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19課,一面,中心思想和主要內容,要跟小學教材全解這本書里的一模一樣
是本文通過講述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內山書店見到魯迅先生一面的事,表達了魯迅先生熱愛人民和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質,抒發了「我」對魯迅先生真摯而又深厚的愛戴之情。
Ⅱ 哪有六年級上冊語文書的19課課件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語言文字的訓練,體會錢學森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學會體會錢學森放棄優厚待遇,回國為祖國的騰飛發展作貢獻。
2、體會錢學森沖破陰礙,為了祖國的科學事業不斷努力獻身。
教學用具:掛圖、錄音機
教學用時: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提示課題,設置懸念
1、揭題談話,簡介人物。
同學們,你們知道錢學森是個怎樣的人嗎?老師這里有一點資料,請同學們讀讀。(出示有關資料)
2、設下懸念,為自讀作鋪墊。
錢學森學什麼要放棄在美國優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優越的工作條件,回到自己的祖國呢?他回國後為我國的科學事業做出了哪些貢獻呢?
請同學們帶著這兩個問題讀課文。
二、自讀課文,反饋糾錯
1、一讀課文。
(1)明確一讀要求:讓學生藉助漢語拼音,讀准生字的字音,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2)檢查效果。
分自然段檢查,糾正不正確的讀音。
2、二讀課文。
(1)提出要求:讓學生邊讀邊圈,畫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詞,讓學生通過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能流利地讀課文。
(2)檢查效果。
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提高理解詞語的能力。
3、三讀課文。
(1)明確要求: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礎上,弄清自然段之間的聯系,粗分段落。
(2)檢查討論。指名說說各自然段的意思。
分段,理清課文脈胳。
一(1)二(2)三(3~4)四(5~6)五(7)
三、分段讀課文
四、教學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說說「垠、艘、額、裕」這4個字都是什麼結構?它們左右部分的比例怎樣?
2、教師示範指導「艘、額」這兩個字的書寫。
3、學生描紅。
五、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自讀了課文,大家對文章內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文中有關主人公錢學森的語言你們畫下了嗎?這節課我們精讀課文,對人物的語言細細品味,體會錢學森的話語中飽含的情感。
2、學生朗讀錢學森說的話。
二、精讀課文
1、精讀第一段。
(1)默讀。
圈畫出這一段中描寫人物外貌、動作、內心活動的詞句,結合書上的插圖,讀一讀,體會錢學森歸國時的心情。
(2)抓住重點句品讀。(投影顯示)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牽夢繞的祖國,他多麼希望腳下不是輪船的甲板,而火箭的艙壁啊!
(3)感情朗讀。
錢學森乘一艘巨輪返回祖國,15天的海上航行魂牽夢繞的祖國就在前方,他的心情是多麼迫切、喜悅啊!
2、精讀第二段。
(1)指讀第二段。
(2)出示錢學森的話(投影顯示)
「我是中國人。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備,為的是回到祖國後能為人民多做點事。」
①為什麼錢學森要強調「我是中國人」?
(引導學生從具體的語言文字的誦讀中領悟,他牢記自己的祖國是中國,他要為祖國人民多做點事。)
②錢學森在美國時做怎樣的准備?目的是什麼?(讓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知道他在美國發憤攻讀,是要將來回國為祖國做貢獻。)
③朗讀加深理解。
(3)小結。
3、精讀第三段。
(1)指名讀。
(2)導語:在新中國成立之際,錢學森歸國的願望越怎樣,從哪些詞句中看出來的?
(3)出示重點句,品讀感悟。
「我們日夜盼望著的,就是祖國能勉勵從黑暗走向光明,這一天終於來到了。祖國現在是很窮,但需要我們大家——祖國兒女們共同去創造。我們是應當回去的。」
①這段話是錢學森對誰說的?「這一天」指的是什麼?
