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文

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文

發布時間:2020-12-20 02:05:35

❶ 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本孫權勸學課文及譯文

原文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yé)(語氣助詞,在這里表示反問的語氣)?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 及魯(Lǔ)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結友而別。
編輯本段譯文
開始,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掌管事物,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的理由來推辭。孫權說:「難道我想讓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博士嗎!只是應當泛覽一下,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中事務繁多,又有誰能比得上我呢?我經常讀書,(我)自認為(讀書對我)有很大的好處。」於是,呂蒙就開始學習。 等到魯肅到尋陽的時候,和呂蒙論議天下事,魯肅驚訝地說:「你現在的才乾和謀略,不再是以前那個吳下阿蒙了!」呂蒙說:「與有志氣的讀書人分別多日,就要對別人另眼看待,兄長怎麼認清事物這么晚啊!」於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離別了。

❷ 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狼》

原文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譯文
一個屠戶傍晚回家,擔子裡面的肉賣完了,只有剩下的骨頭,半路上,有兩只狼緊跟著他走了很遠。屠戶害怕了,就把骨頭扔給它們。一隻狼得到骨頭停了下來,另一隻狼仍然跟著。屠戶又朝狼扔骨頭,後得到骨頭的那隻雖然停了下來,但先前得到骨頭的那隻狼又趕到了。骨頭已經扔完了,但是兩只狼仍然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 屠戶非常窘迫,害怕前面後面受到狼的攻擊。他往旁邊看見野地里有個麥場,麥場的主人把柴禾堆積在麥場當中,覆蓋成小山似的。屠戶就跑過去,背靠在柴堆的下面,放下擔子拿著刀。狼不敢上前,瞪著眼睛對著屠戶。過了一會兒,一隻狼徑直離開,另外一隻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屠戶面前。過了很久,它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十分悠閑。屠戶突然跳起來,用刀砍狼的頭,又幾刀砍死了狼。屠戶正想走開,轉身看看柴草堆後面,發現一隻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打算鑽洞進去,以便從背後攻擊屠戶。狼的身體已經進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戶從後面砍斷它的大腿,也殺死了它。屠戶才明白前面的那隻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騙對手。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砍死,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過給人增加笑料罷了
點評
本段寫屠戶殺狼,表現屠戶的勇敢警覺和狼的狡詐陰險。這是故事的高潮和結局。「一狼徑去」,另有圖謀;「犬坐於前」,牽制屠戶,更見出狼的狡詐。「目似瞑,意暇甚」,演得逼真,氣氛似有所緩和。「暴起」「刀劈」「斃之」,屠戶不為假象迷惑,抓住時機,當機立思敢於斗爭,取得了一半的勝利。到這兒並未讓人鬆口氣。「轉視積薪後」說明屠戶已深刻認識到狼的本性,變得警覺。「一狼洞其中」終將狼的本性暴露無遺,再點狼的狡詐陰險,「乃悟」說明斗爭使屠戶對狼的奸詐有了深刻認識。到此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交待了故事的全過程。狼也是狡猾的,但是一會兒兩只狼都死了,禽獸的騙人手段有多少呢?只是不過給人們增加笑料罷了。
辨正
「其一/犬坐於前」中「犬」為「像狗一樣」,作狀語,非主語,准確翻譯為「其中一條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前面」,所以節奏劃分對於理解本文至關重要。如若節奏劃分錯誤,則會產生誤解,認為「其中一條狗對坐在前方」。簡而言之,學習文言第一步應為節奏朗讀,以初步感悟文意。
字詞解釋:
止,通「只」,只有。 綴,這里指緊跟、跟隨。綴行甚遠:緊隨著走了很遠。 投以骨,即「投之以骨」,也就是「以骨投之」,把骨頭投扔給狼。從,跟從。並,一起。故,舊、原來。 窘(jiǒng),困窘急迫。 敵,敵對,這里是脅迫、攻擊的意思。 顧,回頭看,這里指往旁邊看。 積薪,堆積柴草。 苫(shàn)蔽,覆蓋、遮蔽。 乃,於是、就。 弛(chí),放鬆,這里指卸下。 眈眈(dān dān),注視的樣子。 少(shǎo)時,一會兒。 犬,像狗似的。 坐,蹲坐。 久,很久;之,沒有實在意義。 瞑(míng),閉眼。 意,神情、態度。 暇(xiá),空閑。 暴,突然。 斃,殺死。 洞,打洞。 其,指柴堆。 隧,指從柴草堆中打洞。 尻(kāo),屁股。 股,大腿。 寐(mèi),睡覺。 假寐,假裝在睡覺 蓋,原來。 黠,狡猾。 之,主謂插入,取消句子獨立性。 幾何哉,能有多少啊。

