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下冊所有的古詩名字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古詩有:《觀滄海》、《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凈沙▪秋思》、《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龜年》、《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夜上受降城聞笛》、《秋詞(其一)》、《夜雨寄北》、《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潼關》。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古詩有:《木蘭詩》、《竹里館》、《春夜洛城聞笛》、《逢入京使》、《晚春》、《登幽州台歌》、《登飛來峰》、《游山西村》、《己亥雜詩》、《泊秦淮》、《賈生》、《過松源晨炊漆公店》、《約客》。
1、《觀滄海》
東漢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白話譯文: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來眺望蒼茫的大海。
水波多麼洶涌澎湃,山島高高的聳立在水中。
山島上有叢生的樹木,各種各樣的奇花異草生長的很茂盛。
水面上吹起蕭瑟的秋風,水中湧起了水花波浪。
雄偉的太陽和皎潔的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燦爛的銀河,好像出自大海里。
喜悅高興到了極點,用這首詩歌來抒發自己的心願志向。
2、《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白話譯文:
楊花落盡杜鵑聲聲哀啼,得知你被貶龍標去跋涉五溪。
把我的愁心託付給明月,一同伴隨你奔赴夜郎之西。
3、《次北固山下》
唐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白話譯文:
在青山中旅途,在綠水中行舟。潮水漲滿時,兩岸之間水面顯得更加寬闊。順風行船一帆高掛。
夜還未消去的時候,一輪紅日從海上升起,當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思念故鄉的家書要傳到哪裡呢?希望北歸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陽。
4、《天凈沙▪秋思》
元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白話譯文:枯藤纏繞的老樹棲息著黃昏歸巢的烏鴉,小橋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幾戶人家,荒涼的古道上,迎著蕭瑟的秋風走來一匹孤獨的瘦馬。夕陽早已落下,漂泊未歸的遊子還在天涯。
5、《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白話譯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著半輪秋月。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著精亮月影。夜間乘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想你卻難相見,戀戀不捨去向渝州
❷ 文學常識七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
文學常識七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
七年級下
1《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選自《朝花夕拾》魯迅:見七年級上21課《風箏》
2《爸爸的花兒落了》選自《城南舊事》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台灣苗栗人。台灣作家,代表作有:散文集:《窗》、《兩地》、《作客美國》等;散文小說合集:《冬青樹》;短篇小說:《燭心》、《婚姻的故事》、《城南舊事》;長篇小說:《春風》、《曉雲》。
3《丑小鴨》選自《安徒生童話故事選》安徒生:見七年級上 26課《皇帝的新裝》
4《詩兩首》
①《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選自《普希金詩集》普希金,俄國大詩人、小說家、劇作家,史稱「俄羅斯文學之父」,著名詩作有:《自由頌》、《致大海》、《致恰達耶夫》等。
②《未選擇的路》選自《中外哲理詩精選》弗羅斯特,美國詩人,他徒步漫遊過許多地方,被稱為是「新英格蘭的農民詩人」,著名詩集有:《山間》、《新罕布希爾》、《西去的溪流》、《又一片牧場》等。
5《傷仲永》選自《臨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謚號「文」。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他的散文風格雄健俏拔,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詞:《浣溪沙》《 南鄉子》詩:《元日》
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蘇洵、蘇軾、蘇轍(合稱三蘇)、歐陽修、王安石、曾鞏八人。
6《黃河頌》選自組詩《黃河大合唱》光未然,原名張光年。現代著名詩人,文學評論家。1939年在延安創作了歌頌中華民族精神的組詩《黃河大合唱》,經冼星海譜曲後風行全國。
7《最後一課》都德,19世紀法國現實主義作家。小說集《磨坊文札》,長篇小說《小東西》;短篇小說《最後一課》、《柏林之圍》。
8《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選自《李大釗選集》李大釗,字守常,河北樂亭人。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學者,詩人。他的詩文被魯迅譽為「革命史上的豐碑」。著作有《守常文集》、《李大釗選集》、《李大釗詩選注》。
