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六年級上冊語文主題學習讀後感
怎樣寫讀後感:
多看前言,多引用作者的話,結尾用別人的評價.第一段寫故事梗版概,後面寫我的感受.還要有自己或權客觀的對重要人物或你喜歡的人物的評析.
我的看法:給自己的文章定一個主題,要求深刻又積極向上,思想高度越高越好.主要是你想表達什麼思想感情.寫景的能提升到熱愛大自然,寫情的能提升到.是偉大的,寫人就是.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B. 「讀書·感悟——希望伴你成長」——第二屆「希望之樹杯」讀後感徵文比賽活動總結
[「讀書·感悟——希望伴你成長」——第二屆「希望之樹杯」讀後感徵文比賽活動總結]
今年,是「讀書·感悟——希望伴你成長」讀後感徵文活動的第二年,「讀書·感悟——希望伴你成長」——第二屆「希望之樹杯」讀後感徵文比賽活動總結。在有了第一年的活動經驗後,此次第二屆活動也順利地舉行了。
活動初期,「希望之樹」愛心協會圖書部向6所學校發出了活動邀請。在2010年10月中旬,圖書部收到了來自其中5所學校的讀後感徵文稿件。每所學校都積極參與其中,我協會收到了同學們許許多多的作品,在此,非常感謝同學們對於活動的支持和熱情參與。
本次第二屆徵文活動共設置以下獎項: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優秀獎以及優秀組織獎。每一所學校設立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5名,並且從寄來稿件的學校中,根據各學校的實收徵文稿件進行獎項設置的調整,並在5所學校中選出一所學校評為優秀組織獎,讀後感《「讀書·感悟——希望伴你成長」——第二屆「希望之樹杯」讀後感徵文比賽活動總結》。
在收到徵文稿件並作整理後,「希望之樹」愛心協會各部部長開展了評分活動。實際收到徵文稿件共61份。每一份稿件都由各部部長親自評分,在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後算出平均分,依分數高低評選出各個獎項。保證比賽的公平、有效。
從同學們的作品中,我們看到了他們對只是的渴求和對未來的美好嚮往。這讓我們協會的每一位成員都感到很欣慰,我們建立的圖書室能夠真正發揮它的實用性,這是我們最希望看到的,也是建立它的目的所在。同學們看的書目分類極廣,可見,大家對於各方面的知識都有著濃厚的興趣。
在看了同學們的作品後,我們也感受到了同學們的好文筆以及蘊藏的才華。不少同學的文章中透出了他們積極進取的心態和對未來的憧憬。看得出,很多人都是從小就很有志向的人,相信這些可愛的孩子們,長大後一定會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棟梁之材。
此次讀書徵文活動圓滿舉行,成果累累。希望這樣的活動能給孩子們帶去更多精神財富。
「希望之樹」愛心協會
圖書部長
許晶晶
2010年12月5日
〔「讀書·感悟——希望伴你成長」——第二屆「希望之樹杯」讀後感徵文比賽活動總結〕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C. 讀後感徵文方案
[讀後感徵文方案]為體現我校童話教育特色,提高同學們的閱讀興趣和寫作水平,特開展本次經典童話讀後感徵文比賽活動,讀後感徵文方案。一、指導思想:營造童話校園氛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構建小學生健康的閱讀生活。二、活動主題:我閱讀,我快樂三、參賽對象:3~4年級學生四、比賽要求:1.請同學們從你所看的課內、課外童話書中選取一篇文章,反復品讀後,充分感受閱讀的快樂,寫一篇讀後感,題目自擬。2.內容健康向上,語言通順。不能只是簡單的引用原著並加上少許議論感受構成文章,而要對原作深入理解,精確提煉,溶入自己的見解感受,並聯系學習、生活進行深化,這才是好文章,讀後感《讀後感徵文方案》。3.字數不得少於250個。五.活動形式:(一)初選:12月14日前,由各班語文老師在班級進行初選,選送5篇作品參加校級評選。凡入選作品均有獎勵。(二)復選:12月15日,由校級進行評選,各年級設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9名。