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七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課本

七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課本

發布時間:2020-12-19 06:15:03

Ⅰ 2017年春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書要求會背的課文有哪些(要最新版的,下圖這個版本)

要求背誦的課文:
8.木蘭詩
16.短文兩篇
陋室銘 劉禹錫
愛蓮說 周敦頤
19.外國詩二專首
假如生活欺騙了屬你 普希金
未選擇的路 弗羅斯特
兩首選一首背誦
20.古代詩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 陳子昂
望岳 杜甫
登飛來峰 王安石
游山西村 陸游
己亥雜詩(其五) 龔自珍
24.河中石獸 紀昀

我的回答您滿意嗎?滿意就採納我,謝謝!有什麼不滿意的,可以繼續問我哦!

Ⅱ 2016人教版7年級語文教材《春》原文

作品原文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著。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兒卻綠得發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在鄉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地里還有工作的農民,披著蓑戴著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裡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

(2)七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課本擴展閱讀:

主題思想

該文的主題思想即對自由境界的嚮往。朱自清當時雖置身在污濁黑暗的舊中國,但他的心靈世界則是一片澄澈明凈,他的精神依然昂奮向上。朱自清把他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把他對美好事物的無限熱愛,將他對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熔鑄到文章中去。熔鑄到詩一樣美麗的語言中去。從而使整篇文章洋溢著濃濃的詩意,產生了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

寫作手法

修辭藝術

1、殷切盼春歸。

2、熱情繪春景。

3、春之禮贊。

現代散文家朱自清的白話散文對「五四」以後的散文作家產生過一定的影響。朱自清的散文可以說是詩的變體,具有詩的藝術特徵。其中,《春》更是詩意盎然,以明快婉轉的詩化語言、善於運用側面烘托的詩歌表現手法、情景交融的詩化意境譜寫了一曲春之贊歌。——殷玉香

參考資料:春-網路

Ⅲ 七年級下冊人教版語文課本里哪課字數最多

七年級下冊人教版語文課本里,12課字最多。

Ⅳ 七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課本中的自讀課文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凡為教,目的達到不需要教」,葉老的話指出了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即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但目前語文教壇上對這類課文的處理,出現了兩種傾向:一種是把它當作講讀課,由教師「精雕細刻」;一種是讓學生自由閱讀,不組織、不引導、不檢查效果。語文教材無非就是一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在單元教學中,講讀課文教師的教讀已經「舉一」,學生已經掌握了有關基礎知識,並獲取了一定的探求知識的方法。學生完全可以運用教師教給的方法和認識規律,通過對自讀課文的學習使知識得到遷移、鞏固,並轉化為能力,這就是「反三」。因此,輕率的對待自讀課的教學,或以講讀代之,或「放馬南山」,都是極端錯誤的。這樣不僅違反了教學的基本規律,而且不利於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致使語文能力得不到正常的培養。筆者認為教學自讀課文首先要制定自讀目標。從系統論的觀點看,確立目標就是加強自讀指導的計劃性;從資訊理論的角度看,這一步是控制信息的接收范圍,便於隨時排除干擾學習重點之外的知識,因此,制定自讀目標在自讀課教學中尤為重要。自讀目標的依據,大而言之,是《新大綱》對聽說讀寫能力及基礎知識掌握程度的要求;小而言之,是單元及課文的具體訓練點。根據課文前的「自讀提示」,提出學習本文的線索,重、難點,還有課後安排的思考練習。自讀目標,既要體現自讀課的「訓練點」,又能反映對課文自讀的「水平層次」,尤其是要突出自讀重點。「訓練點」要包括「基礎知識」、「閱讀」、「聽說」、「寫作」等方面的內容,「水平層次」可以從「識記」、「理解」、「運用」、「綜合」、「評價」等五個層次考慮。並非每篇自讀課文都要包括上述的訓練內容和水平層次,可根據重點有所取捨和側重。另外,自讀目標要集中,確立的重點要單一。按要求,自讀課文一般安排一課時完成,如果目標分散和重點過多,教師就完不成任務,學生也會一知半解,影響自讀質量。 「制定目標」對於一篇自讀課文來說,僅僅只解決了「讀什麼」的問題,作為教師更重要的任務是讓學生「怎麼讀」。筆者根據新大綱的要求,還讀於學生,通過各種誦讀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葉聖陶先生說:「學步導幼兒,人人有經驗,或則扶其肩,或者攜其腕,唯令自舉足,不虞顛仆患。」在教法的選擇上,應注重「扶攜」。指導自讀課文閱讀的方法有很多,諸如制定目標提法、練習自測法、比較閱讀法、評點法等,不一而足。在教學實踐中,往往根據需要綜合運用。不論採用什麼方法,教師都要重視「扶攜」,而自讀課文教學教師的「扶攜」不是目的,要使學生能夠「自能讀書」,教師還必須敢「放」,讓學生「自舉足」。但更重要的是教師平素要注意自讀方法的傳授,不僅要教給學生一般的閱讀方法,諸如各種文體文章的閱讀方法傳授給學生,像魏書生的「四遍八步」讀書法,就適用於不同層次的學生。一旦學生掌握了自讀方法,教師就可以放心的讓學生獨立「行走」了。自讀課文最後一步還要總結。自讀課的總結是對自讀目標的反饋和落實。學生可自己總結,分類整理自讀筆記,總結帶有規律性的知識和方法,完成課後練習。教師也可通過提問質疑或收閱筆記等方式進行檢查,總結課文重點,評價自讀效果,或肯定成績,或指出不足,多加鼓勵。筆者認為自讀課文,就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課文,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適時點拔指導,運用恰當的方法,使學生能學以致用,進一步培養自學能力,提高閱讀水平。

