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三年級語文冊

三年級語文冊

發布時間:2020-12-18 12:28:06

1. 三年級語文下冊全冊說課稿

【說教材】
1、教材簡析
《燕子》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第十冊第一單元的第一課。課文的作者是現代作家鄭振鐸先生。《燕子》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狀物散文,主要描繪了春天裡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飛翔、在電線上停歇的畫面,給春天帶來了許多生機。
課文內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寫燕子的外形特點(描繪外形美)。第二部分寫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生趣(寫出了春天的美)。第三部分寫燕子飛行時的情景(寫出了動態美)。第四部分寫燕子停歇時的特點(這是靜態美)。
文章的篇幅短小、條理性強、語句優美,作者的觀察細致入微,表現了燕子
的可愛,春天的美麗,既是對學生進行朗讀背誦訓練的好文章,也是本單元培養學生觀察和表達的好材料,又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好素材。
2、教學目標
根據大綱要求和本單元訓練重點結合教材本身的特點及學生實際,按新課標要求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8個生字,掌握「俊俏、聚攏、增添、倦了、音符」等詞語。
(2) 培養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描寫事物的能力。
(3) 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 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美景,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重點、難點分析
課文的題目是燕子,因此引導學生體會燕子的可愛和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色是文章的重點,同時根據本單元的訓練重點以及小學生認識分析事物的特點學會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也是本課的重點。而理解課文兩個重點句子「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和「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麼像五線譜啊。停著的燕子成可音符」是本課的難點。
【說教法】
為了達成以上教學目標,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宜將情教學
法貫穿教學始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輔以重點詞語突破,圖文結合,感情朗讀,讀中悟情,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同時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完成本課教學。
【說學法】
課堂是學生活動的舞台,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綜合運用已經學過的讀書方
法,通過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畫一畫、寫一寫等方法學習本課。

