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六年級語文知識點整理

六年級語文知識點整理

發布時間:2020-12-17 14:16:52

❶ 部編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全冊各單元知識點考點歸納【2020最新整理】

一、字詞盤點:

1、難讀的字:

擦(cā)、戚(qī)、膩(nì)、匙(chí)、脈(mò)、棲(qī) 。

2、難寫的字:

眨:部首是「目」,右邊是「乏」。 燃:左窄右寬,注意不要少寫「然」右上角的點。 膩:左窄右寬,注意右邊「貳」兩短橫在「弋」的下面。 褐:左窄右寬,部首是「衤」,不是「礻」。 盈:上邊是「乃」+「又」,下邊是「皿」。

二、必須掌握的詞:

臘月、展覽、風箏、空竹、口琴、更新、鞭炮、除夕、春聯、掃除、年糕、充足、店鋪、開張、對聯、年畫、通宵、間斷、除非、萬不得已、必定、光景、截然不同、燃放、親戚、拜年、寺院、轎車、駱駝、元宵、張燈結綵、一律。

近義詞 

氣象~景象、開張~開業、間斷~中斷、嫻熟~熟練、充足~充分、規矩~規則、截然不同~迥然不同、萬象更新~煥然一新、萬不得已~迫不得已、合攏~合並、沸騰~歡騰、預備~准備、攪和~攪拌、濃稠~黏稠、松勁~鬆弛、反抗~抗拒、奇怪~稀奇。

三、反義詞 

間斷➝連續、熱鬧➝冷清、嫻熟➝笨拙、充足➝缺乏、團圓➝離散、美好➝醜陋、截然不同➝一模一樣、合攏➝分散、沸騰➝冷卻、濃稠➝稀疏、松勁➝鼓勁、反抗➝順從、奇怪➝普通、驚異➝鎮定、承認➝否認、糊糊塗塗➝明明白白、有聲無力➝精神百倍、無➝有、寒➝暖、清➝濁。

四、ABAC式詞語(各形各色)

1、類似的詞語:有說有笑、稱帝稱王、半飢半飽、假仁假義、再接再厲、一五一十、一心一意。

2、描寫笑的詞語:鬨堂大笑。

3、類似的詞語:笑容可掬、貽笑大方、談笑風生、千金一笑、不苟言笑、眉開眼笑、啼笑皆非。

4、描寫隨意的詞語:隨心所欲、優哉游哉、類似的詞語:悠然自得、怡然自得、無拘無束。

5、描寫貧窮的詞語:一無所有、身無分文。

五、比喻句:

1、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這個句子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蒜比作翡翠,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泡蒜的色彩,讓人一看就能產生食慾。 

2、數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馬脫韁般的激流中,許多涉水過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這個句子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雅魯藏布江的激流比作脫韁的野馬,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江水的湍急和環境的惡劣。

