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四年級下冊語文詩詞

四年級下冊語文詩詞

發布時間:2020-12-16 08:55:26

A. 小學四年下冊語文書6首古詩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古詩

1、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 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白話譯文:

群鳥高飛無影無蹤,孤雲獨去自在悠閑。

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間兩不相厭,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2、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里一青螺。

白話譯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風平浪靜如同未磨的銅鏡。

遠遠眺望洞庭湖山水蒼翠如墨,好似潔白銀盤里托著一枚青螺。

3、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白話譯文:

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太陽從江面升起時江邊的鮮花比火紅,春天到來時碧綠的江水象湛藍的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4、鄉村四月 (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 才了蠶桑又插田。

白話譯文:

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稻田裡的水色與天光相輝映。天空中煙雨蒙蒙,杜鵑聲聲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四月到了,沒有人閑著,剛剛結束了蠶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5、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白話譯文:

白天在田裡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線,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務勞動。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織布,也在那桑樹陰下學著種瓜。

6、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白話譯文:

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游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而飽滿。

江岸一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地垂釣,他被美麗的春景迷住了,連下了雨都不回家。

B.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古詩

題西林壁 游山西村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送元二使安西

C. 語文四年級上冊所有古詩詞

【小學四年級】上冊:


1、題西林壁


作者:【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白話文翻譯: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2、游山西村


作者:【宋】陸游


茣笶農家臘酒渾,

半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白話文翻譯:

不要笑農家臘月里釀的酒濁而又渾,在豐收嶼年景里待客菜餚非常豐繁。

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柳綠花艷忽然眼前又出現一個山村。

創作背景:此詩作於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當時陸游正罷官閑居在家。

3、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作者:【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白話文翻譯:

友人在黃鶴樓向我揮手告別,陽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揚州。

他的帆影漸漸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見滾滾長江在天邊奔流。

創作背景:《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李白出蜀壯游期間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熱愛自然、喜歡交友的詩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遊和飄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跡遍布中原內外,留下了許多歌詠自然美、歌頌友情的作品。

4、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光無故人。

白話文翻譯:

清晨剛下陣雨,渭城達到塵土濕潤,空氣清新,旅舍更加青翠。朋友啊,再干一杯送別的酒吧,要知道西出陽關之後,就再也難見老朋友了。

創作背景:此詩是王維送朋友去西北邊疆時作的詩,詩題又名「贈別」,後有樂人譜曲,名為「陽關三疊」,又名「渭城曲」。它大約作於安史之亂前。

D. 四年級下冊語文書上的古詩

因為我不是上海讀書的,也想幫你,上網找的有這些,我也不知道對不對.. 江南春唐·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台煙雨中. 觀書有感宋·朱熹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絕句唐·杜甫江碧鳥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 何日是歸年? 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橋. 畫眉鳥宋·歐陽修百囀千聲隨意移, 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龍聽, 不及林間自在啼. 越女詞唐·李白耶溪采蓮女, 見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 佯羞不出來. 白雲泉唐·白居易天平山上白雲泉, 雲自無心水自閑. 何必奔沖山下去, 更添波浪向人間. 山中問答唐·李白問余何意棲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別有天地非人間. 逢入京使唐·岑參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渡浙江問舟中人唐·孟浩然潮落江平未有風, 扁舟共濟與君同. 時時引領望天末, 何處青山是越中? 竹里館唐·王維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種豆南山下晉·陶淵明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秋詞唐·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客中作唐·李白蘭陵美酒鬱金香, 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處是他鄉.

E. 四年級下冊語文山水風光,古詩詞

《題西林壁》抄 蘇軾(宋)
橫看襲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陸游(宋)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過故人庄》孟浩然(唐)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憶江南》 白居易(唐)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四時田園雜興
(南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唯有蜻蜓蛺蝶飛.

望湖樓醉書
(宋)蘇軾
黑雲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晚春 (唐)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英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飛.

F. 四年級下冊語文古詩三首詩情

一到初夏,農村頓時便抄忙活起來,夏收夏種,有收獲又播下希望,農民們自然要夜以繼日,不辭辛勞了。
從早到晚忙。白天夜裡,沒有閑暇,不是到田裡去清除雜草,就是將麻捻成麻線,時時刻刻,手忙腳亂。二是男女老少,人人皆忙。大人干大人的事,兒女干兒女的事,人人不得閑,個個忙得歡,就連不懂事的小孩,也在桑樹蔭下學大人種瓜。農事實在太多,令人應接不暇。夏日時節,最是忙的季節,各種農事接踵而至,田 里苗要培,草要除。

G. 四年級下冊的語文古詩詞有哪些

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

幾行紅葉樹,無數夕陽山。(王士禛)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黃庭堅)

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辛棄疾)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

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精誠所加,金石為開。《後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離婁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鄉村四月

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 才了蠶桑又插田。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趙師秀)

鵝湖山下稻梁肥,豚柵雞棲半掩扉。(王駕)

獨出前門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白居易)

H. 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的古詩(要原文)

第1課.古詩詞三首

獨坐敬亭山
【作者】:李白

【朝代】:唐

【體裁】:五言絕句

【內容】:

眾鳥高飛盡,
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格律】:

○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本作的韻腳是:十五刪;可"十三元(半)十四寒十五刪一先"通押。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

【注釋】:

1.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縣北。《元和郡縣志》雲:"在宣城縣北十里。山有萬松亭、虎窺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寧國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雲:古名昭亭,東臨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煙市風帆,極目如畫"。

