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一上冊語文書全部內容
閱讀
第一單元
1、*在山的那邊(王家新) 2、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頓·亨特)
3、*生命,生命(杏林子) 4、紫藤蘿瀑布(宗璞)
5、童趣(沈復)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這就是我
第二單元
6、理想(流水河)
7、*短文兩篇 行道樹(張曉風) 第一次真好(周素珊)
8、*人生寓言(節選)(周國平) 白兔和月亮 落難的王子
9、*我的信念(瑪麗·居里) 10、《論語》十則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漫遊語文世界
第三單元
11、春(朱自清) 12、濟南的冬天(老舍)
13、*山中訪友(李漢榮) 14、*秋天(何其芳)
15、古代詩歌五首
觀滄海(曹操) 次北固山下(王灣)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西江月(辛棄疾)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感受自然
第四單元
16、化石吟(張鋒) 17、看雲識天氣
18、*綠色蟈蟈(法布爾) 19、*月亮上的足跡(朱長超)
20、*山市(蒲松齡)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探索月球奧秘
第五單元
21、風箏(魯迅) 22、羚羊木雕(張之路)
23、*散步(莫懷戚)
24、*詩兩首 金色花(泰戈爾) 紙船(冰心)
25、《世說新語》兩則 詠雪 陳太丘與友期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我愛我家
第六單元
26、皇帝的新裝(安徒生)
27、郭沫若詩兩首 天上的街市 靜夜
28、*女媧造人(袁珂)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金波)
30、*寓言四則 赫耳墨斯與雕像者 蚊子和獅子 智子疑鄰 塞翁失馬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追尋人類起源
篇目前沒有標*的是精讀課文,標有*的是略讀課文。
課外古詩詞:
龜雖壽(曹操) 過故人庄(孟浩然) 題破山寺後禪院(王建)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夜雨寄北(李商隱) 泊秦淮(杜牧)
浣溪沙(晏殊)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楊萬里) 如夢令(李清照)
觀書有感(朱熹)
名著導讀: 《愛的教育》 《繁星》《春水》 《伊索寓言》
附錄: 硬筆書法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下冊課文目錄
2. 七年級上冊語文人教版課外閱讀推薦書名
繁星春水;西遊記;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朝花夕拾;昆蟲記
3. 初一語文上冊閱讀書籍有哪些
閱讀,它是一種比較復雜的智力活動,在閱讀過程中,閱讀能力的高低,也影響對知識的獲得,如何進行有效的閱讀,提高閱讀能力是非常關鍵的。
下面將介紹幾種提高閱讀能力的技巧。
一、反復閱讀
很多文章都是有作者的情感在裡面的,要領會其中的含義,必須反復閱讀,加深對內容的印象,有時也要帶著問題去閱讀,邊閱讀邊思考。反復過後文章的內容基本就理解了,對於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二、泛讀和精讀
要提高閱讀能力一定要注意閱讀的方法,閱讀時應泛讀和精讀相結合,泛讀是從整體上了解文章,精讀是要深入了解作者在寫作時要表達的感受,還要注意隨時做筆記,有值得借鑒和思考的做下標記。
三、培養好的閱讀習慣
習慣是經過時間的推移慢慢養成的,要提高閱讀能力貴在堅持,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經常閱讀文章不僅可以提高閱讀速度,而且能夠擴大閱讀面,增長知識。在我們記錄過程中的適當勾畫和摘錄,為寫文章增添了不少優美的語言。
四、擴大閱讀面
在我們學習的過程中,每天都會接觸新的文章,在課下家長可以根據孩子學習的課文,為孩子准備相應的課外書籍,這樣可以做到加深課上所學的文章,也擴大了孩子的閱讀面,提高了孩子的閱讀興趣。
五、學會默讀
默讀是講究眼到、心到的,閱讀時要求邊讀邊思考,速度也要比較快,不僅要看懂每句話、每段話,而且還要明白它所說的意思,最後將整篇文章連起來分析其寫作特點和語言特色,一般是篇幅比較長的文章,鍛煉閱讀能力主要是看默讀的效果。
4. 人教七年級上冊語文書的課外閱讀是什麼