六年級語文下冊重點知識總結

六年級下冊課文復習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課文復習要點1文言文兩則1.《學弈》選自《孟子•告子》。通過寫弈秋教兩人下棋的事,說明了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2.《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湯問》,故事體現了兩小兒善於觀察,敢於提問,說話有理有據和孔子實事求是的態度。3.孟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被稱為「亞聖」。後世將他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孔子是春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一生的言行被弟子編成《論語》一書。《孟子》是孟子與他的弟子合著的,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哲學思想和個性修養等。4.理解句子。(1)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別人好嗎?回答說:「不是這樣的。」(2)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一些,而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3)孰為汝多知乎?誰說你的知識淵博呢?5.《學弈》全文:學弈(yì)[1]弈秋[2],通國[3]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4]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wéi)弈秋之為聽[5];一人雖聽之[6],一心以為有鴻鵠(hú)[7]將至,思援[8]弓繳(zhuó)[9]而射之。雖與之[10]俱[11]學,弗(fú)[12]若之矣(yǐ)[13]。為[14]是其[15]智弗若與(yú)?曰:非然也。注釋:1、本文選自《孟子•告子》。孟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記錄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行。弈:下棋。2、秋:人名,因他善於下棋,所以稱為弈秋。3、通國:全國。4、誨:教導。5、惟弈秋之為聽:只聽弈秋(的教導)。6、之:指弈秋的教導。7、鴻鵠:天鵝。8、援:引,拉。9、繳:古時指帶有絲繩的箭。10、之:他,指前一個人。11、俱:一起。12、弗:不。13、矣:了。14、為:因為。15、其:他的,指後一個人。《學弈》全文翻譯:弈秋是全國的下棋高手。他教導兩個學生下棋,其中一個學生非常專心,只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學生雖然也在聽弈秋講課,心裡卻一直想著天上有天鵝要飛過來,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來。雖然他倆在一塊兒學習,但是後一個同學不如前一個學得好。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別人好嗎?說:不是這樣的。6、《兩小兒辯日》全文:兩小兒辯日[16]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17],問其故。一兒曰:「我以[18]日始出時去[19]人近,而日中[20]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21]日中則如盤盂(yú)[22],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cāng)滄涼涼[23],及其日中如探湯[24],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25]也。兩小兒笑曰:「孰(shú)為汝(rǔ)[26]多知[27]乎?」注釋:16、本文選自《列子•湯問》。17、辯斗:辯論,爭論。18、以:認為。19、去:離。20、日中:正午。21、及:到。22、盤盂:盛物的器皿。圓者為盤,方者為盂。23、滄滄涼涼:形容清涼的感覺。滄滄:寒冷的意思。24、探湯:把手伸向熱水裡。意思是天氣很熱。湯:熱水。25、決:判斷。26、汝:你。27、知:通「智」。《兩小兒辯日》全文翻譯:有一天,孔子到東方游學,看到兩個小孩為什麼事情爭辯不已,便問是什麼原因。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遠些,而中午時要近些。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像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的時候看起來小而近的時候看起來大的道理嗎?」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有清涼的感覺,到了中午卻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是近的時候感覺熱而遠的時候感覺涼的道理嗎?孔子也不能判斷是怎麼回事。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的知識淵博呢?」2匆匆1.《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他的作品還有《綠》、《背影》。