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誰有新課標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總復習資料
下冊的 一二三單元
人教版的 ,是我們班的老師發的,希望不要介意
第一單元復習要點
第一單元主題是「人生感悟」。五篇課文從不同的角度闡明了人生的哲理。
《文言文兩則》表達了學習應該專心致志和看待事物應該有不同角度的道理;
《匆匆》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飛逝的惋惜和無奈,滲透著珍惜時間的意識;
《桃花心木》借物喻人,說明人的成長應該經受考驗,學會獨立自主。
《頂碗少年》蘊含著「失敗乃成功之母」的哲理。
《手指》闡明「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
第一課《文言文兩則》
1、背誦課文,默寫。
2、知識點:
《學弈》選自《孟子.告子》,《學弈》這個故事,說明了學習應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湯問》,這個故事體現了兩小兒善於觀察,說話有理有據以及孔子實事求是的態度,同時告訴我們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和學無止境的道理。
3、注釋
(1)字、詞:
弈:下棋。 通國:全國。 誨:教導。
惟弈秋之為聽:只聽弈秋(的教導)。
鴻鵠:天鵝。 援:引,拉。 俱:一起。
弗:不。 矣:了。 為:因為。 其:他的,指後一個人。
★文中幾個「之」的意思
辯斗:辯論,爭論。 以:認為。 去:離。
日中:正午。 及:到。
滄滄涼涼:形容清涼的感覺。滄滄:寒冷的意思。
探湯:把手伸向熱水裡。意思是天氣很熱。 湯:熱水。
決:判斷。 孰:誰。 汝:你。
(2)句子:
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譯)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別人好嗎?我說:不是這樣的。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譯)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
孰為汝多知乎?
(譯)誰說你的知識淵博呢?
(3)譯文:
《學弈》
弈秋是全國的下棋高手。他教導兩個學生下棋,其中一個學生非常專心,只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學生雖然也在聽弈秋講課,心裡卻一直想著天上有天鵝要飛過來,想要拉弓引箭把它射下來。雖然他倆在一塊兒學習,但是後一個學生不如前一個學得好。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別人好嗎?我說:不是這樣的。
《兩小兒辯日》
有一天,孔子到東方游學,看到兩個小孩為什麼事情爭辯不已,便問是什麼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
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遠些,而中午時要近些。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像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的時候看起來小而近的時候看起來大的道理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有清涼的感覺,到了中午卻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是近的時候感覺熱而遠的時候感覺涼的道理嗎?」
孔子也不能判斷是怎麼回事。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的知識淵博呢?」
第二課《匆匆》(散文)
(寫作特色:作者運用設問、比喻、排比、擬人等句式將不易察覺的時光匆匆,一去不復返寫得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
1、背誦課文。
2、知識點:
《匆匆》的作者是著名散文大師朱自清(本文是他24歲時所寫),他的散文名篇有《匆匆》、《背影》、《荷塘月色》等。本文緊扣「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
3、理解句子:
(1)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用排比的句式,表明大自然的枯榮是時間飛逝的痕跡。「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看似在問,實際上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挽留的無奈和對已逝日子的深深留戀。
仿寫:太陽落了,有再升起的時候;月亮缺了,又再圓的時候;潮水退了,有再漲的時候。
(2)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比喻句。把自己過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針尖上的一滴水,把時間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寫出了時間消逝得那麼快,無聲無息,無影無蹤,表現出作者十分無奈的愁緒。
仿寫:像一粒細沙躺在茫茫的沙灘上,我的日子落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響,也沒法找尋。
(3)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
排比句。作者從人們日常生活的細節,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經意中來去匆匆。
仿寫1:聊天的時候,日子從嘴邊過去;寫作的時候,日子從筆尖下過去;思索的時候,日子從緊皺的雙眉前過去。
仿寫2:玩耍的時候,日子從手裡過去;睡覺的時候,日子從枕邊過去;看電視的時候,日子從屏幕前過去。
仿寫3:散步的時候,日子從我懶散的步伐間躍過;寫字的時候,日子從我的筆尖跨過;彈琴的時候,日子從我的指間輕輕地流過。
(4)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麼痕跡呢?
