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書
七年級下冊課文
一單元
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我家的後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作百草園。現在是早已並屋子一起賣給朱文公的子孫了,連那最末次的相見也已經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樑,便會拍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擁腫的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於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牆,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象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
長的草里是不去的,因為相傳這園里有一條很大的赤練蛇。
長媽媽曾經講給我一個故事聽:先前,有一個讀書人住在古廟里用功,晚間,在院子里納涼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在叫他。答應著,四面看時,卻見一個美女的臉露在牆頭上,向他一笑,隱去了。他很高興;但竟給那走來夜談的老和尚識破了機關。說他臉上有些妖氣,一定遇見「美女蛇」了;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喚人名,倘一答應,夜間便要來吃這人的肉的。他自然嚇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卻道無妨,給他一個小盒子,說只要放在枕邊,便可高枕而卧。他雖然照樣辦,卻總是睡不著,——當然睡不著的。到半夜,果然來了,沙沙沙!門外象是風雨聲。他正抖作一團時,卻聽得豁的一聲,一道金光從枕邊飛出,外面便什麼聲音也沒有了,那金光也就飛回來,斂在盒子里。後來呢?後來,老和尚說,這是飛蜈蚣,它能吸蛇的腦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結末的教訓是:所以倘有陌生的聲音叫你的名字,你萬不可答應他。
這故事很使我覺得做人之險,夏夜乘涼,往往有些擔心,不敢去看牆上,而且極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樣的飛蜈蚣。走到百草園的草叢旁邊時,也常常這樣想。但直到現在,總還沒有得到,但也沒有遇見過赤練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聲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冬天的百草園比較的無味;雪一下,可就兩樣了。拍雪人(將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羅漢需要人們鑒賞,這是荒園,人跡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來捕鳥。薄薄的雪,是不行的;總須積雪蓋了地面一兩天,鳥雀們久已無處覓食的時候才好。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頰的「張飛鳥」,性子很躁,養不過夜的。
這是閏土的父親所傳授的方法,我卻不大能用。明明見它們進去了,拉了繩,跑去一看,卻什麼都沒有,費了半天力,捉住的不過三四隻。閏土的父親是小半天便能捕獲幾十隻,裝在叉袋裡叫著撞著的。我曾經問他得失的緣由,他只靜靜地笑道:你太性急,來不及等它走到中間去。
我不知道為什麼家裡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里去了,而且還是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也許是因為拔何首烏毀了泥牆罷,也許是因為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梁家去了罷,也許是因為站在石井欄上跳下來罷,……都無從知道。總而言之:我將不能常到百草園了。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
出門向東,不上半里,走過一道石橋,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從一扇黑油的竹門進去,第三間是書房。中間掛著一塊扁道:三味書屋;扁下面是一幅畫,畫著一隻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沒有孔子牌位,我們便對著那扁和鹿行禮。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第二次行禮時,先生便和藹地在一旁答禮。他是一個高而瘦的老人,須發都花白了,還戴著大眼鏡。我對他很恭敬,因為我早聽到,他是本城中極方正,質朴,博學的人。
不知從那裡聽來的,東方朔也很淵博,他認識一種蟲,名曰「怪哉」,冤氣所化,用酒一澆,就消釋了。我很想詳細地知道這故事,但阿長是不知道的,因為她畢竟不淵博。現在得到機會了,可以問先生。
「先生,『怪哉』這蟲,是怎麼一回事?……」我上了生書,將要退下來的時候,趕忙問。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興,臉上還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學生是不應該問這些事的,只要讀書,因為他是淵博的宿儒,決不至於不知道,所謂不知道者,乃是不願意說。年紀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見過好幾回了。
