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初一語文下冊人教版 課後10首古詩
1.山中雜復詩
(南朝) 吳均
山際制見來煙,
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
雲從窗里出。
2.竹里館
王維(唐)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3.峨眉山月歌
李白(唐)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4.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唐)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5.逢入京使
岑參(唐)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6.滁州西澗
韋應物(唐)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7.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唐)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8.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唐)
蒼蒼竹林寺, 杳杳鍾聲晚。
荷笠帶夕陽, 青山獨歸遠。
9.約客
宋 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
春早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10論詩
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⑵ 人教版初一語文課後附錄古詩十首是哪些
上冊:
《從軍行》(楊炯)
《月下獨酌》(李白)
《羌村內三首》(之三)(杜容甫)
《登樓》(杜甫)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岑參)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韓愈)
《望月有感》(白居易)
《雁門太守行》(李賀)
《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王觀)
《別雲間》(夏完淳)
下冊
《山中雜詩》吳均
《竹里館》王唯
《娥眉山月歌》李白
《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逢入京使》岑參
《滁州西澗》韋應物
《江南逢李龜年》杜甫
《送靈澈上人》劉長卿
《約客》趙師秀
《論詩》趙翼
⑶ 七年級下冊語文的所有古詩
一、《山中雜詩》
吳均
山際見來煙①,竹中窺落日②。
鳥向檐③上飛,雲從窗里出。
注釋
①山際:山與天相接的地方。
②窺(kuì):從縫隙中看。
③檐(yán):房檐。
譯文:
山邊飄來的煙靄,從竹林的縫隙里看到落日。
鳥兒向屋檐上飛著,遠遠看去天邊的雲氣好象是從窗里流出來的一樣
題解:
本篇是《山中雜詩》的三首之一。是寫山居環境的幽靜,表現了閑適的心情。沈德潛說它「四句寫景,自成一格」。
二、《竹里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①里,彈琴復長嘯②。
深林③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詩詞注釋:
①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②嘯:嘬口發出長而清脆的聲音, 類似於打口哨。
③深林:指「幽篁」。
譯文:
月夜,獨坐幽靜的竹林子里,
間或彈彈琴,間或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靜幽深,無人知曉,
卻有明月陪伴,殷勤來相照。
三、《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譯文:
之一:
峨眉山上,半輪明月高高地掛在山頭。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裡我從清溪出發奔向三峽,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麼思念啊!
之二:
在一個秋高氣爽、月色明朗的夜裡,我乘著小船,從清溪驛順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個好朋友一樣,陪伴著我。但在從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總被兩岸的高山擋住,使我思念不已。
【注釋】
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市西南
2.平羌(qiā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東北。
3.發:出發。
4.君:指峨眉山月。一說指作者的友人。
5.下:順流而下。
6.渝州:今重慶一帶。
7..半輪秋:半圓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8.清溪:指清溪驛,在四川犍(qián)為峨眉山附近。
9.三峽:指長江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在今四川、湖北兩省的交界處。一說指四川樂山的犁頭、背峨、平羌三峽,清溪在黎頭峽的上游。
