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五年級語文課文古詩詞

五年級語文課文古詩詞

發布時間:2021-02-28 19:47:20

1. 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所有古詩詞

《牧童》《舟過安仁》《清平樂·村居》三首古詩詞,描寫的是古代兒童有趣的生活,表達了孩子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天性。讀著這些詩詞,頓覺清新的鄉土氣息撲面而來,濃郁的生活情趣洋溢在字里行間。從那充滿靈氣的詩句里,我們可以窺見古代兒童的生活場景,感覺那遙遠的、古人童年的生活;那一幕一幕生活的場景,一經詩人的生花妙筆,就變得生動、鮮活起來,雖事隔千年,卻猶如發生在身邊。一種親切感,也便油然而生。
選編這三首詩詞,目的有三:一是通過學習,理解詩詞的意思,體會童年生活的純真和美好;二是通過背誦、默寫古詩詞,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三是進一步激發學生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感情。
教學重點是理解詩詞的意思,背誦、默寫詩詞,體會童年生活的無邪和美好。
牧童
1.課文簡說。
《牧童》一詩,向我們展示了一幅鮮活的牧童晚歸休憩圖:廣闊的原野,綠草如茵;晚風吹拂著野草,還沒見歸來的牧童,卻先聽見隨風傳來的牧童悠揚的愈來愈近的笛聲,笛聲時續時斷,隨風飄揚。牧童回來吃飽了飯,已是黃昏之後了,他連蓑衣也不脫,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詩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聲音,這生動的一幕,是由遠及近出現在我們的視野里的。
2.詞句解析。
(1)「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詩句給我們以視覺和聽覺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蔥蘢;側耳傾聽,晚風中牧笛聲聲。一個「鋪」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給人的那種平緩舒服的感覺,表現出來了;一個「弄」字,更顯出了一種情趣,把風中笛聲的時斷時續、悠揚飄逸和牧童吹笛嬉戲的意味,傳達出來了。草場的寬闊無垠為牧童的出場鋪墊了一個場景,笛聲的悠揚悅耳,使我們想像到晚歸牧童勞作一天後的輕松閑適的心境。未見牧童,先聞其聲,給人無限美好的想像空間。當然,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聲」不是確指的數字,只是為了突出原野的寬闊和鄉村傍晚的靜寂。
(2)「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詩人筆鋒一轉,開始寫吃飽飯的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為床,以天為帳,飢來即食,困來即眠,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沒有家人聚集的場景,沒有夥伴嬉戲的情景,吃飽了飯的牧童,連蓑衣都不脫,就躺在月夜裡的草地上。是累了,想躺下來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是喜歡月夜的景色,想好好地欣賞一下?仰望明亮的月兒,牧童心裡會想些什麼?或者什麼都沒想,就睡著了……詩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見如實地寫了下來,卻讓我們不禁浮想聯翩。
草場、笛聲、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畫,使我們的心靈感到寧靜。《牧童》一詩,不僅讓我們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與恬靜,也讓我們感受到了牧童心靈的無羈無絆,自然放鬆。白天有牛和牧笛為友,晚上有清風明月相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當然,透過詩,我們也看到作者心靈世界的一種追求,對遠離喧囂、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的一種嚮往。
舟 過 安 仁
1.課文簡說。
此詩寫詩人乘舟路過安仁時,所見到的情景。
這首詩淺白如話,充滿情趣,展示了無憂無慮的兩個小漁童的充滿童稚的行為和行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這里有作者的所見:一葉小漁船上,有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槳。也有作者的所悟:哦,怪不得沒下雨他們也張開了傘呢,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使風讓船前進啊!
