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四年級語文預習

四年級語文預習

發布時間:2020-12-19 13:19:16

四年級語文教學論文:談如何預習課文

學生要學好語文,就必須做好課前的預習工作。有些學生,教師在講台上講得繪聲繪色,生動感人,他們在台下卻不知所雲。這些學生,因為沒有做好課前的預習,因此聽課效果極差。相反,有些學生課前預習做得好,在課堂上就能質疑問難,大膽發言,積極參與。
那麼,學生如何自己預習課文呢?下面就這一問題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首先,把新課輕聲地朗讀幾遍,了解一下課文所寫的內容和表達的中心;然後在初步弄清文章結構的基礎上,思考一下文中的重點字詞句,體會作者是怎樣運用這些字詞句來表達中心思想;最後再綜合起來,想想整篇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寫作特點。
弄清課前預習提示和思考練習的具體要求。學生預習課文時,一定要根據這些具體要求,有的放矢地進行預習。帶著預習提示中提出的問題去認真地讀課文,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把要求做的地方做一做。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課後的思考與練習對預習也很有幫助。思考題往往體現了作者的思路、課文的重難點。預習時,看看並想想這些題目,可以幫助理清課文的條理,了解課文的重難點。練習題則側重詞句段的訓練,富有啟發性。預習完課文試著口頭做一做,可檢查預習的效果。
懂得使用工具書。預習課文時,往往會遇到沒有學過的生字、新詞,或以前學過現已回生的字詞。要了解這些字詞的讀音、意思或用法,就要運用字典、詞典這些無聲的老師。現在小學生最常用的工具書有《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學生預習課文時通過自己查閱工具書,就能掃除語言文字的障礙,較牢固地掌握這些字詞的讀音、意思和用法。
要勤動筆。預習課文不只是讀讀、想想,同樣要注意多動筆。預習時,在課文一些重點地方寫寫畫畫,圈圈點點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給不懂讀音的字標上拼音,不理解的詞寫上注釋,含義深的句子畫上線,重點的字詞加圈加點,有疑難的地方打個問號等。做上這些記號,等到上課的時候,再特別加以注意,把自己覺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徹底弄明白。
我在讓學生預習課文時,將以上各部分預習內容分解為這幾個小標題在每課的預習作業中予以落實:字詞課堂、文章主要內容、我的發現、我的困惑。做好課前預習不僅能提高聽課效果,而且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在預習中不僅要動口、動腦,還要動手。他們要通過默讀或朗讀來了解課文內容,要自己動腦筋完成預習提示或教師所提出的具體要求。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了培養。由此可見,課前預習非常重要。

Ⅱ 請問四年級語文預習作業格式

擴詞,標小節號,讀三遍課文,查不懂詞語,句子!!!

Ⅲ 如何培養小學四年級語文課前預習習慣

首先,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必須讓學生明白預習的重要性。當然,空洞的理論是很難得到學生的認可的,他們只有通過自己的親身感知才會認可你的想法。於是,我通過仔細調查,尋找課前主動預習、成績又突出的同學,讓他們做榜樣。讓這些同學談心得,談體會,從而激發其他同學課前預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容易帶著愉快的心情投入到課前預習之中。
其次,加強對學生課前預習的檢查和督促,是促使學生養成自覺預習習慣的關鍵一環。小學生的最大特點就是興趣容易產生,但持續時間比較短。學生對課前預習的興趣,隨著體驗次數的增多,新鮮感會逐漸降低,如果教師不採取措施強化學生的興趣,使這種興趣轉變成一種習慣,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課前預習失去興趣,甚至厭煩。因此,在每節課上,我總是適當設置一些環節,檢測學生的預習情況,對課前預習做的較好的同學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讓這些同學體驗到預習的成就感,在班內形成「我預習,我快樂,我受益」的良好風氣。
第三,及時對學生進行預習方法上的指導。經問卷調查和觀察,我發現不少學生課前預習只是流於形式,純屬應付,不少同學認為把本節內容看一遍就是預習。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也是消極的。課前預習不僅僅是看一遍,更重要的是總結本節教材的主要問題、重點、難點,閱讀之後把自己心中的困惑和理解可以簡單的在書中做批註等等。總之,在安排課前預習任務時,要具體明確,使學生明白,怎樣做,做什麼,這樣學生預習起來,就會得心應手。當然,一開始,我們會覺得比較麻煩,但是一旦學生養成習慣,我的麻煩也就結束,此時,學生自覺學習的習慣也就養成。
俗話說「好習慣是一輩子享受不盡的財富,壞習慣是一生還不盡的債務」。我想,為了學生一生的幸福,在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習慣上,我們所有教師投入再多的勞動,付出再多的精力,也是值得的。

