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六年級下冊語文考試卷期末答案
1+1=2 在現代的精密科學中,特別在數學和數理邏輯中,廣泛地運用著公理法。公理法是從某一科學的許多原理中,分出一部分最基本的概念和命題,對這些基本概念不下
定義,而這一學科的所有其它概念都必須直接或間接由它們下定義;對這些基本命題(也叫公理)也不給予論證,而這一學科中的所有其它命題卻必須直接或間接由它們中推出。
這樣構成的理論體系就叫公理體系,構成這種公理體系的方法就叫公理法。
1+1=2 就是數學當中的公理,在數學中是不需要證明的。又因為1+1=2是一切數學定理的基礎,所以它也是無法用數學的方法證明的。 至於「1+1為什麼等於2?
」作為一個問題,沒要求大家必須用數學的方法證明,其實只要說明為什麼1+1=2就可以了,可以說這是定義,也可以說這是公理。不過用反證法還是可以證明的:假設1+
1不等於2,則數學就是一鍋粥,凡是用到數學的地方都是一鍋粥,人類社會就亂了套了,所以1+1必須等於2。1+1=2看似簡單,卻對於人類認識世界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 人類認識世界的過程就像一個小孩滾雪球的過程:第一步,小孩先要用雙手捧一捧雪,這一捧雪就相當於人類對世界的感性認識。第二步,小孩把手裡的雪捏緊,成為一個小
雪球,這個小雪球就相當於人類對感性認識進行加工,形成了概念。於是就有了1。第三步,小孩把雪球放在地上,發現雪球可以粘地上的雪,這就相當於人類的理性認識。雪可
以粘雪,相當於1+1=2。第四步,小孩把粘了雪的雪球在雪地上滾一下,發現雪球粘雪後越來越大,這就相當於人類認識世界的高級階段,可以進入良性循環了。相當於2+
1=3。1,2,3可以排成一個最簡單的數列,但是可以演繹至無窮。 有了1隻是有了概念,有了1+1=2才有了數學,有了2+1=3才開始了數學的無窮變化。
物理學與1+1=2的關系 人類認識世界的過程是一個由感性到理性,有已知到未知的過程。
在數學當中已知1、2、3,則可以至於無窮,什麼是物理學當中的1、2、3呢?通常它們代表著:質量、長度、時間等基本物理概念相當於1,它們是組成物理學宏偉大廈的
磚和瓦;牛頓運動定律相當於2,它使我們有了真正的物理學和科學的物理分析方法;力學的相對性原理相當於3,使牛頓運動定律可以廣泛應用。在經典物理學中一切都是確定
無疑的,有了已知條件,我們就可以推出未知。當年徐遲的一篇報告文學,中國人知道了陳景潤和歌德巴赫猜想。
那麼,什麼是歌德巴赫猜想呢? 哥德巴赫是德國一位中學教師,也是一位著名的數學家,生於1690年,1725年當選為俄國彼得堡科學院院士。1742年,哥德巴赫在
教學中發現,每個不小於6的偶數都是兩個素數(只能被和它本身整除的數)之和。如6=3+3,12=5+7等等。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寫信給當時的大數學家
歐拉,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任何一個>=6之偶數,都可以表示成兩個奇質數之和。 (b) 任何一個>=9之奇數,都可以表示成三個奇質數之和。 這就是著名的
哥德巴赫猜想。歐拉在6月30日給他的回信中說,他相信這個猜想是正確的,但他不能證明。敘述如此簡單的問題,連歐拉這樣首屈一指的數學家都不能證明,這個猜想便引起
了許多數學家的注意。從哥德巴赫提出這個猜想至今,許多數學家都不斷努力想攻克它,但都沒有成功。當然曾經有人作了些具體的驗證工作,例如: 6 = 3 + 3,
8 = 3 + 5, 10 = 5 + 5 = 3 + 7, 12 = 5 + 7, 14 = 7 + 7 = 3 + 11,16 = 5 + 11, 18
= 5 + 13, ……等等。有人對33×108以內且大過6之偶數一一進行驗算,哥德巴赫猜想(a)都成立。但嚴格的數學證明尚待數學家的努力。
從此,這道著名的數學難題引起了世界上成千上萬數學家的注意。200年過去了,沒有人證明它。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為數學皇冠上一顆可望不可及的"明珠"。
人們對哥德巴赫猜想難題的熱情,歷經兩百多年而不衰。世界上許許多多的數學工作者,殫精竭慮,費盡心機,然而至今仍不得其解。 到了20世紀20年代,才有人開始向它
靠近。1920年挪威數學家布朗用一種古老的篩選法證明,得出了一個結論:每一個比大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99)。這種縮小包圍圈的辦法很管用,科學家們於是從(9十
