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五年級語文資料

五年級語文資料

發布時間:2020-12-16 05:15:52

⑴ 五年級上冊語文復習提綱或資料

1 竊讀記(林海音)

1 課文以「竊讀」為線索,以放學後急匆匆地趕到書店,到晚上依依不捨離開的時間順序和藏身於眾多顧客、借雨天讀書兩個場景的插入,細膩生動地描繪了「竊讀」的獨特感受與復雜滋味,表現了「我」對讀書的熱愛和對知識的渴望。

2 「吃飯長大」指的是身體的物質需求,「讀書長大」則是指精神的成長,心靈的成長。對這句話的理解是:糧食哺育的是身體,而書籍哺育的是靈魂,一個知識與智慧不斷增長的人,才是健康成長的人。

2*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

本文是訪談錄,季羨林老先生指出:把文章寫好,要多看書;要努力培養中西貫通、古今貫通、文理貫通的人才,因此不要偏科,要學好外語,還要進行古詩文積累。

3 走遍天下書為侶

① 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作者將書喻為朋友和家,充分表達出了對書的喜愛。說明了一本書可以常讀常新,百讀不厭。)

② 這真像與另一個人同船而行。(這句話是作者在列舉了「一遍遍地讀一本書」的方式方法後的由衷感嘆。這句話也與題目《走遍天下書為侶》相呼應,相對照。)

4* 我的「長生果」(葉文玲)

2流光溢彩:流動的光影,滿溢的色彩。形容色彩明麗。 眼羨:看得到而得不到,令人羨慕。飽覽:盡情地看。

津津有味: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談得很有興趣。文中指看畫片時非常有興趣。如醉如痴:形容神態失常,失去自製。文中指作者讀書讀到入迷的程度。 浮想聯翩:指許許多多的想像不斷涌現出來。文中指作者讀書進入意境,產生許多聯想。 悲歡離合:悲傷、歡樂、離散、聚會。泛指生活中經歷的各種境遇和由此產生的各種心情。 牽腸掛肚:牽:拉。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如飢似渴: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餓了急著要吃飯,渴了急著要喝水一樣。 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不用說話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顯。 黯然神傷:心情不愉快,無精打採的樣子。 千篇一律:一千篇文章都一個樣。文中指文章公式化,非常機械、乏味。 大顯身手:顯:表露,表現;身手:指本領。充分顯示出本領和才能。 心安理得:得:適合。自以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裡很坦然。

5 古詩詞三首

1 泊船瓜洲

全詩的大意是:從京口到瓜洲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著幾座山。春風又吹綠了長江兩岸,明月什麼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家鄉。

秋思

全詩的大意是:秋風乍起,客居洛陽城的詩人想寫封信,給遠在家鄉的親人,表達自己思鄉懷親的心情,可是要說的話太多了,竟不知從何說起。信寫好後,又擔心匆匆寫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達出來以作為王安石精到評論的一個生動例證。

長相 思

這是一首描寫邊塞軍旅途中思鄉寄情的佳作。詞的大意是:將士們跋山涉水,向山海關那邊進發。夜裡,住宿帳篷,每個帳篷里都點起了燈。入夜,又是刮風,又是下雪,將士們從睡夢中醒來,再也睡不著了,不禁思念起故鄉來,因為故鄉溫暖、寧靜,是沒有寒風朔雪之聲的。

2 三首詩的相同之處:都寫出了思鄉之情。不同之處:(1)前兩首是詩,後一首是詞。(2)表達的方法不同,《泊船瓜洲》是寫景抒情,《秋思》則是敘事抒情,《長相思》則融寫景與敘事於一體,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3)描寫的時間不一樣:《泊船瓜洲》春天,《秋思》秋天,《長相思》冬天。(4)《泊船瓜洲》寄鄉愁於春色之中,《秋思》的思鄉之情起於秋風,《長相思》則描寫了風雪。(5)《泊船瓜洲》語言凝練清新,《秋思》從細節入手,刻畫入微,《長相思》將對比鮮明的事物進行對比。

6 梅花魂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唐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是王維《山中送別》。/「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是北宋詩人秦觀的詞《浣溪沙》中的句子。

13 釣魚的啟示

1 誘惑人的「魚」:吸引人的,讓人動心的,諸如:金錢、地位、榮譽……

2 漣漪:細小的波紋。翕動:翕,收斂。(嘴唇)一張一合。 皎潔:(月亮)明亮而潔白。乞求:請求(對方)答應。不容爭辯:不允許爭論、辯解。誘惑:吸引。抉擇:挑選,選擇。

3 「我」的心情變化:得意---急切----委屈----無奈

14*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

體會文章的寫作特點:選擇材料的恰當和表達的詳略得當。文章只舉了兩個例子,作者為什麼選擇這兩個例子?課文敘述兩個例子的時候,詳略處理得特別好:前一個例子詳寫,後一個例子略寫,只著重寫了時裝展如期開幕的情況和人們對這次時裝展的反應,文字不多,卻很說明問題。

15 落花生

1 作者許地山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的主旨,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於社會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

2 這篇課文是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講了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詳寫)的過程。

16* 珍珠鳥(馮驥才)

1 本文是一篇描寫生動、富有詩情畫意的狀物散文。課文以細膩親切的語言寫出了小鳥由「怕」人到「信賴」人的變化過程。小傢伙」這個詞,讓人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對雛鳥的喜愛之情。

