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六年級語文下冊書

六年級語文下冊書

發布時間:2020-12-18 03:20:59

①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書

我先告訴你幾個復吧制 有些我們好像不一樣哎
2.這篇課文講了什麼事情?
表現了李大釗怎麼樣的精神?
7.京張鐵路的成功證明了詹天佑怎麼樣的精神?
修築京張鐵路分哪幾步驟?
為什麼說詹天佑是傑出的愛國工程師?他傑出在哪裡?
11.當時借箭成功 是藉助了天時地利人和,而它們分別指什麼?
曹操當時勢力按理說比孫權強大 為什麼最後是孫權贏了?
可以用幾個成語來形容「草船借箭」?
12.當時廉頗處處針對藺相如 為什麼藺相如還肯忍讓廉頗?
為什麼藺相如會受大王器重?
13.武松是藉助什麼才可以打死老虎?
表現武松怎麼樣的性格?
19.為什麼小女孩要在嚴冬天氣下賣火柴?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小女孩的哪幾件事?

②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書電子書下載

我五點就起

③ 六年級下冊語文書所有課文

我北師大的
一單元:樂趣
《養花》老舍 《故事二首》(四時田園雜興)范成大 《山中雜記》冰心
拓展:《爸爸帶我去爬樹》 《美猴王》吳承恩

二單元:遺跡
《長城贊》羅哲文 《索橋的故事》巴金 《我站在鐵索橋上》
拓展:《白鶴梁的沉浮》 《秦始皇陵兵馬俑》

三單元:珍惜
《可愛的中國》方誌敏 《古詩二首》(別董大 送元二使安西)《城市的標志》張抗抗
拓展:《吾腰千錢》 《爺爺的氈鞋》

四單元:生命
《野草》 《琥珀》白吉爾 《人生禮贊》朗費羅
拓展:《生命奏鳴曲》 《孟子語錄》

五單元:沖突
《寓言二則》(矛與盾 鷸蚌相爭) 《小抄寫員》亞米契斯 《大自然的秘密》波羅蒙賽爾
拓展:《我看見大海了》 《甘羅十二為使臣》

六單元:英雄
《你,浪花的一滴水》魏鋼焰 《金色的魚鉤》 《白衣天使》
拓展:《蘇武牧羊》 《南沙衛士》

七單元:科學的精神
《當代神農氏》 《一個這樣的老師》大衛歐文 《詹天佑》
拓展:《床頭上的標簽》 《炸葯工業之父——諾貝爾》

八單元:告別童年
《我們上路了》 《學步》趙麗宏 《在學校的最後一天》喬萬尼莫斯卡
拓展:《萬歲,母校》 《童年的朋友》

④ 六年級下冊語文書書後的10首古詩

六年級語文下冊課本古詩詞(人教版)
2018-02-24 1頁 5.0分
用App免費查看
六年級語文下冊課本古詩詞(人教版)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zhì]與人。

七步詩

三國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漉菽】lùshū漉:濾。菽:豆類的總稱。

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江畔獨步尋花

唐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石灰吟

明於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

竹石

清鄭燮[xiè](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己亥雜詩

清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浣【huàn】溪沙

宋蘇軾

游蘄[qí]山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溪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

松間沙路凈無泥,

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

門前流水尚能西,

休將白發唱黃雞。

卜運算元·送鮑[bào]浩然之浙東

宋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⑤ 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本課文

什麼版本,我發幾課試試.
第一課

<<學弈>>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wéi)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hú)將至,思援弓繳(zhu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fú)若之矣(yǐ)。為是其智弗若與(yú)?曰:非然也。

<<兩小兒辯日>>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cāng)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shú)為汝(rǔ)多知(zhì)乎?」

匆匆

作者: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裡呢?
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去的盡管去了,來的盡管來著;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裡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於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在逃去如飛的日子裡,在千門萬戶的世界裡的我能做些什麼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麼呢?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麼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1922年3月28日

17課大概,我找不到准確課文,所以只能盡力而為.

湯姆·索亞是母國聖彼得斯堡小鎮上一個淘氣的精靈鬼。他父母早亡,隨姨媽生活,而姨媽卻管不住他。他不是那種聽話的本分的乖寶寶,他是鎮上的孩子頭兒,帶他們玩「打仗」,搞惡作劇,喜歡馬戲,會那大頂,好幻想,想當兵或當牛仔,他在小夥伴眼中無所不能。最近,他又萌生了當海盜的念頭。

湯姆有幾個朋友:喬奇、班恩、吉姆,但和他「臭味相投」的是鎮上那個臟兮兮的流浪兒哈克。哈克的父親是個酒鬼,從不管他,他就成了個無依無靠.游手好閑的"野孩子".在鎮民眼中他是個無賴,而孩子們都覺得他是個很有趣的夥伴。湯姆把當海盜的想法告訴了哈克,他們約定半夜到墓地去試試膽量。
湯姆假睡騙過姨媽,同哈克一同來到墓地.陰風吹拂下,他們親眼目睹了一場斗殺:喬埃殺死了一個醫生,又嫁禍給醉鬼彼得,兩個孩子都害怕兇悍的喬埃,相互發誓絕不開口。
膽量得到了檢驗,湯姆和喬奇帶著從家中「偷」來的食物;叫上哈克來到密西西比河遍,找到一個小木筏,劃到下游的傑克遜島。這里荒無人煙,他們在這里篝火野餐。無憂無慮、無拘無束。鎮上的人們找了他們好幾天,都急壞了.當人們悲情難抑之際,卻發現三個調皮鬼若無其事地走進來,來到親人面前。鎮上要開庭審理彼得殺人案了,湯姆和哈克出庭為彼得作證,混在旁邊席中的喬埃大驚,落荒而逃。湯姆和哈克成了小鎮的英雄
湯姆的冒險心一刻也沒消失過,他知道傳說中海盜都會把金銀財寶埋藏在乾枯的老歪脖樹下,他和哈克要去尋寶。他們來到鬼屋翻尋事,遇見了喬埃和一個陌生人准備把前來的金幣藏起來,要把這些金幣一同藏到「二號十字架下面」,這些話被藏在樓上的湯姆和哈克聽得一清二楚。