10.夜:今夜
11.影:月光
四、《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五、《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鍾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註:選自《劉隨州詩詞集》(《四部叢刊》本)卷一。靈澈上人,唐代著名僧人,本姓楊,字源澄,會稽(現在浙江紹興)人,後為雲門詩僧。上人,對僧的敬稱。這首小詩寫詩人在傍晚送靈澈返竹林寺時的心情。他即景抒情,構思精緻,語言簡練,樸素秀美,所以為中唐山水詩的名篇。
【蒼蒼】深青色。 【竹林寺】在現在江蘇丹徒南。 【杳杳(yǎo yǎo)】深遠的樣子。 【荷笠】背著斗笠。荷,背著。
【注意讀音】
杳(yǎo)荷(hè)
譯文:
蒼翠山林中的竹林寺,
遠遠傳來晚鍾的聲音。
我背著斗笠,披著夕陽的余輝,
獨自向青山歸去。
六、《約客 》
(宋)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注釋]
1.黃梅時節:江南春末夏初梅子黃熟的一段時期,約四十天,叫黃梅天。
2.燈花:燈芯燃燒時結成的花狀物。
[譯文]
黃梅時節,家家戶戶都被裹在蒙蒙雨霧中,長滿青草的池塘一帶,到處是一片蛙聲。夜已過半,(詩人)約好的客人還不見到來,只得對著棋盤獨自推敲,不知不覺間燈花都落了。
七、《論詩》
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譯文】
李白和杜甫的詩篇經成千上萬的人傳頌,現在讀起來感覺已經沒有什麼新意了
我們的大好河山每代都有才華橫溢的人出現,他們的詩篇文章以及人氣都會流傳數百年。
⑷ 七下語文課後十首古詩解析
《滁州西澗》、在詩人筆下,幽草的寓意是生於偏僻;2、「落花時節」的特殊含義:比喻國運衰微,人生落;3、對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一詩分析有誤的一項是;A.詩的前兩句中,「尋常見」「幾度聞」,既寫出李;B.詩的最後一句中,「落花時節」比喻詩人和李龜年;C.詩的前兩句敘事,後兩句直抒胸臆,全詩運用映襯;D.全詩既流露出對「開元盛世」的留戀,又流露出「;4、賞析後
《滁州西澗》1、在詩人筆下,幽草的寓意是生於偏僻之處而不甘墮落、坦然、安貧樂道的高尚氣節。人們歷來稱贊「野渡無人舟自橫」中的「舟自橫」三字,結合整首詩歌,妙處是 「舟自橫」三字,一說小舟處此清閑之地,閑而無用,表達詩人的不被重用的憂傷情懷;一說小舟處此激流之中,坦盪悠然,表達詩人的寬廣胸懷;兩種心情交織在一起,構成詩歌豐《江南逢李龜年》
2、「落花時節」的特殊含義:比喻國運衰微,人生落魄,盛時不再。
3、對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一詩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C )。
A.詩的前兩句中,「尋常見」「幾度聞」,既寫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誼之深,又從一個側面表現「開元盛世」的繁華。
B.詩的最後一句中,「落花時節」比喻詩人和李龜年潦倒凄涼的處境和唐王朝國運的衰落。
C.詩的前兩句敘事,後兩句直抒胸臆,全詩運用映襯對照的手法來凸現主題。
D.全詩既流露出對「開元盛世」的留戀,又流露出「風景依舊,人事全非」的感慨。
4、賞析後兩句詩的表現手法及思想感情。 敝喪亂與人生凄涼飄零的感慨之情。
5、 「尋常」「幾度」各是什麼含義?在詩中有什麼作用?尋常,平常;幾度,多次。這兩個詞語體現了詩人與歌唱家李龜年當年正值人生盛時,同處權貴之家的經歷,表達了詩人對於開元盛世的無限懷念。
5、賞析「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現在正好是江南風景秀美的時候,在這暮春季節再次遇見了您。「落花時節」比喻國運衰微,人生落魄,盛時不再。表達了詩人對開元盛世的無限懷念,對國運衰微的現實的無限感慨,對自身身世飄零的深切感傷。
《送靈澈上人》1、 「蒼蒼」「杳杳」的妙處: 「蒼蒼」二字寫竹林寺所處之地的深邃. 「杳杳」二字寫竹林寺的深遠。 「蒼蒼」 「杳杳」四個疊字,極精練的描繪出一幅深遠的青山寺廟圖。
2、詩人的思想感情: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雖懷才不遇但閑適,雖宦途失意卻淡泊的情懷。也隱隱表露出詩人慾歸隱的情緒。 《約客》1、詩歌前兩句都運用了疊字,請從內容方面談一談疊字運用的作用。
「家家」修飾雨,表現了江南多雨的氣候特徵,營造了一種煙雨迷濛悠閑清凈的詩境;「處處」修飾蛙聲,寫農村景象生機盎然。隱約寫出了詩人待客的悠然而略顯孤寂的心情。
《論詩》1、「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在詩中的意思是什麼?現在人們賦予它新的含義是:祖國歷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們各自在文壇上領起一個時代的文學新流派;現在人們常賦予它新意,即各個時代都有很多有才能的人,他們能夠開創一個新的局面,創造新的業績。
3、對這首宋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c )
A.前兩句寫出了時令特色和地方氣息,從側面透露出詩人在靜候友人來時的感受。
B.第三句點題,以「夜半」說明詩人在久久等待,但約客未至,卻只聽到陣陣的雨聲、蛙聲。
