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七年級下冊語文必讀書有哪些
1、初高中共讀部分:(10種)。《西遊記》(明)吳承恩著;《水滸傳》(明)施耐庵、羅貫專中著;《三國演屬義》(明)羅貫中著;《紅樓夢》(清)曹雪芹、高鄂著;《唐詩三百首》(清)衡塘退士選編;《宋詞選》胡雲翼選注;《阿Q正傳》魯迅著;《古代散文選》人民教育出版社編;《科學的歷程》吳國盛著;《數理化通俗演義》梁衡著。
2、初一年級:《紅岩》羅廣斌、揚益言著;《安徒生童話全集》(丹麥)安徒生著,葉君健譯;《童年》(俄)高爾基著,劉遼逸譯;《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法國)凡爾納著,范希衡譯;《愛的教育》(義大利)亞米契斯著,田雅青譯。
3、初二年級:《青春之歌》楊沫著;《駱駝祥子》老舍著;《鋼鐵是這樣煉成的》(前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著,梅益譯;《福爾摩斯探案集》(英國)柯南道爾著,丁鍾華等譯;《居里夫人傳》(法國)埃里•居里著,友明徹譯。
4、初三年級:《家》巴金著;《牛虻》(愛爾蘭)伏尼契著,李俍民譯;《高老頭》(法國)巴爾扎克著,傅雷譯;《莎士比亞戲劇故事》(英國)蘭姆姐弟改寫,蕭乾譯;《中國科學院院士自述(青少年版)》上海教育出版社編。
❷ 七年級給力閱讀下冊語文答案
我不想拆掉你的翅膀
——文章以此為題,畫龍點睛地運用形象的寓意,深刻地揭示版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權的道理。它讓人們明白,戰勝困難的動力,並不是依賴於直接獲取別人的幫助。真正有益而有力的幫助,還在於運用正確的方法去激勵與啟迪挑戰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否則,縱容性的幫助甚至溺愛,往往將衍化為「糖衣炮彈」,折損了本應該去搏擊長空的翅膀之力。此番寓意可謂用心良苦。
❸ 七年級下語文課外閱讀
不一定非要7年滴,做些中考方面地,閱讀沒有界限。因為有些題不標准。比如會跳舞的火爐,,就是內容。要有閱讀技巧。一、記敘文閱讀答題技巧
1. 文章體裁:詩歌、小說、散文(抒情散文、敘事散文)、劇本、說明文、議論文
2. 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
3. 找主題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議論抒情句。
4. 文章內容:方法:看題目、人物(事物)、事件,進行綜合、概括。答:此文記敘了(描寫了、說明了)……,表現了(贊美了、揭示了)……。
5. 材料組織特點:緊緊圍繞中心選取典型事件,剪裁得體,詳略得當。
6. 劃分層次:(1) 按時間劃分(找表示時間的短語)(2) 按地點劃分(找表示地點的短語)(3)按事情發展過程(找各個事件)(4) 總分總(掐頭去尾)
7. 記敘線索及作用:線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時間(5)地點(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貫穿全文的脈絡,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連在一起,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清晰。
8. 為文章擬標題。找文章的線索或中心(1) 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9. 填寫讀書卡片。按各項要求上原文尋找,再填寫。注意原文的標題、作者、出版社等項(有時在括弧內)。
10. 記敘順序及作用:(1) 順敘(按事情發展先後順序)作用:敘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晰,讀起來脈絡清楚、印象深刻。(2) 倒敘(先寫結果,再交待前面發生的事。)作用:造成懸念、吸引讀者,避免敘述的平板單調,增強文章的生動性。(3)插敘(敘事時中斷線索,插入相關的另一件事。)作用:對情節起補充、襯托作用,豐富形象,突出中心。(4) 平敘(略)