2.文章緊扣「匆匆」,寫了時光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3.課文運用了擬人、比喻、排比、反問等修辭手法。開頭、結尾都用了設問句,首尾呼應,突出時間來去匆匆的惋惜和無奈的強烈情感。4.寫出珍惜時間的語句。(1)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2)光陰似箭,日月如梭。5.句子理解:①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用排比的句式,表明大自然的榮枯是時間飛逝的痕跡。「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運用設問的方法,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挽留的無奈和對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②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作者運用比喻,把自己過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針尖上的水滴,把時間的流比喻成大海。表現出作者十分無奈的愁緒。③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作者用一系列排比句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經意中來去匆匆。④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麼痕跡呢?作者把自己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時間匆匆而去的形象化為「如輕煙」「如薄霧」,比喻獨特,聯想新奇。輕煙、薄霧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縱即逝。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時光的流逝。3桃花心木1.《桃花心木》的作者是林清玄,我們學過他的《和時間賽跑》。文章借樹的生長比喻人的成長。寫一個種樹人讓「樹木自己學會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說明了在艱苦環境中經受生活考驗,克服依賴性的重要意義。2.樹的生長「不確定」指老天下雨,種樹人澆水沒規律。人生活的「不確定」指生活中不可預知的坎坷、曲折、磨難。桃花心木在不確定中尋找水源、拚命紮根,就能長成百年大樹,顯示出勃勃生機。人在不確定中生活,經歷風雨和磨難就能成為意志堅強有所作為的人。樹似人,人如樹,這篇文章是借物喻人的表達方法。3.表達文章主旨句子是「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這句話的意思是只有經得起生活中風風雨雨的考驗,才能成為堅強的人,有所作為的人。6北京的春節1.本課以時間為經線,以人們的活動為緯線,結構全文2.文章詳細描述過春節的三次高潮:(1)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吃團圓飯、守歲。(2)初一男人們外出拜年,女人們在家招待客人,小孩逛廟會。(3)十五觀花燈,放鞭炮,吃元宵。3.課文按時間順序,對除夕、大年初一、元宵節三部分寫得詳細,其它部分寫得簡略,這樣寫的好處是:點面結合、主次分明、印象深刻。4.本課突出的表達方法是以時間為順序,有詳有略。10十六年前的回憶1.本文是李大釗同志的女兒李星華寫的一篇回憶錄,通過對李大釗被捕前到被害後的回憶,展示了革命先烈忠於革命事業的偉大精神和面對敵人堅貞不屈的高貴品質。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敬仰與深切的懷念。除開頭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時、法庭上、被害後的順序來敘述的。全文前後照應、首尾連貫,使整篇文章顯得緊湊,同時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親的被害記在心裡的感情。2.本文按時間順序寫了四件事:(1)被捕前,李大釗同志堅持革命工作。(2)被捕時,李大釗同志從容鎮定。(3)法庭上,李大釗同志與敵人作斗爭。(4)被害後,李大釗的妻兒悲傷的情形。3.課文前後照應有多處(1)①我看他把書和有字的紙片投到火爐里去……②後來聽母親說……為了避免黨組織被破壞,父親只好把一些書籍和文件燒掉作用:使讀者對事情的來龍去脈了解的更清楚,得到的印象、感受更深刻。(2)①1927年4月28日,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那是我父親的被難日……②我低聲對母親說:「媽,昨天是4月28日。」……作用:突出了作者對父親被害這件事印象深刻,表達了對父親的深深懷念。(3)①工友閻振三一早上街買東西,直到夜裡還不見回來。②在軍警中間,我發現了前三天被捕的工友閻振三。作用:使讀者對事情的來龍去脈了解更清楚,印象更深刻。4.理解句子(1)那年春天,父親夜裡回來的很晚。每天早晨……出去了。體現了他對革命工作高度負責的精神。(2)局勢越來越嚴重……他的朋友勸他離開北京,母親也幾次勸他……李大釗同志把革命看的比生命重要,體現了他堅決無私和大無畏的精神。(3)他們奪下父親的手槍……父親保持著他慣有的嚴峻態度……表現了李大釗在敵人面前的鎮定、從容和大無畏的精神。