C.第四句描寫了「閑敲棋子」這一細節,生動地表現出詩人此時閑適恬淡的心情。
D.全詩通過對環境和人物動作的渲染,描寫詩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韻味
山中雜詩(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鳥向檐上飛,雲從窗里出。
大意:青山茫遠,與天相接,忽見有雲煙環繞,在幽深的竹影中可見落日余輝。鳥在人家的房檐上飛來飛去,最有趣的是雲彩竟然從窗里飄出來。
主題:這首詩描寫了詩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表達了作者閑適恬淡之情。
鑒賞: 「鳥向檐上飛,雲從窗里出」二句最妙,是作者的神來之筆,尤其是雲從窗里出的描寫,寫出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一體,語雖平淡,意境遙遠。
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大意:我獨坐在幽深的竹林,一邊彈琴一邊嘯歌。寂靜的竹林深處無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來相伴。
主題: 本詩通過描繪幽深寧靜的竹林,表現了詩人寧靜淡泊的心情。
鑒賞: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自己獨居深林之中,也並不為此感到孤獨,因為那一輪皎潔的月亮還在時時照耀自己。這里使用了擬人化的手法,把一輪明月當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顯示出詩人新穎而獨到的想像力。表現了詩人寧靜淡泊的心情 以彈琴長嘯,反襯月夜竹林的幽靜,以明月的光影,反襯深林的昏暗,表面看來平平淡淡,其實卻是匠心獨具,妙手回天的大手筆。
峨眉山月歌 (李白)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向三峽,思君不見下。
大意:半輪明月映照著峨眉山的深秋,月影倒入平羌江那澄碧的水流中。在夜色中,我從清溪驛向三峽進發,想見你家鄉的明月啊——此時你卻偏偏不照在古老的渝州。
主題: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
鑒賞: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作者連夜從清溪驛出發,向三峽趕去。乍離鄉土,對故國故人不免戀戀不舍。江行見月,如見故人。末句「思君不見下渝州」依依惜別的無限情思,可謂語短情長。
考點:《峨眉山月歌》中連用五個地名,構思精巧,不著痕跡,這五個地名是:峨眉山, 平羌 ,清溪,三峽,渝州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大意:不知誰家暗暗飛出動人的笛聲,隨著春風傳遍了整個洛陽城。夜晚聽到這《折楊柳》的曲子,誰能不起思鄉之情呢? 主題: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
鑒賞:「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指出笛中所奏,是傷離別的樂曲《折楊柳》。「折柳」二字不僅指曲名,還代表一種習俗,一種情緒,它代表離別,它勾起鄉愁。「何人不起」,本是自己聞笛而生故園之情,但由於詩人的這種感情太強烈了,就認為是洛城人所共具。 「笛聲」常被用來寄託相思別情。王之渙:「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逢入京使(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大意:回頭東望故園千里,路途遙遠;滿面淚水沾濕了兩袖,涕淚依然不幹。途中與君馬上相逢,想寫信卻無紙筆;唯有托你捎個口信,回家報個平安。
主題:表達詩人遠涉邊塞的思鄉懷親之情。
鑒賞:三四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氣。走馬相逢,沒有紙筆,也顧不上寫信了,就請你給我捎個平安的口信到家裡吧!此時,心情是復雜的。他一方面有對帝京、故園相思眷戀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現了詩人開闊豪邁的胸襟
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 , 野渡無人舟自橫。
大意:我獨愛這河邊生長的野草,是那樣幽靜而富有生趣;河岸上樹陰深處,黃鸝鳥發出誘人的叫聲。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樣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蒼茫的荒野渡口,已沒有人渡河,只有空空的小船自由自在地漂浮在河邊上。 主題:全詩表露了作者悠閑、恬淡的情懷。
鑒賞:「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雨中渡口扁舟閑橫的畫面,蘊含著詩人對自己無所作為的憂傷,引人思索。詩人借景述意,胸襟恬淡,情懷悠閑,都自然地流露出來。
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大意:當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見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賞你的藝術。沒有想到,在這風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時節,能巧遇你這位老相識。
