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四年級語文數學

四年級語文數學

發布時間:2020-12-17 18:26:58

⑴ 今年小學四年級期末考試語文數學可是多少分

w.5 Y K J.Com
2013-2014學年第二學期四年級數學期末試卷

注意:本試卷共4頁,六大題,滿分100分,時間90分鍾。
一填空題。(第11小題3分,其餘的一空一分,共20分)
1、把499000000改寫成以「億」為單位的數是( )。
2、5平方米8平方分米=( )平方米 10.1噸=( )千克
10厘米5毫米=( )厘米 2元5分=( )元
3、當B、C都不等於0時,A÷B÷C=A÷( )
4、把0.36擴大到100倍再把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後是( )。
5、把0.126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是( ),把( )的小數點向左移動三位是0.0068。
6、一個直角三角形中,一個銳角是550,另一個銳角是( )。
7、在小鹿的一側插彩旗(兩端都插),每隔5米插一面,一共插了20面,這條小路長( )米。
8、根據三角形內角和是180°,求出下面兩個圖形的內角和。
梯形( )度,五邊形( )度。

9、由4個一、8個十分之一和6個千分之一組成的數是( ),讀作( )。
10、一個兩位小數四捨五入後是9.5,這個兩位小數最大是( ),最小是( )。
11、將0.58、5.8、5.08、0.508、0.558這五個數按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依次是( )。
二、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每空1分,共10分)
1、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0除以任何數都得0。( )
2、35×(7×3)=35×7+35×3。( )
3、三條邊分別是4厘米、4厘米、8厘米的三角形是一個等腰三角形。( )
4、小數點的後面添上零或去掉零,小數的大小不變。( )
5、7.05和7.0599保留一位小數都是7.l。( )
6、等腰三角形都是等邊三角形。( )
7、大於2.4而小於2.6的一位小數只有一個。( )
8、0.58和0.580的大小相等,計數單位也相等。( )
9、甲在乙的東偏南40°方向上,還可以說成南偏東50°的方向上。( )
10、盒子里有6個白球,3個紅球,3個黑球,摸到紅球和黑球的可能性相等。( )
三、選擇題。(每空2分,共20分)
1、兩個銳角均為60度的三角形是( )。
A、銳角三角形 B、鈍角三角形 C、等邊三角形
2、下列數中與10最接近的數是( )。
A、 9.98 B、10.101 C、10.05
3、a×b的一個因數乘10,另一個因數也乘10,得到的積等於( )。
A、原來的積乘100 B、原來的積乘20 C、原來的積乘10
4、下面可以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的算式是( )
A、(125+90)×8 B、52×25×4 C、7.6十1.25+2.4
5、下面各數中不要讀出「零」的數是( )
A、807.17 B、270.05 C、400.61
6、下面各數中把「0」去掉大小不變的是( )
A、7.05 B、70.55 C、7.550
7、2.3到2.6之間有個( )小數。
A、3 B、30 C、無數
8、把一個小數的小數點先向右移動一位,再向左移動三位,原數( )。
A、擴大10倍 B 、縮小10倍 C、縮小100倍
9、把一根木料鋸成3段用了3分鍾。如果把這根木料鋸成5段要( )分鍾。
A、5 B、6 C、7.5
10、兩個完全一樣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能拼成( )
A、長方形 B、正方形 C、平行四邊形
四、計算題。(第1題6分,第二題,12分,共18分)
1、口算。
0.38+0.06= 64.2+5.7= 72÷9×7=
0.97-0.09= 12.8-9.86= 17.05-4.58 =
3.5+0.6= 5-0.15= 4.35+5.36=
0÷78= 2.05÷100= 0.093×100=
2、計算,能簡算的要簡算。
200-(132+1080÷36) 4.7+9.69-5.46 99×39+39

520-3000÷75×6 72×125 5000÷8÷125

五、動手操作題。(共7分)
友誼小區2002 ~2006年每百戶居民電腦平均擁有量如下圖。

⑴ 友誼小區2002~2006年每百戶居民電腦平均擁有量一共增加了( )台。
⑵( )年到( ) 年這一年電腦平均擁有量增長的幅度最小。
( )年到( ) 年這一年電腦平均擁有量增長的幅度最大。
⑶ 根據圖中的信息預測,2007年友誼小區每百人電腦平均擁有量大約( )台。
六、解決問題。(每題5分,共25分)
1、學校新購進3600冊圖書,要分給全校的一至六年級,每個年級有4個班,平均每班分多少本?