9)開始,逐步減少每個數里所含質數因子的個數,直到最後使每個數里都是一個質數為止,這樣就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目前最佳的結果是中國數學家陳景潤於1966年證明的,稱為陳氏定理:「任何充分大的偶數都是一個質數與一個自然數之和,而後者僅僅是兩個質數的乘積。」
通常都簡稱這個結果為大偶數可表示為 「1 + 2」的形式。 在陳景潤之前,關於偶數可表示為 s個質數的乘積與t個質數的乘積之和(簡稱「s +
t」問題)之進展情況如下: 1920年,挪威的布朗證明了『「9 + 9」。 1924年,德國的拉特馬赫證明了「7 + 7」。
1932年,英國的埃斯特曼證明了「6 + 6」。 1937年,義大利的蕾西先後證明了「5 + 7」, 「4 + 9」, 「3 + 15」和「2 +
366」。 1938年,蘇聯的布赫夕太勃證明了「5 + 5」。 1940年,蘇聯的布赫夕太勃證明了「4 + 4」。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證明了「1 +
c」,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數。 1956年,中國的王元證明了「3 + 4」。 1957年,中國的王元先後證明了 「3 + 3」和「2 + 3」。
1962年,中國的潘承洞和蘇聯的巴爾巴恩證明了「1 + 5」, 中國的王元證明了「1 + 4」。 1965年,蘇聯的布赫 夕太勃和小維諾格拉多夫,及
義大利的朋比利證明了「1 + 3 」。 1966年,中國的陳景潤證明了 「1 + 2 」。
從1920年布朗證明"9+9"到1966年陳景潤攻下「1+2」,歷經46年。
自"陳氏定理"誕生至今的30多年裡,人們對哥德巴赫猜想猜想的進一步研究,均勞而無功。
布朗篩法的思路是這樣的:即任一偶數(自然數)可以寫為2n,這里n是一個自然數,2n可以表示為n個不同形式的一對自然數之和:
2n=1+(2n-1)=2+(2n-2)=3+(2n-3)=…=n+n 在篩去不適合哥德巴赫猜想結論的所有那些自然數對之後(例如1和2n-1;2i和(2n-
2i),i=1,2,…;3j和(2n-3j),j= 2,3,…;等等),如果能夠證明至少還有一對自然數未被篩去,例如記其中的一對為p1和p2,那麼p1和p2
都是素數,即得n=p1+p2,這樣哥德巴赫猜想就被證明了。前一部分的敘述是很自然的想法。關鍵就是要證明'至少還有一對自然數未被篩去'。目前世界上誰都未能對這
一部分加以證明。要能證明,這個猜想也就解決了。 1+1=?不就是等於二嗎?是的,的確是這樣。但是這個二卻不可小覬。2可以分解成1+1、0.1+1.9、0.5
+1.5……1裡面的成分是:0.5+0.5、0.1+0.9、0.56+0.44…換個角度1+1雖然等於二但是卻有許多含義。譬如說1+1=2分解後就是:0.5
+0.5+1=2
其中0.5+0.5=天生+後天培養;1=汗水。這是十分容易理解的一個公式。當然要是換個角度,聰明的人就知道凡事無絕對。答案不可能只有1個,含義亦是如此。
1+1從腦筋急轉來說也可以等於一個數字「王」、田、甲。
Ⅱ 六年級語文期中試卷和答案
六年級語文畢業試卷及答案
班級 姓名 分數
一、認真聽老師讀一段話,按要求作答:6分
1.寫出短文中四字詞語: 、 、
2.這段話是從 、 、 三個方面寫黃山的。
3.這段話中分別用 、 、等來比喻黃山的山峰形態。
二、看拼音寫詞語,注意將字寫端正。5分
kuí wú chéng nuò líng lì miǎo shì
( ) ( ) ( ) ( )
三、在括弧里填上讀音是「jùn」的漢字。2分
嚴( ) ( )工 英( ) ( )馬
四、辨字組詞。4分
飲( ) 櫥( ) 避( ) 撓( )
炊( ) 廚( ) 僻 ( ) 繞 ( )
五、在( )里填上恰當的字組成成語(能填上6個就可得滿分),並選其中的一個造句。5分
生機( )然 ( )然開朗 ( )然無存 ( )然不知 ( )然無恙
( )然大悟 ( )然有序 ( )然起敬
六、按要求寫成語:6分
1.含有反義詞的成語:(如:起死回生)
2.含有動物名的成語:(如:引蛇出洞)
3.末尾兩個字相同的成語:(如:文質彬彬)
七、選關聯詞填空:4分
因為……所以…… 不但……而且…… 只要……就……
雖然……但是…… 如果……就…… 即使……也……
A.大明( )刻苦學習,( )熱愛勞動。
B.大明( )刻苦學習,( )成績很好。
C.大明( )刻苦學習,( )不注意鍛煉身體。
D.大明( )刻苦學習,( )能提高成績。
八、填空。12分(2%+3%+2%+1%+2%+2%)
1.這學期,我積累了不少名人名言、格言或諺語,最有啟迪教育的一句是:
。
2.這學期,我們從課文中認識了不少人物,給我印象最深的一位是 ,因為 。
3. 學之, 問之, 思之, 辨之。
4. ,誰持彩練當空舞?