主題:概括了整個開元時期的時代滄桑,人生巨變,抒發了詩人撫今追昔,感時傷世之情。
鑒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落花時節」既是明敘相逢的季節,又暗喻唐帝國由盛入衰的局面,作為人生的歲月,兩人又到了落花時節的暮年。這四字寫得十分深沉含蓄。「又」字抒發了詩人撫今追昔,感時傷世之情。
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鍾聲晚。荷笠帶斜陽, 青山獨歸遠。
大意:遙望蒼蒼山林中的竹林寺,遠遠傳來寺院報時的鍾響,時已黃昏,彷彿催促靈澈歸寺。靈澈背著斗笠,披著夕陽余暉,獨自向青山走去,越來越遠。
主題:全詩表達了詩人對靈澈的深摯的情誼,也表現出靈澈歸山的清寂的風度。送別往往黯然情傷,但這首送別詩卻有一種閑適、淡泊的意境。
鑒賞:「獨歸遠」顯出詩人佇立目送,依依不捨,結出別意。詩中有畫,是這首詩的明顯特點。這首送別詩表露出詩人不遇而閑適、失意而淡泊的情懷,因而構成一種閑淡的意境。
約客 (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大意: 梅子黃時,家家戶戶都籠罩在煙雨之中。遠遠近近那長滿青草的池塘里,傳出蛙聲陣陣。已約請好的客人說來卻還沒有來,時間一晃就過了午夜。我手拿棋子輕輕地敲擊著桌面,等著客人,只看到燈花隔一會兒就落下一朵……
主題:全詩通過對撩人思緒的環境及「閑敲棋子」這一細節動作的渲染,既寫了詩人雨夜候客來訪的情景,也寫出約客未至的寂寞的心情。
鑒賞:前二句交待了當時的環境和時令。「黃梅」、「雨」、「池塘」、「蛙聲」,寫出了江南梅雨季節的夏夜之景:雨聲不斷,蛙聲一片。讀來使人如身臨其境,彷彿細雨就在身邊飄,蛙聲就在身邊叫。這看似表現得很「熱鬧」的環境,實際上詩人要反襯出它的「寂靜」。
第四句「閑敲棋子」是一個細節描寫,詩人約客久候不到,燈芯很長,詩人百無聊賴之際,下意識地將黑白棋子在棋盤上輕輕敲打,而篤篤的敲棋聲又將燈花都震落了,含而不露地表現了作者的寂寞心情。
論詩 (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 各領風騷數百年。 大意:詩的前兩句以李白、杜甫的詩為例來說理:李白、杜甫的詩歌萬古流傳,無人能與之相比,然而,就是如此偉大的詩篇,至今也覺得不新鮮了。可見,國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出現,他們各自的影響也不過幾百年而已。
主題:此詩是以議論為詩的一個實例,作者認為詩歌創作貴在創新。各個歷史時代都會有自己的傑出的詩人,並創作出具有時代特色的詩篇。
鑒賞: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每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的詩人,以切合當時社會需要的、富有創造性的詩篇,領導著當代的詩壇,開一代新的詩風。 七年級下冊古詩文默寫一、提示型默寫:
1.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2.憂郁的日子裡需要鎮靜:相信吧,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3. :現在卻經常是憂郁。《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4.一切都是瞬息, ;而那過去了的,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5.東市買駿馬, , ,北市買長鞭。6. ,暮宿黃河邊,不聞爹娘喚女聲, 。
7.日辭黃河去, ,不聞爹娘喚女聲, 。(《木蘭詩》)
8.萬里赴戒機, 。《木蘭詩》9.朔氣傳金柝, 。《木蘭詩》
10. ,壯士十年歸。《木蘭詩》11.策勛十二轉, 。《木蘭詩》
12.雄兔腳撲朔, 。《木蘭詩》13.雙兔傍地走, ?《木蘭詩》
14.爺娘聞女來, 。《木蘭詩》15.小弟聞姊來, 。《木蘭詩》
16. ,對鏡帖花黃。《木蘭詩》17.山際見來煙, 。鳥向檐上飛, 。(吳均《山中雜詩》)18. ,彈琴復長嘯。森林人不知, 。(王維《竹里館》)
19.峨嵋山月半輪秋, 。《峨眉山月歌》20.夜發清溪向三峽, 。(李白《峨眉山月歌》)
21. ,散人春風滿洛城。(李白《春夜洛城聞笛》)22.此夜曲中聞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23.故園東望路漫漫, 。岑參《逢入京使》 24.馬上相逢無紙筆, 。(岑參《逢入京使》)
25.獨憐幽草澗邊生, 。韋應物《滁洲西澗》 26.春潮帶雨晚來急, 。(韋應物《滁洲西澗》)
27.岐王宅里尋常見,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28.正是江南好風景,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29.蒼蒼竹林寺, 。 ,青山獨歸遠。(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30.黃梅時節家家雨, 。趙師秀《約客》31.有約不來過夜半, 。趙師秀《約客》
32. ,至今已覺不新鮮。趙翼《論詩》33.江山代有才人出, 。趙翼《論詩》
二、 理解型默寫: 1.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一詩中告誡人們應該這樣對待挫折和困難: , , ! 。