❸ 初一語文課本下冊 課文《狼》的原文 急 !! 忘帶語文書了

一屠(tú)晚歸,擔(dàn)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

屠大窘(jiǒng),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dān)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kāo)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xiá)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翻譯

一個屠夫傍晚回家,擔子裡面的肉已經賣完,只有剩下的骨頭。路上遇見兩只狼,緊跟著走了很遠。屠夫害怕了,把骨頭扔給狼。一隻狼得到骨頭停下了。另一隻狼仍然跟著他。

屠夫又把骨頭扔給狼,後面得到骨頭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頭的狼又趕到了。骨頭已經扔完了。但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後一起受到狼的攻擊。屠夫看見田野里有一個打麥場,打麥場的主人把柴草堆積在打麥場里,覆蓋成小山(似的)。屠夫於是跑過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擔子拿起屠刀。兩只狼不敢上前,瞪著眼睛朝著屠夫。

一會兒,一隻狼徑直走開了,另一隻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時間長了,那隻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腦袋,又連砍幾刀把狼殺死。

屠夫剛想要走,轉身看見柴草堆的後面,另一隻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鑽洞進去,來攻擊屠夫的後面。身子已經鑽進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從狼的後面砍斷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殺死了。

屠夫這才明白前面的那隻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這種方式來誘惑敵方。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給人們增加笑料罷了。

(3)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擴展閱讀:

本文詞類活用

1、狼不敢[前](名詞作動詞,上前)。

2、恐前後受其[敵](名詞作動詞,攻擊)。

3、一狼[洞]其中(名詞作動詞,打洞)。

4、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名詞作狀語,「從通道」的意思)。

5、其一[犬]坐於前(名詞作狀語,像狗一樣地)。

6、[苫]蔽成丘(名詞作狀語,蓋上)。

7、一[屠]晚歸(動詞作名詞,屠夫,宰殺牲畜賣肉的人)。

8、一屠[晚]歸(名詞作狀語,傍晚)。

9、[弛]擔持刀(形容詞作動詞,卸下)。

❹ 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本孫權勸學課文及譯文

《孫權勸學》原文: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yé)!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孫權勸學》譯文: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管事了,不可不學習!」呂蒙以軍中事務多來推辭。孫權說:「我難道想要你鑽研經書當博士嗎?只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以往的事情罷了。你說事務多,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我經常讀書,自以為大有益處。」 呂蒙於是開始學習。到了魯肅來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論議,十分驚奇地說:「以你現在的才幹、謀略來看,你不再是原來那個吳下阿蒙了!」呂蒙說;「士別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長兄知道這件事太晚了啊!」魯肅於是叩拜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後分別了。

注釋:

  1. 初:當初,起初,這里是追述往事的習慣用詞。

  2. 謂……曰:謂,告訴;連用表示「對……說」。

  3. 卿:古代君對臣或朋友之間的愛稱。

  4. 今:如今。

  5. 當塗:當道;當權

  6. 掌事:掌管事務。

  7. 辭:推辭,推託。

  8. 以:介詞,用。

  9. 務:事務。

  10. 孤:古時王侯的自稱。

  11. 豈:難道。

  12. 博士:當時專掌經學傳授的學者的官職。

  13. 涉獵:粗略地閱讀。

  14. 見往事:了解歷史。見,了解;往事,指歷史。

  15. 耳:語氣詞,表示限制語氣,罷了。

  16. 多務:事務多,雜事多。務,事務。

  17. 孰若:與……相比如何;誰像(我)。孰:誰,哪個;若:比得上。

  18. 益:好處。

  19. 乃:於是,就。

  20. 始:開始。

  21. 就學:指從事學習。

  22. 及:到了……的時候。

  23. 過:到。

  24. 尋陽: 縣名,如今湖北黃梅西南。

  25. 與:和。

  26.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待:看待。

  27. 大兄:長兄,這里是對同輩年長者的尊稱。

  28. 何:為什麼。

  29. 見事:認清事物。

  30. 乎:啊。表感嘆或反問語氣。

拓展資料:

此文記敘了三國時期呂蒙在孫權勸說下開始學習,而使才略有了驚人的長進,並令魯肅為之嘆服、與之「結友」的故事,說明了人應當好學、只要肯學習就會有進步的道理,突出了學習重要性。

孫權,傳說是中國兵法家孫武二十二世後裔。生來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頤大口。形貌奇偉異於常人。自幼文武雙全,早年隨父兄征戰天下。善騎射,年輕時常常乘馬射虎,膽略超群。

《孫權勸學》選自《 資治通鑒》,該書是北宋司馬光(政治家,史學家)主持編撰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共1362年間的史事。因宋神宗的「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的評價而得名。

七年級語文上下冊魯迅的課文都有那些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課本第九冊:《少年閏土》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內文課本第一冊:容《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課本第二冊:《社戲》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課本第三冊:《阿長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課本第四冊:《魯迅自傳》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課本第五冊:《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故鄉》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課本第六冊:《藤野先生》、《孔乙己》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課本第一冊:《吶喊》自序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課本第二冊:《祝福》、《拿來主義》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課本第三冊:《記念劉和珍君》、《燈下漫筆》(節選)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課本第四冊:《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課本第五冊:《阿Q正傳》

❻ 初一語文下冊課文目錄

第一單元:1在山的那邊 2走一步,再走一步 3短文兩篇:蟬 貝殼 4紫藤蘿瀑布 5童趣
第二單元:6理想 7短文兩篇 行道樹 第一次真好 8人生寓言 9我的信念 10論語十則
第三單元:11春 12濟南的冬天 13夏感 14秋天 15古代詩歌四首 觀滄海 次北固山下 錢塘湖春行 天凈沙。秋思
第四單元:16化石吟 17看雲識天氣 18綠色的蟈蟈 19月亮上的足跡 20山市
第五單元:21風箏 22羚羊木雕 23散步 24散文詩兩首 金荷花 荷葉 25世說新語兩則 詠梅 陳太丘與友期
第六單元:26皇帝的新裝 27郭沫若詩兩首 天上的街市 靜夜 28女媧造人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30寓言四則 赫爾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獅子 智子疑鄰 塞翁失馬

下:第一單元:1從百草堂到三味書屋 2爸爸的花兒落了 3丑小鴨 4詩兩首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未選擇的路 5傷仲永
第二單元:6黃河頌 7最後一課 8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9土地的誓言 10木蘭詩
第三單元:11鄧稼先 12聞一多先生的說和作 13音樂巨人貝多芬 14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15孫權勸學
第四單元:16社戲 17安塞腰鼓 18竹影 19觀舞記 20口技
第五單元:21偉大的悲劇 22荒島餘生 23登上地球之巔 24真正的英雄 25短文兩篇 誇父逐日 兩小兒辯日
第六單元; 26珍珠鳥 27斑羚飛渡 28華南虎 29馬 30狼

❼ 七年級下冊語文書中的重點課文有哪些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最後一課,偉大的悲劇,貓,聞一多的說和做,和所有文言文