11. 語言特色:結合語境和修辭方法從下列語句中選擇:形象生動、清新優美、簡潔凝練、准確嚴密、精闢深刻、通俗易懂、音韻和諧、節奏感強。(註:必須結合具體語句分析。)
12. 寫作手法及作用:(1) 擬人手法。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2)比喻手法。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3) 誇張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徵,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4) 象徵手法。把特定的意義寄託在所描寫的事物上,表達了……的情感,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5)對比手法。通過比較,突出事物的特點,更好地表現文章的主題。(6) 襯托(側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襯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點、性格、思想、感情等。(7)諷刺手法。運用比喻、誇張等手段和方法對人或事物進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強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語言辛辣幽默。(8) 欲揚先抑。先貶抑再大力頌揚所描寫的對象,上下文形成對比,突出所寫的對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9)前後照應(首尾呼應)。使情節完整、結構嚴謹、中心突出。
13. 修辭方法及作用:(1) 比喻: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2)擬人: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 的效果。(3) 誇張:突出特徵,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4) 排比:條理清晰,節奏鮮明,增強語勢,長於抒情。(5)對偶:形式整齊,音韻和諧,互相映襯,互為補充。(6) 反復:強調某種意思,強烈抒情,富有感染力。(7) 設問:自問自答,引人注意,啟發思考。(8) 反問:態度鮮明,加強語氣,強烈抒情。(註:必須結合相關語句分析。)
14. 具體詞語的含義與作用:方法:聯系詞語本義,解釋在文中的含義,找出其指代的具體內容。答:「××」一詞原指……,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5. 句子含義:抓住關鍵詞,分析它的特點及含義,聯繫上下文再解釋。
16. 句子在結構上的作用:(1) 承接上文。(2) 開啟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啟下(過渡)。(4) 為後文作鋪墊。
17. 表達方式:記敘、議論、抒情、描寫、說明。
18. 記敘文中議論的作用:引發讀者思考,點明人物或事件的意義,突出中心,升華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二.記敘文閱讀規則
1.景物描寫的作用: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心情,推動情節發展,表現人物的品質,襯托中心意思
2.運用描寫方法的作用:表現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題
3.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的作用:運用了……的修辭,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4.運用排比的作用:增強語言氣勢,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5.反問句的作用:加強語氣,引起下文,承上啟下
6.設問句的作用: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啟下
