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書
七年級下冊課文
一單元
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我家的後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作百草園。現在是早已並屋子一起賣給朱文公的子孫了,連那最末次的相見也已經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樑,便會拍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擁腫的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於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牆,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象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
長的草里是不去的,因為相傳這園里有一條很大的赤練蛇。
長媽媽曾經講給我一個故事聽:先前,有一個讀書人住在古廟里用功,晚間,在院子里納涼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在叫他。答應著,四面看時,卻見一個美女的臉露在牆頭上,向他一笑,隱去了。他很高興;但竟給那走來夜談的老和尚識破了機關。說他臉上有些妖氣,一定遇見「美女蛇」了;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喚人名,倘一答應,夜間便要來吃這人的肉的。他自然嚇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卻道無妨,給他一個小盒子,說只要放在枕邊,便可高枕而卧。他雖然照樣辦,卻總是睡不著,——當然睡不著的。到半夜,果然來了,沙沙沙!門外象是風雨聲。他正抖作一團時,卻聽得豁的一聲,一道金光從枕邊飛出,外面便什麼聲音也沒有了,那金光也就飛回來,斂在盒子里。後來呢?後來,老和尚說,這是飛蜈蚣,它能吸蛇的腦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結末的教訓是:所以倘有陌生的聲音叫你的名字,你萬不可答應他。
這故事很使我覺得做人之險,夏夜乘涼,往往有些擔心,不敢去看牆上,而且極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樣的飛蜈蚣。走到百草園的草叢旁邊時,也常常這樣想。但直到現在,總還沒有得到,但也沒有遇見過赤練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聲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冬天的百草園比較的無味;雪一下,可就兩樣了。拍雪人(將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羅漢需要人們鑒賞,這是荒園,人跡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來捕鳥。薄薄的雪,是不行的;總須積雪蓋了地面一兩天,鳥雀們久已無處覓食的時候才好。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頰的「張飛鳥」,性子很躁,養不過夜的。
這是閏土的父親所傳授的方法,我卻不大能用。明明見它們進去了,拉了繩,跑去一看,卻什麼都沒有,費了半天力,捉住的不過三四隻。閏土的父親是小半天便能捕獲幾十隻,裝在叉袋裡叫著撞著的。我曾經問他得失的緣由,他只靜靜地笑道:你太性急,來不及等它走到中間去。
我不知道為什麼家裡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里去了,而且還是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也許是因為拔何首烏毀了泥牆罷,也許是因為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梁家去了罷,也許是因為站在石井欄上跳下來罷,……都無從知道。總而言之:我將不能常到百草園了。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
出門向東,不上半里,走過一道石橋,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從一扇黑油的竹門進去,第三間是書房。中間掛著一塊扁道:三味書屋;扁下面是一幅畫,畫著一隻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沒有孔子牌位,我們便對著那扁和鹿行禮。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第二次行禮時,先生便和藹地在一旁答禮。他是一個高而瘦的老人,須發都花白了,還戴著大眼鏡。我對他很恭敬,因為我早聽到,他是本城中極方正,質朴,博學的人。
不知從那裡聽來的,東方朔也很淵博,他認識一種蟲,名曰「怪哉」,冤氣所化,用酒一澆,就消釋了。我很想詳細地知道這故事,但阿長是不知道的,因為她畢竟不淵博。現在得到機會了,可以問先生。
「先生,『怪哉』這蟲,是怎麼一回事?……」我上了生書,將要退下來的時候,趕忙問。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興,臉上還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學生是不應該問這些事的,只要讀書,因為他是淵博的宿儒,決不至於不知道,所謂不知道者,乃是不願意說。年紀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見過好幾回了。
我就只讀書,正午習字,晚上對課。先生最初這幾天對我很嚴厲,後來卻好起來了,不過給我讀的書漸漸加多,對課也漸漸地加上字去,從三言到五言,終於到七言。
三味書屋後面也有一個園,雖然小,但在那裡也可以爬上花壇去折臘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樹上尋蟬蛻。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蒼蠅喂螞蟻,靜悄悄地沒有聲音。然而同窗們到園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書房裡便大叫起來:——
「人都到那裡去了?」
人們便一個一個陸續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矩,但也不常用,普通總不過瞪幾眼,大聲道:——
「讀書!」
於是大家放開喉嚨讀一陣書,真是人聲鼎沸。有念「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齒缺曰狗竇大開」的,有念「上九潛龍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錯厥貢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書。後來,我們的聲音便低下去,靜下去了,只有他還大聲朗讀著:——
「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座皆驚呢~~;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因為讀到這里,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後面拗過去,拗過去。
先生讀書入神的時候,於我們是很相宜的。有幾個便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戲。我是畫畫兒,用一種叫作「荊川紙」的,蒙在小說的綉像上一個個描下來,象習字時候的影寫一樣。讀的書多起來,畫的畫也多起來;書沒有讀成,畫的成績卻不少了,最成片斷的是《盪寇志》和《西遊記》的綉像,都有一大本。後來,因為要錢用,賣給一個有錢的同窗了。他的父親是開錫箔店的;聽說現在自己已經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紳士的地位了。這東西早已沒有了罷。
九月十八日。
選自《朝花夕拾》
二、《爸爸的花兒落了》
新建的大禮堂里,坐滿了人;我們畢業生坐在前八排,我又是坐在最前一排的中間位子上。我的襟上有一朵粉紅色的夾竹桃,是臨來時媽媽從院子里摘下來給我別上的,她說:「夾竹桃是你爸爸種的,戴著它,就像爸爸看見你上台時一樣!」
爸爸病倒了,他住在醫院里不能來。
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嚨腫脹著,聲音是低啞的。我告訴爸,行畢業典禮的時候,我代表全體同學領畢業證書,並且致謝詞。我問爸,能不能起來,參加我的畢業典禮?六年前他參加了我們學校的那次歡送畢業同學同樂會時,曾經要我好好用功,六年後也代表同學領畢業證書和致謝詞。今天,「六年後」到了,我真的被選做這件事。
爸爸啞著嗓子,拉起我的手笑笑說:
「我怎麼能夠去?」
但是我說:
「爸爸,你不去,我很害怕。你在台底下,我上台說話就不發慌了。」
「英子,不要怕,無論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
「那麼爸爸不也可以硬著頭皮從床上起來到我們學校去嗎?」
爸爸看著我,搖搖頭,不說話了。他把臉轉向牆那邊,舉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然後,他又轉過臉來叮囑我:
「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學校去,這是你在小學的最後一天了,可不能遲到!」
「我知道,爸爸。」
「沒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並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經大了,是不是?」
「是。」我雖然這么答應了,但是覺得爸爸講的話很使我不舒服,自從六年前的那一次,我何曾再遲到過?