5.《卜運算元•詠梅》這首詩中,「 , 。」贊美了梅花不畏艱難險阻、凌寒獨放的品格。
6.《七步詩》中曹植有感於兄弟之間自相殘殺發出感嘆:「 , 。」
九、修改病句(改在原句上)。6分
1.走進拉薩古城,我們就看到極富特色的藏民居和藏戲唱腔。
2.「馬踏飛燕」的作者是東漢時期的藝術珍品。
3.早晨,當陽光照耀在校園時,教室里傳出了琅琅的一陣陣讀書聲。
十、課內閱讀。6分
漁夫皺起眉,他的臉變得嚴肅,憂慮。「嗯,是個問題!」他騷騷後腦勺說,「嗯,你看怎麼辦?得把他們抱來。同死人呆在一起怎麼行!哦,我們,我們總能熬過去的!快去!別等他們醒來。」
1.用「 」劃出一句疑問句,用「 」劃出一句反問句。
2.片段中描寫漁夫動作的詞語有: ;描寫漁夫神態的詞語有: 。
3.從「我們總能熬過去的!」句子中的「熬」字,你體會到了什麼?
十一、課外閱讀。14分
靜靜的太平湖
初夏。在劈地摩天的黃山爬得雙腿如山一般重,再來到北麓的太平湖,那種感覺像痛飲茅台酒的酣暢後,細吮毛峰茶的舒坦。‖
山青。水綠。天空湛藍。面對這景色,一切華麗的詞藻都顯得蒼白。朴實,是一種最真切的美。
十三萬畝的湖在山的懷抱中,湖水柔柔的,叫人實在不忍心劃下槳去。一隻白鷺掠過,才驚碎綢緞似的湖面。倏忽間,一切又歸於寧靜,靜得讓人能聽見環湖山嶺上竹葉在微風撫慰下的輕吟。
山水一色的綠 恬靜得如細細的篩網 能濾去所有的焦躁 憂愁 煩惱 那種感覺或許就是眾多的旅遊者來太平湖追求的境界 ‖
湖上泛舟,方知幽靜中的無限神秘:剛剛還在宛如浩瀚的太平湖上享受那無邊無際的自由,轉眼就恍似穿行於峻峭的山峽去領略隱天蔽地的幽邃(suì),在「十八羅漢卧南海」狀的群島暈暈乎乎轉出,悠然卻見神似桂林山水的清綺明麗。當你有興棄舟步入湖邊樵山的神仙洞,那奇石深潭上裊裊的霧靄(ǎi)足以使你幻覺頓生。
其實,只要你玩「透」,任何勝地的景色都是變幻無窮的,只要你善於聯想。
太平湖上靜悄悄的,我們幾乎沒遇到其他遊客,惟見岸邊幾葉扁舟空自打橫,似乎可惜了這旖旎的風光。不過,假如遍湖槳聲人語,還能品味那份寧靜嗎?‖
環境能改造人的心境,境亦未必不能心造。游畢太平湖歸去,那份留駐在你心裡的恬適閑淡足以使你在紛繁的人生中保持那份清靜。或許這就是寄情山水間的魅力。‖
1.「劈地摩天」的「摩」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部,再查_______畫。「劈地摩天」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給第4自然段加上標點符號。
3.從文中找出合適的詞語搭配。
( )的天空 ( )的太平湖 ( )的霧靄 ( )的詞藻 ( )的山峽 ( )的風光
4.文中已用「‖」線分為四段,請概括第三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讀了這篇短文後,結合你的生活體驗,你認為遊山玩水有哪些好處?(至少寫三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作文:30分
回顧過去的一個學年,我們學校舉辦了科技節、體育節、讀書節、藝術節。在校園「四節」的活動中,你也許碩果累累,感到興奮自豪,也許表現平平,黯然神傷。選擇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動,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400字的作文,重點寫清楚參加活動的經過,注意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附:聽記片段:
我爬過許多山,可還沒見過像黃山這樣陡峭壯麗的峰巒!黃山真高啊!高得望不到頂頭,一座座山峰直插雲端!黃山真奇啊!有的像仙人背簍,有的像猴子觀雲,有的像武松打虎……奇峰羅列,形態萬千。黃山真險啊!上「天都峰」的山路幾乎是直上直下,與地面形成九十度直角,非得拉著鐵索,才能爬上去。最危險的要算是「鯽魚背」了,這是在兩山頂架起來的天橋,它高達1800米,兩面懸空,低頭向下一望,不禁叫人膽戰心驚,稍不小心,就會摔下萬丈深淵。
參考答案
第一題:聽記
參考答案:
1.陡峭壯麗 直插雲端 奇峰羅列 形態萬千
直上直下 膽戰心驚 萬丈深淵
評分依據:本小題共1。5分,每個詞0。5分,任選其中三個即可。一個詞語中出現一個以上的錯別字該詞不得分。
2. 高 奇 險
評分依據:本小題1。5分,每個空格0。5分。
3. 仙人背簍 猴子觀雲 武松打虎
評分依據:本小題3分,每個空格1分,每個錯別字扣0。5分。
第二題:看拼音寫詞語
參考答案:魁梧 承諾 伶俐 藐視 侮辱
評分依據:本大題共5分,每個字0。5分
第三題:寫同音字
參考答案: 峻 竣 俊 駿
評分依據: 本大題共2分,每個空格0。5分。錯別字不給分。
第四題:組詞
參考答案:
飲食 櫥櫃 迴避 阻撓
炊煙 廚房 偏僻 圍繞