2.孤雲:陶淵明《詠貧士詩》"孤雲獨無依"。朱諫註:"言我獨坐之時,鳥飛雲散,有若無情而不相親者。獨有敬亭之山,長相看而不相厭也"。

【釋義】
鳥兒們飛得沒有了蹤跡,天上飄浮的孤雲也不願意留下,慢慢向遠處飄去。只有我看著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無語地注視著我,我們倆誰也不會覺得厭煩。誰能理解我此時寂寞的心情,只有這高高的敬亭山了。

【背景】:

這首五絕作於天寶十二載(753)秋遊宣州時,距他被迫於天寶三載離開長安已有整整十年時間了。長期飄泊生活,使李白飽嘗了人間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態炎涼,從而加深了對現實的不滿,增添了孤寂之感。此詩寫獨坐敬亭山時的情趣,正是詩人帶著懷才不遇而產生的孤獨與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懷抱中尋求安慰的生活寫照。

【賞析】:

前二句「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看似寫眼前之景,其實,把孤獨之感寫盡了:天上幾只鳥兒高飛遠去,直至無影無蹤;寥廓的長空還有一片白雲,卻也不願停留,慢慢地越飄越遠,似乎世間萬物都在厭棄詩人。「盡」「閑」兩個字,把讀者引入一個「靜」的境界:彷彿是在一群山鳥的喧鬧聲消除之後格外感到清靜;在翻滾的厚雲消失之後感到特別的清幽平靜。因此,這兩句是寫「動」見「靜」,以「動」襯「靜」。這種「靜」,正烘托出詩人心靈的孤獨和寂寞。這種生動形象的寫法,能給讀者以聯想,並且暗示了詩人在敬亭山游覽觀望之久,勾畫出他「獨坐」出神的形象,為下聯「相看兩不厭」作了鋪墊。

詩的下半運用擬人手法寫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鳥飛雲去之後,靜悄悄地只剩下詩人和敬亭山了。詩人凝視著秀麗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動不動地看著詩人。這使詩人很動情—世界上大概只有它還願和我作伴吧?「相看兩不厭」表達了詩人與敬亭山之間的深厚感情。「相」「兩」二字同義重復,把詩人與敬亭山緊緊地聯在一起,表現出強烈的感情。結句中「只有」兩字也是經過錘煉的,更突出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鳥飛雲去又何足掛齒!這兩句詩所創造的意境仍然是「靜」的,表面看來,是寫了詩人與敬亭山相對而視,脈脈含情。實際上,詩人愈是寫山的「有情」,愈是表現出人的「無情」;而他那橫遭冷遇,寂寞凄涼的處境,也就在這靜謐的場面中透露出來了。

「靜」是全詩的血脈。這首平淡恬靜的詩之所以如此動人,就在於詩人的思想感情與自然景物的高度融合而創造出來的「寂靜」的境界,無怪乎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要誇這首詩是「傳『獨坐』之神」了。
表現了詩人的孤獨.
望洞庭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里一青螺。

譯文:
洞庭湖的水光與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靜就好像銅鏡未磨。
遠遠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綠,
恰似白銀盤子托著青青的田螺。

賞析:
這是詩人遙望洞庭湖而寫的風景詩,明白如話而意味雋永。第一句從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寫起,表現湖面的開闊廖遠,這應該是日暮時分的景象,天還沒黑但月亮已經出來,如果天黑就看不出兩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鏡子的比喻表現夜晚湖面的平靜,因為太陽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鏡子沒磨時光澤暗淡的樣子。第三句寫遠望湖中君山翠綠的色彩,這里的「山水」實際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屬於古代漢語中「偏義復詞」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個比喻,將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擱在白銀盤子里的青螺。全詩純然寫景,既有描寫的細致,又有比喻的生動,讀來饒有趣味。
憶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曾舊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注釋:
①諳:熟悉
②紅勝火:顏色鮮紅勝過火焰
③藍:藍草,葉子可以提煉藍色的染料。這里用藍草的顏色來形容江水深而清澈。

簡單的意思:江南是個好地方,那裡的風光我曾經很熟悉。日出時,江邊的紅花顏色鮮艷勝過火焰,春天來了,江水綠如藍草。能不想念江南?

今譯:江南是個好去處,那裡的風景我曾游覽,難以忘懷。每當旭日東升,遍布江邊的花草特別鮮艷,在陽光的映照下顯得分外妖嬈;冬去春來,一江碧水更加澄明,彷彿被藍草浸染,水天一色。這怎能不讓人去追憶那美好的江南?
那是一個萬物復甦,生機勃勃的季節,在西塞山上小草探出了頭,大樹伸直了腰,白鷺展開翅膀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飛翔,不時點落到水面,驚起了正在沉睡的鱖魚,鱖魚從睡夢中醒來,開始在水裡和同伴嬉戲,水流緩急,魚兒在水裡撲騰撲騰的游著,發出了優美的水面音樂會,這時,天空下起了小雨,它打落在岸邊桃花苞里,滋潤了顆顆花苞,如同在桃花上鑲上了一顆顆美麗的珍珠。

江岸一位老翁戴著青箬笠,披著綠蓑衣,一邊垂釣一邊抬頭仰望著這美麗的景色,細雨輕輕地拍打著老翁的臉,盡管這樣,老翁還靜靜的在岸邊欣賞這美麗的景色,依然久久不願離去。

閱讀全文

與四年級下冊語文詩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