7.題目的作用:概括內容;揭示主題;提示線索
8.記敘文第一段的作用:
1.環境描寫:點明故事發生的地點,環境,引出下文,為下文情節發展作鋪墊
2.其他:開篇點題,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調;總領全文或引起下文,為下文情節發展作鋪墊
9.中間句段的作用:承上啟下的過度作用
10.結尾議論性句子的作用:總結全文,照應開頭,點明中心,深化主題
11.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12.寫作人稱的好處:第一人稱,真實可信;第二人稱,親切自然;第三人稱,可以多角度描寫,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13.記敘線索的形式:實物;人物;思想感情變化;時間;地點變換;中心事件
14.找線索的方法:標題;反復出現的某個詞語或某個事物;抒情議論句
15.賞析句段從三方面考慮:內容(寫了什麼,選材有什麼獨特之處);形式(寫作方法,語言特色,修辭);感情(文章的社會價值,意義,作用等)
三、初中語文基礎知識點歸納
第一部分
二種常見敘事線索:物線、情線。
二種語言類型:口語、書面語。
二種論證方式:立論、駁論。
二種說明語言:平實、生動。
二種說明文類型:事理說明文、 實物說明文。
二種環境描寫:自然環境描寫--烘託人物心情,渲染氣氛。
社會環境描寫--交代時代背景。
二種論據形式:事實論據、 道理論據。
自己多發揮!就能學好。。我有經驗
❹ 中學初一下學期語文閱讀
(一)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種姿勢(16%)
①看看日歷,知道已是春天,可老在戶外,覺得風還是冬天的風,冰涼刺骨。A太陽依舊病懨懨的樣子,起伏的山,一片片的林子,全是灰濛蒙的顏色,鉛筆畫似的。哪裡有一絲春天的蹤跡?有一天,我卻意外地從學生的課桌上,發現了第一抹春痕。
②我在靜悄悄的教室里巡視,驀然看見,一張課桌的縫隙里,有一撮小草芽,用細細的白線嬌嬌的扎著。草芽針一樣細,頂端嫩綠,往下是鵝黃,根部則嫩白。我站在那裡端詳了許久,心中一時有些感動。我相信,這是天地間第一抹春色。在寒風料峭的二月里,灰黃蒼茫的天地間,發現這一抹淡到極致的春色,需要怎樣的耐心和細心呀,我捏起那一小撮纖細的草芽看了看,又插進桌面的裂縫里,坐在位子上的男孩,這第一抹春色的主人,仰臉望著我,笑了。
③這以後,稍一留意,便天天可以從學生的課桌上,感受到春意的( )和( )了。桌縫里,有一二截剛剛泛青或萌發芽苞的小樹枝,還有三五朵小野花。B花朵那麼小,白的似米粒,黃的、紅的,像蠟筆上削下的碎屑。想這些鮮艷的粉末,該是二月的風盪來的春天的水彩,細心的孩子發現了,使用小手指將它們拾起來,染在了他們的課桌上,教室里,被映上了暖暖的春意。
④打碗花、紫地丁、映山紅百嬌千艷,絢麗多姿。學生的課桌上花事紛繁起來,演示著春天的進程。一到春天,孩子們翻山越嶺來學校,路上只要一彎腰,便能采一把在手裡。這些山裡孩子,有的還穿著露趾的鞋,穿著哥哥姐姐肥大的舊衣褲,他們吹著柳笛,搖著野花到了學校,便把花插在課桌上。有的孩子,還用細線把花枝綁在鉛筆上。花枝輕撫小臉,讓人想不清,是花枝染紅了小臉,還是小臉染紅了花枝。
⑤有一天,我迎著學生的歌聲走進教室,看見我放著教科書的課桌上,循著縱橫的縫隙,長滿了青草、綠葉、小花。C那課桌,彷彿是從春天剪下的方方正正的一塊芳草地。我打開教科書,書頁里也夾了幾朵指甲般大小的紫色小花。我笑了,學生們也喜形於色。那一笑,已使師生的心溝通了。這一節課,學生始終情緒高昂。下課後,我拿起一枝開著淡紫色花朵的葛條,嗅了嗅,對學生說:"真是春天了,連咱們的課桌也都開花了!"學生大笑,歡呼起來。這時候,一個調皮的男孩,指著一個女孩子說:"老師,她也開花了!"我看,可不,她的小辮子上,簪了一枝粉紅的野花。學生們又是一陣擊掌大笑。
⑥在這開花的課桌間踱步,聽著學生們那晴朗的笑聲,我覺得,這教室該是春天的源頭了。春天從孩子們的身上產生,先染了他們的課桌,然後漫出窗子,染了山川。和孩子們在一起,就是和春天在一起。我想起了一位詩人的句子: 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種姿勢。
12、文章開頭描寫戶外初春的景色的作用是什麼?2%
13、根據語境,在備選詞中選出恰當的詞填在括弧內:2%