評分依據:本大題共4分,每一個組詞0。5分。(答案多元)
第五題:
參考答案:
盎 豁 盪 渾
安 恍 井 肅
評分依據:1.八個空格中填對6個即給3分。少於6個,每少一個扣0。5分。錯別字不給分。
2.造句:句子成分要完整,酌情給分,本小題2分。
第六題:成語積累
答案:(略)
評分依據、:本大題共6分,每個成語1分。每個錯別字扣0。5分。反義詞及動物名稱的位置不限,但疊詞的位置一定要在後邊,否則不給分。
第七題:關聯詞語
參考答案:
A.不但……而且…… B.因為……所以……
C.雖然……但是…… D.如果……就……
或只要……就……
評分依據:本大題4分,正確選擇一個關聯詞語得1分。
第八題:填空
1.只要是常見的名言、格言、諺語都可以。本小題2分,每個錯別字扣
0。5分。
2.答案:(略)本小題共3分。 人物名字1分,印象深刻的原因2分,根據句子的完整性、准確性、合理性酌情扣分。
3.答案: 博 審 慎 明
本小題2分,每個字0。5分。
4.答案:赤橙黃綠青藍紫
評分依據:本小題1分,錯別字每個扣0。5分。
5.答案: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評分依據:本小題2分,只寫對半句得1分。每個錯別字扣0。5分。
6.答案: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評分依據:本小題2分,只寫對半句得1分。每個錯別字扣0。5分。
第九題:修改病句
參考答案:
1.在「藏戲唱腔」前加上「聽到」。
評分依據:本小題共2分,簡單地把「和藏戲唱腔」去掉,要扣1分。
2.把「的作者」劃掉即可。本小題2分。
3.「琅琅的」與「一陣陣」交換位置。本小題2分。
第十題:
參考答案及評分依據:
1.疑問句:你看怎麼辦?
反問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麼行!
劃對一個句子得1分,符號用錯不給分。
2.動作:皺 騷; 神態:嚴肅 憂慮
本小題2分,每一處0。5分。有錯別字該處不得分。
3.參考答案:漁夫是個勤勞善良的人,他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
本小題2分,出現錯別字一個扣0。5分。根據學生答案的要點酌情扣分。
第十一題:
1. 參考答案:查麻部,再查4畫。
劈地摩天:沖出地面接近藍天,形容很高。
評分依據:本小題3分。查字典每個空格1分;詞語解釋1分,解釋不完整,請酌情扣分。
2. 標點: , , 、 、 , 。或者: , , , , , 。
評分依據:本小題3分。每一處0。5分。
3.參考答案:
( 湛藍 )的天空 ( 宛如浩瀚 )的太平湖
( 裊裊 )的霧靄 ( 華麗 )的詞藻
( 峻峭 )的山峽 ( 旖旎 )的風光
評分依據:本小題3分。每個空格0。5分,出現錯別字不給分。
4. 參考答案:講幽靜的太平湖也有變幻無窮的風光。
評分依據:本小題2分。根據學生的答題情況酌情給分。
5. 參考答案: (1)領略自然風光,增長見識;
(2)能改造人的心境,保持內心的清凈;
(3)培養自己的想像、聯想的能力,激發創作靈感;
(4)積累寫作素材 ……
評分依據:本小題3分。每一小點1分。根據學生的答題情況酌情給分。(答案多元,要求表達要准確,語句通順。)
第十二題:作文題30分
評分依據:按照內容(選材、立意)、結構、語言等要素綜合評分。評卷者根據習作情況,參考以下建議酌情給分。三個教師為一組,每人獨立評分,然後選取其中兩個比較靠近的分數,取平均值,作為該考生的作文實得分。
習作等第分數 評 分 參 考 依 據
一類卷
(27-30分) 立意深刻,選材新穎,中心突出。結構完整,行文流暢,語句優美,有多處細節描寫。能恰當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卷面清潔,標點正確,沒有錯別字。
二類卷
(24-26.5分) 選材新穎,中心明確。結構較完整,層次較清楚,語句流暢,有場景細節描寫。重點將活動經過寫具體,能流露真情實感。卷面清潔,標點正確,有三兩個錯別字。
三類卷
(21-23.5分) 選材一般,中心基本明確。結構尚完整,層次較清楚,有少量語病。感情表達不夠真實。卷面基本清楚,標點使用基本正確,錯別字少於5個。
四類卷
(18-20.5分) 能圍繞主題選材,但中心不太明確。結構不夠完整,層次不是非常清楚,有較多語病。卷面基本清楚,標點使用不夠正確,錯別字較多。
五類卷
(17分以下) 材料偏離題意,結構殘缺,層次混亂,語句嚴重不通。標點使用混亂,錯別字很多,卷面不清潔,塗改很多。
Ⅲ 六年級語文期中試題
一、基礎知識(30分)
1.請把下面這段話抄寫在答題卡的方格里,書寫可要工整漂亮啊!(2分)
母親呵!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擋天空下的蔭蔽?