2、小蘭的媽媽帶50元錢去買菜,買葷菜用去28.75元,買素菜用6.35元。還剩多少元錢?
3、冬冬體重38千克,表弟體重是他的一半,而爺爺體重是表弟的4倍。爺爺體重是多少千克?

4、修路隊修一段公路,第一周修了6天,平均每天修100米。第二周准備再修4天完工,平均每天修120米,這段公路長多少米?

5、動物園推出「一日游」的活動價兩種方案:
方案一:成人每人150元;兒童每人60元,
方案二:團體5人以上(包括5人)每人100元。
現在有成人4人,兒童6人要去遊玩,想一想怎樣買票最省錢?
2013-2014學年第二學期四年級數學期末試卷參考答案
一、1、4.99億 2、5.08 10100 10.5 2.05 3、B×C
4、3.6 5、12.6 6.8 6、35° 7、95
8、360° 540° 9、4.806 10、9.49 9.45
11、5.8﹥5.08﹥0.58﹥0.558﹥0.508
二、× × × × × × √ √ √
三、C A A A C C C C B B
四、0.44 69.9 56 0.88 3.94 12.47 4.1 4.85 9.71 0 0.0205 9.3
五、65 2002-2003 2005-2006 100
六、1、150本 2、14.9元 3、76千克 4、1080米
5、800元(買5個人的團體票,再買5張兒童票)
文章來 源
蓮山課件 w w
w.5 Y K J.Com

⑵ 四年級下冊語文數學書義務教育

《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法》1、仿照整數的寫法,寫在整數個位的右面,版用圓點隔開,用來表示十權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叫做小數。2、小數點左邊是它的整數部分,小數右邊是它的小數部分。3、寫小數的時候,整數部分按整數的寫法來寫