這以後,稍一留意,便天天可以從學生的課桌上,感受到春意的( )和( )了。
備選詞:萌動 涌動 蔓延 洋溢
14.從②③④小節中各找出一句具體描寫花草的句子,放在一起反映出春意由淡入濃的變化。3%
第②小節:
第③小節:
第④小節:
15.完成下面對本文中心思想的概括。2%
本文通過對教室里插遍鮮花的描述,反映了孩子們 ,贊頌了師生之間 ,進而指出了孩子就是最美的春光。
16.第②小節中,男孩"仰臉望著我,笑了",男孩的笑的原因是什麼?3%
17.文中有三處畫波浪線的比喻句,任選一句,說說它在文中的作用。 4%
(二)上帝沒有給它魚鰾(13%)
上帝造了一群魚。這些魚種類多樣,大小各異。為了讓它們具有生存本領,上帝把它們的身體做成流線型,而且魚表面十分光滑,這樣游動起來可以大大減少水的阻力。上帝使每種魚擁有短而有力的鰭,使魚在大海中自由自在地游動。
待上帝把這些魚們放到大海中的時候,忽然想起一個問題:魚們的身體比水重,這樣,魚一旦停下來,它們就會向海底沉下去,沉到一定深度,就會被水的壓力壓死。於是,上帝趕緊找到這些魚,又給它們一個法寶,那就是魚鰾。魚鰾是一個可以自己控制的氣囊,魚可以用增大縮小氣囊的辦法,來調節沉浮。這樣,魚在海里就輕松多了,有了氣囊,它不但可以隨意沉浮,還可以停在某地來休息。魚鰾對於魚來講,實在太有用了。
出乎上帝預料的是,他沒有找到鯊魚。鯊魚是個調皮的傢伙,它一入海,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上帝費了好大的勁也沒有找到它。上帝想,這也許是天意吧,既然找不到鯊魚,那麼只好由它去吧。上帝想,這對於鯊魚來講實在是太不公平了。它會由於缺少鰾可能很快就淪為海洋中的弱者,最後被淘汰。為此,上帝感到很悲傷。
億萬年之後 ,上帝忽然想起那群魚。他想看看當年那些魚現在到底如何。他尤其想知道,沒有魚鰾的鯊魚如今到底怎麼樣了,是否已經被別的魚吃光了。
當他將海里的魚家族都找來的時候,他已經分不清哪些是當初的大魚小魚,白魚黑魚了。因為,經過億萬年的變化,所有的魚都變了模樣,連當初的影子都找不到了。
面對千姿百態、大大小小的魚,上帝問:"誰是當初的鯊魚?"這時,一群
的魚游上前來,它們就是海中的霸王--鯊魚。上帝十分驚訝,心想,這怎麼可能呢?當初只有鯊魚沒有魚鰾,它要比別的魚多承擔多少壓力和風險啊,可現在看來,鯊魚無疑是魚類中的佼佼者。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鯊魚說:"沒有魚鰾,我們就無時無刻不面對壓力,一刻也不能停止游動,否則就會沉入海底,死無葬身之地。所以,億萬年來,我們從未停止過游動,因此,我們自然練就了最強壯的軀體。正是因為沒有魚鰾,我們才成了海中的霸王。"
聽完這番話,上帝恍然大悟。
18、讀了這篇短文,我們知道了,魚在水中能自由自在地游弋,是因為魚身上有: ;
魚之所以能在水中上下沉浮,是因為有: 。2%
19、結合語境在橫線上填上恰當的語句來形容現在的鯊魚:3%
上帝問:"誰是當初的鯊魚?"這時,一群
的魚游上前來,它們就是海中的霸王--鯊魚。
20、鯊魚沒有魚鰾,卻在水中存活了下來,並且成了海中霸王,原因何在?3%
21、讀了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麼道理?聯系生活談談感想。5%
三、現代文閱讀29%(12-23題)
(一)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種姿勢(16%)
12、與後文形成對比,突出了教室里春意盎然。
13、萌動 蔓延
14、草芽針一樣細,頂端嫩綠,往下是鵝黃,根部則嫩白。
剛剛泛青或萌發芽苞的小樹枝,還有三五朵小野花。
打碗花、紫地丁、映山紅百嬌千艷,絢麗多姿。
15、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和諧美好的關系。
16、為老師跟自己一起領略春光而會意的笑
17、略
(二)上帝沒有給它魚鰾(13%)
18、魚鰭;魚鰾。2%
19、威猛強壯、神氣飛揚
20、3%沒有魚鰾,我們就無時無刻不面對壓力,一刻也不能停止游動,否則就會沉入海底,死無葬身之地。所以,億萬年來,我們從未停止過游動,因此,我們自然練就了最強壯的軀體。
21、圍繞化壓力為動力這一中心來談。
❺ 七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課內外對比閱讀
甲乙兩段文字中合照只有的根本原因分別是什麼?