2 「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感悟到:無論是人與鳥,還是人與人之間,都需要真誠的信賴。信賴,是創造美好境界的基礎。

3 多音字:蔓 第一個音(màn 蔓延) 第二個音(wàn 垂蔓 瓜蔓 藤蔓 爬蔓)

9 鯨

1 這是一篇常識性說明文,介紹了鯨的形體特點、進化過程、種類和生活習性(呼吸、吃食、睡眠、胎生)等方面的知識。

2 不少人看過象,都說象是很大的動物。其實還有比象大得多的動物,那就是鯨。(作比較)

目前已知最大的鯨約有十六萬公斤重,最小的也有兩千公斤。(列數字)我國發現過一頭近四萬公斤重的鯨,約十七米長,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麼重。(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它要是張開嘴,人站在它嘴裡,舉起手來還摸不到它的上齶,四個人圍著桌子坐在它的嘴裡看書,還顯得很寬敞。

鯨的鼻孔長在腦袋頂上……從鼻孔噴出來的氣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園里的噴泉一樣。(打比方)

10* 松鼠(文藝性說明文)

1 小松鼠:漂亮、乖巧、馴良、可愛

2 在說明角度、表達方法、語言風格等方面與《鯨》有很大不同。從說明的角度來看,《鯨》側重於介紹鯨的形體特點和生活習性,而本文側重於介紹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動;從表達的方法來看,《鯨》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等說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採用比喻、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從語言風格上來看,《鯨》的語言精練平實,而本文的語言生動傳神,極具文學色彩。

11 新型玻璃

1 這篇課文緊緊扣住一個「新」字,分別介紹了夾絲網防盜玻璃、夾絲玻璃、變色玻璃、吸熱玻璃、吃音玻璃等五種新型玻璃的特點和它們在現代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鼓勵人們運用新的科學技術創造出更多的新型玻璃。

2 變色玻璃還會隨著陽光的強弱而改變顏色的深淺,調節室內的光線,所以人們把這種玻璃叫做「自動窗簾」。(打比方)

12* 假如沒有灰塵

1作者正是通過灰塵的作用,揭示出一個深刻的哲理:事物往往都具有兩面性,只有正確地認識它們,才能趨利避害,造福人類。作者運用了假設、列數字、對比等說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灰塵與人類的密不可分的關系。

2 灰塵顆粒的直徑一般在百萬分之一毫米到幾百分之一毫米之間。人眼能看到的灰塵,是灰塵中的龐然大物,細小的灰塵只有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看見。

這段話首先運用列舉數字的方法介紹了灰塵的大小,接著又運用對比的方法突出了灰塵非常細小的特點。

第五組 遨遊漢字王國

1 分為「有趣的漢字」和「我愛你,漢字」兩個板塊

2「寫錯別字的成因」:(1)同音混淆:如,再、在,等。(2).形近搞混:如,已、己等。(3).多筆少畫:酒、灑;(2)多豎少豎,如,候、侯;(3)多撇少撇,如,式、柳。(4).對字義不加分析致錯:如,象、像。(5)由於心急,本應寫前一字,心裡卻想著下一字,結果造成寫錯……

3 《倉頡造字》是一個傳說,介紹了漢字的來歷。文章的一、二兩段主要講人類早期長期沒有文字,曾經用過「結繩記事」、「物語」等方法,但都很不方便。三、四兩段講傳說中是倉頡創造了漢字。他從模仿鳥的足跡開始,進而根據事物的形狀創造了漢字。

《「冊」「典」「刪」的來歷》是一篇有關漢字的知識短文。甲骨文和金文是我國現存的古老文字。「冊」是竹條連綴而成的大竹片,「典」是用手捧著文冊,「刪」是用刀削去錯字。

4 諧音歇後語:飛機上吹喇叭——想(響)得高 四兩棉花——談(彈)不上

諧音對聯:六七八九二三四五橫批:缺衣(一)少食(十)

5 造字法:象形字:人()月()山()牛()馬()

指事字:上( )上加一橫指上。下()下加一橫,指下。

會意字:休( )表示人靠在樹旁休息。采()表示手在樹上摘。

形聲字:左形右聲:螞、蟻、編、清

6 漢字的演化:1.甲骨文 2.金文 3.篆書4.隸書 楷書 草書 行書

17 地震中的父與子(馬克.漢林)

1 說父親了不起,是因為:執著堅持,堅守諾言,說兒子了不起,是因為:先人後己,信守諾言。

2 為什麼文中3次出現類似的話?因為他是父親對兒子的承諾,是兒子在絕境中滿懷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親堅持到底決不放棄的原因。反復出現,多處呼應,通過父親的責任感充分表現了崇高的父愛,通過兒子對父親諾言的深信不疑說明了對父親多麼信賴。

3 整整挖了36小時,突出了挖的時間之長,之艱難。這句話不是直接寫36小時,而是從8小時寫起,這樣寫,表現出艱難的過程,更能體現父親執著的信念和父救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難。

18* 慈母情深(梁曉聲)

為什麼母親第二次給我錢買書,而我說我沒有權利買別的東西?

