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二年級語文課堂上怎樣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抄的有效性,許多教學研究者都在不斷進行課堂觀摩,在觀摩中捕捉學生學習靈感,激情,興趣火花之於何時,何情,何景下閃現。然後進行科學研究,推廣。他們也細心發現課堂教學中微有不足之處,將這一教學片段進行剖析,重新構設新的教學設計。這一系列的教學研究都是為了讓學生能在短暫的課堂中,如何學得更多,學得更輕松,學得更快樂,有效地促進他們身心各方面的發展。因此,課堂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為了學生實切的發展而進展的教學設計。也就是課堂教學一定要有它的實效性!
2. 小學二年級的語文課流程是怎樣的
一、明確目標 1--2分鍾 目標具體、情景導入、抓住重點。
二、預習交流 5分鍾 檢查預習單上的字詞練習、理清脈絡、課文整體閱讀、復習鞏固基礎知識等,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為突破重難點打好基礎。
三、自主合作探究初步達成目標 20分鍾
1、按照學案(教案)預設的問題引導學生運用提示的學習方法自主學習,以自讀為主,邊讀邊思,學習圈點勾畫,
2、分組討論,合作探究,教師巡視指導釋疑,及時發現問題,進行二次備課。
四、班級展示掌握方法 5分鍾
根據預設問題及二次備課,全班討論交流,以小組為單位展示自學成果,教師點撥評價,幫助學生解決本課重難點和疑點,訓練讀寫方法,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加強課內外知識聯系,鼓勵創新思維。
五、達標鞏固 5分鍾 針對備課設定學習目標和教學內容出示達標題,進行檢測和評價,鞏固所學。
六、拓展應用 2-3分鍾 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課堂活動和語文實踐活動,推薦課外讀物,有利於激發學生思維,鍛煉學生讀寫能力。
(2)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擴展閱讀:
教學又是藉助不同的形式實現的。到目前為止,我們在運用教學這一途徑時可供我們選擇的教學組織形式有:教學的基本形式--課堂教學;教學的輔助形式--現場教學和個別指導;教學的特殊形式--復式教學;教學的電化形式--多媒體教學。
教學的概念是從教學現象和教學實踐抽象和概括出來的,教學的內涵也隨著歷史的發展而發展。因此對教學這一概念的釐定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但人類對教學的認識是有連續性的。回顧歷史上對教學這一概念的解釋對我們正確認識教學這一概念具有重要意義。
教學出現了「個性化教學」一說,即一個老師教一個學生,制定特有的學習方案,因材施教,能幫助學生有效的解決學習難點。課外教學出現很多這樣的機構,像至善教育等一些教育機構的出現也在逐漸影響學校的教學方式和模式。
3. 二年級語文課要怎麼上怎樣才能教好語文課堂該怎麼管作業如何安排等等!!1
你是師范類畢業的嗎,是的話,該懂得孩子們的心裡,多了解孩子們的需求,不能按課本上版,與課程權相關的故事多准備點,小學高年級、低年級還是有區別的,不同年齡段,孩子的注意力時間也不同,盡量在10-15分鍾內講完最重要的內容。
4. 二年級語文課程主要內容
人教版語文小學二年級上冊課程主要內容
教材概況:
本冊教材由「識字」、「課文」和「語文園地」組成。各部分相互聯系,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課文」安排了8個單元,每單元4~5課,共34課。每單元安排1個綜合練習,共8個。
本冊繼續採用「識寫分流」的辦法安排生字。全冊共安排生字450個,其中要求寫的為350個。
本冊教材安排課文34篇,其中韻文8篇。大體上按內容分為8個單元:1~4課為「秋光篇」,課文內容大都與秋天的物候有關;5~8課為「生活篇」,意在反映兒童的生活樂趣;9~12課為「祖國篇」,意在培植學生愛祖國、愛首都、愛中華民族的情感;13~17課為「人生篇」,意在讓學生認識社會,明辨是非,學會在故事中感悟生活;18~21課為「團結篇」目的是引導學生與人要友好相處,團結合作;22~25課為「情感篇」意在讓學生學慣用真情獲得真情,培養愛心;26~29課為「環保篇」,主要教育學生熱愛自然,保護環境;30~34課為「科學篇」,意在讓學生關注科學,從而愛科學,學科學。
本冊教材仍然堅持「多編少搬」的原則,所編選的課文,仍然體現內容豐富、充滿情趣的特點。 本冊課文語言規范,淺顯易懂,便於對學生進行朗讀、背誦、復述、口語交際等訓練。插圖精美,富有童趣,便於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其形象思維能力。
教學目標:
1、學習習慣。
(1)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並養成習慣。
(2)繼續培養專心傾聽的習慣,養成認真寫鉛筆字的習慣。
(3)培養勤於朗讀背誦,樂於課外閱讀的習慣。
2、漢語拼音。
(1)繼續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
(2)認識大寫字母,能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3、識字寫字
(1)准確認讀 450個 生字。會默寫出350個生字。
(2)能按筆順正確書寫、默寫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4、口語交際
(1)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
(2)能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後,用普通話說幾句意思完整、連貫的話。
(3)能當眾說話,做到口齒清楚,語句完整,有禮貌。
5、閱讀
(1)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復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2)能聯系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的詞語的意思。
(3)能藉助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像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6、作文
(1)能運用學過的詞語寫句子,能理順次序錯亂的句子。
(2)學習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畫和簡單的事物,寫幾句連貫的話。
(3)學會「祝賀」、「購物」、「待客」等方面的言語交際的本領,能用幾句連貫的話把有關的內容寫下來。
(4)學習使用逗號、句好、問好和感嘆好。
5. 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一課是什麼
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來級上冊第源一課是《小蝌蚪找媽媽》。
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課文。一群天真活潑的小蝌蚪在尋找媽媽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變成了小青蛙,並幫助媽媽一起捉害蟲。教材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呈現了青蛙生長過程的科學知識,蘊含了從小能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快活地游來游去。