2.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一詩中,認為?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的原因是? ?;? , ?; ? ?。
3.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一詩中,側重表現作者樂觀的人生態度的幾句是 , , ! : 。
4.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一詩中,側重表現作者積極的人生態度的幾句是 ; , ; , 。
5.《木蘭詩》中表現木蘭出征前緊張繁忙、周密有序的准備情形的幾句是東市買駿馬 西市買鞍韉 南市買轡頭 北市買長鞭
6.《木蘭詩》中反映木蘭出征路線,征程遙遠,軍情緊急,行軍神速的幾句是旦辭爺娘去 暮宿黃河邊 旦辭黃河去 暮至黑山頭
7. 《木蘭詩》中表現木蘭出征後對親人的思念的幾句是不聞爺娘喚女聲 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不聞爺娘喚女聲 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8. 《木蘭詩》中表現軍務緊急,行軍迅速,又突出木蘭矯健雄姿的兩句是萬里赴戎機 關山度若飛。
9. 《木蘭詩》中通過環境描寫,渲染軍旅生活悲壯嚴酷氣氛,烘托木蘭勇敢、堅強性格的名句是朔氣傳金柝 寒光照鐵衣
10. 《木蘭詩》中說明戰爭曠日持久,戰斗激烈悲壯的名句是將軍百戰死 壯士十年歸。
11. 《木蘭詩》中最能概括木蘭多年征戰經歷的名句是將軍百戰死 壯士十年歸。
12. 《木蘭詩》中表現父母對木蘭榮歸故里的喜悅之情的兩句是爺娘聞女來 出郭相扶將
13.《木蘭詩》中表現木蘭歸來後喜不自禁的激情,以及對自己用過得東西的親切感、自豪感的幾句開我東閣門 坐我西閣床 脫我戰時袍 著我舊時裳。
14.《木蘭詩》中描寫木蘭?男?換女裝的兩句是當窗理雲鬢 對鏡貼花黃。
15.《木蘭詩》中說明女子如有施展抱負或才乾的機會,並不比男子遜色的比句是雄兔腳撲朔 雌兔眼迷離 雙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 16.成語?撲朔迷離?出自《木蘭詩》,其原句是雄兔腳撲朔 雌兔眼迷離 雙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這一成語常用來比喻事情錯綜復雜,難於分辨。 17.《木蘭詩》中運用妙趣橫生的比喻謳歌和贊美木蘭謹慎、機敏的名句是雄兔腳撲朔 雌兔眼迷離 雙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
18.吳均《山中雜詩》一詩中,表明詩人家住於山峰環繞、竹木茂盛的山中的兩句是山際見來煙 竹中窺落日。
19. 吳均《山中雜詩》一詩中,反映山中屋宇地勢高峻的兩句是鳥向檐上飛 雲從窗里出。
20. 吳均《山中雜詩》一詩中,富有情趣的兩句是鳥向檐上飛 雲從窗里出。
21. 王維《竹里館》一詩中,寫詩人的活動的兩句是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長嘯。
22. 王維《竹里館》一詩中,寫夜靜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兩句是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23.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一詩中,點明遠游時令,敘寫青山吐月的優美意境的一句是峨嵋山月半輪秋;明寫月映清江美景,暗點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是影入平羌江水流。
24.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一詩中,點明遠游路線,抒發依依惜別情思的兩句是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25.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一詩中,形容笛聲悠揚、深遠、飄忽不定情狀的兩句是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26.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一詩中,表達詩人對家鄉的依戀和思念之情的兩句是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27. 岑參《逢入京使》一詩中,表達詩人對家鄉、親人無限眷念的深情的兩句是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鍾淚不幹。
28. 岑參《逢入京使》一詩中,寫詩人由於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達懷親之情的兩句是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29. 韋應物《滁洲西澗》一詩中,表達詩人恬淡胸襟的兩句是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30. 韋應物《滁洲西澗》一詩中,蘊含詩人因多病無所作為的憂傷情懷的兩句是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⑸ 求七年級下冊語文書課後十首古詩!!