②為什麼說「我們是應當回去的?」
③這段話表達了錢學森怎機關報思想感情?(引導生從讀中全會主人公對祖國的眷念、熱愛。)
(4)感情朗讀。
(5)小結。
4、精讀第四段。
(1)指名朗讀。
(2)讀美國海軍的一位高級軍官的話,想想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3)感情朗讀。
(4)小結。
三、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復習回顧,准備新授
1、課文生動地記敘了什麼?哪些內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有感情地讀給大家聽嗎/
2、錢學森克服重重困難,在我國政府和周總理的關懷下,終於歸國了。那麼他回國後為我國的科學事業作出了哪些貢獻呢?
二、精讀第五段
1、指名讀第五段。
2、「卓越」是什麼意思?(超出一般)
為什麼說錢學森的貢獻是卓越的?
(引導學生理解錢學森的發展科學技術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為我國導彈核武器的研究建立了功勛。能明白「中國導彈之父」這一高度評價的內涵。)
3、感情朗讀。
三、總結全文
1、本文具體地記敘了錢學森在美國時,一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回國後,他為我國運載火箭和導彈的研製及發射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贊揚了他熱愛祖國的高尚情懷。
2、請選擇自己喜歡的語句讀讀,加以體會。
參考資料:http://xy.eywe.com/Article_500/2007729111618705-1.html
Ⅲ 六年級上冊語文書第19課內容
是「一面」嗎? 一面 課文講述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內山書店見到魯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現魯迅熱愛勞動人民和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發了對魯迅先生真摯而又深厚的愛戴之情。
Ⅳ 六年級語文上冊19課一面的主要內容
〈一面〉
作者寫作本文的原因:1936年10月19日魯迅在上海逝世,舉國上下,人們用各種方式表達沉痛的悼念。阿累和魯迅僅見過「一面」,但魯迅的外貌和言行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於是能從小見大,表現出魯迅熱愛勞動人民和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而阿累作為青年一代,期望踏著魯迅的足印繼續前進。
老戰士
作者簡介:阿累,生於1909年,原名朱一葦,現名朱凡,江蘇漣水人。阿累尼烏斯出生於瑞典烏普薩拉附近的威克,從小就喜歡數學,8歲進入教會學校,充分表現出在數學和物理上的天賦。現在南京金陵大學附中、上海立達學園上過學,後考人上海同文書院學習日語,最後畢業於上海藝術大學。1931年參加反帝大同盟。1932年參加「左翼劇聯」。同年8月考入上海英商公共汽車公司當售票員,不久加人共青團,接著參加中國共產黨。因參加賣票工人罷工被捕,兩年後經人保釋出獄,赴馬來西亞,在吉隆坡客孔學校教書。後返上海從事寫作和翻譯。抗戰後參加新四軍,在部隊和地方做文教工作和行政工作。解放後歷任湖南革命大學副校長、省文教廳長、省委宣傳部長、湖南大學校長等職。1983年離休。《一面》是作者1936年為紀念魯迅逝世而作,最初發表於黎烈文主編的《中流》半月刊。
文章主題:這篇文章講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內山書店見到魯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現了魯迅熱愛勞動人民和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發了對魯迅先生真摯而又深厚的愛戴之情。
課文簡說。