第四個小故事:「山洞迷路」。

湯姆的同桌貝琪是鎮上大法官撒切爾先生的女兒。她央求伐木月請同學們到山上野營。大家來到有趣的莫克托爾山洞。還在們對陰森神秘的山洞心生好奇又有一點兒緊張。洞內岔路恆生,如同迷宮,。還在們在洞中玩著,鬧著,鹿血從不同方向匯集盜了山洞出口。但湯姆和貝琪卻迷路了。男孩在的勇氣和智慧讓湯姆有了信心,他安慰貝琪,耐心地尋找山洞的出口。

第五個小故事:「找到金幣」。

在洞中,湯姆意外遇到喬埃!那喬埃已是驚弓之鳥,聽到湯姆的動靜,撒腿就跑。他們終於找到了出口,與親人匯合後,告訴撒切爾先生在洞中遇見了逃犯喬埃。鎮上的人們再次擁向莫克托爾山洞,見到喬埃已在洞內倒斃多日了。湯姆帶哈克再次來到洞中尋寶,終於在一個刻有十字記號的大岩石下挖出了那些金幣。

7單元
<<七步詩>>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也有作「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持:使用、用來。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狀食物。
漉(lù):過濾。
菽(shū):豆。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類植物脫粒後剩下的莖,即豆莖。
釜:鍋。
燃:燃燒,
本:原本。
煎:煎熬。
相煎:指互相殘害全詩表達了曹植對兇殘的不滿。
泣:小聲哭。
何:何必

<<鳥鳴澗>>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編輯本段]注釋譯文

注釋

鳥鳴澗:地名,在王維朋友的別墅附近。
澗:夾在兩山間的流水。
閑:安靜、悠閑,含有人聲寂靜的意思。
空:空寂、空空盪盪。
月出:月亮出來。
時鳴:時,不時,偶爾。不時地啼叫。

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體裁】:七言絕句
【格律】:○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寒雨連江夜入吳,
○ ● ○ ○ ● ● △
平明送客楚山孤。
○ ● ● ● ● ○ △
洛陽親友如相問,
● ○ ○ ● ○ ○ ●
一片冰心在玉壺。
● ● ○ ○ ● ● △
1. 芙蓉樓:城樓,原址在潤州(今江蘇省鎮江市)西北。
2.辛漸:詩人的一位朋友。
3.吳:三國時的吳國在長江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為吳。
4.平明:清晨。
5. 楚山:春秋時的楚國在長江中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的山為楚山。
6.一片冰心在玉壺:冰在玉壺之中,比喻人的清廉正直。冰心:比喻心的純潔。
7.孤:獨自,孤單一人。

《江畔獨步尋花》是唐代大詩人杜甫所作的一組絕句詩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流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1)獨步尋花:獨自一人一邊散步,一邊找花欣賞。
(2)黃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時的鄰居。
(3)蹊(xī):小路。
(4)嬌:可愛的。
(5)恰恰:形容鳥叫聲音和諧動聽。
(6)留連:同「流連」,即留戀,捨不得離去。該詩句用來形容在花叢中飛來飛去,戀戀不舍的樣子。「留連」是個「聯綿詞」。構成聯綿詞的兩個字僅僅是這個詞讀音的記錄,而與詞義無關,所以一個聯綿詞可能有幾種不同的書寫形式,作詞的意義仍然一樣。
(7)江畔:江邊。

<<石灰吟>>
千錘萬擊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青白在人間。
--於謙(明)

[注釋]
吟:古代詩歌體裁的一種名稱。
若等閑:好像很平常。
清白:指高尚節操。
若:好像.

