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小學四年級語文成語

小學四年級語文成語

發布時間:2020-12-18 10:54:15

A. 四年級上冊語文所有成語

春風和氣
氣息奄奄
奄奄一息
息息相通
通都大邑
眠霜卧雪
雪窖冰天
天理良心
心花怒放
放盪不羈
不自量力
力透紙背
背城借一
一成不變
變化多端
絕處逢生
生財之道
道聽途說
說東道西
西窗剪燭
曉風殘月
月明如晝
晝伏夜行
行成於思
思如泉湧
處高臨深
深居簡出
出山朱水
水來土掩
掩耳盜鈴
處心積慮
慮不及遠
遠走高飛
飛災橫禍
禍福無常
聞所未聞
聞一知十

十字路口
口耳之學
學海無涯
啼飢號寒
寒蟬仗馬
馬革裹屍
屍橫遍野
野有餓殍
鳥面鵠形
形勢逼人
人一已百
百廢俱興
興風作浪
守株待兔、自相矛盾、亡羊補牢、掩耳盜鈴、畫龍點睛
畫蛇添足、葉公好龍、刻舟求劍、狐假虎威、濫竽充數
偷雞摸狗、豬狗不如、兔死狗烹、鼠目寸光、膽小如鼠
九牛一毛、兔死狐悲、老馬識途、亡羊補牢、順手牽羊
春風和氣
氣息奄奄
奄奄一息
息息相通
通都大邑
眠霜卧雪
雪窖冰天
天理良心
心花怒放
放盪不羈
不自量力
力透紙背
背城借一
一成不變
變化多端
絕處逢生
生財之道
道聽途說
說東道西
西窗剪燭
曉風殘月
月明如晝
晝伏夜行
行成於思
思如泉湧
處高臨深
深居簡出
出山朱水
水來土掩
掩耳盜鈴
慮不及遠
遠走高飛
飛災橫禍
禍福無常
聞所未聞
聞一知十
十字路口
口耳之學
學海無涯
形勢逼人
人一已百
百廢俱興
興風作浪贊
描寫人的品質:平易近人寬宏大度冰清玉潔持之以恆鍥而不舍廢寢忘食大義凜然臨危不俱光明磊落不屈不撓鞠躬盡瘁
二、描寫人的智慧:料事如神足智多謀融會貫通學貫中西博古通今才華橫溢出類拔萃博大精深集思廣益舉一反三
三、描寫人物儀態、風貌:憨態可掬文質彬彬風度翩翩相貌堂堂落落大方 鬥志昂揚意氣風發威風凜凜容光煥發神采奕奕
四、描寫人物神情、情緒:悠然自得眉飛色舞喜笑顏開神采奕奕欣喜若狂呆若木雞喜出望外垂頭喪氣無動於衷勃然大怒
五、描寫人的口才:能說會道巧舌如簧能言善辯滔滔不絕伶牙俐齒出口成章語驚四座娓娓而談妙語連珠口若懸河
六、來自歷史故事的成語:三顧茅廬鐵杵成針望梅止渴完璧歸趙四面楚歌 負荊請罪精忠報國手不釋卷懸梁刺股鑿壁偷光
七、描寫人物動作:走馬觀花歡呼雀躍扶老攜幼手舞足蹈促膝談心前俯後仰奔走相告跋山涉水前赴後繼張牙舞爪
八、描寫人間情誼:恩重如山深情厚誼手足情深形影不離血濃於水志同

B. 小學生四年級語文課本第一單元 課文四字詞語,成語

說三道四
shuō sān dào sì
【解釋】形容不負責任地胡亂議論。
【出處】清·崔灝《通俗版編·言笑》:「權莫學他人不知朝暮,走啟蒙鄉村,說三道四。」
【結構】聯合式。
【用法】一般作謂語、狀語。用作貶義。
【正音】說;不能讀作「shuì」。
【辨形】道;不能寫作「倒」。
【近義詞】說東道西、誇誇其談
【反義詞】相對無言、默不作聲
【例句】
(1)王二嫂是個出了名的長舌婦;就愛在鄰居之間~;搬弄是非。
(2)她最怕別人在她背後~;所以不管做什麼事都很謹慎。

C. 四年級語文下冊成語積累

成語積累之【荀令留香】

【成語】荀令留香

【讀音】xúnlìngliúxiāng

【解釋】荀令留香,亦做「留香荀令」。描述的人物是三國時期的謀士美男子荀彧。形容美男子。

【故事】三國時期,荀彧為尚書令,稱為荀令君。荀令君人品正直高潔,是一君子,姿容也美,相傳他天生身懷異香,到別人家裡,走了以後,他曾坐過的地方好幾天都有淡淡的余香。