當我在一年級的時候,就有早晨賴在床上不起床的毛病。每天早晨醒來,看到陽光照到玻璃窗上了,我的心裡就是一陣愁:已經這么晚了,等起來,洗臉,扎辮子,換制服,再到學校去,准又是一進教室被罰站在門邊。同學們的眼光,會一個個向你投過來,我雖然很懶惰,卻也知道害羞呀!所以又愁又怕,每天都是懷著恐懼的心情,奔向學校去。最糟的是爸爸不許小孩子上學乘車的,他不管你晚不晚。
有一天,下大雨,我醒來就知道不早了,因為爸爸已經在吃早點。我聽著,望著大雨,心裡愁得了不得。我上學不但要晚了,而且要被媽媽打扮得穿上肥大的夾襖(是在夏天!),和踢拖著不合腳的油鞋〔油鞋〕一種雨鞋,可防水。,舉著一把大油紙傘,走向學校去!想到這么不舒服的上學,我竟有勇氣賴在床上不起來了。
等一下,媽媽進來了。她看我還沒有起床,嚇了一跳,催促著我,但是我皺緊了眉頭,低聲向媽哀求說:
「媽,今天晚了,我就不去上學了吧?」
40 爸爸的花兒落了2
媽媽就是做不了爸爸的主意,當她轉身出去,爸爸就進來了。他瘦瘦高高的,站在床前來,瞪著我:
「怎麼還不起來,快起!快起!」
「晚了!爸!」我硬著頭皮說。
「晚了也得去,怎麼可以逃學!起!」
一個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麼啦?居然有勇氣不挪窩。
爸氣極了,一把把我從床上拖起來,我的眼淚就流出來了。爸左看右看,結果從桌上抄起雞毛撣子倒轉來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掄,就發出咻咻的聲音,我挨打了!
爸爸把我從床頭打到床角,從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聲混合著我的哭聲。我哭號,躲避,最後還是冒著大雨上學去了。我是一隻狼狽的小狗,被宋媽抱上了洋車——第一次花錢坐車去上學。
我坐在放下雨篷的洋車里,一邊抽抽搭搭地哭著,一邊撩起褲腳來檢查我的傷痕。那一條條鼓起來的鞭痕,是紅的,而且發著熱。我把褲腳向下拉了拉,遮蓋住最下面的一條傷痕,我最怕被同學恥笑。
雖然遲到了,但是老師並沒有罰我站,這是因為下雨天可以原諒的緣故。
老師叫我們先靜默再讀書。坐直身子,手背在身後,閉上眼睛,靜靜地想五分鍾。老師說:想想看,你是不是聽爸媽和老師的話?昨天的功課有沒有做好?今天的功課全帶來了嗎?早晨跟爸媽有禮貌地告別了嗎?……我聽到這兒,鼻子抽搭了一大下,幸好我的眼睛是閉著的,淚水不至於流出來。
正在靜默的當中,我的肩頭被拍了一下,急忙地睜開了眼,原來是老師站在我的位子邊。他用眼勢告訴我,叫我向教室的窗外看去,我猛一轉過頭,是爸爸那瘦高的影子!
我剛安靜下來的心又害怕起來了!爸為什麼追到學校來?爸爸點頭示意招我出去。我看看老師,徵求他的同意,老師也微笑地點點頭,表示答應我出去。
我走出了教室,站在爸面前。爸沒說什麼,打開了手中的包袱,拿出來的是我的花夾襖。他遞給我,看著我穿上,又拿出兩個銅板來給我。
後來怎麼樣了,我已經不記得,因為那是六年以前的事了。只記得,從那以後,到今天,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著校工開大鐵柵校門的學生之一。冬天的清晨站在校門前,戴著露出五個手指頭的那種手套,舉了一塊熱乎乎的烤白薯在吃著。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門前,手裡舉著從花池裡摘下的玉簪花,送給親愛的韓老師,她教我跳舞。
啊!這樣的早晨,一年年都過去了,今天是我最後一天在這學校里啦!
當當當,鍾聲響了,畢業典禮就要開始。看外面的天,有點陰,我忽然想,爸爸會不會忽然從床上起來,給我送來花夾襖?我又想,爸爸的病幾時才能好?媽媽今早的眼睛為什麼紅腫著?院里大盆的石榴和夾竹桃今年爸爸都沒有給上麻渣,他為了叔叔給日本人害死,急得吐血了,到了五月節,石榴花沒有開得那麼紅,那麼大。如果秋天來了,爸還要買那樣多的菊花,擺滿在我們的院子里、廊檐下、客廳的花架上嗎?
爸是多麼喜歡花。
每天他下班回來,我們在門口等他,他把草帽推到頭後面抱起弟弟,經過自來水龍頭,拿起灌滿了水的噴水壺,唱著歌兒走到後院來。他回家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澆花。那時太陽快要下去了,院子里吹著涼爽的風,爸爸摘一朵茉莉插到瘦雞妹妹的頭發上。陳家的伯伯對爸爸說:「老林,你這樣喜歡花,所以你太太生了一堆女兒!」我有四個妹妹,只有兩個弟弟。我才12歲……
我為什麼總想到這些呢?韓主任已經上台了。他很正經地說:「各位同學都畢業了,就要離開上了六年的小學到中學去讀書,做了中學生就不是小孩子了,當你們回到小學來看老師的時候,我一定高興看你們都長高了,長大了……」
於是我唱了五年的驪歌,現在輪到同學們唱給我們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我哭了,我們畢業生都哭了。我們是多麼喜歡長高了變成大人,我們又是多麼怕呢!當我們回到小學來的時候,無論長得多麼高,多麼大,老師!你們要永遠拿我當個孩子呀!
40 爸爸的花兒落了3
做大人,常常有人要我做大人。
宋媽臨回她的老家的時候說:
「英子,你大了,可不能跟弟弟再吵嘴!他還小。」
蘭姨娘跟著那個四眼狗上馬車的時候說:
「英子,你大了,可不能招你媽媽生氣了!」
蹲在草地里的那個人說:
「等到你小學畢業了,長大了,我們看海去。」
雖然,這些人都隨著我的長大沒有了影子了。是跟著我失去的童年一起失去了嗎?
爸爸也不拿我當孩子了,他說:
「英子,去把這些錢寄給在日本讀書的陳叔叔。」
「爸爸!」
「不要怕,英子,你要學做許多事,將來好幫著你媽媽。你最大。」
於是他數了錢,告訴我怎樣到東交民巷的正金銀行去寄這筆錢——到最裡面的檯子上去要一張寄款單,填上「金柒拾元也」,寫上日本橫濱的地址,交給櫃台里的小日本兒!
我雖然很害怕,但是也得硬著頭皮去——這是爸爸說的,無論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
「闖練,闖練,英子。」我臨去時爸爸還這樣叮囑我。
我心情緊張地手裡捏緊一卷鈔票到銀行去。等到從最高台階的正金銀行出來,看著東交民巷街道中的花圃種滿了蒲公英,我很高興地想:闖過來了,快回家去,告訴爸爸,並且要他明天在花池裡也種滿了蒲公英。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著剛發下來的小學畢業文憑——紅絲帶子系著的白紙筒,催著自己,我好像怕趕不上什麼事情似的,為什麼呀?