(4)在法庭上……父親仍舊穿著他那件灰布舊棉袍,可是沒戴眼鏡,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發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沒戴眼鏡」和「亂蓬蓬的長頭發」說明了李大釗遭受了苦刑;「平靜」說明了他經歷殘酷的折磨後依舊堅強;「慈祥」表現了李大釗對親人的愛護。(5)父親瞅了瞅我們,沒對我們說一句話……他對革命事業的信心……因為李大釗同志對革命充滿信心,所以在極端困難、危險的情況下,能夠坦然自若,不在敵人的嚴刑拷打下屈服,也不因親人的喊聲、哭聲而憂傷,他用安定沉著影響親人,使他們化悲傷為力量。12為人民服務1《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於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警備團追悼張思德會議上所做的演講,是一篇議論文。2.文章從三方面說明怎樣才能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1)樹立「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的生死觀。(2)正確對待批評,為人民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3)搞好團結,克服困難,提高勇氣,互相愛護,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14賣火柴的小女孩1.課文是丹麥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話,他的作品還有:《海的女兒》、《丑小鴨》、《拇指姑娘》。本課講述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2.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了暖和的火爐,是因為她十分寒冷,渴望得到溫暖;第二次擦燃火柴,她看到噴香的烤鵝,是因為她十分飢餓,渴望得到食物;最後擦燃整把火柴,她看到了慈祥的奶奶,是因為她想把奶奶留住,和奶奶一起飛走,遠離寒冷、飢餓、痛苦。3.文章之所以打動,是因為作家巧妙的表達方法:寫實和寫虛交替進行,美麗的幻想和殘酷的現實交替出現。4.寫出下面兩段話的理解。(1)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小女孩離開人世在美妙的幻覺中死去了,小女孩只要活在這個世界,就只有寒冷、飢餓和痛苦。(2)她曾經多麼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曾經」指的是火柴擦燃後的幻想。前一個「幸福」指小女孩臨死前在美好的幻想中度過的,是幸福的;後一個「幸福」指小女孩死後就沒有寒冷、飢餓和痛苦,就徹底幸福了。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窮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對貧富懸殊的社會現實的強烈不滿。15凡卡1.本文的作者是俄國作家契訶夫,通過凡卡給爺爺寫信這件事,反映了沙皇統治下,俄國社會中窮苦兒童的悲慘命運,揭露了當時社會制度的黑暗。2.本文由作者的敘述、信的內容、凡卡的回憶和想像三部分穿插組成的,凡卡在信中通過吃不飽,睡不好,挨打、受人欺負三方面寫了學徒生活的痛苦,並回憶了鄉下生活的兩個情景:爺爺守夜的情景和過聖誕節的情景。3.文章表達上的特點是:(1)講凡卡的悲慘遭遇時,作者的敘述,凡卡的信和寫信過程中的回憶,三部分內容穿插組成;(2)採用了對比、反襯、暗示的表達方法;(3)課文以凡卡的夢結尾,暗示了他願望的破滅,給人留下深刻的思考,激起人們對凡卡的深切同情和對黑暗社會的憤怒。第16課《魯濱孫漂流記》的梗概部分按魯濱孫歷險的時間順序記敘,寫了「遇險島上」、「建房定居」、「養牧種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國」,讓我們初步了解了魯濱孫在荒島戰勝困難、謀求生存的非凡經歷,表現了魯濱孫(不畏艱險、機智堅強、聰明能幹)的特點。(喜歡這個人物的理由:魯濱孫在嚴酷的現實面前,戰勝了種種困難,頑強生存下來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第17課《湯姆•索亞歷險記》是美國文學大師馬克•吐溫的四大名著之一,受到了世界各國讀者的喜愛,歷經百年,魅力不減。梗概圍繞「歷險」寫了湯姆的五次歷險。突出地表現了湯姆(敢於探險、追求自由)的性格特點。《湯姆•索亞歷險記》和《魯濱孫漂流記》中的寫作方法:細節描寫使人如臨其境;生動的語言描寫使人如聞其聲;心理描寫讓人了解事情背後的變化;側面烘托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鮮明;按事情發展順序寫使文章條理清楚等。回顧拓展四1、《日積月累》。正直是道德之本。——(埃及)邁哈福茲《平民史詩》眼淚無法洗去痛苦。——(冰島)拉克司內斯《冰島之鍾》最偉大的見解是最朴實的。——(英國)戈爾丁《蠅王》人是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著的。——(蘇聯)《靜靜的頓河》守信是一項財寶,不應該隨意虛擲。——(哥倫比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使卵石臻於完美的,並非錘的打擊,而是水的且歌且舞。——(印度)泰戈爾《飛鳥集》只有那些勇敢鎮定的人,才能熬過黑暗,迎來光明。——(瓜地馬拉)阿斯圖里亞斯(玉米人)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消滅他,課就是打不敗他。——(美國)海明威《老人與海》