小蝌蚪游哇游,過了幾天,長出兩條後腿。他們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捕食,就迎上去,問:「鯉魚阿姨,我們的媽媽在哪裡?」鯉魚媽媽說:「你們的媽媽有四條腿,寬嘴巴。你們到那邊去找吧!」
6. 小學一二年級的語文主要學什麼啊
小學一二年級是小學的第一學段
一、識字與寫字
1、學會漢語拼音。能讀准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准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2、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要求會寫800~1000個漢字。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4、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
5、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6、能藉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學習獨立識字。
二、閱讀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學慣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4、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5、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6、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
7、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8、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9、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
10、喜愛圖書,愛護圖書。
三、寫話
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
2、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3、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四、口語交際
1、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復述大意和精彩情節。
4、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
5、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6、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
五、綜合性學習
1、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結合課內外閱讀,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熱心參加校園、社區活動。結合活動,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想法。
7. 小學二年級的語文課堂可以用什麼游戲來增加學生積極性活躍氣氛呢麻煩講解詳細點,新手上路
教師可在實際授課過程中,盡量多為學生創設自主表演的機會,讓學生在表演版之中展現才華、活權躍課堂氣氛、鍛煉膽量和信心。
比如學習《三袋麥子》這個童話故事時,教師可找三位同學作為代表,分別扮演小豬、小牛和小猴,並要求根據課文實際情景,分別對自身扮演角色的肢體動作和表情進行形象化模仿,以此凸顯人物性格特徵。
這樣不僅有助於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還能有效培養創造力和想像力,同時還在很大程度上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加了教學的趣味性。
(7)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擴展閱讀:
活躍語文課堂介紹如下:
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在增加語文課堂趣味性方面所發揮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語文教師要清醒認識到這一點,在日常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在綜合考量教材特點、學生興趣等多種因素的基礎之上,科學有效地組織開展形式多樣。
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比如朗誦比賽、作文比賽、講故事比賽、查字典比賽、出板報比賽等,這些活動的開展勢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8. 新課程標准對小學語文二年級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第一學段(1~2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
2.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1000個會寫.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4.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
(二)閱讀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學慣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4.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5.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6.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
7.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三)寫話
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
2.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四)口語交際
1.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復述大意和精彩情節.
4、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的意見.
