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七年級語文課外文言文練習

七年級語文課外文言文練習

發布時間:2021-03-02 06:44:57

❶ 求幾篇初一語文課外文言文及翻譯

初一課外文言文閱讀練習
[原文]文徵明臨寫《千字文》,日以十本為率,書遂大進。平生於書,
未嘗苟且,或答人簡札,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閱讀訓練】
1.解釋下面句中加線的詞
①書遂大進( ) ②平生於書 ( ) ③或答人簡札( )( )
2.將「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譯成現代漢語。
譯文
3. 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段文字的中心。
答:
二、鐵杵磨針
【原文】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媼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註:[媼](ǎo)年老的婦人。[杵](chǔ)棒槌。[卒業]完成學業
【閱讀訓練】
1、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去:( ) 方:( ) 欲 ( ) 還: ( )
2、解釋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麼
1)問之,曰:"欲作針。"( )
2)學而時習之( )
3、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答:
3.用一個成語來概括這段文字的中心並且說說本文給你的啟示。答:

(三)日攘一雞
【原文】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後已。」
【註解】①攘:這里是偷竊的意思
【閱讀訓練】
一、解釋加點字:
1、是非君子之道( )( )
2、以待來年然後已( )
二、翻譯下面句子(4分)
1、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
譯文: 。
2、是非君子之道
譯文: 。
3、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後已。
譯文:
(四)薛譚學謳
【原文】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行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
【註解】①謳:這里是歌唱。②餞行於郊衢:餞,設宴送行。郊衢,郊外的大道邊。③撫節悲歌:撫節,打著節拍。④薛譚乃謝求反:謝,道歉。
【閱讀訓練】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在文中的意思。
①未窮青之技( )②秦青弗止( )③響遏行雲( )
2.翻譯: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
譯文: 。
4.這個故事給你以怎樣的啟示?
答: 。
5.薛譚身上有無可取之處?如果有,是什麼?
答:
參考答案:
一、文徵明習字選自《書林紀事》
①書遂大進(終於 ) ②平生於書 ( 對於) ③或答人簡札(有時 )(書信 )
2.將「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譯成現代漢語。
譯文 稍微有些不滿意,一定再三修改,不滿足。
3. 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段文字的中心。
答: 文徵明勤奮習字,獲得很大的進步。
二、鐵杵磨針
1、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去:(離開 ) 方:(正 ) 欲 ( 想要) 還: ( 回去)
2、解釋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麼
1)問之,曰:"欲作針。"( 老嫗)
2)學而時習之(以前的知識 )
3、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答: 李白被老婦人感動了,回去完成了學業。
3.用一個成語來概括這段文字的中心並且說說本文給你的啟示。答:
(三)日攘一雞
一、解釋加點字:
1、是非君子之道(這 )( 做法)
2、以待來年然後已( 停止)
二、翻譯下面句子(4分)
1、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
譯文:現在有個人每天偷鄰居家的雞 。
2、是非君子之道
譯文:這不是君子的行為 。
3、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後已。
譯文:請讓我減少偷雞的數量,每月偷一隻雞,來等待第二年再停止 。
(四)薛譚學謳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在文中的意思。
①未窮青之技(學盡 )②秦青弗止(不 )③響遏行雲(遏止 )
2.翻譯: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
譯文:薛譚向秦青學習演唱的本領,他沒有學盡秦青的技藝,自認為把師傅的本領完全學盡了 。
4.這個故事給你以怎樣的啟示?
答:學習沒有止境,要謙虛好學,不能夠淺嘗輒止 。
5.薛譚身上有無可取之處?如果有,是什麼?
有,薛譚知錯就改,馬上向師傅道歉,並且留下來繼續學習,這些都值得我們學習。

❷ 七年級上冊語文課外文言文閱讀練習 快快

一)荀巨伯探友(譯文)
他遠道探望生病的朋友,恰逢胡人攻打城池。朋友對他說,「我今天就要死了,你可以離開了。」荀巨伯說,「我遠道來是看你的,你讓我離開,敗義求生,怎麼是我的行為呢?」胡人來了問他,「整個城市都空了,你是什麼人,敢獨自留下?」他說:「朋友有病,不忍心拋棄他,寧可用我的生命來代替我朋友的。」胡人說:「我們無義之人進入了有義之國。」於是退兵了。全城都得以保全。
1.①告訴 ②離開 ③用 ④於是,就