❽ 七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課本中的自讀課文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凡為教,目的達到不需要教」,葉老的話指出了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即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但目前語文教壇上對這類課文的處理,出現了兩種傾向:一種是把它當作講讀課,由教師「精雕細刻」;一種是讓學生自由閱讀,不組織、不引導、不檢查效果。語文教材無非就是一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在單元教學中,講讀課文教師的教讀已經「舉一」,學生已經掌握了有關基礎知識,並獲取了一定的探求知識的方法。學生完全可以運用教師教給的方法和認識規律,通過對自讀課文的學習使知識得到遷移、鞏固,並轉化為能力,這就是「反三」。因此,輕率的對待自讀課的教學,或以講讀代之,或「放馬南山」,都是極端錯誤的。這樣不僅違反了教學的基本規律,而且不利於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致使語文能力得不到正常的培養。筆者認為教學自讀課文首先要制定自讀目標。從系統論的觀點看,確立目標就是加強自讀指導的計劃性;從資訊理論的角度看,這一步是控制信息的接收范圍,便於隨時排除干擾學習重點之外的知識,因此,制定自讀目標在自讀課教學中尤為重要。自讀目標的依據,大而言之,是《新大綱》對聽說讀寫能力及基礎知識掌握程度的要求;小而言之,是單元及課文的具體訓練點。根據課文前的「自讀提示」,提出學習本文的線索,重、難點,還有課後安排的思考練習。自讀目標,既要體現自讀課的「訓練點」,又能反映對課文自讀的「水平層次」,尤其是要突出自讀重點。「訓練點」要包括「基礎知識」、「閱讀」、「聽說」、「寫作」等方面的內容,「水平層次」可以從「識記」、「理解」、「運用」、「綜合」、「評價」等五個層次考慮。並非每篇自讀課文都要包括上述的訓練內容和水平層次,可根據重點有所取捨和側重。另外,自讀目標要集中,確立的重點要單一。按要求,自讀課文一般安排一課時完成,如果目標分散和重點過多,教師就完不成任務,學生也會一知半解,影響自讀質量。 「制定目標」對於一篇自讀課文來說,僅僅只解決了「讀什麼」的問題,作為教師更重要的任務是讓學生「怎麼讀」。筆者根據新大綱的要求,還讀於學生,通過各種誦讀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葉聖陶先生說:「學步導幼兒,人人有經驗,或則扶其肩,或者攜其腕,唯令自舉足,不虞顛仆患。」在教法的選擇上,應注重「扶攜」。指導自讀課文閱讀的方法有很多,諸如制定目標提法、練習自測法、比較閱讀法、評點法等,不一而足。在教學實踐中,往往根據需要綜合運用。不論採用什麼方法,教師都要重視「扶攜」,而自讀課文教學教師的「扶攜」不是目的,要使學生能夠「自能讀書」,教師還必須敢「放」,讓學生「自舉足」。但更重要的是教師平素要注意自讀方法的傳授,不僅要教給學生一般的閱讀方法,諸如各種文體文章的閱讀方法傳授給學生,像魏書生的「四遍八步」讀書法,就適用於不同層次的學生。一旦學生掌握了自讀方法,教師就可以放心的讓學生獨立「行走」了。自讀課文最後一步還要總結。自讀課的總結是對自讀目標的反饋和落實。學生可自己總結,分類整理自讀筆記,總結帶有規律性的知識和方法,完成課後練習。教師也可通過提問質疑或收閱筆記等方式進行檢查,總結課文重點,評價自讀效果,或肯定成績,或指出不足,多加鼓勵。筆者認為自讀課文,就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課文,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適時點拔指導,運用恰當的方法,使學生能學以致用,進一步培養自學能力,提高閱讀水平。

❾ 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本孫權勸學課文及譯文

孫權勸學課文:

初,抄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8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

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孫權勸學譯文:

最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手握權柄,不可以不讀書。」呂蒙辯護說,不是他不讀書,而是軍中事情太多,沒有時間。孫權說:「我豈是要你研究儒家經典,去當教書匠?只不過希望你大略有個印象,知道歷史就夠了。如果說沒有時間,誰能比我更忙,我還常常讀書,自以為大有裨益。」呂蒙才開始求學。

後來,魯肅路過尋陽,跟呂蒙談論,不由大吃一驚,說:「你今天的才識智略,已不是當年吳郡時代的呂蒙。」呂蒙說:「士別三日,就要刮目相待,大哥發現得未免太遲!」魯肅遂拜見呂蒙的娘親,結交成為好友,然後告辭。

孫權簡介:

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吳郡富春縣(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人。三國時期孫吳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閱讀全文

與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