Ⅳ 2017人教版最新版的七下語文教材封面是誰畫的是什麼意思

此畫出自任伯年花鳥畫

任頤(清末畫家),(1840年-1895年),即任伯年,清末著名畫家。初名潤,字次遠,號小樓,後改名頤,字伯年,別號山陰道上行者、壽道士等,以字行,浙江山陰航塢山(今杭州市蕭山區瓜瀝鎮)人。自幼隨父賣畫,後從任熊、任薰學畫,後居上海賣畫為生。

任伯年是我國近代傑出畫家,在「四任」之中,成就最為突出,是「海上畫派」中的佼佼者,「海派四傑」之一。任伯年的繪畫發軔於民間藝術,技法全面,山水、花鳥、人物等無一不能。重視寫生,又融匯諸家法,並吸取水彩色調之長,勾皴點染,格調清新。

其人物畫,早年從陳洪綬法出,形象誇張,富裝飾效果。如故宮博物院藏《干莫煉劍圖》軸。後練習鉛筆速寫後,變得較為奔逸,如故宮博物院藏《風塵三俠圖》軸等。其寫照技藝,高妙絕倫,曾為虛谷、胡公壽、趙之謙、任薰等多人畫像,無不逼肖。浙江省博物館藏有其《酸寒尉像》軸,寫吳昌碩著官衣立像,極其傳神;其花鳥畫,早年以工筆見長,仿北宋人法,近於陳洪綬。後取法惲派及陳淳、徐渭、朱耷的寫意法,筆墨趨於簡逸放縱,設色明凈淡雅,形成兼工帶寫、明快溫馨的格調。代表作有藏於徐悲鴻紀念館的《紫藤翠鳥圖》軸等。對近現代花鳥畫產生了巨大影響。

Ⅵ 初中語文教材(人教版)選入了哪些魯迅的作品

(1)《少年閏復土》

(制2)《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3)《社戲》

(4)《阿長和<山海經>》

(5)《魯迅自傳》

(6)《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7)《故鄉》

(8)《藤野先生》

(9)《孔乙己》

Ⅶ 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本孫權勸學課文及譯文

《孫權勸學》原文: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yé)!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孫權勸學》譯文: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管事了,不可不學習!」呂蒙以軍中事務多來推辭。孫權說:「我難道想要你鑽研經書當博士嗎?只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以往的事情罷了。你說事務多,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我經常讀書,自以為大有益處。」 呂蒙於是開始學習。到了魯肅來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論議,十分驚奇地說:「以你現在的才幹、謀略來看,你不再是原來那個吳下阿蒙了!」呂蒙說;「士別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長兄知道這件事太晚了啊!」魯肅於是叩拜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後分別了。

注釋:

  1. 初:當初,起初,這里是追述往事的習慣用詞。

  2. 謂……曰:謂,告訴;連用表示「對……說」。

  3. 卿:古代君對臣或朋友之間的愛稱。

  4. 今:如今。

  5. 當塗:當道;當權

  6. 掌事:掌管事務。

  7. 辭:推辭,推託。

  8. 以:介詞,用。

  9. 務:事務。

  10. 孤:古時王侯的自稱。

  11. 豈:難道。

  12. 博士:當時專掌經學傳授的學者的官職。

  13. 涉獵:粗略地閱讀。

  14. 見往事:了解歷史。見,了解;往事,指歷史。

  15. 耳:語氣詞,表示限制語氣,罷了。

  16. 多務:事務多,雜事多。務,事務。

  17. 孰若:與……相比如何;誰像(我)。孰:誰,哪個;若:比得上。

  18. 益:好處。

  19. 乃:於是,就。

  20. 始:開始。

  21. 就學:指從事學習。

  22. 及:到了……的時候。

  23. 過:到。

  24. 尋陽: 縣名,如今湖北黃梅西南。

  25. 與:和。

  26.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待:看待。

  27. 大兄:長兄,這里是對同輩年長者的尊稱。

  28. 何:為什麼。

  29. 見事:認清事物。

  30. 乎:啊。表感嘆或反問語氣。

拓展資料:

此文記敘了三國時期呂蒙在孫權勸說下開始學習,而使才略有了驚人的長進,並令魯肅為之嘆服、與之「結友」的故事,說明了人應當好學、只要肯學習就會有進步的道理,突出了學習重要性。

孫權,傳說是中國兵法家孫武二十二世後裔。生來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頤大口。形貌奇偉異於常人。自幼文武雙全,早年隨父兄征戰天下。善騎射,年輕時常常乘馬射虎,膽略超群。

《孫權勸學》選自《 資治通鑒》,該書是北宋司馬光(政治家,史學家)主持編撰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共1362年間的史事。因宋神宗的「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的評價而得名。

Ⅷ 誰有新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電子課本

第一單元
1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2 爸爸的花兒落了
3 丑小鴨
4 詩兩首
5 傷仲永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回性學習:成長答的煩惱
第二單元
6 黃河頌
7 最後一課
8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19 土地的誓言
10 木蘭詩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黃河,母親河
第三單元
11 鄧稼先
12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13 音樂巨人貝多芬
14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15 孫權勸學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我也追「星」
第四單元

閱讀全文

與七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課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