這篇課文講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內山書店見到魯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現了魯迅熱愛勞動人民和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發了對魯迅先生真摯而又深厚的愛戴之情。
課文分兩部分,先回憶「我」同魯迅先生的一面之交,後講述「一面」對我的影響和激勵。回憶同魯迅先生的一面之交是課文重點展開敘述的。先寫作者與魯迅先生這一面之交的原因:因為要等早班車回來,為了避雨,因此到內山書店去躲一躲。再寫內山先生的熱情接待和作者買書缺錢的困窘,為魯迅先生的出場作鋪墊。接著重點記敘作者與魯迅短暫而激動人心的會面,這里既有對先生的外貌描寫,又有對先生推薦書、送書的語言、動作的描寫。
課文在描寫人物外貌、語言、動作以及「我」的感受時,不惜濃墨重彩,細致入微。特別是六次外貌描寫,由遠及近,由粗到細,逼真傳神,給人一種「一面」勝似數面之感。第一次是在遠處,在暗中,「我」是在無意中「望了一下」,因而人物形象「模糊」,從整體上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齡。第二次是在近處,在明裡有意識地進行觀察,刻畫比較具體、細致,重點描寫人物的面容和精神,由形入神、形神兼備地寫出了人物的氣質。第三次更近了,作者面對面地「驚異」地望著魯迅,觀察更細致,連煙嘴是「黃色」的、安煙的一頭已經「熏黑」也看清了,使形象更加完整清晰。這三次外貌描寫,都抓住了魯迅「瘦」的特點,連同另外三處寫「瘦」,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選編這篇課文,一是讓學生感受魯迅先生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二是引導學生揣摩抓住外貌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那種正直而慈祥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親的撫摩——嚴肅和慈愛交織著的撫摩似的。
「父親」,我們最親近的人;「我」,一個處於社會最下層的公交車售票員,被人歧視。然而此刻魯迅先生卻對「我」這樣溫和,這樣親切,使「我」從心底感到溫暖,感到慈父般的親切,感到長者的慈愛。
②我結結巴巴的,歡喜得快要跳起來了。一定是!不會錯,一定是!那個名字在我的心裡亂蹦,我向四周望瞭望,可沒有蹦出來。
一個是崇拜魯迅的文學青年,一個是關心、熱愛文學青年的魯迅,心有靈犀,一見如故。「我」那種激動的心情簡直無法抑制,但又不能不按捺下去。「結結巴巴」,顯示出「我」突然發現自己崇敬、熱愛的魯迅先生就站在身邊,激動的神態和幸福的心情,難以用言語來表達。「我向四周望瞭望」,表現出當時社會環境的黑暗和險惡,怕有密探之流在旁邊。作者阿累當時是「左翼劇聯」成員、**地下黨員,養成了高度警惕的習慣。「沒有蹦出」魯迅先生的名字,一是當時環境的險惡,不能暴露魯迅;二是作者有意強壓自己的感情,竭力保護魯迅。這表現了作者對魯迅先生的由衷敬愛之情。
③「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
因為與魯迅先生見了一面,這給「我」極大鼓舞,獲得了生命的支柱——「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這是「我」在種種艱苦和險惡面前堅強不屈的力量源泉,是「一面」給了「我」巨大力量。通過這句話,將一次「小」的見面同魯迅「大」的精神人格巧妙結合起來,畫龍點睛,文章的主題得到升華。
(2)對詞語的理解。
地窖:保藏薯類、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
赫然:形容令人驚訝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現,在課文里有鮮明的意思。
懊悔:做錯了事或說錯了話,心裡自恨不該這樣。
莽撞:魯莽。指言語、行動粗率而不審慎。
躊躇:猶豫,拿不定主意。
摩挲:用手撫摩。
頹唐:精神不振作。
