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四年級上冊語文書25課背景

四年級上冊語文書25課背景

發布時間:2021-03-06 11:56:58

『壹』 小學四年級上冊人教語文25課資料

課程內容: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12歲的那年,周恩來離開家鄉,來到了東北。當時的東北,是帝國主義列強在華爭奪的焦點。他在沈陽下了車,前來接他的伯父指著一片繁華、熱鬧的地方,對他說:「沒事可不要到那個地方去玩啊!」
「為什麼?」周恩來不解地問。
「那是外國租界地,惹出麻煩來可就糟了,沒處說理去!」
「那又是為什麼呢?」周恩來打破沙鍋問到底。
「為什麼?中華不振啊!」伯父嘆了口氣,沒有再說什麼。
不久,周恩來進了東關模範學校讀書。他始終忘不了大伯接他時說的話,經常想:「租界地是什麼樣的?為什麼中國人不能去那兒,而外國人卻可以住在那裡?這不是中國的土地嗎……」一連串的問題使周恩來疑惑不解,好奇心驅使著他一定要親自去看個究竟。
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天,周恩來背著大伯,約了一個要好的同學闖進了租界。嘿!這一帶果真和別處大不相同:一條條街道燈紅酒綠,熱鬧非凡,街道兩旁行走的大多是黃頭發、白皮膚、大鼻子的外國人和耀武揚威的巡警。
正當周恩來和同學左顧右盼時,忽然發現巡警局門前圍著一群人,正大聲吵嚷著什麼。他們急忙奔了過去,只見人群中有個衣衫襤褸的婦女正在哭訴著什麼,一個大個子洋人則得意揚揚地站在一旁。一問才知道,這個婦女的親人被洋人的汽車軋死了,她原指望中國的巡警局能給她撐腰,懲處這個洋人。誰知中國巡警不但不懲處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訓斥了一通。圍觀的中國人都緊握著拳頭。但是,在外國租界里,誰又敢怎麼樣呢?只能勸勸那個不幸的婦女。這時周恩來才真正體會到伯父說的「中華不振」的含義。
從租界回來以後,同學們常常看到周恩來一個人在沉思,誰也不清楚他研究在想什麼。直到在一次修身課上,聽了周恩來的發言才解開了這個迷。
那天上修身課,魏校長向同學們提出一個問題:「請問諸生為什麼而讀書?」
同學們踴躍回答。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也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為吃飯而讀書」……
周恩來一直靜靜地坐在那裡,沒有搶著發言。魏校長注意到了,打手勢讓大家靜下來,點名讓他回答。周恩來站了起來,清晰而堅定地回答道: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魏校長聽了為之一振!他怎麼也沒想到,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意有如此抱負和胸懷!他睜大眼睛又追問了一句:「你再說一遍,為什麼而讀書?」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周恩來鏗鏘有力的話語,博得了魏校長的喝彩:「好哇!為中華之崛起!有志者當效周生啊!」
是的,少年周恩來在那時就已經認識到,中國人要想不受帝國主義欺凌,就要振興中華。讀書,就要以此為目標。

『貳』 四年級上冊語文25課的寫做背景

1230.

『叄』 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25課的時代背景和周恩來的生平事跡

1.一位西方記者問周總理:「請問總理先生,現在的中國有沒有妓 女?」不少人納悶:怎麼提這種問題?大家都關注周總理怎樣回答。周總理肯定地說:「有!」 全場嘩然,議論紛紛。周總理看出了大家的疑惑,補充說了一句:「中國的妓 女在我國台灣省。」頓時掌聲雷動。

--------這位記者的提問是非常陰毒的,他設計了一個圈套給周總理鑽。中國解放以後封閉了內地所有的妓院,原來的妓 女經過改造都已經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這位記者想:問「中國有沒有妓 女」這個問題,你周<-->恩來一定會說「沒有」。一旦你真的這樣回答了,就中了他的圈套,他會緊接著說「台灣有妓 女」,這個時候你總不能說「台灣不是中國的領土」。這個提問的陰毒就在這里。當然周總理一眼就看穿了他的伎倆,這樣回答既識破了分裂中國領土的險惡用心,也反襯出大陸良好的社會風氣和台灣的對比。哎呀,周總理考慮問題周密細致,同時又那麼快速反應,你不佩服他也難啊!