進了家門來,靜悄悄的,四個妹妹和兩個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們在玩沙土,旁邊的夾竹桃不知什麼時候垂下了好幾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樣,是因為爸爸今年沒有收拾它們——修剪、捆紮和施肥。
石榴樹大盆底下也有幾粒沒有長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氣,問妹妹們:
「是誰把爸爸的石榴摘下來的?我要告訴爸爸去!」
妹妹們驚奇地睜大了眼,她們搖搖頭說:「是它們自己掉下來的。」
我撿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頭的廚子老高從外面進來了,他說:
「大小姐,別說什麼告訴你爸爸了,你媽媽剛從醫院來了電話,叫你趕快去,你爸爸已經……」
他為什麼不說下去了?我忽然覺得著急起來,大聲喊著說:
「你說什麼?老高。」
「大小姐,到了醫院,好好兒勸勸你媽,這里就數你大了!就數你大了!」
瘦雞妹妹還在搶燕燕的小玩意兒,弟弟把沙土灌進玻璃瓶里。是的,這里就數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對老高說:
「老高,我知道是什麼事了,我就去醫院。」我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鎮定,這樣的安靜。
我把小學畢業文憑,放到書桌的抽屜里,再出來,老高已經替我雇好了到醫院的車子。走過院子,看那垂落的夾竹桃,我默念著: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2. 七年級下冊語文書第一課內容
鄧稼先
楊振寧
從「任人宰割」到「站起來了」
一百年以前,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時代,恐怕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上最黑暗最悲慘的時代,只舉1898年為例:
德國強佔山東膠州灣,「租借」99年。
俄國強占遼寧旅順大連,「租借」25年。
法國強占廣東廣州灣,「租借」99年。
英國強佔山東威海衛與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後者「租借」99年。
那是中華民族任人宰割的時代,是有亡國滅種的危險的時代。
今天,一個世紀以後,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這是千千萬萬人努力的結果,是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創造出來的偉大勝利。在20世紀人類歷史上,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響最深遠的巨大轉變。
對這一轉變作出了巨大貢獻的,有一位長期以來鮮為人知的科學家:鄧稼先。
「兩彈」元勛
鄧稼先於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懷寧縣。在北平上完小學和中學以後,於1945年自昆明西南聯大畢業。1948年到1950年赴美國普渡大學讀理論物理,獲得博士學位後立即乘船回國,1950年10月到中國科學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帶領幾十個大學畢業生開始研究原子彈製造的理論。
這以後的28年間,鄧稼先始終站在中國原子武器設計製造和研究的第一線,領導許多學者和技術人員,成功地設計了中國的原子彈和氫彈,把中華民族國防自衛武器引導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
1967年6月17日中國爆炸了第一顆氫彈。
這些日子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華民族完全擺脫任人宰割危機的新生日子!
1967年以後鄧稼先繼續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對國防武器作出了許多新的巨大貢獻。
1985年8月鄧稼先做了切除直腸癌的手術。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術。在這期間他和於敏聯合署名寫了一份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核武器發展的建議書。1986年5月鄧稼先做了第三次手術,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正好准確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鄧稼先是中華民族核武器事業的奠基人和開拓者。張愛萍將軍稱他為「『兩彈』元勛」,他是當之無愧的。
鄧稼先與奧本海默
抗戰開始以前的一年,1936年到1937年,稼先和我在北平崇德中學同學一年;後來抗戰時期在西南聯大我們又是同學;以後他在美國留學的兩年期間我們曾住同屋。50年的友誼,親如兄弟。
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普林斯頓高等學術研究所工作,前後17年的時間里所長都是物理學家奧本海默。當時,他是美國家喻戶曉的人物,因為他曾成功地領導戰時美國的原子彈製造工作。高等學術研究所是一個很小的研究所,物理教授最多的時候只有5個人,奧本海默是其中之一,所以我和他很熟識。
奧本海默和鄧稼先分別是美國和中國原子彈設計的領導人,各是兩國的功臣,可是他們的性格和為人卻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說他們走向了兩個相反的極端。
奧本海默是一個拔尖的人物,鋒芒畢露。他二十幾歲的時候在德國哥廷根鎮做波恩的研究生。波恩在他晚年所寫的自傳中說研究生奧本海默常常在別人做學術報告時(包括波恩做學術報告時)打斷報告,走上講台拿起粉筆說:「這可以用底下的辦法做得更好……」我認識奧本海默時他已四十多歲了,已經是婦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斷別人的報告,使演講者難堪的事仍然時有發生。不過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歡他的人也不少。
鄧稼先則是一個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談話幾分鍾,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實的人。他真誠坦白,從不驕人。他沒有小心眼兒,一生喜歡「純」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認識的知識分子當中,包括中國人和外國人,他是最有中國農民的朴實氣質的人。
我想鄧稼先的氣質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領導各階層許許多多工作者,為中華民族作了歷史性貢獻的原因:人們知道他沒有私心,人們絕對相信他。
「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當時全國其他單位一樣,成立了兩派群眾組織,對吵對打。而鄧稼先竟有能力說服兩派繼續工作,於1967年6月成功地製成了氫彈。
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們被「四人幫」批判圍攻的時候,如果別人去和工宣隊、軍宣隊講理,恐怕要出慘案。而鄧稼先去了,竟能說服工宣隊、軍宣隊的隊員。這是真正的奇跡。
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
鄧稼先是中國共產黨的理想黨員。
我以為鄧稼先如果是美國人,不可能成功地領導美國原子彈工程;奧本海默如果是中國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領導中國原子彈工程。當初選聘他們的人,錢三強和葛羅夫斯,可謂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對中國社會、美國社會各有深入的認識。
民族感情?友情
1971年,我第一次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見到闊別了22年的稼先。在那以前,也就是1964年中國原子彈試爆以後,美國報章上就已經再三提到稼先是這項事業的重要領導人。與此同時還有一些謠言說,1948年3月去了中國的寒春曾參與中國原子彈工程。
1971年8月,我在北京看到稼先時,避免問他的工作地點,他自己只說「在外地工作」。但我曾問他,寒春是不是參加了中國原子彈工作,像美國謠言所說的那樣。他說他覺得沒有,但是確切的情況他會再去證實一下,然後告訴我。
1971年8月16日,在我離開上海經巴黎回美國的前夕,上海市領導人在上海大廈請我吃飯。席中有人送了一封信給我,是稼先寫的,說他已證實了,中國原子武器工程中,除了最早於1959年底以前曾得到蘇聯的極少「援助」以外,沒有任何外國人參加。
這封短短的信給了我極大的感情震盪。一時熱淚滿眶,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間整容。事後我追想為什麼會有那樣大的感情震盪,是為了民族而自豪?還是為了稼先而感到驕傲?我始終想不清楚。
「我不能走」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羅布泊,馬革裹屍的戰場,不知道稼先有沒有想起過我們在昆明時一起背誦的《弔古戰場文》:
「浩浩乎!平沙無垠,不見人。河水縈帶,群山糾紛。黯兮慘悴,風悲日曛。蓬斷草枯,凜若霜晨。鳥飛不下,獸鋌亡群。亭長告余曰:「此古戰場也!常覆三軍。往往鬼哭,天陰則聞!」
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斷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屬的時候是什麼心情?