【課時安排】
為了達成以上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本課安排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第一課時:創設情境,激情導入;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深入探究,質疑解疑。
第二課時:探究第二、三、四自然段;質疑問難,總結全文;拓展延伸,自由創作。
【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由學會聽兒歌《小燕子》引入課題,這樣的導入既觸動了兒童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增強趣味性,同時讓學生齊唱便無形中讓學生對歌詞中的「燕子」、「春天」有了熟悉的感覺同時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的積極性一調動就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課堂基調。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准生字的讀音,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把課文讀通順。
學生通過讀課文能為識字教學創設語言環境,為感情朗讀打基礎,為理解句子做鋪墊。
(2)給課文每個自然段概括段意,並歸納主要內容。
學生通讀全文整體感知,就為下面深入研究課文作好鋪墊,也能培養學生閱讀的能力。
(三)深入探究,質疑解疑
(1) 細讀課文,思考並勾畫理解:課文從那幾方面描寫了燕子的外形美?表現
了燕子怎樣的特點?再出示燕子的投影片讓學生觀察,小組內討論交流。
板書:
羽毛——烏黑發亮 翅膀——俊俏輕快 尾巴——尖刀似的
(總的特點:活潑可愛)
利用形象的教學手段可彌補語言文字不足,充分發揮教學直觀性的特點,也可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觀察能力。
(2)「湊」字是什麼意思?(幾方面合起來)
教師提供媒體演示,幫助學生體會燕子的外形特點及理解「湊」字的意思,點擊電腦課件,與學生一起邊敘述燕子的外形,邊演示「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使羽毛閃動),「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使翅膀閃動),「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尾巴閃動)這幾部分合起來就「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一個「湊」字就使文章頓顯生動,可愛的小燕子的形象便栩栩如生,躍然於紙上。
(3)指導並背誦第一自然段(讀出小燕子的活潑可愛)
(四)探究第二自然段
(1) 默讀課文思考:課文抓住了那些景物特徵來表現春天的?邊讀邊勾畫有關
詞語。
(2) 理解「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光彩奪目」「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
教師邊板書邊幫助學生理解本段內容,板書的外形猶如一朵鮮花,體現了一種美感,有助於學生體會春天的美,並利用板書展示的形象幫助學生理解「趕集」和「聚攏」這兩個詞。
(3) 欣賞教學光碟中本段描繪的花紅柳綠、鶯歌燕舞、春意盎然的初春美景,
再次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培養美的情感。
(4) 指導感情朗讀
(五)探究第三自然段
(1)運用「讀——劃——品——誦」的學習方法,自學第三自然段,感受燕子飛行時的特點。
(2) 投影出示練習題
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 ),唧唧的叫著,有的( )過湖面,尾尖偶爾( )一下水面。
①按課文內容說一說
②展開合理想像,想一想鳥兒具體的「掠」「沾」的姿勢和叫聲。
這一練習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課文內容,同時發展學生的思維,把學生放飛到想像的自由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取得語言文字訓練與思維同步發展的效果。
(3) 思考作者是按什麼順序觀察和描寫燕子飛行的?(上——下)
(4) 指導背誦,強化記憶。
(六)探究第四自然段
(1) 自由讀,邊讀邊畫出你喜歡的詞、句。
(2) 交流重點賞析「幾痕」、「五線譜」等詞。
辨析「幾痕」和「幾根」
教師在黑板上畫兩組線,幫助學生理解:
教師在兩組線上分別添上幾筆,利用板書進行巧妙的點撥,勝似講解,形象直觀,使學生一目瞭然。
(3) 以讀代講理解最後一句話表達的思想感情。
(七)質疑問難,總結全文
「為學患無疑,疑則進也」鼓勵學生勤發問多發問,有利於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發展思維同時也能培養學生邊讀邊想,不懂就問的習慣。
學生根據板書總結全文,可促進學生對全篇課文內容進行梳理,提綱挈領,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概括能力在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的基礎上有感情朗讀,可使學生的思維再次受到熏陶,感情得到升華。
(八)拓展延伸,自由創作
《語文新課程標准》重視拓展學生的思維,發展創新能力,針對本課的內容自由創作一張春景圖,把自己眼中的春景描繪出來。

【說板書】
羽毛——烏黑發亮

外形 翅膀——俊俏輕快(活潑機靈)

尾巴——剪刀似的 燕子
趕來 (增添生機)

飛行 (快)

停歇 (五線譜)

該板書設計抓住重點詞語,引導學生加以概括歸納,有利於概括能力和布局謀篇的能力。它是施教的「藍圖」,是教與學思路的體現,是一篇課文教學的縮影。

19世紀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形象地指出:「一個真正的教師指點給學生的不是己投入千百萬年動盪的現成的大廈,而是促使他們去做砌磚的工作,同他一起建造大廈,教他建築。」我國教育家葉聖陶也曾指出:「教師教任何功課,『講』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講』,『教』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國內外教育家的精闢論述,強調了教師要引導學生入知識之門,帶領學生上科學之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讓學生一輩子受用。如何改革課堂教學,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獲取知識,運用知識呢?下面就《荷花》第一教時,談談我的粗淺見解。

一、教材分析
《荷花》一課,是省編義務教育五年制第六冊第六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課文寫「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並展開想像,贊美了荷花的美麗。再現了如詩如畫的大自然美景。全文共五個自然段。作者以觀察的程序為線索敘寫。課文內容可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1—3節),寫的是作者從看荷花的角度,對荷花進行直接記敘描寫。作者由『「聞」到「清香」,來到荷花池邊。乍看荷花,有的「初放」,有的「盛開」,有的「含苞欲放。」再細看,那亭亭玉立的荷花姿勢各不相同。接著通過假設「一大幅活的畫」,圍繞一個「活」字,展開想像,轉入對荷花動態的描繪,這是課文的第二部分(4—5節)。作者從想像的角度,對荷花進行比喻性描寫。進一步描繪了荷花的美麗。課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觀景,情景變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豐姿,而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佼讀者既賞心悅目,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因此,這篇課文的教學,根據三年級學生形象思維較發達的特點,要充分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進行美的教育。同時也要緊扣教材第六單元的訓練重點,練說自然段的大意,學寫總分段式的一段話。