《繁星》《春水》是冰心的詩集,主題為母愛、童真、自然;《伊索寓內言》包含的內容則十分豐富,容有影射當時現實的,有揭露統治者殘暴的等等。我們都知道的「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狼來了」等都出自它,青少年特喜歡閱讀。它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流傳最廣的寓言故事集之一。
5. 七年級上冊的語文閱讀題
閱讀方法格式與歸類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
抒情、說明、議論
二、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復、互文、對比、借代、反語、通感、頂真
修辭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
(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
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5、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6、反語:諷刺了……
三、表現手法:象徵、巧合、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後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卒章顯志、動靜結合、借物抒情、聯想、想像、襯托(正襯、反襯)、以小見大、借古諷今、直抒胸臆、側面描寫
表現手法的賞析:
1,以小見大:本文從我們所熟知的……入題,抓住……的……特點,讓我們從平常小事中領悟到深刻的生活道理。(或從平常小事中體現出了崇高的思想境界;或從平常小事中表現出美好的精神品質。)
2,對比:本文巧用對比,把……和……巧妙地呈現在讀者眼前,讓讀者很自然地從對比中感覺到……的變化(或說優劣好壞),從而鮮明地表現出……。
3,象徵:本文運用象徵的寫作手法,抓住了……與……相似的特點,通過對……准確的描寫刻畫,更好地達到了表現……的目的。
4,巧合:本文巧妙地運用了巧合,既在讀者的意料之外,卻又在生活的情理之中,很好地表現了主題……
5,抑揚:本文運用了抑揚之法,作者的本意是……,而先……,令讀者更全面深刻地認識……
6,襯托:本文運用了襯托之法,用……的……襯托……的……,使作者對自己的表現對象的表達意圖更明確地呈現在讀者面前,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
7,烘托:本文大量運用環境烘托,把表現對象的……心理,放在一個……的環境里,更好地表現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
8,托物言志:本文巧妙地運用了托物言志的寫法,作者緊緊抓住……的……的特點,精心刻畫,從而含蓄地表達了作者……的理想(或人生觀或生活態度或精神品質)。
9,卒章顯志:本文運用了卒章顯志的寫作手法,層層鋪敘,直到最後才突然揭開謎底,……,令人有恍然大悟之感,然後又轉入深深的思考。
10,懸念:本文巧妙地運用了懸念的寫作手法,先把……拋給讀者而又並不說明原因,層層設疑,緊緊地抓住讀者的閱讀興趣,更好地達到了表達自己主題的目的
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
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插敘的作用答題格式:
補充交代了……使故事情節更完整、又使情節更流暢緊湊,使行文富於變化,豐富了人物形象,突出深化了……主題。
倒敘的作用:答題格式
開篇點題,造成懸念,引出下文,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使文章結構緊湊。
六、記敘的人稱及作用:
第一人稱的作用:
使故事親切真實、便於直抒胸臆(便於直接抒發感情)。
七、描寫人物的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八、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
神態、心理、外貌、細節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具體如下:
1、抓住有形之物的形、色、味。
2、以相關的景物加以烘托從不同角度描述。
3、對同一景物進行觀察,俯視、仰視、遠眺等不同角度。
4、動用人的全部感覺系統
5、巧用聯想、想像
十、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
味覺、觸覺、嗅覺