「粗估」參數的時候,要有物理直覺;晝夜不斷地籌劃計算時,要有數學見地;決定方案時,要有勇進的膽識和穩健的判斷。可是理論是否准確永遠是一個問題。不知稼先在關鍵性的方案上簽字的時候,手有沒有顫抖?
戈壁灘上常常風沙呼嘯,氣溫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攝氏度。核武器試驗時大大小小突發的問題必層出不窮。稼先雖有「福將」之稱,意外總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長以後,一次井下突然有一個信號測不到了,大家十分焦慮,人們勸他回去,他只說了一句話:「我不能走。」
假如有一天哪位導演要攝制《鄧稼先傳》,我要向他建議採用五四時代的一首歌作為背景音樂,那是我兒時從父親口中學到的:
中國男兒中國男兒
要將只手撐天空
長江大河亞洲之東峨峨昆侖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黃塵燕然勒功至今熱血猶殷紅
我父親誕生於1896年,那是中華民族任人宰割的時代,他一生都喜歡這首歌曲。
永恆的驕傲
稼先逝世以後,在我寫給他夫人許鹿希的電報與書信中有下面幾段話:
稼先為人忠誠純正,是我最敬愛的摯友。他的無私的精神與巨大的貢獻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恆的驕傲。
稼先去世的消息使我想起了他和我半個世紀的友情,我知道我將永遠珍惜這些記憶。希望你在此沉痛的日子裡多從長遠的歷史角度去看稼先和你的一生,只有真正永恆的才是有價值的。
鄧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識地前進的。沒有彷徨,沒有矛盾。
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選擇他的人生的話,他仍會走他已走過的道路。這是他的性格與品質。能這樣估價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們應為稼先慶幸!
《竹影》教案
安徽省廣德縣獨山中學 吳昊
教學目標:1、體會本文所表現出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領會藝術和美蘊含在童稚的活動中。
2、初步了解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特點。
教學重點:體會文章表現的童真、童趣,領會藝術和美蘊含在童稚的活動中。
教學難點:體會中國畫與西洋畫的不同。
教學方法:
採用「感知一品讀一遷移—小結」的教學模式,課前讓學生查找收集資料。倡導教師必要的牽引到放手,到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轉變,構建師生間和諧平等互動的語文課堂。
板書:
童真童趣
畫竹影
藝術體驗
讀——品——想——結
一、 導語
有些同學看到我,可能會在心裡說,這個老師怎麼長得這么小巧啊?我的回答是:因為我還保留了一顆童心,一顆熱愛自然熱愛藝術熱愛孩子的童心。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有關自然有關孩子有關藝術的課文《竹影》。
二、 、初讀課文
a) 有多少同學閱讀過這篇文章?請這位沒有讀過的同學猜想一下,這篇文章到底是寫什麼的,是寫景的嗎?是寫人的嗎?還是寫事的?為什麼要以竹影為題呢?
b) 由於這是篇自讀課文,需要同學們以自己的能力去完成這一課文學習。現在請同學們自由地閱讀課文,可以朗讀、可以默讀、可以掃讀等,只要是自己喜歡,怎樣的閱讀方式都可以。
不動筆墨不讀書,請同學們在讀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不明白的詞可以做下標記,並把自己認為寫的好的地方,或是和你產生了共鳴的地方,作下標記,可以劃線,可以作批註,簡要地記錄下你讀書時的情感體驗。讀完了,我還想請同學們對這篇文章進行簡單的概括。
c) 同學們讀得很仔細,現在請你們中說話最精練最簡短的同學來概括這篇文章。
他概括得好不好呢?你來評價一下吧,你認為怎麼概括才又簡短又深刻呢。可不可以用更簡練的詞語來概括呢?
(這篇文章以幾個少年描描畫畫的游戲,,及爸爸給我們講畫畫的知識,引出對中國畫的藝術體驗,獲得了藝術美的發現。)
三、 品味文章
一個蘋果兩個人分,一個蘋果只剩下半個。而一種思想兩個人分,一種思想會變成兩種。現在請同學們將你讀到的記下的與同學們一起分享。
學生們讀一讀自己劃的好句子,或是自己作的批註。他們可能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
1、 文章對孩子們的活動寫得很有童趣很真實:
如:弟弟發現一個只有孩子才能注意的問題:………成年人也許不會注意這樣的事情,誰又有這樣的細心這樣的時間去注意月光下的人影頭上冒出煙氣?這樣的問題成年人聽了,也許不以為然地一笑了之,而孩子們卻會追根究底的。大家爭論了一會兒,沒有解決。
如果成年人爭論一個問題,一定會水落石出的。華明的注意略去了轉向了別處,水門汀上熱心地描寫自己的影。如果是成年人一定挨批評,做事三分鍾熱情,但是孩子的天性如此,他們對世界如此好奇,不可能要求他們像成年人那樣專注某件事。搞不明白不一定非弄明白,吸引他們的事多著呢。作者把孩子的心理和性格寫得真實恰當。
作者並沒有一味地寫孩子新一輪的熱情,他們用木炭描這些天然的國畫,並聯想到平時見到的畫圖。孩子由童心童趣,不由得走到藝術的殿堂門口。於是領路人——爸爸出現了,他給孩子們講了一番中國畫的藝術特徵,因勢利導地給孩子們上了一堂藝術入門課。
2、 一些句子很生動,也是用孩子的眼光用藝術的眼光來看待景物。
略見教參.
3、 爸爸很會引導。經過爸爸的引導,你了解了哪些繪畫的知識?
(1)爸爸沒有批評他們在水門汀上畫畫,而是引導他們走進藝術的殿堂。爸爸和他們一起畫畫。
(2)爸爸在講中國畫和西洋畫的時候,打了個比方,「西洋畫像照相,中國畫像符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講授二者的區別:西洋畫注重寫實,畫人則要按解剖學來畫,畫景要畫出立體感,而中國畫則不講究這些,畫人,則張揚人物的特點,畫景則山水重重疊疊,象是飛機中所見的,而且又不是一時所見,卻是飛來飛去,飛上飛下,幾次所看見的。想到哪畫到哪。而且很多中國畫只有寥寥數筆,卻傳達出畫者深刻的思想和感情。所以,西洋畫更講究形式,畫出的畫和照片一模一樣,而中國畫講究神似,如做文章一樣,只突出主題)
(1) 爸爸在講中國畫時,沒有用專業的術語,也沒有長篇大論,只是用了幾句話就概括了竹畫也是中國畫的要點:講究畫意(竹葉的方向、疏密、濃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體等)表現著一種美的姿態,一種活的神氣。
(2) 請繪畫最好的同學上黑板畫一幅竹影,大家按課文中的標准評價。
4、你還在文中讀到了什麼?為什麼以竹影呢?