2.C

3.例如:荀巨伯不忍丟下有病的朋友獨自避難,而且願「以我身代友人命」,這種把情義看得比生命還重的精神實在難能可貴。

二)邴原幼時喪父,幾歲時,從書塾經過,(聽見書聲琅琅)忍不住哭了,書塾的老師問他說:「小孩子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兒容易悲哀,窮人容易感傷。那些讀書的,凡是能夠學習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來羨慕他們不孤單,二來羨慕他們能夠上學。內心感傷,因此而哭泣。老師憐憫他說:「你想讀書嗎?」原對答:「我沒有錢交學費啊!」師曰:「童子若有志有此,我願收你為徒教你讀書,不收學費!」於是原就進了學堂。一個冬天,就熟讀《孝經》和《論語》。
1、凡得學者/有親也/一則願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中心感傷故泣耳
2、cè shě qì

❸ 初一語文課外文言文閱讀

1、(1)跑(2)向北方、向北面(3)趕、達(4)於路、半路上
2、()丟下手杖化成桃林
3、誇父自己失專敗了留下片遮蔭解渴桃林表現屬出種勇敢追求人類造福、死而已精神使整神更具有浪漫主義魅力
4、通過神表現誇父無比英雄氣概反映了古代人民與大自競爭斷奮斗精神探索自、征服大自強烈願望和頑強意志
5、(本題說值得也說值得言之有理即)值得誇父追日代表種無比英雄氣概和人造福精神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強烈願望和頑強意志
望採納

❹ 求初中語文課外文言文閱讀題,附答案,越多越好!!!

(二)我畫雞斗架
受爸爸的影響,我從小就喜歡畫國畫,還是校美術組的組長呢!
一天早上,我正坐在陽台上吃早飯。突然,一聲聲沉悶的「咯咯」聲從下面傳來。我低頭一看,喲,原來是兩只大公雞在斗架:一隻紅公雞伸著脹得通紅的頭沖著對方,頸上一圈勃發的羽毛豎起,兩只翅膀由於使足了勁微微地(晃動 抖動)著,雞冠像小山一樣聳立著,雙腿微微向後弓著,隨時(准備 打算)向對面那隻蘆花雞撲去。對面那隻蘆花公雞也毫不示弱,張開的翅膀使勁拍動著,紅里透綠的眼睛一動也不動地瞪著紅公雞,似乎在尋找機會襲擊對方。相持片刻,終於相搏了。兩只公雞隨著兩腳一進一退,整個身子也是一撲一閃,(瘋狂地 發瘋地)「咕咕」叫著。雙方慢慢在地上轉著圈子。或攻或守,斗一陣,歇一陣,我默默地凝視著相鬥的公雞。突然心頭一閃,這不是一個很好的畫面嗎?我馬上拿來鉛筆和畫板,(飛快地 迅速地)勾畫著這個決斗場面。
晚上,我鋪開宣紙和早上畫的草圖,回憶著平時看到的斗雞場面,並把回憶起來的場面與圖上畫的場面融合起來。漸漸地,一幅公雞相鬥的畫便清晰地出現在我的腦海里。我揮動毛筆急促地畫著,雪白的宣紙上出現了兩只神氣十足的大公雞:大的一隻微微蹲著,稍小的一隻則是拍著翅膀正伺機待撲。兩雞爭強斗勝,互不相讓。這不是奮發競爭,敢於拼搏精神的體現嗎?這幅取名為《相持不下》的國畫,在市裡舉辦的「六一」兒童畫比賽中,得到一等獎。
1.將括弧中不合適的詞語用「\」劃去。
2.結合下文,解釋下列詞語。
毫不示弱——_ _
襲擊——_ _
伺機——_ _
3.找出短文中的反問句,抄寫一句,並將它改寫成陳述句。
抄: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給三個自然段擬出小標題。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他教我怎樣做人
我七歲的時候,才回到父母身邊。在這以前,我一直住在慈愛的姥爺家裡。因為我是他唯一的孫女,他將他那全部的愛和關懷都給了我。最讓我由衷感激的是他教給了我怎樣做人的道理。
姥爺雖然是退休工人,但是他的身上無不滲透著標準式農民那種辛勤勞動和艱苦樸素的作風。他雖已年過七旬,但仍然在自家後院開辟的園地里種菜。我經常跟著他去拔草啦,澆水啦,治蟲子啦。等我再大一點的時候,姥爺就教我扎棵了。記得有一次,我幹活累了,就停下了手,抬頭看著姥爺,見他也在淌汗,喘氣,就小聲問:「姥爺,你不是累了嗎?歇會兒吧。」「姥爺不歇,幹活都得流汗哪!」「姥爺,咱們家的菜不夠吃嗎?」「夠吃,你媽和舅舅都寄錢。我是不想閑著呀。」「我長大了也要種菜,流好多汗嗎?」「當然,人都要用勁幹活,要不怎麼會有舒坦日子過?」
這一段話,還有姥爺說話時那滴下的顆顆汗珠,那堅定而和藹的面容,現在還時常浮現在我的腦海里。每當我在工作和勞動中拈輕怕重的時候,姥爺的話就會給我以啟發。「人都要用勁幹活,要不怎麼會有舒坦日子過?」這可是做人的起碼道理呀。
姥爺不僅愛勞動,他還注意節約,凡是他的家什,都有八成破舊,照小舅的話說,是「古董店裡的新貨。」他的拖鞋已經看不出原來的「廬山面目」,上面全是膠皮;他的小馬扎用舊布纏了一層又一層;他的茶缸也被逝去的年月捲去了白瓷漆……
我不用再問他老人家這是為什麼,他那多年不改的倔勁,我就知道了,這也是做人的道理呀。
現在,我長大了,姥爺卻永遠去了。但是,姥爺的古銅色的面容和諄諄和教誨,連同他勞動時佝僂的背,破舊的茶缸,都一並會重現在我心頭。
因為,姥爺教給了我做人的道理。
1.用「‖」給課文分四段,寫出段意。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姥爺教給我哪些做人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聯繫上下文,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人都要用勁幹活,要不怎麼會有舒坦日子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❺ 七年級上冊 語文 課外文言文比較閱讀專項練習 答案。記住是答案哦