我就只讀書,正午習字,晚上對課。先生最初這幾天對我很嚴厲,後來卻好起來了,不過給我讀的書漸漸加多,對課也漸漸地加上字去,從三言到五言,終於到七言。
三味書屋後面也有一個園,雖然小,但在那裡也可以爬上花壇去折臘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樹上尋蟬蛻。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蒼蠅喂螞蟻,靜悄悄地沒有聲音。然而同窗們到園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書房裡便大叫起來:——
「人都到那裡去了?」
人們便一個一個陸續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矩,但也不常用,普通總不過瞪幾眼,大聲道:——
「讀書!」
於是大家放開喉嚨讀一陣書,真是人聲鼎沸。有念「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齒缺曰狗竇大開」的,有念「上九潛龍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錯厥貢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書。後來,我們的聲音便低下去,靜下去了,只有他還大聲朗讀著:——
「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座皆驚呢~~;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因為讀到這里,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後面拗過去,拗過去。
先生讀書入神的時候,於我們是很相宜的。有幾個便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戲。我是畫畫兒,用一種叫作「荊川紙」的,蒙在小說的綉像上一個個描下來,象習字時候的影寫一樣。讀的書多起來,畫的畫也多起來;書沒有讀成,畫的成績卻不少了,最成片斷的是《盪寇志》和《西遊記》的綉像,都有一大本。後來,因為要錢用,賣給一個有錢的同窗了。他的父親是開錫箔店的;聽說現在自己已經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紳士的地位了。這東西早已沒有了罷。
九月十八日。
選自《朝花夕拾》
二、《爸爸的花兒落了》
新建的大禮堂里,坐滿了人;我們畢業生坐在前八排,我又是坐在最前一排的中間位子上。我的襟上有一朵粉紅色的夾竹桃,是臨來時媽媽從院子里摘下來給我別上的,她說:「夾竹桃是你爸爸種的,戴著它,就像爸爸看見你上台時一樣!」
爸爸病倒了,他住在醫院里不能來。
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嚨腫脹著,聲音是低啞的。我告訴爸,行畢業典禮的時候,我代表全體同學領畢業證書,並且致謝詞。我問爸,能不能起來,參加我的畢業典禮?六年前他參加了我們學校的那次歡送畢業同學同樂會時,曾經要我好好用功,六年後也代表同學領畢業證書和致謝詞。今天,「六年後」到了,我真的被選做這件事。
爸爸啞著嗓子,拉起我的手笑笑說:
「我怎麼能夠去?」
但是我說:
「爸爸,你不去,我很害怕。你在台底下,我上台說話就不發慌了。」
「英子,不要怕,無論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
「那麼爸爸不也可以硬著頭皮從床上起來到我們學校去嗎?」
爸爸看著我,搖搖頭,不說話了。他把臉轉向牆那邊,舉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然後,他又轉過臉來叮囑我:
「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學校去,這是你在小學的最後一天了,可不能遲到!」
「我知道,爸爸。」
「沒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並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經大了,是不是?」
「是。」我雖然這么答應了,但是覺得爸爸講的話很使我不舒服,自從六年前的那一次,我何曾再遲到過?
當我在一年級的時候,就有早晨賴在床上不起床的毛病。每天早晨醒來,看到陽光照到玻璃窗上了,我的心裡就是一陣愁:已經這么晚了,等起來,洗臉,扎辮子,換制服,再到學校去,准又是一進教室被罰站在門邊。同學們的眼光,會一個個向你投過來,我雖然很懶惰,卻也知道害羞呀!所以又愁又怕,每天都是懷著恐懼的心情,奔向學校去。最糟的是爸爸不許小孩子上學乘車的,他不管你晚不晚。
有一天,下大雨,我醒來就知道不早了,因為爸爸已經在吃早點。我聽著,望著大雨,心裡愁得了不得。我上學不但要晚了,而且要被媽媽打扮得穿上肥大的夾襖(是在夏天!),和踢拖著不合腳的油鞋〔油鞋〕一種雨鞋,可防水。,舉著一把大油紙傘,走向學校去!想到這么不舒服的上學,我竟有勇氣賴在床上不起來了。
等一下,媽媽進來了。她看我還沒有起床,嚇了一跳,催促著我,但是我皺緊了眉頭,低聲向媽哀求說:
「媽,今天晚了,我就不去上學了吧?」
40 爸爸的花兒落了2
媽媽就是做不了爸爸的主意,當她轉身出去,爸爸就進來了。他瘦瘦高高的,站在床前來,瞪著我:
「怎麼還不起來,快起!快起!」
「晚了!爸!」我硬著頭皮說。
「晚了也得去,怎麼可以逃學!起!」
一個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麼啦?居然有勇氣不挪窩。
爸氣極了,一把把我從床上拖起來,我的眼淚就流出來了。爸左看右看,結果從桌上抄起雞毛撣子倒轉來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掄,就發出咻咻的聲音,我挨打了!
