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需要注意到教師教學方法手段、教學過程設計、學生情況和教學內容等方面的問題。
大致上說,在教師這個方面,要注意採用學生喜歡的教學方法,形式要靈活生動,態度要和藹可親,語言要通俗易懂,要合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運用恰當的表述,把知識深入淺出地表達出來;在學生方面,要注意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因素,根據學生的基本能力和基礎知識來設計教學過程,要表現出對學生的親和力、吸引力;在教學內容上,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不要過於拓展和深化,以免造成學生理解困難而產生厭學情緒。
Ⅱ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總結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在語文教學中,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要以馬列主義和科學的教育理論為指導,聯系學生現實生活,加強語文實踐,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二、本學期教學總目標和要求:
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小學語文教學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使他們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學思想方法的啟蒙教育,培育學生的創造力,培養愛美的情趣,發展健康的個性,養成良好的意志品格。本學期一年級教學總目標和要求:
(一)漢語拼音
1、學會漢語拼音,能讀准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准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
2、能藉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說普通話。
(二)識字與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
2、認識常用漢字400個,會寫100個。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則寫字。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
4、初步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三)閱讀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學慣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學習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4、對讀物中感興趣的內容,樂於與他人交流。
(四)口語交際
1、學說普通話,逐步養成說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能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4、有表達的信心。積極參加口語交際,踴躍發表自己的意見。
三、學生基本情況簡要分析
一年級(3)班全班26人,其中男生11人,女生15人。學生在幼兒園就已經初步接觸過漢語拼音,但不系統、不規范、發音不夠准確。由於學生來自不同的幼兒園,受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學生的知識經驗、認知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個別學生在幼兒時期就已經認識了許多漢字,具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大部分學生能認少量漢字;個別學生連自己的名字也不能正確書寫。部分學生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簡單的問題,個別學生有表達的自信心,能積極地發表自己的見解,而部分學生則缺乏自信,較為膽怯,學習的主動意識不夠,對意願的表達較為模糊。
四、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對於5、6歲剛上一年級的孩子,掌握抽象的漢語拼音,顯然是困難的,也是枯燥乏味的,針對學生年齡的特點,結合《語文課程標准》,力求做到漢語拼音的教學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讓學生在和諧的課堂氣氛中掌握漢語拼音。
2、識字是閱讀和作文的基礎,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低年級學生容易記住一些具體的、形象的、有顏色的材料,所以在識字的教學中,將加強形象化、直觀性,引導學生去學。通過形象、直觀的教學,加上豐富的意象,學生就能掌握所學的漢字。
3、「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將閱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同時,把閱讀教學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再把課外閱讀所得運用於課內,二者緊密結合,協調發展閱讀能力。
4、在教學中,積極引導、鼓勵學生質疑,把學生引入問題的天地,讓他們各抒己見,勤於質疑發問,在問題、求解答的過程中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同時,低年級語文教材中,課文內容豐富,並有一定的懸念,可以利用這一有利因素,引導學生展開想像,給學生創造情境,鼓勵學生大膽去說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總結
隨著時間的流逝,轉眼一學期又過去了。新課程進入我校已有一個學年了,它猶如一股春風,為我們的教育注入了新機,也給我們帶來了嶄新的教學舞台。期末臨近,回想這學期以來的教學工作,感覺真累,但也伴隨著收獲的快樂。
