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初一下冊語文練習題
網上很多啊
❷ 七年級下冊語文復習題
人教版七年級(下)
語文第13~15課復習與訓練
一,詞語積累運用
1生字詞
磐石pán 深邃 suì 重荷 hè 躊躇chóu chú
2四字詞語
雜亂無章 博學多識 一拍即合 尋歡作樂 不約而同 義憤填膺
3《孫權勸學》字詞積累
兩個成語:吳下阿蒙 刮目相看
三個表語氣的詞: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通「耶」表反詞)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表阻止)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表感嘆)
古今異義詞:孤 博士 但 見 往事 就 過
二、文學、文化積累
何為(1922~)原名何振業,祖籍浙江定海,早年先後從事新聞及電影文學劇本編輯工作。1956年,他的散文《第二次考試》在人民日報發表後,在讀者中引起了強烈反響,收進國內及東南亞國家的華文課本,改編成廣播劇、廣播小說及電影,並譯成多種外文介紹到國外。1976年,論文被全國高考語文試卷用作作文改寫的範文材料。1978年粉碎「四人幫」之後,他的《臨江樓記》又作為中國新時期的第一篇抒情散文而載入史冊。
莫泊桑(1850~1893)法國作家,被稱為短篇小說巨匠,代表作品有《項鏈》《羊脂球》等。作品無情地揭露和嘲諷了資本主義社會道德風尚的丑惡,對社會的小人物給予深切的同情。
司馬遷(1019~1086)字君實 政治家、史學家,主持編纂了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史事。內容以政治、軍事為主,略於經濟、文化。
閱讀理解
一、用比較閱讀學習《音樂巨人貝多芬》和《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1、 發現閱讀
2、 質疑閱讀
3、 討論閱讀
4、 運用閱讀
二、「以讀代講」學《孫權勸學》
1、 誦讀
2、 聽讀、學讀
3、 譯讀
4、 品讀
5、 悟讀
課文內容
一、一次拜訪 ,一翻對話,一個扼住命運喉嚨的人.
二、一次聚會 ,一個場面,一群有著共同愛好而又不同性格的人.
三、一番勸學 ,一場論議,一篇頗有感悟的文章
寫作手法
一、通過不同描寫揭示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
二、抒情、議論對表現人物性格的作用
精段閱讀
一個平凡的人
1他是我的父親,一個普通的知識分子,一個相當平凡的人。
2 小時候,聽人家講了許多偉人的故事,有科學家、藝術家、文學家、思想家。於是就問爸爸:「爸爸,你是什麼樣的人呢?」他只是笑著不說,直到我再三追問,他才哄著我說:「我嘛,是個平凡的人。」那時,我並不懂什麼是平凡,只記得當時有點隱隱的失望。
3 後來上學了,我們的額課本上大都是一些英雄偉人的故事,於是我就開始崇拜起這些人物,心想自己也要像他們一樣。因而每當提到「平凡」二字時,總是不屑一顧。爸爸看到了,只是淡淡地說:「平凡並沒有什麼不好,事實上,平凡可以是一種享受,你長大以後就會明白。」我那時依舊沒太在意他說的話,依舊一心一意地崇拜英雄,以為他所說的都是些庸人之見,認為自己那才是心存大志,逐漸成熟的表現,於是對平凡也就更加排斥,對爸爸也就覺得更難以理解了。
4 直至去年冬天,我才猛然發現了,自己錯了。
5 那天晚上,爸媽都出去了,只留我一人在家。我一個人無事可做,於是就想起到爸爸的房裡去翻幾本書來看。我到了他的房裡,打開燈,到書架前找書。我平時很少動他的東西,可這次卻著實讓我吃了一驚。他的書架上擺放著很多書,大都是些科技叢書外文資料。平時,只知他英文講得還可以,卻不知他從何時起,也能看德文、俄文、日文資料。以前,只知他從事的是金屬冶煉方面的工作,卻不知,他也看各種工業方面的書籍。再看他的書做書桌,上面堆放著一摞摞文稿:有翻譯的資料,有撰寫的論文,還有 於是我才發現,他這個平凡的人,比我這個自命不凡的人強得多、強得太多了。我以前的認識,實在是太膚淺,太幼稚了。
6也就在那一瞬間,我好象忽然明白了什麼是他所說的平凡。他所說的平凡,就是不說空話,多做實事。而做到這些,需要謙虛。需要毅力。雖然,我對他的生活、學習、工作方式還不完全了解。雖然,我們之間曾有過一段隔膜,但我已經開始理解他了,理解他的平凡—那是一種多麼了不起的平凡啊!