⑶ 小,學四年級的語文數學是全國統一的嗎

當然不是,有很多版本,蘇教,人教,魯教等等

⑷ 小學四年級上語文數學

摘錄:明月如霜
六年畢業總復習之閱讀篇 (一)
一、知識要點.
(一)童話故事的特點。
童話是運用想像、幻想和誇張等手法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和智慧教育的一種文學體裁。它有如下特點:
1、內容適合兒童的情趣和愛好。2、幻想豐富奇特,情節曲折奇妙。3、語言淺顯生動。4、擬人化的描寫。
(二)寓言故事的特點。
寓言是借用比較短小、淺顯的故事來表達比較重要、深刻的道理的一種文學體裁。1、篇幅短小,但寓意十分深刻。2、大都帶有諷刺性和勸喻性。
(三)常見的構段方式。
(1)順承式。自然段中的每句話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或按時間的先後順序步步寫的。句子的前後順序不能調換的段式。如《飛機遇險的時候》 飛機飛得又快又穩。穿過雲層,可以看到積雪的山峰層層疊疊,好像波濤洶涌的大海。 II 突然,飛機遇到一股強烈的寒流,機翼和螺旋槳上都結了了冰,而且越結越厚。不大一會兒,機身也蒙上了厚厚的冰甲。飛機像凍僵了似的,沉甸甸的往下墜,還失去了平衡。機翼掠過一座座山峰,眼看就要撞著山尖了,情況十分嚴重。 II 機長命令機械師打開艙門,把行李一件一件往下扔,好減輕飛機的重量,還要大家背上降落傘包,做好跳傘的准備。
(2)總分式。(或分總式、總分總式)這種構段方式,一般把段落分為總述和分述兩部分。總述包含著分述,分述緊扣著總述,成並列的的幾點(或幾個方面)來描述。如:
海里的動物,已經知道的大約有三萬種。它們各有各的活動方法。海參靠肌肉伸縮爬行,每小時只能前進四米。有一種魚身體像梭子,每小時能游幾時公里,攻擊其他動物的時候,比普通火車還快。烏賊和章魚能突然向前方噴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後退。還有些貝類自己不動,能趴在輪船底下做免費的長途旅行。(《海底世界》)
這一段主要說海底的動物種類多,活動的方法不一樣。全段六句,前兩句總述「海里的動物種類多,活動方法不一樣」(層意);後四句分述「五種動物活動的方法」(層意)。可分兩層,第二層的四句話成並列關系。
(3)並列式。在一個自然段中,對一個事物或一種現象、一個道理等,從幾個方面、幾個部分或幾個角度加以敘述或說明。無主無從,層次可以調換。但一般說來,作者也考慮、推敲了邏輯關系。如: 送牛奶的同志進門就誇「好香」,這使我們全家都感到驕傲。//趕到曇花開放的時候,約幾位朋友來看看,更有秉燭夜遊的味道??曇花總是在夜裡開放。//花分根了,一棵分為幾棵,就贈給朋友們一些;看著友人拿著自己的勞動果實,心裡自然特別喜歡。(《養花》)這里按「誇花」「賞花」「贈花」(層意)分為三層,它們之間是並列、平行的關系,不分主次。
(4)轉折式。這種自然段的敘述,是由一個方向轉到另一個方向,使意義相反或對立。段中常見「可是」「卻」「但是」「然而」等詞語。如: 這時候,邱少雲只要從火里跳出來,就地大幾個滾,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撲滅。我趴在他附近,只要跳過去,扯掉他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戰友。但是這樣一來,我們就會被山頭上的敵人發覺,我們整個班,我們身後的整個潛伏部隊,都會遭到重大的損失,這一次作戰計劃就全部落空了(《我的戰友邱少雲》)這一段共三句話,分為兩層。前兩句寫「我想撲滅邱少雲身上的烈火」(層意)。前後意思樹立,段中用了「但是」這個表示轉折的詞語。
(5)因果式(或果因式,因果因式、果因果式)這種結構形式的自然,一般都是幾句說話原因,幾句說話結果。只是作者根據需要,安排因果順序不一:有的原因在前,有的結果在前。段中常用「因為、由於、因此、所以」等詞語表示。如: 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有深藍的、淡青的、綠的、淡綠的、杏黃的。一塊塊,一條條,相互交錯著。因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峽谷,海水有深有淺,從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富饒的西沙群島》)這段中有三句話,前兩句說「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層意),是果;後一句說「海底高低不平」(層意),是因。所以分兩層,果在前,因在後,文中有「因為」一詞提示。
(6)除此之外,還有選擇式 、共個式、補充式(概括具體式)、主線插入式等等。
然而,我們在閱讀中很少遇到某種單純的構段方式。大多數自然段都是由多種結構結合或穿插起來組成的。
六年畢業總復習之閱讀篇 (二)
二、閱讀方法
(一)劃分段落的方法。(寫作順序)
(1)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分段。按事情的發生、發展和結果繼續的文章,可以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來分段。如《飛奪瀘定橋》一課,我們首先可以按照奪橋的原因、經過和結果把文章劃分為三個部分。奪橋經過這一部分又可按「搶時間」和「奪天險」分為兩個部分。所以全文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可以分為四個大段。
(2)按時間的先後順序分段。時間階段性明顯,時間線索清晰的文章,可以按時間的變化分段。如《我的戰友邱少雲》一課,開頭交代了這次戰斗的目的,接著按「天還沒亮時」「中午」「黃昏時候」三個時間階段分別寫出了「潛伏」「犧牲」「殲敵」的具體情況。這篇課文按照時間變化的線索就應當分為四段。