打眼:引人注目。
憎惡:憎恨,厭惡。
虐待:用殘暴狠毒的手段待人。
二、教學目標
1.正確讀記「殷勤、失業、窘相、厚實、苗頭、面孔、輕視、陡然、艱苦、軟綿綿、牛毛細雨、結結巴巴、大病新愈」等詞語。
2.進一步體會運用外貌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感受魯迅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三、教學建議
1.課文篇幅較長,初讀課文時,可以採用默讀的方式快速瀏覽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表示時間、地點的詞語或句子,理清脈絡,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教師可對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稍作介紹。
2.在通讀課文、理清思路的基礎上,重點研讀作者同魯迅先生見面的部分,可以抓住外貌描寫展開教學。課文對魯迅的外貌描寫,由遠及近,從粗到細,由整體到局部,緊緊扣住一個字——「瘦」。全文共六次寫「瘦」:一次整體寫,兩次寫手,三次寫臉。從情節發展上,每到一個轉折處,便出現一次對魯迅先生「瘦」的描寫。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激活想像,感悟魯迅置健康於不顧,把整個生命獻給革命事業的崇高品質和頑強意志。要善於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理解句子的含義。如,「精神抖擻地直豎著」和「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這寥寥幾筆,既是魯迅外貌的特徵,又顯出了剛毅堅強的性格。
3.課文以《一面》為題,可引導學生結合課題感悟文章主旨:這「一面」給人留下怎樣的印象?說說理由。這「一面」又對「我」產生了什麼影響?通過教學,使學生明白——「一面」給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價賣書,親自送書給普通工人,這是對勞苦大眾的深切關懷;誠懇地推薦別人的書,先生又是多麼謙遜;那「微笑」「點頭」,蘊含了先生對青年一代的信賴和希望;而先生那「黃里帶白的臉」,那「竹枝似的手指」「瘦得教人擔心」的身體,正反映了他把整個生命都獻給了革命事業。「一面」給人的力量是無窮的:以「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鞭策自己,不斷進步,時刻記住魯迅先生是和勞苦大眾永遠站在一起的!
4.注重朗讀,讀悟結合。本文寫的雖然是作者四年前的往事,但魯迅先生給他的印象太深刻了。因此,在魯迅先生逝世的時候,作者情真意切地表達了自己的思念和敬仰之情。文中有不少感情色彩強烈的詞語、句子,適宜通過朗讀體會其中感情。例如,「他看了我一眼。那種正直而慈祥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親的撫摩——嚴肅和慈愛交織著的撫摩似的。」這一段寫得情真意切,非常感人。又如,「我結結巴巴的,歡喜得快要跳起來了。一定是!不會錯,一定是!那個名字在我的心裡亂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沒有蹦出來。」作者那種激動的心情簡直無法抑制,但又不能不按捺下去,吸引得讀者也好像身臨其境一樣。
Ⅳ 仿六年級19課對人物描寫方法,描寫一個你熟悉的人。
【例文點評】
我的媽媽
我的媽媽在衛生學校當老師。她濃濃的眉毛下面有一雙明亮的大眼睛,端正的鼻子下面有一張愛嘮叨的嘴,胸中卻有一顆愛關心人的心。
媽媽十分關心我。有一次,天氣已經涼了,可我還去游泳,一回家來就感到頭昏。媽媽給我一試表,體溫39℃。媽媽放下體溫表,急忙背我上醫院,邊走邊嘮叨:「我不叫你去游泳,你偏去。這下可好了,生病了不是?」媽媽背著我累得氣喘噓噓,我幾次要她放下我,可她就是不肯,仍然嘮叨著:「你發著高燒,昏沉沉的,自己怎麼走得動呢?……」我只好趴在媽媽的背上,眼淚不斷往媽媽背上流。到了醫院,醫生給我打了針,開了葯。回家後,在媽媽的精心護理下,我的病很快就好了。