一、短文主要的表達方式是什麼?還用了其他表達方式嗎?舉例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短文第2段中「平凡的人」含義是_______,第6段中「平凡」的含義又指___________
三 短文運用了對比手法,其中主要是「我」對 ___________的對比,表現了_________
四 第6段中「我好象忽然明白了什麼是他所說的平凡」句中「他所說的平凡」是指什麼樣的平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 敘述,如「小時侯 ……失望」; 還多處用了議論的表達方式, 如「我以前的認識,實在是太膚淺,太幼稚了。」
二 普通的人 平凡中包含著不平凡,是偉大
三 「我對爸爸前後印象的對比,表現了爸爸的偉大人格
四 是指「不說空話,多做實事」,因為要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需要謙虛,需要毅力」,做一兩件實事易,一輩子做實事,做好事就不容易了,所以說是「了不起的平凡」
思考與練習
一、解釋下列加點詞的古今義
1 、但當涉獵 古: 今:
2、 見往事耳 古: 今:
3、及魯肅過尋陽 古: 今:
4、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古: 今:
二、依照例句,再寫三個你隊「語文」理解的比喻句。
例句:語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讓人回味無窮。
仿句:1、語文是 ,讓人 。
2、語文是 ,讓人 。
3、語文是 ,讓人 。
三、閱讀理解
天使
①小時候,我是一個搗蛋、不愛學習有極愛報復的孩子。無論在家裡還是在學校,父母和老師、兄弟和同學都極其厭惡我,然而,在心裡我渴望著大家的關愛,就像人們渴望上帝的福澤一樣。我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常常默默祈禱:上帝啊!給我善良、給我寬厚、給我聰明吧,我也想如卡爾列一樣成為同學們的榜樣。可是,上帝正患耳疾,我的祈禱沒有一句應驗。我依然是個令人生厭的壞孩子,甚至因為我,沒有老師願意帶我們這個班。
②三年級的第一學期,學校里來了一位新老師,她就是年輕的瑪利婭小姐。瑪利婭小姐剛一站到講台上,整個班裡都沸騰了,她太漂亮啦!我帶頭吹口哨、飛吻、望空中扔書本,好多男生跟我學,我們的吵鬧聲幾乎要把房頂掀開。
③瑪利婭小姐沒有像其他老師那樣大聲叫囔:「安靜!安靜!」她始終面帶微笑的望著我們。奇怪,這樣我反而感到無聊,於是我大一個手勢,大家立即停止了胡鬧。瑪利婭小姐開始自我介紹,當她轉身想把自己的名字寫到黑板上時,才發現講桌上沒有粉筆,我注意到她的眉頭皺了一下,很快有舒展了。心想,糟了,她肯定識破了我們的把戲。但是,瑪利婭小姐卻轉國身來問:「誰願意替老師去拿盒粉筆?」剛剛平靜下來的沸騰有開始了,怪聲怪氣的笑聲再次淹沒了整個教室,好多男生爭著去干這件事。
④瑪利婭小姐請大家不要爭,她會挑一個最合適的人選。瑪利婭走下講台,仔細查看了每一個人,最後她手:「基恩,你去把。」我說:「為什麼是我?」「因為我看得出你熱情、機靈又具有號召力,我相信你會把事情做得很好。」
⑤我熱情?我機靈?我具有號召力?我竟然有這么多優點?瑪利婭一眼就看出了我的優點!要知道,在此之前從未有人說過哪怕一點點的好處,甚至我自己因為認為我是一個被上帝拋棄的孩子。
⑥我很快取回一盒粉筆,以內它就藏在教師後面的草叢里。當我正要把粉筆遞給瑪利婭小姐時,我發現我的手指縫里存滿了污垢,襯衣袖口開了線,褲腿上濺滿了泥點,更糟糕的是我五個腳趾全從破了的鞋子里露出了頭。我很不好意思,可瑪利婭小姐一點也不在意這些,她接粉筆的時候給了我一個天使般的微笑。瑪利婭就是上帝派來的天使。
⑦從此,我決定做一個上進、體面的人,因為我知道天使正在注視著我。
1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
祈禱 污垢 淹沒
2第①段的描述對下文進一步展示「我」是一個鋪墊。請你用一句話評價一下這時的「我」是個什麼樣的孩子?
3瑪利婭小姐根據什麼歸基恩作出「熱情、機靈、具有號召力」的評價?請用文中的語句回答。
4第⑥段對「我」的外貌描寫的作用是什麼?
5本文人物描寫最主要的方法是什麼,請作簡要分析。
6本文為何以「天使」為體,談談你的理解。
參考答案
一 1隻;但是
2 歷史;過去的事情
3 到;經過
4 當時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學位的最高一級
二 1 香濃可口的咖啡 陶醉其間
2 美妙動聽的音樂 心曠神怡
3 奼紫嫣紅的花園 流連忘返
三 1 qí gòu mò
2 「我」是一個調皮、搗蛋、但內心深處非常渴望上進的孩子
3 (1)我帶頭吹口哨、飛吻、往空中扔書本,好多男生跟我學,我們的吵鬧聲幾乎要把房頂掀開
(2)我打一個手勢,大家立即停止了胡鬧
4「我」開始注意自己的外表,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或「自慚形穢」)。暗示「我」開始轉變
5心理描寫。表現了「我」善良,渴求關愛,希望成為同學的榜樣,得到了瑪麗婭小姐的熱情鼓勵和積極引導後,決定做一個上進、體面的人
6 因為瑪麗婭小姐具有天使般的美德——寬厚,仁愛,善於發現學生優點;點明文章中心
❸ 七年級下冊語文課內練習題
十七、《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一)
我不知道為什麼家裡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里去了,而且還是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這東西早已沒有了吧。
1. 這一段描寫,寫出了( )
A. 「我」對被送進書塾的種種原因的猜測。
B. 表現了我對百草園生活的熱愛。
C. 表現了對書塾生活的厭惡。
D. 寫出了「我」對要被送進書塾的種種原因的猜測,表現了對百草園生活的眷戀和惜別之情,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2. 作者把有無限趣味的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對比著寫,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 第一段文中有三句,把「也許是……也許是……也許是……」並列在一起是使用了__________修辭方法。
4.(1)從結構上看,第一段文字在全文中起到____________作用。
(2)第一段文字中用的修辭方法是_____________.