(3)按空間方位的變換分段。寫景狀物的文章,多從不同的方位進行敘寫,分段時就應當按方位的變換來劃分。如《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可以按照「從金華出發?路上景色?雙龍洞奇景」地點變化分為三段。也可以將「雙龍洞奇景」一部分,再按地點變化,分為「外洞?孔隙?內洞?出洞」幾部分,全文可分為6段。
(4)按事物的不同方面分段。(材料的性質)。有的文章,把相同的或相關的材料加以歸類,放在一個或幾個相鄰的自然段里,使它們共同表現文章中心的一個側面,這樣的文章,就應當按材料的性質來分段。如《勞動最有滋味》一課,作者從「勞動使人得到樂趣」「勞動使我們窮人骨頭硬,有自信心」「勞動會使我們的心思細膩」三個方面,說明勞動是最有滋味的事。因此,按材料的性質可以把全文分為三段。
(5)按所敘述事件之間的關系分段(敘述的內容)有的文章是從幾個方面介紹某一事物的,這樣的文章可以按照敘述的不同內容進行分段。如《黃河象》一課,首先介紹了黃河象骨骼化石的樣子和特點;接著講科學家對這頭黃河象化石來歷的假想;最後講人們挖掘這具象化石。按照敘述內容的變化,本課可以分為三段。
(6)按人物的行動或感情變化分段。在以寫人為主的文章,人物的行動或感情都在不斷地發生變化。這樣的文章可以按人物行動或感情變化的線索來分段。如《窮人》一課,先寫桑娜在海上起風暴的夜晚,焦急地等待著出海捕魚的丈夫歸來;接著寫桑娜去看望生病的鄰居西蒙,發現西蒙病死了,便把她的兩個孩子抱回自己的家裡;最後寫漁夫出海歸來,桑娜把西蒙死的消息告訴了他,漁夫主動提出提出把西蒙的孩子抱過來撫養。因此,本文按人物行動的變化可以分為三段。
(二)概括段意的常用方法。
(1)摘錄原句法。總分段式一般用總述句作為段意。因果段式一般抓「果」。如「弟弟學習很認真,也很刻苦。他懂得學習的機會來之不易。他牢牢記住媽媽的話:將來革命勝利了,還要建設新中國。」本段段意就可用第一句話來進行概括。
(2)理解歸納法。並列關系的小段採用合並法,順承關系的小段採用取主舍次法。
(3)提問整理法。這種方法往往適用於敘述一件事情或描述一個人的自然段落。概括段意先要看清這段寫的是誰,在何時何地干什麼,或者是誰,怎麼樣。
(三) 分析寫作順序。
1、順敘。就是按照事物發展的時間先後的順序來敘述,也就是按事情發展進程的先後敘述。這種敘述方法容易把文章寫得條理清楚,脈絡分明。在順敘中也有以下幾種情況:
(1)按時間先後順序敘述。
(2)按地點轉移的順序敘述。
(3)按事物特點的幾個方面來敘述。
2、倒敘。倒敘就是把事情的結果或事情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來寫,然後再按事情的發展順序進行敘述。倒敘可以造成懸念,引起讀者強烈的閱讀興趣,突出重點,造成深刻的印象。
3、插敘。插敘就是在敘述事情的過程中,根據需要插入一段有關的事情。插敘是為了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有時是為了幫助讀者了解故事情節的發展,對某種情況產生的緣由或某一事物的來歷作補充性的追敘。有時是為了對事情中某一清潔作注釋、說明。
4、補敘。補敘是對所敘述的人物、事件、情節等做簡短的補充說明。補敘和插敘的區別是:插敘往往是在敘述過程中暫時中斷情節,插入另外一件事,而補敘則是用簡短的話對前面所敘述的人或事做一些補充交代。補敘的特點是:前後必須有過渡的話,如果去掉補敘,前後內容仍然可以銜接起來。
5、分敘。分敘也叫平敘,就是敘述同一時間內不同地點的事物和發展過程。
(四)怎樣歸納中心思想
作者寫文章,總有一定目的,他想贊成什麼,反對什麼,歌頌什麼,鞭笞什麼,或說明一件事物,或明確一個道理,或表達一種情感等等,這些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概括中心思想,一般包括「寫什麼」和「為什麼寫」兩方面的內容,「寫什麼」指的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在記敘文中主要是指描寫的人物、事物、景物等;「為什麼寫」指的是作者的寫作目的。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五種:
(1) 分析題目。有些文章的題目是畫龍點睛之筆,是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分析題目必須弄清題目的意思,判斷出題目的中心詞和關鍵詞,再看看文章是如何圍繞題目記敘內容、展開情節的,文章的中心思想又是如何從題目得到體現的。
(2) 分析中心句。中心句,也就是表現文章中心的句子。閱讀時,先要抓住這些關鍵的中心句;然後在理解中心句的意思,看看文章圍繞中心句寫了那些內容,重點寫了什麼;最後用簡潔貼切的語言把中心思想概括出來。
(3) 分析主要情節。文章的主要情節就是文章的重點段落,而中心思想往往體現在主要情節中。因此,運用這種方法首先要找出文章的主要情節,然後再抓住其中的重點語句,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
(4) 分析主要人物。因為文章中主要人物身上所表現出的思想品格和精神面貌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的體現,因此,在分析主要人物時,必須注意文中對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心理活動、性格和品質特徵的描寫,特別是要注意文章對人物的思想品質特點的刻畫。只有把文章內容與人和物的分析結合起來考慮,才能把握住中心思想。