2.看拼音填字組成詞語。(5分)
chèn qī qīng yíng áo
勻( ) ( )涼 ( )聽 輕( ) ( )游
zī xún zhān páng wú
( )( ) ( )仰 ( ) 然大物 魁( )
3.請將加點字不正確的讀音劃掉。(6分)
吮吸(yǔn shǔn) 洞穴(xué xuè) 厭惡(wù è)
勉強(qiǎng qiáng) 應接不暇(yìng yīng) 人才濟濟(jì jǐ)
4.下面的詞語中哪個字寫錯了,請標記出來,並把正確的寫在括弧里。(6分)
習以為長( ) 喜出忘外( ) 穿流不息( )
奇鋒怪石( ) 神彩奕奕( ) 陰謀鬼計( )
5.下面這些歇後語說的都是三國人物的故事,請試著填出歇後語的後半句。(3分)
①徐庶進曹營——( )
②劉備摔阿斗——( )
③周瑜打黃蓋——( )
6.《相思》這首絕句的四句詩分別是四種不同的句式,試判斷他們的句子類型,並把序號填在後面的括弧里。(2分)
紅豆生南國,( )春來發幾枝。( )
願君多采擷,( )此物最相思。( )
A、疑問句 B、陳述句 C、感嘆句 D、 祈使句
7.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2分)
A、戰士們像猛虎一樣沖向敵人陣地。
B、湖水平得像一面鏡子。
C、獵狗放慢腳步,好像聞到了前面有什麼野物。
D、老師是辛勤的園丁。
8.仿照例句,給下面的短句加上適當的修飾語,使它們變得更生動。(4分)
例:燕子飛回來了。
小燕子嘰哩嘰哩地唱著歌,從遙遠的南方飛回來了。
(1) 百合花盛開。
(2) 列車駛出車站。
二、古詩文積累與運用(15分)
(一)古詩詞積累(10分)
9.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
。(李白《贈汪倫》)
10. ,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11.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 。(李紳《憫農》)
12.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 ,能不憶江南?(白居易《憶江南》)
13. ,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題臨安邸》)
(二)文言文閱讀(5分)
董遇○1談讀書
有人從學者,遇不肯教,而雲:「必當先讀百遍」。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2。」從學者雲:「苦渴無日○3。」遇言:「當以三餘。」或問「三餘」之意。遇言:「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
——選自《三國志•董遇傳》
[注釋]①董遇:三國時期人。②見(xiàn):通「現」,顯現。③苦渴無日:苦於沒時間。
14.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將答案寫在後面的括弧里。(2分)
①從學者雲:「苦渴無日。」 ( ) ②冬者歲之餘( )
15.解釋「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個句子。(1分)
16.這個文言語段講述了董遇關於讀書的兩種觀點,試用簡單的語言概括一下這兩種觀點。(2分)
三、現代文閱讀(25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問題。(12分)
一雙球鞋
王雪芳
那是小學二年級時的一場班級跑步比賽,第一名的獎品是一雙球鞋。球鞋非常普通,帆布做的,白色,膠底,只需幾塊錢。
當時阿明在那個五十多人的班裡,跑得最快時也只是中等偏上,更何況有幾個同學是學校田徑隊的。可是那雙球鞋對阿明的誘惑實在太大了。家裡窮,他從來沒有一雙屬於自己的鞋子,穿的都是哥哥姐姐的。
阿明知道獎品的消息後,比誰都開心。他完全不清楚自己當時的狀況,只知道攢足勁地跑,跑著上學,跑著吃飯,跑著放學,放學後跑到離家不遠的江邊,把書包一扔,來回不停地跑。
江風吹動阿明的頭發和滿是汗水的臉龐,以及臉上的渴望與喜悅。
阿力是班裡跑得最快的人,不經意間知道阿明跑步的目的,只覺得好笑。然而當他看到阿明那雙露著腳丫的鞋時,他幼小的心靈被打動了。
比賽那天,和阿明同組的人不是跑得慢就是在接近終點時接二連三地跌倒,包括跑得最快的阿力。阿明獲得了班級第一。當他緊緊抱著那雙潔白的球鞋時,笑得不攏嘴,所有的人也都開心不已。
幾年後,阿明知道了自己贏得了比賽的原因。讓他甚覺遺憾的是連聲謝謝都沒說一句大家就分手了。
一路走來,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阿明慢慢長大,出外求學,有了工作,直到有了家,有了小孩。一天,他在給小孩買球鞋時,忽然心酸至極,多年前不曾流的眼淚在那一刻決堤而出。
17.給下列加點的漢字注音。(4分)
①攢足勁( ) ②跌倒( )
③開心不已( ) ④決堤而出( )
18.說說第一段為什麼要極力描繪球鞋的普通?(2分)
19.為了得到這雙球鞋,阿明都做了什麼?(2分)
20.阿明得了第一時,所有的人都開心不已的原因是什麼?(2分)
21.為什麼多年以後,阿明在給自己的孩子買球鞋的時候,眼淚決堤而出?(2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問題。(13分)
友 誼
友情在每個人的一生中充當著重要的角色。
真正的友情沒有距離。
當兩個非常要好的朋友相隔天涯的時候,並不會因此而彼此疏遠,忘記對方,有一句家喻戶曉的詩句說到「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不管兩個好朋友相隔得有多麼遠,她們的心,始終是彼此挨著彼此的,始終是彼此牽掛著彼此的。她們也會為自己在遙遠的另一方有一位知心的朋友而感到驕傲和欣慰。