竹 石
(清)鄭 燮 xiè
yǎo dìng qīng shān bù fàng sōng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
lì gēn yuán zài pò yán zhōng
立 根 原 在 破 岩 中 。
qiān mó wàn jī hái jiān jìng
千 磨 萬 擊 還 堅 勁 ,
rèn ěr dōng xī nán běi fēng
任 爾 東 西 南 北 風 。
[編輯本段]注詞釋義
咬定:比喻根扎得結實,像咬著不鬆口一樣。
竹石:紮根在石縫中的竹子。詩人是著名畫家,他畫的竹子特別有名,這是他題寫在竹石畫上的一首詩。
立根:紮根,生根,發芽,長葉,開花,結果。
原:本來,原本。
破岩:破裂的岩石。
磨:折磨,挫折。
擊:打擊。
堅勁:堅韌、剛勁。
任:任憑。
爾:你;那。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jiàn wài hū chuán shōu jì běi
劍 外 忽 傳 收 薊 北 ,
chū wén tì lèi mǎn yī cháng
初 聞 涕 淚 滿 衣 裳 。
què kàn qī zǐ chóu hé zài
卻 看 妻 子 愁 何 在 ,
màn juǎn shī shū xǐ yù kuáng
漫 卷 詩 書 喜 欲 狂 。
bái rì fàng gē xū zòng jiǔ
白 日 放 歌 須 縱 酒 ,
qīng chūn zuò bàn hǎo huán xiāng
青 春 作 伴 好 還 鄉 。
jí cóng bā xiá chuán wū xiá
即 從 巴 峽 穿 巫 峽 ,
biàn xià xiāng yáng xiàng luò yáng
便 下 襄 陽 向 洛 陽 。
1.聞:聽說。
2.官軍:指唐王朝的軍隊。
3.收:收復。
4.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亂時,叛軍的根據地。公元763年被官軍收復。
5.劍外:劍門關以外,這里指四川。當時杜甫流落在四川。
6.薊北:今河北北部一帶,是叛軍的老巢。
7.涕淚:眼淚。
8.卻看:回頭看。
9.妻子:妻子和孩子。
10.愁:憂愁。
11.漫卷:胡亂捲起。指高興得不能讀書了。
12.喜欲狂:高興得簡直要發狂。
13.縱酒:縱情飲酒。
14.青春:指春天的景色。作者想像春季還鄉,旅途有宜人景色相伴。
15.作伴:指春天可以陪伴我。
16.巴峽:長江三峽之一,當在嘉陵江上游。[1]
17.巫峽:長江三峽之一,在今四川湖北交界處。
18.襄陽:今屬湖北。
19.洛陽:今屬河南,古代城池。
20.白日:白天。
21.即從:立即從……到……
22.放歌:放聲高歌。
23.穿:穿過。
己亥雜詩
清 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釋】
1.這是《已亥雜詩》中的第二百二十首。九州:中國。
2.生氣:生氣勃勃的局面。
3.恃(shì):依靠。
4.喑(yīn):啞。萬馬齊喑:比喻社會政局毫無生氣。究:終究、畢竟。
5.天公:造物主。重:重新。抖擻:振作精神。
6.降:降生。
【譯文】
只有風雪激盪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國大地發出勃勃生氣,
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語終究是一種悲哀。
我奉勸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守一定規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2、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蘇軾

游蘄(qí)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
道人生無再少(shào)?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浸:泡在水中.
瀟瀟:形容雨聲.
子規:布穀鳥.
無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時代.
白發:老年.
唱黃鳥:感慨時光的流逝.因黃雞可以報曉,表示時光的流逝.

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注釋:①鮑浩然:詩人的朋友
②水是眼波橫: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
③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以上兩句話利用女人的眉眼來贊美山水的秀麗
④眉眼盈盈處:山水交匯處。盈盈:美好的樣子.

⑥ 六年級下冊語文書

是人教版的嗎?如果是人教版的話,只有5個單元,沒有8個的。
下面送上積累:
一單元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左傳》
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墨子》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傳習錄》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文心雕龍》

二單元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 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
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
應是嫦娥擲與人。

三單元

囚歌

葉挺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
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
一個聲音高叫著:
爬出來吧,給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將我連這活棺材一齊燒掉,
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

四單元

正直是道德之本。——(埃及)邁哈福茲《平民史詩》
眼淚無法洗去痛苦。——(冰島)拉克司內斯《冰島之鍾》
最偉大的見解是朴實的。——(英國)戈爾丁《蠅王》
人是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著的。——(蘇聯)肖洛霍夫《靜靜的頓河》
守信是一項財寶,不應該隨意虛擲。——(哥倫比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
使卵石臻於完美的,並非錘的打擊,而是水的且歌且舞。——(印度)泰戈爾《飛鳥集》
只有那些勇敢鎮定的人,才能熬過黑暗,迎來光明。(瓜地馬拉)阿斯圖里亞斯《玉米人》
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消滅他,可就是打不敗他。——(美國)海明威《老人與海》

