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
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
《木蘭詩》
唧(jī)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
(zhù)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tiě),可汗(kè hán)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wèi)市
鞍(ān)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jiān),南市買轡(pèi)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jiān jiān)。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
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jì)鳴啾啾(jiū jiū)。
萬里赴戎(róng)機,關山度若飛。朔(shuò)氣傳金柝(tuò),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
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
(zhuán),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huò huò)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zhuó)我舊時裳(cháng)。當窗理雲鬢(bìn),對鏡帖(tiē)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山中雜詩
南朝 吳均
山際見來煙,
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
雲從窗里出。
江南逢李龜年
唐 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
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
落花時節又逢君。
送靈澈上人
唐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
杳杳(yǎo)鍾聲晚。
荷(hè)笠帶斜陽,
青山獨歸遠。
論詩
清 趙翼
李杜篇萬口傳,
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領風騷數百年。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春夜洛城聞笛
唐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竹里館
唐 王維
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逢入京使
唐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滁州西澗
唐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約客
南宋 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㈡ 人教版語文書七年級下冊所有的古詩
新版的和舊版的古詩一樣!
山中雜詩
吳均
山際見來煙,
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
雲從窗內里出。
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容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青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逢入京使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
杳杳鍾聲晚。
荷笠帶斜陽,
青山獨歸遠。
約客
宋 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論詩
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希望你能滿意!
㈢ 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都有哪些
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如下:
《木蘭詩 / 木蘭辭》
南北朝:佚名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惟聞 通: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惟聞 通:唯)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一作:願借明駝千里足)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帖通:貼;驚忙一作:惶;惶火伴 通:伙)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山中雜詩》
南北朝: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雲從窗里出。
《竹里館》
唐代: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春夜洛城聞笛 / 春夜洛陽城聞笛》
唐代: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逢入京使》
唐代: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滁州西澗》
唐代: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江南逢李龜年》
唐代: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送靈澈上人》
唐代: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鍾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斜陽 一作:夕陽)
《約客》
宋代: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論詩五首·其二》
清代: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㈣ 七年級下冊語文的所有古詩
一、《山中雜詩》
吳均
山際見來煙①,竹中窺落日②。
鳥向檐③上飛,雲從窗里出。
注釋
①山際:山與天相接的地方。
②窺(kuì):從縫隙中看。
③檐(yán):房檐。
譯文:
山邊飄來的煙靄,從竹林的縫隙里看到落日。
鳥兒向屋檐上飛著,遠遠看去天邊的雲氣好象是從窗里流出來的一樣
題解:
本篇是《山中雜詩》的三首之一。是寫山居環境的幽靜,表現了閑適的心情。沈德潛說它「四句寫景,自成一格」。
二、《竹里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①里,彈琴復長嘯②。
深林③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詩詞注釋:
①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②嘯:嘬口發出長而清脆的聲音, 類似於打口哨。
③深林:指「幽篁」。
譯文:
月夜,獨坐幽靜的竹林子里,
間或彈彈琴,間或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靜幽深,無人知曉,
卻有明月陪伴,殷勤來相照。
三、《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譯文:
之一:
峨眉山上,半輪明月高高地掛在山頭。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裡我從清溪出發奔向三峽,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麼思念啊!