❻ 七年級下冊語文主題學習叢書目錄
七年級下冊語文主題學習叢書目錄第一單元
閱讀
2017版新版目錄
2017版新版目錄
1 鄧稼先/楊振寧
2 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
3*回憶魯迅先生/蕭紅
4 孫權勸學/《資治通鑒》
寫作
寫出人物的精神
第二單元
閱讀
5 黃河頌/光未然
6 最後一課/都德
7* 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8 木蘭詩
寫作
學習抒情
綜合性學習
天下國家
第三單元
閱讀
9 阿長與《山海經》/魯迅
10 老王/楊絳
11* 台階/李森祥
12 賣油翁/歐陽修
寫作
抓住細節
第一單元
閱讀
2017版新版目錄
2017版新版目錄
1 鄧稼先/楊振寧
2 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
3*回憶魯迅先生/蕭紅
4 孫權勸學/《資治通鑒》
寫作
寫出人物的精神
第二單元
閱讀
5 黃河頌/光未然
6 最後一課/都德
7* 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8 木蘭詩
寫作
學習抒情
綜合性學習
天下國家
第三單元
閱讀
9 阿長與《山海經》/魯迅
10 老王/楊絳
11* 台階/李森祥
12 賣油翁/歐陽修
寫作
抓住細節
名著導讀
《駱駝祥子》:圈點與批註
課外古詩詞誦讀
竹里館/王維
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逢入京使/岑參
晚春/韓愈
第四單元
閱讀
13 葉聖陶先生二三事/張中行
14 驛路梨花/彭荊風
15* 最苦與最樂/梁啟超
16 短文兩篇
陋室銘/劉禹錫
愛蓮說/周敦頤
寫作
怎樣選材
綜合性學習
孝親敬老,從我做起
第五單元
閱讀
17 紫藤蘿瀑布/宗璞
18* 一棵小桃樹/賈平凹
19* 外國詩兩首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普希金
未選擇的路/弗羅斯特
20 古代詩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陳子昂
望岳/杜甫
登飛來峰/王安石
游山西村/陸游
己亥雜詩(其五)/龔自珍
寫作
文從字順
第六單元
閱讀
21 偉大的悲劇/茨威格
22 太空一日/楊利偉
23* 帶上她的眼睛/劉慈欣
24 河中石獸/紀昀
寫作
語言簡明
綜合性學習
我的語文生活
名著導讀
《海底兩萬里》:快速閱讀
課外古詩詞誦讀
泊秦淮/杜牧
賈生/李商隱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楊萬里
約客/趙師秀
拓展資料:
《語文七年級下冊》是2016年1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修訂出版的教科書,由教育部組織編寫,溫儒敏總主編 ,包括23篇課文、6組寫作、3篇綜合性學習、2篇名著導讀和8首課外古詩詞,供初一下學期使用。
參考鏈接:語文七年級下冊
❼ 七年級下語文名著閱讀題
《童年》(1-20)
1《童年》是(高爾基 )自傳體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另外兩部是(《在人間》 )、(《我的大學》 )。
2《童年》主人公是(阿廖沙 ),講述他從(三 )歲至( 十)歲的童年生活。
3「我」是因為(父親去世 ),和媽媽一起到外祖母家裡的。在外祖母家中「我」最喜歡的人是(外祖母 ),最討厭的人是( 外祖父)。
4徒工小茨岡是怎麼死的?(被橡木十字架壓死的)。
5在表兄薩沙的慫恿下,阿廖沙(把過節用的白桌布染成了黑色 ),薩沙又向外祖父告了密,結果老爺子把阿廖沙打得失去了知覺,隨後大病了一場。
6外祖父染坊起火,(外祖母)把硫酸鹽從火中拿了出來。
7《童年》以主人公(阿廖沙)的獨特目光審視社會與人生,從而表現了(當時整個社會)的腐敗與沒落。
8阿廖沙遇到的第一個優秀人物是(「好事情」),這個綽號是因為每次叫他吃飯或喝茶時,他總是回答一句(好事情 )而得來的。
9《童年》真實的記載了主人公( 阿廖沙)兒時在外祖父( 卡什林)家中的所見所聞,對他優秀性格的形成起關鍵作用的人是(外祖母 )。
10在污濁環境下,阿廖沙身邊也有一些好人,多次捨身用自己的胳膊擋住外祖父薯條子的(小茨岡 ),對主人公心靈產生極大影響的房客是(「好事情」)。
11米哈爾舅舅為什麼乘酒醉來外祖父家鬧事?(想把家產全拿到手)
12在後父毒打母親時,(阿廖沙)用水果刀向他刺去。
13在阿廖沙眼中外祖母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慈祥善良、聰明能幹、熱愛生活、胸懷寬大、善於忍讓)。
14小茨岡為什麼要偷東西?(因為外祖父的慫恿 )
15(米哈伊爾舅舅)指使小侄子把燒紅的頂針來燙格里戈里。
16雅科夫舅舅毫無人性,打死了自己的( 妻子)。
17阿廖沙讀了(兩年)年小學,之後開始靠(當學徒)掙錢。
18外祖父因為家道中落變得更加吝嗇,連(茶葉)也要一片片數。
19「我」和彼得大叔友好分裂,其原因是(辱罵「我」的朋友),我直至其弄他的原因是()。——看不懂這是什麼問題
20媽媽和後父(謊稱家中失火,燒得一無所有),回到了外祖父家,媽媽死後,「我」(就到人間去了)。一、填空
1、〈〈童年〉〉是前蘇聯作家高爾基以自己為原型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講述阿廖沙三歲到十歲這一童年時期的生活。
2、作者的自傳體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3、《童年》一書的主題描述了阿廖沙童年時代的苦難經歷,,揭示了19世紀末俄國的現實黑暗狀況.