一、畫皆以人重

子嘗謂詩文書畫皆以人重,蘇、黃遺墨流傳至今,一字兼金①;章、京、卞②④豈不工書,後人糞土視之,一錢不直。永叔有言,古之人率皆能書,獨其人之賢者傳遂遠,使顏魯公③書雖不工,後世見者必寶之,非獨書也。詩文之屬莫不皆然。
注釋:①兼金:價值等於平常金子幾倍的好金子。
②章、京、卞:京指蔡京,卞指蔡卞,三人都是北宋朝廷大臣,擅長書法。
③顏魯公:即顏真卿。封魯國郡公,人稱「顏魯公」。工書法,自創一體,對後世影響很大,人稱「顏體」。
閱讀訓練
l、下列句中加點「然」與其他三句中加點「然」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A.若聽茶聲然 B. 詩文之屬莫不皆然
C.雜然相許 D. 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①一錢不直:_
②後世見者必寶之:_
3、翻譯下面句子。
①後人糞土視之
譯文:

②古之人率皆能書,獨其人之賢者傳遂遠
譯文:

4.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
A.作者認為詩歌、文章、書法、繪畫是否受人重視都與人的品格有關。
B.作者認為蘇軾、黃庭堅的書法繪畫作品流傳下來不只是因為他們技藝高。
C.作者認為章 、蔡京、蔡卞等人也都是些精於書法的人。
D.作者認為顏真卿的書法其實不好,後世喜歡的原因是顏真卿的品德好。
5.填空。
①「蘇、黃」中的「蘇」指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蘇東坡。他的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千古傳唱,其最後兩句「 」表達了作者對親人的懷念和祝願。
②永叔,即 ,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參考答案

1、B(這樣),……的樣子;

2、① 值 ②把……當寶貝,珍愛、喜愛;

3、①後來(世)的人們都把他們的書法看作糞土
②古代的人大都會書法,只有那些品格高尚 的人(的書法)才能流傳得久遠;

4、D; \

5、①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②歐陽修

二、以學自損,不如無學

夫學者,所以求益①耳。見人讀數十卷書便自高昂大,凌忽②長者,輕慢同列③。人疾之④如仇敵,惡之如鴟(chī)梟(xiāo)。如此以學自損,不如無學也。
(選自南北朝·顏之推《顏氏家訓》)
注釋:①求益:求得長進。②凌忽:凌,欺侮;忽,輕視。③同列:同輩。④疾之;怨恨他。

⑤鴟梟:兩種惡鳥,這是古人的看法。

閱讀訓練
1、解釋句中加點的字。
①所以求益耳 ②人疾之如仇敵
2、指出下列句子屬何種句式。
人疾之如人仇敵,惡之如鴟梟。( )
3、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如此以學自損,不如無學也」中「此」指代的內容。

4、短文告誡人們的一個道理是

◆參考答案

1、①用來…… ②痛恨;

2、狀語後置;