爸爸把我從床頭打到床角,從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聲混合著我的哭聲。我哭號,躲避,最後還是冒著大雨上學去了。我是一隻狼狽的小狗,被宋媽抱上了洋車——第一次花錢坐車去上學。
我坐在放下雨篷的洋車里,一邊抽抽搭搭地哭著,一邊撩起褲腳來檢查我的傷痕。那一條條鼓起來的鞭痕,是紅的,而且發著熱。我把褲腳向下拉了拉,遮蓋住最下面的一條傷痕,我最怕被同學恥笑。
雖然遲到了,但是老師並沒有罰我站,這是因為下雨天可以原諒的緣故。
老師叫我們先靜默再讀書。坐直身子,手背在身後,閉上眼睛,靜靜地想五分鍾。老師說:想想看,你是不是聽爸媽和老師的話?昨天的功課有沒有做好?今天的功課全帶來了嗎?早晨跟爸媽有禮貌地告別了嗎?……我聽到這兒,鼻子抽搭了一大下,幸好我的眼睛是閉著的,淚水不至於流出來。
正在靜默的當中,我的肩頭被拍了一下,急忙地睜開了眼,原來是老師站在我的位子邊。他用眼勢告訴我,叫我向教室的窗外看去,我猛一轉過頭,是爸爸那瘦高的影子!
我剛安靜下來的心又害怕起來了!爸為什麼追到學校來?爸爸點頭示意招我出去。我看看老師,徵求他的同意,老師也微笑地點點頭,表示答應我出去。
我走出了教室,站在爸面前。爸沒說什麼,打開了手中的包袱,拿出來的是我的花夾襖。他遞給我,看著我穿上,又拿出兩個銅板來給我。
後來怎麼樣了,我已經不記得,因為那是六年以前的事了。只記得,從那以後,到今天,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著校工開大鐵柵校門的學生之一。冬天的清晨站在校門前,戴著露出五個手指頭的那種手套,舉了一塊熱乎乎的烤白薯在吃著。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門前,手裡舉著從花池裡摘下的玉簪花,送給親愛的韓老師,她教我跳舞。
啊!這樣的早晨,一年年都過去了,今天是我最後一天在這學校里啦!
當當當,鍾聲響了,畢業典禮就要開始。看外面的天,有點陰,我忽然想,爸爸會不會忽然從床上起來,給我送來花夾襖?我又想,爸爸的病幾時才能好?媽媽今早的眼睛為什麼紅腫著?院里大盆的石榴和夾竹桃今年爸爸都沒有給上麻渣,他為了叔叔給日本人害死,急得吐血了,到了五月節,石榴花沒有開得那麼紅,那麼大。如果秋天來了,爸還要買那樣多的菊花,擺滿在我們的院子里、廊檐下、客廳的花架上嗎?
爸是多麼喜歡花。
每天他下班回來,我們在門口等他,他把草帽推到頭後面抱起弟弟,經過自來水龍頭,拿起灌滿了水的噴水壺,唱著歌兒走到後院來。他回家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澆花。那時太陽快要下去了,院子里吹著涼爽的風,爸爸摘一朵茉莉插到瘦雞妹妹的頭發上。陳家的伯伯對爸爸說:「老林,你這樣喜歡花,所以你太太生了一堆女兒!」我有四個妹妹,只有兩個弟弟。我才12歲……
我為什麼總想到這些呢?韓主任已經上台了。他很正經地說:「各位同學都畢業了,就要離開上了六年的小學到中學去讀書,做了中學生就不是小孩子了,當你們回到小學來看老師的時候,我一定高興看你們都長高了,長大了……」
於是我唱了五年的驪歌,現在輪到同學們唱給我們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我哭了,我們畢業生都哭了。我們是多麼喜歡長高了變成大人,我們又是多麼怕呢!當我們回到小學來的時候,無論長得多麼高,多麼大,老師!你們要永遠拿我當個孩子呀!
40 爸爸的花兒落了3
做大人,常常有人要我做大人。
宋媽臨回她的老家的時候說:
「英子,你大了,可不能跟弟弟再吵嘴!他還小。」
蘭姨娘跟著那個四眼狗上馬車的時候說:
「英子,你大了,可不能招你媽媽生氣了!」
蹲在草地里的那個人說:
「等到你小學畢業了,長大了,我們看海去。」
雖然,這些人都隨著我的長大沒有了影子了。是跟著我失去的童年一起失去了嗎?
爸爸也不拿我當孩子了,他說:
「英子,去把這些錢寄給在日本讀書的陳叔叔。」
「爸爸!」
「不要怕,英子,你要學做許多事,將來好幫著你媽媽。你最大。」
於是他數了錢,告訴我怎樣到東交民巷的正金銀行去寄這筆錢——到最裡面的檯子上去要一張寄款單,填上「金柒拾元也」,寫上日本橫濱的地址,交給櫃台里的小日本兒!