十一、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十二、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描寫
十三、表達方式上有什麼特點:
十四、選材剪裁:如材料是否典型、真實、新穎,詳略是否得當等。
6.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書
1.《散步》:信服 嫩芽抄 分歧 取決 拆散 委屈 粼粼 一霎時 各得其所
2.《秋天的懷念》:癱瘓 暴怒 趁機 捶打 憔悴 央求 神色 敏感 訣別 淡雅 深沉 爛漫 喜出望外 絮絮叨叨
3.《羚羊木雕》:抹 攥 逮 怦怦 仗義 樹杈 臉頰 寒戰 自作主張 不可抗拒 形影不離
4.《散文詩兩首》:匿 蒂 梗 搖擺 沐浴 禱告 陰影 姊妹 繁雜 煩悶 徘徊 遮蔽 覆蓋 心緒 蔭蔽
5.{《世說新語》兩則}: 沒有
6.《我的老師》:巍 芸 痣 焚 磕 啰 榆錢 狡猾 存心 背誦 海鷗 占據 牽掛 援助 權威 糾紛 慈愛 依戀 珍寶 純真 時辰 迷迷糊糊 模模糊糊
我這么辛苦打完了,望採納
7. 七年級上冊語文書
我上七年級的時候,老師要我們背的是所有文言文和所有的古詩詞,其實沒怎麼要求,一般也不會考
8. 初一語文必讀課外書
文學類:可參照「20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所列書單。具體如下:
蕭紅的《呼蘭河傳》、巴金的《家》《寒夜》、老舍的《四世同堂》、林語堂的《京華煙雲》、葉聖陶的《倪煥之》、沈從文的《邊城》;余華的《活著》、阿城的《棋王》、楊絳的《洗澡》、古華的《芙蓉鎮》;林海音的《城南舊事》、瓊瑤的《窗外》、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朱天文的《世紀末華麗》、白先勇的《台北人》;海子的《海子詩選》、雷平陽的《雷平陽詩選》;高陽的《胡雪岩》、二月河的《雍正皇帝》;金庸的《射鵰英雄傳》、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古龍的《楚留香》。
關於初中學生應該閱讀哪些文學經典作品,我有一個總的原則,即要從「童話世界」的內容走向「現實人生」的內容;要從「圖片為主,文字為輔」的閱讀走向「純文字」的閱讀——初中一年級就可以開始做這件事。(這里選入三本武俠小說,涉獵一下並進一步探討也未嘗不可)至於作品中的愛情等,與其迴避或放任學生通過看一些不健康的低俗讀物去了解,還不如引導孩子對這些問題做進一步的思考從而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而對延伸出去的閱讀,如讀完余華的《活著》繼續讀他的《許三觀賣血記》等,則應當把這看成是一件好事,不必緊張和阻撓。
人物傳記類:
人物傳記也不一定非要讀《名人傳》不可,《韓愈傳》、《蘇東坡傳》、《海瑞傳》、《魯迅傳》、《孫中山傳》、《聞一多傳》、《愛因斯坦傳》、《華盛頓傳》、《丘吉爾傳》、《海明威傳》、《甘地傳》、《特蕾莎修女傳》等均可。(註:這些人物傳記的書名可能不一樣,上網查查,選評價最好的)
讀人物傳記關鍵在於選擇好的讀本,如初一孩子讀《蘇東坡傳》選林語堂的讀本就比選王水照、崔明的讀本要好;另,讀人物傳記還要讀一讀(看一看)「這個人」的一些作品,但不必太多,如讀《蘇東坡傳》就讀一讀他的詩詞等,或者看一看與蘇東坡有關的電影電視節目,如《百家講壇》中講蘇東坡的講座等。
科科普類:
這一類作品男生比較喜歡閱讀。可以讀喬治·伽莫夫的《從一到無窮大》、珍妮·古爾多的《黑猩猩在召喚》、馬丁·加德納的《啊哈!靈機一動》、劉易斯·托馬斯的《細胞生命的禮贊》、愛德華·歐·威爾遜的《生命的多樣性》、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詹姆斯·格萊克的《混沌:開創新科學》、比爾·布萊森的《萬物簡史》和尼葛洛龐帝的《數字化生存》。
據我的觀察,初一的男生讀一讀馬丁·加德納的《啊哈!靈機一動》、喬治·伽莫夫的《從一到無窮大》、珍妮·古爾多的《黑猩猩在召喚》是沒有問題的。
9. 七年級語文必讀書目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本書作者——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俄羅斯人。小說主人公——保爾·柯察金。他的名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卑鄙庸俗而羞愧;臨終之際,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斗爭。」
《魯濱遜漂流記》
本書作者——英國作家笛福,小說主人公——魯濱遜·克魯索,還有土人「星期五」。小說描寫了水手魯濱遜在航行中遇險後,漂流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孤島上生活了多年,過著野人般的生活。