意境很美。幾個小夥伴,借著月光畫竹影,你一筆,我一筆,參參差差,明明暗暗,竟然有幾分中國畫的意味。藝術和美就蘊含在孩子的童稚活動中。
四、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過快樂的童年,也做過許多充滿童趣的游戲。但當時沒能像作者那樣從中獲得藝術美的體驗,所以大多已成了過眼煙雲,學了這篇文章,你現在回過頭來想想,你兒時做過的哪一個充滿童稚的游戲也是可以讓你獲得類似的發現、體驗的?後來它發芽成長了嗎?
五、學習語文,很重要的一個方法就是善於小結。現在我們請同學們將自己在這節課中所學的所想的小結在作業中。
作業一:用一句話概括這節課的收獲。再分項寫出從內容上、思想上、寫法上的體會。
作業二:課後自己進行一次藝術上的創造,將自己的創造的過程、體驗用語言表達出來。字數300左右。
六.結全文。這節課,我們運用了:讀——品——想——結的方法,自己學習了這篇散文。以後,同學們也可以用這種方法學習課本上的自讀課文、課外書上的美文。至於文中的一些細小的知識點如作家作品介紹,詞語解釋等,請同學們課後自己查資料,互相交流。最後,引用一下豐子愷在《藝術三昧》中的話來結束這節課:宇宙是一大藝術。人何以只知鑒賞書畫的小藝術,而不知鑒賞宇宙的大藝術呢?人何以不拿看書畫的眼來看宇宙呢?
師:同學們喜歡猜謎嗎?
我們來猜個謎語: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頭,燈前月下跟你走,就是從來不開口。(影子。)
請同學們再來聽首兒歌:影子在前,影子在後:影子是個小黑狗,常常跟著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個好朋友,常常陪著我。
每當我們唱起這樣的兒歌,就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和兒時的夥伴玩影子、玩各種有趣的游戲,從中獲得了對生活的美好體驗。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關於影子的文章—一《竹影》,希望今天的學習對同學們有所啟發。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猜謎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充滿童稚的兒歌,更能激發他們對童年趣事的美好回憶,以此為切入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與學習本文的熱情,為下面環節的展開作一個良好的心理准備。)
二、作者介紹
(學生交流收集的豐子愷的資料,講述有關作者生活創作的故事。)
師:豐子愷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藝術大師,在繪畫、散文創作方面成就頗豐,這些成就與他從小就愛在生活中去發現、思考是分不開的。下面,就讓我們從閱讀作者的文章開始,走近豐子愷。(用講故事的形式介紹作者,突破傳統的介紹方式,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同時也檢驗了課前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
三、自由朗讀,整體感知
用一句簡潔的話概括課文內容。
(配以輕音樂,學生輕聲朗讀。學生回答有因難,教師可提示,文題是「竹影」,它是以寫景為主,還是以寫人物活動為主?)
明確:敘述幾個少年描竹影的充滿童真、童趣的游戲。從中引出對中國畫的藝術體驗,從中獲得了藝術美的發現。
(朗讀是對課文語言及課文內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學生自主與文章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過自讀,學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寫作意圖,為品讀課文作好鋪墊。)
四、品味朗讀,體驗童趣
童心是天真爛漫的,童趣是發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游戲,卻有了藝術美的發現。那麼,你覺得文中哪些描寫最生動地表現了童趣?找出來,有感情地朗讀。
(學生找到後在小組內朗讀,然後教師點名朗讀得好的學生示範朗讀,也可鼓勵學生自告奮勇來朗讀。)
(「課程標准」中要求學生「對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在品讀交流中,讓學生的思維互相碰撞,引起共鳴,產生更多的火花,當學生有了心得之後,讀相關的語段時感情就會充沛、真摯。教師對學生的朗讀應鼓勵、肯定,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五、拓展欣賞
在一位獨具慧心的藝術啟蒙人「爸爸」的引領下,「我」和夥伴們從一次無意的游戲,走進了藝術的殿堂,並領略了中國畫與西洋畫各自的魅力。下面讓我們借這次語文課。也來簡單欣賞一下東西方文化不同的藝術魅力。
(多媒體展示幾幅中國畫和西洋畫,配音樂。)
(中國畫與西洋畫的區別,是一個很專一的理論,教師如果過多解釋,反而會「越描越黑」。藉助多媒體的視聽效果,加以音樂的陪襯,學生憑借自身的審美力、想像力,去感悟藝術的美。同時,擴充藝術的欣賞內容,也增加了語文課的容量,使學生得到藝術的熏陶,有利於學生的終身發展。)
六、口語交流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過快樂的童年,也做過許多充滿童趣的游戲。但當時沒能像作者那樣從中獲得藝術美的體驗,所以大多已成了過眼煙雲,學了這篇文章,你現在回過頭來想想,你兒時做過的哪一個充滿童稚的游戲也是可以讓你獲得類似的發現、體驗的?後來它發芽成長了嗎?
(語文學習要基於教材,但又不能僅局限於教材,應向生活延伸。由童年的游戲引發的體驗,應避免圍繞竹子品格的空洞的說教,而應注重對藝術發現的認識,注重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引導,對學生自身修養的培養。)
七、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用一句話來歸納一下你的感受、收獲嗎?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演示板書。)
藝術並非是高不可攀的東西,它就蘊含在孩子們童稚的游戲中。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擁有一顆童心,你就能擁有陽光般的快樂;只要你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你就會發現在平凡的生活中,美無處不在。羅丹也曾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希望同學們能走進生活這個語文大課堂,用你們的慧眼去發現、去描繪、去贊美生活的美。
(學要有所得。大家的合作交流,觸動了學生的靈魂,就能讓學生說出自己最深的體會,教師的寄語,讓課堂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同時,讓學生由課堂走入生活去進行語文學習,拓寬了語文課堂的寬度。)觀舞記(教案)
——朗讀教學中的音樂美
教學目標
I知識與能力:
1、積累字詞,以課本「讀一讀,寫一寫」中的為主。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品味文中描寫卡拉瑪姐妹優美舞姿的語句。
II過程與方法:
1、自主、合作、探究
2、品讀感悟法
III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初步培養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
教學准備
1.預習課文,掌握「讀一讀,寫一寫」中的字詞。
2.師生上網搜集資料,製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設想:
初一是學生開始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的時期,但他們的鑒賞能力還是很有限的,教師的引導很有必要。因此我在課前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課堂中利用多媒體創造教學情境,以朗讀作品中最富表現力的、能引起學生共鳴的語言為「切入口」,逐步引導學生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感悟作品的思想內涵,從而提高自己的審美素養和審美能力。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我注重培養學生協作的精神,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讓學生多想、多說、多做,以學生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付諸實踐貫穿課堂始終。對學生多給予肯定,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對學好語文更有信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以舞導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印度舞蹈。)
1、請同學們用心欣賞這段舞蹈,然後說說你們的感受。(引導觀察舞蹈演員的動作、服裝等方面)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適當鼓勵。)
生:這種舞蹈的動作十分優美、歡快,活力四射。
生:演員的動作整齊,十分和諧。
生:手臂非常靈活。時而優柔婉轉,表現出一種柔和;時而剛勁有力,表現出一種生機。
生:身上的服飾很華麗,穿在身上顯得無比動人。
2、過渡:同學們講得都很好。但是如果我們沒有看過這段舞蹈而單憑同學們的描述,我們還是很難相象出印度舞究竟是什麼樣的,我們的語言在這樣的舞蹈面前顯得有些空洞。但大家別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冰心老人的《觀舞記》,相信通過本文的學習,大家會有許多收獲的。(能否開個好頭,是一堂課成功與否的重要前提。有聲有色的畫面,能渲染氣氛,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導語的設疑,可激發學生的閱讀慾望:冰心會用怎樣的語言來描繪舞蹈藝術呢?這樣學生就能以積極主動的心態開始本課的學習。)二、配樂朗讀,整體感知。
1、學生輕聲自由讀課文,讀時以輕音樂陪襯。
2、朗讀後談初讀體會,各抒己見,教師不要作硬性評定。
3、思考問題:此文是寫給誰的?作者為何要送給他們?(由此問引出:姐妹舞蹈之「美」。)(學生對文本的感知是通過「讀」來完成的。本文語言質朴、明朗而優美蘊含著深厚的感情,輕聲朗讀比大聲朗讀或默讀更容易讓學生入境,獲得豐富的真實感受。各抒己見讓學生發現自我,肯定自我,激起主動說話的慾望。音樂的陪襯熏陶,如催化劑一般,渲染營造出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
三、品讀課文,賞析揣摩。
1、冰心的描繪,確實讓我們感受到了卡拉瑪姐妹的舞蹈之美,那她們的美是一種怎樣的美呢?能否從文中找出兩個字概括?(飛動。)
2、這種美在文中哪些具體語段得到生動的描繪?(16、17、18三個自然段。)(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指導學生用怎樣的感情、語調來朗讀,然後指名一位朗讀能力強的學生示範讀16自然段,接下來男女生分角色讀17、18自然段。初一學生有很強的表現慾望,分角色朗讀能激發他們的參與意識,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和朗讀的語感。)
3.此時此刻,讓你對這三個自然段作一個選擇,你最喜歡哪一自然段?為什麼?