❸ 六年級語文知識點有哪些 人教版的...

看看我的答案你滿意嗎? 第一單元 教學內容:精讀課文:《頂碗少年》、《我們和我》、《賣荸薺的小姑娘》 略讀課文:《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古詩四首》 練習1 教學重點:通過理解有一定內涵的句子,進而理解文章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 感情。 一、字詞: 本單元有生字:32個,新詞42個。 應該掌握的詞語:1課:英俊 優雅 瓷碗 驚羨 歉疚 風度 搗亂 肩胛 搖撼 頹喪 迷惘 渺茫 拼搏 啟迪 驚心動魄 座無虛席 不知所措 2課: 浪漫 澎湃 巍峨 氣魄 膽略 榮譽 利益 承擔 3課: 荸薺 小販 煮湯 稀罕 棉襖 充滿 鈔票 拘謹 洗涮 膠鞋 濕漉漉不解其意 喜出望外 愁雲頓消 重點:把字音讀准,字形寫正確。 難點:注意易錯的讀音和字形。 二、句: 第1課:①會用四個詞語造句:拼搏 啟迪 座無虛席 不知所措。 ②理解句子的含義:在山窮水盡的絕境里,再搏一下,也許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嚴寒中,再搏一下,一定會迎來溫暖的春風. 第2課:理解句子的含義:我雖是一朵花,卻扮不出爛漫的春色; 我們是花,才有花的世界。 我雖是一塊石,卻不具備泰山的巍峨。 我們是石,才有山的氣魄。 第3課:①畫出描寫小姑娘外貌的句子,體會寫法的好處。 ②體會最後一句話的含義。 練習:選擇恰當的關聯詞語填空。 背誦名人名言。 重難點:1、對於課文中難理解的句子,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 2、注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段、篇: 第1課:《頂碗少年》,寫人文章。要求學生背誦6、7自然段。 第2課:《我們和我》,詩歌。要求背誦課文。 第3課:《賣荸薺的小姑娘》,寫人文章。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練習:介紹名勝古跡。 背誦毛澤東詩詞。 重難點:1、抓住對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的描寫,體會人物的特點。 2、深入理解課文的內容。 3、背誦課文。 四、習作: 假如我是——(想像作文)要求:補充題目,展開想像,寫一篇作文。 重難點:1、習作范圍要廣泛。 2、想像要合理。 第二單元 教學內容: 精讀課文:《將相和》、《鳥的天堂》、《永生的眼睛》 略讀課文:《只有一個地球》、《我的心事》 練習2 教學重點:通過了解文章段與篇之間的關系,進而了解文章的寫作思路。 一、字詞: 本單元有生字:22個,新詞43個,應該掌握的詞語13個,多音字1個(給)。 應該掌握的詞語: 6課: 秦國 召集 大臣 推薦 侮辱 削弱 廉頗 藺相如 理直氣壯 完璧歸趙 負荊請罪 同心協力 攻無不克 戰無不勝 7課:陸續 規律 榕樹 逼近 丫枝 展示 閃耀 木樁 顫動 繼續 留戀 的確 應接不暇 枝葉繁茂 8課: 角膜 給予 琳達 捐贈 結婚 尤其 酷愛 領悟 輝映 莫過於 與世長辭 屢屢獲獎 栩栩如生 熱淚盈眶 練習:體會詞語順序顛倒以後,詞義有什麼不同。 重點:把字音讀准,字形寫正確。 難點:注意易錯的讀音和字形。 二、句: 第6課:找出能說明幾個小故事聯系的句子,體會它們的作用。 第7課:1、用四個詞語造句:陸續 展示 繼續 應接不暇 2、體會句子表達的思想感情: ①這棵榕樹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 ②翠綠的顏色在我們的眼前明亮地閃耀著,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 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③「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第8課:1、用詞語造句:如果……就…… 美妙 2、摘錄使自己感動的詞句。 重難點:體會句子的含義。 三、段篇: 第6課:《將相和》,歷史故事,結構獨特,各有完整情節。給幾個小故事加上合適的題目,復述或表演其中的一個小故事。 注意體會文章中人物的品質,要從多方面去分析。 第7課:《鳥的天堂》寫景文章。背誦8、12自然段。注意體會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各看到的景象,深入理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第8課:《永生的眼睛》敘事,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永生的眼睛」的含義。 練習:①根據題目展開討論。 ②閱讀短文。 ③用冒號和引號寫對話。 重難點: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句子的含義,背誦課文。 