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誰知道語文課怎麼寫教學反思
一、語文教學反思的過程和階段
1、教學理論學習中的反思
對教學理論的學習和研究,有部分老師很迷茫和困惑:教學經驗靠積累,不學理論不是同樣教得好學生嗎?教學是一門深奧的藝術,光靠經驗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借鑒他人的理論,才能深刻地理解教學,才能高屋建瓴地審視教學,才能增加自己的教育敏感,才能發現教學中的問題。一些教育理論,如構建主義理論、語文對話論、閱讀理論等,能增進我們對語文教學本質規律的認識,從而幫助我們優生教學過程。以前在教學文言文時生怕沒給學生講到,因此面面俱到,結果大多是自己唱獨角戲,學生的主體作用沒發揮出來,導致學生不喜歡上文言文,成績不理想;學習了《對話論》,明白了師生間、教材與讀者間、作者與讀者間對話的重要性,於是改變教學形式,特別在文言文教學上,立足於教材本身,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大膽質疑,老師重點突破,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效果較為顯著。事實證明,教學理論對語文教學的指導性、啟迪性在語文教學實踐中能得以充分體現,使語文教學從深度和廣度上進行得更徹底,更輕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學習理論的同時,語文教師應抓住各種學習良機,或自己創造機會多觀摩名師名家的課,學習他們的教學思想,感悟他們的教學理念,從而觀照自己的教學,從中發現自己教學中的問題。如一次在聽一位特級老師執教《項脊軒志》,對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這一句子,老師引導學生品味言語後面的情感,從這樹觸摸到了歸有光對愛妻沿著枇杷樹那越長越高的思念,再往深處,看到了歸有光凝視這棵樹時孤獨無助的背影和對愛妻深情的呼喚還有歸有光眼角的顆顆淚珠。引起我深刻的反思,對言語形式的深入感悟,挖掘出語言背後的意義、意味、意蘊、意趣正是我們語文教學追求的目標。
2、 課堂教學反思
(1) 語文教學設計中的反思
教學反思伴隨著教學的全過程,課前開始進行教學設計時,這種反思就已經開始了。教學設計中的反思,可以預見自己在設計安排上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接受程度,對教學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做一個初步的思考和准備。語文學科有其特殊性,同一篇文章,老師不同,教學的順序、重點、難點也可能不同,學生對同一問題的看法也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理解,這些作為語文教師來說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備。例如在學習詩歌《籬笆那邊》一課時,我在教學設計時對這首簡短的小詩准備得比較簡單,以為學生能准確地理解;但在上早自習時,不少學生對這首詩提出了許多疑問,反映出既感興趣又不知所雲的困惑。再看看自己的教學設計,結合學生的問題,我發現,在備課時忽略了備學生這重要的環節,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設計,若這樣進行教學,可想而知,結果不盡人意。於是我適時重新設計了教案,補充了一些學生認為難以理解的內容,重新設計的教學方案效果更好。
(2)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反思
課堂教學千變萬化,因此課堂教學中的反思有助於我們及時調控教學的進程。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反思是對教學目標的落實、教學手段的應用、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學評價等內容的反思。記得在教《內蒙訪古》時,當我即將完成教學目標,最後總結作者的評價:趙武靈王是個英雄,大大的英雄時,有學生提出了不同的意見,認為趙武靈王不是英雄,並闡述了自己的看法。在這種情況下,我停止了講課,讓學生圍繞這個問題展開討論,結果同學們興趣大增,班上形成了觀點迥異的兩派,大家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同學們各抒己見,興致高昂,還談了自己心中的英雄。經過一番激烈的辯論後,我對同學們的表現作了個小結,肯定了他們敢於質疑的作法,學生自己對課文的內容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學習的自主性得到加強,從而營造出了一種和諧的教學關系。雖然教學目標沒有及時完成,但通過此事,我深深認識到,只有善於調控課堂,適應學生的需要,才能真正實現學生主體,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多元發展。
(3)語文課堂教學後的反思:
伯萊克曾說:反思是立足於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動及情境的能力。使用這種能力的目的是為了以職業知識,而不是以習慣、傳統或沖動的簡單作用為基礎的令人信服的行動。一堂課下來,教師有必要對本節課的教學進行小結反思,對教學得失做細致的剖析。記得在教散文《我的空中樓閣》時,我將這篇要兩課時完成的課文用一課時結束,時間短,容量大,能有效突出教學重、難點嗎?學生的反應好嗎?教學結束後,反思一下整個教學過程,雖不能算十全十美,但教學目標、重難點是完成了的,而且學生配合也比較好。想一想,這和自己上課前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是密不可分的,但學生大體上依然跟著老師的思路走,主體作用未很好的發揮出來,以後在教類似的課文時還要多注意,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閱讀教學真正實現學生與文本、與教師的多元對話。
課後的反思不僅限於一節課後,也包含教學生涯中的反思。從教五年來,我一直在思考這樣的問題:為什麼學生喜歡語文卻不喜歡語文課?仔細想想,主要還是該在教師身上找原因。想想我們的閱讀教學,許多時候都是在以教師用書、教師對文本的解讀代替學生對文本的解讀;作文課整個就是用一種模式寫作。這樣的課怎會得到學生喜歡呢?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就是要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愛,口能點火,筆能生花,用我們先進的教育理念去激發學生的潛能,用我們語文的理想和熱情去打動學生,這樣的語文課才不愧是語文課。
(一) 語文教學反思的形式
語文教師如何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呢? 寫教學後記、寫反思日記、撰寫教學案例(教學實錄、故事、感悟、案例)及經驗論文等都是很好的反思形式。在一課時或一天的教學工作結束後,列出當天語文教學中所遇到的或看到的成功及不成功的教學事件,以及是哪些原因造成的,事件中包含著哪些理論,如何改進等等;也可把語文課堂教學分為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效果四個部分,然後對每個部分進行細分。如從教學思想運用的先進性、教學目標設計的准確度、教與學行為表現的合理性、教學手段選用的必要性、教材內容處理的可接受性、教學時間安排的節奏感、課堂活動組織的有序性等方面進行評價、反思。這樣做層次清楚,針對性較強,便於操作。
例如,在教學《項鏈》一文時,絕大多數的學生都是在一種自讀提示的思維定式下展開的,但個別同學卻認為,瑪蒂爾德丟失這串項鏈,丟得好,這一丟不應該是她的人生悲劇,倒是使她從艷羨上層社會生活的虛無飄渺的夢幻里回到了現實生活之中,開始其自食其力的誠實的勞動,顯出了英雄的氣概,這對她來說實在是一次人生的飛躍,是一次新生。這種個性化的解讀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是我在備課時沒想到的,於是在這節課結束後我把教學過程中的情況、感受寫在了教學後記上。反思日記為以後的教學積累了經驗,沉澱了智慧。
作為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要敏銳地提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對之展開調查研究。教師可充分運用觀察、談話、寫評語、測驗、調查問卷、查文獻等多種方法,並通過課內、課外活動、作業批改、座談會等多種渠道,了解學生對語文教學的意見,找准教學的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反思,從而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
語文教師只有在不斷地自我反思與磨礪中才會永遠走在時代的前列,永遠在潮頭沖浪。考爾徳希徳說: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師傾向於主動地創造性地反思他們事業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們的教育目的、課堂環境以及他們自己的職業能力。沒有反思,教學將只建立在沖動、直覺或常規之上。 優秀教師=教學過程 + 反思。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只有時時反思、事事反思,並自覺地根據反思的結果矯正自己的教學行為,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語文教學水平,才能不斷地成長。因此,我想說:語文教師們,為了語文、為了我們自己、也為了學生,讓我們多一點教學反思吧!
⑵ 初一語文教學反思
科學 是什麼- -
月考後的反思
時間如流水般淌過,轉眼間考試也已結束,試卷也發下來了.望著試卷上的分數,我驚訝了.因為這並不是我真正想要的分數.為什麼我不能考得再高一些呢!於是,我開始自我檢查.