(3)文中的三個「也許」表達了「我」怎樣的感情?選擇正確的一項( )
A. 表達了「我」因為要告別百草園而產生的痛苦、憤怒的感情。
B. 用疑問、猜測和無可奈何的語氣,表現了「我」告別百草園時心裡引起的震盪、依戀與無奈的感情。
C. 表達了「我」後悔當初不應該那麼淘氣,做了種種錯事,如今只好甘心受罰的思想。
(4)文中畫線句子的含義是( )
A. 「我」清楚地知道「我」在做什麼,盡管「我」喜愛這些動物、植物,但是「我」已經長大了,應該與他們告別了。
B. 「我」有著天真活潑的性格,盡管「我」要離開百草園了,但「我」還會回來的。
C. 「我」與百草園中的動、植物已結下了朋友般的感情,我捨不得,但又不得不離開他們。
5. 第二段主要寫「我」在課堂上______,表達了「我」對_________的厭惡。(2分)
6. 魯迅對「三味書屋」的讀書生活那樣憎恨是因為( )(3分)
A. 他當時年紀小,不知道學習的重要,認為學習限制了他的自由。
B. 老師教學生死記硬背,枯燥無味,教學方法也不好,用戒尺、罰跪來對付學生,他很反感。
C. 教學內容不能滿足少年的求知慾,把學生的思想限制在古書堆中,不利於身心的健康成長,必須改革舊的封建教學制度。
(二)
三味書屋後面也有一個園,雖然小,……搖著,向後面拗過去,拗過去。
1. 以上文字主要寫了玩耍和________兩種情景,其中都寫到氣氛,最能體現各自氣氛特點的詞語是_______和_______。
2. 下面四項中,最能表現先生「嚴而不厲」性格的是( )
A. 到園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便大叫起來:「人都到那裡去了!」
B. 他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則,但也不常用。
C. 普通總不過瞪幾眼,大聲道:「讀書!」
D. 讀到這里,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後面拗過去,拗過去。
3. 有人對「低下去,靜下去」這六個字,加了圓點,並且從不同角度各批了一句合理的話,其中有一句是從語法角度評論的,它是( )
A. 不寫成「靜下去,低下去」而寫成「低下去,靜下去」,這樣記敘合理,符合聲音的變化實際。
B. 不寫成「低了,靜了」,而寫成「低下去,靜下去」,這樣體察入微,呈現聲音的變化動態。
C. 不寫成「不明顯,聽不清」,而寫成「低下去,靜下去」,這樣照顧周到,表明並非被先生的讀書聲壓低、吞沒。
D. 不寫成「放小,變靜」,而寫成「低下去,靜下去」,這樣用詞講究,暗示並非被先生的讀書聲吸引而放小音量或停止讀書。
4. 學生讀的文字沒加標點,而先生讀的文字加了標點符號,這是因為( )
A. 學生讀的文字是間接引用,而先生讀的文字是直接引用。
B. 學生讀得快,先生讀得慢。
C. 學生是放開喉嚨讀,先生是大聲朗讀。
D. 學生沒讀懂,先生讀得懂。
5. 下面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
A. 上文對先生進行了語言、動作和神態的描寫。
B. 字里行間,表現了對封建教育的不滿。
C. 「我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這句話表明少年魯迅天資聰穎,對先生所讀文章的妙處心領神會。
D. 段末「拗」字生動描寫了先生讀書無限陶醉的神態。
(三)
A①不必說_____的菜畦,______的石井欄,______的皂莢樹,______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______,肥胖的黃蜂_____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忽然從草間直____向雲霄里去了。②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的趣味。③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④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樑,便會啪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⑤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臃腫的根。⑥我於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牆,卻從來沒有見過一塊像人樣的。⑦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比桑椹要好得遠。……
B長媽媽曾經講給我一個故事聽:……
C①冬天的百草園比較無味;雪一下可就兩樣了。②拍雪人和塑雪羅漢要人們鑒賞,這是荒園,人跡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來捕鳥。③薄薄的雪是不行的;總須積雪蓋了地面一兩天,鳥雀們久已無處覓食的時候才好。④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____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_______些秕谷,棒上_____一條長繩,人遠遠地_____著,______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_____便______住了。⑤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頰的「張飛鳥」,性子很躁養不過夜的。
1. 給選文A橫線空白處填上適當的形容詞與動詞。
2. C節文字橫線空白處填上恰當的動詞,並談談這些詞的特點。
備選詞:A. 頂 B. 支 C. 撒 D. 拴 E. 系 F. 拉 G. 牽 H. 拽 I. 罩 J. 蓋K. 看
3. A節文字描繪百草園的生活著重突出哪兩方面?這體現出「我」什麼天性?
4. A節文字的描寫順序有哪幾種?(至少寫出三種)
5. 選文中B段省略的內容是屬於記敘當中的_______,敘述這一故事的目的是什麼?