2.詞句解析。
(1)「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這可能是詩人閑來一瞥發現的情景,當然,兩個小孩很快引起了他的注意,為什麼呢?因為他們雖坐在船上,卻沒有劃船,竹篙收起來了,船槳也停在那裡,這不是很奇怪嗎?由此可見,此時作者的心情是閑適的,也是比較愉快的,所以才注意到兩個孩童的所作所為。
(2)「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這里省略了詩人看到的兩個孩子撐傘的事,省略了作者心中由此產生的疑問,而直接把疑竇頓解的愉悅寫了出來。怎麼解開的呢?可能是詩人看到孩童異常的行為,就開始更認真地觀察、思考,結果當然是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沒下雨他們也張開了傘呢,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使風讓船前進啊!也可能是直接就問兩個孩子,孩子把原因講給他聽的。不管怎樣,知道了原因,作者一定是啞然失笑,為小童子的聰明,也為他們的童真和稚氣,於是欣然提筆,記錄下這充滿童趣的一幕。
楊萬里寫田園詩,非常善於利用兒童稚態,起到點化詩境的效果。他的《宿新市徐公店》(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閑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①梅子留酸軟牙齒,芭蕉分綠與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②松陰一架半弓苔,偶欲看書又懶開。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可以參閱。不同的是,《舟過安仁》是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兒童身上,全詩都是寫兒童的稚氣行為。楊萬里對兒童的喜愛之情溢於言表,對兩個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聰明伶俐贊賞有加。當然,從中也可以看出詩人的童心不泯。
清平樂·村居
1.課文簡說。
辛棄疾現存詞有六百多首,是唐宋詞作家中存詞最多的一個。他的作品不僅內容豐富,風格也隨著內容的變化而變化。這首小詞,便全然不同於他那些激昂慷慨的作品,呈現出一種清新、寧馨的風格。
詩人首先把我們的目光帶到了一座小茅草屋,茅草屋就在長滿青草的溪邊。聽見茅草屋有人操著柔媚的南方口音帶著醉意在互相說話取笑,是誰呢?原來是一對白發夫妻;再看看茅草屋外,老夫妻的大兒子在小溪的東面鋤豆田裡的雜草,二兒子正在編雞籠子,調皮可愛的小兒子,趴在溪邊剝著蓮蓬,那憨稚之態格外讓人喜歡。詩人以簡練的筆觸勾畫出一幅優美的田園景物,描繪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態的形象,藉此表現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2?詞句解析。
(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詩人開篇用素描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幾筆便形象地描畫出江南農村的特色,為人物的出現安排了特定的背景。接著講老公公和老婆婆,他們講話的聲音帶著醉意,愈加顯得溫柔、有趣,可以看出老年人生活的安詳,從「媚好」,可以看出他們精神的愉快。讀來覺得有無限溫情充溢胸中。
(2)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卧剝蓮蓬。
這幾句集中寫這一農戶。詩人眼前的畫面在繼續擴展:整勞力在溪東的豆地里鋤草,半大的孩子在編織雞籠,最小的孩子在溪邊趴著剝蓮蓬玩耍。詩人著力於「小兒」的描繪,「溪頭卧剝蓮蓬」形象地刻畫出他無憂無慮、天真活潑的神態。「最喜」表達了他對小兒的喜愛之情,這喜愛之情緣於小兒的可掬憨態:在溪頭趴著,悠閑地剝著蓮蓬,何等的調皮,何等的自在啊!當然,這里也不乏詩人看到這樣安詳的農家生活狀態後心裡產生的愉悅之感。
可以說,這是詩人偶然捕捉到的一個生活鏡頭,同時在不經意間,流露了詩人那極富生活情趣、極富人情味的內心世界。聽到那低繞婉轉的南方口音,看到這樣一幅一家老小其樂融融的鄉村生活場景,詩人內心一定充滿了無限的柔情和溫暖。這個普通的農家,他們也許是清貧的,卻又是多麼地幸福和快樂啊!老夫妻和和氣氣,孩子們盡自己所能地進行勞動,心態是那麼的平和,最小的孩子無憂無慮地玩耍,享受著童年美好的時光,這一切,是多麼讓人心生感慨啊!當然,詩人並沒有將內心的這種感受直接訴諸筆端,可從他那看似客觀的描述中,感受到寧靜的鄉村生活給他帶來的精神上的享受。

