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六年級上冊語文書第11課

六年級上冊語文書第11課

發布時間:2020-12-20 04:15:55

1. 六年級下冊語文書上第11課程

課文主要寫解放戰爭時期一次圍殲戰就要打響的時候,郝副營長借著火柴微弱的亮光再看一本版書的插圖權,圖上畫著一個孩子在電燈下讀書。這幅插圖是郝副營長陷入對未來的憧憬之中;戰鬥打響後,後續部隊在到敵人炮火的襲擊,和突擊隊失去了聯系。郝副營長點燃了那本書,用火光為後續部隊照亮了前進的道路,結果暴露了自己。戰斗勝利了,郝副營長卻犧牲了。

2. 六年級上冊語文第11課 資料

11、 唯一的聽眾
用父親和妹妹的話來說,我在音樂方面簡直是一個白痴。這是他們在經受了數次「折磨」之後下的結論。在他們聽起來,我拉的小夜曲就像是在鋸床腿。這些話使我感到沮喪和灰心。我不敢在家裡練琴,直到我發現了一個絕妙的去處。就在樓區後面的小山上,那兒有一片很年輕的林子,地上鋪滿了落葉。
一天早晨,我躡手躡腳地走出家門,心裡充滿了神聖感,彷彿要去干一件非常偉大的事情。林子里靜極了。沙沙的足音,聽起來像一曲幽幽的小曲。我在一棵樹下站好,我莊重地架起小提琴,像一個隆重的儀式,拉響了第一支曲子。 但很快我就 沮喪了,似乎我又將那把鋸子帶到了林子里。
我感覺到身後有人並轉過身時,嚇了一跳,一位極瘦極瘦的老婦人靜靜地坐在一張木椅上,她雙眼平靜地望著我。我的臉頓時燒起來,心想這么難聽的聲音一定破壞了這林中和諧的美,一定破壞了這老人正獨享的幽靜。
我抱歉地沖老人笑了笑,准備溜走。老人叫住我,她說,「是我打攪了你了嗎?小夥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在這兒坐一會兒。「一束陽光透過葉縫照在她的滿頭銀絲上,「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場的話,請繼續吧。」
我指了指琴,搖了搖頭,意思是說我拉的不好。
「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就在每天早晨。」
我被老人詩一般的語言打動了。我羞愧起來,同時有了幾分興奮。嘿,畢竟有人誇我,盡管她是一個聾子。我拉了起來。以後,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樹林里去練琴,面對我唯一的聽眾,一位耳聾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靜地望著我。我停下來時,她總不忘說上一句:「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謝謝你,小夥子。」我心裡洋溢著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
很快我就發覺我變了,從我緊閉門窗的房間里,常常傳出基本練習曲的聲音。 我站得很直,兩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濕透了襯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子上練習。同時,每天清晨我都要面對一個耳聾的老人盡心盡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聽眾總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說我的琴聲能給她帶來快樂和幸福。我也常常會忘記她是個聾子,只見老人微笑著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著節奏。她慈祥的眼睛平靜地望著我,像深深的潭水......
我一直珍藏著這個秘密, 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鳴曲讓專修音樂的妹妹感到大吃一驚。妹妹逼問我得到了哪位名師的指點。我告訴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12號樓,非常瘦,滿頭白發,不過――她是一個聾子。」
「聾子?」妹妹驚叫起來,「聾子!多麼荒唐!她是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曾是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而你竟說她是聾子!」
……
後來,小提琴成了我無法割捨的愛好,我能熟練地拉許多曲子。在各種文藝晚會上,我有機會面對成百上千的觀眾演奏小提琴曲。那時,我總是不由地想起那位耳「聾」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聽眾……

