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書27的主要講了什麼
課文記載了一位聾啞青年在西湖邊看魚、畫魚,別人贊賞他畫魚的故事,贊楊了那位聾啞青年做事認真、執著、勤奮的品格。
⑵ 小學四年下冊語文書6首古詩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古詩
1、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 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白話譯文:
群鳥高飛無影無蹤,孤雲獨去自在悠閑。
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間兩不相厭,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2、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里一青螺。
白話譯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風平浪靜如同未磨的銅鏡。
遠遠眺望洞庭湖山水蒼翠如墨,好似潔白銀盤里托著一枚青螺。
3、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白話譯文:
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太陽從江面升起時江邊的鮮花比火紅,春天到來時碧綠的江水象湛藍的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4、鄉村四月 (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 才了蠶桑又插田。
白話譯文:
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稻田裡的水色與天光相輝映。天空中煙雨蒙蒙,杜鵑聲聲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四月到了,沒有人閑著,剛剛結束了蠶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5、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白話譯文:
白天在田裡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線,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務勞動。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織布,也在那桑樹陰下學著種瓜。
6、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白話譯文:
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游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而飽滿。
江岸一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地垂釣,他被美麗的春景迷住了,連下了雨都不回家。
⑶ 小學版4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中第四單元作文450字
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作文550字:戰爭中的孩子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這樣一張令人揪心的舊照片。這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火車南站時,被記者拍下來的真實情景:斷裂的天橋,坍塌的房屋,碎磚碎瓦散落了一地。扭曲的鐵軌上,一個衣衫襤褸的小男孩正在嚎啕大哭。這場空前大劫難,給人們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傷痛。
那一天,上海火車南站和往常一樣,人山人海、川流不息。誰會料到,死神就這樣悄悄降臨了。突然,一聲刺耳的警報聲響徹雲霄。人們還沒有醒悟過來是怎麼回事,突如其來的敵機已在上空盤旋。一枚枚無情的炸彈從天而降「轟—轟—」硝煙四起。尖叫聲、哭喊聲、奔跑聲連成一片。房屋被炸毀了,驚慌失措的人們一個接著一個倒在血泊中。瞬間,整個火車站變成了廢墟。屍橫遍地、血流成河,慘不忍睹。
「媽媽,你怎麼了?爸爸,我害怕……」就在這死寂中,突然傳來一個小男孩的哭喊聲。他坐在廢墟上,瞪著驚恐的大眼睛,臉上沾滿了灰塵,嘴裡不停地喊著爸爸媽媽。忽然從廢墟深處傳來了一絲微弱的聲音:「過來,孩子。」小男孩聽見了,急忙爬到媽媽身邊。只見媽媽輕輕摸了摸小男孩的頭說:「孩子,你要堅強地活下去呀……」話還沒說完,便閉上眼睛長眠了。小男孩使勁推著媽媽,可也無濟於事。他張開嘴撕心裂肺地哭起來。這哭聲是多麼凄慘,多麼無助,聽著讓人心碎……
後來,這個小男孩被一位好心人收留,將他撫養成人。長大後,小男孩成了一名軍人,保家衛國,為祖國效力!
看著這張舊照片,我心中充滿了憤恨。日本侵略者踐踏的僅僅是一個火車站嗎?他們在中國的土地上留下了多少罪證,是它們讓一個個幸福的家庭毀掉,讓一個個無辜的孩子成了沒有父母疼愛的孤兒……
戰爭是殘酷的,是無情的,是可怕的。今天,我們中國孩子雖然生活在和平壞境中,但是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我們一定要維護和平,制止戰爭,讓明天的世界真正成為充滿陽光、鮮花和愛的人類家園!