3、讀數十卷書,便自高自大,凌忽長者,輕慢同列;
4、學習要永不滿足,做人要謙虛,切忌傲氣。

三、范仲淹有志於天下

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發憤苦讀,或夜昏怠①,輒②以水沃③面;食不給,啖④粥而讀。//既仕,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乃至被讒⑤受貶,由參知政事謫守鄧州。//仲淹刻苦自勵,食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自足而已。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
(選自宋·歐陽修《資政殿學士戶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銘並序》
注釋:①昏怠:昏沉睏倦。②輒:往往,每每。③沃;澆。這里當」洗」講。④啖;吃、⑤讒:說人壞話。

閱讀訓練
1、給下面句中加點字注音並釋義。
①啖粥而讀 音: 義:
②輒以水沃面 音: 義:
③食不給 音: 義:
④乃至被讒受貶 音: 義:
2.「每以天下為己任」的正確譯句是( )
A.每天拿天下大事作為自己的責任。
B.常常把治理國家大事作為自己應盡的責任。
C.常常把天下大事作為自己應盡的任務。
D、每天把治理國家大事作為自己應盡的責任。
3、將下面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①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
②妻子衣食僅自足而已:
4、這段文字的層次已在文中劃出,請簡要歸納層意。






5.「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范仲淹的名句,在本文中起了
的作用。

◆參考答案

1、①dan吃; ②wo洗 ③ji供應 ④chan說別人壞話;

2、B;
3、①有時夜裡疲憊睏倦,常常用冷水沖頭洗臉 ②妻子的孩子的衣食僅僅自足罷了;

4、①年少家貧而胸有大志
②做官後因直言而遭讒降職

③刻苦自勵而心憂天下;

5、揭示主題

四、司馬光好學

司馬溫公①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眾兄弟既成誦,游息矣;獨下帷②絕編③,迨④能倍⑤誦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溫公嘗言:「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注釋:①司馬溫公:司馬光死後被封以溫國公稱號,故稱司馬溫公。

②下帷:原指漢代董仲舒下帷講學,三年不看窗外這件事。這里藉此指讀書專心。
③絕編:原指孔子讀《易經》時,反復翻閱,多次將穿簡冊的牛皮繩子翻斷這件事。這里指讀書刻苦。

④迨:等到。

⑤倍:同「背」,背誦。

閱讀訓練
l.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患記問不苦人 ( ) ②迨能倍誦乃止 ( )
③迨能倍誦乃止 ( ) ④詠其文 ( )
2、與「迨能倍誦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子墨子九距之 B.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C.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 D.京中有善口技者
3、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
A.用力多者收功遠。 B.其所精通,乃終身不忘。
C.書不可不成誦。 D.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4、文中「獨下帷絕編」意思是只有司馬光獨自苦讀。我們學過一個類似的成語也是形容讀書勤奮,這個成語是:

◆參考答案

1、①擔心 ②等到 ③才 ④吟詠;

2、 D;

3、C;

4、韋編三絕,懸梁刺股 ,鑿壁偷光
打撈鐵牛
宋河中府浮梁,用鐵牛八維之,一牛且數萬斤。治平中,水暴漲絕梁,牽牛,沒於河,募能出之者。真定僧懷丙以二大舟實土,夾牛維之,用大木為權衡狀鉤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轉運使張燾以聞,賜之紫衣。
注釋:1浮梁:浮橋。2維:系,連結。3治平:北宋英宗趙曙的年號。4真定:卻今天河北正定。5權衡:秤錘秤桿。
1、解釋下列加點字的含義。
(1)一牛且數萬斤。
(2)募能出之者。
(3)徐去其土。
(4)真定僧懷丙以二大舟實土。
2、翻譯:用大木為權衡狀鉤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

3、試說明懷丙和尚是怎樣把鐵牛從河中打撈出來的?
答案
1、且:幾乎,重達。
募:招募。
徐:慢慢的。
實:裝滿,充實。
2、用大的木材做成秤錘秤桿的形狀鉤住鐵牛,慢慢的去掉船里的土,船浮上來,鐵牛也被拉出來了。
3、懷丙和尚先用兩艘大船裝滿了土,放到鐵牛兩邊,系住鐵牛,然後用一根大木頭做成秤錘秤桿的形狀,保持兩船對鐵牛的拉力平衡,然後慢慢的去掉兩艘船中的土,依靠水的浮力,慢慢把鐵牛拉出來。
中考課外文言文專題練習

(一)師曠問學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秉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秉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釋:1秉燭:點燭。當時的燭,只是火把,還不是後來的蠟燭。2盲臣:師曠為盲人,故自稱。
1、 解釋下面加點的字。
①問於師曠: 。
②安敢戲君乎: 。
③如日出之陽: 。
④臣聞之: 。
2、 將下列文言文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
秉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譯句: 。
3、 晉平公想學習,卻又「恐已暮矣」,他所說的「暮」指什麼?他為什麼有這樣的擔心?