媽媽不但很關心我,更關心她的學生。
有一天放學回家,我一進門就聞到一股香味。原來,媽媽正在廚房裡燒魚呢!這正是我最喜歡吃的蒜瓣魚。我興奮地跳著嚷:「吃魚嘍!」爸爸說:「不是我們吃的魚。這是你媽專門買來燒給她的學生吃的。」「什麼?買魚燒給她的學生吃?」我不高興地說,「為什麼?」這時,媽媽從廚房出來了,她說:「我有個學生生病了,當老師的應該關心照顧,怎麼能像你那樣不通情理呢?」我沒有話說了。吃完飯,我也跟著媽媽去醫院看她那個學生。媽媽問長問短,真像那個學生的親媽媽一樣。看著那個學生感激的目光,我不由得對媽媽肅然起敬。
回家的路上,媽媽抱歉地對我說:「今天沒讓你吃到魚,明天我一定燒給你吃!」我眨眨眼說:「媽媽,不用了。您已經給了我一件最有『營養』的的東西了。」媽媽不解地問我什麼東西,我笑著說:「就是您關心人的心啊!」
【簡評】文章的開頭簡單交代了媽媽的身份和外貌特徵後,用「有一張愛嘮叨的嘴」和「一顆愛關心人的心」為總啟句統帥全文。接著,用媽媽關心「我」和她的學生兩件事,具體形象地寫出了媽媽愛「嘮叨」,愛關心人的特點。結尾一段,用對話的形式既照應了前文,又點明了中心,說明媽媽關心人的品質,已深深教育了「我」。
人物的特點是多方面的:有外貌上的特點,有語言、行動上的特點,也有思想性格方面的特點,但最根本的是思想性格上的特點。這篇習作好就好在抓准了媽媽思想性格上的特點,所以媽媽的形象感人至深。
【佳作賞析】
我的媽媽
我的媽媽是湛江瓷廠的技術員。她四十齣頭,高個子,一張鵝蛋形的臉上嵌著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嘴角上總是掛著一絲微笑,顯得格外和藹可親。
然而,更使我們喜歡的是媽媽對工作極端負責,一絲不苟。她從來不幹損害工廠和國家利益的事,而且見了有害公共事業的行為,就堅決進行抵制。
記得去年的一天下午,工廠里的下班鈴聲響了,媽媽正在化驗室里收拾東西准備回家。忽然,她的好友陳玲阿姨急匆匆地跑進來說:「廖大姐,請您慢走,廠長叫您去驗收一批供銷部門買來的陶瓷原料。」媽媽聽了二話沒說,拉著陳阿姨就往原料檢驗處走去。
媽媽站在一堆陶瓷原料前,輕輕地拿著一塊土黃色的原料,仔細地端詳著。她看著看著,眉頭緊鎖起來,心想:這原料顏色不對頭呀?這準是一種劣質原料,是不合格的。隨著媽媽神情的變化,供銷部門的一些人的心情也緊張起來,剛才還哈哈大笑,現在卻哭喪著臉一個勁地吸煙。原來他們勾結外地一些投機倒把分子購買了不合格原料,想趁下班把它運來,矇混過去。但他們並不知道我媽媽對工作是這樣的認真負責。媽媽繼續想:這雖然是劣質的原料,但空口無憑,必須拿出准確數據。於是,媽媽對廠長說:「廠長,這些原料我想化驗一下,行嗎?」「好!」廠長答應了。媽媽拿著樣品離開檢驗處。供銷部門的人一見廠長批准媽媽去化驗,心裡更慌了,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連忙跟了出來,走到媽媽跟前,笑嘻嘻地說:「唉,唉,小廖同志,廠里下班了,你也該回家吃飯了。原料嘛,保證沒問題,何必自找麻煩呢?」媽媽不理睬這一套,用淡淡的目光盯了他們一下,嚴肅地說:「吃飯事小,公事公辦!」他們聽了,只好灰溜溜地走開了。
媽媽回到化驗室,先把原料放入天平上稱了稱,然後裝進放著試劑的試管里,再倒進燒杯,放到燒爐里燒。過了很久,媽媽才打開爐子拿出原料。媽媽把燒杯里的原料倒在手上一看,確實是一種劣性原料。媽媽立刻向廠長作了匯報,廠長當即拒絕收貨,為工廠、為國家避免了損失。
每當看到媽媽工作台上玻璃下壓著那張「優秀化驗員」獎狀時,我感到無比自豪,情不自禁地說:「媽媽,你真是我的好媽媽!」
【簡評】本文不是從媽媽對兒子溫情的角度反映母親,而是選取媽媽堅持原則,堅決頂住不正之風,維護國家利益的一事去表現媽媽的品質,因而文章的立意很高。文章語言朴實,既沒有空泛的議論,也沒有激動人心的豪言壯語,而是讓事實說話,以形象感人,這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鄰居張阿姨
我的鄰居張阿姨是忘我勞動的清潔工人。
張阿姨是上個月從農村調來的,她丈夫在糧站工作,給她找了個在糧站門市部當售貨員的工作,可她知道環衛站正缺少清潔工人,就自願走上了清潔市容的工作崗位,那時我想:有好工作不做,偏要干這滿身灰塵,被人瞧不起的下等工作,真賤!