⑷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書第五課課文意思
《中彩那天》這是一篇外國小故事,寫了一名修理廠的技工無意抽中了大獎,但是抽中了大獎的彩票卻是他幫同事代買的。經過思想斗爭,他把大獎送還了同事。作者贊揚了這種誠實、守信的品質。
⑸ 2016年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重點課文
1 觀潮
3 鳥的天堂
6 爬山虎的腳
7 蟋蟀的住宅
17 長城
18 頤和回園
21 搭石答
25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26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29 呼風喚雨的世紀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
2 桂林山水
3 記金華的雙龍洞
7 尊嚴
9 自然之道
11 蝙蝠和雷達
17 觸摸春天
21 鄉下人家
27 魚游到了紙上
31 普羅米修斯
⑹ 和順第一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書
古詩詞三首一、教學目標:1.認識生字。能正確讀寫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首古詩。3.學習通過看注釋,邊讀邊想像畫面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用自己的話說說詩詞的意思。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二、教學重點:1.品味詩句,指導背誦,積累語言。2.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體會江南山水的特點,激發愛美的情感。三、教學難點:1.理解詩句句意。四、教學方法:五、教學准備:把古詩寫在小黑板上,生收集與課文相關資料。教學課時:3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獨坐敬亭山(一、閱讀導語1.學生自由閱讀單元導語,讀後交流:這組課文我們要學習什麼?)二、導入:小學四年級全科目課件教案習題匯總語文數學英語1.祖國的千山萬水是那麼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連綿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藍天的雪峰,那遼闊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畫。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2.首先讓我們到安徽省宣州市郊區游覽「敬亭山」二、學習課文(1)出示小黑板,全班齊讀古詩正音。(大屏出示古詩)(2)復習學習古詩方法:解詩題,知作者、抓字眼,明詩意、多誦讀,悟詩情。(3)解詩題,知作者。1.獨:獨自一人獨自一人坐著看敬亭山2.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後人稱為詩仙,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將基礎的文學常識抄寫下來)他寫了大量歌頌祖國河山、揭露社會黑暗和蔑視權貴的詩歌。他的詩對後人有深遠的影響。(4)抓字眼,明詩意。1.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古詩。①讀詩,找出不理解的詞語。②結合上下詩句理解詞語意思。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組交流討論。2.檢查合作學習情況。①指名讀②匯報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眾鳥:鳥兒們;高飛盡:都飛遠了孤雲:孤獨的白雲;獨去閑:獨自飄來飄去悠閑自在。③師小結:從這兩句詩句中,你感受到了什麼?(李白很孤單、孤獨)④介紹背景:這首詩是李白被迫離開長安後,經過了長達十年的飄泊生活,來到宣城時所寫。在長期的飄泊生活中,他飽嘗了世態炎涼的滋味,增添了孤獨寂寞之感。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相看:(相互)對看;厭:滿足只有「我」和敬亭山對看總不感到滿足。(孩子們仔細觀察看看這句話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擬人)⑤指名完整敘述古詩概意:天上幾只鳥兒向遠處飛去,直到看不見影子;天上的那片雲也悠閑地飄向遠方。此時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著,怎麼看也不覺得滿足。⑥師小結:其實,這首試詩不只是表達了李白孤獨的感情,同時還表達了他對生活的堅定和樂觀。為什麼呢?當世界上的一切都遠離李白的時候,他不是頹廢痛苦地生活,而是樂觀、堅定地和敬亭山悠閑地「相看」。(5)多誦讀,悟詩情①過渡:學了這首詩歌,讓我們進行下一個步驟:多誦讀,悟詩情②朗讀③自己帶著感情讀④四人小組讀古詩⑤匯報:指名讀、小組自選方式讀⑥全班再齊讀古詩(三、學習生字1.打開寫字書,先觀察「亭」、「庭」兩個字在田字格里的佔位。2.教師在黑板上板書,並講解在田字格的佔位。3.學生寫字。)第二課時《望洞庭》一、導入:1.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秀麗,風景如畫。前不久(上節課)大家遊了一回敬亭山,感受頗深。今天,想帶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領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望洞庭》二學習古詩:1.出示小黑板,指名讀古詩,師正音,然後全班齊。(大屏出示古詩)2.復習學習古詩方法:解詩題,知作者、抓字眼,明詩意、多誦讀,悟詩情。3.解詩題,知作者。①望洞庭:望著洞庭山水。洞庭湖:位於湖南省北部,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大屏出示洞庭湖)②劉禹錫:字夢得,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劉禹錫的詩以律、絕為工,樂府小章尤為著名。)與白居易、(柳宗元)並稱「劉白」,(「劉柳」。白居易陳他為「詩豪」,清人王夫之稱他為「小詩之聖」。)4.抓字眼,明詩意。(1)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古詩①讀詩,找出不理解的詞語②結合上下詩句理解詞語意思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組交流討論(2)檢查合作學習情況①指名讀②匯報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和:和諧,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為一體秋月:點明時間——秋天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為一體潭面:湖面湖面上沒有一點風吹過,就像一面還沒有磨過的鏡子(孩子們仔細觀察看看這句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比喻。)