是
4、《童年》一書刻畫了吝嗇、貪婪、專橫、殘暴的外祖父、 善良、聰明能幹、熱愛生活,對誰都很忍讓,有著聖徒一般的寬大胸懷外祖母、 樂觀純朴的小茨岡,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獻身於科學的知識分子「好事情」等人物形象。
5、請分別用一個詞語評價下列人物形象。同第四題
小茨岡( );格里戈里( ); 「好事情」( )
6、《童年》講述的是作家一段沉重的童年往事,因此小說的基調在整體上顯得顯得嚴肅、低沉;但也因為是以一個小孩的眼光來描述,就給一幕幕悲劇場景蒙上了一層天真爛漫的色彩,使人在黑暗中看到 光明,在邪惡中看到善良 ,在冷酷無情中看到 人性的光芒,在悲劇的氛圍中感受到人們戰勝悲劇命運的巨大力量 。
二、簡述:
1、結合一兩個情節分析下列人物形象
(1)阿廖沙:外公破產了,阿廖沙與外婆相依為命,通過三年級考試後他不再上學,開始自己養活自己。他結識了許多夥伴,他們互相幫助,一起撿破爛,扯木材。八月,母親去世了,外公說阿廖沙不是獎章,不能老掛在他的脖子上。於是,阿廖沙便走向人間,外出謀生去了。阿廖沙是在黑暗污濁的環境中仍保持這生活的勇氣和信心,並逐漸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和充滿愛心的人。
(2)外祖母:外祖母:她的形象是俄羅斯文學中最光輝、最有人性的藝術形象之一。她善良、樂觀,心裡充滿了無私的愛。她為人善良公正,熱愛生活,相信善總會戰勝惡。她信仰的上帝是與人為善的。她知道很多優美的民間故事,常常講給阿廖沙聽,她無私的愛豐富了阿廖沙的心靈,阿廖沙說道,「在她沒有來之前,我彷彿是躲在黑暗中睡覺,但她一出現,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領到光明的地方……,她馬上成為我終身的朋友,成為最知心的人,成為我最了解,最珍貴的人—— 是她那對世界無私的愛豐富了我,使我充滿了堅強的力量以應付困苦的生活」。
(3)外祖父:外祖父:他是俄羅斯小市民階層的典型。暴躁、乖戾、貪婪、自私。他經常兇狠地毒打外祖母和孩子們,有次竟把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覺,結果生了場大病;他非常貪財,暗地裡放高利貸,秘密接受典當,甚至慫恿徒工到市場上偷竊。卡什林是小說中丑惡勢力的化身,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俄國小市民的卑鄙靈魂。
(4)舅舅:兩個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儈,整日為爭奪家產爭吵斗毆。在這樣一個彌漫著殘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過早地體會到了人間的痛苦和丑惡。
2、在這部小說中,哪個人物給你的印象最深,為什麼?