9《土地的誓言》選自《中國新文學大系1937—1949?散文》卷一端木蕻良,現代著名作家,原名曹漢文,又名曹京平,遼寧昌圖人。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大地的海》、《大江》短篇小說集:《憎恨》
10《木蘭詩》是一首敘事詩,選自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樂府民歌。它和漢樂府民歌《孔雀東南飛》一起譽為我國樂府民歌中的「雙璧」。
11《鄧稼先》選自《人民日報》楊振寧, 美籍華裔物理學家,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2《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選自《人民日報》臧克家,又名臧瑗望,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以一篇新詩《老馬》成名,被譽為「農民詩人」。
聞一多,本名家驊,著名詩人、學者、愛國民主戰士。代表作有詩集《紅燭》、《死永》。
13《音樂巨人貝多芬》選自《中國現代散文選》何為,原名何敬業。
貝多芬,德國作曲家、鋼琴家。代表作有《田園交響曲》、《命運交響曲》;
14《福樓拜的星期天》選自《濟南文藝》莫泊桑,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是與契訶夫和歐·亨利並列的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代表作有:短篇小說:《項鏈》、《羊脂球》等;長篇小說《一生》、《漂亮朋友》等代表作《羊脂球》、《項鏈》。
福樓拜:法國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屠格涅夫:俄國作家。代表作有:《長夜》、《父與子》。左拉:法國作家。代表作有:《萌芽》、《金錢》、《崩潰》。
15《孫權勸學》選自《資治通鑒》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本文選自《資治通鑒》,題目是編者加的。《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間的史事,本書編撰的目的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提供政治借鑒。
16《社戲》選自《魯迅全集》魯迅:見七年級上21課《風箏》
17《安塞腰鼓》選自《人民日報》劉成章,1937年生,陝西省延安市人。
18《竹影》選自《豐子愷文集》豐子愷,現代著名畫家、文學家、美術和音樂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原名豐潤,又名豐仁,浙江崇德人。他的文學創作以散文為主,
19《觀舞記》選自《冰心全集》冰心:見七年級上24《詩兩首》
20《口技》節選自《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林嗣環,字鐵崖,清代順治年間進士,《虞初新志》是清代張潮編選的筆記小說集,共二十卷,多數作品文字優美,有些也對當時社會不合理現象有所反映。
21《偉大的悲劇》選自《人類群星閃耀時》茨威格,奧地利作家,他的主要成就體現在傳記文學和小說創作方面。作品有《三位大師》,他的短篇小說集有《最初的經歷》《馬來狂人》等長篇小說《焦躁的心》。
22《荒島餘生》選自《魯濱孫漂流記》笛福,英國小說家,出生於倫敦
23《登上地球之巔》選自《紅旗插上珠穆朗瑪峰》郭超人,高級記者。新聞作品有《向頂峰沖刺》《西藏十年間》《萬里神州馴水記》《時代的回聲》等。
24《真正的英雄》選自《世界名人演說經典》里根,出生於美國。美國第49、50屆總統。
25《短文兩篇》
①《誇父逐日》選自《山海經.海外北經》,《山海經》書名,《山海經》是我國古代地理著作,內容為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產、葯物、祭祀等,並保存了不少遠古神話傳說。
②《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湯問》,作者是戰國時鄭國人列禦寇。戰國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26《珍珠鳥》選自《人民日報》馮驥才,當代作家、畫家、文化活動家。原籍浙江慈溪,生於天津。
27《斑羚飛渡》選自《和烏鴉做鄰居》沈石溪,原名沈一鳴,上海人。祖籍浙江慈溪。當代兒童文學作家、中國著名的動物小說家。
28《華南虎》選自《詩刊》牛漢,現代著名詩人,原名史成漢,詩人,作家。詩集:《彩色的生活》《溫泉》。散文:《牛漢散文》《螢火集》《童年牧歌》
29《馬》選自《世界散文精華?歐洲卷》布封,也稱為「布豐」,法國18世紀自然科學家、博物學家、他用畢生精力經營皇家花園,並用40年時間寫成36卷巨冊的《自然史》。
30《狼》選自《聊齋志異》蒲松齡,見七年級上20《山市》
(本回答摘自《網路文庫》)
❸ 七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課本中的自讀課文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凡為教,目的達到不需要教」,葉老的話指出了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即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但目前語文教壇上對這類課文的處理,出現了兩種傾向:一種是把它當作講讀課,由教師「精雕細刻」;一種是讓學生自由閱讀,不組織、不引導、不檢查效果。語文教材無非就是一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在單元教學中,講讀課文教師的教讀已經「舉一」,學生已經掌握了有關基礎知識,並獲取了一定的探求知識的方法。學生完全可以運用教師教給的方法和認識規律,通過對自讀課文的學習使知識得到遷移、鞏固,並轉化為能力,這就是「反三」。