四、習作: 圍繞「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寫一篇作文。要求:可以寫紀實作文,也可以寫想像作文。 重難點:了解地球的生態環境,掌握資料,發揮想像寫作文。 第三單元 教學內容: 精讀課文:《江姐》、《偉大的心》、《我爸爸說》 略讀課文:《大倉老師》、《兩幅迥然不同的「畫」》 練習3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邊讀邊體會課文中描寫人物言行、心理的語句或段落,體會思想感情。 一、<SPAN style="FONT-WEIGHT: normal; FONT-SIZE: 7pt; LINE-HEIGHT: normal;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normal" Roman?? New Times> 字詞: 本單元有生字20個:本單元有生詞26個生字 應該掌握的詞語: 11課:暫時 勉勵 解送 叛徒 住址 呵斥 竹簽 籟俱寂 狂風呼嘯 12課:中尉 憐憫 步伐 傾斜 隱蔽 遮蓋 驚愕 血漿 極度 疲乏 13課:大嬸 吃虧 記帳員 報酬 贊揚 誠懇 翻騰不息 明澈 清亮 多音字:解(jiè) 會填寫恰當的詞語。 重點:把字音讀准,字形寫正確。 難點:注意易錯的讀音和字形。 二、<SPAN style="FONT-WEIGHT: normal; FONT-SIZE: 7pt; LINE-HEIGHT: normal;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normal" Roman?? New Times> 句: 11課:理解江姐說的話。讀出自己的感情。 12課:句式:對話中有提示語前、提示語中、提示語後、無提示語情況。 找出描寫加巴頁夫言行的句子,聯繫上下文,體會思想感情。 13課:加上適當的詞語,組成句子。 練習:天上恰當的詞語,使句子完整。 重難點:1、對於課文中難理解的句子,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 2、體會句子的含義。 三、<SPAN style="FONT-WEIGHT: normal; FONT-SIZE: 7pt; LINE-HEIGHT: normal;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normal" Roman?? New Times> 段、篇: 11課:(革命先烈的事跡) 第2—6段是插敘內容。重點理解江姐在敵人的嚴刑拷打下的語言, 從而體會江姐的優秀品質。 12課:(蘇聯衛國戰爭中的故事) 本課是一篇寫人的文章。注意體會加巴頁夫的言行。 13課:通過閱讀我爸爸說的四句話,體會小男孩以及小男孩爸爸的品質。 練習:①介紹讀過的科普讀物。②閱讀短文。③寫一個心理活動的片斷。 重難點:1、抓住對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的描寫,體會人物的特點。 2、讀懂理解課文的內容。 3、了解插敘的特殊表達作用。 四、習作: 類型:半命題作文。 要求:1、選材要熟悉、新穎,有的可寫。 2、主題鮮明、簡潔。 3、標點使用正確,40分鍾內400字左右。 重難點:1、把「為什麼笑了」交待清楚。 2、想像要合理。 第四單元 教學內容: 精讀課文: 《林海》、《松坊溪的冬天》、《仙人掌》 略讀課文: 《海濱仲夏夜》、 《香山紅葉》 練習四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通過朗讀,理解內容,把握景物的特點,體會思想感情。 一、字詞: 本單元有生字24個:本單元有32個生詞 應該掌握的詞語: 16課:證實 俏麗 恰好 雲橫秦嶺 孤峰突起 盛氣凌人 高不可攀 奇峰怪石 綜合利用 興國安邦 目之所及 17課:山壟 雲絮 燃燒 攜帶 木棚 淙淙 鵝卵石 飛飛揚揚 18課:頑強 堅韌 享有 奇特 挺立 翡翠 堅貞 青春煥發 赳赳 傲視 污泥 姿勢矯健 凌空直上 練習:根據詞語選擇恰當的解釋。 重點:把字音讀准,字形寫正確。 難點:注意易錯的讀音和字形。 二、<SPAN style="FONT-WEIGHT: normal; FONT-SIZE: 7pt; LINE-HEIGHT: normal;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normal" Roman?? New Times> 句: 16課:句式:體會反問句在表達情感上有什麼不同。 體會:興安嶺的確含有興國安邦的意義。 17課:句式:課文用反復句式表現冬天的臨近。 修辭:本文多處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來描寫松坊溪的冬天。 18課:句式:體會感嘆句所表達的作者的情感。 修辭:課文運用擬人的手法賦予仙人掌一種人格力量。 練習:把句子寫具體。 