五單元

百煉成鋼 發憤圖強 堅持不懈 迎難而上
集思廣益 群策群力 革故鼎新 標新立異
獨出心裁 舉一反三 實事求是 各抒己見
不恥下問 觸類旁通 精益求精 古為今用

⑦ 六年級語文書下冊

編輯本段六年級下冊文
一天,唐僧師徒四人來到一座高山前,只見山勢險峻,峰岩重疊。走了一天的路,唐僧感覺飢餓,就讓孫悟空去找些吃的。悟空跳上雲端四處觀看,見南山有熟透的山桃,便要摘些來給師父充飢。
悟空剛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發現了。白骨精不勝歡喜,自言自語道:「造化!造化!都說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今天機會來了!」她正要上前,見唐僧身邊有豬八戒和沙僧保護,就搖身變作 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齋飯,徑直走到唐僧面前,說是特地來請他們用齋的。唐僧一再推辭,八戒嘴饞,奪過罐子就要動口。 正在這時,悟空從南山摘桃回來,睜開火眼金睛一看,認出村姑是個妖精,舉起金箍棒當頭就打。唐僧連忙扯住悟空。悟空說:「它是個妖精,是來騙你的。」說著,就朝妖精劈臉一棒。妖精扔下一具假屍首,化作一縷輕煙逃走了。 唐僧責怪悟空無故傷人性命。悟空打開罐子,從裡面跳出來幾只青蛙、癩蛤蟆,根本沒有什麼齋飯。唐僧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師徒們吃了桃子繼續趕路。山坡上閃出一個年滿八旬的老婦人,手拄著彎頭竹杖,一步一聲地哭著走來。悟空見又是那妖精變的,也不說話,當頭就是一棒。白骨精見棍棒落下,又用法術脫了身,丟了具假屍首在路上。 唐僧一見,驚得從馬上摔下來,坐在地上,不由分說,一口氣念了二十遍緊箍咒。悟空頭痛難忍,連忙哀告。唐僧喝道:「你為何不聽勸說,把人打死一個,又打死一個?」「它是妖精!」唐僧非常生氣:「胡說!哪有那麼多妖精!你無心向善,有意作惡,你去吧!」悟空說:「師父若真不要我,就請退下我頭上的金箍兒!」唐僧大驚:「我只學過緊箍咒,卻沒有什麼松箍咒兒!」悟空說:「若無松箍咒,你還帶我走吧。」唐僧無奈:「我再饒你這一次,但不可再行凶了。」 悟空忙點頭答應,扶著唐僧上了馬,繼續前行。 白骨精不甘心就這樣讓唐僧走了,又變成一個白發老公公,假裝來找他的妻子和女兒。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邊,走上前迎著妖精,笑道:「你瞞得了別人,瞞不過我!我認得你這個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師父念咒語,沒有立刻動手,暗中叫來眾神,吩咐道:「這妖精三番兩次來蒙騙我師父,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們在半空中作證。」眾神都在雲端看著。悟空掄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化作一堆骷髏,脊樑上有一行字,寫著白骨夫人。
編輯本段故事原文
卻說三藏師徒,次日天明,收拾前進。那鎮元子與行者結為兄弟,兩人情投意合,決不肯放;又安排管待,一連住了五六日。那長老自服了草還丹,真似脫胎換骨,神爽體健。他取經心重,那裡肯淹留,無已,遂行。 師徒別了上路,早見一座高山。三藏道:「徒弟,前面有山險峻,恐馬不能前,大家須仔細仔細。」行者道:「師父放心,我等自然理會。」好猴王,他在那馬前,橫擔著棒,剖開山路,上了高崖,看不盡: 峰岩重疊,澗壑灣環。虎狼成陣走,麂鹿作群行。無數獐?鑽簇簇,滿山狐兔聚叢叢。千尺大蟒,萬丈長蛇;大蟒噴愁霧,長蛇吐怪風。道旁荊棘牽漫,嶺山松楠秀麗。薜蘿滿目,芳草連天。影落滄溟北,雲開斗柄南。萬古常含元氣老,千峰巍列日光寒。那長老馬上心驚,孫大聖布施手段,舞著鐵棒,哮吼一聲,唬得那狼蟲顛竄,虎豹奔逃。 師徒們入此山,正行到嵯峨之處,三藏道:「悟空,我這一日,肚中飢了,你去那裡化些齋吃。」行者陪笑道:「師父好不聰明。這等半山之中,前不巴村,後不著店,有錢也沒買處,教往那裡尋齋?」三藏心中不快,口裡罵道:「你這猴子,想你在兩界山,被如來壓在石匣之內,口能言,足不能行;也虧我救你性命,摩頂受戒,做了我的徒弟。怎麼不肯努力,常懷懶惰之心!」行者道:「弟子亦頗殷勤,何嘗懶惰?」三藏道:「你既殷勤,何不化齋我吃?我肚飢怎行?況此地山嵐瘴氣,怎麼得上雷音?」行者道:「師父休怪,少要言語。我知你尊性高傲,十分違慢了你,便要念那話兒咒。你下馬穩坐,等我尋那裡有人家處化齋去。」 行者將身一縱,跳上雲端里,手搭涼篷,睜眼觀看。可憐西方路甚是寂寞,更無庄堡人家;正是多逢樹木,少見人煙去處。看多時,只見正南上有一座高山。那山向陽處,有一片鮮紅的點子。行者按下雲頭道:「師父,有吃的了。」那長老問甚東西。行者道:「這里沒人家化飯,那南山有一片紅的,想必是熟透了的山桃,我去摘幾個來你充飢。」三藏喜道:「出家人若有桃子吃,就為上分了。快去!」行者取了缽盂,縱起祥光,你看他?斗幌幌,冷氣颼颼,須臾間,奔南山摘桃不題。 卻說常言有雲:「山高必有怪,嶺峻卻生精。」果然這山上有一個妖精。孫大聖去時,驚動那怪。他在雲端里,踏著陰風,看見長老坐在地下,就不勝歡喜道:「造化,造化!