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語文四年級上冊烏塔課文
四年級上冊烏塔課文原文:
27 * 烏 塔
那天,我在羅馬下了車,冒著暑氣趕到青年旅館,找到自己的房間,推門一看,吃了一驚:正對門的地上放了一床席夢思床,上面躺著一個金發小姑娘,睡得正香。
我已經筋疲力盡了,於是匆匆洗漱完畢,也躺下了。
不知過了多久,「丁零丁零」的鬧鍾聲驚醒了我,睡眼蒙矓地看看錶,下午兩點半了。小姑娘已經起身,正在收拾東西,准備外出。她走了不久,我也出去了。
晚上八點多,我疲倦地回到旅館。這時,小姑娘正愜意地趴在床墊上,一邊吃糖,一邊看一本厚厚的書。
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問我玩得怎樣,又問我從哪裡來。我說是中國人,現旅居德國。她一聽,高興得大叫:「我是德國人,住在漢堡。」她告訴我她叫烏塔,已經14歲了。這次趁暑假游歷歐洲,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義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後還要去希臘。我有點驚訝:「你一個人嗎?」「當然。」她很自然地答道。
一個14歲的孩子,獨自一人游歐洲,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決不會相信。我問烏塔:「你一個人不怕危險嗎?你爸爸媽媽不擔心嗎?」
烏塔說,她在家裡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再給家裡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她還說,自己用了三年的時間准備這次旅行,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
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然後,她問我,中國的孩子是不是也這樣旅遊。我一時語塞,想了一會兒才說:「在中國,像你這樣年紀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很愛他們,會帶他們一起出去玩,但一般不放心讓他們一個人出遠門。」 烏塔對我這番解釋很不滿意,馬上反駁說:「我也是家裡的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很愛我。不過我們興趣不同,所以我們有時候一起出去玩,有時候單獨出去玩。愛孩子,為什麼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我不明白,你的話不合邏輯。」
我只好笑著承認自己的理由不太充足。烏塔說:「中國的孩子缺少很多樂趣吧?」我說:「中國有電視,有兒童圖書,有游樂園,孩子們很快樂。」但她還是堅持:「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我從電視上經常看見義大利,但只有親自來到這里,它的美麗才深深感動了我。」
第二天早晨,烏塔向我道別,說晚上坐火車去波恩。她還認真地告訴我要繼續掙錢,以後去中國旅遊。
❷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課文
1.觀潮 2.雅魯藏布大峽谷 3.鳥的天堂 4.火燒雲 5.爬山虎的角 6.去年的樹 7.蟋蟀的住宅 8.世界地圖引出版的發現 9.巨人的花園 10.幸福是權什麼 11.小木偶的故事 12.白鵝 13.白公鵝 14.貓 15.母雞 16.長城 17.頤和園 18.秦兵馬俑 19.搭石 20.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21.卡羅納 22.給予是快樂的 23.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24.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25.烏塔 26.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 27.呼風喚雨的世紀 28.電腦住宅 29.飛向藍天的恐龍 30.飛船上特殊的乘客
❸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二課的課文。
雅魯藏(zang)布大峽谷。
❹ 四年級語文上冊課文 《太陽城》原文
談到「太陽城」,兩位青年說:「陽光不僅照亮了大地,而且也照亮了我們每一個人的
心。」
在太陽城,每人每天勞動4個小時,其餘時間,都用來研究有趣的學術問題,開座談
會,閱讀書籍,講故事,寫信、散步,做有益於身心的體育運動。
這里沒有不勞動的寄生蟲,沒有富人,也沒有窮人;也可以這樣說,太陽城的居民,都
是富人,也都是窮人。說他們是富人,因為公社的財產都屬於他們;說他們是窮人,因為他
們沒有私有財產。他們使用財富,但決不會被財富所奴役。
接受了兩位青年的邀請,游歷者進入「太陽城」參觀。他們穿過了田野,走進了村鎮,
一棟棟小樓房整整齊齊,一律朝南,沐浴在明媚的陽光下。
「這是我們的公共寓所。房子統一由公社建造,分配給大家使用。」青年介紹說。
游歷者看著、看著,發現每棟樓房的牆上,都畫著五彩的壁畫,有的畫風景,有的畫人
物,也有的畫動物、植物,每棟房子的壁畫都不一樣,真是豐富多彩極了。
「你們房子上的壁畫,畫得多美啊!」
「這是教育兒童的好教材。我們是用圖畫來對兒童進行直觀教學的。」
真的,那裡有一位老師,帶領著二、三十個年齡大約五、六歲的兒童正在壁畫下講解呢。
「你們的兒童從小都能上學嗎?」
「全部都能上學。孩子是我們公社的未來,大家都關心他們,到了10歲,除了學文化
和科學知識以外,還要學習手工勞動和農活。長大了,個個能畫圖、能做詩,也個個能做
工,能種地。」
游歷者贊嘆不已。
再往前走,進入太陽城的中心。一所巍峨的教堂,矗立在廣場的兩邊,面向東方的是兩
座尖塔,塔尖刺向天空,尖頂上用黃金做成的十字架,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你們都信仰宗教嗎?」游歷者隨口問到。
「是的。上帝使我們心地純正。」
「你們有政府嗎?」
「有,這就是政府大廈。」
游歷者隨著青年所指的方向望去,廣場東邊有一所圓柱大廈,佔地面積很廣,看來能容
納許許多多人。
「你們政府的辦公人員很多吧?」
「不!政府的官員很少。這大廳是民眾的聚會場所。我們這里,管理人員都由人民選
舉。如果做得不好,就由人民去撤換。最高領袖也是人民選舉的。他是一位很有智慧和才能
的人。他既是宗教的主教,又是哲學的思想家。最高領袖有三個助手,一個管『愛』,一個
管『力』,一個管『智慧』。」「管『愛』就是關心人,因為公社的每一個成員都是社會的
