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三年級上冊語文13古詩兩首絕句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的
絕句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絕句是詩體名。絕句、律詩為唐代的今體林詩(後世稱為近體詩),以區別於古體詩。這首詩以「絕句」寫入詩題,又因同時有同體詩四首,所以合題為《絕句四首》,不令立體目。這首絕句為四首中的第三首。
這首七言絕句每一句各寫一種眼前的景物。「兩個黃鸝鳴翠柳」黃鸝本棲息高枝,此時鳴與翠柳之上,古代詩詞中「於」字長被省略,如果補進去就是「鳴於翠柳」。「翠柳」表明柳葉新綠春意漸濃,黃鸝在柳葉新綠的枝頭婉轉的發出嚦嚦的聲,顯示了春日風光。
「一行白鷺上青天」白鷺飛上高空,隨著春暖而更有勃勃生機。
「窗含西嶺千秋雪」,從窗框中望出去,西嶺的久積未消的雪清晰可見,好像就包含在窗框中一樣。
「門泊東吳萬里船」門前停泊的是萬里航行的東吳船,是駛向長江下游地區的,還是由下游駛下來的?長江雖長,航程雖遠,但江上船隻總是往返行駛,無論是駛來的、駛去的,都使詩人想到沿長江而下,可至中游地區的襄陽,轉道可至故地洛陽;正因為如此,他系情於門前停泊的東吳船,對它產生遐想。
四句盡管都寫景物,但前兩句寫的景物以色彩(綠柳、黃鸝、白鷺、青天)、聲音(鳴、飛)、動靜顯示春光明麗,後兩句則以靜景(遠景、近景)暗示動意;禽鳥在春暖時節如此活躍,自己不能無動於衷的心思也得到映示。詩人的眼前景物當然不止這些,他把它們攝入詩中是有選擇的,因景生情、以情取景,這就是他的選擇准則。
Ⅱ 小學三年級上語文的9課《古詩兩首》兩首古詩的意思是什麼急啊!!
夜書所見:蕭蕭秋風吹動梧桐樹葉,送來陣陣寒意,客游在外的詩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他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孩子們在捉蚱蜢.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我一個人在他鄉,每次遇到美好的節日就倍加思念親人,重陽節我想到遠方的兄弟一定頭插茱萸,凳上家鄉最高處.但是只少了我一個人.
Ⅲ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9古詩兩首詩的內容和什麼有關
1.《詠柳》的意思: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版條輕輕飄動的權綠色絲帶。
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里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2.《春日》的意思:
風和日麗游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緻。
《詠
柳》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春
日》
宋。朱
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Ⅳ 三年級上冊語文倍速學習法上21課古詩兩首寫詩意
《望天門山》
唐代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回,孤帆一片日邊來。
譯文答
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沒有迴旋。
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遇見一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
《飲湖上初晴後雨》
宋代 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譯文
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艷麗,看起來很美;雨天時,在雨幕的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也顯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妝濃抹都是那麼得十分適宜。
Ⅳ 語文三年級的第24課古詩兩首第二首是遊子吟唐孟姣寫的
遊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Ⅵ 搜索三年級下冊語文書第二課古詩兩首的段意
1、詠柳(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內.
2、春日容(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3、乞巧(唐)林傑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4、嫦娥(唐)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
Ⅶ 語文三年級下冊課文第二課古詩兩首的內容
江南
漢樂府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版,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古朗月權行
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絕句(二)
唐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憫農(二)
唐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Ⅷ 《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二課古詩兩首的兩首詩的詩句是什麼意思
三年級 下冊 第2課 古詩兩首
詠柳
[唐]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注釋:
1、碧玉:碧綠色的玉。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綠的柳葉。
2、妝:裝飾,打扮。
3、一樹:滿樹。一:滿,全。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量詞在使用中並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量。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4、絛(tāo):用絲編成的繩帶。這里指像絲帶一樣的柳條。
5、裁:裁剪。
6、似:如同,好像
譯文: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
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里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中心思想:《詠柳》這是一首詠物詩,通過贊美柳樹,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無限熱愛。
春日
[宋]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注釋:
1、春日:春天。
2、勝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尋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東省。
5、濱:水邊,河邊。
6、光景:風光風景。
7、等閑:平常、輕易。「等閑識得」是容易識別的意思。
8、東風:春風。
譯文:風和日麗游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緻。
中心思想:《春日》這是描寫春天風光的一首詩。詩人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到郊外去踏青,沐浴春風之中,看到滿眼春色,不禁發出「萬紫千紅總是春」的贊嘆。這首詩寓情於景,語言清新活潑,尤其是後兩句以其內涵豐富,形象鮮明,一直廣為流傳。
Ⅸ 小學三年級上語文的9課《古詩兩首》兩首古詩的意思是什麼急啊!!
夜書所見:蕭蕭秋風吹動梧桐樹葉,送來陣陣寒意,客游在外的詩人,回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答他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孩子們在捉蚱蜢.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我一個人在他鄉,每次遇到美好的節日就倍加思念親人,重陽節我想到遠方的兄弟一定頭插茱萸,凳上家鄉最高處.但是只少了我一個人. 選我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