我平時不上課不認真,地理竟然還沒及格,為此,我想出了幾個辦法.1)在做題前,時刻要記得還有個"";2)解答題時,不要急於下筆,要先在草稿紙上列出這道題的主要步驟,然後按照步驟一步步做下來,不忽略每一個細節,盡量把每一道題都答得完整漂亮;3)平時多做一些不同類型的題,這樣就會對大多數題型熟悉,拿到試卷心中就有把握;4)適當做一些計算方面的練習,讓自己不在計算方面失分.我想如果我能做到我以上提到的這幾眯,我一定能把考試中的失誤降到最低.因此,我一定會盡力做到以上幾點的.
但我想僅靠以上幾點還是不夠的,我還就該擁有幾點科學應試技巧.於是,我根據我自己的實際情況想出了幾點.第一點:拿到考卷後,應把考卷整體審視一遍,看一看哪些題比較容易,哪些題比較難.第二點:先從簡單的題做起,把那些好拿的分數全部拿過來.第三點:如果有選擇題不會,亂蒙也要寫上一個.因為如果你寫了你就有的機會,總比沒有機會好.第四點:遇到難題,實在寫不出來的話,就過.不要死死地盯著那道題,而忽略了別的題.第五點:考完後,認真地檢查,看看自己有沒有把題目看錯或抄錯.
在下一次考試中,我一定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
一、學好課本知識。
學習的最重要階段是預習。也就是說在老師上課之前,你先得自己學習一下課文,在預習中要盡量主動地解決問題,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在上課時跟老師、同學一起學習討論。課本要反復閱讀,直到把問題看的透徹了、明白了。
二、注意課外積累。
適當的課外閱讀是很有必要的。進入了緊張的學習階段,我們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課余時間進行閱讀,因此,閱讀時要有選擇。我們應廣泛瀏覽各種書籍和報紙雜志,從電視、廣播、網路上獲取信息,並有條理的做下筆記。要關心社會生活,了解社會動態,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斷進步。這樣不僅能使我們積累更多知識,更能豐富我們的生活。
三、加強寫作訓練。
我們學習語文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寫作。提高寫作能力要從點點滴滴做起。課外積累是寫作的基礎,要學會對文章的細讀,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誦。如果腹內空空,是寫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注意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堅持不懈的記日記,有感而發的寫隨筆,都是幫助我們寫好作文的有效途徑。寫好的作文要反復修改,也可以請教老師、同學的意見,精益求精。
這次考試之所以沒有考好,總結原因如下:
1 平時沒有養成細致認真的習慣,考試的時候答題粗心大意、馬馬虎虎,導致很多題目會做卻被扣分甚至沒有做對。
2 准備不充分。毛主席說,不打無准備之仗。言外之意,無准備之仗很難打贏,我卻沒有按照這句至理名言行事,導致這次考試吃了虧。
3 沒有解決好興趣與課程學習的矛盾。自己有很多興趣,作為一個人,一個完整的人,一個明白的人,當然不應該同機器一樣,讓自己的興趣被平白無故抹煞,那樣不僅悲慘而且無知,但是,如果因為自己的興趣嚴重耽擱了學習就不好了,不僅不好,有時候真的是得不償失。
失敗了怎麼辦?認真反思是首先的:
第一,這次失敗的原因是什麼?要認真思考,挖掘根本的原因;
第二,你接下來要干什麼?確定自己的目標,不要因為失敗不甘心接著走,而是要正確地衡量自己。看看想要什麼,自己的優勢在什麼地方,弱勢是什麼;
第三,確定目標。明確自己想要的,制定計劃,按部就班的走。
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以及盲目的追求。
數學是必考科目之一,故從初一開始就要認真地學習數學。那麼,怎樣才能學好數學呢?現介紹幾種方法以供參考:
一、課內重視聽講,課後及時復習。
新知識的接受,數學能力的培養主要在課堂上進行,所以要特點重視課內的學習效率,尋求正確的學習方法。上課時要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展開思維預測下面的步驟,比較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教師所講有哪些不同。特別要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課後要及時復習不留疑點。首先要在做各種習題之前將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回憶一遍,正確掌握各類公式的推理過程,慶盡量回憶而不採用不清楚立即翻書之舉。認真獨立完成作業,勤於思考,從某種意義上講,應不造成不懂即問的學習作風,對於有些題目由於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時難以解出,應讓自己冷靜下來認真分析題目,盡量自己解決。在每個階段的學習中要進行整理和歸納總結,把知識的點、線、面結合起來交織成知識網路,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二、適當多做題,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要想學好數學,多做題目是難免的,熟悉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剛開始要從基礎題入手,以課本上的習題為准,反復練習打好基礎,再找一些課外的習題,以幫助開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決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題規律。