一、指導思想:為營建羊城書香校園氛圍,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豐富小學生的語言積累,構建小學生健康的閱讀生活,本學期廣州市小學語文教研會擬組織開展小學生暑期快樂閱讀讀後感徵文活動。二、活動主題:暑期快樂閱讀三、參加對象廣州市各校1—6年級全體小學生。四、比賽要求1. 學生可根據推薦書目自主參加閱讀活動。在認真閱讀書本的基礎上,充分感受閱讀快樂,並把自己的感受以讀後感的形式寫下來。2.低年段字數不限,中年段不少於350字,高年段不少於400字。可以圖文並茂,但要注意文字與配圖內容吻合。五、組織辦法:(一)以自願為原則參加活動。(二)採用市、區組織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六、活動形式:(一)初選:1.由各校評選,按比例選出入圍文稿送區參加復評。2.上交時間:第13周周五前上交。(二)復選: (參賽徵文表格填寫見附件)1.由各區評選,各年段選出12份作品送市評審。2.上交時間:第15周周五前上交。(三)定評:由市組織評審組按比例評出一、二、三等獎。定評時間:17周七、評獎辦法每年段將評出一等級24名、二等獎48名、三等獎若干名。評出優秀學校組織獎,優秀指導教師獎若干,並頒發獎狀。八、組織單位廣州市小學語文教研會〔讀後感徵文方案〕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D. 2016常州市七彩活動方案之寫讀後感
按照學校《七彩夢想讀書月」活動方案》要求,結合六二中隊學生實際,特製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發揮圖書功效,培養學生「好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營造知書達理、好學求進的書香氛圍,圍繞「閱讀夢想•七彩人生」理念,引導學生快樂閱讀、分享知識、共同成長。
二、 活動目標
1、培養學生讀書習慣,讓好書成為學生的朋友。
2、擴大學生閱讀范圍,營造書香中隊讀書氛圍。
3、引導學生體驗讀書快樂,增強學生讀書興趣。
三、活動口號
「我讀書,我快樂」
四、實施步驟
(一)組建班級圖書角
積極發動學生把自己的藏書拿出來共享,將家中閑置書籍拿出交換,提高圖書利用率。鼓勵學生為班級圖書角捐贈圖書,把「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轉化成學生的自覺行動和良好習慣,班級藏書人均不少於五冊。選好班級圖書管理員,做好圖書借閱登記,舉行「好書換著看」的活動。
(二)營造濃厚讀書氛圍
一是做好教室的環境布置,讓班上的牆壁、黑板會說話,充溢濃郁的書香。二是徵集讀書名言,製作書簽,互贈書簽,激發學生讀書熱情。三是充分利用課間,課前五分鍾等時間進行好書推薦、古詩誦讀、美文欣賞等活動,展示學生閱讀成果。四是充分發揮語文課、教室黑板報等陣地,宣傳閱讀的意義和作用,營造濃濃的讀書氛圍。五是每周舉辦一次讀書推薦、討論、欣賞活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等多方面的能力。
(三)舉辦讀書博覽會
在班級舉辦「讀書博覽會」,以「名人名言」、「書海拾貝」、「我最喜歡的___」、「好書推薦」等小板塊,鼓勵學生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看過的新書、好書,交流自己在讀書活動中的心得體會,在班級中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匯報活動,如欣賞精彩片斷、好詞好句、名人名言,交流心得體會,讀書感悟等展示讀書成果。
(四)搭建展示平台
一是培養學生每閱讀一本書,就填寫一次「閱讀記錄表」習慣。反饋表上要求學生填寫好作者、主要內容、精彩片斷、讀後感等,以此達到讀有所思、讀有所獲的效果。二是建立讀書成長冊(也叫采蜜本),每個學生都要建立一本「讀書成長冊」,將讀書活動中讀到的精彩片段、好詞好句、名人名言、心得體會,參加讀書實踐活動的作品,獲獎情況等記錄下來。三是倡導學生寫好讀書筆記,辦好手抄報,培養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四是開展讀書競賽與交流。組織學生開展經典誦讀展示、讀書經驗交流、報刊剪輯展示等系列活動。展示個人、班級風采,提高讀書興趣,增強班級文化氛圍及凝聚力。