《格列佛游記》
本書作者——喬納森·斯威夫待,十八世紀英國小說家。小說主人公——里梅爾·格列佛船長。該書通過里梅爾·格列佛船長之口,敘述了周遊四國(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智馬國)的奇特經歷。但仔細體會,卻處處揭露著英國社會的黑暗現實,並寄寓著作者的理想。
《繁星.春水》
本書作者——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原名謝婉瑩。祖籍福建長樂,生於福州。作品多圍繞著母愛、童心和自然美描述「愛的哲學」,代表作有《超人》、《煩悶》等。 1920年開始,受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又寫出了短詩集《繁星》和《春水》,為文壇矚目。
《朝花夕拾》
本書為魯迅(原名:周樹人)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共十篇。前五篇寫於北京,後五篇寫於廈門。(另:初中所學的魯迅的小說全部選自《吶喊》。)
6《西遊記》
本書作者——吳承恩(明)。《西遊記》經無數民間藝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勞動之後,於明朝中葉,由吳承恩最後完成。它是中國神話小說中最優秀的作品。濃郁的浪漫主義是《西遊記》的基本藝術特徵。主人公——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
《水滸傳》
本書作者——施耐庵。《水滸傳》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施耐庵,而書名卻是羅貫中起的。《水滸傳》原名《江湖豪客傳》,可施耐庵對書名總感到不滿意。羅貫中建議用《水滸傳》,他覺得很好,他說,「『水滸』有水邊的意思,有『在野』的含義」,於是便將書名正式定為《水滸傳》。本書描寫了北宋晚期宋江領導的山東梁山泊農民起義,真實地再現了封建社會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直到失敗的全過程。這部書也塑造了魯智深、林沖、武松、李逵等一大批農民起義的英雄好漢形象。
(另:四大名著中只有《紅樓夢》是清代的作品,其大三本按時間先後排列依次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注意:《三國志》屬於史書,不是小說)
《駱駝祥子》
本書作者——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生於北京一個滿族家庭。1930年老舍踏上了歸程,面對滿目瘡痍的祖國,他的筆變得沉重起來。《駱駝祥子》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它揭示了「小人物」的奴隸心理和無法實現的希望的最終破滅。隨著祥子心愛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殺,祥子熄滅了個人奮斗的最後一朵火花,成為這個衰朽社會的殉葬品。主人公
——人力車夫祥子、車主女兒虎妞、小福子。
《名人傳》
本書作者——瓦薩里。《名人傳》是文藝復興的重要文獻,作者在1568年的修訂版中明確宣告,該書的宗旨就是要敘述「藝術再生的進程」。「再生」一詞不僅是瓦氏整部巨著的主題,而且構成了其歷史觀念和藝術判斷標準的基石。他破天荒第一次將建築、繪畫、雕刻這三門藝術當作一個整體,而非像他前輩那樣總是將其孤立開來進行處理,同時,他依據風格類型而提出了一套批評體系以區分藝術作品的高下優劣。這些特點使他的《名人傳》與以前一切著作拉開了距離,成為西方藝術史學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童年》
本書作者——高爾基,原名阿歷克謝·馬克西莫維奇·比什科夫,前蘇聯無產階級作家,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童年》是高爾基自傳倚小說第一部,小說主人公——阿遼沙。高爾基在這本書中真實地描述了自己苦難的童年,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一些典型的特徵,特別是繪出了一幅俄國小市民階層風俗人情的真實生動的圖畫。它不但揭示了那些「鉛樣沉重的醜事」,還描繪了作者周圍的許多優秀的普通人物,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更是俄羅斯文學中最光輝、最富有詩意的形象之一。是這些普通人給了幼小的高爾基良好的影響,使他養成不向丑惡現象屈膝的性格,鍛煉成堅強而善良的人。
自傳體長篇小說三部曲的另外兩部是《在人間》和《我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