Ⅳ 四年級語文能考98,該預習什麼呢

你已經很棒了,小學生,成績在95分以上的都是優秀,說明你已經完全搞定了你的學習,暑假可以放肆的玩一陣子了,對了,是在做完暑假作業的前提下哈。

Ⅳ 四年級學生如何學好語文和預習要

學習語文,預習是很重要。在滬教版的四下教材中第一第二單元的單元目標就是預習。內 學習的容第一步就是預習。預習的時候,要通讀課文,理解詞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四年級的語文教學是以文本學習為主,字詞教學只是側重一些重要詞語。因此要求學生在家預習時,第一遍讀課文時,掃清不認識的字詞,通過藉助字典等方式注音、註解。第二遍再讀,要讀通;第三遍讀的時候要思考文章大致寫了什麼,知道文章的主要內容什麼?第四遍讀的時候,帶著問題去再次走進文本,在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標記,隨後在第二天的課堂上去聽老師如何講解這些問題的。帶著問題學習能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一堂課的知識較多,如果什麼也不理解就學習課文,那麼很多知識點不能一一記下,所以一些簡單的我們在前一天的預習中就應當掃清。

Ⅵ 四年級語文預習要求

一、低段

1、能按老師要求查字典預習字詞。讀准生字字音、認清字形,能試著在書上給生字組詞。

2、朗讀課文3遍,給自然段標上序號,能用文中的話回答課後的問題。

3、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大概內容。

二、中段

1、朗讀課文2—3遍,做到正確、通順。

2標出自然段序號,在課文中畫出生字新詞,讀准生字字音,認清字形。

3、能聯繫上下文理解有關詞語的意思,試著在書上解釋有關詞語。

4、給生字組詞,能聽寫生字在文中的詞語。

5、根據課後問題,了解課文內容,試給課文分段。

6、畫出自己不能理解的句子,在旁邊做上記號。

三、高段

1、朗讀課文2—3遍,做到正確、比較流利。

2、養成使用字典等工具書的習慣,遇到生字詞查字典掌握音、形、義,並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3、給生字組詞,能聽寫生字在文中的詞語。

4、標出自然段的序號,給課文分段,並試著寫出每段的大意。

5、思考課後問題,能根據課文內容回答課後問題。

6、默讀課文,把難以理解和含義深刻的句子畫出來,做上記號。把不懂的問題寫在書上,留著上課解決。

7、試著寫出自己讀書的初步感受。

(6)四年級語文預習擴展閱讀:

課前預習的方法步驟:

通覽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和思路。

預習時如發現與新課相聯系的舊知識掌握得不好,則查閱和補習舊知識,給學習新知識打好華固的基礎。

在閱讀新教材過程中,要注意發現自己難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以便在聽說時特別注意。

做好預習筆記。預習的結果要認真記在須習筆記上,預習筆記一般應記載教材的主要內容、自己沒有弄慢需要在聽課財著重解決的問題、所查閱的舊知識等。

Ⅶ 四年級下冊語文預習

要想預習好,要有以下幾點:
①把課文讀3遍以上,畫出不懂的詞句字專並查找了解。
②了屬解作者資料及寫作背景。
③概括大意及試著用自己的方式了解一些深刻給人以思考的句子。
你的年紀了解這些東西,會起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會讓老師刮目相看的,我是過來人。