6. A節文字寫得有聲有色,有靜有動,關鍵取決於_______與______的使用精當貼切。
7. 結合選文談談作者對百草園什麼感情?
8. 「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句式有什麼特點?仿照例句,你也造一個句子(不少於50字)
9. C節文字寫冬天百草園很無味,而寫雪地捕鳥卻津津樂道,這叫什麼寫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10. 文中遺漏一句「有人說,何首烏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成仙」應放在何處?插入這一句有什麼作用?
11. (1)C節中句與句之間的關系是:①②為概括部分,①________,②引出_______事件,③~⑤為分述部分,③交待捕鳥的______,④捕鳥的_______,⑤捕鳥的__________。
(2)給C節分層次,並歸納層意。
(3)作者描寫雪地捕鳥,採用了_________寫法,先說百草園的冬天__________,再說下雪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寫C節文字的目的,也是為了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八、《爸爸的花兒落了》
(一)
我哭了,我們畢業生都哭了。我們是多麼喜歡長高了變成大人,我們又是多麼怕呢!當我們回到小學來的時候,無論長得多麼高,多麼大,老師!①你們要永遠拿我當個孩子呀!
……
②爸爸也不拿我當孩子了,他說:
……
我手裡捏緊一卷鈔票,心情緊張地到銀行去。等到從最高台階的正金銀行出來,看著東交民巷街道中的花圃種滿了蒲公英,③我很高興地想:闖過來了,快回家去,告訴爸爸,並且要他明天在花池裡也種滿了蒲公英。
1、聯繫上下文,說說劃線句子①表現了「我」怎樣的心理?
2、劃線句子②在結構上有什麼作用?
3、「爸爸也不拿我當孩子了」這句話中的「也」照應了上文中的哪些內容?
4、用自己的話說說英子的爸爸要英子單獨去寄錢的目的是什麼?
5、文中③處寫「我」希望爸爸「明天在花池裡也種滿了蒲公英」。「我」為什麼這樣想?
6.在拿到小學畢業文憑時,文章反復寫了「快回家去,快回家去」,試分析「我」此時的心理活動。
7.我進入家門之後見到了怎樣的情景?這些情景預示著什麼?
8.「爸爸的花落了」有什麼含義?「爸爸的花落了」與「我已長大了」有什麼內在聯系?
(二)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著剛發下來的小學畢業文憑--紅絲帶子系著的白紙筒,催著自己,我好像怕趕不上什麼事情似的,為什麼呀?
進了家門,靜悄悄的,四個妹妹和兩個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們在玩沙土,旁邊的夾竹桃不知什麼時候垂下了好幾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樣,是因為爸今年沒有收拾它們--修剪、捆紮和施肥。
石榴樹大盆底下也有幾粒沒有長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氣,問妹妹們:
……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1.選文的開頭為什麼反復地寫「快回家去!」的心理活動?
2.「我好像怕趕不上什麼事情似的」這句話有什麼言外之意?作者寫到這里心情怎樣?
3.畫線句子的景物描寫有什麼作用?
4.畢業典禮結束後,「我」回到家裡,為什麼不直接寫爸爸去世,而寫弟弟妹妹們在散落的石榴樹下玩鬧?
5.文中倒數第二段「爸爸的花落了」有什麼含義?它與文章要表達的中心有什麼關系?
6.末尾說「我已不再是小孩子」,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7、成長中的你,對於長大懷有的是嚮往之情還是懼怕之心呢?請談談你的理由。
❹ 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測試題
一、聽記題(8分)
二、積累與運用(13分)
5、下列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爸爸的花兒落了》選自小說《城南舊事》。小說中的小英子就是作者林海音。
B.英國作家笛福的《魯濱孫漂流記》主要寫的是魯濱孫流落荒島的一段生活經歷。
C.《誇父逐日》是出自《山海經》的一個神話故事。
D.在《安塞腰鼓》中,作者劉成章帶給我們一種來自黃土高原的氣勢和力量。
6、填空。(9分)
①「 ,明月來相照。」 (唐 王維《竹里館》)
②「正是江南好風景, 。」 (唐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③「春潮帶雨晚來急, 。」 (唐 韋應物《滁州西澗》)
④「 ,閑敲棋子落燈花。」 (南宋 趙師秀《約客》)
⑤《木蘭詩》中,表現戰事持久、戰斗激烈的詩句是「 , 」。