(五)開展「書香中隊」創建活動
圍繞「書香中隊」、「書香家庭」創建評選活動,評選班級讀書小明星、藏書大王、小博士等,在各種評比鼓勵下,讓好書陪伴學生,讓藏書成為一種習慣,讓讀書變成一種樂趣。
總之,讀書使人明智,讀書使人聰慧,讀書使人高尚,讀書使人文明,讀書使人明理,讀書使人善辯,充分利用現有條件,讓學生快樂讀書,給學生以展示自我的舞台,讓書成為學生的朋友,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提高審美情趣和人文底蘊。讓每一位學生都想親近書本,喜愛讀書,學會讀書,養成熱愛書籍,博覽群書的好習慣。並在讀書實踐活動中,與大師對話,為精神打底,為人生奠基;與經典為友,與博覽同行,開拓廣闊的視野。
E. 語文六年級主題學習上冊讀後感。快......
語文主題學習讀後感
蘇霍姆林斯說:「不要靠補課,也不要沒完沒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閱讀,閱讀,再閱讀。」大量閱讀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語文素質,以韓興娥老師為代表的濰坊派用教學實踐向小語界例證了「海量閱讀」的絕佳優勢,那麼同樣作為農村普通學校,我們的學生能否通過走「主題學習」之路,也踏上閱讀快車道、大幅提升語文素養呢?基於此,本人於十月初認真研讀了《小學語文主題學習》、《踏上閱讀快車道》兩本書。
韓興娥老師在課堂40分鍾之內進行「海量閱讀」,「兩周上完一冊教材,三年級學完六年級教材;二年級識字量達到2500字,三年級認識3000個字,完成小學階段的識字教學任務;低年級一學期課堂閱讀量平均達到50萬字,中高年級一學期課堂閱讀量平均達到100萬字;唯一的家庭作業是循環日記,而全班成績卻一直名列前茅……」時至今日,山東濰坊已有千餘所學校投入到韓老師的「海量閱讀」實踐中。「海量閱讀」固然是符合教學規律和社會需要的方法,但是,韓老師也有無奈的時候——「每當考試前兩周,就停止海量閱讀而給孩子們做卷子補課,以免因考試出了問題連坐到海量閱讀實驗的進行!」是啊,韓老師給孩子們閱讀的文章大多是傳統文化的內容,比如《論語》、《弟-子規》、《三字經》等。很顯然,這些閱讀材料從語言風格到表現內容都和現行《語文》課本中的課文不盡相同。也就是說,孩子們「海量閱讀」的材料和現行的《語文》課本沒有直接的「語文」關系,這是孩子們雖然閱讀量不少,但是考試卻有些困難的原因。如果韓老師將閱讀的內容盡量向《語文》的課文靠攏,將《語文》課本中出現的「字、詞、句、段、篇」以另一些文章的形式呈現給學生作為閱讀材料,使學生每讀一篇新的文章,無異於在復習《語文》課本,讓孩子們的「海量閱讀」走的還是《語文》課本的語言文化體系的路子,考試就不會有遺憾了。
小學語文主題閱讀的實踐研究依託一整套的主題閱讀叢書展開,不僅方便了實驗學校教師,更使得孩子們「海量閱讀」的內容與《語文》課本保持一致:進度相近、文章相似。課本好似一條主線貫徹學期始終,讓它像風箏的線一樣,牽連起一切「海量閱讀」所添加的相似閱讀內容,讓學生始終圍繞《語文》課本的主題、進度和廣度擴展閱讀。《語文課程標准》中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小學語文主題學習正是以此為出發點,圍繞一個單元主題進行教學設計,學一篇帶一串,教學密度高,容量大,綜合性強,真正體現了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也便於新課程標準的落實。主題學習是圍繞一定的主題,把多篇文章、多種信息多角度地組合在一起,通過多個文本間的碰撞交融,在注重過程的生成理解中,促使學生在圍繞主題的不斷的閱讀對話中獲得整體的閱讀經驗和情感體驗。當然,這還不是語文主題學習的全部內涵,語文實踐活動、整本書的閱讀交流指導也都是「很重要的學習」。
如果說韓興娥老師的「海量閱讀」實踐的意義是「摸著石頭過河」後「發現了新大陸」,那麼「語文主題學習」則為我們打造了一艘僅配備了羅盤的航母,動力、航速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和調整。當下,起航是第一步!