二、教學目標
根據大綱要求,三年級階段著重進行段的訓練。第六單元的閱讀訓練重點是用「誰」、「怎麼樣」的句式概括自然段大意。學會用總分的方法寫一段話。課文第二自然段就是用總分方法寫的一段話,教學時可作學法遷移,安排學生練筆。圍繞教材和單元的特點《荷花》第一教時可設定如下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教學目標:1.自學為主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理解6個新詞的意思。
2.按提示分析指定的句子。
3.理解並概括1、3自然段的大意。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第二自然段。
5.初步了解荷花的美麗、感受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概括1、3自然段的大意。
教學難點:理解荷花開放時的種種姿態,體會荷花的美。

三、教程設計及指導思想
(一)激趣導入
一堂新授課,導語的設計至關重要。所謂「萬事開頭難」也就是這個道理。富有情趣的導語,就像師生之間架起一座溝通心距的橋梁。通過橋梁,師生的心拉近了,正如俗話所說的「良好的開頭,等於成功的一半。」《荷花》一課的導入,可用謎語激超:「一個小姑娘,長在水中央,身穿粉紅衫,坐在綠船上。」也可用回憶舊知法導入。即讓學生回憶三冊27課《學畫》,王冕畫的那池荷花,「花瓣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
如此激趣導入新課,學生的聽覺、思維、想像,「多頻道」運作,情緒一下於被調動起來了。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的課堂基調。
(二)初讀課文,理情思路
初讀課文,除了掃清文字障礙,還要對課文內容建立「框架結構」的認識,訓練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從全局出發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脈絡,體現「摯領一頓,百毛皆順」的教學思想。
1.自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教師檢查:
a.哪些字容易讀錯,該怎麼讀?
b.哪些字容易寫錯,怎麼記?
c.「蓬」、「骨」的結構。
2.課文寫了荷花的哪幾方面?
幻燈題檢查:作者寫了荷花( )、( )、( )和自己的( )。
(現今社會知識繁多,書籍如海。速讀課文留下整體的感知,為今後瀏覽式閱讀習慣的養成打基礎。)
(三)深讀悟情,學法遷移
當前課堂教學的最顯著的特徵之一,便是信息量的傳輸吞吐非常活躍。如果說「講述」是信息的單向傳遞,那麼「談話」也不過是信息的雙向傳輸,而「討論」卻是信息多向、立體的傳輸。教師在確定教學方法後,組織討論的藝術,起著十分重要的主導作用。因為通過討論,可讓學生在自主的情況下學懂課文寫了什麼,怎麼寫的,為什麼這樣寫。進而從讀學寫,水到渠成,訓練技能,形成學力。
1.第一段課文。
a.思考:哪些詞語可以看出荷花的清香吸引人?
b.這些詞語的朗讀語調該怎麼處理?請你讀讀。
c.放手讓學生評價,指名再讀、學讀、齊讀。
d.做作業本第5題。
e.為什麼選這一句?
深讀課文與初讀課文相互照應,訓練學生注意學習的前後聯系,抓住主要內容概括大意,學練結合,鞏固學習成果。避免學生像小猴於下山,「那樣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2.第二段課文。
a.過渡:荷花的清香誘人,它的形態也的確引人入勝,同學們請看掛圖。教師以圖激情,讓鮮明的圖畫,激起學生思維活動的又一次高潮。
b.圖文對照,自由默讀。用~~~標出這一段的總起句。用( )標出荷花的各種形態。
c.學習寫荷花的句子。
(a)學習寫花骨朵的句子。
①讀這句話,感覺怎樣?
②通過哪些詞表現的?
③請你讀讀這一句,評一評,再讀,師讀,生讀。
④總結學法:整體感知——抓重點詞——品讀悟情。
(b)學法遷移,半扶半放學習寫荷花「才展開」和「全展開」的句子。
d.學法遷移,放手學習寫荷葉的句子。
e.討論寫荷花為什麼先寫荷葉?討論的目的是啟發學生懂得花如此嬌艷動人,離不開綠葉的襯托,正因為有荷葉的「挨挨擠擠」、「碧綠」、「大」、「圓」,才有千姿百態,生機蓬勃的荷花。作者寫花前對荷葉的描述,埋著伏筆,這正是作者布局謀篇的匠心所在。
f.師,男、女生,分讀總起句,及寫花、葉的句子。
g.指導背誦第二段課文。
在反復品讀欣賞後,荷花的美躍然紙上,呼之欲出。圖文對照,學生不禁由衷地感嘆,「真是景如圖,畫如景啊!」學生的情感達到了高潮,教師對於句序略加指點,自然能熟讀成誦。由讀到背,水到渠成,順理成章。這一背誦環節,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進了學生對優美語匯的積累、內化。
3.第三段課文。
a.過渡:荷花的形態引人入勝,值得觀賞,荷花的美姿更有迷人的魅力。這一段課文的學習,老師要讓同學們運用剛才學到的學習方法自學,再在四人小組里展開討論,然後選代表匯報。此項自學安排,意在鞏固學法。
b.著重討論「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因為作者被眼前這池荷花陶醉了,覺得荷花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所以當它是一幅活的畫。
c.以陶醉的語氣感情朗讀這一段。
d.用「白荷花」概括這段大意。
e.用書上這段的開頭句作總起,用上「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學寫荷花的姿勢。根據單元訓練重點,變式進行學寫遷移。豐富學生的想像,積累語言,掌握段的寫法,使教學融為一體,做到教練結合,有利於促進學生各種感觀的調配使用,達到教學最優化。
4.總結課文。
今天這堂課,你們學到了什麼?俗話說:「編筐編簍,全在收口」。課文總結,在課堂教學中地位不可低估。通過總結,能促進學生對一堂課的教學進行梳理,提綱挈領,抓住重點,儲存信息,鞏固記憶知識。有利於兒童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為高一年級的學習打下基礎。
5.課外練習。
用總分法寫一種花。