真正的友情應該真誠。
真誠,是待人處世的最好方法;真誠,也是溝通心靈的橋梁。人與人之間需要真誠,真正的朋友之間更加需要真誠,敞開心扉,與朋友坦誠相待,就不會有隔膜,心與心,也就因此而靠得更近,連得更緊。
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長緩慢的植物。
它需要我們用真心去慢慢地培養,經常用水輕輕地澆灌,給它充足的陽光,讓它漸漸地成長為一顆成熟的植物。
在你遭遇不幸的時候,友情就是你避風的港灣,它會幫助你走出不幸,給予你最貼心、最真切的關懷,使你不再悲傷,不再憂郁,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在你獲得了榮譽,取得了成功的時候,友情就是鞭策你的繩索,讓你不要驕傲,朝著更新的目標前進。
把自己的快樂分給自己的朋友,就會變成兩份快樂,當自己的痛苦跟朋友一起承擔,它就變成了半個痛苦。
友情,是點綴青春的樂章,它是我們的人生中最美妙、最動聽、最能打動人心弦的樂章,它每一個音符無時無刻不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靈中跳動著;友情,是我們生活中的陽光,它使我們每個人的心都變得更加溫暖,使人與人之間更近了。
只有真正懂得友情的人,才能真正懂得什麼是生活。讓我們珍惜身邊的友情,用自己的心去體會一下「友情」這個美妙的詞語吧!你會感覺到,它,就在你心靈的最深處緩緩地流過!
22.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的詞語,並用這個詞造一個句子。(2分)
有一句家喻戶曉的詩句說到「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家喻戶曉:
造句:
23.第二、四、六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麼?(2分)
24.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對「真誠,也是溝通心靈的橋梁」的理解。(2分)
25.「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長緩慢的植物。」一句運用了什麼修辭?說說它的作用是什麼?(2分)
26.「把自己的快樂分給自己的朋友,就會變成兩份快樂,當自己的痛苦跟朋友一起承擔,它就變成了半個痛苦。」這個句子給了你怎樣的啟示?(3分)
27.小學的六年生活中,你一定交下很多的朋友。面對離別,你想對你的朋友說點什麼呢?使用一個排比句,給你的朋友寫一段贈言。(2分)
四、寫作(30分)
28.「嘗試」也就是試一試。嘗試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然而,不管怎樣,它都會使你有所發現,有所感悟。請選取你在生活中曾經經歷的一次嘗試,把題目《那是一次 的嘗試》補充完整,寫一篇記敘文。
作文要求:
(1)字數400字左右,書寫規范整齊。
(2)能表達自己獨到的理解。
(3)作文中不要出現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一、 看拼音寫詞語:5%
kăn kĕ dĭng shèng gōu hè jùn gōng xún huán
( ) ( ) ( ) ( ) ( )
二、 補充詞語,並解釋所填字的意思:9%
應接不( ) 身( )其境
( )燭夜遊 興國安( )
毫不氣( ) 神機( )算
三、 判斷題:8%
1、按字母表的排列順序,下列字母排列是否正確:F O S Q T U ……( )
2、「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是反問句。……………( )
3、「面對波濤滾滾的大海盡情歌唱。」這句話沒有毛病。 ………………………( )
4、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因為天氣太冷,可憐地凍死在街頭。 ……………………( )
5、「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格言是告誡人們要關心別人,時時處處想到別人。…
…………………………………………………………………………………………( )
6、「不可開交、交口稱贊」二詞中的「交」字意思一樣。………………………( )
7、對「許多大大小小的鳥做窩在這樹上。」一句縮句應為「鳥做窩。」 ………( )
8、《別了,我愛的中國》一文中的「我」是一代「語言大師」老舍。………… ( )
四、 選詞填空:8%
激烈 猛烈 熱烈 強烈
1、突然,飛機遇到了一股( )的寒流,機翼和螺旋槳上都結了冰,越結越厚。
2、辯論雙方( )精彩的答辯,一次又一次博得在場觀眾( )的掌聲。
剛強 堅強
1、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夏明翰始終沒有屈服,表現得十分( )。
堅持 支持
1、這幾天,張老師病了,但他仍( )上課,今天上午數學課時,他終於(
)不住,暈倒在講台上。
特意 執意
1、王老師雖然一直高燒不退,但他( )不肯休息,堅持為我們講課。
2、叔叔從上海回來,( )給我買回了一把小提琴。
五、 按課文或課文內容填空:11%
1、《贈汪倫》的作者是 。這首詩的後兩句是 ,
。這兩句用 的方法表現出
。
2、那翠綠的顏色, 照耀著我們的眼睛, 每一片綠葉上都
有一個新的 在 。這一段話抓住了榕樹富有
的特點,描寫了 的景象。
3、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