這學期以來,我按照期初制定的課改方案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互相聽課,認真聽取同年段老師的意見,改進教學方式。定期做好工作總結,總結教學經驗,把經驗點滴投入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觀察、猜測、探究、討論、交流等過程中,獲得所應掌握的語文知識,使語文學習活動成為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努力貼切當前語文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
在本學期的教學過程中,在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在學生情緒激昂、忘情投入的時候,難免會有「吵鬧」的問題,可能會出現「我想……我要……我能……我來做……我還有……我認為……」。這是,我都盡量不輕易否定學生的思維成果,不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於是學生都能自始自終情緒高昂地參與整個教學過程,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對於學生提出的不同結論,如果講得有道理,我都給予肯定,讓學生有機會坦陳自己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思維成果,不輕易否定孩子在認真思維的基礎上的答案。同時在學生進行發散思維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相互鑒別,把發散的思維再回擾起來,這樣就有利於培養學生思維的系統性、嚴謹性和深刻性。
總之,在這學期的教學過程中,本人始終堅持以新課程的標准實施教學,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提倡合作學習精神,引導學生從生活源泉中不斷吸取發展思維和語言的養料,在文字教材和生活教材的結合中,開辟了課程學習的廣闊天地。不過還應該說的是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出現了教學上的許多不足,眾多的學生是可以接受新課程的教育方式的。一小部分學生由於年齡上的差異,以及家庭教育的空缺,學習上就有點困難了,因而班級里就有了兩個極端的現象。當然,今後我還會在教學中不斷改進,以適應教育改革的新浪潮。
轉自:http://hi..com/tang7838/blog/item/bc49f1d3efa67936960a1676.html
Ⅲ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的特點
1、學習拼音,學生由此打開了一扇學習知識的大門。2、加強識字內,運用多種方法識字,如:加容偏旁,隨文識字,利用身邊事物識字,讀拼音識字,比賽識字。3、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頭正,身直,腳放平,一拳一尺加一寸。書寫規范工整。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重點就是注重基礎,激發學習興趣。
Ⅳ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方法有哪些
一年級我沒有教過,但是萬變不離其宗。以下是一些我了解的方法,僅供參考:
圖畫法
圈點勾畫法
朗讀法、領讀法
放飛想像法
場景演示法
帶領體驗法
......
還有其他種類的分法
1.小組討論法
2.分組競賽法
3.場景參與法
4.......
好吧!打了這么多字,望採納!
Ⅳ 小學一年級語文主要應該讓學生掌握什麼
在小學一年級階段,要使學生學會漢語拼音的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的音節;能夠准確、回熟練地拼讀答音節,有條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節。能默寫聲母、韻母和抄寫音節,認識大寫字母和隔音符號,能背誦《漢語拼音字母表》。
要重視漢語拼音字母和音節的書寫指導。要指導學生掌握字母的筆畫、筆順,利用四線格把字母和音節寫得正確、工整。
從糾正一些兒童的學習習慣入手,不應該呆板的傳授課程,而是應該培養孩子自我學習的積極性,換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一個好習慣的 養成足可以讓孩子受益終生。而且在上完課以後應該對不同學生的不足做到心中有數,方便以後為學生輔導,更應該對班裡普遍容易出錯的問題,做重點強調。
Ⅵ 小學語文一年級的教學應該注意些什麼問題
一、重訓練,促進師生的交流與合作。
接手班級之後,等到班級秩序穩定,我就開始對學生進行讀書、說話、小組合作等方面的訓練。訓練學生怎樣以正確的姿勢看書讀書,訓練學生說完整的話,說標準的普通話,還有就是站在自我的角度練慣用「我認為……我感覺……我想……」進行說話,樹立學生學習的自我意識,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奠定基礎;訓練學生小組合作怎樣學,怎樣匯報,怎樣評價,並且注重每一個細節。
二、重積累,豐富學生的語言。
豐富的語言來自於積累,為了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我特別注重對學生進行字詞、古詩、名言諺語、課外閱讀等方面的積累。我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分三步驟展開這方面的教學。
第一步,我首先抓住教材語文園地中的「日積月累」,通過記憶比拼、開火車、快速接龍等游戲活動,讓學生體驗到積累的樂趣和收獲。
第二步,使學生能用課本中教給的識字方法來識記生字,例如把簡單的熟字,也就是已經認識的字加一加,減一減,變成另外一個字,或是熟字加偏旁減偏旁。
第三步,圍繞「日積月累」這個主題,我組織學生開展一系列的語文實踐活動,「比比誰認識的字多」、「摘蘋果」、「登山」,通過這些游戲來讓學生認識字詞,不但調動學生積極性,而且表現好的學生或是小組,都及時在學習園地上的「展示欄」上,給學生畫上紅花獎勵,讓他們感覺到學習中的快樂。
三、通過多途徑培養學生各種能力與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培養學生語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新課程改革大力提倡「讀中感悟」。一年級的課文是富有時代氣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的,而且文章篇幅不長。用來鍛煉朗讀是很好的材料,加上課件教學,讓學生先模仿錄音跟讀課文,在了解了課文後再試著自己朗讀,一些重點的句子和段落還可以幾個學生來比賽讀,讀完評價再讀,看看有沒有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