四、課堂設計的特色
1.教學從整體到具體,再回到整體,思路清晰,脈絡分明。
2.抓住作者寫荷花荷葉的精妙之筆,咬字嚼句,反復品味,不僅讓學生欣賞作者遣詞造句落筆的生動准確,而且通過遷移學習,訓練了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
3.多法品讀,內化語言。對於文質兼美的文章,抓好讀的訓練是最好的教學手段。因為文章的「美」是學生通過多種讀法品味出來的。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能使學生陶醉,產生共鳴,也只有熟讀才能成誦,把課文里一個個句式,一種種規范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4.教學中學路分明:從撫——領——放。全體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自主、積極、主動的活動。耳聽、眼看、口讀、腦想、手寫,「全頻道」運作,「多功能」協調,「立體式」展開。
他先按照慣例向聽者概括陳述所說課的主要內容、中心,分幾個部分,每個部分主要講什麼,再聯系單元訓練的重點,說明所說課文在整個單元的語言文字訓練中所處的地位及其作用。然後提出課文的教學目標,接著陳述自己為了實現教學目標,計劃分幾個課時進行教學,各個課時分別完成哪些教學任務。這些內容說得清楚、明白、有條有理,而且把該說的都說了,完全符合說課的要求,真正做到了內容的系統性、敘述的條理性。在說完以上這些內容以後,趙老師用「下面,我著重講我第1課時的教學」一句話,將說課從說整篇課文轉入所說課時課文的教學。十分簡潔、自然。在下面部分,趙老師依次說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設計,最後說板書,也同樣把該說的內容都說,而且同樣說得清楚、明白、有條有理,做到了內容的系統性和敘述的條理性。不僅如此,陳述的內容,有詳有略,該詳的詳,該略的略了,從而突出了教學過程這個說課的重點和中心。如果我們集中分析一下教學過程,也可以發現趙老師設計的這個教學過程言簡意賅,的確切實可行。
在教學過程中,有聽、有說、有講、有寫、有練,訓練形式多樣,而且始終注意緊扣教學目標和根據教材的特點來組織教學活動。她讓學生讀課文感受荷花的美,聽錄音品味荷花的美,再通過練習,加深對荷花美的印象,從而使學生得到美的陶冶,培養了愛美的高尚情趣。
總之,趙老師的說課是成功的,按說課的標准進行評價,也應當說是一堂好課。如果還有什麼可以改進的話,那麼,一是在轉入說自己第一課時教學的時候,還可以插進去再分析一下該課時的教材(上面的教材分析,是從教材的整體角度去分析的,整體的分析,不能代替局部教材的剖析);二是教學過程中的有些內容應該具體一些,如「總結」說課中雖說了總結的方法,但沒有說總結的具體內容,「測試」,也只說了測試的好處,沒有說具體怎樣測試和測試什麼,這些都使聽者難以判斷說課者安排的總結、測試到底好不好,好在哪裡,以及到底有沒有價值,有沒有必要,從而影響了整個教學過程的說課效果。再者,板書設計,趙老師是把它當作附錄附註在後面的,而且解釋也只有幾句話,這是不妥當的。因為板書也是說課中的一個重要內容,說課一定要說板書,則不僅要求說內容、特點,而且還要說如何使用板書等等。總之,好的說課,連細節也應注意規范,因為細節其實不細,它同樣關聯著說課的整體效果。