比喻獨特,聯想新奇。日子就是如此稍縱即逝。
仿寫:過去的日子如露珠,被陽光蒸發了,如春水,被大海包容了。
過去的日子如彩虹,被白雲遮擋了,如曇花,被白天送走了。
(同步練P4)
在逝去如飛的日子裡,我能做歡樂的飛鳥,我能做自由的蝴蝶,我還能做嬉笑的精靈。
在逝去如飛的日子裡,我能做的是回顧曾經的幸與不幸,我能做的是展望未來的美好與歡樂,我還能做的是把握有限的今天。
在逝去如飛的日子裡,我能做一棵獻給人們一片陰涼的大樹,我能做一朵點綴世界的美麗花朵,我還能做一片默默無聞的小草。
4、背誦《明日歌》。
5、關注形容時間過得快的詞語(詞語手冊p5):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流星趕月、斗轉星移、稍縱即逝、白駒過隙
轉眼間、眨眼間、一瞬間、霎時間、一剎那、彈指間、頃刻間
6、有關珍惜時間的成語:惜時如金、分秒必爭、只爭朝夕、爭分奪秒
一刻千金、見縫插針
7、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
(1)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2)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3)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4)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5)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第三課《桃花心木》(寫作特點:借物喻人)
1、熟讀第4、13、14自然段。
2、句子的理解:
(1)奇怪的是,他來得並沒有規律,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才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
這句話寫種樹人的奇怪做法。有兩點奇怪:一是來的時間不確定,隔三差五,或十幾天來一次;二是澆水的量不確定,時多時少。作者借樹苗的生長,來比喻人的成長,寫一個種樹人讓「樹木自己學會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說明了在艱苦環境中經受生活考驗、克服依賴性對人成長的重要意義。
(2)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這里的「不確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預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難。只有經得起生活中風風雨雨的考驗,才能成為堅強的人、有作為的人。
(3)種樹的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
因為種樹人來的目的就是讓樹木適應環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經得起風吹雨打的鍛煉,學會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深深紮根,茁壯成長。如種樹人所願,現在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說明他種樹成功了。
第四課 頂碗少年
《頂碗少年》描寫了一場驚心動魄的雜技表演,蘊含著「失敗乃成功之母」的哲理。
第五課 手指
《手指》描寫了五根手指的姿態和「性格」,闡明「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
《回顧. 拓展一》
1、日積月累:人生哲理的格言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師說》
(說明了人人都有不懂的地方。)
(2)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左傳》
(說明做事情應一氣呵成的道理。)
(3)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 《墨子》
(說明了任何事物沒有十全十美的道理。)
(4)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 《傳習錄》
(說明澆樹澆根、育人育心的道理。)
(5)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 《文心雕龍》
(說明了多實踐才能出真知的道理。)
2、邯鄲學步——比喻一味模仿別人,不僅學不到本事,反而把原來的本事也丟掉了。
第二單元復習要點
第二單元主題是「中華民風民俗」這一專題編寫。五篇課文從不同的角度介紹了各具特色的民風民俗,反映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北京的春節》描繪的是節日風俗。
「藏戲」被稱為藏族文化的「活化石」。
《各具特色的民居》側重寫了被譽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樓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樓的鮮明特色。
《和田的維吾人》介紹了能歌善舞的維吾爾族人豁達樂觀的性格特徵和饒有趣味的風俗。
第六課《北京的春節》
(寫作特色:按時間順序、有詳有略)
1、熟讀第1、2、7、11、12自然段。