答母親掙錢那麼不易,家境那麼困難,但毫不猶豫地給錢讓我買書,使我滿足了讀書的強烈願望。我如果用那錢買別的東西,實在對不起母親,對不起母親濃濃的愛子真情。

20* 學會 看 病(畢淑敏)

母親的感情變化:做出決定----猶豫後悔------擔心自責-----勇氣回升

寫父母之愛的文章:《父愛,在拐角處》 朱自清《背影》 冰心《紙船---寄母親》 古詩《遊子吟》

第七組:勿忘國恥 21圓明園的毀滅

1這篇精讀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人們不忘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 題目為「毀滅」,卻用了大量的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把美的東西毀滅了,這真是一個悲劇,更能激起讀者的痛心與仇恨。

3 不可估量(二聲):「估量」是推算、計算的意思。「不可估量」是說圓明園的毀滅損失巨大,無法計算。玲瓏剔透:「玲瓏」,精緻靈巧;「剔透」,剔除多餘的部分,使透空明晰。「玲瓏剔透」,形容器物小巧玲瓏,精緻奇妙。

22 狼牙山五壯士(沈重)

1 表現了五壯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仇恨敵人、勇於犧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氣概。

課文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的。

2 把石頭比作「雹子」說明石頭砸下非常密集,非常迅猛,非常有力。這兩句話充分體現出五壯士英勇殺敵的決心和與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

23* 難忘的一課

1 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講述了抗日戰爭勝利以後,作者在台灣的一所鄉村小學,見到一位年輕的台灣教師認真教孩子們學習祖國文字的動人情景,以及在學校禮堂里參觀中國歷代偉人像的深切感受,表達了台灣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和強烈的民族精神。

2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簡短而又深刻的話貫穿全文,反復出現,每一次都伴隨著一段情節,都表達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它既是文章的線索,又是情感的主線,集中體現了台灣人民強烈的愛國熱情。

24* 最後一分鍾(李小雨)

1 這是一首充滿激情的詩。作者傾訴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懷抱最後一分鍾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時刻的思緒,表達了全中國人民積蓄心中的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對香港回歸祖國後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2 澳門回歸時間:1999年12月1日 3 叩問:真誠熱切地詢問。

25 七律· 長征(毛澤東)

1 本課是毛澤東在紅軍長征勝利結束時(1935年)寫下的一首詩。全詩生動地概述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艱難歷程,贊頌了中國工農紅軍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2 這是一首七言律詩,共四句,分首聯、頷聯、頸聯、尾聯。頷聯承接「千山」。作者先用「逶迤」和「磅礴」的誇張手法極言山勢雄險,用的是「揚」的手法,而後用「細浪」和「泥丸」的比喻手法言其渺小,用的是「抑」的手法,這抑揚之間更顯出紅軍的偉大。「頸聯承接「萬水」。一「暖」一「寒」,既寫出了天氣情況,又寫出了心理感受。

3第一句:紅軍不怕遠征的艱難險阻,把歷經千山萬水的艱難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第二句:五嶺山脈那樣高低起伏,綿延不絕,可在紅軍眼裡不過像翻騰著的細小波浪;烏蒙山那樣高大雄偉,氣勢磅礴,可在紅軍看來,不過像在腳下滾過的泥丸。

第三句:金沙江兩岸懸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擊著兩岸高聳的山崖,給人以溫暖的感受(暗示紅軍巧渡金沙江後的歡快心情);大渡河上的瀘定橋橫跨東西兩岸,只剩下十幾根鐵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紅軍飛奪瀘定橋的驚險悲壯)。

第四句:更使紅軍欣喜的是翻過了千里皚皚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開朗,個個笑逐顏開。

4逶迤:彎彎曲曲連綿不斷的樣子。磅礴:氣勢雄偉,這里指山勢高大、險峻。走泥丸:小泥球在腳下滾過去。雲崖:高聳入雲的山崖。盡開顏:全都喜笑顏開。

26 開國大典

課文按照開國大典進行的順序敘述,記敘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盛況,表達了中國人民對新中國的誕生無比自豪、激動的心情,展現了毛澤東的領袖風采。

27* 青山處處埋忠骨(曉年)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毛澤東的愛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戰爭中光榮犧牲後,毛澤東驚悉這個噩耗後極度痛苦的心情和對岸英遺體是否歸葬的抉擇過程,表現了毛澤東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懷。全文以毛澤東的思想感情變化為線索,

28* 毛主席在花山(翟志剛)

1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記敘了毛澤東1948年春夏之交住在花山村時的幾件事,表現了毛澤東熱愛群眾、關心群眾、和群眾打成一片的革命情懷,深刻反映了毛澤東既是偉人,也是普通的群眾。