⑥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 。」(林嗣環《口技》)
⑦詩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中的「風騷」原來指的是《 》中的「國風」和屈原的《 》。
7、某中學為幫助貧困山區的失學兒童重返課堂,要在全校開展一次獻愛心捐款、捐物、捐書活動。請你為這次活動擬一條校園標語(至少用一種修辭手法,如比喻、對偶等)。(2分)
三、現代文閱讀
(三)羊的悲壯(13分)
盛夏,新疆烏拉泊地區的西域風景足以使人流連神往。鐵路、河流、國道和山路的原始梧桐如綵帶延綿交錯,隱顯於山崗土丘之間。偶爾伴隨著牧歌和游動如雲的羊群,更添了一派生命的活力。然而在這幅令人陶醉的牧羊圖中,我曾目睹過一場羊群所遭遇的悲劇。
那天,我搭乘廠里的卡車途經那個地段,恰遇一列火車與之並行,不多久便看到前方有群羊正橫越鐵路,於是火車鳴笛警示減速慢行。面對馳近的巨龍,羊群沒有絲毫慌亂,它們猶如訓練有素的隊伍敏捷地分散到鐵路的兩旁,仍然悠閑自得地尋草覓食追逐嬉戲。正當火車滑行而過時,有隻山羊突然騰躍而起,眨眼就穿過了一節空掛的平板車皮,矯健優美的跳姿、准確的時間差讓人驚嘆不已。這一跳引起了羊群的一陣騷動,跟著有好幾只竟相效仿,結果被後面的車廂撞得皮破肉綻,有的還葬身車底。血的教訓並沒有阻止這種以卵擊石的冒險,相反,平時溫順膽小的羊,此刻竟變得剛烈起來,它們無所畏懼視死如歸,一字排開接二連三地奔騰跳躍,不一會兒就形成了一片白色的激流,沖擊著橫在它們面前的龐然大物。它們要抓住車廂之間一閃而逝的一線光明,跟上頭羊,去服從與生俱有的強烈的從群本性,即便是用生命作代價也在所不惜。車廂被撞得「嘣咚」作響,聽來沉悶而又震撼,無奈之中眼看慘劇持續了三四分鍾,火車停穩,走進現場彷彿置身於剛結束浴血搏鬥的古戰場,肅靜而又悲壯。
牧羊漢從萬般(jǔ sàng)中緩過神來。他揮起皮鞭去抽打那隻一意孤行的頭羊,它正站在小土坡上,體態碩大健壯,除了眼眶有黑色如熊貓,通過白色長毛,它環顧著四周,驚恐而不失驕傲。它任憑鞭子呼嘯著在身上擊起縷縷塵霧,倔強地擺動幾下頭部,翕動鼻孔噴著粗氣,用前蹄急躁不安地撅刨著泥土,活脫一匹袖珍烈馬。忽然它繞過牧羊漢身邊,低頭挺角向火車直撲過去,猛烈地碰撞使它翻滾倒地犄角斷裂,它起身踉蹌幾步再次發起攻擊,屢次反復,最終搖晃著倒在路基的碎石上。眼前的情景使大家頓時目瞪口呆。
我看到過犬、馬、憨牛、靈驢,這次又見識了羊的悲壯。我想,對許多具有靈性的動物所作出的行動有時難以詮釋甚至不可理喻,但又那麼頗含寓意攝人心魄,於是人們就創造出類似希臘神話中人面羊身的畜牧保護神「潘」這樣的人物,來表達自己的崇尚和追求,來祈禱六畜興旺百姓安泰。
16、 在畫線句「血的教訓並沒有阻止這種以卵擊石的冒險」中:
①「血的教訓」指的是什麼?(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回答)(1分)
②「以卵擊石」的意思是 ,其中「卵」在文中指 ,「石」指 。(3分)
③為什麼這血的教訓沒能阻止這種以卵擊石的行為?(請用原文回答)(2分)
17、(1分)根據拼音寫漢字:(jǔ sàng):
18、(2分)選擇括弧內的詞語填入橫線上:犬馬
(備選詞:駿、健、義、笨、乖、烈、老、猛)
19、第三段中「眼前的情景使大家頓時目瞪口呆」,「眼前的情景」指的是什麼?(請概括回答,不超過12個字)(1分)你怎樣理解頭羊的這種行為?(2分)
20、第四段中「潘」用引號表示( )(1分)
A.強調 B.特定稱謂 C.引用
四、文言文閱讀(18分)
(一)狼(10分)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21、《狼》選自《 》,作者是清代的 (人名)。(2分)
22、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字。(4分)
①止有剩骨: ②目似瞑:
③屠暴起: ④其一犬坐於前:
23、下列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恐前後受其敵 蓋以誘敵
B.從先人還家 一狼仍從
C.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 意暇甚
D.賓客意少舒 少時,一狼徑去
24、翻譯: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2分)
(二)狼子野心(8分)
[清]紀昀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與家犬雜畜,亦與犬相安。稍長,亦頗馴,竟忘其為狼。
一日,主人盡寢廳事,聞群犬嗚嗚作怒聲,驚起周視,無一人。再就枕,將寐,犬又如前。乃偽睡以俟①,則二狼伺其未覺,將嚙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殺而取其革。
「狼子野心」,信不誣哉!然野心不過遁逸②耳,陽為親昵,而陰懷不測,更不止於野心矣。獸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貽③患耶?