之二:
在一個秋高氣爽、月色明朗的夜裡,我乘著小船,從清溪驛順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個好朋友一樣,陪伴著我。但在從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總被兩岸的高山擋住,使我思念不已。
【注釋】
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市西南
2.平羌(qiā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東北。
3.發:出發。
4.君:指峨眉山月。一說指作者的友人。
5.下:順流而下。
6.渝州:今重慶一帶。
7..半輪秋:半圓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8.清溪:指清溪驛,在四川犍(qián)為峨眉山附近。
9.三峽:指長江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在今四川、湖北兩省的交界處。一說指四川樂山的犁頭、背峨、平羌三峽,清溪在黎頭峽的上游。
10.夜:今夜
11.影:月光
四、《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五、《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鍾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註:選自《劉隨州詩詞集》(《四部叢刊》本)卷一。靈澈上人,唐代著名僧人,本姓楊,字源澄,會稽(現在浙江紹興)人,後為雲門詩僧。上人,對僧的敬稱。這首小詩寫詩人在傍晚送靈澈返竹林寺時的心情。他即景抒情,構思精緻,語言簡練,樸素秀美,所以為中唐山水詩的名篇。
【蒼蒼】深青色。 【竹林寺】在現在江蘇丹徒南。 【杳杳(yǎo yǎo)】深遠的樣子。 【荷笠】背著斗笠。荷,背著。
【注意讀音】
杳(yǎo)荷(hè)
譯文:
蒼翠山林中的竹林寺,
遠遠傳來晚鍾的聲音。
我背著斗笠,披著夕陽的余輝,
獨自向青山歸去。
六、《約客 》
(宋)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注釋]
1.黃梅時節:江南春末夏初梅子黃熟的一段時期,約四十天,叫黃梅天。
2.燈花:燈芯燃燒時結成的花狀物。
[譯文]
黃梅時節,家家戶戶都被裹在蒙蒙雨霧中,長滿青草的池塘一帶,到處是一片蛙聲。夜已過半,(詩人)約好的客人還不見到來,只得對著棋盤獨自推敲,不知不覺間燈花都落了。
七、《論詩》
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譯文】
李白和杜甫的詩篇經成千上萬的人傳頌,現在讀起來感覺已經沒有什麼新意了
我們的大好河山每代都有才華橫溢的人出現,他們的詩篇文章以及人氣都會流傳數百年。
㈤ 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
(一).課內古代詩歌
【木蘭詩】(北朝民歌)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二)、課外古詩詞背誦
【山中雜詩】(吳均"南朝)山際見來煙, 竹中窺落日。鳥向檐上飛, 雲從窗里出。
【竹里館】(王維"唐)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峨眉山月歌】(李白 唐)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唐)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逢入京使】(岑參"唐)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滁州西澗】(韋應物"唐)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江南逢李龜年】(杜甫 唐)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 落花時節又逢君。
【送靈澈上人】(劉長卿"唐)蒼蒼竹林寺, 杳杳鍾聲晚。荷笠帶斜陽, 青山獨歸遠。
【約客】(趙師秀"南宋)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論詩】(趙翼"清)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㈥ 七年級下冊語文必讀書有哪些
1、初高中共讀部分:(10種)。《西遊記》(明)吳承恩著;《水滸傳》(明)施耐庵、羅貫專中著;《三國演屬義》(明)羅貫中著;《紅樓夢》(清)曹雪芹、高鄂著;《唐詩三百首》(清)衡塘退士選編;《宋詞選》胡雲翼選注;《阿Q正傳》魯迅著;《古代散文選》人民教育出版社編;《科學的歷程》吳國盛著;《數理化通俗演義》梁衡著。
2、初一年級:《紅岩》羅廣斌、揚益言著;《安徒生童話全集》(丹麥)安徒生著,葉君健譯;《童年》(俄)高爾基著,劉遼逸譯;《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法國)凡爾納著,范希衡譯;《愛的教育》(義大利)亞米契斯著,田雅青譯。
3、初二年級:《青春之歌》楊沫著;《駱駝祥子》老舍著;《鋼鐵是這樣煉成的》(前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著,梅益譯;《福爾摩斯探案集》(英國)柯南道爾著,丁鍾華等譯;《居里夫人傳》(法國)埃里•居里著,友明徹譯。
4、初三年級:《家》巴金著;《牛虻》(愛爾蘭)伏尼契著,李俍民譯;《高老頭》(法國)巴爾扎克著,傅雷譯;《莎士比亞戲劇故事》(英國)蘭姆姐弟改寫,蕭乾譯;《中國科學院院士自述(青少年版)》上海教育出版社編。
㈦ 七年級語文下冊十三首古詩詞
向無數英雄致敬,珍惜現在學習的機會,101教育初中小編整理了初中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十三首內容,以供大家參考。
初中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十三首
1、泊秦淮
【作者】杜牧【朝代】唐代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2、竹里館
【作者】王維【朝代】唐代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3、望岳
【作者】杜甫【朝代】唐代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4、春夜洛城聞笛
【作者】李白【朝代】唐代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5、己亥雜詩·其五
【作者】龔自珍【朝代】清代
浩盪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6、晚春
【作者】韓愈【朝代】唐代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7、登飛來峰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代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8、約客
【作者】趙師秀【朝代】宋代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9、游山西村
【作者】陸游【朝代】宋代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朴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10、木蘭詩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借明駝千里足,送兒還故鄉」。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出門看夥伴,夥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1、登幽州台歌
【作者】陳子昂【朝代】唐代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12、陋室銘
【作者】劉禹錫【朝代】唐代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13、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作者】楊萬里【朝代】宋代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上述是初中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十三首內容,希望幫助同學們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