七年級下冊語文書課後十首古詩:
1、《山中雜詩》——作者:吳均 (南朝)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雲從窗里出。
釋義:山與天相接的地方繚繞著陣陣雲煙,從竹林的縫隙里看灑落下余暉的夕陽。鳥兒歡快地向房檐上飛去,潔白的雲兒竟然從窗戶里輕輕地飄了出來。
2、《竹里館》——作者:王維(唐)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釋義:我獨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邊彈琴一邊高歌長嘯。沒人知道我在竹林深處,只有明月相伴靜靜照耀。
3、《峨眉山月歌》——作者:李白(唐)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釋義: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著半輪秋月。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著精亮月影。夜間乘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想你卻難相見,戀戀不捨去向渝州。
4、《春夜洛城聞笛》——作者:李白(唐)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釋義:是誰家的庭院,飛出幽隱的玉笛聲?融入春風中,飄滿洛陽古城。客居之夜聽到《折楊柳》的樂曲,誰又能不生出懷戀故鄉的深情?
5、《逢入京使》——作者:岑參(唐)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釋義:向東遙望長安家園路途遙遠,思鄉的淚沾濕雙袖模糊面容。在馬上匆匆相逢沒有紙和筆,只托你給我的家人報個平安。
6、《滁州西澗》——作者:韋應物(唐)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釋義:我喜愛生長在澗邊的幽草,黃鶯在幽深的樹叢中啼鳴。春潮夾帶著暮雨流的湍急,惟有無人的小船橫向江心。
7、《江南逢李龜年》——作者:杜甫 (唐)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釋義:岐王府第里時常相見,崔九堂前您的音樂多次聽聞。如今正是江南的大好風景,在落花時節又重逢李君。
8、《送靈澈上人》——作者:劉長卿(唐)
蒼蒼竹林寺,杳杳鍾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釋義:蒼翠的叢林掩映著竹林寺,遠遠地傳來黃昏的鍾鳴聲。身背斗笠在夕陽的映照下,正獨自沿著青山走向遠方。
9、《約客》——作者:趙師秀(南宋)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釋義:梅子黃時,家家都被籠罩在雨中,長滿青草的池塘邊上,傳來陣陣蛙聲。時間已過午夜,已約請好的客人還沒有來,我無聊地輕輕敲著棋子,震落了點油燈時燈芯結出的疙瘩。
10、《論詩》——作者:趙翼(清)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釋義:李白和杜甫的詩篇曾經被成千上萬的人傳頌,如今讀起來感覺已經沒有什麼新意了。國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華的詩人,他們的詩篇文章以及名氣都會流傳數百年(流芳百世)。
⑹ 七年級下冊語文課後古詩10首
山中雜詩 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雲從窗里出。
【解說】這四句寫景的小詩,自成一種格調。每句之前,如果用「你看哪」三字一氣連讀,在我們眼前,就會展現出一幅絕妙的圖畫,就會響起一曲優美的樂章。杜甫《絕句》詩:「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放眼四望,觸處生情,將不同的景物組合起來,用以形成一種特殊的環境,給人以新鮮的感覺。
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評析】這是一首寫隱者的閑適生活情趣的詩。詩以自然平淡的筆調,描繪出清新誘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為一體,蘊含著一種特殊的美的藝術魅力,使其成為千古佳品。以彈琴長嘯,反襯月夜竹林的幽靜,以明月的光影,反襯深林的昏暗,表面看來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來,隨意寫去其實卻是匠心獨運,妙手回天的大手筆。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這首詩是年輕的李白初離蜀地時的作品,意境明朗,語言質朴,音韻流暢。詩從「峨眉山月」寫起,說明了遠游的時令是在秋季。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來,正應了秋高氣爽,月色皎潔的自然規律,月只「半輪」,使人進入到青山吐月的優美意境。次句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示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謂空靈入妙。第三句中的青年, 乍離鄉土,對故國故人不免戀戀不舍。江行見月,如見故人。然明月畢竟不是故人,於是只能「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依依惜別的無限情思,可謂語短情長。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東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這是一首情意綿長的思鄉曲。詩人自己積淀於心中的故園之思是深沉的,被笛聲中的樂曲一觸發,便更是不可收拾,廣漠無際地延伸開來,彷彿充塞於整個洛陽城,洛城便成了思鄉的愁城。這是李白所特有浪漫的誇張手法,藝術的感人力量是強烈的,也是真切的。
逢入京使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簡析】:在路上遇見回京的使者,請他捎句話給家人不要掛念,這是人之常情,但通過詩人表達出來就深了一層,結句尤讓人覺得似含有無數悲辛。
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評析】:這是寫景詩的名篇,描寫春遊滁州西澗賞景和晚潮帶雨的野渡所見。首二句寫春景、愛幽草而輕黃鸝,以喻樂守節,而嫉高媚;後二句寫帶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橫的景象,蘊含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可奈何之憂傷。全詩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憂傷之情懷。