幾年家人都講東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蟬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體。有人吃他一塊肉,長壽長生。真個今日到了。」那妖精上前就要拿他,只見長老左右手下有兩員大將護持,不敢攏身。他說兩員大將是誰?說是八戒、沙僧。八戒、沙僧,雖沒甚麼大本事,然八戒是天蓬元帥,沙僧是卷簾大將。他的威氣尚不曾泄,故不敢攏身。妖精說:「等我且戲他戲,看怎麼說。」 好妖精,停下陰風,在那山凹里,搖身一變,變做個月貌花容的女兒,說不盡那眉清目秀,齒白唇紅,左手提著一個青砂罐兒,右手提著一個綠瓷瓶兒,從西向東,徑奔唐僧: 聖僧歇馬在山岩,忽見裙釵女近前。 翠袖輕搖籠玉筍,湘裙斜拽顯金蓮。 汗流粉面花含露,塵拂蛾眉柳帶煙。 仔細定睛觀看處,看看行至到身邊。 三藏見了,叫:「八戒,沙僧,悟空才說這里曠野無人,你看那裡不走出一個人來了?」八戒道:「師父,你與沙僧坐著,等老豬去看看來。」那獃子放下釘鈀,整整直裰,擺擺搖搖,充作個斯文氣象,一直的覿面相迎。真個是遠看未實,近看分明。那女子生得: 冰肌藏玉骨,衫領露酥胸。柳眉積翠黛,杏眼閃銀星。月樣容儀俏,天然性格清。體似燕藏柳,聲如鶯囀林。半放海棠籠曉日,才開芍葯弄春晴。那八戒見他生得俊俏,獃子就動了凡心,忍不住胡言亂語。叫道:「女菩薩,往那裡去?手裡提著是甚麼東西?」——分明是個妖怪,他卻不能認得。——那女子連聲答應道:「長老,我這青瓶里是香米飯,綠瓶里是炒麵筋。特來此處無他故,因還誓願要齋僧。」 八戒聞言,滿心歡喜。急抽身,就跑了個豬顛風,報與三藏道:「師父!『吉人自有天報!』師父餓了,教師兄去化齋,那猴子不知那裡摘桃兒耍子去了。桃子吃多了,也有些嘈人,又有些下墜。你看那不是個齋僧的來了?」唐僧不信道:「你這個夯貨胡纏!我們走了這向,好人也不曾遇著一個,齋僧的從何而來!」八戒道:「師父,這不到了?」 三藏一見,連忙跳起身來,合掌當胸道:「女菩薩,你府上在何處住?是甚人家?有甚願心,來此齋僧?」分明是個妖精,那長老也不認得。那妖精見唐僧問他來歷,他立地就起個虛情,花言巧語,來賺哄道:「師父,此山叫做蛇回獸怕的白虎嶺。正西下面是我家。我父母在堂,看經好善,廣齋方上遠近僧人。只因無子,求神作福;生了奴奴,欲扳門第,配嫁他人,又恐老來無倚,只得將奴招了一個女婿,養老送終。」三藏聞言道:「女菩薩,你語言差了。聖經雲:『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你既有父母在堂,又與你招了女婿,有願心,教你男子還,便也罷,怎麼自家在山行走?又沒個侍兒隨從。這個是不遵婦道了。」 那女子笑吟吟,忙陪俏語道:「師父,我丈夫在山北凹里,帶幾個客子鋤田。這是奴奴煮的午飯,送與那些人吃的。只為五黃六月,無人使喚,父母又年老,所以親身來送。忽遇三位遠來,卻思父母好善,故將此飯齋僧。如不棄嫌,願表芹獻。」三藏道:「善哉,善哉!我有徒弟摘果子去了,就來,我不敢吃;假如我和尚吃了你飯,你丈夫曉得罵你,卻不罪坐貧僧也?」 那女子見唐僧不肯吃,卻又滿面春生道:「師父啊,我父母齋僧,還是小可;我丈夫更是個善人,一生好的是修橋補路,愛老憐貧。但聽見說這飯送與師父吃了,他與我夫妻情上,比尋常更是不同。」三藏也只是不吃。旁邊子惱壞了八戒。那獃子努著嘴,口裡埋怨道:「天下和尚也無數,不曾像我這個老和尚罷軟!現成的飯,三分兒,倒不吃,只等那猴子來,做四分才吃!」他不容分說,一嘴把個罐子拱倒,就要動口。 只見那行者自南山頂上,摘了幾個桃子,托著缽盂,一筋斗,點將回來;睜火眼金睛觀看,認得那女子是個妖精,放下缽盂,掣鐵棒,當頭就打。唬得個長老用手扯住道:「悟空!你走將來打誰?」行者道:「師父,你面前這個女子,莫當作個好人,他是個妖精,要來騙你哩!」三藏道:「你這猴頭,當時倒也有些眼力,今日如何亂道!這女菩薩有此善心,將這飯要齋我等,你怎麼說他是個妖精?」行者笑道:「師父,你那裡認得。老孫在水簾洞里做妖魔時,若想人肉吃,便是這等:或變金銀,或變庄台,或變醉人,或變女色。有那等痴心的,愛上我,我就迷他到洞里,盡意隨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還要曬幹了防天陰哩!師父,我若來遲,你定入他套子,遭他毒手!」那唐僧那裡肯信,只說是個好人。行者道:「師父,我知道你了。你見他那等容貌,必然動了凡心。若果有此意,叫八戒伐幾棵樹來,沙僧尋些草來,我做木匠,就在這里搭個窩鋪,你與他圓房成事,我們大家散了,卻不是件事業?何必又跋涉,取甚經去!」那長老原是個軟善的人,哪裡吃得他這句言語,羞得個光頭徹耳通紅。 三藏正在此羞慚,行者又發起性來,掣鐵棒,望妖精劈臉一下。那怪物有些手段,使個「解屍法」,見行者棍子來時,他卻抖擻精神,預先走了,把一個假屍首打死在地下。唬得個長老戰戰兢兢,口中作念道:「這猴著然無禮!屢勸不從,無故傷人性命。」行者道:「師父莫怪,你且來看看這?子里是甚東西。」沙僧攙著長老,近前看時,那裡是甚香米飯,卻是一?子拖尾巴的長蛆;也不是麵筋,卻是幾個青蛙、癩蝦蟆,滿地亂跳。長老才有三分兒信了。怎禁豬八戒氣不忿,在旁漏八分兒唆嘴道:「師父,說起這個女子,他是此間農婦,因為送飯下田,路遇我等,卻怎麼栽他是個妖怪?