主人,要從工作上、生活上關心他們。管『智慧』就是發展科學和文化,讓每個公社成員都
有學問、有技術、懂科學、懂藝術。」
「你們也用暴力嗎?」
「不,我們這里不用暴力。人民有了錯誤,就用上帝的教義開導他,純潔他的心靈。」
「那麼,為什麼還要有人管『力』呢?」
「我們這里,任何人都不使用暴力,但也不能容忍別人使用暴力。如果有人要來進攻,
我們就會起來戰斗。這里的人們都相信,太陽城的生活方式是最美好的。」
游歷者聽了這番介質,贊嘆地說:「太陽城的生活方式的確是值得稱贊的!」
❺ 語文四年級上冊《母雞》課文
主要寫了作者由討厭母雞到喜愛母雞的情感轉化,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熱愛與贊內美之情。
《母雞》這一課文描容寫了作者對母雞的看法的變化,表達了對母愛的贊頌之情。課文以作者的情感變化為線索,前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前半部分寫了母雞的無病呻吟、欺軟怕硬和拚命炫耀,再現了一隻淺薄、媚俗的母雞;後半部分則描寫了母雞的負責、慈愛、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偉大的雞母親」的形象。作者對母雞的情感由「討厭」轉變為尊敬。
本文的語言風格比較口語化,直白自然,散發著濃郁的生活氣息,讀起來令人感到親切舒服。
由《母雞》引起的深思
「母愛」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從古到今人們對於她的謳歌與詮釋從未有過終止。《母雞》是人教版四年級語文第七冊第四單元第十六課,是老舍先生的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
作者描寫了對母雞的看法的變化,前半部分寫了母雞的無病呻吟,欺軟怕硬和拚命炫耀,再現了一隻淺薄、媚俗的母雞。
後半部分則描寫了母雞的負責、慈愛、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偉大的雞母親的形象,表達了對母愛的贊頌之情。
對於我們來說,母親同樣是我們最重要的人,不要因為母親的嘮叨去嫌棄她,也不要因為其他人的母親為爭取些什麼而歧視人,每個母親都是偉大的。
❻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1課課文內容(人教版)
觀潮
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
農歷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觀潮日。這一天早上,我們來到了海寧縣的鹽官鎮,據說這里是觀潮最
好的地方。我們隨著觀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寬闊的錢塘江橫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靜,越往東越
寬,在雨後的陽光下,籠罩著一層蒙蒙的薄霧。鎮海的古塔、中山亭和觀潮台屹立在江邊。遠處,幾座
小山在雲霧中若隱若現。江潮還沒有來,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東望,等著,盼著。
午後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頓時人聲鼎沸,有人告訴我們說:潮來了!
我們踮著腳往東望去,江面還是風平浪靜,看不出有什麼變化。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
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
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
多高的白色城牆。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盪盪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
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霎時,潮頭奔騰西去,可是餘波還在漫天卷地地涌來,江面上依舊風號浪吼。過了好久,錢塘江才恢復
了平靜。看看提下,江水已經漲了兩丈來高了。
作者耳聞目睹錢塘江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後的奇特、雄偉、壯觀的景象。
❼ 四年級上冊語文書六課課文
爬山虎的腳
葉聖陶
學校操場北邊牆上滿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從小專院的西牆爬上去,在屬房頂上佔了一大片地方。
爬山虎剛長出來的葉子是嫩紅的,不幾天葉子長大,就變成嫩綠的。爬山虎的嫩葉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長大了的葉子。那此葉子綠得那麼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牆上鋪得那麼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一陣風拂過,一牆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
以前我只知道這種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麼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來爬山虎是有腳的。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這就是爬山虎的腳。
爬山虎的腳步觸著牆的時候,六七根細絲的頭上就變成小圓片,巴住牆。細絲原先是直的,現在彎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莖拉一把,使它緊貼在牆上。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細觀察那些細小的腳,你會想起圖畫上蛟龍的爪子。
爬山虎的腳要是沒觸著牆,不幾天就萎了,後來連痕跡也沒有了。觸著牆的,細絲和小圓片逐漸變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腳,那些腳巴在牆上相當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費一點兒勁,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