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六年級上冊語文第18課

六年級上冊語文第18課

發布時間:2020-12-17 09:36:49

『壹』 六年級上冊語文第18課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課文是周曄寫的回憶伯父的紀念性文章,通過會議伯父版魯迅先生權生前給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幾件事。

說明魯迅先生是一個愛憎分明,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表達了作者對魯迅先生的無比懷念、熱愛與敬仰之情。課文一小孩的口吻敘述,給人以朴實、親切之感。

(1)六年級上冊語文第18課擴展閱讀:

周曄生於西門,魯迅逝世時,她才10歲。《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是周曄回憶伯父的文章,寫於魯迅逝世九周年(1945年),被編入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往事的第一課,第38課和人教版語文第11冊的第18課。周建人在晚年口述,周曄執筆,出版了《魯迅故家的敗落》一書。

魯迅於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逝世。廣大群眾聞訊後,冒著被反動軍警逮捕的危險,爭先瞻仰遺容,數萬群眾自動為他送葬。當月22日,覆蓋著上海民眾敬獻的「民族魂」旗幟的遺體,安放在萬國公墓。

『貳』 六年級上冊語文第18課中,黑洞洞指什麼.碰壁又是什麼意思

「四周黑洞洞的」,比喻當時的社會一片黑暗,看不到一點兒光明,人民連一點兒民主和自由都沒有。
「碰壁」是與反動勢力作斗爭時受到的挫折與迫害。

『叄』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書第18課生字組詞


輓聯

囫圇吞棗

囫圇吞棗

紅棗

搞笑

恍惚

霜降

詳細

逝世

文章

咳嗽

咳嗽

『肆』 六年級下冊語文書第18課全文

1998年是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發現放射性元素鐳一百周年。 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國科學院人聲鼎沸,一位年輕漂亮、神色莊重又略顯疲倦的婦人走上講台,全場立即肅然無聲。 她叫瑪麗·居里,她今天要和她的丈夫皮埃爾·居里一起,在這里宣布一項驚人的發現:天然放射性元素鐳。本來這場報告,她想讓丈夫來作,但皮埃爾·居里堅持讓她來講。在此之前還沒有一個女子登上過法國科學院的講台。瑪麗·居里穿著一襲黑色長裙,白凈端莊的臉龐顯出堅定又略帶淡泊的神情,而那雙微微內陷的大眼睛,讓你覺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來。她的報告使全場震驚,物理學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而她那美麗、莊重的形象也就從此定格在歷史上,定格在每個人的心中。 關於放射性的發現,居里夫人並不是第一人,但她是關鍵的一人。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國科學家倫琴發現了X光,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國科學家貝克勒爾發現了天然放射性。盡管這都還是偶然的發現,居里夫人卻對此提出了新的思考:其他物質有沒有放射性?就像是在海灘上撿到一個貝殼,別人也許僅僅是把玩一下而已,她卻要研究一下這貝殼是怎樣生,怎樣長,怎樣沖到海灘上來的。別人摸瓜她尋藤,別人摘葉她問根。是她提出了放射性這個詞。兩年後,她發現了釙,接著發現了鐳。為了提出純凈的鐳,居里夫婦搞到一噸可能含鐳的工業廢渣。他們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鍋,一鍋一鍋地進行冶煉。然後再送到化驗室溶解、沉澱、分析。化驗室只是一個廢棄的破棚子,瑪麗終日在煙熏火燎中攪拌著鍋里的礦渣。她衣裙上,雙手上,留下了酸鹼的點點燒痕。一天,疲勞之極的瑪麗揉著酸痛的後腰,隔著滿桌的試管、量杯問皮埃爾:「你說這鐳會是什麼樣子?」皮埃爾說:「我只是希望它有美麗的顏色。」終於經過三年又九個月,他們終於在成噸的礦渣中提煉出了0.1克鐳。它真的有極美麗的顏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發出略帶藍色的熒光。 這點美麗的淡藍色的熒光,融入了一個女子美麗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瑪麗的性格里天生還有一種更可貴的東西,她堅定、剛毅、頑強,有遠大、執著的追求。這種可貴的性格和高遠的追求,使瑪麗·居里幾乎在完成這項偉大自然發現的同時,也完成了對人生意義的發現。在發現鐳之後的不斷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變化著。當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時,鐳射線也在無聲地侵蝕著她的肌體。她美麗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隱退,逐漸變得眼花耳鳴,渾身乏力。皮埃爾不幸早逝,社會對女性的歧視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沉重負擔。但她什麼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從一個漂亮的小姑娘,一個端莊堅毅的女學者,變成科學教科書里的新名詞「放射線」,變成物理學的一個新的計量單位「居里」,變成一條條科學定律,她變成了科學史上一塊永遠的里程碑。 居里夫人的美名從她發現鐳那一刻起就流傳於世,迄今已經百年。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換來的榮譽。她一生共得了10項獎金、16種獎章、107個名譽頭銜,特別是獲得了兩次諾貝爾獎。她本來可以在任何一項大獎或任何一個榮譽上盡情地享受。但是她視名利如糞土,她將獎金贈給科研事業和戰爭中的法國,而將那些獎章送給6歲的小女兒去當玩具。她一如既往,埋頭工作到67歲離開人世,離開了她心愛的實驗室。直到她死後40年,她用過的筆記本里,還有射線在不停地釋放。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瑪麗·居里是唯一沒有被盛名寵壞的人。」 她實事求是,超形脫俗,知道自己的目標,更知道自己的價值。在一般人要做到這兩個自知,排除干擾並終生如一,是很難很難的,但居里夫人做到了。她讓我們明白,人有多重價值,是需要多層開發的。有的人止於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於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於心,而有其技;有的人達於理,而用其智。諸葛亮戎馬一生,氣吞曹吳,卻不披一甲,不佩一刃;毛澤東指揮軍民萬眾,在戰火中打出一個新中國,卻從不受軍銜,不背一槍。大音希聲,大道無形,大智之人,不耽於形,不逐於力,不持於技。他們淡淡地生活,靜靜地思考,執著地進取,直進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駕馭規律,而永葆一種理性的美麗。 居里夫人就是這樣一位挺立在智慧高地的偉人。