F. 小學六年級語文讀後感格式
《書名》讀後感
或
讀《書名》有感
又或者-----------(讀書的簡短感受.概括等)——讀《》有感
例子:一個美麗女子的生命絕唱——讀《花田半畝》有感
G. 六年級語文主題讀後感
小學六年級語文讀後感
《吶喊》是魯迅先生自《狂人日記》後的第二本經典小說集,它是中國的名著。同樣也是世界的名著,這本書中有些文章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例如有《故鄉》,《葯》,《孔乙己》等等魯迅先生的名作。在《藤野先生》中魯迅先生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在日本的首都東京留學時,看到和聽到當時中國人民的麻木不仁從而使魯迅先生強烈的國意識蘇醒,醫學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因此他棄醫從文,從此投身文學的知識寶庫中。魯迅先生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八個字來概括了那時的中國人民,以及對於他們的憐惜和悲傷。《孔乙己》中那個因為家境貧困好吃懶做,無所事事,社會層次低而又嚮往社會上流階級的生活的孔乙己,從孔乙己在澡堂是人們取笑的話題,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為職業,在最後因為偷了有錢人的書後被打折了腿,最後還是默默地離開了人世。《故鄉》中那個見什麼人說什麼話的「豆腐西施」,還有和劇中主人公從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銀項圈的小英雄閏土見到老爺時歡喜而又凄涼的神情,從而體現了當時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勢力壓迫和打擊下的情形,而《葯》則更能夠淋漓轉載自百分網 http://www.oh100.com,請保留此標記盡致地表現這一點。文中凶暴殘酷的劊手康大叔,因為小兒小栓的癆病而拿出所有家檔去買了個人血饅頭的華老栓,和那些在茶店裡議論紛紛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為革命而被處死,最後用自己的血作了人血饅頭而犧牲的人,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了當時社會的狀況,康大叔的殘酷,卑鄙,仗勢欺人。華老栓的愚昧,迷信,麻木,茶客們的盲從和人與人之間的勢利,夏瑜的英雄氣概但是完全脫離群眾的革命是無法成功的。當然,在《吶喊》這本書中,像這樣的文章還有許許多多,魯迅先生寫這些文章是為了讓當時的中國人民看了以後,能夠清醒過來。魯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帶有諷刺意味的語言,憤怒而又帶有鼓勵的語氣,激勵著當時半夢半醒的中國人,用帶有指責和批評的語言,說明當時社會的黑暗,表現了魯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龍——中國,早日蘇醒,重整我中華雄威!中國經過幾十年的歷史,從封建社會走向了社會主義社會,向共-產主義社會而邁進,這是經過我們許許多多的勞動人民,經過了幾代的國家領導,才走來來的,我們要繼續努力,為共-產主義而奮斗!同學們,讓我們站起來,為我們的美好明天而奮斗吧