註:俟(sì):等待。遁逸:原指逃跑,這里有「隱藏」之意。貽(yí):這里是「遺留」的意思。
25、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字。(2分)
①與家犬雜畜 ②信不誣哉
26、指出下面的「其」各指代什麼:(3分)
(1)竟忘其為狼: (2)將嚙其喉: (3)乃殺而取其革:
27、「陽為親昵,而陰懷不測」表現了狼的 的特點。(1分)
28、文中劃線句子除了對狼表示譴責以外,還表達了什麼意思?(從主人方面來理解)(2分)
五、作文題(30分)
請以「 之樂」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⑴請將題目補充完整;
⑵文體自選(除詩歌外);
⑶不少於500字
附加題:
一、選擇下列加點字的正確讀音(2分)
1、粗獷A、kuàng B、guǎng ()
2、埋怨A、mán B、mái()
3、泥淖A、zhāo B、nào ()
4、奇葩A、pā B、bā()
二、填空(6分)
5、描寫愛情的詩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與哪一描寫友情的詩句意旨相同?
6、說出莎士比亞著名的四大悲劇中的兩部:《 》,《》。
7、崔鶯鶯是什麼作品中的人物?。
8、《紅樓夢》判詞中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的句子,後一句所指的人物是 。
9、《三國演義》中(人名)被關羽稱贊「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級如探囊取物般」。
三、閱讀文段,回答問題。(4分)
納粟買監生
據明代沈德符的《萬曆野獲編》記載:封建社會可以用錢買功名,有人納粟買了個監生。此人沒有多少文化,不會作應試詩文,但後來還是要他考試,他拿了卷子,寫道:
因怕如此①,所以如此②;仍要如此③,何苦如此④?
10、這四個「如此」各指代什麼?它們表達了那人的什麼心情?
四、閱讀下面的文言文(8分)
蕭何追韓信
信數與蕭何語,何奇之。至南鄭,諸將行道亡者數十人。信度何等已數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聞信亡,不及以聞,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來謁上。上且怒且喜,罵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誰?」何曰:「韓信也。」上復罵曰:「諸將亡者以十數,公無所追,追信,詐也。」何曰:「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顧王策安所決耳!」王曰:「吾亦欲東耳,安能鬱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計必欲東,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終亡耳。」王曰:「吾為公以為將。」何曰:「雖為將,信必不留。」曰:「以為大將。」何曰:「幸甚。」於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王許也。諸將皆喜,人人各自以為得大將。至拜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驚。
(選自《史記•淮陰候列傳》
根據文段內容,請用自己的話回答下列問題。
11、韓信為什麼要逃跑?(2分)
12、從全文看,蕭何追韓信的原因有哪些?(4分)由此可以看出蕭何是一個怎樣的人?(1分)
13、文中的「王」指的是誰? 。(1分)
答案:
二、 積累與運用
5、A 6、①深林人不知 ②落花時節又逢君 ③野渡無人舟自橫 ④有約不來過夜半
⑤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⑥ 其夫囈語 ⑦詩經 離騷 7、略
三、現代文閱讀
(
(三)羊的悲壯(
16、①效仿頭羊的山羊或撞得皮破肉綻或葬身車底
②拿蛋去碰石頭,比喻不估計自己的力量,自取滅亡。 羊的血肉之軀 火車
③它們要抓住車廂之間一閃而逝的一線光明,跟上頭羊,去服從與生俱有的強烈的從群本性,即便是用生命作代價也在所不惜 17、沮喪 18、義犬烈馬
19、頭羊反復用犄角去撞火車 因為牧羊人的鞭打而憤怒 20、B
四、文言文閱讀
(一)狼(10分)
21、聊齋志異 蒲松齡 22、 通「只」 閉著 突然 像狗似的 23、B
24、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只不過增添笑料罷了。
(二)
25、養 實在,的確 26、(1)指小狼(2)主人(3)狼 27、陰險狡詐 28、對主人不識狼的陰險本性表示嘲諷。
附加題
一、B A B A
二、5、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6、《哈姆雷特》《王子復仇記》,《奧賽羅》,《李爾王》 《麥克白》 7、《西廂記》 8、林黛玉 9、張飛
三、10、①③代考試,②④代納粟。四個「如此」表達了對賣官者言而無信的不滿和自己追悔莫及的心情。
四、
11、不受重用 12、認為韓信是奇才,天下無雙;可以幫助劉邦爭天下。是一個識才、惜才、重才的人。 13、漢高祖劉邦
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考試題
一.積累與運用(48分
1.工整、美觀地抄寫下面的一句話。(3分)
說普通話,寫規範字。
2.選出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組( )(3分)
A.踱ó步 晦huì暗 愜qiè意 盡態極妍yán
B.嗔chēn視 粲càn然 燒灼shuó 渾身解數xiè
C.拽zhuài拉 吞噬shì 羸弱léi 怏怏yàng不樂
D.悲愴chàng 闊綽chuò 溝壑hè 憂心忡忡chōng
3.下列詞語書寫無誤的一組是( )(3分)
A.鍥而不舍 一瀉千里 略勝一愁 相得益張
B.迫不急待 鮮為人知 語無倫次 嘆為觀止
C.鋒芒畢露 眼花繚亂 養精蓄銳 一拍即合
D.鞠躬盡瘁 婦儒皆知 家喻戶曉 可歌可泣
4.下面成詞語運用不正確的一組是( )(3分)
A.每天下班,看到妻子做好的滿桌飯菜,老王總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B.這份試卷中的第1小題他花了10分鍾時間才完成,真是小題大做。
