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三年級期末考試作文質量分析
當前,小學生作文教學重寫法,輕過程,已嚴重脫離兒童生活實際,這種教學方法導致相當一部分小學生的作文抄襲嚴重、語言貧乏、情感淡漠。要改變這種局面,小學作文教學應該由「封閉課堂」走向「開放課堂」,走作文教學生活化的道路。
一、作文教學生活化的必要性
應試教育背景下的寫作教學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教師重知識傳授輕情意培養,重技能訓練輕自由表達,這導致作文教學嚴重脫離現實生活,這種沒有實踐、沒有體驗、沒有情感的寫作讓生活經驗還十分貧乏的小學生苦不堪言。[1]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著名進步主義教育家杜威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這一極具生命力和號召力的教育主張,對學校教育脫離現實生活,難以適應生活需要的弊端進行了抨擊,他指出:「如果我們的教育對於社會生活具有任何意義的話,那麼它就必須經歷一個相應的完全的變革」。①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也說過: 「寫作的根源在於自身的生活,脫離了生活,寫作就無從說起。」②這些話都充分表明:小學作文教學應當重新樹立與現實生活相聯系的語文教學觀。
作文作為學生豐富多彩的學習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形成過程應該是輕松愉快的,內容是血肉飽滿、生動有趣的,情感是色彩斑斕的。寫作應該是可以信手拈來的快意之事,而不是搜腸翻肚絞盡腦汁的苦差之事。當前,小學生厭作文、怕作文的根源主要是學生缺乏豐富真切的生活體驗。很多學生的生活圈子非常狹窄,同齡間少交流,少集體活動,再加上本身基礎知識不牢,閱歷淺薄,認識水平有限這就導致他們的生活積累、思想情感的貧乏,他們寫作常常會陷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再加上教師對作文的種種要求「立意要高遠,結構要模式,腔調要老成」,「聽話」的小孩子們就一一照辦了。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就有這樣的親身體會,「我八九歲的時候在書房裡『開筆』,教師出的題目是《登高自卑說》;他提示道:『這應當說到為學方面去』。我依他吩咐,寫了八十多字,末了說:『登高尚爾,而況於學乎?』就在『爾』字『乎』字旁邊博得了兩個雙圈。登高自卑本沒有什麼說的,偏要你說;單說登高自卑不行,一定要說到為學方面去才合適。」[2]從葉聖陶先生的經歷我們明白,教師以考試作為目標來進行作文教學只會讓學生的作文假話連篇,「封閉式」作文教學方式只會斷絕學生的寫作之源,因此為了讓學生享受到真正的作文生活,給他們營造一個輕松愉快、自然舒暢的作文環境,使他們的創作思緒能在開闊的意境中自由馳騁,我們就要改變長期以來習以為常的「封閉式」命題作文教學法,代之以富有濃郁生活氣息的生活化作文教學法。
所謂作文教學生活化旨在引導學生探究生活,獨立地去觀察分析生活,賦作文教學以生活的氣息、生命的靈性,全面提升學生的思想認識和作文創新能力。[3]
加分哦
B. 小學三年級語文試卷分析怎麼寫
一、試卷結構
本學期三年級語文試卷,考試時間為90分鍾,卷面分值為100分。由五大塊組成,第一部分為珍珠落玉盤;第二部分為滴水回合川;第三部分為學海拾貝;第四部分為閱讀天地。
二、試卷特點
1、從試卷編排特點來看,考查的內容較全面,有書寫習慣的檢查,成語和格言的積累和運用,聯系課文內容填空,個性化閱讀的表達,聯系生活進行習作等等,突出了試卷的綜合性和針對性。
四、學生答題分析
1、第一題看拼音寫漢字。個別學生把「嚴厲」的「厲」寫錯,「環繞」的「繞」多加了一點。這些都是粗心造成的。
2、第二題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有些同學馬虎大意。要求給正確的選項劃橫線,有些孩子寫成打勾了。