2. 語文課本五年級上下冊的所有古詩

註:有的省份是小學五年,初中四年,而有的省份則是小學六年,初中三年,本頁面僅以小學六年進行小學古詩歸納。且各省教材有所不同,僅以「人教版」為參考標准。
小學五年級古詩共計6篇,上冊3篇,下冊3篇。

上冊:《泊船瓜洲》 《秋思》 《長相思》
《泊船瓜洲》 作者:王安石(唐代詩人)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秋思》 作者: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長相思》 作者:納蘭性德(清代詩人)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下冊:《牧童》 《舟過安仁》 《清平樂·村居》
《牧童》 作者:呂岩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

《舟過安仁》 作者:楊萬里(宋代詩人)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清平樂·村居》 作者:辛棄疾(宋代詩人)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來源: http://www.slkj.org/a/xiaoxue5.html

3. 五年級上冊語文5古詩詞三首課文

泊船瓜舟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張籍《內秋思》容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長相思》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4. 在現在的小學課本中,五年級的語文課本有哪些古詩

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的古詩文有:《牧童》 《舟過安仁》 《清平樂·村居》

1、《牧童》 作者:呂岩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

《牧童》是唐朝詩人呂岩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收錄於 《全唐詩》中。

這首詩展示了一幅鮮活的牧童晚歸休憩圖,反映了牧童生活的恬靜與閑適。表達了詩人內心世界對遠離喧囂、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的嚮往。

2、《舟過安仁》 作者:楊萬里(宋代詩人)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舟過安仁》是南宋詩人楊萬里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這首詩淺白如話,充滿情趣,展示了無憂無慮的兩個小漁童的充滿童稚的行為,其行為中透出了只有兒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與聰明。體現了兩小童的可愛與思維的敏捷。

3、《清平樂·村居》 作者:辛棄疾(宋代詩人)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中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清平樂》(qīng píng yuè),詞牌名,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為宋詞常用詞牌。晏殊,晏幾道,黃庭堅,辛棄疾等著名詞人均用過此調,其中晏幾道尤多。

拓展資料:

本套叢書包括小學一至六年經語文、數學各12冊。概括起來,叢書具有以下特色:

一、實用性。本套叢書與教材同步既有課內知識的強化訓練,又有課外知識的拓展延伸;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查,又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體現了新課標的要求。它既可以作為學生的自學資料,又可以作為教師的參考資料,還可以作為家長的輔導資料。

二、科學性。叢書嚴格遵照新課標的要求,遵循少年兒童的認知規律,著眼提高能力,能於探究學習、創新教育,依次編寫了基顧篇、應試篇、課外篇,通過同步滾動式訓練,實現了能力層次遞進的目標。

三、靈活性。叢書的編寫注重學科之間的融合,課堂與生活的接軌,摒棄了過去那種「學生動筆做練習」的單一模式,解放了學生的腦、眼、口、手,構建了「讓學生動腦思考,用嘴來說,用眼來觀察,用手來操作」這樣一種全新的模式,實現了學習、課本、生活、練習冊之間的有效對話。同時還完善了考評辦法,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和積極性,促進老師、學生與家長三者之間的相互溝通。

四、趣味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叢書從兒童心理實際出發,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設置了「趣味學」、「趣味閱讀」等欄目,真正做到了一切從學生出發,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

5. 五年級上冊語文課文詩意

長相思抄
——[清]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注釋】

榆關:山海關。

那畔:那邊,指關外。

聒:喧鬧,嘈雜。

故園:故鄉,家園。

【詩意】

翻過一座座山,越過一倒倒水,我隨同護駕的千軍萬馬,浩浩盪盪地向山海關進發。天黑了,營帳中燃起了盞盞燈火,壯麗輝煌。夜深了,不知道什麼時候,營帳外忽然風雪交加,陣陣風雪聲攪得人無法入眠。同樣的寒夜風雪之聲,卻覺得和家鄉截然不同。

6. 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古詩有哪些

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的古詩文有:《牧童》 《舟過安仁》 《清平樂·村居》

1、《牧童》 作者:呂岩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

《牧童》是唐朝詩人呂岩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收錄於 《全唐詩》中。

這首詩展示了一幅鮮活的牧童晚歸休憩圖,反映了牧童生活的恬靜與閑適。表達了詩人內心世界對遠離喧囂、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的嚮往。

2、《舟過安仁》 作者:楊萬里(宋代詩人)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舟過安仁》是南宋詩人楊萬里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這首詩淺白如話,充滿情趣,展示了無憂無慮的兩個小漁童的充滿童稚的行為,其行為中透出了只有兒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與聰明。體現了兩小童的可愛與思維的敏捷。

3、《清平樂·村居》 作者:辛棄疾(宋代詩人)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中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清平樂》(qīng píng yuè),詞牌名,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為宋詞常用詞牌。晏殊,晏幾道,黃庭堅,辛棄疾等著名詞人均用過此調,其中晏幾道尤多。

