辱與心頭之恨。而在香港回歸之際,壓在中華兒女心頭百多年來的恥辱終於被雪洗了。香港回歸祖國,是祖國日益強大與繁榮的有力見證,是對所有炎黃子孫的巨大激勵與鼓舞。這一刻,無數的華夏兒女流下了激動的熱淚,這是多少年,多少代人熱切期盼的時刻啊。「使大海沸騰」是說人們期盼已久的願望終於實現之時噴涌而出的愛國熱情,非常強烈,非常深厚,彷彿能使大海沸騰似的。
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體驗詩歌表達的情感。課文中有一幅插圖,描述的是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升國旗、區旗與奏國歌的情景。可讓學生深入體驗:如果你是參加政權交接儀式中的一員(身份可由學生自主設想),或者你在街道上、在電視機前、親眼目睹了這一過程,你最想說什麼?教師可扮演記者「現場采訪」。
3.「三分詩,七分讀」,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既是本課教學的主要任務,也是促進學生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情感的重要手段。要結合詩歌內容引導學生注意朗讀時的抑揚頓挫:即注意節與節之間以及每小節之內詩句的停頓;有的詩句語氣要高昂,有的詩句語氣要沉重;有的要讀得堅定有力,有的要讀得親切舒緩,等等。為了激發學生朗誦興趣,還可當堂分組排練集體詩朗誦,進行即興表演與點評;必要的時候,教師或者請班上朗誦能力強的同學進行示範朗誦。
4.本課要求認識5個生字,要注意區分「髓」是平舌音,「剎」與「鑄」是翹舌音,不要把「剎(chà)」讀成「shà」。
四、相關鏈接
香港的歷史 香港(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強迫清政府於1842年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1856年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英國迫使清政府締結《北京條約》,永久割讓九龍半島尖端。1898年英國又乘列強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之機,逼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強行租借九龍半島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二百多個島嶼(後統稱「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滿。中國人民一直反對上述三個不平等條約。
香港的回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政府的一貫立場是:香港是中國的領土,中國不承認帝國主義強加的三個不平等條約,主張在適當時機通過談判解決這一問題,未解決前暫時維持現狀。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人民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祖國統一和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三大任務而奮斗。鄧小平提出按照「一個國家,兩種制度」解決台灣和香港問題的構想。同時,隨著1997年的日益臨近,英國方面不斷試探中國關於解決香港問題的立場和態度。在這種情況下,解決香港問題的時機已經成熟。根據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香港於1997年7月1日歸還給中國,開設了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國的一個享有高度自治權的地方行政區域,保持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經濟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內不變。
1997年7月1日這一天,已作為值得人們永遠紀念的日子載入史冊。經歷了百年滄桑的香港回歸祖國,標志著香港同胞從此成為了祖國這塊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發展從此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香港回歸後,中央人民政府負責管理香港的外交事務和防務,中國政府堅定不移地執行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針,香港特區政府和人民在中央人民政府及全國人民的全面支持下,克服了亞洲金融危機等困難,保持了香港的高度繁榮與快速發展,繼續發揮著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作用。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是董建華先生,並競選連任第二屆行政長官,2005年3月辭去行政長官職務,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
紫 荊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子略呈圓形,表面有光澤,花紫紅色,莢果扁平。供觀賞,木材和樹皮都入葯。紫荊花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區花。中央人民政府向特區政府贈送的禮品《永遠盛開的紫荊花》大型雕塑,高6米,重70噸,用青銅鑄造,典雅大方,寓意深長,座落在香港會展中心新翼的海邊,已成為香港的標志之一。
8. 蘇教版小學語文補充習題五年級上冊24課答案
一、四聲、一聲、一聲、四聲、四聲、三聲。
二、貼補、晶瑩、版明媚、孝敬、耽誤、隔權壁。
三、一年的收成;家裡用的;合起來抱;換個思路;
四、陪伴、孝敬、積攢、偷空
孝敬母親、刻苦學習。
五、能,他一邊放牛,一邊學畫畫。是為了減輕母親的負擔,孝敬母親,同時也不耽誤自己的學習。
六、1青翠欲滴、綠得尤其可愛、花苞上雨水點點、荷葉上水珠晶瑩透亮;
2、王冕讀懂了大自然的美麗,學會了觀察和欣賞大自然的美,他懂得了人要有自信心,哪有學不會的事情?說明了王冕刻苦學畫的信心和決心。
3、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4、天下沒有學不會的故事。
七、父親去世;到秦家放牛;邊放牛邊學畫;離開秦家,以畫畫為生。
刻苦勤奮,孝敬長輩。
9.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練習冊24課答案
把題給我,我也是五年級學生,我的書也是人教版的,有什麼難題我幫你。我們在學第八單元了。
10. 小學五年級語文24課第一段仿寫句子練習附答案
我也是五年級的,書也是青島版的。但不是這一句,是第二句。等等
最後一分鍾
是圓明園被毀滅的樣子,
是人們的辛苦和汗水,
是世上最不利的損失
無力的我們只能用狼狽的眼神望著
最後一分鍾
是圓明園被毀滅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