2、作者:老舍。原名舒慶春,滿族人,代表作《駱駝祥子》、《我這一輩子》、《四世同堂》、《正紅旗下》等。老舍的語言風格:北京韻味,通俗明白,幽默詼諧。
3、《北京的春節》是按時間順序寫的。文章再現了老北京人過春節的熱鬧與喜慶。
寫作特色:文章詳寫了臘八、除夕、初一和元宵這四個部分,像這樣有詳有略地介紹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好處是點面結合,重點突出,主次分明,使北京的春節給人留下的印象更深刻。
各節日的特點可以這樣概括:
除夕:喜慶、團圓;
初一:悠閑、快樂;
十五:紅火、美麗。
4、閱讀鏈接:
《北京的春節》里「做年飯」和「吃團圓飯」都只寫了一句話,而梁實秋和斯妤卻寫得很詳細。
《過年》採用了反話的寫法,淋漓盡致地寫出了年的忙碌與熱鬧,將各種風俗習慣融於其中。
《除夕》以較濃的抒情色彩寫出了喜慶與熱鬧的氣氛。
三篇略讀課文
《藏戲》寫作特色:以事物的不同方面為序,採用比喻、反問、象徵、誇張的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藏戲」被稱為藏族文化的「活化石」。
《各具特色的民居》側重寫了被譽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樓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樓的鮮明特色。寫作特色: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敘述的說明方法。
《和田的維吾人》介紹了能歌善舞的維吾爾族人豁達樂觀的性格特徵和饒有趣味的風俗。
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等
《回顧 拓展二》
1、日積月累
(1)《元日》宋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2)《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 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2、《元日》寫的是春節時的情景,《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寫的是中秋節時的情景。我國的傳統佳節還有清明節、端午節、元宵節、乞巧節、重陽節等。
描寫我國傳統佳節的詩句有:「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等。
3、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六下第三單元復習要點
第三單元主題「我的理想」。五篇課文從不同的角度寫了人物的事跡:
李大釗被捕後倍受酷刑,但是面對敵人始終大義凜然,堅貞不屈;
解放戰爭時期的郝副營長在一次戰斗中捨身為後續部隊引路,壯烈犧牲;
開國總理周恩來為了新中國的發展,嘔心瀝血,日夜操勞;
毛澤東在《為人民服務》一文中雖然沒有具體介紹張思德的事跡,但通過查找資料可以知道戰士張思德打仗、紡線、燒炭,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為救戰友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本組教材中的人物所處時期不同、崗位不同、事跡不同,但「為人民服務」的信念卻是相同的。為了人民的利益,他們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第十課《十六年前的回憶》(回憶錄)
1、熟讀第5、7、17、19、22自然段。
2、《十六年前的回憶》通過對李大釗的回憶,是按被捕前、被捕時、法庭上、被害後的順序來敘述的。被捕前寫父親燒掉文件和書籍,工友閻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式的險惡與處境的危險;被捕時寫了敵人的心虛、殘暴與父親的處變不驚;法庭上描寫了李大釗的鎮定、沉著;被害後寫了全家的無比悲痛。
文章展示了革命先烈忠於革命事業的偉大精神和面對敵人堅貞不屈的高貴品質,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敬仰與深切的懷念。
3、理解句子:
(1)父親是很慈祥的,從來沒罵過我們,更沒打過我們。我總愛問父親許多幼稚可笑的問題。他不論多忙,對我的問題總是很感興趣,總是耐心地講給我聽。這一次不知道為什麼,父親竟這樣含糊地回答我。
從這句話看出父親平常非常慈祥,有耐心;而這一次卻是不耐煩地、含糊地回答我,這是因為當時的局勢十分嚴重,不是和孩子談心的時候,而且這件事並不是幾句話能說清楚的。這里寫出了(李大釗對待親人慈愛與對待工作認真嚴肅。)
(2)局勢越來越嚴重,父親的工作也越來越緊張。他的朋友勸他離開北京,母親也幾次勸他。父親堅決地對母親說:「不是常對你說嗎?我是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你要知道現在是什麼時候,這里的工作多麼重要。我哪能離開呢?」母親只好不再說什麼了。
李大釗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什麼都重要。表現了(他對革命高度負責的的精神。)
(3)在法庭上,我們跟父親見了面。父親仍舊穿著他那件灰布舊棉袍,可是沒戴眼鏡。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發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父親雖受敵人的折磨,但依舊沉著、慈祥。「沒戴眼鏡」「亂蓬蓬的長頭發」說明(敵人對李大釗施了重刑),「平靜」說明(李大釗經歷殘酷的折磨後依舊堅強),「慈祥」體現了(李大釗對親人的愛)。