C. 籃球比賽輸了,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吸取教訓,加緊訓練,提高技藝。
D.黃山的石、霧、松是大自然的造化,無不巧奪天工,令人贊嘆不已。
5.下面的句子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3分)
A.晚會以後,她那優美的舞姿、動聽的歌聲還回響在我的耳邊。
B.他對自己能否學好電腦,充滿了信心。
C.通過這次活動,使同學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得到了培養。
D.改革開放之後,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6、某班圖書角藏有:①《愛的教育》、②《紅樓夢》、③《鋼鐵是怎樣煉成的》、④《繁星•春水》、⑤《水滸傳》、⑥《野草》、⑦《伊索寓言》、⑧《泰戈爾詩集》等文學作品。林曉想借閱外國作家的作品,他可以借閱書目的范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①②③⑧ B、②④⑤⑥
C、①③⑦⑧ D、③⑤⑦⑧
7.下列戲曲人物和臉譜對應關系正確的一項( )(3分)
A.張飛(黑臉) 關羽(紅臉) 曹操(白臉)美猴王(金臉)
B.張飛(紅臉) 關羽(白臉) 曹操(黑臉)美猴王(金臉)
C.張飛(綠臉) 關羽(紅臉) 曹操(白臉)美猴王(銀臉)
D.張飛(黑臉) 關羽(綠臉) 曹操(白臉)美猴王(金臉)
8.將「盛產大米,水產豐富」一句填在句中恰當的地方,應選( )(3分)
我的家鄉溪城,在太湖平原上,① 面積四萬多平方公里,人口七十多萬。② 這里地勢平坦,氣候濕潤,③ 很早就有「魚米之鄉」的美稱。這個城市輕紡、電子工業比較發達,也有一些重工業,溪城風景優美,④ 西南郊區是著名的旅遊勝地。
A ① B.② C.③ D.④
9、在下列橫線上,依照加點的句子再續寫個句子。(3分)
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還要有:春天百花散發的縷縷芳香,夏日碧水帶來的陣陣清涼, , 。
10.聯系學過的課文,回答問題。(選作一題) (3分)
(1)《斑羚飛渡》的結尾對鐮刀頭羊的描寫是:「只見它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絢麗的彩虹」「消失在一片燦爛中」。這里的「燦爛」是指什麼?
(2)《丑小鴨》中說:「只要你是一隻天鵝蛋,就算是生在養鴨場里也沒關系。」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11、讀《伊索寓言》中的《胃與腳》,回答問題。(3分)
胃與腳不斷地爭吵誰的力氣大。腳總是誇自己的力氣強大,連整個肚子也能搬來搬去,胃卻回答說:「喂,朋友,如果我不提供給你們營養,那麼你們什麼也搬不動了。」
這則寓言的含義是 .
12.瑞典學生對我國古典名著《西遊記》是這樣理解的:「一個中國的和尚去西方探險,他騎著一匹白色的馬,帶著一位名叫沙僧的僕人,為了打發旅途的寂寞,他還帶了一隻寵物猴和一頭寵物豬上路。該書反映了中國人熱衷探險。」你贊同這種理解嗎?請談談你對《西遊記》故事的看法。(不超過50字)
13、根據原文填空:(10分,每空1分)
(1) ,思君不見下渝州。(《峨眉山月歌》李白)
(2)馬上相逢無紙筆, 。(《逢入京使》岑參)
(3)黃梅時節家家雨, 。(《約客》趙師秀)
(4) ,各領風騷數百年(《論詩》趙翼)
(5)在《木蘭詩》里,描寫木蘭在邊塞軍營的艱苦戰斗生活的句子是 , 。
(6)未至,道渴而死。 , 。
(7)心兒永遠向著未來,現在卻常是憂郁。 , ;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二、文言閱讀(10分)
孫權勸學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14.下列加點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3分)
A.卿今當塗掌事(掌管事務),不可不學。
B.孤豈欲卿治(治理)經為博士邪!
C.但當涉獵(粗略地閱讀),見往事耳。
D.及魯肅過(到)尋陽。
15.寫出下列句子的譯文(4分)
①卿言多務,孰若孤?
②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16.讀了本文,你有什麼感悟。(3分)
答: 。
三.閱讀理解(42分)
(一)一碗餛飩(20分)
①那天,她跟媽媽又吵架了,一氣之下,她轉身向外跑去。
②她走了很長時間,看到前面有個面攤,這才感覺到肚子餓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連一個硬幣也沒有。
③面攤的主人是一個看上去很和藹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裡,問:「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帶錢。」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沒關系,我請你吃。」
④老婆婆端來一碗餛飩和一碟小菜。她滿懷感激,剛吃了幾口,眼淚就掉了下來,紛紛落在碗里。「你怎麼了?」老婆婆關切地問。「我沒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淚,對面攤主人說,「我們不認識,而你卻對我這么好,願意煮餛飩給我吃。可是我媽媽,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趕出來,還叫我不要再回去!」
⑤老婆婆聽了,平靜地說道:「孩子,你怎麼會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過煮了一碗餛飩給你吃,你就這么感激我,那你媽媽煮了十多年的飯給你吃,你怎麼會不感激她呢?你怎麼還要跟她吵架?」
⑥女孩愣住了。
⑦女孩匆匆吃完了餛飩,開始往家走去。當她走到家附近時,一下就看到疲憊不堪的母親正在路口四處張望……母親看到她,臉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趕快過來吧,飯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來吃,菜都要涼了!」
⑧這時,女孩的眼淚又開始掉了下來!