生:我最喜歡文中16自然段。「她用她的長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間的褶裙,用她細碎的舞步,繁響的鈴聲,輕雲般慢移,旋風般疾轉,舞蹈出詩句里的離合悲歡。」在這句話中作者用簡潔的語言對卡拉瑪姐妹的外貌、衣飾進行了細致的描寫。她的眉毛是修長的,眼睛非常有神、充滿靈性,加上漂亮的衣飾,非常吸引人。
生:我也喜歡文中16自然段。在這段話中,作者不僅對卡拉瑪姐妹的外貌、衣飾進行了描寫,同時還細致刻畫了她的動作,這才是舞蹈的靈魂。她優美的動作與鈴聲的完美配合,正如作者所說「舞蹈出詩句里的離合悲歡」。
生:我喜歡文中17自然段。因為它寫出了卡拉瑪姐妹神情的多變,舞姿的優美。如「顰蹙」「粲然」「嬌羞」「嗔視」,豐富的表情顯示出她們舞蹈技藝的精湛。同時,在句式上採用排比句的形式,使語句讀起來很有韻味。)
生:我喜歡18自然段。這一段也是一個排比句,這段話中的詞語用得非常生動貼切。如「花開瓣顫」,「疾走驚躍」,「高視闊步」。它還用比喻表現了印度舞蹈的特點,以及卡拉瑪姐妹高超的舞蹈技藝。(引導:①這段文章中哪個句子最能表現印度舞蹈的美?「我們發現她們不但是表現的神和人,就是草木禽獸:如蓮花的花開瓣顫,小鹿的疾走驚躍,孔雀的高視闊步,都能形容盡致,盡態極妍!最精彩的是「蛇舞」,頸的輕搖,肩的微顫:一陣一陣的柔韌的蠕動,從右手的指尖,一直傳到左手的指尖!」②請一位同學配樂朗讀,其餘同學閉上眼睛聽同學想像舞蹈情景。③結合畫面同學口頭描述想像的情景。④齊讀第18段。)
……
(扣住文中的重點語段,引導學生由感知美、感受美到鑒賞美表達美。在師生的互動中,學生的情緒進一步高漲,在思維的碰撞中,學生產生更多的心得,朗讀時感情就更充沛、真摯。整個過程始終將學生擺在主體地位,並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有得提升審判品味。)
4.自由朗讀課文,提出不能理解的地方,全班討論。
1)生問: 「卡拉瑪在舞蹈的狂歡中,她忘懷了觀眾也忘懷了自己」這不是不負責任的表現嗎?
生答1:因為好的舞蹈不僅要動作美,還要心靈的完全投入,使自己也成為舞蹈的一部分,身心渾然一體,才能達到美的境界。
生答2:卡拉瑪姐妹已經在自己的舞蹈中陶醉了,她們太專注了,以至於忘懷了觀眾,但這決不是對觀眾的不尊重;相反,正因為尊重所以才專注。
2) 生問:「我們雖然不曉得故事的內容,但是我們的情感,卻能隨著她的動作,起了共鳴!」在作者觀看時,既然看不懂,為什麼會起共鳴?
生答:我們看不懂的是舞蹈背後的故事,但是卡拉瑪姐妹高超的舞技,讓人可以感受到一切悲歡離合,讓觀眾隨舞蹈的起伏而起伏,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3)生問:文中為什麼有這么多「假如」?
生答:因為作者認為自己僅為一名作家很渺小,她想嘗試所有的職業。世間的任何事物都是可以表現美的,作者想盡一切可能,來形容卡拉瑪姐妹舞蹈的優美.
生答:因為作者覺得卡拉瑪姐妹的舞蹈實在太美了,但自己貧乏的文字又不能描繪得那麼好,她想從多方面來描繪舞蹈的美,說明作者非常想把卡拉瑪姐妹舞蹈的美描繪得淋漓盡致。
4)生問:作者為什麼只描寫卡拉瑪姐妹的舞蹈動作,為什麼不描寫觀眾?
生答:因為作者完全被卡拉瑪姐妹的舞蹈吸引,根本沒有注意到觀眾的反應。從側面寫出卡拉瑪姐妹舞蹈的精彩。
5)生問:舞蹈是一種娛樂,為什麼這次舞台上的氣氛是靜穆庄嚴的?
生答1:卡拉瑪姐妹對於觀眾很尊重,所以舞台上的氣氛是靜穆庄嚴的。
生答2:因為印度舞是印度的傳統文化之一,表示著對印度古老文化的尊重,所以舞台上的氣氛是靜穆庄嚴的。(明確:這是一種宗教舞蹈。)
6)生問:我心中的「咿呀」指的是什麼?
生答1:作者想要用語言來形容,但她認為太美了,想不出怎樣表達,所以變成了「咿呀」。
生答2:作者對卡拉瑪姐妹舞蹈的贊美和熱愛之情。
7)生問:為什麼開頭作者說「難以形容卡拉瑪姐妹的舞蹈」,文中也說「我實在描寫不出」,文章作者對卡拉瑪姐妹舞蹈的描寫卻又生動形象,請問矛盾嗎?