(5)分析文章中的議論和抒情。有些文章,在記敘中穿插了一些抒情和議論部分,對於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很有幫助的。此外,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還可根據文章的體裁,抓住規律進行。如:寫人的文章從思想品質上概括;敘事的文章從事情的意義上概括;寫景的文章從抒發的感情上概括;說明的道理、揭示的規律上概括。
(五)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方法。
1、抓住關鍵詞語,理解句子。
採用這種方法,首先要熟讀句子,了解句子的基本內容,並在反復讀中找出句子的關鍵詞語。其次,要聯繫上下文找出文中與關鍵詞有聯系的句子,體會這些句子對關鍵詞的表達作用,弄清關鍵詞的本義及其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思,從而理解句子的深刻含義。
2、聯繫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理解句子不能脫離語言環境,只有聯繫上下文,多問幾個「為什麼」,從課文的內在聯系入手,層層深入,才可以理解句子的深刻含義。通過貫穿前後,上下聯系,層層分析,就會由淺層次的認識發展到深層次的理解,准確地把握句子的含義及其所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3、內外聯系,理解句子的含義。
所謂「內外聯系」是指在理解句子意思時要圍繞句子的關鍵點,將課文內容和生活實際相聯系,進行必要的思維補充,產生具體感受,領悟句子的含義。
(六)怎樣給短文加題目。
題目如同文章的眼睛。給文章加題目應做到:准確、簡潔、醒目。給短文加題目,可採用如下方法:
(1) 用點明文章中心思想的詞語作題目。如《別了,我愛的中國》《為人民服務》。
(2) 用能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一個詞語作題目。如《草地夜行》《魯班學藝》。
(3) 用貫穿全文的線索作題目。如《一個蘋果》《一簸箕垃圾》。
(4) 用與文章內容密切相關的特定時間、地點作題目。如:《在仙台》《鄉村的傍晚》。
(5) 用與文章中主要人物或主要事件做題目。如《詹天佑》《糶米》。
六年畢業總復習之閱讀篇 (三)
三、領悟表達方法
(一)抓住事物的特點。無論是人、事,還是物、景,都有不同的特點。只有抓住特點寫,才能使讀者對事物留下清楚的印象。
(二)分清文章的主次。文章的主要內容是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緊密聯系的,讀課文時,分清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抓住主要的認真閱讀可以使我們加深對課文中心思想的理解,也可以從中學到表達中心思想的方法。
(三)弄清文章的詳寫與略寫。詳寫,就是根據表現中心思想的需要,把重要的材料寫得具體、詳盡。詳寫的作用在於使所敘述的事件得到充分的表現,通過細膩的描寫,極力渲染、烘托中心或氣氛。把次要材料寫得概括些、簡略些,這就是略寫。分清主次,有詳有略,才能有力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四)了解人物的內心活動。在寫文章時,對人物在一定環境中的心理狀態和思想活動的描寫,叫做心理描寫。心理描寫能描述人物心靈深處的活動,對表現人物內心世界,刻畫人物形象,開掘文章的思想,深化中心,有重要作用。
(五)注意對事物的靜態與動態的描寫。靜態指事物處於靜止不動的狀態,如物體的形狀、大小、位置等。動態指事物處於活動發展變化時的狀態,如鳥在飛、水在流、人在活動等。寫文章要注意靜態與動態的描寫,如果對比著描寫,一動一靜,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
(六)分辨事物和聯想。聯想是想像的一種形式,是作者對已經掌握的生動素材進行改造和生發,從而創造形象的主要手段。閱讀時注意分辨事物和聯想,就能按照作者的思路,准確地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七)注意合理想像的內容。在已有材料和觀念的基礎上,經過新的組合而創造出新形象的思維過程就是想像。這樣文章內容更具體,更感人。
(八)注意文章的細節。細節描寫是對事件發展和人物的性格、肖像、心理、行為、動作以及環境等一些細微而又有典型意義的情節所做的細膩、具體的描寫,一般多指在細小的環節發面所做的描繪。要使人物刻畫得有聲有色,有血有肉,有立體感,細節描寫是不可缺少的。
(九)注意文章的過渡。過渡是指上下文之間的連貫銜接,是篇章結構里不可缺少的部分。需要加過渡文字的地方常常是:內容轉折的地方,敘述與議論、倒敘與順敘、順敘與插敘相轉折的地方,論述問題時由總述到分述或由分述到總述的地方。過渡的方式一般有三種:1、前後相鄰的兩層意思或上下段意思跳躍不大,可用過渡詞語:因此、那麼、但是、不過、由此可見、總而言之等。2、前後兩層意思或上下兩段意思跳躍或轉折較大,一般用過渡句。3、文章前後兩部分內容都較復雜,兩部分之間的意思跨度或轉折很大則需要用承上啟下的段落來過渡。
(十)注意文章的前後照應。照應是指前後映襯,上下互相呼應。也就是前面講過的內容,後面有著落;後面要講的內容,前面有適當的提示或交代。恰當地運用照應手法,既有助於揭示文章前後內容聯系,使文章線索清晰,前後連貫,又可使文章顯得緊湊、嚴密還能引起讀者的思索與回味,有助於突出主題。常見的照應方式有三種:1、開頭和結尾的照應,可使文章顯得完整。2、行文中的照應。這種行文中的此呼彼應,可使讀者感到文中有緊密的內在聯系。3、文章與標題的照應,這種照應,使文章內容處處緊扣題目,文題緊密聯系。