我雖然很害怕,但是也得硬著頭皮去——這是爸爸說的,無論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
「闖練,闖練,英子。」我臨去時爸爸還這樣叮囑我。
我心情緊張地手裡捏緊一卷鈔票到銀行去。等到從最高台階的正金銀行出來,看著東交民巷街道中的花圃種滿了蒲公英,我很高興地想:闖過來了,快回家去,告訴爸爸,並且要他明天在花池裡也種滿了蒲公英。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著剛發下來的小學畢業文憑——紅絲帶子系著的白紙筒,催著自己,我好像怕趕不上什麼事情似的,為什麼呀?
進了家門來,靜悄悄的,四個妹妹和兩個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們在玩沙土,旁邊的夾竹桃不知什麼時候垂下了好幾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樣,是因為爸爸今年沒有收拾它們——修剪、捆紮和施肥。
石榴樹大盆底下也有幾粒沒有長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氣,問妹妹們:
「是誰把爸爸的石榴摘下來的?我要告訴爸爸去!」
妹妹們驚奇地睜大了眼,她們搖搖頭說:「是它們自己掉下來的。」
我撿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頭的廚子老高從外面進來了,他說:
「大小姐,別說什麼告訴你爸爸了,你媽媽剛從醫院來了電話,叫你趕快去,你爸爸已經……」
他為什麼不說下去了?我忽然覺得著急起來,大聲喊著說:
「你說什麼?老高。」
「大小姐,到了醫院,好好兒勸勸你媽,這里就數你大了!就數你大了!」
瘦雞妹妹還在搶燕燕的小玩意兒,弟弟把沙土灌進玻璃瓶里。是的,這里就數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對老高說:
「老高,我知道是什麼事了,我就去醫院。」我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鎮定,這樣的安靜。
我把小學畢業文憑,放到書桌的抽屜里,再出來,老高已經替我雇好了到醫院的車子。走過院子,看那垂落的夾竹桃,我默念著: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Ⅱ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電子書
一般這樣的書基本上很難有電子版
Ⅲ 人教版語文書七年級下冊所有的古詩
新版的和舊版的古詩一樣!
山中雜詩
吳均
山際見來煙,
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
雲從窗內里出。
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容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青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逢入京使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
杳杳鍾聲晚。
荷笠帶斜陽,
青山獨歸遠。
約客
宋 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論詩
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希望你能滿意!
Ⅳ 七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
龍宮借寶
一天,猴兒們正在操練,悟空也拿大刀舞了一陣,說:「你們都有了稱心的兵器,可我這口大刀實在不稱心,怎麼辦呢?」那四個老猴說:「大王是位仙聖,凡間的兵器當然不合用,只是不知大王能否入水?」悟空說:「我自從得道以後,會七十二種變化,上天有路,入地有門,水不能淹,火不能燒,哪兒去不得?」四個老猴高興地說:「人家常說『龍宮藏寶』。我們這鐵板橋下的水直通東海,大王為什麼不到東海龍宮去走一趟,跟老龍王借件兵器呢?」悟空大喜:「好!好!好!待老孫去試試!」
悟空走到橋頭,念動咒(zhòu)語,使一個避水法,「噗」的一聲,跳進水中。那水中即刻現出一條路來,直到東海底。正往前走,忽然碰見一個巡海的夜叉,擋住問道:「那邊推水過來的是哪路神仙?快報姓名,我好通報龍王迎接!」悟空說:「我是花果山的孫悟空,跟你們是老鄰居了,你怎麼不認識我?」夜叉不敢再問,趕忙回水晶宮向龍王報告,東海龍王敖(áo)廣雖未見過悟空,但聽說過花果山上有個得道的石猴,不敢怠慢,馬上起身,率領龍子龍孫、蝦兵蟹(xiè)將出宮迎接。
龍王把悟空迎進水晶宮,分賓主坐下,獻上茶來,問道:「上仙今日光臨寒舍,不知有何貴干?」悟空說:「我自得道以後,練成了長生不滅的仙體,但缺少一件稱心如意的兵器。人家都說龍宮藏寶,所以今天特來向賢鄰求借一件。」龍王不好推辭(cí),就命鱖(guì)都司取來長桿大刀奉上。悟空搖頭說:「老孫不喜歡用刀,還望另賜(cì)一件。」龍王又命鮁(bà)大尉領著鱔(shàn)力士,抬出一桿九股叉來。悟空跳下座位,接過來,耍了一陣,說:「輕!輕!太輕了!不稱手!請再賜一件。」老龍王大吃一驚,賠(péi)笑說:「上仙,這九股叉有三千六百斤重呢!」悟空又在手上耍了耍,像根竹棍兒似的,連說:「不稱手,不稱手!」老龍王心中有些害怕,趕忙又命鯿(biān)提督(dū)、鯉總兵等抬出一柄畫桿方天戟(jǐ)來,說:「這戟重七千二百斤呢,上仙請再試試。」悟空見他們抬得吃力,跑上前幾步,輕輕接在手中,又耍弄了一會兒,往地上一戳(chuō),說:「還是輕啊!」