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四年級上冊語文16課詩中每小節講了什麼
《和我來們一樣享受春天》是源一首呼喚和平的詩,它以一個孩子的視角,揭示了戰爭給自然世界帶來的種種不安寧,發出對和平的呼喚。
全詩共五個小節,可以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四小節)描述了戰爭給自然世界帶來的種種不安寧。這四節,作者分別抓住大海、沙漠、夜空、草地四樣景物,把原有的美好與寧靜的景象與因戰爭遭破壞的景象進行對比,前四節結束反復發出痛心的疑問「這究竟是為什麼?」——引發人們對戰爭的思考。第二部分(第五小節)發出祈盼,讓戰火中的孩子和我們一樣在鮮花中讀書,一同享受春天的美好。
⑵ 語文四年級上冊人教版第16課麻雀小麻雀朗讀時要讀出什麼的語氣
課文講了一隻老麻雀在龐大的獵狗面前,奮不顧身地保護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傷害的動人故事。熱情地歌頌了「母愛」這種強大的力量。本課老麻雀全力保護小麻雀的愛子之情是令人震撼的。動物界能有如此令人敬佩的情感,我們人類則更應該擁有。為了讓還不太懂得關愛別人的學生受到愛的觸動,能體會感受到別人對自己的愛,也能學會去關愛別人,我在教學的最後,(在學生知道體會到老麻雀對小麻雀的愛之後),引導學生找自己身邊家人對自己的關愛,從而觸動他們,讓他們從文本中受到熏陶,思想得到升華,感受愛的偉大,從而教育他們要學會用愛去關愛別人。
句子解析
1.風猛烈地搖撼著路旁的白樺樹。
「搖撼」的意思是使勁地搖動,說明風颳得特別大,這句話交代了小麻雀落在地上的原因,為後文做鋪墊。
2.我順著林陰路望去,看見一隻小麻雀獃獃地站在地上,無可奈何地拍打著小翅膀。
這句話是小麻雀的神態描寫,「獃獃地」意思是不知道該怎麼辦;「無可奈何」表示沒有辦法了,這兩個詞寫出了小麻雀的茫然無助,讓人十分同情,也為老麻雀的出現埋下伏筆。
3.突然,一隻老麻雀從一棵樹上飛下來,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絕望地尖叫著。
這句話寫老麻雀在獵狗走近小麻雀時的行動。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面前,說明老麻雀在遇到龐大的獵狗威脅時,毫不遲疑,非常果敢地、迅猛地出現在獵狗面前,表現了它的勇氣和膽量。扎煞起全身的羽毛,說明老麻雀面對獵狗這個龐大的敵人,心裡很緊張,以至於全身的羽毛都張開直立起來了。這句話充分表明了老麻雀無畏地保護自己孩子的感人情景。
4.獵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張開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
獵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張開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從「走近」「嗅」「張開」「露出」這一系列關於獵狗動作的描寫可以看出,小麻雀的處境十分危險。
5.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軀掩護著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兒。可是因為緊張,它渾身發抖了,發出嘶啞的聲音。它呆立著不動,准備著一場搏鬥。在它看來,獵狗是個多麼龐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一種強大的力量使它飛了下來。
這幾句話是對老麻雀保護幼兒的描寫。第一句話表明老麻雀雖然身小力單,但還是用自己的身軀掩護著小麻雀。第二句話說明老麻雀由於緊張而全身發抖,聲音也嘶啞了。第三句是寫它准備著一場搏鬥,充分地表明了老麻雀拯救自己的孩子的決心和勇氣。第四句話寫在老麻雀的眼中,獵狗無異於一個龐大的怪物。從側面表現出了麻雀與獵狗之間力量的懸殊,突出了老麻雀的勇敢、無畏精神。最後一句話寫了老麻雀飛下來救自己孩子的原因,一種強大的力量,指的是老麻雀身上的愛護弱小者的力量,母愛的力量。
八、問題歸納
1.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這件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是什麼樣的。
這篇課文圍繞麻雀描寫了「我」在打獵回來的路上,親眼看到大獵狗想吃掉小麻雀,老麻雀在大獵狗面前奮不顧身地保護小麻雀的事情。
⑶ 四年級上冊語文16課
是要全文嗎?
《母雞》老舍
一向討厭母雞。不知怎樣受了一點驚恐。聽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後院,由後院再嘎嘎到前院,沒結沒完,而並沒有什麼理由;討厭!有的時候,它不這樣亂叫,可是細聲細氣的,有什麼心事似的,顫顫微微的,順著牆根,或沿著田壩,那麼扯長了聲如怨如訴,使人心中立刻結起個小疙疸來。
它永遠不反抗公雞。可是,有時候卻欺侮那最忠厚的鴨子。更可惡的是它遇到另一隻母雞的時候,它會下毒手,乘其不備,狠狠的咬一口,咬下一撮兒毛來。
到下蛋的時候,它差不多是發了狂,恨不能使全世界都知道它這點成績;就是聾子也會被它吵得受不下去。
可是,現在我改變了心思,我看見一隻孵出一群小雛雞的母親。
不論是在院里,還是在院外,它總是挺著脖兒,表示出世界上並沒有可怕的東西。一個鳥兒飛過,或是什麼東西響了一聲,它立刻警戒起來,歪著頭兒聽;挺替身兒預備作戰;看看前,看看後,咕咕的警告雞雛要馬上集合到它身邊來!