對於一些易錯題,可備有錯題集,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正確的解題過程兩者一起比較找出自己的錯誤所在,以便及時更正。在平時要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讓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腦興奮,思維敏捷,能夠進入最佳狀態,在考試中能運用自如。實踐證明:越到關鍵時候,你所表現的解題習慣與平時練習無異。如果平時解題時隨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時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三、調整心態,正確對待考試。
首先,應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這三個方面上,因為每次考試占絕大部分的也是基礎性的題目,而對於那些難題及綜合性較強的題目作為調劑,認真思考,盡量讓自己理出頭緒,做完題後要總結歸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使自己在任何時候鎮靜,思路有條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緒。特別是對自己要有信心,永遠鼓勵自己,除了自己,誰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誰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試前要做好准備,練練常規題,把自己的思路展開,切忌考前去在保證正確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題速度。對於一些容易的基礎題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對於一些難題,也要盡量拿分,考試中要學會嘗試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發揮。
由此可見,要把數學學好就得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了解數學學科的特點,使自己進入數學的廣闊天地中去。
*****************************************************************************************************
綜上,我決心:
平時鍛煉自己,強迫自己養成細致認真的習慣;把課堂學習放在學習的中心地位,並學有餘力地積極發展興趣愛好;考試前做好充分准備,打一場酣暢淋漓、悲壯徹底、問心無愧的戰役
再接再勵,繼續努力,有一句話說的好,失敗是成功之母!
(注意如果是寫別的,就把文中的詞語自己改寫,我也寫完交上去,老師還說我寫的好呢!)
注意修改啊!!!
⑶ 三年級語文周考教學反思
新的學期,是復我們四年級最後一制個學期。在這個學期里,我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並且,我還制定了一張計劃表。第一、上課的時候,我要認真聽講,不做小動作,不和同學交頭接耳,把老師課堂上講的知識全部消化;對於疑難問題,要敢於問為什麼,先舉手,後發言,虛心向老師和同學請教。第二、做作業必須認真審題,弄清題目的條件,做題要求認真仔細,不可粗心大意,做完後還要認真檢查,爭取做的又快又好第三、改掉粗心和拖拉的壞毛病,做事情時要細心,動作迅速,不浪費一分一秒。同學們,「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總之,在新的學期,我要更加努力,持之以恆,當一個各方面都很出色的好學生。
⑷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
石頭聽了,感謝不盡。那僧便念咒書符,大展幻術,將一
塊大石登時變成一塊鮮明瑩潔的美玉,且又縮成扇墜大小的可
佩可拿。那僧托於掌上,笑道:「形體倒也是個寶物了!還只
沒有實在的好處,須得再鐫上數字,使人一見便知是奇物方妙
。然後攜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詩禮簪纓之族,花柳繁華地,
溫柔富貴鄉去安身樂業。」石頭聽了,喜不能禁,乃問:「不
知賜了弟子那幾件奇處,又不知攜了弟子到何地方?望乞明示
,使弟子不惑。」那僧笑道:「你且莫問,日後自然明白的說
著,便袖了這石,同那道人飄然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
後來,又不知過了幾世幾劫,因有個空空道人訪道求仙,忽從
這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經過,忽見一大塊石上字跡分明,編
述歷歷。空空道人乃從頭一看,原來就是無材補天,幻形入世
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攜入紅塵,歷盡離合悲歡炎涼世態的一段
此系身前身後事,倩誰記去作奇傳?詩後便是此石墜落之鄉投
胎之處,親自經歷的一段陳跡故事。其中家庭閨閣瑣事,以及
閑情詩詞倒還全備,或可適趣解悶,然朝代年紀、地輿邦國反
空空道人遂向石頭說道:「石兄,你這一段故事,據你自己說
有些趣味,故編寫在此,意欲問世傳奇。據我看來,第一件,
無朝代年紀可考;第二件,並無大賢大忠理朝廷治風俗的善政