一天早上,我和幾個同學跑步回來,一邊走一邊樂滋滋地談著,忽然一陣灰塵迎面飛揚過來,我們連忙捂著鼻子,我轉過頭一看,只見張阿姨穿著一身素凈的工作服,戴著白口罩,在認真打掃馬路。糟糕!要是她認出我向我打招呼怎麼辦?讓同學們知道我認識個掃街的多不好意思啊!可偏偏張阿姨叫了我一聲:「恆春,」唉,這回要出醜了。我乾脆裝著沒聽見,閉目塞耳地拉著同學跑到公路的另一邊去。沒走幾步,像有一條無形的繩子纏著我一樣,想往回走向張阿姨道歉,但又停止了腳步,我臉紅了,這樣做多沒禮貌啊。
中午放學,我閃電般地溜進屋裡,免得和她見面。剛放下書包,就聽見一陣爭吵聲,我跑到張阿姨家的窗前一看,原來是她女兒的聲音。「爸爸讓你當售貨員,你不幹,干嗎要去當個掃街的,讓我們丟臉呢!」張阿姨微笑著說:「當個清潔工人有啥不好,你看那街道,到處堆滿垃圾、樹葉,蒼蠅到處飛。人們的健康得不到保障,市容一片骯臟,我能看得過去嗎?」張阿姨女兒沒法,賭氣走了。張阿姨眼裡露出一絲不易覺察的失望和委屈,咬了下嘴唇,回廚房做飯去了。我看到這情景,開始懷疑自己的看法了。
第二天,我背著書包上學去,看到張阿姨已經准備回家了,她像往常那樣向我打個招呼。我走上去問:「張阿姨,你干嗎偏要當清潔工人呢!」她笑著說:「要美容城市,需要清潔工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是不怕累,不怕臟的。」望著張阿姨,我頓時醒悟了……
【賞析】本文一開頭就交待了人物的身份,以此展開。通過對具體事例以及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等作細致描寫,來反映人物的優秀品質,同時能聯系自己的所作所為和思想變化來闡述,使文章顯得豐滿。
我的外公
你乍看我的外公,一定說他是個朴實的老農民。真的,我不騙你,他總是穿著一身普普通通的布衣,和農民的伯伯一模一樣。
原先,我也很納悶,外公一個人生活,每月三百多元工資,花得完嗎?我曾問媽媽,媽媽告訴我:外公每月只拿五、六十元生活費,剩下的錢都交黨費。我聽了,驚奇得直吐舌頭,幹嘛交那麼多黨費呀,媽媽一講我才明白。外公年輕時就研究土壤,他看到祖國那麼窮,人民那麼苦,決心建立我國的土壤學,立志「土壤救國」。可是舊中國沒人關心這種事。直到新中國成立後,他的志願才得以實現。殘酷的現實教育了他,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從此,外公毅然投身黨的懷抱。
如今,外公已白發蒼蒼,年逾古稀,仍舊廢寢忘食地工作著,他任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六年前他被診斷患了胃癌,需要動手術,他唯恐失去研究土壤的工作能力,沒有同意。六年過去了,外公還健在,還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他的名字——侯光炯登上了《人民日報》。他是怎樣生活過來的?翻開外公的日記,有這樣一段話:「無論是怎樣,我總是愉快的,滿意的,因為我在過去的歷史中,已把土壤學的種子,深深地播入不少青少年的心中,隨便我是死是活,這點種子是暴風雨所消滅不了的。」外公沒有被病魔征服,他的生命之火仍在燃燒。
我要做外公那樣的人,可做起來挺難的,有些事我都不理解。比如,他那麼疼愛我,卻一點兒好東西都不給我買,不是太小氣了嗎?