當它發現了一點可吃的東西,它咕咕的緊叫,啄一啄那個東西,馬上便放下,教它的兒女吃。結果,每一隻雞雛的肚子都圓圓的下垂,象剛裝了一兩個湯圓兒似的,它自己卻削瘦了許多。假若有別的大雞來搶食,它一定出擊,把它們趕出老遠,連大公雞也怕它三分。
它教給雞雛們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多少多少次。它還半蹲著——我想這是相當勞累的——教它們擠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點溫暖。它若伏在地上,雞雛們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頭或別的地方,它一聲也不哼。
在夜間若有什麼動靜,它便放聲啼叫,頂尖銳、頂凄慘,使任何貪睡的人也得起來看看,是不是有了黃鼠狼。
它負責、慈愛、勇敢、辛苦,因為它有了一群雞雛。它偉大,因為它是雞母親。一個母親必定就是一位英雄。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
⑷ 小學四年級語文第16課有哪些比喻句
這個不知道課文的話實在沒法回答,你可以把課文的名字發上來看看,也許上網能搜得到。再有,比喻句不是很好認么,aa像bb一樣,cc好像dd的。
⑸ 2016年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第16課-第20課的課後詞語
四年級語文下課後詞語 1、俊俏 色彩鮮艷 光彩奪目 伶俐可愛 百花爭艷 增添 波光粼粼版 演奏 2、五顏六色權 漂浮 阻止 疲勞 停留 匯合 3、黑洞洞 撒嬌 央求 嘮叨 暖烘烘 愛撫 自豪 5、排列 清晰 浮現 願意 寒風呼嘯 刺骨 嚴嚴實實 節衣縮食 省吃儉用 異口同聲 6、搖籃 濃綠 賽跑 遙遠 蒼蒼茫茫 地久天長 污染 文明 神聖 博物館 7、通曉 刻苦 翩翩飛翔 疏
⑹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第16課《說勤奮》的讀後感怎麼寫
今天我們學了《說勤奮》這篇課文,使我深受感動,這篇課文主要講了,通版往理想的橋梁是勤奮,只權有勤奮,才能有所作為有所貢獻。
課文中講到了北宋著名的史學家司馬光。小時侯,每當老師講完課,哥哥、弟弟讀了一會兒書就去玩了,他卻躲在屋裡一遍又一遍地高聲朗讀,一直讀到滾瓜爛熟為止。長大以後他更加勤奮。為了抓緊時間,他用圓木做了個枕頭。睡覺時只要稍微一動,枕頭就會滾開,他醒後便繼續讀書寫作。他管這種枕頭叫「警枕」。他用了19年時間,終於編成了著名的史學巨著《資治通鑒》。為我國做出很大的貢獻。
課文中講到了,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童第周,他到17歲才進中學。第一學期末,他的學習成績很差,但他毫不氣餒,急起直追。每天天剛亮,他就在校園里讀書。晚上睡覺前,他總是習慣地回顧一下當天的學習內容。他還十分注意改進學習方法。經過半年的努力,他終於趕了上來,學習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後來他遠渡重洋,到比利時去留學,由於完成了高難度的青蛙卵剝離手術,在歐洲生物學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由此可見,即使基礎比別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工夫,也是照樣可以成才的。
這篇課文讓我充滿自信,我要勤奮努力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⑺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第16課全文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蔚藍色的大海,
本來是海鷗的樂園,
可是巡弋的戰艦和水雷
成了不速之客,
這究竟是為什麼?
金黃色的沙漠,
本來是蜥蜴和甲蟲的天下,
可是轟隆隆的坦克和大炮
打破了它們的夢幻,
這究竟是為什麼?
藍得發黑的夜空,
本來屬於星星和月亮,
可是如今頻頻發射的導彈
把星星的家園攪得很不安寧,
這究竟是為什麼?
綠瑩瑩的草地,
本該滾動著歡樂的足球,
可是如今散落著的地雷碎片
阻擋著孩子們奔跑的腳步,
這究竟是為什麼?
我們希望,我們祈盼——
讓戰火中的孩子
有一張課桌,平穩的課桌,
不被導彈的氣浪掀翻!
有一間教室,潔白的教室,
免遭炸彈的彈片擊穿!
和我們一樣在鮮花中讀書,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