③指名小結: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為一體,湖面上沒有一點風吹過,就像一面還沒有磨過的鏡子。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遙望:遠遠地看;翠:蒼翠;青螺: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這句話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呢?比喻分別把什麼比作什麼。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白銀盤」把洞庭湖的君山比喻成「青螺」。)④同桌互相用自己的話解釋整首古詩的意思
⑺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書冰心作文400字
我真喜歡春天一年四季,夏有夏的「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秋有秋的「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冬有冬的「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但是,我最喜歡的是春的「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春天,是個美麗的季節。每到春天,萬物復甦,陽光普照著大地,一切都是新的生命。小燕子從南方飛來,向人們報道:春天來了;小草從地里竄了出來,向人們報道:春天來了;青蛙從地里探出腦袋,向人們報道:春天來了。走到公園了,羊腸小路邊的花兒開了,彷彿在向你微笑,看得心裡美滋滋的;中央路旁的柳樹上的柳條兒長出來了,微風吹過,它好似在親吻著你的額頭,親的心裡美滋滋的;小河兩岸的迎春花開出了黃色的花兒,微風吹過,好似在向你招手,招的你心裡美滋滋的……來到城南,看到了小燕子,他們就像音符一樣,站在五線譜上面,為人們唱春天到來的快歌。地上的草兒就是小燕子的好夥伴,在清風下,跳起了舞,這就是美麗的春天。下雨了,孩子們站在窗前,等待著雨停的那一刻。雨停了,孩子們跑出了房子,尋找著彩虹。瞧,彩虹在那呢!雨後清新的空氣加上這一道美麗的彩虹,使人們感到格外舒適,孩子們分外開心。徜徉在美好的春光下,讓我們一起愛春天吧!我真喜歡宋詞記得上小學四年級時,我的語文老師是一位年輕又漂亮的女老師,姓劉,她從內而外都散發著一股濃濃的古典書卷氣味兒,她在教我們的第一堂課時,就向我們推薦了一本《宋詞三百首》,我聽了她的話,應付差事似的買了一本,隨意的翻看著,沒想到,就是這么一翻,我與宋詞,就此結下不解之緣。從蘇軾到辛棄疾,從李清照到柳永,宋詞向我展示了宋朝從富強到衰敗,在宋詞里,我體會到到了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豪邁,辛棄疾的「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的低落,懂得了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多愁善感,柳永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惆悵。每每吟誦這些詞句,心中總會湧起一股奇異的情感,似乎自己也融合到了這些詩句之中。而在這些詞人中,或許是叛逆的性格,我卻不喜歡宋朝的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她的那種多愁善感,以及動不動就生出一股傷感,這種我認為像林黛玉一樣的人,使我分外厭煩,就連她的詩詞,也是勉強背的。我喜歡辛棄疾,喜歡他的陽剛之氣,喜歡柳永,喜歡他的陰柔之美。其中辛棄疾的詞,更使我百讀不厭,他的詞句,總能使我的心情分外激盪。比如「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寥寥幾筆便勾勒出一個頑皮無邪的小孩子的形象;「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能使讀者體會到那一種詩人徜徉在裡面情境;「眾里尋她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又表達了詩人清高脫俗的情懷;而「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又襯出詩人為自己不能為國家效力而感到難過,又映出對國家的擔憂﹍﹍膾炙人口,感人肺腑。宋詞,是我國詩歌文化上一顆炫燦奪目的明珠,它讓人迷醉,沉醉於悠悠宋朝落花流水春江秋夜之中,它為我們徐徐的展開了一幅關於宋朝的畫卷,它讓人的視野變得更開闊,讓人的身上多出一種飄然的書卷氣味兒。我喜歡宋詞,喜歡裡面描繪的陰晴雨雪,高山流水,它伴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無眠的夜晚,她讓我的成績有效提高,讓我了解到了宋朝那不朽的歷史。它讓我受益終生!我真喜歡古詩詞我可以算是出生在書香世家的孩子。父親、爺爺都有很多藏書,有的膾炙人口,有的不為人知。爸爸、爺爺從小就叫我讀古詩,背古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信手拈來。可我那時卻是幼稚至極,完全無法體會到古詩之中絕妙的意境。直到到了小學,我才逐漸接觸到一些深層次的東西,可我依舊不滿足於此。「『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濃濃的思鄉之情……」老師的長篇大論雖極為淺顯,但也並非一無是處。可我眼前浮現的卻是另一種畫面:詩人王維在外做官,常年不能回家探望。這天,正值九月初九重陽節,想起家中親人團聚,兄弟姐妹陪伴父母登高望遠,自己卻不能在父母身邊盡孝,卻不能與親人團圓,一人在外,孤苦無依,不由得文思泉湧,揮筆潑墨寫下《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一膾炙人口的名篇。那時,我上四年級。在我十歲生日那天,姐姐送我一本精裝的唐詩宋詞,上面還有她的批註,難道還有比這更好的禮物嗎?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的讀了起來。第一篇依舊是《靜夜思》,但是這一次,我彷彿看見大詩人李白在房間中踱步,心中思念著遠在天邊的家鄉,今天的月光出奇的皎潔。我又不禁想起了蘇軾的《水調歌頭》「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沉醉在詩的海洋中…...這一篇篇精妙絕倫的古詩為我的童年塗上了絢麗的色彩,令我終生難忘!