H. 開展小學語文興趣活動具體方案,故事會,書法比賽,等...
開展構建「有效課堂」活動實施方案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縣教委、進修校進一步加強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工作,我校的教育教研圍繞這一主題,如何提高課堂效率,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的主渠道作用入手,努力探索「有效性課堂教學」元素構成及教學方法,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的發展和學生主動發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特製定學校活動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素質教育為導向,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的,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的主渠道作用,努力探索「有效性課堂教學」元素構成及教學方法,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的發展和學生主動發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基本原則:
1、實踐性:本著「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原則,將研究貫穿於教學始終,堅持在學習中研究,在研究中實踐,在實踐中領悟,在領悟中升華。
2、全員性:所有任課教師是實踐的主體,每位教師都要積極參與教研。
3、互動性:通過互相聽課、評課營造平等研討的平台,構建互動的研究方式,在思維碰撞中形成共識。
4、反思性:採取教學隨筆、課後反思等形式,讓教師反思課堂教學行為,引導教師對教學問題進行研究、反思、總結,對教育信息進行收集、處理、共享。
三、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的開展,讓「規范課堂」成為需要,讓「反思課堂」成為習慣,讓「有效課堂」成為素養。
2、提高課堂效率,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四:活動形式
數學學科:
以「理論學習,教學設計,集體備課,講課評課,反思研討」為基本形式。全體教師要認真學習《數學課程標准》,把握好學段教學目標和各學段四大知識領域的具體教學目標。對每一個課時教案,能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確定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目標。充分發揮資源共享優勢,利用教研組的集體備課、學科網站和其他的網路資源,設計好每一個課時教案,充分預設課堂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並在教學中做好預設與生成的處理。要正確把握好情境創設、合作探索、自主練習三大板塊的聯系和時間的分配。對創設的情境要有針對性、科學性和實效性,盡量縮短情境創設的時間。在合作探索環節,教師要正確處理好「接受學習」和「自主探究」的關系。在學生動手操作之前,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明確操作的要求,把握好「放」與「收」的時間,決不能因為探索時間過長而影響自主練習的時間。要加強練習的設計,體現練習的層次性和思考性。新授課每課時自主練習的時間要盡量控制在10分鍾左右,使學生每節課所學的知識得到鞏固並做到堂堂清。
2、加強「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
何謂高效課堂?可用七個字加以衡量:真、實、新、活、情、特、效。①真:真實、真誠、真為。真實即教師要尊重事實、講究實際;真誠即用「心」去上課,用真誠感染自己的學生;真為即教師要真正的關注學生,做到因班施教、因材施教。②實:教學目標實、教學內容實、方法手段實、學習指導實。③新:觀念新、設計新、評價新。④活:問題提出活以激起學生興趣和思考;學生活動活以使學生主動參與且積極探究;教師調控活以使課堂動靜結合,活而不亂。⑤情:教學激情,教師教學要有感染力;教材情感,教師對教材的體悟要深刻;人情即教師要有親合力。⑥特:鮮明的教學特長及特色。⑦效:教學效果及效率要高。實現高效課堂,在理解了七要素的內涵後,還應把握「三講」「三不講」原則。三講:易錯、易漏的知識講;重難點講;有擴展性內容的知識講。三不講:學生會的知識不講;通過自學能學會的知識不講;講了學生也不會的知識不講
小學數學四課型課堂教學常用模式如下:
新授課:創設情境,提出數學問題——自主、合作探究,建立數學模型——自主練習,應用拓展。
練習課:創設情境(導入)——分層練習(基本練習、提高練習、綜合練習、發展練習、應用練習)——矯正評價,總結歸納。
復習課:揭示課題,明確目標——回憶梳理,形成網路——練習矯正,形成技能——課堂總結,突出重點。
講評課:概述測試成績——錯因探究——自我矯正——反饋練習,拓展鞏固——講評小結。教學模式的主要任務是形成一種學習環境,以最適宜的方式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但是沒有一種模式是為完成所有類型的學習或者是為適用於所有學習風格而設計的。當前,教學模式正從單一性向多樣性發展;從以「教」為主向重「學」的方向發展;從經驗歸納型向理論演繹型發展。作為一個優秀教師,不能只會運用一種教學模式,而應該靈活運用多種多樣教學模式,才會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語文學科:
結合其他學校先進的經驗,根據相關理論以及《語文課程標准》,現在很多前沿學校提出了新課程理念指導下不同課型的教學模式:
講讀課:預習——質疑——討論——點拔——拓展
自讀課:引導——自學——練習——小結
文言文:讀——譯——論——背——練
綜合學習課:導讀——導編——導演——導評
一種成功的教學模式應該是怎樣的呢?