2. 三年級語文下冊的古詩

三年級下半學期

古詩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版。

不知細葉誰裁出?權

二月春風似剪刀。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其二
)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遊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絕句四首(其三)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江畔獨步尋花(其六)



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3.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書上的所有古詩

第一單元第2課《古詩兩首》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內不盡,
春風吹又生。
宿新容市徐公店

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
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第五單元第17課《古詩兩首》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絕句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4. 百度文庫三年級語文下冊

教版:第 9 課王【課前預習】1. dì xiāng jiàng yì zhì zuàn zuò2.A 籍箱 B 湖胡 C 諦締 D誨侮 3.(1) ①荒僻②塌敗 (2) ①品行端②性格內向 , 態度誠懇 4. 王命 , 身僵直 , 非怕 , 作者同情悲酸王死幾 , 作者每每想起 覺愧於幸者 , 總覺前 , 關夠表達知識良知悲憫情懷 【課堂習】1. 王善表現 : 送冰塊倍 ; 送錢先看病要錢 ; 拿錢擔家看病錢夠 ; 受家 , 總忘 , 世前拿東西門謝 2. 詳寫王世前硬撐著帶著香油雞蛋 ; 我 ; 家致謝片段能見王善良 3. ; 我 ; 尊重 , 忍讓 ; 我 ; 善落空 ( 意即 )4. 題放性題目論認 ; ; 或 ; 否 ; 都 , 言理即 5. 略【課練習】1. 太 , 作者寫表現窮志短 , 再苦要靠自勞謀 , 堅守自做尊嚴 , 決接受施捨 , 違背良知精神 ; 尊嚴 ; 題 , 表明主題 , ; 撿垃圾 ; 比較籠統 , 像寫已 , 所適合換 2. : ①冷風能用廢棄物纏身防寒 ②撿垃圾 , 經濟收入低 3. 偷搶騙貪污受賄討要 , 我用我勞養我 4. 寒風肆虐更襯托艱難助 , 表現境況維護自尊嚴難能 貴

閱讀全文

與三年級語文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