2善抓細節,通過細微之處來表現毛澤東普通群眾的情懷是本文的一個特色。

⑵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復習資料

近義詞、反義詞)
1近義詞:飄盪(飄動)、涼爽(涼快)、環繞(圍繞)盡情(縱情) 反義詞:涼爽(悶熱)、歡樂(痛苦)
2近義詞:解釋(說明、解說)、理解(懂得、了解)、旅遊(旅行、遠足)
反義詞:理解(誤解)、強烈(微弱)
4近義詞:發現(發覺)、飄零(飄落)、奉獻(貢獻)、回歸(回來)、肥美(肥壯、肥沃)、蔥翠(青翠)、茁壯(強壯、健壯)
反義詞:整體(部分)、茁壯(瘦弱)、奉獻(索取)、同(異)、整(零)、美(丑)
5近義詞:映照(映射、照耀)、挺拔(挺立、蒼勁)、贊美(贊揚、歌頌)、透明(透亮、晶瑩)
反義詞:贊美(嘲笑)、燃燒(熄滅)、透明(渾濁)
6近義詞:宛如(猶如、好像)、一般(一樣、普通)
反義詞:天堂(地獄)、秀美(粗陋)
7近義詞:映襯(襯托)、神往(嚮往)、越發(更加)、雄偉(雄壯)、純凈(純潔)、壯麗(壯美)、明潔(明凈)
反義詞:吸引(排斥)、純凈(污濁)
8近義詞:裝點(裝飾)、囑咐(叮囑)、寶貝(珍寶)、迷惑(困惑)
反義詞:迷惑(清醒)、可愛(可憎)、得意(失意)
9近義詞:拜訪(拜望、訪問)、憨厚(忠厚、老實)、神秘(神奇、奇怪)、保存(儲存、積存)
反義詞:憨厚(狡詐)、神秘(普通)、保存(銷毀)
10近義詞:搖晃(搖動、搖擺)、機靈(機警、機智)、察看(觀察、視察)、隨即(立即、立刻)
反義詞:機靈(遲鈍)
11近義詞:招集(召集、聚集)、抵抗(抗擊、抵抗)、侵略(入侵、侵犯)、戰斗(斗爭、奮戰)
反義詞:失敗(成功)、信心(灰心)、招集(解散)、抵抗(投降) 12近義詞:征服(降伏、制服)、免除(免去、免掉)、屈辱(恥辱、侮辱)
反義詞:屈辱(榮譽、榮耀)、免除(任命)
13近義詞:異常(非常、特別)、效果(成效、效驗)
反義詞:異常(正常、平常)、分析(綜合)
14近義詞:觀賞(欣賞、觀看)、聚集(集合、聚攏)、璀璨(燦爛)、閃耀(閃爍)、精彩(出色)、舒服(舒適、暢快)、五顏六色(五光十色)、舉世聞名(文明遐邇)
反義詞:聚集(分散)、舒服(難受)、精彩(低劣、粗糙)、舉世聞名(默默無聞)
15近義詞:黎明(清晨、拂曉)、俊俏(俊秀、俏麗)、格外(分外、特別)、出現(顯現、涌現)、光彩(光榮)、告別(辭別、辭行)、生機勃勃(朝氣蓬勃)
反義詞:俊俏(醜陋)、格外(一般、普通)、出現(消失、隱沒)、光彩(羞恥、恥辱)、告別(歡聚、團聚)、生機勃勃(死氣沉沉) 16近義詞;活潑(活躍、靈活)、甜津津(甜絲絲)、成熟(老練、老成)、熱鬧(繁華、紅火)
反義詞:活潑(嚴肅、呆板)、甜津津(苦巴巴)、成熟(幼稚、稚嫩)、熱鬧(冷清)
17近義詞:奇怪(古怪、奇異)、刨根問低(追根究底)、聚精會神(全神貫注)
反義詞:奇怪(正常、平常)、聚精會神(心不在焉)
18近義詞:警覺(警惕)、欺負(欺壓、欺侮)、激烈(劇烈、猛烈)、洪亮(響亮)、倒霉(倒運、背時)、氣勢洶洶(威風凜凜) 反義詞:脫險(遇險)、欺負(保護)、倒霉(走運、幸運)、洪亮(微弱、低沉)、一擁而上(一鬨而散)
19近義詞:維修(修理、修整)、呼嘯(咆哮)、釋放(開釋、保釋)、巨大(龐大、宏大)、得意(滿意、高興)
反義詞:維修(損壞)、釋放(拘捕、回收、捉拿)、得意(失意、不滿)、巨大(渺小、細小)
20近義詞:鎮定(鎮靜、穩定)、懇切(誠懇、關切)、了不起(了不得、損傷(傷害、受害)、忍受(忍耐、承受)、擔心(擔憂、憂慮)、蒼白(慘白、灰白)、平靜(安靜、寧靜)、勉強(將就、湊合)
反義詞:鎮定(慌張、驚慌)、懇切(虛偽、虛假)、忍受(沖動、反抗)、擔心(放心)、蒼白(紅潤)、平靜(激動、喧鬧)、勉強(自願)
21近義詞:願意(情願、樂意)、猶豫(猶疑、遲疑)、憂郁(愁悶)、結束(終止、完結)、困境(逆境)、輪流(輪番、輪換)、熱烈(烈火、熱鬧)、情況(情形、狀況)、珍惜(珍愛、珍視)
反義詞:願意(勉強)、猶豫(果斷)、憂郁(開朗)、結束(開始)、困境(順境)、輪流(固定)、熱烈(冷清、冷淡)、珍惜(糟蹋、浪費)
22近義詞:失望(掃興、絕望)、嬌艷(鮮艷、艷麗)、甘心(情願、甘願)、培育(培養、哺育)、附近(鄰近、周邊)、掃興(敗興、失望)、夢想(妄想、渴望)
反義詞:失望(有望、期望)、培育(摧殘)、松軟(堅硬)、附近(遙遠)、掃興(盡興、高興)、夢想(現實、實際)
23近義詞:情景(情形、景象)、歡聚(團聚)、思念(想念、懷念)、興高采烈(興致勃勃)
反義詞:歡聚(分離、失散)、思念(忘卻、忘記)、興高采烈(無精打采)
24近義詞:空閑(閑暇、休閑)、陋習(陋俗)、廢除(廢止、取消)、殘害(傷害、殺害)、痛苦(痛楚、困苦)、喜歡(喜愛)、生氣(動氣、發怒)、笑話(見笑、譏笑)
反義詞:空閑(緊張、繁忙)、廢除(締結、恢復)、殘害(保護、保衛)、痛苦(愉快、幸福)、喜歡(討厭)、生氣(愉快)