3. 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十一課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2.(1)這來是老婦人在鼓勵「我」,她自作為音樂教授,聽出了「我」拉的並不好,更從「我」准備溜走的舉動中,發現「我」缺乏自信,出於對年輕人的愛護,老人謊稱自己聾了。(2)
因為在「我」心目中老婦人是「我」唯一的聽眾,在「我」眼裡,老婦人不再是聾子,她在用心去感受音樂,「我」和她是用音樂在交流。(3)因為從老婦人的眼神里,「我」讀出了她對「我」關心和鼓勵,獨處老夫人為「我」琴技的點滴進步而欣慰,讀出老婦人對「我」更高的期望。所以「我」覺得她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4. 六年級上冊語文第11課 是什麼內容

一共分成5個自然段。

父親和妹妹說我在音樂方面是個白痴,使我十分沮喪,不敢在內家中練琴。容

我道林中練琴,遇到一位自稱耳聾的老人,願意天天做我的聽眾。她總是誇獎我真不錯,在她的鼓勵下,我找回了自信,又回到家中練琴。

我從妹妹口中知道了老婦人的真實身份,心靈受到震撼。後來拉小提琴成了我無法割捨的愛好,每次演出時總會想起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5. 六年級上冊語文第11課作者資料

鄭振鐸,(1898.12.19-1958.10.17),生於浙江省永嘉縣(今溫州市區乘涼橋),原籍福建長樂。
鄭振鐸字西諦,書齋用「玄覽堂」的名號,有幽芳閣主、紉秋館主、紉秋、幼舫、友荒、賓芬、郭源新等多個筆名。曾在廣場路小學、溫二中、溫州中學就讀。1917年入北京鐵路管理傳習所(今北京交通大學)學習。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並開始發表作品,1920年與沈雁冰等人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創辦《文學周刊》與《小說月報》,曾任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輯,《小說月報》主編,上海大學教師,《公理日報》主編,1927年旅居英、法,回國後歷任北京燕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上海暨南大學教授,《世界文庫》主編。1937年參加文化界救亡協會,與胡愈之等人組織復社,出版《魯迅全集》,主編《民主周刊》,1949年後歷任全國文聯福利部部長,全國文協研究部長、人民政協文教組長,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長,民間文學研究室副主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文化部副部長。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文聯全委、主席團委員,全國文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理事。195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53年2月22日,任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文教委員會決定正式成立,新中國成立後創建的第一個文學研究專業機構——中國文學研究所第一任所長,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58年10月17日率領中國文化代表團出國訪問途中,因飛機突然失事遇難殉職。
曾就讀於北平鐵路專科學校,是中國民主促進會發起人之一,為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我國現代傑出的愛國主義者和社會活動家,又是著名作家、詩人、學者、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翻譯家、藝術史家,也是國內外聞名的收藏家,訓詁家。1955年獲任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說集《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雜記》,專著《文學大綱》、《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中國俗文學史》、《中國文學論集》、《俄國文學史略》等。有《鄭振鐸文集》。還有《貓》。
《燕子》一文已編入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一組。
《別了,我愛著的中國》已被選入六年級語文教材每課一練(單元測評(2)閱讀天地),五年級滬教版語文課文。
《唯一的聽眾》已以他的筆名「落雪」選入北師大版五年級上第三單元第二課,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三課,以及九年義務教育五年級下第28課。
《貓》一文已編入初中一年級下冊教材(人教版 第26課)。
《最後一課》已被編入人教版初中一年級下冊自讀課本《大海的召喚》(第15課)。

6.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書第十一課課後題

1、本文有兩條線索,一條是「我」的心理、行動的變化,一條是老婦人的語言變化。全文圍繞這兩條線索展開,脈絡清晰,層次分明。先寫父親和妹妹說「我」在音樂方面是個白痴,使「我」十分沮喪,不敢在家中練琴。接著寫「我」到林中練琴,遇到一位自稱耳聾的老婦人,她猜想「我」拉得很好,並願意天天做「我」的聽眾。每次「我」停下練琴,她總是誇獎「真不錯」。在她的鼓勵下,「我」找回了自信,又回到家中練琴。最後寫「我」從妹妹那兒知道了老婦人的真實身份,心靈受到震撼。後來拉小提琴成了「我」無法割捨的愛好,每次演出時總會想起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2、(1)