重難點:1、對於課文中難理解的句子,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 2、體會擬人句的作用。 三、段、篇: 16課:(寫景) 體會三次「親切、舒服」所表達的情感的不同。背誦第3、4、5自然段。 17課:(寫景) 學習怎樣把景物描寫具體。自選兩三個自然段抄寫並背誦。 18課:(狀物) 體會作者對仙人掌的喜愛之情,寫一種植物。背誦課文。 練習:圍繞內容,展開辯論。 重難點:1、體會本單元寫景抒情的寫作特點及方法。 2、讀懂理解課文的內容。 3、背誦課文。 四、習作: 類型:編寫課本劇。 要求:1、熟讀原文,了解故事內容。 2、設計好人物對話及表情動作。 3、有興趣的可以排練這個課本劇。 重難點:1、課本劇的語言要具表現力。 2、要在編寫過程中考慮舞台動作和表情的安排。 第五單元 教學內容:精讀課文:《再見了,親人》、《梅花魂》、《古詩四首》 略讀課文:《山泉流過的地方》、《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練習5 教學重點:比較准確地表達課文的思想感情。 一、字詞: 本單元有生字:21個,新詞26個。 應該掌握的詞語: 21課、 爭吵 情誼 偵探 剛強 忘懷 不料 血泊 暫時 代價雪中送炭 同歸於盡 22課、 幽芳 漂泊 玷污 白杭綢 靈魂 欺凌 臘月 梳理 老 手絹 華僑 眷戀 珍藏 頗負盛名 頂天立地 練習: 把成語補充完整,並且分類。 重點:把字音讀准,字形寫正確。 難點:注意易錯的讀音和字形。 二、句: 第21課:課文中反復出現抒發感情的反問句。(學生體會反問句的意思和作用)。 第22課:造句:珍藏 頗負盛名 背誦描寫梅花的古詩或課文中描寫梅花的語句。 第23課:了解詩句的意思。 練習:體會句子的意思。 重難點:1、體會反問句的作用。 2、了解古詩句的意思。 三、段篇: 第21課:《再見了,親人》,記事文章。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後3個自然段。體會中國人民和朝鮮人民之間的友誼。 第22課:《梅花魂》,記事文章。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華僑老人的愛國心。 第23課:《古詩四首》,古詩。要求學生背誦並默寫古詩。 練習:對事物提出自己的一件或者建議。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重難點:1、聯繫上下文,理解飽含感情句子的含義,從而比較准確地表達課文的思想感情。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習作 1、 了解一下你或者家人的名字的來歷。 2、 調查一下你住的地方的地名有什麼特殊的來歷,有哪些古詩或傳說。 要求: 1、 自擬題目, 2 、40分鍾完成300——400字。 重難點: 對「來歷」或者「故事、傳說」的描寫。 第六單元 教學內容: 精讀課文: 《晏子使楚》、《夜鶯之歌》、《螳螂捕蟬》 略讀課文: 《公輸子為鵲》、 《機器人出診》 練習六 教學重點:學習創造性復述課文。 二、<SPAN style="FONT-WEIGHT: normal; FONT-SIZE: 7pt; LINE-HEIGHT: normal;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normal" Roman?? New Times> 字詞: 本單元有19個生字,新詞16個,多音字1個。 應該掌握的詞語: 26課:晏子 強盛 侮辱 笑嘻嘻 打發 撒謊 強盜 淮南 賠不是 規矩 27課:婉轉的歌聲 輕蔑地冷笑 彎彎曲曲的小道 興致勃勃地唱歌 雜草叢生的空地 垂頭喪氣地彎著腰 多音字:削 練習:照樣子寫詞語。 重點:把字音讀准,字形寫正確。 難點:注意易錯的讀音和字形。 一、<SPAN style="FONT-WEIGHT: normal; FONT-SIZE: 7pt; LINE-HEIGHT: normal;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normal" Roman?? New Times> 句: 26課:體會句子表達的邏輯關系。 根據句子寫出成語。 27課:體會句子暗含著的意思。 28課:體會句子的意思。 練習:體會排比句的特點。 二、段、篇: 26課:《晏子使楚》:(歷史故事),要求:創造性的復述課文。理解晏子說的每一句話,體會說話的技巧。 27課:《夜鶯之歌》:(寫人文章),要求:任選一兩個情節,創造性的復述課文。體會課文詳略的安排。 28課:《螳螂捕蟬》:(文言文),要求:背誦課文並用自己的話創造性的復述 課文。 練習:看圖講故事。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重難點: 1、創造性復述課文。 2、背誦課文。 四、習作: 自選內容,自擬題目,寫一篇作文。 要求:1、學校或班級慶祝新年的活動。 2、反映祖國(首都)現代化建設的成就。 3、寫第一題中你編的故事《我又找到了一個家》。 重難點:1選材要熟悉、新穎。2主題鮮明、簡潔。3標點使用正確。