Ⅷ 如何指導四年級小學生語文進行課前預習

四年級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期:9~11歲孩子處於兒童期的後期階段,大腦發育正好處在內部結構和功能完善的關鍵期。
古希臘有句諺語說:「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可見行為習慣在人的一生中佔有多麼重要的位置。
如果說高中是重在讓學生系統的學習知識,提高應對高考的能力;初中是讓一個學生知道怎樣學習以及對學習有自己的獨到方法;那麼小學則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一、為什麼說小學四年級是關鍵期?
1、四年級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期:9~11歲孩子處於兒童期的後期階段,大腦發育正好處在內部結構和功能完善的關鍵期;
2、四年級是培養孩子學習能力的關鍵期:隨著大腦發育的成熟,思維發展水平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這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過程,小學四年級是這個飛躍過程的關鍵時期。這時期孩子的注意力的穩定性提高了,記憶能力、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都快速發展;
3、四年級是培養孩子情緒控制能力的關鍵期:也是學業成績開始分化的時期;
4、四年級是良好學習習慣定型和培養的最後關鍵期:
5、四年級是培養優良品德和社會評價能力的重要期:
6、四年級是小學教育的重要轉折期.
二、小學四年級語文學習八大習慣習慣的培養
1、培養認真看書、認真思考的習慣在教學中,按閱讀順序訓練學生讀書先看題目,然後粗讀,了解課文梗概,再細讀逐字逐句地理解全文內容;最後根據課後習題要求,精讀深思,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段落層次和中心思想,寫好學習提綱和讀書筆記。並把課內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課外讀物的閱讀方面去。
四年級學生在讀課文時,學生在讀書時要做到手腦並用,不僅要劃出生字新詞,利用拼音讀准字音,利用組詞或看插圖理解詞義,還要運用讀、劃、注的方法閱讀課文,用各種不同的符號劃出重點詞語、中心句、段落、疑難問題等。在邊讀邊想的同時,細細品味文章作者是怎樣觀察事物和處理材料,以及運用恰如其分的語言文字來表達所要說明的人、物、事、景的。要讓學生把自己的感受、體會,用三言兩語寫在書的空白處或筆記本上,從中吸取豐富的營養。
2、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預習不僅是學習的准備,也是培養學生自學方法和自學能力的重要環節。四年級學生的預習習慣處於提高階段,更要抓好課外預習,讓學生藉助拼音和查字典讀准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義,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等。按「怎樣讀懂一篇課文」的要求,從粗讀、細讀、精讀中理解課文,概括段落大意,歸納中習思想,解答疑難問題,進行效果檢查。每次預習都要確定一個重點,布置適當的預習思考題,逐步提高要求,強化制度。
3、培養專心聽講、積極發言的好習慣在課堂中明確提出「學會傾聽要三心」,即在傾聽時做到:
一是認真:無論是老師講課,還是聽同學發言,都要聽清老師和發言人說的每一句話,腦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學會尊重。不隨便插嘴,要聽完別人的話,才發表自己的意見。特別是當別人發言有錯時,一定要等他把話說完了再用適當的方式指出;三要邊聽邊想,在聽取他人說話時,有選擇地接受,做到「聽」、「說」、「思」並重,相互促進。逐步學會補充發言。
4、培養書寫工整、樂於識字的好習慣要教育學生從小就形成這樣一種習慣:只要提起筆來,就要端端正正地一筆一畫地寫,力求做到姿勢端正,筆劃清晰,結構合理,行款整齊,美觀大方。在識字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引導學生發現識字方法、識字規律以及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把點點滴滴的發現積累起來,逐步養成獨立識字的能力,進而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在校內、在家裡、在社區……只要見到漢字,就有識字的慾望,自覺地識記。
5、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觀察是啟迪學生思維的最基本的途徑。自然、社會、生活都是語文學習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課程資源,要教給學生觀察自然、社會、了解現實生活的方法,使學生留心自己的生活,仔細觀察周圍的人、事和景物,把看到的、聽到的隨時記下來,這對語文素養的形成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6、學會記課堂筆記的習慣課前:按照預習的相關要求做。
上課:在專心聽講的同時,指導學生對重點內容、疑難問題、關鍵語句動筆做簡單記號,如:圈、三角號、圓點等,把一些關鍵性的詞句記下來。
在書上勾畫重要內容,在書上記有關要點的關鍵的語句。
課下:再去整理,能掌握所學內容的一大半。
7、課後復習的習慣每天回家整理當天的學習筆記,對不懂之處、重難點加以小結,學會歸納出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查找自己的疑惑之處,能通過討論、請教弄懂,力爭做到「堂堂清、課課清」,不留學習的死角。
8、培養檢查作業、及時訂正的習慣作業練習是學習過程的重要環節。減輕過重的學習負擔並不是布置作業。作業有助於鞏固、消化所學的知識,把知識轉化為技能。
要求學生做到:
1、按時完成各科作業,並創設一個安靜良好的作業環境,能隨時隨地坐下來安靜的學習;2、善於積極思考,獨立完成,作業不拖拉,不抄襲;3、作業書寫工整,字跡清楚,格式規范,卷面整潔;4、讀題認真:作業看清題目要求。
5、先復習有關內容再作業,作業後仔細檢查,自覺驗證;6、作業本發下後,發現答錯題自覺及時訂正。

閱讀全文

與四年級語文預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