這是老人對「我」說的一句話。作為一位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老人聽出「我」拉得並不好,更從「我」被人發現後「准備溜走」的舉動中,發現「我」缺乏自信。出於對年輕人的愛護,老人謊稱自己耳聾,為聽不到好聽的琴聲向「我」表示歉意。聽慣了親人對「我」白痴的評價,第一次聽到陌生老人的稱贊,盡管是個聾子,但「我」還是充滿了快樂。老人的話讓「我」有了面對老人拉琴的勇氣。

(2)(3)

在老人熱情的鼓勵下,「我」的琴技在不斷地提高,這正是老人所希望的。她發自內心地為「我」的進步而高興。在「我」的眼裡,老人也不再是一個聾子,她在用心感受琴聲,「我」和她是用音樂在相互交流。「我」對老人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7.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第11課的主要內容

本文記敘來了「我」在一位音自樂教授真誠無私的幫助下,由沒有信心學會拉小提琴,到能夠在各種文藝晚會上為成百上千的觀眾演奏的事,贊揚了老教授愛護、鼓勵年輕人成才的美德,表達了「我」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8. 求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11課課文

用父親和妹妹的話來說,我在音樂方面簡直是一個白痴,當然,這是他們在經受了我數次折磨之後下的結論,在他們聽起來,我拉的小夜曲就象是在鋸床腿。這些話使我感到沮喪和灰心。我不敢在家裡練琴,直到發現了一個絕妙的去處。就在樓區後面的小山上,那兒有一片很年輕的林子,地上鋪滿了落葉。

一天早上,我躡手躡腳地走出家門,心裡充滿了神聖感,彷彿要去干一件非常偉大的事情。林子里靜極了。沙沙的足音,聽起來象一曲幽幽的小令。我在一棵樹下站好,心劇烈地跳起來。我不得不大喘了幾口氣使它平靜下來。我莊重地架起小提琴,象一個隆重的儀式,拉響了第一隻曲子。但事實很快就令我沮喪了,似乎我又將那把鋦子帶到了林子里。我感覺到身後有人並轉過身時,嚇了一跳,一位極瘦極瘦的老婦人靜靜地座在一張木椅上,她雙眼平靜地望著我。我的臉頓時燒起來,心想這么難聽的聲音一定破壞了這林中和諧的美,一定破壞了這位老人正獨享的幽靜。

我抱歉地沖老人笑了笑,准備溜走。老人叫住我,她說:「是我打攪了你么?孩子。不過,我每天早上都在這兒坐一會。」有一束陽光透過葉縫照在她的滿頭銀絲上,格外晶瑩。「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
果不介意我在場的話,請繼續吧。」我指了指琴,搖了搖頭,意思是說我拉不好。「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

我被這位老人詩一般的語言打動了;我羞愧起來,同時暗暗有了幾分興奮。嘿,畢竟有人誇我,盡管她是一個可憐的聾子。我拉了,面對我唯一的聽眾,一位耳聾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靜地望著我。我停下來時,她總不忘說上一句:「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謝謝你,孩子。」如果她的耳朵不聾,一定早就捂著耳朵逃掉了。我心裡洋溢著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

很快我就發現我變了,家人們表露的那種難以置信的表情也證明了這一點。從我緊閉小門的房間里,常常傳出阿爾溫.舒羅德的基本練習曲。若在以前,妹妹總會敲敲門,裝出一副可憐的樣子說:「求求你,饒了我吧!」我現在已經不在乎了。我站得很直,兩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早就濕透了襯衣。但我不會坐在木椅子上練習,而以前我會的。不知為什麼,總使我感到忐忑不安、甚至羞愧難當的是每天清晨我都要面對一位耳聾的老婦人全力以赴地演奏;而我唯一的聽眾也一定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了,並且有一次她竟說我的琴聲能帶給她快樂和幸福。更要命的是我常常完全忘記了她是個可憐的聾子!
我一直珍藏著這個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鳴曲讓專修音樂的妹妹感到大吃一驚,從她的表情中我知道她現在的感覺一定不是在欣賞鋸床腿了。妹妹逼問我得到了哪位名師的指點?我告訴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12號樓,非常瘦,滿頭白發,不過——她是一個聾子。」

「聾子?!」妹妹驚叫起來,彷彿我在講述天方夜潭,「聾子?!多麼荒唐!她是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更重要的是,她曾是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而你竟說她是聾子!」 後來,我已經能夠熟練地操縱小提琴,它是我永遠無法割捨的愛好。在不同的時期,我總會遇到一些大家組織的文藝晚會,我也有了機會面對成百上千的觀眾演奏小提琴曲。我總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聾」的老人,那天清晨我唯一的聽眾......