❹ (部編版)六年級小升初語文知識點超全匯總

還不錯,👍👍👍詞彙量大,非常完美

❺ 一至六年級人教語文知識點

以下是無憂考網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小學六年級語文重點知識點梳理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
一、重點課文可能涉及到的考點
1、作者2、文章標題及含義3、文中重點問題4、蘊含的哲理(中心思想)
5、寫作方法(包括文體)6、評價主要人物7、文章情節
二、六年級上冊課文重點內容
(一)第一單元重點課文:《山中訪友》《草蟲的村落》
★《山中訪友》
1、作者:李漢榮
2、標題含義:山中訪友 運用擬人手法;訪,拜訪;友:指山中的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3、重點問題:
(1)說說作者在山中都拜訪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課文為什麼以"山中訪友"為題。
答:作者拜訪的"朋友有老橋、鳥兒、露珠、樹、山泉、溪流、瀑布、懸崖、白雲、雲雀、落花、落葉等一切自然界的朋友。作者以"山中訪友"為題目是運用擬人的手法,將自然界的一切都稱之為朋友,這樣寫更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2)讀讀下面的句子,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①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吧?
答:作者把"老橋"比喻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站"是擬人的用法,不但寫出了橋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無聞為大眾服務的品質,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橋的贊美和敬佩。
②走進這片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
答:擬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達了作者和鳥兒、露珠這兩位朋友和作者之間的默契和親密的情誼。
4、中心思想:作者與"山中朋友"互訴心聲,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世界,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
5、寫作方法:構思新奇、富有想像力的散文,採用比喻、擬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筆生動活潑,很好地表達了對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
★《草蟲的村落》
1、作者:郭楓
2、標題含義:比喻句,指蟲子們的快樂天地。村落:森林邊緣的小丘。
3、重點問題
(1)想一想隨著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蟲的村落"看到些什麼。
答:我們和作者一道在草蟲的村落看到了街道、小巷、來來往往的"村民們"、花色斑斕的小圓蟲、龐大的蜥蜴、甲蟲音樂家們、搬運食物的"村民們"、氣象觀測者、建築工程師。
(2)填空:作者看到一隻孤零零地在草叢中爬行的小蟲,把它想像成了(一位"游俠" ) ;看到花色斑斕的小圓蟲,把它們想像(成"南國的少女" ) ;看到振動翅膀的甲蟲,把它們想像(成"音樂家" ) ;看到推著食物行走的甲蟲,把它們想像(成從遠方歸來的"勞動者" )
4、中心思想:作者以奇異的想像,追隨著一隻爬行的小蟲,對草蟲的村落作了一次奇異的游歷,從中反映了作者對大自然、對小生物的喜愛之情。
5、寫作方法:這是一篇散文,它在表達上頗具特色。作者充分發揮豐富的(想像) ,運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將一個草蟲世界生動地展現在大家面前。
(二)第二單元重點課文:《詹天佑》《懷念母親》
★《詹天佑》
1、重點問題:
(1)課文是從三個方面來敘述詹天佑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過程:(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
(2)詹天佑開鑿居庸關採用的是(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法)開鑿八達嶺採用的是(中部鑿井法、兩端鑿進法)。
2、中心思想:課寫了我國傑出愛國工程師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難主持修築京張鐵路, 表現了詹天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卓越才能,反映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3、人物評價:詹天佑是一個(不怕困難,勇於挑戰,工作嚴謹,熱愛祖國)的人。
★《懷念母親》
1、作者:季羨林
2、標題含義:懷念兩個母親:親生母親和祖國母親。
3、重點問題
(1)"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道為什麼,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頻來入夢"是什麼意思?你知道祖國母親"頻來入夢"的原因嗎?)
答:"頻來入夢"的意思是祖國母親經常到夢中來。作者遠離故土,身居異國他鄉,尤其作者是第一次離開祖國,猶如孩子離開母親的懷抱,心中無限思念。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所以"祖國母親"不斷在夢中浮現。
(2)然而這凄涼並不同普通的凄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為什麼我在想到故鄉、老朋友時,心裡感到凄涼,卻又是甜蜜的?)

閱讀全文

與六年級語文知識點整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