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評析】詩是感傷世態炎涼的。詩的開首二句是追憶昔日與李龜年的接觸,寄寓詩人對開元初年鼎盛的眷懷;後兩句是對國事凋零,藝人顛沛流離的感慨。僅僅四句卻概括了整個開元時期的時代滄桑,人生巨變。語極平淡,內涵卻無限豐滿。
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鍾聲晚。
荷笠帶夕陽,青山獨遠歸。
【評析】即景抒情,構思精緻,語言精練,樸素秀美。前二句點明時間,後二句寫歸去情景。有一種淡淡的意境,精美如畫。鍾聲觸動思緒,歸影勾起歸意,詩人形象隱於詩外,表露寄託詩人不遇而閑適,失意而淡泊的情懷,構成一種閑淡的意境。
約客
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解說】梅子黃時,家家戶戶都籠罩在煙雨之中。遠遠近近那長滿青草的池塘里,傳出蛙聲陣陣。已約請好的客人說來卻還沒有來,時間一晃就過了午夜。我手拿棋子輕輕地敲擊著桌面,等著客人,只看到燈花隔一會兒就落下一朵……
論詩
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賞析】:詩的前兩句以李白、杜甫的詩為例來說理:「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李白、杜甫的詩歌萬古流傳,無人能與之相比,然而,就是如此偉大的詩篇,至今也覺得不新鮮了。可見,「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國家代代都有有情的人出現,他們各自的影響也不過幾百年而已。作者認為詩歌應隨著時代不斷發展,詩人在創作上應求變創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後面亦步亦趨
⑺ 現在的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課後十首古詩內容
山中雜詩
吳均
山際見來煙, 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 雲從窗里出。
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逢入京使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鍾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約客 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 春早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論詩 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⑻ 七年級上冊語文課後的十首古詩
龜雖壽
曹 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過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題破山寺後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除鍾磬音。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浣溪沙
蘇 軾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
政入萬山圍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攔。
如夢令【宋】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
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觀書有感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請採納謝謝
⑼ 七年級語文下冊十三首古詩詞
向無數英雄致敬,珍惜現在學習的機會,101教育初中小編整理了初中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十三首內容,以供大家參考。
初中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十三首
1、泊秦淮
【作者】杜牧【朝代】唐代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2、竹里館
【作者】王維【朝代】唐代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3、望岳
【作者】杜甫【朝代】唐代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4、春夜洛城聞笛
【作者】李白【朝代】唐代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5、己亥雜詩·其五
【作者】龔自珍【朝代】清代
浩盪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6、晚春
【作者】韓愈【朝代】唐代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7、登飛來峰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代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8、約客
【作者】趙師秀【朝代】宋代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9、游山西村
【作者】陸游【朝代】宋代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朴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10、木蘭詩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借明駝千里足,送兒還故鄉」。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出門看夥伴,夥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1、登幽州台歌
【作者】陳子昂【朝代】唐代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12、陋室銘
【作者】劉禹錫【朝代】唐代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13、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作者】楊萬里【朝代】宋代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上述是初中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十三首內容,希望幫助同學們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