同第一題
3、阿廖沙在成長的中經歷了哪些痛苦與磨難?請簡述一兩個。
同第一題
譜寫昆蟲生命的詩篇——《昆蟲記》
書名:昆蟲記
作者:法布爾[法國]
內容摘要
《昆蟲記》的出版轟動了世界,從出版迄今,已有數十種版本,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橫跨幾個大洲,縱貫兩個世紀,經歷百年仍是一座無人逾越的豐碑,被譽為「昆蟲的史詩」。親愛的少年朋友,你也許會問,小小昆蟲何來如此的魅力,誘惑著一代又一代的讀者?《昆蟲記》是用散文的形式著成的一部昆蟲學回憶錄,真實地記錄著法布爾畢生研究昆蟲的成果。在法布爾那個時代,昆蟲學家主要是蹲在實驗室里做解剖與分類的工作,研究的是死昆蟲。法爾布第一個用田野實驗的方法研究活生生的昆蟲,研究昆蟲的本能與習性,他因此成為了昆蟲行為學研究的開山祖,《昆蟲記》也因此在科學史具有里程牌的意義。
作者簡介
讓·亨利·法布爾(1823—1915),出生在法國南部山區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作家。他小時候飽受貧苦,曾經流浪街頭,靠賣汽水、做零工等掙點兒錢。經過刻苦的自學,他進入一個食宿免費的師范學校,畢業後,當上了中學教師。他沒有進過正規的大學,但他以頑強的意志,不懈的努力,自學了大學課程,並取得了博士學位。不管自己生活多麼艱苦,工作多麼繁忙,法布爾從沒間斷過對昆蟲的研究。他深入昆蟲世界,懷著無限的熱情對昆蟲進行觀察和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著成了《昆蟲記》這部巨著。1885年,《昆蟲記》3卷本出版,直到1910年,《昆蟲記》10卷本才出齊。
推薦理由:
《昆蟲記》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和作家法布爾花了將近20年時間才寫成的。法布爾以科學的態度,仔細觀察昆蟲世界,用大量一手的資料,真實介紹了昆蟲的生活,糾正了人們一些錯誤的觀念。他以流暢的語言、生動的描述,把各種昆蟲栩栩如生地展現在人們面前,將人們帶入了奇妙的昆蟲王國。法布爾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本書是他的經典著作,作者將專業知識與人生感悟融於一爐,娓娓道來,在對一種種昆蟲、日常生活習性、特徵的描述中體現出作者對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本書的問世被看作動物心理學的誕生。
相關練習:
一、填空
1、法國有一個人耗盡了一生的精力來研究昆蟲,並專為昆蟲寫出了十卷大部頭的書,這個人是 ;這本書是《 》
這本書又譯為《 》或《 》,被譽為「 」。我們學過其中的一篇課文叫做《 》
2、本書出了真實了記錄昆蟲的生活,還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 ,全書充滿了對
,充滿了對 。
二、簡述
1、簡述本書的主題
2、《昆蟲記》中昆蟲們的一舉一動,都被賦予了人的思想感情。有人說,昆蟲也是生靈,它們與人有著絲絲縷縷的相通之處。你的看法呢?
一、背誦填空
1.《昆蟲記》的作者是_____國作家_____。他被稱_____,_____ ,_____。
2.《昆蟲記》共有_____卷,歷時 年,堪稱科學與文學完美結合的典範。被稱為 。
二、提綱挈領
3.請你寫出《昆蟲記》所描繪的昆蟲中你最喜歡的一種動物是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你寫出《昆蟲記》所描繪的昆蟲中你不喜歡一種動物是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請你寫出5種《昆蟲記》中描繪的昆蟲並且分別簡要概括它們的特點。
參考答案:
1.法、法布爾無與倫比的觀察家、昆蟲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
2.十 三十一年 科學與文學完美結合的典範。
3.例:蜣螂;以其它動物的屍體和糞便為食,被稱為「清潔工」
4.例:狼蛛;一口就能咬到敵人致命的部位,是一招致死的殺手。
5.例子:蟬:為快樂而放聲高歌,永遠不知疲倦的歌唱家;黃蜂:本能讓他們遭受美麗的嘲笑,卻沒有賦予他們動腦筋的能力;螳螂:外表美麗而天性兇殘,是不折不扣的殺手。
❽ 陽光閱讀語文七年級下冊參考答案
答案:
1.C (由原文第一段最後一句和第二段開頭一句可知選項C正確。其餘三項均不版符合原文意思權。)
2.D (D項後半句話錯誤,從文章第二段的首句和第三段的首句可以得知,綠色經濟涵蓋了循環經濟,超越了「唯生態主義」。)
3.C (從文章第二段可知,綠色經濟追求自然資源最大限度的「可持續」利用,兼顧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因此選項C的推斷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