參考資料:http://218.13.180.199/douding/uploadfile/2005122313310136.doc

⑶ 五年級下冊語文復習資料

課文內容要點

1.老舍在《草原》一文中,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描繪了三幅動人的畫面:草原風光圖.喜迎遠客圖.主客聯歡圖。讀了讓人深切地感受到內蒙古草原不但風光美,而且人情更美。

2.說說對「蒙漢情深何任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句話的理解和體會

答:蒙漢人民之間的情誼深厚,怎麼忍心馬上分別呢,直到夕陽西下,人們還在這遙遠的一望無際的草原上互相傾訴著惜別之情。這句話作為全篇的結尾,點明了蒙漢兩族團結情深的中心。

3.《白楊》按事情發展順序,圍繞白楊,先從列車窗外的白楊引出兩個孩子的爭論,然後寫爸爸介紹白楊,同時也借白楊表露自己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決心,最後寫爸爸看到幾棵小樹迎著風沙成長起來。爸爸的神情也隨之發生著變化:出神——微笑——嚴肅——沉思——微笑。

4.「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有什麼理解或體會?

答:爸爸自己已經紮根邊疆獻身邊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同小樹一樣經受鍛煉成為建設邊疆的棟梁之材。

一棵高大的白楊樹指老一代的邊疆建設者

幾棵小樹指邊疆建設者的孩子們。

5.讀了這三首古詩詞,我發現他們在內容上有一個最大的共同點,都是寫古代兒童無憂無慮的生活。不同的是《牧童》描繪了牧童晚歸休息圖,《舟過安仁》描繪的兩小兒船頭以傘使風的場景,而《清平樂·村居》則營造了一個五口之家的溫馨幸福的農家生活畫面。

6.《冬陽·童年·駱駝隊》一文是中國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寫的,文中提到《城南舊事》是她寫的一部自傳體小說,本文是這部小說的序言。

7.作者在文中「默默地想,慢慢地寫」了童年這樣幾個畫面:看駱駝咀嚼、想像駱駝系鈴鐺、想為駱駝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好奇地問媽媽夏天駱駝的去向,這些場景是按季節推移順序寫的。

8.請你說說「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意思,並舉例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答:世界上的重大發現,有時由於人們不了解,不習慣,被認為荒謬或違前人的結論等,而被鄙視甚至迫害,這是存在的現象。

哥白尼發現了日心說,結果怕遭到教會的處罰而不公布真相,布魯諾堅持了日心說,結果被教會處死;哈唯發現血液循環,結果被燒死。

9.你認為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裡?

答:我認為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兩點:一是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楊氏之子也在姓上做文章。二是楊氏之子並沒有直接反駁孔君平,而是以否定的形式婉轉的回答,顯得幽默有禮貌。

10.《晏子使楚》這篇課文是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的。先寫事情的起因:晏子出世出國,楚王想乘機侮辱晏子;接著寫事情的經過: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機智對答,可以用小標題概括為進城門.見楚王.赴宴席;最後寫事情的結果: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11.《晏子使楚》這篇文章的開頭、中間、結尾有什麼聯系

答:開頭寫了事情的起因,中間寫了事情的過程,結尾寫了事情的結果。

12.《再見了,親人》這篇課文的前三個自然段在表達上有什麼共同點?

答:首先都是用滿含懇求意願的祈使句開頭,然後把現實的情景和往事結合起來,寫得情真意切,最後從具有充分肯定語意的反問句結尾。

13.《橋》這篇課文的句子和段落與我們平常讀的文章有什麼不同?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答:這篇課文的句子和段落都比較簡短,這樣寫的好處是渲染緊張氣氛。

14.《將相和》中「將」是指廉頗,「相」是指藺相如,「和」是和好的意思。全文講了三個小故事,可用小標題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來概括。

15.讀了《關於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我明白了可以從問題的提出.調查方法.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結論四方面來寫研究報告,還知道了可以從書籍.報刊.教科書等渠道搜集信息。

16.「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為什麼說這種境界「耐人尋味的?

答:因為德國人愛花,他們將花栽種在臨街窗戶外面,將最美的花給別人看,而自己走到街上有享受別人為自己創造的美,這種民族風情的境界是高尚的、無私的、實實在在的,人人都能享受到的,因此,耐人尋味。

⑷ 五年級的孩子語文輔導要用到什麼資料

語文是我們學科中至關重要的一科,語文的成績分量也是舉足輕重的.學好語文知識對於未來的生活、學習都有很大的幫助.語文試卷中最難的題目就是閱讀理解,那我們該怎樣給孩子進行小學五年級閱讀輔導呢?
閱讀,我們不僅要對文章了解,還要對作者的心思意境進行解讀.小學五年級閱讀輔導方法給大家總結一下幾點:

一,快速閱讀文章,正確的方法有三點:1.集中精力,做到三到即眼到、心到、筆到.自主閱讀進行立即思考,快速的對文字帶來的信息進行感知,並且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閱讀並達到理解.2.一鼓作氣讀完內容,不能停頓或者是思考,達到在對文章的感受中閱讀.3.讀的同時標記不懂的詞語以便於快速解決,對文字做到專心的通讀做題時才會胸有成竹.
二,理清題目,不要粗心大意.粗心是很多學生都犯的一個問題,由於粗心大意導致對文章沒有理解,在做題時丟分是常有的事情.第二遍要細讀,對於不認識的字、詞做到能夠處理.在這遍閱讀中去找到題目中的答案,其實很多閱讀題目的答案都在文章中,只要細心就不會因此丟掉分數.結合文章聯系生活,通過思考來領會文章的中心.
三,細心發現文章中的原話,藉助原話來對答案進行解答.語文閱讀是對學生的綜合知識的考驗,其中的問題不外乎三種:起源於原文、間接聯系原文、超越原文.對於第一層就是要感知文章並稍作思考,直接從文章找到答案;對於第二層問題就是對文章的感知進行強化,做到融會貫通,分析思考和高度概括;第三層就需要我們對文章有更深的領悟,並能積極的將思維延伸,形成最終的答案.
比如:1直接提取相關信息解答,將文章的某一點作為答案來回答問題;2.提取到文章內的信息後進行概括來回答問題;3.將文章的情感進行升華,將內涵提升,在結合文章內容進行解答.

認真的回答問題是每個孩子都應該具備的一種學習理念,只要掌握了閱讀的技巧就會做到言之有據.以上就是針對小學五年級閱讀輔導的相關內容,希望能給你帶來有效的幫助.給孩子進行小學五年級閱讀輔導能對孩子的成績提高帶來幫助,希望孩子能理解文章的用提高成績.

⑸ 部編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總復習資料

一、《草原》 

1、內容中心:

本課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慶春,文章選自《內蒙風光》。  

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訪問內蒙古大草原時的所見、所聞、所感,贊美了草原的美麗風光和民族之間的團結。  

2、注意讀音:

蒙(měng)古包   好(hào)客  同行(xíng)  似(sì)乎 

3.  重點句子:

羊群一會上了小丘,一會又下來,走到哪裡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綉上了白色的大花。 文庫 這個比喻句把草原比為綠毯,把羊群比成大花,讓讀者感受到草原的美麗風光。  

二、《絲綢之路》 

1、內容中心: 

課文描繪了兩千多年前中國與安息古國交流的一幕,說明了絲綢之路不僅是古代亞歐互通有無的(商貿)大道,還是促進亞歐各國和中國往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友誼)之路。  

2、重點詞語理解:

栩栩如生:形容藝術形象非常生動逼真,像活的一樣。浩浩盪盪:水勢盛大的樣子,形容聲勢壯闊廣大。五彩繽紛:顏色繁多,非常好看。崇山峻嶺:高大陡峭的山嶺。  

三、《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1、內容中心:

文章記敘了西部建設者修建當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風火山隧道的經過。 贊揚了建設者的西部建設者智慧與力量和吃苦奉獻的精神。  

2、理解詞語:

銀裝素裹:從上到下沒有一點彩色,非常素潔。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樣子。不翼而飛:形容東西突然丟失。

四、《古詩詞三首》

1、內容中心:

《牧童》《舟過安仁》《清平樂·村居》三首古詩詞,在內容上有一個最大的共同點,都是寫古代兒童有趣的生活,表達了孩子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天性。  

2、詩句賞析:

詩的第一句話寫原野,第二句寫笛聲,分別從視覺和聽覺上給人感受,詩的三四句寫吃飽飯的牧童休息的情景,塑造了一個悠閑自在、無憂無慮的牧童形象,表達了對遠離喧囂、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的一種嚮往。

五、《童年的發現》 

1、內容簡介:

課文的重點是寫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過程。 這個過程大體經歷了三個相互聯系的階段:先是夢中飛行;

由夢中飛行引出了為什麼會在夢中飛行及老師對此所作的解釋;由老師的解釋引出了人究竟是怎麼來的疑問以及對這個疑問的大膽猜想,這個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發現。  

2、重點句:

我在九歲的時候就發現了有關胚胎發育的規律,這完全是我獨立思考的結果。——這句話顯示了我這個發現的不同凡響和自豪。

⑹ 五年級下冊語文復習資料

寫信
要注意信封的寫法:信封的左上方寫收信人的所在地的郵政編碼,上方寫收信人的地址,中間寫收信人的姓名,姓名要寫大些。信封的右上方些寄信人的地址和寄信人所在地的郵政編碼。
我們學過課文《小攝影師》,對蘇聯作家高爾基有了一些了解。可是,你對蘇聯作家還知之不多吧?高爾基成年以後,將自己的童年生活寫進作品中,這就是他的自傳體小說《童年》
第八單元名人名言意思
1強調了貢獻精神
2激勵人們用樂觀向上的態度面對生活、工作、事業上的困難,教育人們不要悲觀,失望
3贊頌了無私奉獻的精神
4鼓勵人們要樂觀向上,積極生活,心平氣和的面對一切。
程門立雪
程門立雪的主角是楊時,程門立雪這個成語多用來稱贊尊師重道的精神。