哥哥的棍重,走將來試手打他一下,不期就打殺了;怕你念甚麼緊箍兒咒,故意的使個障眼法兒,變做這等樣東西,演幌你眼,使不念咒哩。」 三藏自此一言,就是晦氣到了:果然信那獃子攛唆,手中捻訣,口裡念咒。行者就叫:「頭疼,頭疼!莫念,莫念!有話便說。」唐僧道:「有甚話說!出家人時時常要方便,念念不離善心,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你怎麼步步行凶?打死這個無故平人,取將經來何用?你回去罷!」行者道:「師父,你教我回那裡去?」唐僧道:「我不要你做徒弟。」行者道:「你不要我做徒弟,只怕你西天路去不成。」唐僧道:「我命在天,該那個妖精蒸了吃,就是煮了也算不過。終不然你救得我的大限?你快回去!」行者道:「師父,我回去便也罷了,只是不曾報得你的恩哩。」唐僧道:「我與你有甚恩?」那大聖聞言,連忙跪下叩頭道:「老孫因大鬧天宮,致下了傷身之難,被我佛壓在兩界山;幸觀音菩薩與我受了戒行,幸師父救脫吾身;若不與你同上西天,顯得我『知恩不報非君子,萬古千秋作罵名』。」原來這唐僧是個慈憫的聖僧。他見行者哀告,卻也回心轉意道:「既如此說,且饒你這一次。再休無禮。如若仍前作惡,這咒語顛倒就念二十遍!」行者道:「三十遍也由你,只是我不打人了。」卻才伏侍唐僧上馬,又將摘來桃子奉上。唐僧在馬上也吃了幾個,權且充飢。 卻說那妖精,脫命升空。原來行者那一棒不曾打殺妖精,妖精出神去了。他在那雲端里,咬牙切齒,暗恨行者道「幾年只聞得講他手段,今日果然話不虛傳。那唐僧已此不認得我,將要吃飯。若低頭聞一聞兒,我就一把撈住,卻不是我的人了。不期被他走來,弄破我這勾當,又幾乎被他打了一棒。若饒了這個和尚,誠然是勞而無功也。我還下去戲他一戲。」 好妖精,按落陰雲,在那前山坡下,搖身一變,變作個老婦人,年滿八旬,手拄著一根彎頭竹杖,一步一聲的哭著走來。八戒見了,大驚道:「師父!不好了!那媽媽兒來尋人了!」唐僧道:「尋甚人?」八戒道:「師兄打殺的,定是他女兒。這個定是他娘尋將來了。」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說!那女子十八歲,這老婦有八十歲,怎麼六十多歲還生產?斷乎是個假的,等老孫去看來。」孫行者,拽開步,走近前觀看,那怪物: 假變一婆婆,兩鬢如冰雪。走路慢騰騰,行步虛怯怯。弱體瘦伶仃,臉如枯菜葉。顴骨望上翹,嘴唇往下別。老年不比少年時,滿臉都是荷葉折。 行者認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論,舉棒照頭便打。那怪見棍子起時,依然抖擻,又出化了元神,脫真兒去了;把個假屍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 唐僧一見,驚下馬來,睡在路旁,更無二話,只是把緊箍兒咒顛倒足足念了二十遍。可憐把個行者頭,勒得似個亞腰兒葫蘆,十分疼痛難忍,滾將來哀告道:「師父,莫念了!有甚話說了罷!」唐僧道:「有甚話說,出家人耳聽善言,不墮地獄。我這般勸化你,你怎麼只是行凶,把平人打死一個,又打死一個,此是何說?」行者道:「他是妖精。」唐僧道:「這個猴子胡說!就有這許多妖怪!你是個無心向善之輩,有意作惡之人,你去罷!」行者道:「師父又教我去?回去便也回去了,只是一件不相應。」唐僧道:「你有甚麼不相應處?」八戒道:「師父,他要和你分行李哩。跟著你做了這幾年和尚,不成空著手回去?你把那包袱里的甚麼舊褊衫,破帽子,分兩件與他罷。」 行者聞言,氣得暴跳道:「我把你這個尖嘴的夯貨!老孫一向秉教沙門,更無一毫嫉妒之意,貪戀之心,怎麼要分甚麼行李?」唐僧道:「你既不嫉妒貪戀,如何不去?」行者道:「實不瞞師父說。老孫五百年前,居花果山水簾洞大展英雄之際,收降七十二洞邪魔,手下有四萬七千群怪,頭戴的是紫金冠,身穿的是赭黃袍,腰系的是藍田帶,足踏的是步雲履,手執的是如意金箍棒,著實也曾為人。自從涅?罪度,削發秉正沙門,跟你做了徒弟,把這個『金箍兒』勒在我頭上,若回去,卻也難見故鄉人。師父果若不要我,把那個松箍兒咒念一念,退下這個箍子,交付與你,套在別人頭上,我就快活相應了。也是跟你一場。莫不成這些人意兒也沒有了?」唐僧大驚道:「悟空,我當時只是菩薩暗受一卷緊箍兒咒,卻沒有甚麼松箍兒咒。」行者道:「若無松箍兒咒,你還帶我去走走罷。」長老又沒奈何道:「你且起來,我再饒你這一次,卻不可再行凶了。」行者道:「再不敢了,再不敢了。」又伏侍師父上馬,剖路前進。 卻說那妖精,原來行者第二棍也不曾打殺他。那怪物在半空中,誇獎不盡道:「好個猴王,著然有眼!我那般變了去,他也還認得我。這些和尚,他去得快,若過此山,西下四十里,就不伏我所管了。若是被別處妖魔撈了去,好道就笑破他人口,使碎自家心。我還下去戲他一戲。」好妖怪,按聳陰風,在山坡下搖身一變,變做一個老公公,還真是: 白發如彭祖,蒼髯賽壽星。 耳中鳴玉磬,眼裡幌金星。 手拄龍頭拐,身穿鶴氅輕。 數珠掐在手,口誦南無經。 唐僧在馬上見了,心中歡喜道:「阿彌陀佛,西方真是福地!那公公路也走不上來,逼法的還念經哩。」八戒道:「師父,你且莫要誇獎。那個是禍的根哩。」唐僧道:「怎麼是禍根?」八戒道:「行者打殺他的女兒,又打殺他的婆子,這個正是他的老兒尋將來了。我們若撞在他的懷里呵,師父,你便償命,該個死罪;把老豬為從,問個充軍;沙僧喝令,問個擺站;那行者使個遁法走了,卻不苦了我們三個頂缸?」