『伍』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書第18課生字組詞

挽 輓聯 囫 囫圇吞棗 圇 囫圇吞棗 棗 紅棗 搞 搞笑 恍 恍惚 霜 霜降 詳 詳細 逝 逝世 章 文章
咳 咳嗽 嗽 咳嗽

『陸』 六年級語文課本上冊第18課的書後問答題的答案

文章通過下雪前和下雪後的壯麗景色寫出了學的偉大.
按雪前,雪中,雪後,的順序寫的

『柒』 關於語文六年級上冊人教版第十八課的分段理解

一(第1自然段):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逝世後人們以各種各樣的形式來追悼他,向他致內敬.表現了魯迅先生容在人民群眾中享有很高的聲望.
二(第2、3自然段):魯迅與我談論《水滸傳》.表現了魯迅先生關心青少年.
三(第4-13自然段):魯迅妙語諷刺舊社會.
四(第14-22自然段):魯迅救助一位黃包車車夫.表現了魯迅先生理解和同情下層民眾.
五(第23、24自然段):女傭阿三回憶伯父魯迅生前的事情.表現了伯父「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簡而言之:深切追悼、趣談水滸、笑談碰壁、救助車夫、關心女傭

『捌』 人教實驗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18課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預習資料

作者簡介:周曄,女,1964年5月生,哈爾濱人。北京郵電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領導科學。獲中共中央黨校法學博士學位,現任北京郵電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合著及主編書籍共有十餘本。近年來,先後發表有關政治學,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方面論文40餘篇,其中13篇論文獲省級優秀論文一等獎;在校內承擔重大課題十一項。
這篇課文是周曄寫的回憶伯父的紀念性文章,通過回憶伯父魯迅先生生前給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幾件事,說明魯迅先生是一個愛憎分明,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表達了作者對魯迅先生的無比懷念、熱愛與敬仰之情。
中國的文學大豪——魯迅先生逝世時,他的的侄女——魯迅的三弟周建人的女兒:周曄失聲痛哭並寫下了這篇文章,以此宏揚魯迅先生的民族精神。