拓展資料:

本套叢書包括小學一至六年經語文、數學各12冊。概括起來,叢書具有以下特色:

一、實用性。本套叢書與教材同步既有課內知識的強化訓練,又有課外知識的拓展延伸;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查,又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體現了新課標的要求。它既可以作為學生的自學資料,又可以作為教師的參考資料,還可以作為家長的輔導資料。

二、科學性。叢書嚴格遵照新課標的要求,遵循少年兒童的認知規律,著眼提高能力,能於探究學習、創新教育,依次編寫了基顧篇、應試篇、課外篇,通過同步滾動式訓練,實現了能力層次遞進的目標。

三、靈活性。叢書的編寫注重學科之間的融合,課堂與生活的接軌,摒棄了過去那種「學生動筆做練習」的單一模式,解放了學生的腦、眼、口、手,構建了「讓學生動腦思考,用嘴來說,用眼來觀察,用手來操作」這樣一種全新的模式,實現了學習、課本、生活、練習冊之間的有效對話。同時還完善了考評辦法,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和積極性,促進老師、學生與家長三者之間的相互溝通。

四、趣味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叢書從兒童心理實際出發,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設置了「趣味學」、「趣味閱讀」等欄目,真正做到了一切從學生出發,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

7. 小學語文課本里的古詩都有什麼啊

一、《賦得古原草送別》

作者:唐代白居易

1、原文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2、翻譯

原野上長滿茂盛的青草,年年歲歲枯萎了又蒼翠。原野上的大火無法燒盡,春風一吹它又生機勃發。

芳草的馨香彌漫著古道,陽光照耀下碧綠連荒城。又送遊子遠行踏上古道,滿懷離情望著萋萋芳草。

二、《七步詩》

作者:三國曹植

1、原文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翻譯

豆桿在鍋下燃燒,豆子在鍋里哭泣。

豆桿和豆子本是從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為什麼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麼狠呢?

三、《春夜喜雨》

作者:唐代杜甫

1、原文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2、翻譯

好雨似乎會挑選時辰,降臨在萬物萌生之春。伴隨和風,悄悄進入夜幕。細細密密,滋潤大地萬物。

濃濃烏雲,籠罩田野小路;點點燈火,閃爍江上漁船。明早再看帶露的鮮花,成都滿城必將繁花盛開。

四、《江南春》

作者:唐代杜牧

1、原文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2、翻譯

江南大地鳥啼聲聲綠草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

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無數的樓台全籠罩在風煙雲雨中。

五、《望廬山瀑布》

作者:唐代李白

1、原文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翻譯

太陽照耀香爐峰生出裊裊紫煙,遠遠望去瀑布像長河懸掛山前。

彷彿三千尺水流飛奔直沖而下,莫非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山崖間。

8.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所有古詩

1、《古詩詞三首》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譯文:京口和瓜洲不過一水之遙,鍾山也只隔著幾重青山。溫柔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麼時候才能夠照著我回家呢?

秋思

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譯文:一年一度的秋風,又吹到了洛陽城中,身居洛陽城內的遊子,不知家鄉的親人怎麼樣了;寫封家書問候平安,要說的話太多了,又不知從何說起。信寫好了,又擔心匆匆中沒有把自己想要說的話寫完;當捎信人出發時,又拆開信封,再還給他。

《長相思》

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譯文:我扈駕赴遼東巡視,隨行的千軍萬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盪盪,向山海關進發。入夜,營帳中燈火輝煌,宏偉壯麗。夜已深,帳篷外風雪交加,陣陣風雪聲攪得人無法入睡。作者思鄉心切,孤單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惱之意:家鄉怎麼沒有這么煩亂的聲音呢?

譯文:紅軍不怕萬里長征路上的一切艱難困苦,把千山萬水都看得極為平常。綿延不斷的五嶺,在紅軍看來只不過是微波細浪在起伏,而氣勢雄偉的烏蒙山,在紅軍眼裡也不過是一顆泥丸。金沙江濁浪滔天,拍擊著高聳入雲的峭壁懸崖,熱氣騰騰。大渡河險橋橫架,晃動著凌空高懸的根根鐵索,寒意陣陣。更加令人喜悅的是踏上千里積雪的岷山,紅軍翻越過去以後個個笑逐顏開。

閱讀全文

與五年級語文課文古詩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