⑨有時候,我們會對別人給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盡」,卻對親人一輩子的恩情「視而不見」。
17.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記敘的內容。(5分)
18.文中加點的兩個「又」字的作用各是什麼? (4分)
19.文中第⑦自然段中用「疲憊不堪」、「露出了喜色」來描寫母親的神態,這種變化表露了母親怎樣的情感? (4分)
20.第⑥段為什麼獨句成段? (3分)
21.請結合你自身的經歷,談談你對選文第⑨段的理解。(4分)
(二) 暗 香(22分)
①突然,覺得辦公室內流動著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卻一時想不起來是什麼香味。開始,還以為是某個同事身上的香水味。可一個個挨著猛嗅了一遍,卻都不是。這時,有人提醒:「是桂花香吧?」
②我才恍然大悟,這確實是桂花香啊!於是,急步走到室外,走到立在人行道旁的桂樹旁。果然,一股濃烈的幽香沁人心脾,激盪魂魄。再仔細瞧去,在那密密的樹葉後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黃的花兒正如天空的星星閃爍,卻又十分靜謐,毫無張揚之意。
③瞧著瞧著,我的眼睛濕了。這些惹人憐愛的小東西,竟在暗暗地飄香。飄香了還像什麼都沒發生似的,靜靜地立在枝頭,等著悄悄地凋零。我們如不仔細瞧,還不知道它們已經來到這個世界,已經香染這個世界。這時,我的思緒觸到一個最溫柔的記憶,那是上中學的一個同學講的故事。
④當時,這個同學很窮,為了給家裡省電,他每天晚自習後十一點鍾才回家,學校的大門也在他走後一段時間才緩緩地關上。他一直以為大門是要到那個時候才關的。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從不覺得有什麼不妥。直到有一天,他被鎖在校園內過了一夜,他才知道學校大門本是十點鍾就關的,而那夜原來守門的老大爺生病住院了。直到這時他才明白,老大爺一直在默默地為他開著方便之門。當他流著淚買了一大堆禮品去看望老大爺時,老大爺已經去世了……
⑤聽完這個故事,我們許多人的眼睛都濕潤了,為了那個默默行善的老人。我們的心濕漉漉的,因為在那一刻,我們才醒悟,其實我們每個人身旁都有那個開門的老人,在為我們開著方便之門,他們就像這小小的嫩黃的桂花,悄悄地釋放幽香,然後悄悄地凋零。
⑥他們不張揚,是因為他們的生命本來就如此啊!
(選自《時文選萃》)
22、給文中加點的字注音。(2分)
①靜謐( ) ②凋零( )
23.題目「暗香」在文中有哪兩層含義? (4分)
①
②
24.第②段末「毫無張揚之意」與第③段中的哪一句相照應? (4分)
答: 。
25.第③段畫線句中「最溫柔的記憶」具體指什麼?請概括事例回答。(4分)
答: 。
26.文中寫到「我們許多人的眼睛都濕潤了」「我們的心濕漉漉的」,表明了「我們」什麼樣的心情? (3分)
答: 。
27.文末說「他們不張揚」;而當今社會有人則認為要「張揚個性」「張揚生命」,你贊成哪種看法,為什麼?(5分)
答:
參考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
1、略。2、B 3、C 4、C 5、D 6、C 7、A 8、c 13、見課文。
二、文言
14、B. 15、你說事務繁忙,可誰比得上我呢。 於是魯肅拜別了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然後離開。
三、閱讀
17.答:記敘了女孩與母親發生爭吵後,在一位老婆婆的開導下,真正體會到了母愛的偉大。 18.答:第一個「又」字,表明女孩與母親發生的爭吵不止一次,從而反映出女孩對母親的誤解之深。第二個「又」字,是第二次流淚的意思,表現出女孩對母親的理解和感激。 19、答:表現出母親對女兒的擔憂和見女兒回來後的欣喜,從而突出母親愛女情深。
20.答:突出了女孩內心產生了強烈的震撼,起強調作用。
21.要求:結合自身經歷談理解。例:我們在生活中受到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照顧,卻不注重體會這種恩情,也不加以珍惜,反倒因為別人的一句問候或收到別人的一份小禮物,而感動不已。我們應該認識到在感激別人的時候也不忘父母的養育之恩。
23、(一)指桂花香,(二)開門老人默默行善的行為。
24、飄香了還象什麼都沒發生似的。
25、「我」的同學晚自習很晚回家,總有開門老人默默為他開方便之門。
26、感動。
27「不張揚」,即提倡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張揚個性」則圍繞展示自我、發揮特長、勇於競爭等方面來回答。
由於剛才輸入的太多刪去了不少,希望仍然對你有幫助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