⑺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復習資料

生字詞語
渲xuàn染 勾勒lè 低吟yín 迂yū 回 襟jīn飄帶舞 拘jū束
羞澀sè 摔跤jiāo 清晰xī 撫ǔ摸 新疆jiāng 陷xiàn入
同行xíng 撥轉zhuǎn 凹āo凸 夾jiā道 冶yě鐵 廢寢qǐn忘食
隧suì道 開鑿záo 撕扯chě 屋脊jí 高歌一曲qǔ 稀薄bó
高歌 綠毯 柔美 渲染 勾勒 低吟 奇麗 回味 灑脫 迂迴 疾馳 馬蹄
禮貌 拘束 羞澀 摔跤 天涯 清晰 插嘴 分辯 撫摸 介紹 新疆 陷入
古樸 典雅 矗立 戎裝 守候 鴕鳥 匕首 商貿 芝麻 妖嬈 機械 開鑿
巍峨 媒體 猙獰 逞凶 撕扯 效率 貫通 熱乎乎 下馬威
一碧千里 翠色慾流 襟飄帶舞 渾黃一體 精神飽滿 美輪美奐 銀裝素裹
嚴陣以待 始料不及 杯水車薪 廢寢忘食
比一比組詞:
吟(低吟) 蹄(馬蹄) 涯(天涯)戎(戎裝) 嬈(妖嬈)遐(遐想)
冷(冰冷) 啼(啼叫) 崖(山崖) 戒(戒備) 澆(澆水) 暇(閑暇)
晰(清晰) 疆(新疆) 媒(媒體) 猙(猙獰) 繞(圍繞) 暇(無暇)
淅(淅瀝) 僵(僵硬) 謀(計謀)掙(掙扎) 饒(求饒) 紹(介紹)
跤(摔跤) 韁(韁繩) 睜(睜眼) 燒(燒飯) 招(招手)
效(效果) 撥(撥轉)馳(疾馳)
郊(郊外) 拔(拔牙)弛(鬆弛)
近義詞:
盼望(渴望) 沉思(深思) 巍峨(高大) 猙獰(凶惡)
融化(溶化) 熱鬧(喧鬧) 響亮(洪亮) 天涯(天際)
舒服(舒適) 灑脫(瀟灑) 矗立(聳立) 歡騰(歡躍)
精彩(出色) 慶祝(祝賀) 繁華(繁榮) 凝望(凝視)
清晰(清楚) 分辯(爭辯) 軟弱(柔弱) 表白(表明)
高昂(昂揚) 提供(供應) 迅速(敏捷) 實驗(試驗)
威脅(要挾) 確實(的確) 勾勒(勾畫) 禮貌(禮節)
樂趣(情趣) 疾馳(飛馳) 驚嘆(贊嘆) 羞澀(害羞)
守候(等候) 精神飽滿(精神抖擻)
反義詞:
舒服(難受) 灑脫(拘束) 冷清(熱鬧) 大方(拘束)
羞澀(大方) 淡雅(粗俗) 鮮艷(素凈) 漫長(短暫)
豐富(貧乏) 清晰(模糊) 軟弱(堅強) 表白(沉默)
復雜(簡單) 堅硬(柔軟) 凝固(融化) 猙獰(慈祥)
惡劣(優良) 稀薄(濃厚) 高傲(謙遜) 響亮(低沉)
動搖(堅定) 嚴肅(隨便) 失敗(成功)
詞語搭配:
(清新)的空氣 (明朗)的天空 (滿心)的愉快
(無邊)的綠毯 (柔美)的線條 (奇麗)的小詩
(無限)的樂趣 (各色)的衣裳 (靜寂)的草原
(好客)的主人 (響亮)的歌聲 (忽飛忽落)的小鳥
(會心)的微笑 (浩浩盪盪)的大軍(古樸典雅)的石雕
(悠悠)的駝鈴聲 (鮮艷)的旗幟 (歡騰)的人群
(惡劣)的天氣 (茫茫)的大戈壁 (高大挺秀)的身影
(巍峨)的昆侖山 (一碧千里)的草原(猙獰)的面目
撥轉馬頭 流入雲際 表演舞蹈 滿載貨物 迎候使節 凝望石雕
陷入沉思 浮起微笑 提高效率 表白心願 輪番進攻 開鑿隧道
扯得七零八落 劈頭蓋臉地砸下來 源源不斷地輸氧
夜以繼日地試驗 一點一點地延伸
詞語意思
境界:事物所到達的程度和表現的情況。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氣清鮮,一碧千里,翠色慾流的那種如詩如畫的情境。
灑脫:本指言談舉止等自然,不拘束。
迂迴:迴旋,盤繞。文中指河像帶子,彎彎曲曲的樣子。
拘束:過分約束自己,態度顯得不自然。
栩栩如生:形容藝術形象非常生動逼真,像活的一樣。
浩浩盪盪:水勢廣大的樣子,形容聲勢壯闊廣大。
五彩繽紛:顏色繁多,非常好看。
崇山峻嶺:高大陡峭的山嶺。文中用此詞意在說明路途遙遠。
美輪美奐:輪,高大;奐,眾多。形容房屋高大華麗。文中用來形容我國的音樂、舞蹈、繪畫、雕刻等藝術,由於汲取了西方文化的長處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精美絕倫。
遐想:漫無邊際地想像。
渾黃一體:都是渾濁的黃色,分不出界限。
高大挺秀:高大筆直,挺拔秀麗超出一般。
銀裝素裹:素,沒有染色的。裹,包,纏。從上到下沒有一點彩色,非常素潔。
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樣子。特指原來又多又整齊的東西現在零散了。
不翼而飛:形容東西突然丟失。
劈頭蓋臉:從正前方正對著頭和臉劈下來、蓋下來。文中形容氣候惡劣。
杯水車薪:比喻無濟於事,解決不了問題。
廢寢忘食:顧不上吃飯,忘記了睡覺。形容勤奮專心。
詞句解析
第1課《草原》
1、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
「渲染」「勾勒」均是繪畫用語,「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塗抹畫面,以取得不同尋常的藝術效果;「勾勒」是指用線條勾畫出輪廓。「翠色慾流」是指青草鮮嫩,顏色青翠,似在流動,富有生機。
這句話中,作者用上了比喻的手法,把小丘的線條比作一幅中國畫,突出了草原的遼闊碧綠,小丘線條的柔美。
2、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回味」,細細地回憶,品味。這里是駿馬和大牛的天然牧場。在作家的眼中,草原的風光如詩如畫,有著無限樂趣,因此連靜立的牛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樣在享受和回味。這種擬人的寫法構成了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增強了草原風光的感染力。
3、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群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裳,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
這句話是寫蒙古族老鄉身著節日盛裝,策馬疾馳,遠迎來客。鮮艷的服飾,飛馳的駿馬,飄舞的衣襟衣帶,作者將這些景物比作彩虹,不僅形似而且神似。
4、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涯,邊際。天涯,天邊,大地與天空相接的地方。
這句詩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漢族人民之間的情誼很深,怎麼捨得馬上就分別!大家站在夕陽下無邊無際的大草原上,相互傾訴著惜別之情。
這句話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體現,同時給讀者以回味的餘地。
第3課《白楊》
1、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這段話是全文體現借物喻人的典型句子。作者以「哪兒……哪兒……」「不管……不管……總是……」這樣的關聯詞語,一氣呵成地刻畫了戈壁上的白楊樹。一方面描述了白楊樹外在的特點,高大挺秀,能頂住任何自然災害,在任何環境中都能茁壯成長;一方面表現了白楊樹的精神:一是忠誠無私,盡職盡責;二是不怕困難,堅強執著。這正是邊疆建設者身上特有的奉獻精神,聽從祖國安排,無怨無悔地紮根邊疆,無私奉獻地建設邊疆。這是人與樹的神似處,也是以物喻人的連接點。
2、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
這是一個設問句。表白,解釋說明。一個「也」字,說明爸爸說樹即說人。爸爸看到戈壁灘上高大的白楊樹,觸景生情,以白楊自勉,在托物言志。勉勵自己要像白楊一樣紮根邊疆,建設邊疆,不軟弱,也不動搖。他的表白正是無數邊疆建設者身上令人肅然起敬的奉獻精神。
3、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那是因為他看見火車前進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
在課文的結尾處,作者再一次通過父親神情的變化,來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爸爸自己已紮根邊疆,獻身邊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樹一樣經受鍛煉,成為建設邊疆的棟梁之才。反映了老一輩的西部開拓者「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博大胸懷。
4、本文在人物描寫上也很有特色。對兄妹二人通過幾句簡短的對話,就凸顯了不同的性格特徵。而對爸爸的描寫則抓住了神情的變化,來暗寫他心理的變化:第一次是「出神」和「沉思」,因看到車窗外高大挺秀的白楊樹觸景生情,想到環境,想到了自己和戰友,浮想聯翩;第二次是「微笑」,因為聽到孩子關於白楊樹的爭論是那麼天真幼稚;第三次是「嚴肅」,因為他與孩子們談白楊特點,盡管孩子們還不懂,而實質是在借樹喻人,抒懷言志;第四次是「又陷入沉思」,是由樹想到了子女,從自己想到孩子的未來;最後一次是「浮起一絲微笑」,是想到孩子們也將紮根邊疆,為事業後繼有人而感到欣慰。
第4課《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⑻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復習資料