老龍王更加害怕了,連連打躬作揖(yī),說:「上仙,我宮中只有這根戟最重,再沒更好的兵器了。」悟空笑著說:「海龍王哪會沒有寶貝呢!你再想辦法找找。老孫也不白要你的,只要有稱心的兵器,要多少錢都行。」老龍王無話可說,但又實在找不出更重的兵器來。正在為難,一直躲在旁邊偷看的龍婆、龍女走出來,伏在龍王耳邊說:「大王,我們看這猴頭不是尋常之輩。我們海里的那根天河定底的神珍鐵,這幾天突然霞光艷艷,瑞(ruì)氣騰騰,會不會是註定了該遇上這猴聖?」龍王說:「你真是婦人之見!那塊鐵只不過是大禹(yǔ)治水時測量江海深淺的一個定子,怎麼能做兵器?」龍婆說:「你管他能用不能用呢!他不是要重的嗎?把這個大傢伙送給他,隨他怎麼用,打發出宮算了唄。」老龍王一聽有理,馬上就對悟空說了。悟空說:「有神鐵也好,拿出來我看看。」老龍王連連搖手:「扛不動!抬不動!須上仙親自過去看。」悟空便跟著龍王來到龍宮後邊。未到近前,就見海水裡放出萬道金光。龍王老遠指著,說:「上仙,那放金光的就是。」悟空心裡高興,挽起袖子,撩起衣襟,上前伸手一摸,原來是一根鐵柱子,大約有斗那麼粗,兩丈多長。悟空兩手抱著搖了搖,說:「太粗太長了,再細再短些才好用。」不料話音剛落,那寶貝居然真的就短了幾尺,細了一圍。悟空不禁心花怒放,雙手抱著又掂(diān)了掂,說:「再細些更好!」那寶貝真的又細了幾分,悟空把它拔了出來,細細一看,原來是一段烏鐵,兩頭有兩道金箍(gū),一頭緊靠金箍的地方鐫(juān)刻著一行字:「如意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悟空心中更喜,這寶貝既叫「如意金箍棒」,想必大小粗細皆能如人的意了,於是拿著棒,一邊走,一邊說:「再細些,再短些!」等拿到水晶宮,已經只有兩丈長短,碗口粗細,放開架勢,盡情揮舞了一番,真是得心應手,稱心如意。老龍王和龍子龍孫嚇得膽戰心驚,躲閃不及,蝦兵蟹將縮頭藏腦,魂飛魄散。
悟空拿著寶貝,走回大殿上,對老龍王笑道:「多謝賢鄰厚意!這寶貝倒還稱手。」龍王賠笑道:「一點小意思,用不著感謝。」
Ⅳ 七年級語文下冊十三首古詩詞
向無數英雄致敬,珍惜現在學習的機會,101教育初中小編整理了初中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十三首內容,以供大家參考。
初中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十三首
1、泊秦淮
【作者】杜牧【朝代】唐代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2、竹里館
【作者】王維【朝代】唐代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3、望岳
【作者】杜甫【朝代】唐代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4、春夜洛城聞笛
【作者】李白【朝代】唐代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5、己亥雜詩·其五
【作者】龔自珍【朝代】清代
浩盪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6、晚春
【作者】韓愈【朝代】唐代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7、登飛來峰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代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8、約客
【作者】趙師秀【朝代】宋代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9、游山西村
【作者】陸游【朝代】宋代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朴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10、木蘭詩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借明駝千里足,送兒還故鄉」。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出門看夥伴,夥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1、登幽州台歌
【作者】陳子昂【朝代】唐代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12、陋室銘
【作者】劉禹錫【朝代】唐代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13、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作者】楊萬里【朝代】宋代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上述是初中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十三首內容,希望幫助同學們復習。
Ⅵ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1.文言文字詞句翻譯(課內),課外文言文得多靠平日里的積累
2.現代文句子含義,人物分析,內中心思想(課容內
主要是重點篇目),課外現代文只能靠平時自己的閱讀量,以及自己對句子的理解,人物的分析
3.課外古詩十首賞析(每首詩前的小字部分)
4.語言運用
5.作文,多積累好詞佳句,最重要的是多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