D.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必會成語及解釋

【成語】: 知己知彼【拼音】: zhī jǐ zhī bǐ 【解釋】: 原意是如果對敵我雙方的情況都能了解透徹,打起仗來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泛指對雙方情況都很了解。【成語】: 百戰百勝【拼音】: bǎi zhàn bǎi shèng 【解釋】: 每戰必勝。形容所向無敵。【成語】: 運籌帷幄【拼音】: yùn chóu wéi wò 【解釋】: 籌:計謀、謀劃;帷幄:古代軍中帳幕。指擬定作戰策略。引申為籌劃、指揮。【成語】: 決勝千里【拼音】: jué shèng qiān lǐ 【解釋】: 坐鎮指揮千里之外的戰局。形容將帥雄才大略,指揮若定。【成語】: 出其不意【拼音】: chū qí bù yì 【解釋】: 其:代詞,對方;不意:沒有料到。趁對方沒有意料到就採取行動。【成語】: 攻其不備【拼音】: gōng qí bù bèi 【解釋】: 其:代詞,指敵人。趁敵人還沒有防備時進攻。【成語】: 圍魏救趙【拼音】: wéi wèi jiù zhào 【解釋】: 原指戰國時齊軍用圍攻魏國的方法,迫使魏國撤回攻趙部隊而使趙國得救。後指襲擊敵人後方的據點以迫使進攻之敵撤退的戰術。【成語】: 聲東擊西【拼音】: shēng dōng jī xī 【解釋】: 聲:聲張。指造成要攻打東邊的聲勢,實際上卻攻打西邊。是使對方產生錯覺以出奇制勝的一種戰術。【成語】: 四面楚歌【拼音】: sì miàn chǔ gē 【解釋】: 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成語】: 腹背受敵【拼音】: fù bèi shòu dí 【解釋】: 腹:指前面;背:指後面。前後受到敵人的夾攻。【成語】: 草木皆兵【拼音】: cǎo mù jiē bīng 【解釋】: 把山上的草木都當做敵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成語】: 風聲鶴唳【拼音】: fēng shēng hè lì 【解釋】: 唳:鶴叫聲。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憂。【成語】: 兵貴神速【拼音】: bīng guì shén sù 【解釋】: 神速:特別迅速。用兵貴在行動特別迅速。【成語】: 突然襲擊【拼音】: tū rán xí jī 【解釋】: 指軍事上出其不意地攻擊。【成語】: 神出鬼沒【拼音】: shén chū guǐ mò 【解釋】: 出:出現;沒:消失。象神鬼那樣出沒無常。形容出沒無常,不可捉摸。後泛指行動變化迅速。【成語】: 所向無敵【拼音】: suǒ xiàng wú dí 【解釋】: 敵:抵擋。力量所指向的地方,誰也抵擋不住。形容力量強大,無往不勝。

E.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常用成語

巍為壯觀 鱗次櫛比 歌盡傾君 雁過留聲 秋風蕭瑟景色宜人 碧瓦紅牆 染指年華回 金風送爽 春種秋收萬答籟俱寂 魚米之鄉 白璧微瑕 秋色宜人 精妙絕倫別具一格 桂子飄香 紅塵畫卷 秋色宜人 秋風過耳金碧輝煌 人間天堂 滄桑年倦 春蘭秋菊 春蘭秋菊賞心悅目 雄偉壯麗 煙暖初妝 一叢金黃 秋蘭飄香滄海桑田 光芒萬丈 白璧微瑕 秋風過耳 秋風習習瞬息萬變 皎潔明媚 斜攬殘簫 秋蘭飄香 楓林如火古色古香 明月清風 靜水流深 春花秋月 秋花秋月美妙絕倫 紅牆黃瓦 如煙若夢 秋風蕭瑟 秋雨綿綿富麗堂皇 湖光山色 風華流沙 春種秋收 春種秋收回腸盪氣 遙遙相對 曲意風華 一叢火紅 秋風過耳瓊樓玉宇 相得益彰 指染浮華 丹楓迎秋 美不勝收天工巧奪 雕梁畫棟 翰墨流離 秋雨綿綿 秋意深濃曲徑通幽 江山如畫 斜攬殘簫 秋風蕭瑟 引人入勝詩情畫意 星羅棋布 伊人夕岸 一葉知秋 一葉知秋井然有序 花團錦簇 冷香金倪 秋意深濃 丹楓迎秋別有洞天 影影綽綽 倉央兮措 天朗氣清 秋色宜人雅俗共賞 水光接天 千秋幾世 秋風過耳 秋風蕭瑟光彩奪目 栩栩如生 盛夏光年 指染浮華 一葉知秋

F.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選八個四字成語造一句話

先禮後復兵
xiān制lǐhòubīng
[釋義] 先按通常的禮節同對方交涉;如果行不通;再用武力或其他強硬手段解決。
[語出]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劉備遠來救援;先禮後兵;主公當用好言答之;以慢備心;然後進兵攻城;城可破也。」
[辨形] 禮;不能寫作「理」。
[近義] 先聲奪人
[反義] 突然襲擊 不宣而戰
[用法] 一般指辦事方法巧妙;有禮有節。一般作謂語、賓語、分句。
[結構] 聯合式。

G. 四年級下冊語文中「四字成語」有哪些

萬籟俱寂 魚米之鄉 白璧微瑕 秋色宜人 精妙絕倫

H. 小學四年級語文abcc試成語

氣息奄奄、千里迢抄迢、情意綿綿、大名鼎鼎
人情洶洶、人心惶惶、殺氣騰騰、神采奕奕、生機勃勃、瘦骨嶙嶙、得意洋洋
無所事事、野心勃勃、興致勃勃、想入非非、風塵僕僕、生氣勃勃、含情脈脈、文質彬彬
死氣沉沉、逃之夭夭、天理昭昭、天網恢恢、氣勢洶洶、鐵板釘釘、眾目睽睽、 威風凜凜、含情脈脈、文質彬彬、無所事事、喜氣洋洋、相貌堂堂、想入非非、小心翼翼,碩果累累
秋風習習 得意揚揚 微波粼粼

閱讀全文

與小學四年級語文成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