行者聽見道:「這個獃根,這等胡說,可不唬了師父?等老孫再去看看。」他把棍藏在身邊,走上前,迎著怪物,叫聲「老官兒,往那裡去?怎麼又走路又念經?」那妖精錯認了定盤星,把孫大聖也當做個等閑的,遂答道:「長老啊,我老漢祖居此地,一生好善齋僧,看經念佛。命里無兒,止生得一個小女,招了個女婿。今早送飯下田,想是遭逢虎口。老妻先來找尋,也不見回去。全然不知下落,老漢特來尋看。果然是傷殘他命,也沒奈何,將他骸骨收拾回去,安葬塋中。」行者笑道:「我是個做?虎的祖宗,你怎麼袖子里籠了個鬼兒來哄我?你瞞了諸人,瞞不過我。我認得你是個妖精!」那妖精唬得頓口無言。行者掣出棒來,自忖思道:「若要不打他,顯得他倒弄個風兒;若要打他,又怕師父念那話兒咒語。」又思量道:「不打殺他,他一時間抄空兒把師父撈了去,卻不又費心勞力去救他?還打的是!就一棍子打殺他,師父念起那咒,常言道:『虎毒不吃兒。』憑著我巧言花語,嘴伶舌便,哄他一哄,好道也罷了。」 好大聖,念動咒語,叫當坊土地、本處山神道:「這妖精三番來戲弄我師父,這一番卻要打殺他。你與我在半空中作證,不許走了。」眾神聽令,誰敢不從,都在雲端里照應。那大聖棍起處,打倒妖魔,才斷絕了靈光。 那唐僧在馬上,又唬得戰戰兢兢,口不能言。八戒在旁邊又笑道:「孫行者!瘋發了!只行了半日路,倒打死三個人!」唐僧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馬前,叫道:「師父,莫念,莫念!你且來看看他的模樣。」卻是一堆粉骷髏在那裡。唐僧大驚道:「悟空,這個人才死了,怎麼就化作一堆骷髏?」行者道:「他是個潛靈作怪的僵屍,在此迷人敗本;被我打殺,他就現了本相。他那脊樑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聞聽,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邊唆嘴道:「師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話兒,故意變化這個模樣,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軟,又信了他,隨復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於路旁,只叫「莫念!莫念!有話快說了罷!」唐僧道:「猴頭,還有甚說話!山家人行善,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行惡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你在這荒郊野外,一連打死三人,還是無人檢舉,沒有對頭;倘到城市之中,人煙湊集之所,你拿了那哭喪棒,一時不知好歹,亂打起人來,撞出大禍,教我怎的脫身?你回去罷!」行者道:「師父錯怪了我也。這廝分明是個妖魔,他實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卻不認得,反信了那獃子讒言冷語,屢次逐我。常言道:『事不過三。』我若不去,真是個下流無恥之徒。我去,我去,去便去了,只是你手下無人。」唐僧發怒道:「這潑猴越發無禮!看起來,只你是人,那悟能、悟凈,就不是人?」 那大聖一聞得說他兩個是人,止不住傷情凄慘,對唐僧道聲「苦啊!你那時節,出了長安,有劉伯欽送你上路;到兩界山,救我出來,投拜你為師,我曾穿古洞,入深林,擒魔捉怪,收八戒,得沙僧,吃盡千辛萬苦;今日昧著惺惺使糊塗,只教我回去:這才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罷,罷,罷!但只是多了那緊箍兒咒」。唐僧道:「我再不念了。」行者道:「這個難說:若到那毒魔苦難處不得脫身,八戒、沙僧救不得你,那時節,想起我來,忍不住又念誦起來,就是十萬里路,我的頭也是疼的;假如再來見你,不如不作此意。」 唐僧見他言言語語,越添惱怒,滾鞍下馬來,叫沙僧包袱內取出紙筆,即於澗下取水,石上磨墨,寫了一紙貶書,遞於行者道:「猴頭,執此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與你相見,我就墮了阿鼻地獄!」行者連忙接了貶書道:「師父,不消發誓,老孫去罷。」他將書折了,留在袖中,卻又軟款唐僧道:「師父,我也是跟你一場,又蒙菩薩指教;今日半塗而廢,不曾成得功果,你請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唐僧轉回身不睬,口裡唧唧噥噥的道:「我是個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禮!」大聖見他不睬,又使個身外法,把腦後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氣,叫「變」!即變了三個行者,連本身四個,四面圍住師父下拜。那長老左右躲不脫,好道也受了一拜。 大聖跳起來,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卻又吩咐沙僧道:「賢弟,你是個好人,卻只要留心防著八戒?言?語,途中更要仔細。