,其中只不過幾個異樣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無班
姑蔡女之德能。我縱抄去,恐世人不愛看呢。」石頭笑答道:
「我師何太痴耶!若雲無朝代可考,今我師竟假借漢唐等年紀
添綴,又有何難?但我想,歷來野史,皆蹈一轍,莫如我這不
此套者,反倒新奇別致,不過只取其事體情理罷了,又何必拘
拘於朝代年紀哉!再者,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書者甚少,愛適
趣閑文者特多。歷來野史,或訕謗君相,或貶人妻女,姦淫凶
惡,不可勝數。更有一種風月筆墨,其淫穢污臭,屠毒筆墨,
壞人子弟,又不可勝數。至若佳人才子等書,則又千部共出一
套,且其中終不能不涉於淫濫,以致滿紙潘安、子建、西子
君、不過作者要寫出自己的那兩首情詩艷賦來,故假擬出男女
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間撥亂,亦如劇中之小丑然。且
鬟婢開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
,大不近情理之話,竟不如我半世親睹親聞的這幾個女子,雖
不敢說強似前代書中所有之人,但事跡原委,亦可以消愁破悶
;也有幾首歪詩熟話,可以噴飯供酒。至若離合悲歡,興衰際
遇,則又追蹤躡跡,不敢稍加穿鑿,徒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
傳者。今之人,貧者日為衣食所累,富者又懷不足之心,縱然
一時稍閑,又有貪淫戀色,好貨尋愁之事,那裡去有工夫看那
理治之書?所以我這一段故事,也不願世人稱奇道妙,也不定
要世人喜悅檢讀,只願他們當那醉淫飽卧之時,或避事去愁之
際,把此一玩,豈不省了些壽命筋力?就比那謀虛逐妄,卻也
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腳奔忙之苦。再者,亦令世人換新眼目
不比那些胡牽亂扯,忽離忽遇,滿紙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紅娘
空空道人聽如此說,思忖半晌,將《石頭記》再檢閱一遍,因
見上面雖有些指奸責佞貶惡誅邪之語,亦非傷時罵世之旨;及
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倫常所關之處,皆是稱功頌德,眷眷
無窮,實非別書之可比。雖其中大旨談情,亦不過實錄其事,
又非假擬妄稱,一味淫邀艷約、私訂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幹涉
時世,方從頭至尾抄錄回來,問世傳奇。從此空空道人因空見
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為情僧,改《石
頭記》為《情僧錄》。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月寶鑒》。後因
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
當日地陷東南,這東南一隅有處曰姑蘇,有城曰閶門者,最是
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這閶門外有個十里街,街內有個
仁清巷,巷內有個古廟,因地方窄狹,人皆呼作葫蘆廟。廟旁
住著一家鄉宦,姓甄,名費,字士隱。嫡妻封氏,情性賢淑,
深明禮義。家中雖不甚富貴,然本地便也推他為望族了。因這
⑸ 語文教學課後反思得與失,糾分別從哪些方面考慮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自身的教學理念、教學目的、教學過程以及教學工具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反省和批判,並進行理性思考的過程。教師通過對教學的反思意識和自我監控的教學能力,將發現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並進行理性思考,最終實現課堂教學方式的轉型和帶動學生學習方式深刻變革的目標。 一、寫好教學反思的策略
新課程標准要求我們教者以提高國民素質為宗旨,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強調課程要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強調基礎教育要滿足每個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
1、加強學習,吐故納新。通過觀摩公開課、聽專家講學等方式,關注最新的教學動態,了解最新的教學理念,學習他人的經驗和長處,反省自己的教學行為,反悟自己的教學思想,是教學反思的重要途徑。要比照自己的教學行為,很快發現自己在教學上的弱點和缺陷,促使自己更好地實行課堂教學方式的轉型。所以新課程標准下的教師角色要轉變,新課程標准要求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夥伴、是平等中的首席,要求師生之間平等對話,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設一種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樂於學習、學會學習。
2、寫教學後記。教師除了課前認真備課、寫出教案和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外,課後認真反思,及時回顧和總結每節課的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