因此,輕率的對待自讀課的教學,或以講讀代之,或「放馬南山」,都是極端錯誤的。這樣不僅違反了教學的基本規律,而且不利於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致使語文能力得不到正常的培養。筆者認為教學自讀課文首先要制定自讀目標。從系統論的觀點看,確立目標就是加強自讀指導的計劃性;從資訊理論的角度看,這一步是控制信息的接收范圍,便於隨時排除干擾學習重點之外的知識,因此,制定自讀目標在自讀課教學中尤為重要。自讀目標的依據,大而言之,是《新大綱》對聽說讀寫能力及基礎知識掌握程度的要求;小而言之,是單元及課文的具體訓練點。根據課文前的「自讀提示」,提出學習本文的線索,重、難點,還有課後安排的思考練習。自讀目標,既要體現自讀課的「訓練點」,又能反映對課文自讀的「水平層次」,尤其是要突出自讀重點。「訓練點」要包括「基礎知識」、「閱讀」、「聽說」、「寫作」等方面的內容,「水平層次」可以從「識記」、「理解」、「運用」、「綜合」、「評價」等五個層次考慮。並非每篇自讀課文都要包括上述的訓練內容和水平層次,可根據重點有所取捨和側重。另外,自讀目標要集中,確立的重點要單一。按要求,自讀課文一般安排一課時完成,如果目標分散和重點過多,教師就完不成任務,學生也會一知半解,影響自讀質量。 「制定目標」對於一篇自讀課文來說,僅僅只解決了「讀什麼」的問題,作為教師更重要的任務是讓學生「怎麼讀」。筆者根據新大綱的要求,還讀於學生,通過各種誦讀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葉聖陶先生說:「學步導幼兒,人人有經驗,或則扶其肩,或者攜其腕,唯令自舉足,不虞顛仆患。」在教法的選擇上,應注重「扶攜」。指導自讀課文閱讀的方法有很多,諸如制定目標提法、練習自測法、比較閱讀法、評點法等,不一而足。在教學實踐中,往往根據需要綜合運用。不論採用什麼方法,教師都要重視「扶攜」,而自讀課文教學教師的「扶攜」不是目的,要使學生能夠「自能讀書」,教師還必須敢「放」,讓學生「自舉足」。但更重要的是教師平素要注意自讀方法的傳授,不僅要教給學生一般的閱讀方法,諸如各種文體文章的閱讀方法傳授給學生,像魏書生的「四遍八步」讀書法,就適用於不同層次的學生。一旦學生掌握了自讀方法,教師就可以放心的讓學生獨立「行走」了。自讀課文最後一步還要總結。自讀課的總結是對自讀目標的反饋和落實。學生可自己總結,分類整理自讀筆記,總結帶有規律性的知識和方法,完成課後練習。教師也可通過提問質疑或收閱筆記等方式進行檢查,總結課文重點,評價自讀效果,或肯定成績,或指出不足,多加鼓勵。筆者認為自讀課文,就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課文,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適時點拔指導,運用恰當的方法,使學生能學以致用,進一步培養自學能力,提高閱讀水平。
❹ 七年級語文下冊十三首古詩詞
向無數英雄致敬,珍惜現在學習的機會,101教育初中小編整理了初中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十三首內容,以供大家參考。
初中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十三首
1、泊秦淮
【作者】杜牧【朝代】唐代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2、竹里館
【作者】王維【朝代】唐代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3、望岳
【作者】杜甫【朝代】唐代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4、春夜洛城聞笛
【作者】李白【朝代】唐代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5、己亥雜詩·其五
【作者】龔自珍【朝代】清代
浩盪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6、晚春
【作者】韓愈【朝代】唐代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7、登飛來峰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代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8、約客
【作者】趙師秀【朝代】宋代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9、游山西村
【作者】陸游【朝代】宋代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朴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10、木蘭詩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借明駝千里足,送兒還故鄉」。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出門看夥伴,夥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1、登幽州台歌
【作者】陳子昂【朝代】唐代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12、陋室銘
【作者】劉禹錫【朝代】唐代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13、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作者】楊萬里【朝代】宋代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上述是初中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十三首內容,希望幫助同學們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