(五)綜合性學習
1.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結合課外閱讀,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新課程標准目的:
1、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語文課程還應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學生思維發展等方面的影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
2、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法的選擇,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
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
語文課程標准-網路
9. 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文
1、《秋天的圖畫》 秋天的圖畫
秋天來啦,秋天來啦,山野就是美麗的圖畫。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誰使秋天這樣美麗?看,藍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它們排成一個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說——勤勞的人們畫出秋天的圖畫。
2、《黃山奇石》 黃山奇石
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在我國安徽省南部。那裡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極了。
就說「仙桃石」吧,它好像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的石盤上。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隻猴子。它兩只胳膊抱著腿,一動不動的蹲在山頭,望著翻滾的雲海。這就是有趣的猴子觀海。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遠遠望去,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著手臂指向前方。
每當太陽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幾塊巨石,就變成了一隻金光閃閃的雄雞。它伸著脖子,對著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說,這就是著名的「金雞叫天都」了。
黃山的奇石還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
那些叫不出名子的奇形怪狀的岩石,正等你去給他們起名字呢!
3、《植物媽媽有辦法》 植物媽媽有辦法
孩子如果已經長大, 就得告別媽媽,四海為家。 牛馬有腳,鳥有翅膀, 植物要旅行靠的什麼辦法?
蒲公英媽媽准備了降落傘, 把它送給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風輕輕吹過, 孩子們就乘著風紛紛出發。
蒼耳媽媽有個好辦法, 她給孩子穿上帶刺的鎧甲。 只要掛住動物的皮毛, 孩子們就能去田野、山窪。
豌豆媽媽更有辦法, 她讓豆莢曬在太陽底下,
啪的一聲,豆莢炸開, 孩子們就蹦著跳著離開媽媽。
植物媽媽的辦法很多很多, 不信你就仔細觀察。 那裡有許許多多的知識, 粗心的小朋友卻得不到它。
4、古詩兩首《贈劉景文》《山行》 古詩兩首 贈劉景文 蘇 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 正是橙黃橘綠時。 山 行 杜牧
遠上寒上石徑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5、《一株紫丁香》 一株紫丁香
踮起腳尖兒, 走進安靜的小院, 我們把一株紫丁香, 栽在老師窗前。
老師,老師, 就讓它綠色的枝葉, 伸進您的窗口, 夜夜和您做伴。 老師—— 綠葉在風里沙沙, 那是我們給您唱歌, 幫您消除一天的疲倦。
老師—— 滿樹盛開的花兒, 那是我們的笑臉, 感謝您時時把我們掛牽。
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 老師,休息吧, 讓花香飄進您的夢里, 那夢啊,準是又香又甜。
6、《我選我》
李小青是我們班的勞動委員。前幾天,他轉到別的學校上學了。 今天開班會,林老師讓大家補選一名勞動委員。選誰呢?教室里靜悄悄的,大家都在想。突然,王寧站起來說:「我選我。」 大家都愣住了。林老師親切地說:「王寧,說說吧,你為什麼選自己?」王寧說:「我和李小青是好朋友。他愛勞動,愛集體。我要像他一樣熱愛勞動,關心集體。」
王寧的話剛說完,教室里響起一片掌聲。
7、《一分鍾》課文原文