它應該具有以下特徵:
1、完整性
任何教學模式都是由一定的教學理念、主題、目標、程序、策略、內容和評價等基本因素組成,本身具有一套比較完整的結構和一系列的運作程序,體現出理論上的自洽性和過程上的連續性。
2、操作性
教學模式是一種簡化了的教學思想和理論,它通過某種便於理解的教學結構和易於操作
的教學程序,把某些抽象的、純粹的理論用比較具體的、形象的形式反映出來,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一個簡單易行的教學行為框架,使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能夠理解、把握和運用教學理論。
3、穩定性
教學模式是在一定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形成的教學結構和活動序列的結合體,它通過概括教學經驗,去粗存精,抽取出重要的教學要素組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學活動的普遍性規律,因此具有相對穩定的特性。
4、靈活性
雖然教學模式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但這並不意味著它是一成不變的,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隨著學科的特點,教學內容,現有教學條件和師生水平的不同,我們需要作出相應的調整,此外,教學模式是一定社會的產物,隨著社會發展的變化,教學模式也不斷的吐故納新,只有這樣教學模式才能永葆青春活力。
一種教學模式的提出,希望對大家有一定的借鑒意義,但由於教學對象,教學內容的復雜多變,教學模式又不能機械套搬。最終我們還是要回到教育觀:促進學生的發展,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學習方法的完善,以此作為我們構建有效課堂的行動准則。
五:具體措施:
(一)成立機構
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教導主任、各學科教研組長為組員的領導小組。
(二)加強學習
1、學習素質教育和新課程理論。
2、撰寫《有效課堂構建之我見》論文,交流學習。
3、充分利用我校市級、縣級骨幹教師的榜樣帶頭作用,對其他教師進行指導和培訓。
(三)組織實施
按照「集體備課」 「課堂示範」 「評議反思」 「修改完善」 「課堂檢驗」的路子組織實施,構建「有效課堂」。(不同學課,不同類型的課如何構建有效的教學模式有待探索)
組織過程中應注意:1、成立各科合作小組,確定示範教師,人人上優質課,展開聽評課活動。2、教師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突出「有效」。3、領導小組督促檢查,將有效課堂和教學常規的落實結合起來,確保活動扎實有效地進行。
六、實施步驟
(一)、組織發動,學習討論。
(二)、試驗探索,初步實施。
(三)、全面推廣、總結提升。
3.注意事項:
(1)理清三個層次:品悟-欣賞-評價
品悟理解:理解課文內容是閱讀的核心,也是從語言文字中獲得意義的過程。對課文的理解是有層次的,有對本義、引伸義、深層含義的理解,也有對「不言之意」的領會,這些都和學生的經驗、知識、思維能力相關。對意義的把握是由淺入深的,教師要根據年級不同引導學生以「讀」代「悟」,以「悟」代「解」,逐步實現學生與文本的交流。切不可硬性分析,以「講」代「悟」。
欣賞朗讀: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課文中優美的形象、深刻的意蘊、豐富的情感以及用詞造句的色彩、語言節奏的強弱、情調和風格特色等進行欣賞朗讀,使學生獲得審美享受、感情陶冶、精神凈化。
評價積累:學生在對課文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課文的選材、結構、表達手法進行評價模仿,這是閱讀教學實現讀寫結合的重要環節。
(2)抓住重點句段。
「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問題,如:在文章結構中起關鍵作用的詞語,表現文章中心的語句,突出文中人物性格、品質的段落,描寫和表現手法上的精彩處,學生讀書後最困惑的地方,引發研究學習的知識點,新出現的語文基本功訓練內容,如文章中第一次出現的詞語、句式、描寫手法等。
(3)重視個性化閱讀