有一次,外公出訪歸來,我和媽媽到機場迎接。只見外公滿面春風,提著大旅行皮箱,從飛機上走下來,可把我樂壞了。心想:有門兒,準保給我帶好東西來了,我連蹦帶跳地跑上前去問:「外公,給我帶什麼好東西來了?」外公愣了一下,伸手捏了一下我鼻子,笑呵呵地用四川腔調說:「小財迷,想要啥子好東西呀,錄音機、大彩電?」我紅著臉俯身打開箱子,一看,媽呀,帶的什麼呀,黃的、黑的……盡是土。
「真是個老摳門兒。」我一下說走了嘴,外公像沒聽見,一邊走一邊繪聲繪色地講起了這些「寶貝土」對改變祖國農業落後面貌的作用。外公說得激動起來,眼裡放射出光彩,他撫摸著我的頭和藹地說:「外公給你好東西,只能美了你一個人,我帶回珍貴的土壤標本,將來能為億萬人謀幸福,楠楠,外公是老摳門兒嗎?」
看著面頰消瘦,飽經滄桑的外公,我羞得低下了頭,心裡說:「外公啊,您可不是老摳門兒!您是一心為事業的土壤學家,您是祖國知識分子的代表,您是我最好的外公。」想到這里,我雙手抱起大旅行皮箱,跟著外公高高興興地走出首都機場。
【賞析】這篇習作具有兩個突出的優點:一是事例典型;二是特點突出。
小作者選擇了外公把大部分工資交黨費,出訪外國歸來沒有捎回任何生活用品而帶回大量的土壤標本這樣兩件典型事例來寫。這些事是作者親自目睹的,感受很深,所以才寫得這樣具體、感人。
小作者在選擇材料上很注意突出外公的特點。如外貌描寫及出國回來帶的東西。這些特點不僅體現出這位老土壤學家對事業的熱愛,更反映出外公廉潔奉公的高尚品質。
我們的好班長
「鞋兒破,帽兒破……」每天,你一聽到這歌聲,就知道是他——我們的好班長李明上學來了。李明長得中等身材,黝黑的皮膚襯著一雙明亮的大眼睛,顯得機靈活潑。他的心裡裝的是每一位同學。
一天中午放學後,李明關好班裡的窗戶,鎖好門,正要回家。忽然看見班上的陳玲同學正坐在操場的旗桿下發愁,便趕忙跟上前。「陳玲,怎麼啦?為什麼還不回家?」「我的鑰匙丟了,開不了自行車,怎麼回家呢?」陳玲著急得差點要哭了。「嘿,我還以為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呢。」李明習慣地揮了揮手說,「你家裡還有鑰匙吧,我把自行車借給你,不就行了?」「不行,你家比我家還要遠幾倍,你沒有自行車,回不了家呀!」李明連忙說。「沒關系,我中午在學校買餅干吃,下午你再還我自行車就可以了。」「你爸爸媽媽不找你嗎!陳玲總覺得過意不去。「我爸爸媽媽今天去看外婆了,你盡管騎我的車回家好了。」「我……。」陳玲還沒來得及說什麼,李明已把鑰匙塞進她手裡,轉身跑了。望著李明遠去的背影,陳玲激動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是含著淚水,獃獃地站著……
「我是班長,是同學們的勤務員,我要做一個合格的勤務員。」這句話是李明的口頭禪。一天,李明捧著一疊新書走進教室,同學們一看,正是盼望已久的英語練習冊,大夥兒那股高興的勁兒可高呢。一個個伸長雙手,想拿練習冊。「同學們,別急!個個都有份兒,請大家坐下來,我順著發給你們。」班長說話了,同學們連忙坐在座位上等著。李明捧著練習冊,一本一本地輕輕放在同學們的桌面上,發著發著,突然,李明皺了皺眉頭,把上面的一本練習冊偷偷地放在最下面,然後繼續微笑著給同學們發練習冊。但他這個動作自然逃不過同學們的眼睛。