2.外國記者不懷好意問周<-->恩來總理:「在你們中國,明明是人走的路為什麼卻要叫『馬路』呢?」周總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們走的是馬克思主義道路,簡稱馬路。」

--------這位記者的用意是把中國人比作牛馬,和牲口走一樣的路。如果你真的從「馬路」這種叫法的來源去回答他,即使正確也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周總理把「馬路」的「馬」解釋成馬克思主義,恐怕是這位記者始料不及的。

3.美國代表團訪華時,曾有一名官員當著周總理的面說:「中國人很喜歡低著頭走路,而我們美國人卻總是抬著頭走路。」 此語一出,話驚四座。周總理不慌不忙,臉帶微笑地說:「這並不奇怪。因為我們中國人喜歡走上坡路,而你們美國人喜歡走下坡路。」

-------美國官員的話里顯然包含著對中國人的極大侮辱。在場的中國工作人員都十分氣憤,但囿於外交場合難以強烈斥責對方的無禮。如果忍氣吞聲,聽任對方的羞辱,那麼國威何在?周總理的回答讓美國人領教了什麼叫做柔中帶剛,最終尷尬、窘迫的是美國人自己。

4.一位美國記者在采訪周總理的過程中,無意中看到總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國產的派克鋼筆。那記者便以帶有幾分譏諷的口吻問道:「請問總理閣下,你們堂堂的中國人,為什麼還要用我們美國產的鋼筆呢?」周總理聽後,風趣地說:「談起這支鋼筆,說來話長,這是一位朝鮮朋友的抗美戰利品,作為禮物贈送給我的。我無功不受祿,就拒收。朝鮮朋友說,留下做個紀念吧。我覺得有意義,就留下了這支貴國的鋼筆。」美國記者一聽,頓時啞口無言。

-------什麼叫自搬石頭砸自己的腳?這就是一個典型事例。這位記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周總理:你們中國人怎麼連好一點的鋼筆都不能生產,還要從我們美國進口。結果周總理說這是朝鮮戰場的戰利品,反而使這位記者丟盡顏面。也是,想和周總理較勁,門都沒有。

5.一個西方記者說:「請問,中國人民銀行有多少資金?」周<-->恩來委婉地說:「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資金嘛?有18元8角8分。」當他看到眾人不解的樣子,又解釋說:「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面額為10元、5元、2元、 l元、5角、2角、 l角、5分、2分、1分的10種主輔人民幣,合計為18元8角8分……」

-------周總理舉行記者招待會,介紹我國建設成就。這位記者提出這樣的問題,有兩種可能性,一個是嘲笑中國窮,實力差,國庫空虛;一個是想刺探中國的經濟情報。周總理在高級外交場合,同樣顯示出機智過人的幽默風度,讓人折服。你說這樣的問題事先怎麼准備,沒有雄辯的口才和飛速的思維怎麼可能做到?

『肆』 查找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25課所寫的歷史背景

是抗日時期

『伍』 四年級語文書第25課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時代背景

夢想是什麼?夢想是讓人產生進步的動力!
我的夢想不是擁有財富,也不是獲得想要的物品,我的夢想讓我感到快樂。我的夢想,很辛苦,但很快樂。
我小時候,受爸爸的影響,喜歡上了兵乓球。看著叔叔們一個個有力的扣球,我也想跟他們一樣,多麼自由。我為自己的夢想而奮斗。為快樂而奮斗。
「我的未來不是夢,我認真的過每一分鍾;我的未來不是夢。我的心跟著希望在動……」!春天的花,秋天的果,沒有夢想的生活是無趣的生活,沒有夢想的人生是無味的人生。有的時候,我覺得我的夢想是虛無的,是遙不可及的。當我站在比賽的舞台上,我的球技得到了親人、夥伴的認可,特別是上次一個叔叔誇獎我兵乓球打的好時,我覺得我的夢似乎離我近在眼前。那時,我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實現我的夢想,站在更大的「舞台」上,讓更多的人們分享我的快樂。
我真正認識兵乓球是在三年級,我和爸爸打兵乓球,我無意中學會了扣球,我看著爸爸一個個沉重有力的扣球,我很羨慕,我也想和爸爸一樣,甚至超過爸爸。只有付出汗水才有回報,有一天,我終於贏了爸爸兩球,這對我來說是不限的快樂,我享受著。同時我也努力著,在努力的同時,我的球技一天比一天好。天才,百分之一是靈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
夢想,是每個人心中一盞不滅的燈,自從我來到這個世界上,它就一直照亮我前方的路,夢想,給予我勇氣和力量,在每一次跌倒或失敗後總讓我挺起胸膛。司馬遷,您出生在富家大院,但又飽受人間酷刑,卻不能抹殺您心中的熱血。您把自己化為《史記》里的春蠶,讓幾千年的中國歷史一幕又一幕在後人心中放映,您把自己優秀的靈魂注入這部著作,使它成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讓後世之人享用它的營養。是夢想推動著你,夢想是你的動力。沒了夢想,就猶如汽車沒油。杜甫,您憂國憂民的蒼顏白發是一道不變的風景,停駐在您曾經流連的西風古道上,您把自己的靈魂化為無數優秀的詩篇,讓它飄盪在歷史的隧道中。讓子孫後代收益無窮,我向你學習。
無論是大夫、勇士、作家、詩人,還是一介平民,只要擁有夢想和不屈的信念,夢想就能永不褪色,永遠鮮艷奪目。
這就是我的夢想,是在我心中翻滾的大浪,是指引我前進的指路明燈,是我成長的搖籃,更是我的動力之源!