3、第三題要求選字組成詞語。這一題正確率比較高,只有個別孩子做錯。把「壯觀」的「壯」寫成了「狀」。
4、第四題按要求選詞語的解釋。這題失分較多,很多孩子不能正確理解這個詞語的語境,選詞錯誤。
5、第五大題選詞填空。正確率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九。掌握比較好。
第六大題給句子正確排序。學生的掌握情況較好。
6、第六大題、寫對聯、名言、古詩填空大部分學生都可以寫出來,就是個別字詞有錯誤,特別是給自己家寫一副對聯,這一題孩子錯的較多,說明平時的積累量還不夠,需要加強。
7、第八大題是兩篇課外閱讀 ,第一篇是《小院》,第二篇是《人類的朋友》。
(1)題型比較活,但是出的題目都不太難,只要孩子認真讀幾遍短文,都可以找到答案。
四、教學反思及建議
教學反思:
1、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不夠
從學生答題來看,大多數同學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答卷認真,字跡工整,卷面整潔,但少數學校的學生在這些方面還很差,字跡不夠工整,塗抹、修改的比較厲害,班級與班級之間試卷有明顯的差異,從學生的字體到卷面的整潔程度,說明與教師平時的要求和指導不夠。教師必須深入鑽研新課標,吃透新教材,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語文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提高學習能
C. 三年級下學期語文期中檢測試卷分析怎麼寫
一、整體情況分析。
本次語文期中測試,從整體看凸顯課改精神,以學生為主體,題型以開放為主。就內容看,主要測試一至四單元課文中要求識記的字詞及語文園地中出現的句子,這樣既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又能激發學生答題興趣,充滿了吸引力。題型結構合理,難易恰當,既能檢查學生對字詞掌握的情況,又能拉開分數。
二、內容及考核目的分析。
這次三年級語文期中試卷題型有 「看拼音,寫詞語」「給多音字組詞」「查字典」「詞語連線」「填合適的量詞」「給給加點字選擇正確意思」「連詞成句」「展示台」等。其題型較新穎,能貼進學生生活,覆蓋面較廣,既考查了學生對字、詞、句的積累、理解、運用的情況,又檢測了學生閱讀和寫作的能力,體現了《語文課程標准》的精神和要求。
三、考試結果及分析。
D. 三年級作文語文質量分析
生命賦予萬物以位置。當嬰兒哭著降臨人世時,他的哭聲便宣告天地間從
此有他的一個位置;當花兒開放、小草萌芽時,它們用無聲的語言訴說自己擁
有了位置;當旭日初升光芒萬丈時萬物都有其位置。
位置不可須臾或缺。當老人無聲無息地走向天堂時,當殘花凋零、枯草飄
搖時,當夕陽收盡蒼涼殘照悄悄走下山去時它們的位置仍在。
我讀過兩句話:悄悄地讓出多餘的位置,為心靈輕松而寧願遠離。我當時
不解其意,遠離,為什麼要遠離呢?又為什麼要讓出多餘的位置?難道擁有一
個屬於自己的位置有不妥嗎?
一天我去散步。正是秋風蕭瑟的季節,路邊的草木毫無生氣,只是一片衰
敗與凄涼。憔悴的枯葉在風中顫抖著,搖晃著,似乎要用殘力去對抗寒風,對
抗季節,卻不知,冬天已在眼前。我不禁閉上眼睛,因為我不忍看這番毫無意
義的對抗。
往前走,似有蝴蝶起舞原來是銀杏樹葉。它們在風中輕揚著,悠悠地墜落,
那麼坦然,那麼平靜,沒有絲毫矯飾與做作。它們把秋的內涵詮釋得如此淋漓
盡致,它們把生命的真實演繹得如此精彩生動。
是它們沒有留戀嗎?不,它們也深知枝頭的輝煌;是它們沒有依眷嗎?不,
它們也沉醉母親的庇護。但它們選擇了離開,選擇了飄落坦坦盪盪的飄落。因
為,它們更知道化作春泥更護花是一種更為高尚的舉動。於是,它們把位置讓
給了來年的點點新綠。
我恍然大悟。寧願遠離,不是逃避現實,放棄自我,而是順其自然、追求
怡然處得的逍遙。朱敦儒有言曰:不消計較與安排,領取而今現在,大概就是
說要讓出多餘的位置罷。史鐵生說那一天,我也將沉靜著走下山去。扶著我的
拐杖,這難道不是更為從容,更為安然,更為平靜的讓出與遠離嗎?
銀杏樹葉飄落的季節,真的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