既需 ,又長 。這就是養花的樂趣。這段話的第一句採用了
修辭手法。
六、 按順序排列下面錯亂的句子,用1、2、3……表示:6%
( )正當老奶奶「啊喲,啊喲」哼的時候,那位阿姨連一句「對不起」都沒說,騎上
自行車飛快地跑了。
( )她頭發烏黑發亮,穿著一件連衣裙,一雙白得發亮的皮鞋,好看極了。
( )我們使勁地叫她,她裝聾。
( )剛剛放學,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見一位騎著「鳳凰」牌自行車的阿姨。
( )這時,我才了解到她的外表打扮得那麼好看,只是為了遮住丑惡的心靈。
( )這時,剛剛有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奶奶穿過巷子,那位阿姨剎車不靈,一下子把老奶奶撞倒了。
Ⅳ 六年級語文期中考試
嘻嘻,我也在找,我們快考試了,我幫你查查,
一、看拼音寫詞語。(分)
qián kūn fěi cuì huì jí bō lán zhuàng kuò
( ) ( ) ( ) ( )
yáng yì xiǎng shòu méi tǐ shèng qì líng rén
( ) ( ) ( ) ( )
二、組詞。 (8)
1、比一比,組詞語。
埃( ) 媒( ) 崖( ) 償( )
挨( ) 謀( ) 涯( ) 嘗( )
2、多音字組詞。
bō( ) qiáng( ) mēng ( )
剝 強 qiǎng ( ) 蒙 méng ( )
bāo( ) jiàng( ) měng( )
三、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4.5分,每空0.3分)
要查
的字
部首查字法
音序查字法
應選那種解釋
(用「√」在序號上標出)
部首
再查幾畫
音序
音節
盛氣凌人
①興盛 ②強烈 ③盛大 ④深厚
濫用
① 流水漫出 ②過度,無限制
歧途
①岔(道) ②不相同,不一致
四、填空。(12.5分)
1、在括弧里填上加點詞的反義詞,組成成語。(每詞0.5分)
得不償( ) 無中生( ) 出生( )( )
同甘共( ) 生離( )別 大同( )( )
弄( )成真 ( )爭暗鬥 外強 ( )干
深入( )出 口是心( ) 改天換( )
損公肥( ) ( )口同聲 三長兩( )
2、把下面各組中不是同類的詞找出來,寫在後面的括弧里。(每空0.5分)
① 剎那 黎明 正午 傍晚 深夜 ( )
② 海洋 山川 江河 河流 溪流 ( )
③ 菜刀鐮刀 磨刀 剪刀 小刀 ( )
④ 鉛筆 毛筆 電筆鋼筆 油筆 ( )
3、選詞填空。(3分)
隱蔽 隱藏 發現 發覺
(1)地道氣孔的口都在( )的地方,敵人很難( )。
誇口 誇耀 誇獎
(2)大家都( )小洪的功課最好,但是她很謙虛,從來不( )自己。
(3) 用關聯詞語填空。
( )在家裡看電視,( )去山上呼吸新鮮空氣。
小明的學習成績( )這么好,( )他平時刻苦努力的結果。
五、按要求改寫句子。(6分)
1、雷鋒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改為反問句:
2、總理站起來對我說:「我要去休息了。」
改為轉述句:
3、花兒開了。
擴寫句子:
4、他被敵人抓起來了。
改「把」字句:
5、他一定要去上學。
改為雙重否定句:
6、父親那白發蒼蒼的頭俯在敘利奧黑黑頭發的小腦袋上看。
縮句:
六、指出下面的句子各用了什麼樣的修辭手法,寫在括弧里。(2.5分)
1、是誰創造了人類世界?是我們的勞苦大眾。 ( )
2、這不是偉大的奇觀嗎? ( )
3、楊樹枝條在微風的吹拂下輕輕擺動,向我們招手。 ( )
4、「精彩極了」「糟糕透了」……它們像兩股風不斷地向我吹來。( )
5、我謹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 ( )
七、用修改符號在原句上修改病句,寫出病因。(6分)
1、一切任何困難都嚇不倒我們。(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聽了這個故事,受到深刻的教育。(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雨和烏雲從天空中傾瀉下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半個學期以來,我的語文知識提高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聽見他一個人在默默地唱歌。(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6、星期天,我在家裡寫了一篇文章和一幅畫。(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內閱讀
一、 默寫古詩《長征》,並按要求填空。(6分)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首詩前兩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首詩表達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
二、根據課文內容填空。(6.5分)
(1)、《一夜的工作》重點講了周總理工作勞苦和生活儉朴。工作勞苦,著重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面講。生活儉朴,著重從 方面講。
(2)、「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這一句與開頭一段有什麼聯系?
(3)、把下列詩句補充完整。
願乘風破萬里浪,___________________.
虛心竹___________,傲骨梅_____________.