同學們感到很奇怪:「李明平時也從不自私呀!這次他怎麼給自己藏一本呢?那本練習冊一定比別的漂亮。」一會兒功夫,練習冊發完了。李明拿著自己的那本。坐在座位上津津有味地看著。「李明,能把你的練習冊給我們看看嗎?」不知道什麼時候,李明的身邊已圍滿了同學,「有……有什麼好看的,還不和你們的一樣。」李明吞吞吐吐地說。「哼,那你為什麼要偷偷地把這本練習冊藏在最後面呢?」一個男同學問道。「對呀,你這是為什麼?」「說呀!」同學們七嘴八舌地問。「我……我……。」李明一個勁地說「我,」卻說不出別的話來,臉憋得通紅。「我看看。」一個同學把手伸去要拿那本練習冊。李明一急,舉起手來阻攔,兩手一碰,練習冊便掉在地上。「呀?」同學們都叫了起來。原來,那本練習冊因為裝釘得不好,書皮已經破了一個大口子,難看極了。同學們一切都明白了,望著李明,一下子呆住了。突然,同學們把李明抬起來,使勁地往上拋。「李明,好樣的!」「向你學習,我們的好班長。」同學們都高興地叫了起來。然而,在同學們的歡呼聲中,這個「流血不流淚」的男子漢,卻激動得掉了淚。
【賞析】本文以小見大,文意深刻,圍繞「他的心裡裝著的是每一位同學」這一中心,選取了日常生活中的典型瑣事;詳略得當,語言、行動等描寫生動逼真;結構嚴謹,思路清晰,善於設置懸念,波瀾起伏,既襯托突出中心,又吸引讀者;結尾耐人尋味。
【習作提示】
▲《一個愛做好事的人》
提示:這篇作文人物的涉及不是兩個,要不能是更多的。事情是好事,是這個人自覺去做的,題目說「愛做」,就是自動自覺去做。弄清了題目要求之後,還要設計一個情節,最後還要考慮層次和詞語的准確性。
▲《我班的小能人》
提示:所寫的人必須與自己同班。要通過一、二件事具體地表現出你所寫的人的特點,一定要在「能人」上下工夫。注意選擇的事件要集中地反映「小能人」的特點。
▲《學習的榜樣》
提示:通過一、二件事寫出最熟悉的一個人的好品質,好思想,並加以渲染,使讀者心悅誠服地認為確實是大家學習的榜樣。
Ⅵ 六年級語文上冊19課的內容
愛讀書愛看書
Ⅶ 六年級上冊語文19課
1、「我」為了避雨,進入內山書店去避雨。「我」想買《毀滅》這本書,版卻因為自己缺權錢而露出了窘相。「我」與魯迅先生短暫而令人激動的見面,魯迅給「我」推薦書並且贈書的經過。「我」與魯迅見過的「一面」,一直影響和激勵著「我」。
2、在作者眼裡魯迅是一個關心進步青年,疾惡如仇,頑強奮斗的戰士。
Ⅷ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第19課只要講了什麼
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內山書店見到魯迅先生一面的事。
課文分兩部分,先回憶版「我」同魯迅權先生的一面之交,後講述「一面」對我的影響和激勵。回憶同魯迅先生的一面之交是課文重點展開敘述的。先寫作者與魯迅先生這一面之交的原因:因為要等早班車回來,為了避雨,因此到內山書店去躲一躲。再寫內山先生的熱情接待和作者買書缺錢的困窘,為魯迅先生的出場作鋪墊。接著重點記敘作者與魯迅短暫而激動人心的會面,這里既有對先生的外貌描寫,又有對先生推薦書、送書的語言、動作的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