『陸』 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十五課

12歲那年,周恩來離開家鄉,來到了東北。當時的東北,是帝(dì)國主義列強在華爭奪的焦點。他在沈(shěn)陽下了車,前來接他的伯父指著一片繁華、熱鬧的地方,對他說:「沒事可不要到那個地方去玩啊!」
「為什麼?」周恩來不解地問。
「那是外國租界地,惹出麻煩來可就糟了,沒處說理去!」
「那又是為什麼呢?」周恩來打破沙鍋問到底。
「為什麼?中華不振啊!」伯父嘆了口氣,沒有再說什麼。
不久,周恩來進了東關模範(fàn)學校讀書。他始終忘不了大伯接他時說的話,經常想:「租界地是什麼樣的?為什麼中國人不能去那兒,而外國人卻可以住在那裡?這不是中國的土地嗎……」一連串的問題使周恩來疑惑(huò)不解,好奇心驅使著他,一定要親自去看個究竟。
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天,周恩來背著大伯,約了一個要好的同學闖進了租界。嘿!這一帶果真和別處大不相同:一條條街道燈紅酒綠,熱鬧非凡,街道兩旁行走的大多是黃頭發、白皮膚、大鼻子的外國人和耀武揚威的巡(xún)警。
正當周恩來和同學左顧右盼時,忽然發現巡警局門前圍著一群人,正大聲吵嚷(rǎng)著什麼。他們急忙奔了過去,只見人群中有個衣衫襤(lán)褸(lǚ)的婦女正在哭訴著什麼,一個大個子洋人則得意揚揚地站在一旁。一問才知道,這個婦女的親人被洋人的汽車軋(yà)死了,她原指望中國的巡警局能給她撐(chēng)腰,懲(chéng)處這個洋人。誰知中國巡警不但不懲處肇(zhào)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訓斥了一通。圍觀的中國人都緊握著拳頭。但是,在外國租界里,誰又敢怎麼樣呢?只能勸勸那個不幸的婦女。這時周恩來才真正體會到伯父說的「中華不振」的含義。
從租界回來以後,同學們常常看到周恩來一個人在沉思,誰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麼。直到在一次修身課上,聽了周恩來的發言才解開了這個謎。
那天上修身課,魏校長向同學們提出一個問題:「請問諸(zhū)生為什麼而讀書?」
同學們踴(yǒng)躍回答。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也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為吃飯而讀書」……
周恩來一直靜靜地坐在那裡,沒有搶著發言。魏校長注意到了,打手勢讓大家靜下來,點名讓他回答。周恩來站了起來,清晰而堅定地回答道: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魏校長聽了為之一振!他怎麼也沒想到,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負和胸懷!他睜大眼睛又追問了一句:「你再說一遍,為什麼而讀書?」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周恩來鏗(kēng)鏘(qiāng)有力的話語,博得了魏校長的喝彩:「好哇!為中華之崛起!有志者當效(xiào)周生啊!」
是的,少年周恩來在那時就已經認識到,中國人要想不受帝國主義欺凌(líng),就要振興中華。讀書,就要以此為目標。

『柒』 四年級上冊語文25課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問題!

不對 吧 應該 先是 中華 不振 再是 租界 查看 在是立下 宏志 在 是讀書 目標

『捌』 四年級語文上冊25課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當時的背景

1910年東北是帝國主義爭奪的焦點。伯父的一句「中華不振」讓在模範學校讀書的周恩來感專到疑惑不解。在一個風和屬日麗的星期天他來到了燈紅酒綠、熱鬧非凡的外國租界地,看到有人在那裡吵嚷。原來是那些耀武揚威的中國巡警不但不懲處得意揚揚的外國肇事者,反而訓斥中國婦女。於是周恩來在心裡立下了振興中華的抱負。

閱讀全文

與四年級上冊語文書25課背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