4、 師曠的回答,說明他將「暮」理解成什麼意思?他為什麼要這樣理解?

5、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什麼?

(二)顏回好學
回年二十九,發盡白,蚤死。孔子哭之慟,曰:「自吾有回,門人益親。」魯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注釋:1回:顏回,又稱顏淵。2慟(tòng):哀痛之至。3門人益親:學生更加親近。4遷:轉移。5貳:重復。
1、本文選自《史記》。《史記》是我國古代著名史學家和文學家 用畢生精力寫成的我國第一部 體通史,魯迅稱它為「 ,
」。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 發盡白,蚤死
(2) 今也則亡
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
(1)門人益親( )
(2)弟子孰為好學( )
(3)不貳過( )
4、翻譯下面的句子。
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6、 根據積累,再舉幾個名人好學的實例。

(三)螳螂捕蛇
張姓者,偶行溪谷,聞崖上有聲甚厲。尋途登覘,見巨蛇圍如碗,擺撲叢樹中,以尾擊樹,樹枝崩折。反側傾跌之狀,似有物捉制之。然審視殊無所見,大疑。漸近臨之,則一螳螂據頂上,以剌刀攫其者,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視額上革肉,已破裂雲。
注釋:1覘(chān):探看。2圍:此處指蛇的身圍。3殊:極、很,完全。4攧(diān):跌。
1、下列句中加點的「之」與例句中加點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似有物捉制之
A、 輟耕之壟上 B、受任於敗軍之際 C、悍吏之來吾鄉 D、環而攻之而不勝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詞。
(1) 以剌刀攫其首 攫:
(2) 蛇竟死 竟:
3、翻譯下面句子。
然審視殊無所見。

4、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分析錯誤一項是( )
A、 螳螂最後取得勝利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以已之長攻敵之短。
B、 蛇被小小的螳螂擊殺的根本原因是以尾擊樹不重戰術。
C、 姓張的是本文的線索人物,全文以他的所見所聞為線索。
D、 本文步步設疑,環環相扣,文雖短但情節卻緊張曲折。
(四)景公令出裘發粟與飢寒
景公之時,雨雪三日而不霽。公被狐白之裘,坐堂側陛。晏子入見,立有間。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對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嬰聞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飢,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聞命矣。」乃令出裘發粟以與飢寒者。
注釋:1雨(yù)雪:下雪。雨,落,降,用如動詞。2陛:宮殿的台階。3聞命:聽到辭命。聞,聽;命,辭命。
1、 解釋句中加點的詞語。
(1)景公之時,雨雪三日而不霽。( )
(2)立有間( )
(3)公被狐白之裘,坐堂側陛。( )
2、 翻譯
嬰聞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飢,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今君不知也。


3、 景公為什麼聽了晏子的一番話,「乃令出裘發粟以與飢寒者」?

(五)勉諭兒輩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飲食衣服,若思得之艱難,不敢輕易費用。酒肉一餐,可辦粗飯幾日;紗絹一匹,可辦粗衣幾件。不饞不寒足矣,何必圖好吃好著?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則子子孫孫常享溫飽矣。
注釋:1費用:花費錢財。2紗絹:一種細薄的絲織品。3饞:這里是飢餓的意思。
1、 解釋下面加點的字。
(1) 可辦粗飯幾日
(2) 何必圖好吃好著
(3) 莫待無時思有時
2、 翻譯:不饞不寒足矣,何必圖好吃好著?

3、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就節儉問題,向我們提出什麼要求?

4、 在市場經濟繁榮的今天,商品供應充足,我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還有必要提倡節儉嗎?

(六)打撈鐵牛
宋河中府浮梁,用鐵牛八維之,一牛且數萬斤。治平中,水暴漲絕梁,牽牛,沒於河,募能出之者。真定僧懷丙以二大舟實土,夾牛維之,用大木為權衡狀鉤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轉運使張燾以聞,賜之紫衣。
注釋:1浮梁:浮橋。2維:系,連結。3治平:北宋英宗趙曙的年號。4真定:卻今天河北正定。5權衡:秤錘秤桿。
1、 解釋下列加點字的含義。
(1) 一牛且數萬斤。
(2) 募能出之者。
(3) 徐去其土。
(4) 真定僧懷丙以二大舟實土。
2、 翻譯:用大木為權衡狀鉤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

3、 試說明懷丙和尚是怎樣把鐵牛從河中打撈出來的?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27925557.html?si=7

閱讀全文

與七年級語文課外文言文練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