魯迅1881—1936所處的時代,正是中華民族災難深重、面臨生死存亡嚴重威脅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
中日關系
19世紀末70年代,日本侵犯台灣,後勒索中國白銀50萬兩作為撤兵條件。
2.1894年—1895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戰爭,中國失敗,戰後簽訂的中日《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
3.1900年日本參加八國聯國侵華。
4.1915年,日本向袁世凱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
5.1913年,日本製造「九•一八」事變,從而揭開侵華序幕。
6.1932年,日本製造「一•二八」事變,進攻上海。
7.1932年,日本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在長春建立偽滿州國傀儡政權,使東三省成為其殖民地。
8.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國民黨政府同日本簽訂《淞滬停戰協定》。
9.1935年,國民政府與日本簽訂《何梅協定》。
10.1935年,日本策動華北五省自治。

19世紀末20世紀初亞洲民族解放運動風暴 在中國,爆發了轟轟烈烈的辛亥革命。1905年8月,孫中山領導的中 國同盟會成立,提出了「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綱領。辛亥革命於1911年1月10日在武昌首先發動,佔領了武漢三鎮, 組織了湖北軍政府,定國號為「中華民國」,廢除清朝的皇帝年號。12月2 日,革命軍佔領南京。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臨時大總統,宣告中華民國正式成立。2月12日,清帝溥儀宣告退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來的皇帝專制制度,沉重打擊了中國的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侵略勢力。

『玖』 六年級上冊語文18課的生字的拼音

挽拼音wǎn,聲母是w,韻母是ǎn,聲調是三聲。

囫拼音hú,聲母是版h,韻母是ú,聲調權是二聲。

圇拼音lún,聲母是l,韻母是ún,聲調是二聲。

棗拼音zǎo,聲母是z,韻母是ǎo,聲調是三聲。

搞拼音gǎo,聲母是g,韻母是ǎo,聲調是三聲。

恍拼音huǎng,聲母是h,韻母是ǎng,聲調是三聲。

(9)六年級上冊語文第18課擴展閱讀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恍若[huǎng ruò]

茫然。

2、恍然[huǎng rán]

形容忽然醒悟。

3、恍疑[huǎng yí]

彷彿。

4、惝恍[chǎng huǎng]

失意;傷感。

5、恍如[huǎng rú]

好似;彷彿。

『拾』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17.18課主要內容

17課:本文通過「我」對少年閏土的回憶,刻畫了一個活潑可愛、聰明能幹、機智勇敢、見多識廣的農村少年形象,表達了「我」與閏土的深厚友誼以及「我」對他的懷念之情。
課後問題(2)、課文記敘了「我」和閏土在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瓜刺猹、沙地觀魚幾件事。閏土給「我」留下了活潑可愛、聰明能幹、機智勇敢、見多識廣的印象
(3)「我」和「我」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狹窄,整天生活在高院里,不能廣泛的接觸大自然,像井底之蛙,眼界狹窄。
18課:本文通過回憶記敘了伯父魯迅先生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的幾件事,表現了伯父對待學習的認真態度和痛恨舊社會,關心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同時也表達了「我」對伯父的敬愛和深切懷念之情。
本文是回憶錄
課後問題(1)魯迅給我留下了愛憎分明、憂國憂民、為自己想的少,為別人想的多的印象。
(2)第一部分的小標題是「殯儀館里」
第二部分「談《水滸傳》」
第三部分笑談碰壁
第四部分救助車夫
第五部分關心女傭
(3)「四周黑洞洞的」指當時社會非常黑暗,「碰壁」是指在同反動勢力左斗爭時受到的挫折和迫害。

閱讀全文

與六年級上冊語文第18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