倘一時有妖精拿住師父,你就說老孫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聞我的手段,不敢傷我師父。」唐僧道:「我是個好和尚,不題你這歹人的名字。你回去罷。」那大聖見長老三番兩覆,不肯轉意回心,沒奈何才去。你看他: 噙淚叩頭辭長老,含悲留意囑沙僧。 一頭拭迸坡前草,兩腳蹬翻地上藤。 上天下地如輪轉,跨海飛山第一能。 頃刻之間不見影,霎時疾返舊途程。 你看他忍氣別了師父,縱筋斗雲,徑回花果山水簾洞去了。獨自個凄凄慘慘,忽聞得水聲聒耳。大聖在那半空里看時,原來是東洋大海潮發的聲響。一見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邊淚墜,停雲住步,良久方去。 課文內容 一天,唐僧師徒四人來到一座高山前,只見山勢險峻,峰岩重疊。走了一天的路,唐僧感覺飢餓,就讓孫悟空去找些吃的。悟空跳上雲端,四處觀看,見南山有熟透的山桃,便要摘些來給師父充飢。 悟空剛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發現了。白骨精不勝歡喜,自言自語道:「造化!造化!都說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今天機會來了!」它正要上前,見唐僧身邊有豬八戒和沙僧保護,就搖身變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齋飯,徑直走到唐僧面前,說是特地來請他們用齋的。唐僧一再推辭,八戒嘴讒,奪過罐子就要動口。 正在這時,悟空從南山摘桃回來,睜開火眼金睛一看,認出村姑是個妖精,舉起金箍棒當頭就打。唐僧連忙扯住悟空。悟空說:「它是個妖精,是來騙你的。」說著,就朝妖精劈臉一棒。妖精扔下一具假屍首,化作一縷輕煙逃走了。 唐僧責怪悟空無故傷人性命。悟空打開罐子,從裡面跳出來幾只青蛙、癩蛤蟆,根本沒有什麼齋飯。唐僧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師徒們吃了桃子繼續趕路。山坡上閃出一個年滿八旬的老婦人,手拄著彎頭竹杖,一步一聲地哭著走來。悟空見又是那妖精變的,也不說話,當頭就是一棒。白骨精見棍棒落下,又用法術脫了身,丟了具假屍首在路上。 唐僧一見,驚得從馬上摔下來,坐在地上,不由分說,一口氣念了二十遍緊箍咒。悟空頭痛難忍,連忙哀告。唐僧喝道:「你為何不聽勸說,把人打死一個,又打死一個?」「它是妖精!」唐僧非常生氣:「胡說!哪有那麼多妖精!你無心向善,有意作惡,你去吧!」悟空說:「師父若真不要我,就請退下我頭上的金箍兒!」唐僧大驚:「我只學過緊箍咒,卻沒有什麼松箍咒兒!」悟空說:「若無松箍咒,你還帶我走吧。」唐僧無奈:「我再饒你這一次,但不可再行凶了。」 悟空忙點頭答應,扶著唐僧上了馬,繼續前行。 白骨精不甘心就這樣讓唐僧走了,又變成一個白發老公公,假裝來找他的妻子和女兒。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邊,走上前迎著妖精,笑道:「你瞞得了別人,瞞不過我!我認得你這個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師父念咒語,沒有立刻動手,暗中叫來眾神,吩咐道:「這妖精三番兩次來蒙騙我師父,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們在半空中作證。」眾神都在雲端看著。悟空掄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化作一堆骷髏,脊樑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⑧ 六年級下冊語文全解人教版電子書

第一課北京的春節的板書設計

⑨ 六年級下冊語文書全部課文

語文
六年級 下冊
人民教育出版社
1。文言文兩則:學弈、兩小兒辯日
2.匆匆
3.桃花心木回
4.頂碗少年
5.手指
6.北京的春節
7.藏戲
8.各具答特色的民居
9.和田的維吾爾
10.十六年前的回憶
11.燈光
12.為人民服務
13.一夜的工作
14.賣火柴的小女孩
15.凡卡
16.《魯賓孫漂流記》 梗概 精彩片段
17。《湯姆。索亞歷險記》 梗概 精彩片段
18.跨越百年的美麗
19.千年夢圓在今朝
20.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21.我最好的老師
綜合性學習:難忘小學生活
成長足跡 依依惜別
古詩詞背誦:
七步詩
鳥鳴澗
芙蓉樓送辛漸
江畔獨步尋花
石灰吟
竹石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己亥雜詩
浣溪沙
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
綜合復習:
養花
生活是多麼廣闊
中華第一龍
獄中聯歡
名碑薈萃
琥珀
智慧之花
看說明書做玩具小台燈
給外地親友寫封信

額~這樣行么?

閱讀全文

與六年級語文下冊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