(*^__^*) 嘻嘻……希望你能採納。Bye

9.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書11課是什麼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書11課《唯一的聽眾》

10. 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十一課課文(全文)

用父親和妹妹的話來說,我在音樂方面簡直是一個白痴。這是他們在經受了數次「折磨」之後下的結論。在他們聽起來,我拉小夜曲就像是在鋸床腿。這些話使我感到沮喪和灰心。我不敢在家裡練琴,直到我發現了一個絕妙的去處。就在樓區後面的小山上,那兒有一片很年輕的林子,地上鋪滿了落葉。 一天早晨,我躡手躡腳地走出家門,心裡充滿了神聖感,彷彿要去干一件非常偉大的事情。林子里靜極了。沙沙的足音,聽起來像一曲幽幽的小曲。我在一棵樹下站好,心劇烈地跳起來。我不得不大喘了幾口氣使它平靜下來。我莊重地架起小提琴,像一個隆重的儀式,拉響了第一支曲子。 但事實很快就令我沮喪了,似乎我又將那把鋸子帶到了林子里。我懊惱極了,淚水幾乎奪眶而出,不由地詛咒:「我真是一個白痴!這輩子也甭想拉好琴!」 當我感覺到身後有人並轉過身時,嚇了一跳,一位極瘦極瘦的老婦人靜靜地坐在一張木椅上,她雙眼平靜地望著我。我的臉頓時燒起來,心想這么難聽的聲音一定破壞了這林中和諧的美,一定破壞了這老人正獨享的幽靜。 我抱歉地沖老人笑了笑,准備溜走。老人叫住我,她說,「是我打攪了你了嗎?小夥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在這兒坐一會兒。「一束陽光透過葉縫照在她的滿頭銀絲上,格外晶瑩。「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場的話,請繼續吧。」 「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就在每天早晨。」 我被這位老人詩一般的語言打動了。我羞愧起來,同時暗暗有了幾分興奮。嘿,畢竟有人誇我,盡管她是一個可憐的聾子。我拉了,面對我唯一的聽眾,一位耳聾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靜地望著我。我停下來時,她總不忘說上一句:「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謝謝你,小夥子。」如果她的耳朵不聾,一定早就捂著耳朵逃掉了。我心裡洋溢著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 很快我就發覺我變了,家人們表露的那種難以置信的表情也證明了這一點。從我緊閉小門的房間里,常常傳出阿爾溫·舒羅德的基本練習曲。若在以前,妹妹總會敲敲門,裝作一副可憐的樣子說:「求求你,饒了我吧!」我現在已經不在乎了。我站得很直,兩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早就濕透了襯衣。但我不會坐在木椅子上練習,而以前我會的。 不知為什麼,總使我感到忐忑不安、甚至羞愧難當的是每天清晨我都要面對一個耳聾的老婦人全力以赴地演奏;而我唯一的聽眾也一定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了,並且有一次她竟說我的琴聲能給她帶來快樂和幸福。更要命的是我常常會忘記了她是個可憐的聾子! 我一直珍藏著這個秘密, 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鳴曲讓專修音樂的妹妹感到大吃一驚,從她的表情中我知道她現在的感覺一定不是在欣賞鋸床腿了。妹妹逼問我得到了哪位名師的指點。我告訴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12號樓,非常瘦,滿頭白發,不過――她是一個聾子。」「聾子?」妹妹驚叫起來,「聾子!多麼荒唐!她是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更重要的,曾是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而你竟說她是聾子!」 我一直珍藏著這個秘密。珍藏著一位老人美好的心靈。每天清晨,我總是早早地來到林子里,面對著這位老人,這位耳「聾」的音樂家,我唯一的聽眾,輕輕調好弦,然後靜靜拉起一支優美的曲子。我感覺我奏出了真正的音樂,那些美妙的音符從琴弦上緩緩流淌著,充滿了整個林子,充滿了整個心靈。我們沒有交談過什麼,只是在這個美麗的早晨,一個人輕輕地拉,一個人靜靜地聽。 我看著這位老人安詳地靠著木椅上,微笑著,手指悄悄打著節奏。我全力以赴地演奏,也許會給老人帶來一絲快樂和幸福。她慈祥的眼睛平靜地望著我,像深深的潭水在靜靜地流動著。 後來,我已經能足夠熟練地操縱小提琴,它是我永遠無法割捨的愛好。在不同的時期,我總會遇到一些大家組織的文藝晚會,我也有了機會面對成百上千的觀眾演奏小提琴曲。我總是不由地想起那位耳「聾」的老人,那天清晨我唯一的聽眾……