⑸ 四年級同學參加語文數學考試每人至少有一門

65+87-112
=152-112
=40(人)
答:兩門功課都得優的有40人.

⑹ 我兒子上小學四年級,現在的成績越來越差,語文數學都不及格,我要怎麼去輔導孩子

做到以下幾點:
1.明確孩子為什麼學不好。如果是不像其他人那麼聰明,那麼需要的是鼓勵和耐心。不要一下子希望他能做得多麼好,要注意良好習慣的養成。比如說:早晨早起不賴床,晚上按時睡覺不熬夜,作業及時完成,積極做到預習與復習。如果是對學習沒什麼感覺或興趣,那麼就應該認真的了解一下他的興趣愛好在哪裡,還有他平時的性格與習慣。內向型的,要多鼓勵參加集體活動。這對他的學習有潛在的幫助,心情開朗了,必然有助於學習。如果是大大咧咧型,這種孩子,一般是比較聰明陽光的,需要注意的只是對某些事物的專注,一些小的毛病的改進。對學習沒興趣的,只是沒有意識到學習對他有什麼好處,小時候可以適當的以獎勵來鼓勵,但必須要慢慢加強他對責任的意識。如果是既不聰明,也不愛學習。這類比較復雜,可能在家庭環境,個人交際,性格養成的方面存在問題,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2.明確該怎麼教孩子。我想強調的是:不能急功近利。想著給孩子多補課,對孩子嚴格要求。在短期內,這種方法會很有效,但慢慢的,孩子會開始將心思花在如何逃避高壓這種問題上,你在充滿期望的教著,他在心不在焉或情不自願地聽著。要注意引導,不能讓學習成為一種赤裸裸的壓力壓在他的身上。比較理想的,是一種互動教學,就是不能和他上課的老師老師一樣,告訴他這道題該怎麼做,那道題該怎麼做。而是先聽聽他的想法,不著急著去否認,給他一些提示,引導他往正確的方向思考,以一種討論的方式完成一道題目,久而久之,他就能形成正確的思維。這種方法的缺陷在於,剛開始的一段時間內,完成一道題目的時間較長,效率較低,所以無法在日常教學中推廣,但家庭教學還是有可能實現的。而長期以後,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會是很有幫助的。
3.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由於現在孩子所處的環境很復雜,所以情緒變化也會很復雜,這對一般的學習的影響不是很明顯,但時間一長,對孩子的性格習慣養成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從而極大地影響到學習。我們所能做的,是盡量成為孩子的朋友,多和孩子交流。只有讓孩子保持了好的心情,他的各方面才能正常的發展,也才能對學習產生興趣。但不是說要寵溺孩子,而是多關注他的身心健康。這里有個誤區,很多家長為了表示關心,常常會侵犯到孩子的隱私,偷看孩子的日記,這除了表示你對孩子沒信心以外,不能說明什麼問題。反而是傷害到了孩子的『自尊心』。
當然還有很多要注意的,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做相應的調整。最後祝願你能如願以償的教好孩子,你的孩子能快樂茁壯的成長。