閱讀是學生和作者平等的對話,是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由於每個學生的生活積淀、文化底蘊、審美情趣千差萬別,閱讀中的理解、感悟、思考也是千差萬別的,所以閱讀是一種個性化行為。因為學生常常根據語文的特點,運用直覺、頓悟、感悟等來感知課文,使得培養語感具有不尋常的意義。因此,重視個性化閱讀,培養學生的語感是這一環節的必要內容。
⑷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針對不同風格的課文,採用合適的方法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豐富的學習情境中體會、感悟,提高學習效率。
第四環節:回歸整體,深化提高
1.學習目標:整體回讀全文,化零為整,融會貫通。
2.操作要領:遵循由整體——部分——整體的閱讀規律。
不管是以自然段或者意義段為單位進行閱讀反饋,還是以關鍵詞或重點句貫穿閱讀反饋全程,從讀通階段的「整體」過渡到讀懂階段的「部分」,是符合閱讀教學規律的,但最後還應回到整體,通過完整地誦讀,將讀懂的各個部分聯系起來,融會貫通,進一步「入境悟情」,增強閱讀效果。
3.注意事項:根據課文內容及教學重點靈活選擇讀書方式——分自然段讀、指名讀、配樂讀、分角色讀……
第五環節:適當拓展,學用結合
1.學習目標:鞏固基礎知識,拓展閱讀空間,提升應用能力。
2.操作要領:進行背誦、寫字、詞句積累、運用等方面的訓練,適當進行拓展延伸,提高語文知識的應用能力。
⑴通過誦讀——豐富學生記憶
誦讀記憶是積累語言的重要方法。在課堂教學中一要引導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讀感受課文的文質兼美,體悟情的自然流動,在一遍遍誦讀中提升語感,豐富語言;二要重視背誦的指導,可看板書背、看圖背、表演背、比賽背、情境背等等。
另外,除課文中要求背誦的以外,教師可酌情推薦,能激發學生真實情感的、有利於學生寫作的句段也可要求熟讀成誦,鼓勵學有餘力的孩子多背多記。
⑵通過摘抄——練就學生慧眼
就一篇課文來說,所學到的詞語、接觸到的句式、經典段落很多,教師自己先要有一雙慧眼,把目光放在發掘課文中學生的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沒有的或者不常出現的句式上,尋找出課文語言和學生語言的差異之處,來確定本課的積累目標。
其次,教師要教給學生一些積累的基本方法。例如,拿到一篇文章,應先指導學生在閱讀中圈圈點點,勾畫出自己認為比較有價值的詞句和段落,並把自己的閱讀感受進行簡要的批註,這樣有助於培養學生讀書時自覺摘抄的習慣。指導學生摘抄的過程,就是讓學生練就一雙慧眼沙裡淘金的過程,使學生在課外閱讀中也能有效地積累語言,並養成隨手摘抄的好習慣。
但要注意的是,由於低年級孩子書寫技能差、速度慢,因此對摘抄的要求不能高,量也要盡力控制。
⑶通過講、演——使學生內化課文語言
低年級有很多故事情節強的課文,對於這一類文章可採用講故事、演故事等方式積累語言。這種形式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提高語言和思維能力。在教學中,講、演的過程就是學生把課文語言內化為自己語言的過程。
⑷通過遷移——使學生運用書面語言
通過熟讀、背誦形成的語言積累,還要經過遷移性的運用練習,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才能逐步實現內化,從而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如用新學的詞語造句、仿寫富有感染力的句子、仿寫能激發聯想和想像的段落、為情節跳躍處補白等。
3.注意事項:
(1)字、詞、句、段的積累和應用要根據教材的不同來處理,不必面面俱到。以適合學生的接受能力為宜,不增加負擔。
(2)課文內容的拓展延伸,要根據課文內容的不同設計富有啟發性的問題,以拓寬學生的視野,有些問題讓學生走出課堂,自己去尋找答案。
模式所描述的只是課堂教學的大致流程,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實際對其進行調整和整合,合理的安排在課時內容中。教學應該有一定的模式,但不能模式化,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創造性的去應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