渲xuàn染 勾勒lè 低吟yín 迂yū 回 襟jīn飄帶舞 拘jū束
羞澀sè 摔跤jiāo 清晰xī 撫fǔ摸 新疆jiāng 陷xiàn入
同行xíng 撥轉zhuǎ 凹āo凸 夾jiā道 冶yě鐵 廢寢qǐn忘食
隧suì道 開鑿záo 撕扯chě 屋脊jí 高歌一曲qǔ 稀薄bó

高歌 綠毯 柔美 渲染 勾勒 低吟 奇麗 回味 灑脫 迂迴 疾馳 馬蹄
禮貌 拘束 羞澀 摔跤 天涯 清晰 插嘴 分辯 撫摸 介紹 新疆 陷入
古樸 典雅 矗立 戎裝 守候 鴕鳥 匕首 商貿 芝麻 妖嬈 機械 開鑿
巍峨 媒體 猙獰 逞凶 撕扯 效率 貫通 熱乎乎 下馬威
一碧千里 翠色慾流 襟飄帶舞 渾黃一體 精神飽滿 美輪美奐 銀裝素裹
嚴陣以待 始料不及 杯水車薪 廢寢忘食

比一比組詞:
吟(低吟) 蹄(馬蹄) 涯(天涯)戎(戎裝) 嬈(妖嬈)遐(遐想)
冷(冰冷) 啼(啼叫) 崖(山崖) 戒(戒備) 澆(澆水) 暇(閑暇)
晰(清晰) 疆(新疆) 媒(媒體) 猙(猙獰) 繞(圍繞) 暇(無暇)
淅(淅瀝) 僵(僵硬) 謀(計謀)掙(掙扎) 饒(求饒) 紹(介紹)
跤(摔跤) 韁(韁繩) 睜(睜眼) 燒(燒飯) 招(招手)
效(效果) 撥(撥轉)馳(疾馳)
郊(郊外) 拔(拔牙)弛(鬆弛)

閱讀全文

與五年級語文資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