⑺ 小學四年級語文數學作業

發來看看

⑻ 我是四年級的學生,我怎樣能學好語文數學英語

★怎樣才能學好數學?
要回答這個似乎非常簡單:把定理、公式都記住,勤思好問,多做幾道題,不就行了。
事實上並非如此,比如:有的同學把書上的黑體字都能一字不落地背下來,可就是不會用;有的同學不重視知識、方法的產生過程,死記結論,生搬硬套;有的同學眼高手低,「想」和「說」都沒問題,一到「寫」和「算」,就漏洞百出,錯誤連篇;有的同學懶得做題,覺得做題太辛苦,太枯燥,負擔太重;也有的同學題做了不少,輔導書也看了不少,成績就是上不去,還有的同學復習不得力,學一段、丟一段。
究其原因有兩個:一是學習態度問題:有的同學在學習上態度曖昧,說不清楚是進取還是退縮,是堅持還是放棄,是維持還是改進,他們勤奮學習的決心經常動搖,投入學習的精力也非常有限,思維通常也是被動的、淺層的和粗放的,學習成績也總是徘徊不前。反之,有的同學學習目的明確,學習動力強勁,他們擁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刻苦鑽研的精神和自主學習的意識,他們總是想方設法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主動向同學、老師求教,具有良好的自我認識能力和創造學習條件的能力。二是學習方法問題:有的同學根本就不琢磨學習方法,被動地跟著老師走,上課記筆記,下課寫作業,機械應付,效果平平;有的同學今天試這種方法、明天試那種方法,「病急亂投醫」,從不認真領會學習方法的實質,更不會將多種學習方法融入自己的日常學習環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多的同學對學習方法存在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理解,比如,什麼叫「會了」?是「聽懂了」還是「能寫了」,或者是「會講了」?這種帶有評價性的體驗,對不同的學生來說,差異是非常大的,這種差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行為及其效果。
由此可見,正確的學習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是學好數學的兩大基石。這兩大基石的形成又離不開平時的數學學習實踐,下面就幾個數學學習實踐中的具體問題談一談如何學好數學。

一、數學運算
運算是學好數學的基本功。初中階段是培養數學運算能力的黃金時期,初中代數的主要內容都和運算有關,如有理數的運算、整式的運算、因式分解、分式的運算、根式的運算和解方程。初中運算能力不過關,會直接影響高中數學的學習:從目前的數學評價來說,運算準確還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運算屢屢出錯會打擊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從個性品質上說,運算能力差的同學往往粗枝大葉、不求甚解、眼高手低,從而阻礙了數學思維的進一步發展。從學生試卷的自我分析上看,會做而做錯的題不在少數,且出錯之處大部分是運算錯誤,並且是一些極其簡單的小運算,如71-19=68,(3+3)2=81等,錯誤雖小,但決不可等閑視之,決不能讓一句「馬虎」掩蓋了其背後的真正原因。幫助學生認真分析運算出錯的具體原因,是提高學生運算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在面對復雜運算的時候,常常要注意以下兩點:
①情緒穩定,算理明確,過程合理,速度均勻,結果准確;
②要自信,爭取一次做對;慢一點,想清楚再寫;少心算,少跳步,草稿紙上也要寫清楚。

二、數學基礎知識
理解和記憶數學基礎知識是學好數學的前提。
★什麼是理解?
按照建構主義的觀點,理解就是用自己的話去解釋事物的意義,同一個數學概念,在不同學生的頭腦中存在的形態是不一樣的。所以理解是個體對外部或內部信息進行主動的再加工過程,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
理解的標準是「准確」、「簡單」和「全面」。「准確」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質;「簡單」就是深入淺出、言簡意賅;「全面」則是「既見樹木,又見森林」,不重不漏。對數學基礎知識的理解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是知識的形成過程和表述;二是知識的引申及其蘊涵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數學思維方法。
★什麼是記憶?
一般地說,記憶是個體對其經驗的識記、保持和再現,是信息的輸入、編碼、儲存和提取。藉助關鍵詞或提示語嘗試回憶的方法是一種比較有效的記憶方法,比如,看到「拋物線」三個字,你就會想到:拋物線的定義是什麼?標准方程是什麼?拋物線有幾個方面的性質?關於拋物線有哪些典型的數學問題?不妨先寫下所想到的內容,再去查找、對照,這樣印象就會更加深刻。另外,在數學學習中,要把記憶和推理緊密結合起來,比如在三角函數一章中,所有的公式都是以三角函數定義和加法定理為基礎的,如果能在記憶公式的同時,掌握推導公式的方法,就能有效地防止遺忘。
總之,分階段地整理數學基礎知識,並能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可以極大地促進數學的學習。