課外閱讀
閱讀短文,完成練習。(13分)
游龍華公園
星期天,我們游覽了桃花盛開,曾經灑過烈士鮮血的地方--龍華公園。進了公園,我們先走向「桃園」。不多會兒,滿園桃花便呈現在我們的眼前。這里的桃花品種繁多,有「櫻桃」、「白桃」、「垂桃」、「日月桃」等。桃花的顏色也各不相同,紅的像一團火,白的像一片雲,還有黃的、紫的、真是五彩繽紛!微風吹過,送來了縷縷清香。
你們看 那兒有許多蝴蝶 一個同學指著前邊說 我們望去 一些枝頭果然有許多蝴蝶在隨風擺動 可是走近一看 它們不是蝴蝶而是花 這種花的形狀、顏色和蝴蝶完全相同,所以人們稱它為「蝴蝶花。」‖
飽覽了桃花後,我們來到了革命烈士紀念碑前。紀念碑兩旁松柏聳立,四周鋪滿嫩草,外面圍上一圈整齊的冬青。紀念碑上刻著:「龍華千載仰高風,壯士身亡志未終,牆外桃花牆內血,一股鮮艷一股紅。」讀著碑文,我彷彿看到了烈士們正橫眉冷對帶血的屠刀,殷紅的鮮血染紅了龍華的桃花……‖
離開了紀念碑,鮮明的路標把我們引向畫廊。畫廊里展出了許多烈士的照片,照片下面是烈士的生平簡介。這里還陳列著烈士的手稿。這些手稿記載著先烈們的戰鬥力程。
這時,我不禁低語:「烈士們,安息吧!我們一定要沿著革命的路走下去,走到底!」‖
⒈ 給帶點字選擇合適的解釋,把序號寫在橫線上。(1.5分)
⑴桃花盛開_____(①盛大,隆重 ②旺盛 ③深厚 ④姓)
⑵飽覽_______(①滿足了食量 ②飽滿 ③充分滿足)
⑶沿著_______(①順著 ②依照以往的方法、規矩 ③鑲邊 ④邊兒)
⒉ 作者看了龍華公園的哪幾個地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⒊ 根據「//」分好的意義段,寫出第三段的段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⒋ 用「____」畫出能慨括全文內容的一句話,用「 ~~~~~~」畫出能連接上下文
的句子,把文章中聯想的句子抄下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給第二段沒有標點的地方加上標點。(4.5分)
作文(25分)
要求:根據以下提供的材料,展開聯想寫一篇記敘文,適當寫一些人物心理活動。書寫認真,語句通順。
題目:香蕉皮引起的風波
內容提要:①小明和小軍在下棋。 ②冬冬從樓上的窗口扔下了一個香蕉皮。 ③小軍生氣了,冬冬不服氣,小明勸阻。 ④小明幫助冬冬認錯
Ⅳ 六年級下冊語文期中考試閱讀題
我們剛考完,蘇教版的,閱讀的題目是《一季風雨》
我忘不了那個日子,忘不了那個雨天。
那一件往事,使我一生都會內心負疚;那天的情景,使我所有的回憶
都低頭懺悔。∥
那天我要去上學,父親便挑著我的東西送我去二三十里外的學校。我帶
著自己的書包,跟在父親的後面。
時值秋收農忙季節。天還未亮,我和父親便從家裡啟程。走在田間小路
上,每碰上一處收割稻穀的人,父親那緊縮的眉頭就會微微皺一下。我懂得父
親那時的心情,但為了送我上學,父親沒有說一句話,只是急匆匆地走在我的
面前。
看著前面父親匆忙趕路的背影,我的心中掠過一絲陰影,隨即(慌忙
慌亂)起來。∥
趕到學校,並沒有開學。只是為了在校多玩幾天,我向父親撒了謊。
許是父親從我的眼神中看出了什麼,但他並未批評我。把一切東西安排好了
之後,父親連坐也沒坐一下,抹一把汗水,抄起扁擔就走了。
我無言目送父親,他的背影一點一點地被抹入視野的邊緣。我十分理
解一個本分的莊稼人在收割莊稼時的心情,也能理解父親臨走時對我的一再
(關照、關心)。
送走父親不多久,天空變得陰暗起來。我的心情也變得更加不安,念
起家中母親獨自收割稻穀的緊張情況,更念著還在匆匆趕路的父親。∥
幾陣風後,便下起雨來。雨越下越大。我面前的視野逐漸模糊起來,
不知是由於鋪天蓋地的雨水還是早已盈眶的熱淚,在模糊的視線中始終晃動
著一道清晰的身影,父親,父親!您走在哪裡了?二三十里遠的山路,您在
哪裡避雨呢?在我的記憶中,那場雨是最狂暴無情的一季風雨。它沖去了我
少小全部的灰暗和幼稚,沖去了我心中所有的荒唐和無知。
爾後得知,那天父親並沒有尋找避雨的地方,而是冒著滂沱大雨快步
趕回家中。他一踏進家門便問母親:「稻穀全收回沒有?」
爾後得知,那天竟是我父親的四十歲生日!
我小時,父親的生日少有客人來,加之我從十二歲起便外出念書,不
曾關注過父親的生日,那天我在撒謊時,同樣(省略、忽略)了它。當母親
低聲告訴我時,我哭了,哭得很傷心,覺得心裡陣陣絞痛。望著屋外父親略
顯老態的身影,我哽咽無語:父親,我對不起您,不懂事的兒子對不住您啊
……父親。∥
這個故事已過去幾年了,雖然父親從沒提起過它,這個故事或許就和
他曾經經歷過的許多往事一樣平平淡淡,但我的悔恨與日俱增。∥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