丁零零,鬧鍾響了。元元打了個哈欠,翻了個身,心想:再睡一分鍾
等等,太多了
小刺蝟也高興極了,說:「謝謝你,你的稱贊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勞!」
19、《藍色的樹葉》
美術課上,老師教同學們畫風景,要畫上樹、房子和小山。李麗畫好了遠處的房子,遠處的小山。她正要畫樹,可是綠鉛筆找不到了。 李麗看看旁邊的林園園,她已經把樹畫好了。樹葉那麼綠,真惹人愛。李麗小聲對林園園說:「把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林園園吞吞吐吐地說:「我還沒畫完呢。」
李麗只好爬在桌子上看林園園畫,等她畫完了,李麗說:「現在可以把你的綠鉛筆借給我了吧。」「林園園我怕你把筆尖弄斷了。」李麗說:「我小心一點。」
林園園從盒子里拿出綠鉛筆,說:「你要注意,不要削,畫的時候不要用力,不要畫得太多。」李麗連忙說:「我只畫樹葉和小草。」林園園皺著眉頭,說:「還要畫小草?」李麗看了看林園園,沒有接她的綠鉛筆。
李麗拿起自己的藍鉛筆,用心地畫著一片片樹葉。林園園看著這些藍樹葉,不由得臉紅了。
20、《紙船和風箏》 松鼠和小熊是好朋友。
松鼠住在山頂,小熊住在山腳。山上的小溪往下流,正好從小熊的家門口流過。松鼠折了一隻紙船,放在小溪里。紙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門口。
小熊拿起紙船一看,樂壞了。紙船里放著一個小松果,松果上掛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祝你快樂!」
小熊也想折一隻紙船送給松鼠,可是紙船不能漂到山上去。怎麼辦呢?他想了想,就扎了一隻風箏。風箏乘著風,飄呀飄,飄到了松鼠家門口。
松鼠一把抓住風箏的線一看,也樂壞了。風箏上掛著一個草莓,風箏的翅膀上寫著:「祝你幸福!」 紙船和風箏讓他們倆成了好朋友。
可是有一天,他們倆為了一點小事吵了一架。山頂上再也看不到飄盪的風箏,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紙船了。
小熊很難過。他還是每天扎一隻風箏,但是不好意思把風箏放起來,就把風箏掛在高高的樹枝上。
松鼠也很難過。他還是每天折一隻紙船,他也不好意思把紙船放進小溪,就把紙船放到屋頂上。
過了幾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他在一隻折好的紙船上寫了一句話:「如果你願意和好,就放一隻風箏吧!」他把這只紙船放進了小溪。 傍晚,松鼠看見一隻美麗的風箏朝他飛來。松鼠高興得哭了。他連忙爬上屋頂,把一隻只紙船放到了小溪里。
21、《從現在開始》
獅子想找一個動物接替他做「萬獸之王」。於是,他宣布:「從現在開始,你們輪流當『萬獸之王』,每個動物當一個星期。誰做得最好,誰就是森林裡的新首領。」
第一個上任的是貓頭鷹。他想到自己成了「萬獸之王」,神氣極了,立刻下令:「從現在開始,你們都要跟我一樣,白天休息,夜裡做事!」大家聽了議論紛紛,可是又不得不服從命令,只好天天熬夜。一個星期下來,動物們都叫苦連天。
第二個星期,輪到袋鼠上任了。他激動地說:「從現在開始,你們都要跳著走路!」聽了袋鼠的話,大家直搖頭。可是又不得不服從命令,只好苦練跳的本領。
第三個星期,輪到小猴子當「萬獸之王」。大家都非常擔心:他會不會命令我們從現在開始,都得住在樹上,成天抓著藤條盪來盪去?誰知,小猴子只說了一句話:「從現在開始,每個動物都照自己習慣的方式過日子。」話音剛落,大夥兒立刻歡呼起來。
獅子見了,笑眯眯地說:「不用再往下輪了。我鄭重宣布,從現在開始,小猴子就是『萬獸之王』了!」
22、《窗前的氣球》
科利亞病人,住進了醫院。他得的是傳染病,醫院規定,誰也不準來看他,他也不能到病房外面去。
科利亞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獃獃地望著窗戶。從三樓能望到什麼呢?除了對面的樓房和一角天空以外,什麼也看不見。他覺得真沒意思。 突然,一個紅氣球搖搖擺擺地飄了上來,在科利亞房間的窗戶前停住了。握停了一會兒,開始一上一下地動起來,這是怎麼回事? 科利亞仔細一看,氣球上畫著一張可愛的小臉。這下他猜出來了,準是米沙想的招兒。科利亞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許多。他好像看見米沙拉動拴著氣球的繩子,幾個同學站在四周,嘰嘰喳喳地指手畫腳。 窗前的氣球,代表同學們來問候科利亞。科利亞望著窗外那張逗人的「小臉」,高興地笑了。
。。。。。。
10. 如何教好小學一、二年級學生語文課
一.二年級基本是一些小朋友,他(她)們的思維很幼稚,所以一般的語文課本也很簡專單,一年級基本是兒歌一屬些之類的,可以把文中的一些人物列出來,拿到現實生活中來,讓小朋友們互動,在玩中學,當然如果不這樣,那老師就要融入小孩的世界,行為語言和藹貼切,讓小朋友們聽的進去。二年級課程在一年級程度上就要提升了一些,就光是講就行,不用「玩中學」還是一樣進入小孩的世界,特別是語言,要特別和藹,思維也要轉變,要相對幼稚一些,要孩子覺得這個老師跟我們一樣,這樣大家就都會有興趣。
請設我的為滿意答案,謝謝,拜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