三、數學解題
學數學沒有捷徑可走,保證做題的數量和質量是學好數學的必由之路。
1、如何保證數量?
① 選准一本與教材同步的輔導書或練習冊。
② 做完一節的全部練習後,對照答案進行批改。千萬別做一道對一道的答案,因為這樣會造成思維中斷和對答案的依賴心理;先易後難,遇到不會的題一定要先跳過去,以平穩的速度過一遍所有題目,先徹底解決會做的題;不會的題過多時,千萬別急躁、泄氣,其實你認為困難的題,對其他人來講也是如此,只不過需要點時間和耐心;對於例題,有兩種處理方式:「先做後看」與「先看後測」。
③選擇有思考價值的題,與同學、老師交流,並把心得記在自習本上。
④每天保證1小時左右的練習時間。
2、如何保證質量?
①題不在多,而在於精,學會「解剖麻雀」。充分理解題意,注意對整個問題的轉譯,深化對題中某個條件的認識;看看與哪些數學基礎知識相聯系,有沒有出現一些新的功能或用途?再現思維活動經過,分析想法的產生及錯因的由來,要求用口語化的語言真實地敘述自己的做題經過和感想,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以便挖掘出一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數學思維方法;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多元歸一。
②落實:不僅要落實思維過程,而且要落實解答過程。
③復習:「溫故而知新」,把一些比較「經典」的題重做幾遍,把做錯的題當作一面「鏡子」進行自我反思,也是一種高效率的、針對性較強的學習方法。

四、數學思維
數學思維與哲學思想的融合是學好數學的高層次要求。比如,數學思維方法都不是單獨存在的,都有其對立面,並且兩者能夠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相互轉換、相互補充,如直覺與邏輯,發散與定向、宏觀與微觀、順向與逆向等等,如果我們能夠在一種方法受阻的情況下自覺地轉向與其對立的另一種方法,或許就會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比如,在一些數列問題中,求通項公式和前n項和公式的方法,除了演繹推理外,還可用歸納推理。應該說,領悟數學思維中的哲學思想和在哲學思想的指導下進行數學思維,是提高學生數學素養、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的重要方法。
總而言之,只要我們重視運算能力的培養,扎扎實實地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學會聰明地做題,並且能夠站到哲學的高度去反思自己的數學思維活動,我們就一定能早日進入數學學習的自由王國。

很多人在考試時總考不出自己的實際水平,拿不到理想的分數,究其原因,就是心理素質不過硬,考試時過於緊張的緣故,還有就是把考試的分數看得太重,所以才會導致考試失利,你要學會換一種方式來考慮問題,你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人們常說,考試考得三分是水平,七分是心理,過於地追求往往就會失去,就是這個緣故;不要把分數看得太重,即把考試當成一般的作業,理清自己的思路,認真對付每一道題,你就一定會考出好成績的;你要學會超越自我,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心裡不要總想著分數、總想著名次;只要我這次考試的成績比我上一次考試的成績有所提高,哪怕是只高一分,那我也是超越了自我;這也就是說,不與別人比成績,就與自己比,這樣你的心態就會平和許多,就會感到沒有那麼大的壓力,學習與考試時就會感到輕松自如的;你試著按照這種方式來調整自己,你就會發現,在不經意中,你的成績就會提高許多;
這就是我的經驗之談,媽媽教給我的道理,使我順利地度過了中學階段,也使我的成績從高一班上的30多名到高三時就進入了年級的前10名,並且沒有感到絲毫的壓力,學得很輕松自如,你不妨也試一試,但願我的經驗能使你的壓力有所減輕、成績有所提高,那我也就感到欣慰了;
最祝你學習進步!

⑼ 小學四年級怎樣學好語文和數學

1.首先想要學好語文,要做到:多復習,抓緊時間,認真仔細,持之以恆。
2.復習語文要有計劃。內
如果提前完成容預定計劃,也不要心急,應該再多看一遍看過的課文,或者拿一些練習題來鞏固。
3.在復習的時候要認真,才能達到較高的效率。
復習的時候,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用鉛筆做上記號,找時間問問老師或同學(有些記不住的地方可以用一張紙抄下來,放在口袋裡,隨時背記)。早晚讀也不要浪費時間,大聲念出來。
古詩詞、課文小字處一些重要的詞語注釋。
4.上課時,認真聽講。
5.抽時間看一下好的課外書,好的詞語、句子積累下來,,合理分配時間。
6.數學認真聽講,常練、常寫、常看。

閱讀全文

與四年級語文數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