⑻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書的一本通內容
一本通
我們會更加幸福了……
我們會來一直陪伴我們的產品都在用自己的
是啊……
⑼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書語中的海上的曰出課文
海上的日出
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時天還沒有大亮,周圍非常回清靜,船上只有機答器的響聲。
天空還是一片淺藍,顏色很淺。轉眼間天邊出現了一道紅霞,慢慢地在擴大它的范圍,加強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陽要從 天邊升起來了,便不轉眼地望著那裡。
果然過了一會兒,在那個地方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紅是真紅,卻沒有亮光。這個太陽好像負著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後,終於沖破了雲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顏色紅得非常可愛。一剎那間,這個深紅的圓東西,忽然發出了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痛,它旁邊的雲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時太陽走進了雲堆中,它的光線卻從雲里射下來,直射到水面上。這時候要分辨出哪裡是水,哪裡是天,倒也不容易, 因為我就只看見一片燦爛的亮光。有時天邊有黑雲,而且雲片很厚,太陽出來,人眼還看不見。然而太陽在黑雲里放射的光芒,透過黑雲 的 重圍,替黑雲鑲了一道發光的金邊。後來太陽才慢慢地沖出重圍,出現在天空,甚至把黑雲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紅色。這時候發亮的不僅是太陽、雲和海水,連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這不是很偉大的奇觀么?
⑽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書的十二課,課文內容
第12課《大自然的啟示》課文原文
「打掃」森林
從前,德國有個林務官,剛上任,就下了一道命令:把森林「打掃」干凈。
護林工人只好照著他的命令去做,把灌木統統砍光,把雜草統統除盡,連地上的枯枝爛葉也不放過。森林面貌頓時改觀了:林子里又寬敞又潔凈,連一根雜草也沒有。林務官看著,心裡美滋滋的。
不想森林卻從此遭了殃(yāng)。幾年過去了,橡樹和菩(pú)提樹的葉子越來越少,光禿禿的像一把把掃(sào)帚(zhǒu),有些樹木甚至乾枯了。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是林務官異想天開的命令給森林帶來了災難。
原來,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聯系的。這樣,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態平衡。枯枝敗葉,看起來是臟東西,其實,它們腐(fǔ)爛之後,變成了腐殖質,能增強土壤(rǎng)的肥力。它們還是一些小動物的食物和隱蔽場所。矮樹叢也是許多動物棲息的地方。森林裡的灌木和野草多了,昆蟲、鳥類、獸類也就多了。許多動物以植物為食,像甲蟲和毛毛蟲吃樹葉、嫩枝,而鳥兒在矮樹叢里營巢,捕食森林裡的害蟲。
林務官把灌木叢砍了,把野草鋤了,鳥兒飛走了,森林裡的害蟲就逞(chěng)凶啦。它們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樹木進攻,吃樹葉,咬樹根,鑽樹心。沒有天敵來制服害蟲,樹林就漸漸給毀了。
人類的老師
人類自古就想能像鳥兒一樣飛上藍天。科學家認真研究了鳥類飛行的原理,終於在1903年發明了飛機。二三十年以後,由於飛行速度不斷提高,經常發生機翼(yì)因劇烈抖動而破碎的現象,造成機毀人亡的慘禍。過了許多年,人類才找到了防止這類事故的方法。其實蜻蜒早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每隻蜻蜒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塊比周圍略(lüè)重一些的厚斑點,這就是防止翅膀顫動的關鍵(jiàn)。早知道這一點,科學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啊!現在,飛機設計師注意研究蒼蠅、蚊子、蜜蜂等飛行的情形,研製出了具有各種優良性能的飛機。
從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輪船,雖然船頭是尖尖的,但總是開不快。而有圓圓的大頭的鯨(jīng),卻常常輕而易舉地超過海輪。這是什麼原因呢?科學家仔細研究了鯨,發現它的外形是一種極為理想的「流線型」,而「流線型」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後來工程師設計船體時模仿鯨的形體,大大提高了輪船航行的速度。
科學家從蜻蜓、鯨等動物身上得到啟示,有所發明,有所創造。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