生答1: 不矛盾 ,因為作者認為卡拉瑪姐妹的舞蹈實在太美了,她認為自己貧乏的語言不能表現出她的美,只能盡力,所以不矛盾。
生答2:不矛盾,文章作者對於卡拉瑪姐妹舞蹈的描寫卻又生動形象,實指卡拉瑪姐妹的神態。而「我實在描寫不出」實指心靈的舞蹈,真正的舞蹈。
8)生問:第19小節中說:「看了卡拉瑪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體會到印度的優美悠久的文化藝術……」為什麼看了她們的舞蹈會體會到她們的文化?印度文化有什麼特點?
(這道題較難,教師要加以引導。)
首先,藝術上的交流,能增強世界各國各民族之間的相互了解和溝通,所以,「看了卡拉瑪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體會到印度的優美悠久的文化藝術……」
其次,所有優秀的藝術家,都在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吸取養料,卡拉瑪姐妹也是一樣,「吸收著大地母親給予它的食糧的供養」。沒有印度悠久文化的熏陶,沒有印度文化歷史的內涵,卡拉瑪姐妹的舞蹈就不會這樣優美動人。
(在課上,通過討論解決學生課前提出的問題,真正使課前、課堂、課後成為一個完整的整體。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付諸實踐,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四、遷移拓展,課堂延伸。
1、這篇文章的文字很優美,值得我們一讀再讀。能否結合自己的感受或學習生活體驗,說說為什麼冰心奶奶能寫出這樣一篇優美的文章,像卡拉瑪姐妹的舞蹈那樣打動人心?
我個人認為,冰心老人之所以能寫出這樣一篇優美的文章,首先可能是她從小就對文學懷有極大的興趣,觀察或寫作時能全身心地投入。
其次是她在文學以及其他方面堅持不懈的學習,從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吸取了許多寶貴的養料。
三是由於她的勤奮。從她十幾歲開始發表文章到她逝世,一直筆耕不輟,堅持寫作近八十年。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2、如果說貝多芬的音樂是靈魂的聲響的話,那麼卡拉瑪姐妹的舞蹈就是心靈之舞。只有心靈之舞才是真正的舞蹈。請問同學們我們中國有這樣的舞蹈嗎?能否舉例?為什麼她們的舞蹈也是心靈之舞?(如楊麗萍的《孔雀舞》、黃豆豆的《豐收》等。明確:他們的舞蹈是整個身心的投入。楊麗萍的舞蹈不僅舞姿優美,而且還讓人能感受到中國女性的美麗和溫柔。黃豆豆的舞蹈,讓人感受到中國男兒強壯的體魄和力量,感受到中華男兒堅強不屈的精神。)
3、討論回答後,欣賞楊麗萍的舞蹈《雀之靈》。(做到隨學隨練,切實提高寫作水平)
請同學們拿起你手中的筆,學習冰心奶奶,用精緻的形容詞、生動形象的修辭手法,去描繪生活美,來表現自己所看見的和所想到的,哪怕是一個詞語、一個句子、一段文字都行。------誰先寫好,誰就優先展示他的勞動成果。
生:在柔和的燈光、柔美的音樂包圍下,舞蹈大師楊莉萍在盡情地展示她那夢幻般的舞姿。在我看來,她在舉手投足間,把孔雀的靈韻刻畫得淋漓盡致。她的每一個手勢,每一個跳步,每一個轉動都出自於對生命的喜悅。比風更輕,比夢更美,比雲更柔軟,比幻想更動人。長裙之上,星點密布,衣衫動處,飄飄欲仙。我彷彿有被攜去雀仙園之感,身體已不復存在,唯有靈魂浮游在縹緲的天空。
生:那柔美的旋律在耳邊輕盈地回盪。一隻柔美的孔雀在那兒旋轉著高雅的身軀。兩只手在那兒不斷擺動,如同一隻展翅的海鷗,在那兒與一種力量搏鬥,站起來了,手指在頭頂上靈巧地擺動著,舞者把柔韌的美帶給了我們,也把那顆信念的種子,吹進了我的心中……婀娜的舞姿,柔美的臂膀,高傲的氣勢,在我的眼前回盪。
生:像一朵白雲在人眼前緩緩飄過,高貴的氣質讓人眼睛一亮,我們立刻就被舞蹈大師楊莉萍拉入了夢幻般的舞蹈境界。優美動聽的音樂瞬間響起,一隻高貴的「孔雀」開始翩翩起舞。「孔雀」美麗的姿態,如一朵嬌嫩的蓓蕾,在陽光下綻放。一陣柔韌的蠕動,時而緩慢,時而輕快,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如風似水,修長的手指靈活的變換著。孔雀的美態被刻畫得淋漓盡致。你已無法轉開目光,一隻美麗幽雅的孔雀已深深刻入了你的心裡。這就是美,自然,和諧,如微風拂過你的面龐。
(教是為了不教,學就是為了會用。學生在讀的基礎上,有了感悟再來動筆寫,就能真正讓知識成為自己思考的結晶。)
五、總結。
這節課,我們從卡拉瑪姐妹到美麗的孔雀舞,心靈一次次受到美的洗禮。藝術的美,讓我們心馳神往;藉助語言再現藝術,更是讓我們得到語言和舞蹈的雙重享受。美的文章,讓我們沉浸於字里行間,流連於書香文字。讓我們再次回到文章,選擇你喜歡的段落朗讀,並背會它。
六、課後作業。
1、 修改課堂內的這段描寫,並把它寫在綜合本上。
2、 教後感:
朗讀有助於學生更直觀地領略到文章的音樂美。我們知道音樂是以其特有的節奏旋律來打動人心,感染聽眾,從而顯示藝術魅力的。好的音樂,總給人余韻裊裊,繞梁三日的美感。好的文章也是如此。學生也只有通過恰當地朗讀,才能感受到文章的旋律美。
在《觀舞記》這篇散文中,冰心大量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方法來描寫卡拉瑪姐妹優美的舞蹈,准確的詞語,優美的文字,朗讀它們,猶如一個個跳動的音符貫穿於文章中,有效地增強了文章的美感。
通過個別朗讀,分組朗讀,齊讀,自由朗讀,表情朗讀等多種朗讀形式,學生能夠更好地領悟到冰心散文所具有的音樂美。特別是17自然段的表情朗讀。不僅讓學生讀出音調的抑揚頓挫,同時還要表現出面部喜怒哀樂。批情人文,情隨聲出,其聲琅琅,其樂融融。
相關鏈接:
1、艾青的詩歌《給烏蘭諾娃》,這也是作者在欣賞了一場優美的舞蹈表演後的所思所感。
2、再讀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選段,看看他怎樣用語言來描繪音樂的美。
3、高爾斯華綏《觀舞》
4、劉鶚《老殘游記》中「明湖居聽書」的精彩描寫。
5、葉君健先生的《看戲》。
4. 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本孫權勸學課文及譯文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yé)!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管事了,不可不學習!」呂蒙以軍中事務多來推辭。孫權說:「我難道想要你鑽研經書當博士嗎?只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以往的事情罷了。你說事務多,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我經常讀書,自以為大有益處。」 呂蒙於是開始學習。到了魯肅來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論議,十分驚奇地說:「以你現在的才幹、謀略來看,你不再是原來那個吳下阿蒙了!」呂蒙說;「士別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長兄知道這件事太晚了啊!」魯肅於是叩拜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後分別了。
初:當初,起初,這里是追述往事的習慣用詞。