4、課文最後三個自然段與開頭的聯系是:首尾呼應(前後照應)。
這樣寫的好處:使整篇文章顯得非常緊湊,更加突出了作者對父親被害的事情記憶深刻,也表達了作者對父親深深的懷念。
第十一課 燈光(回憶往事)
本文與《十六年前的回憶》一樣,採用倒敘的手法,由天安門廣場的燈光寫起,敘述過去的事情,結尾又回到寫燈光。與開頭照應(首尾呼應),結構緊湊。
(《匆匆》《頂碗少年》《十六年前的回憶》《燈光》都採用了首尾呼應的寫法)
第十二課《為人民服務》(體裁:議論文)
1、背誦全文。
2、《為人民服務》是一篇議論文,議論文一般包含論點、論據、論證三個要素。本文的作者是毛澤東,是為紀念張思德所作的演講。文章開頭就鮮明地提出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的宗旨——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然後結合當前的實際,從三個方面說明怎樣才能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
一是樹立「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的生死觀;
二是正確對待批評,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
三是搞好團結、克服困難、提高勇氣、互相愛護,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3、理解句子:
(1)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文章開篇就點明主題。整段話表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共產黨和革命軍隊的根本宗旨。
「完全」的意思:除了為人民服務,沒有別的目的;「徹底」是貫徹到底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們的隊伍不管在什麼時候,不管做什麼工作,都百分之百地為人民服務。
(2)我們的幹部要關心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這句話的意思是,革命隊伍的人是為了一個共同目標走到一起來的。因此,不論是幹部對戰士,還是戰士對戰士,都要互相關心、愛護和幫助。這樣才能更好地團結起來,共同奮斗,實現我們的目標。
4、P57第3題:共幾句?每句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句與句是怎樣連起來的?
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麼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
這段話共4句話。第一句是講(我們要歡迎批評),第二句話是講(我們歡迎任何人的批評),第三、四句話是講(我們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確的批評)。
句與句之間聯系緊密,意思層層遞進。再抓住這段話中的關聯詞語分析,我們可以進一步明確:衡量批評正確與否的標准只有一個,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確的批評的目的也只有一個,就是為人民服務。
5、用關聯詞造句:
例1:因為班幹部是為班級同學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什麼幹得不好的,就不怕別人批評指正。
例2:因為優異的成績都是勤奮學習換來的,所以,如果你不肯流汗,就只能流淚了。
6、學寫本文第4小節中的排比句
例1:人生的意義在於執著的追求,在於不懈的努力,在於頑強的拼搏。
例2:我們每一個少先隊員都要努力學習,努力鍛煉,努力生活。
例3:在小學六年的學習生活中,我們收獲了豐富的知識,收獲了真摯的友誼,收獲了成功的喜悅。
例4:老師,在我們的心目中,您是大樹,您是高山,您是大海
13 一夜的工作
本課著重敘述了作者陪同總理審閱稿子時的所見所聞,從工作勞苦和生活簡朴兩個方面表現了周總理的崇高品質。
寫作特色:本文選材以小見大,以點帶面,用質朴無華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現人物崇高人格,中心突出,有詳有略。
回顧 拓展三
1、背默《囚歌》,作者:葉挺
為人 進出的門 緊鎖著,
為狗 爬出的洞敞開著,
一個聲音 高叫著:
——爬出來吧,給你自由! ||
我 渴望 自由,
但我 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軀 怎能從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 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將我 連這活棺材一齊燒掉,
我 應該 在烈火與熱血中 得到永生!
2、《紅岩》中的人物有:江姐、許雲峰、華子良、小蘿卜頭……
革命題材的小說:
《鐵道游擊隊》,作者劉知俠;《紅日》,作者吳強;
《小兵張嘎》,作者徐光耀;《小游擊隊員》,作者王願堅;
《赤色小子》,作者張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