修改後的課文
用父親和妹妹的話來說,我在音樂方面簡直是一個白痴。這是他們在經受了我數次「折磨」之後下的結論。在他們聽來,我拉小夜曲就像是在鋸床腿。這些話使我感到十分沮喪,我不敢在家裡練琴了。我發現了一個練琴的好地方,樓區後面的小山上有一片樹林,地上鋪滿了落葉。 一天早晨,我躡手躡腳地走出家門,心裡充滿了神聖感,彷彿要去干一件非常偉大的事情。林子里靜極了。沙沙的足音,聽起來像一曲悠悠的小令。我在一棵樹下站好,莊重地架起小提琴,像舉行一個隆重的儀式,拉響了第一支曲子。但我很快又沮喪起來,我覺得自己似乎又把鋸子帶到了樹林里。 我感覺到背後有人,轉過身時,嚇了一跳:一位極瘦極瘦的老婦人靜靜地坐在木椅上,平靜地望著我。我的臉頓時燒起來,心想這么難聽的聲音一定破壞了這林中的和諧,一定破壞了這位老人獨享的幽靜。 我抱歉地沖老人笑了笑,准備溜走。老人叫住了我,說,「是我打擾了你了嗎,小夥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在這兒坐一會兒。」一束陽光透過葉縫照在她的滿頭銀絲上,「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場的話,請繼續吧。」 我指了指琴,搖了搖頭,意思是說我拉不好。 「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每天早晨?」 我被老人詩一般的語言打動了。我羞愧起來,同時有了幾分興奮。嘿,畢竟有人誇我了,盡管她是一個聾子。我拉了起來,面對我唯一的聽眾,一位耳聾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靜地望著我。我停下來時,她總不忘說上一句:「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謝謝你,小夥子。」我心裡洋溢著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 很快我就發覺自己變了。我又開始在家裡練琴了。從我緊閉門窗的房間里,常常傳出基本練習曲的樂聲。我站得很直,兩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濕透了襯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練琴的。同時,每天清晨,我都要面對一個耳聾的老人盡心盡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聽眾總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了。有一次,她說我的琴聲能給她帶來快樂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記她是聾子,只看見老人微笑著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地打著節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靜地望著我,像深深地潭水…… 我一直珍藏著這個秘密, 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鳴曲讓專修音樂的妹妹大吃一驚。妹妹追問我得到了哪位名師的指點。我告訴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12號樓,非常瘦,滿頭白發,不過——她是一個聾子。」 「聾子!」妹妹驚叫起來,「聾子!多麼荒唐!她是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曾是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說她是聾子!」 後來,拉小提琴成了我無法割捨的愛好。我能熟練地拉許多曲子。在各種文藝晚會上,我也有了機會面對成百上千的觀眾演奏小提琴曲。那是,我總是不由地想起那位耳「聾」的老人,那清晨我唯一的聽眾……

閱讀全文

與六年級上冊語文書第11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