謂……曰:謂,告訴;連用表示「對……說」。
卿:古代君對臣或朋友之間的愛稱。
今:如今。
當塗:當道;當權
掌事:掌管事務。
辭:推辭,推託。
以:介詞,用。
務:事務。
孤:古時王侯的自稱。
豈:難道。
博士:當時專掌經學傳授的學者的官職。
涉獵:粗略地閱讀。
見往事:了解歷史。見,了解;往事,指歷史。
耳:語氣詞,表示限制語氣,罷了。
多務:事務多,雜事多。務,事務。
孰若:與……相比如何;誰像(我)。孰:誰,哪個;若:比得上。
益:好處。
乃:於是,就。
始:開始。
就學:指從事學習。
及:到了……的時候。
過:到。
尋陽: 縣名,如今湖北黃梅西南。
與:和。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待:看待。
大兄:長兄,這里是對同輩年長者的尊稱。
何:為什麼。
見事:認清事物。
乎:啊。表感嘆或反問語氣。
此文記敘了三國時期呂蒙在孫權勸說下開始學習,而使才略有了驚人的長進,並令魯肅為之嘆服、與之「結友」的故事,說明了人應當好學、只要肯學習就會有進步的道理,突出了學習重要性。
孫權,傳說是中國兵法家孫武二十二世後裔。生來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頤大口。形貌奇偉異於常人。自幼文武雙全,早年隨父兄征戰天下。善騎射,年輕時常常乘馬射虎,膽略超群。
《孫權勸學》選自《 資治通鑒》,該書是北宋司馬光(政治家,史學家)主持編撰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共1362年間的史事。因宋神宗的「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的評價而得名。
5. 人教版語文書七年級下冊所有的古詩
新版的和舊版的古詩一樣!
山中雜詩
吳均
山際見來煙,
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
雲從窗內里出。
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容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青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逢入京使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
杳杳鍾聲晚。
荷笠帶斜陽,
青山獨歸遠。
約客
宋 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論詩
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希望你能滿意!
6.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書里有多少個文言文
有6篇,分別是:
孫權勸學
木蘭詩
賣油翁
陋室銘
愛蓮說
河中石獸
望採納,謝謝
7. 七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課後生字詞
你好!七年級下冊人教版語文課後生字詞有:
1.攢 拗 確鑿 菜畦 輕捷 蟋蟀 腦髓 相宜 書塾 方正 博學 蟬蛻 人跡罕至 人聲鼎沸 2.腫脹 叮囑 恐懼 驪歌 花圃 3.醜陋 訕笑 嫉妒 來勢洶洶 4.瞬息 幽寂 延綿 荒草萋萋 5.無 6.巔 澎湃 狂瀾 屏障 哺育 九曲連環 7.郝 叟 哽 懊悔 祈禱 8.逼狹 崎嶇 阻抑 回環曲折 亦復如是 9.熾痛 嗥鳴 斑斕 讕語 怪誕 亘古 默契 回壟 蚱蜢 污穢 10.無 11.宰割 籌劃 彷徨 仰慕 可歌可泣 鮮為人知 當之無愧 鋒芒畢露 家喻戶曉 婦孺皆知 馬革裹屍 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 12.衰微 赫然 迭起 高標 鍥而不舍 兀兀窮年 瀝盡心血 潛心貫注 心會神凝 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 慷慨淋漓 氣沖鬥牛 13.重荷 愁苦 深邃 躊躇 巴望 鎖閉 磐石 惹人注目 雜亂無章 不見天日14.博學多識 一拍即合 尋歡作樂 忘乎所以 義憤填膺 15.無 16.憚 踱 棹 歸省 行輩 攛掇 鳧17.狂舞 閃射 火烈 飛濺 亢奮 晦暗 羈絆 驀然 冗雜 搏擊 燒灼 奔突 翻飛 大徹大悟 18.撇 蘸 幽暗 愜意 疏密 包羅 硃砂 口頭禪 參差不齊 19.清揚 咿啞 靜穆 端凝 顰蹙 粲然 嗔視 變幻多姿 本色當行 離合悲歡 低回婉轉 叱吒風雲 渾身解數 高視闊步 盡態極妍 息息相通 20.無 21.拽 無垠 癲狂 凜冽 吞噬 銷蝕 羸弱 步履 告罄 遺孀 堅持不懈 千辛萬苦 風餐露宿 夜不成眠 精疲力竭 悶悶不樂 毛骨悚然 耀武揚威 揚揚得意 怏怏不樂 姍姍來遲 憂心忡忡 疲憊不堪 畏縮不前 魯莽大膽 念念有詞 語無倫次 精打細算 與其…毋寧 22.咯 噎 輻射 篩糠 遮蔽 幻影 疲倦 協奏 軀殼 臍帶 犁鏵 真諦 卷土重來 芸芸眾生 死得其所 23.砭骨 履踐 崔巍 養精蓄銳 齊心協力 頭昏眼花 腰酸背痛 勇往直前 24.建樹 陰霾 疆域 迫不及待 孜孜不倦 剛毅不屈 25.無 26.污澀 紅綾 慫恿 悵然 蜷狀 悲楚 懲戒 妄下斷語 27.肌腱 逞能 恍惚甜膩 嫻熟 進退維谷 一塵不染 略勝一籌 眼花繚亂 秩序井然 28.鉸 勸誘 抽搐 溝壑 不羈 嘰嘰喳喳 石破天驚 29.覷 鬣 剽悍 疆場 馴良 勇毅 窺伺 迎合 瘡痍 枉然 闊綽 觀瞻 妍麗 庇蔭 遒勁 獷野 畸形 顎骨 慷慨以赴 相得益彰 有過之無不及 30.無
--杭州孔孟教育
8. 人教版七年級下學期語文書封面圖片出處
七年級上冊下冊語文書的封面都是徐悲鴻 畫的
主要講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9. 誰有新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電子課本
第一單元
1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2 爸爸的花兒落了
3 丑小鴨
4 詩兩首
5 傷仲永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回性學習:成長答的煩惱
第二單元
6 黃河頌
7 最後一課
8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19 土地的誓言
10 木蘭詩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黃河,母親河
第三單元
11 鄧稼先
12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13 音樂巨人貝多芬
14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15 孫權勸學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我也追「星」
第四單元
10. 購買人教版七年級語文書下冊
新華書店,一般會有的,因為學校都是在那裡進的書.
如果沒有的話,一般的復印就可以,語文課本內容一般都是黑白畫,彩印實在是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