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諾貝爾小時候的故事500字
諾貝爾(1833-1896),瑞典斯德哥爾摩市人。一生主要從事炸葯的研究和製造,此外,對化學、光學、機械學、生物學、生理學及槍炮製造也有一定的研究,並有許多發明。一生獲得的專利有355項。諾貝爾臨終前立下遺囑,將自己的全部財產贈給對人類的和平與進步事業有卓越貢獻的人,諾貝爾獎由此設立。
1833年10月21日,諾貝爾出生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市的一個機械師兼化學家的家庭。
諾貝爾的父親墨紐•諾貝爾,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只在學校里學過建築,後來當上了建築工程師和機械師。身為機械師的他對化學實驗卻有濃厚興趣,一有空就做炸葯實驗。母親安德麗爾•姬賽出身於農民家庭,具有非凡而堅韌的品質,吃苦耐勞,心地十分善良。
母親一共生了8個孩子,有5個相繼夭折了。諾貝爾出生時身體不好,面色蒼白,沒有一點兒活力。在母親的百般呵護下,瘦弱體虛的諾貝爾竟奇跡般地活了下來。到了上學的年齡,諾貝爾不能與同齡的孩子一同到學校去,只能躺在家裡的床上看書。家裡太窮,諾貝爾剛懂事便常遭別人的冷落和歧視,有的鄰居湊到一塊兒議論說:「這孩子永遠不會有出息!」
諾貝爾8歲時,母親便設法送他到斯德哥爾摩市一流的雅克布斯小學讀書,與兩個哥哥同在一個學校。由於健康原因,他不能經常到校,許多時間是在母親身邊度過的。諾貝爾在家裡讀書、畫畫、寫作文等,非常認真刻苦。母親不僅讓諾貝爾學習,還讓他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如澆花、鋤草、清除垃圾等,以增強他的體質,培養他愛勞動的習慣。她還鼓勵諾貝爾和他的哥哥們一起到斯德哥爾摩市郊去採集奇花異草,使他們從小就對豐富多彩的大自然產生濃厚的興趣。
盡管諾貝爾上課時間不多,但由於他學習特別刻苦和天資聰明,在同年級82名同學中,他獲得了第一名的優異成績。
父親經歷豐富,見多識廣,他了解國內外許多科學家的奮斗史,常常給諾貝爾講科學家的故事,鼓勵兒子做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父親經常做炸葯實驗,諾貝爾常在旁邊觀看,還不時地問這問那。一天,8歲的諾貝爾見父親正在做實驗,便問道:「爸爸,炸葯能傷人,是可怕的東西,你為什麼要製造它呢?」父親把他拉到旁邊,認真地回答道:「炸葯的用處很大,它可以用來開礦、修路,發展工業離不開它啊!」諾貝爾若有所悟地點點頭,對父親說:「那我長大了也要像你一樣製造炸葯。」父親拍拍兒子的肩膀,鼓勵道:「造炸葯需要很多知識,你要先好好讀書才行。」
搞炸葯實驗具有很大的危險性。諾貝爾10歲那年,父親搞炸葯實驗時發生爆炸事故,不僅自家全部房屋化為灰燼,還引起了街坊鄰居的痛恨,他們一家在當地呆不下去了。父親只好應俄國人的邀請帶領全家遠走他鄉,來到俄國彼得堡工作。
初到俄國,由於諾貝爾不懂俄語,不能進當地學校繼續學習,只好輟學在家。為了不荒廢孩子的學業,父親為孩子請來了一位名叫尼古拉•吉寧的優秀家庭教師,輔導他們學習數理化。這位家庭教師工作十分認真,常常考核他們的學習成績,並向父親匯報他們的學習情況。學習之餘,孩子們在父親的實驗工廠里,跟隨父親從事各種創造發明,如幫助研究設計水雷、水雷艇、大型發動機和炸葯等,他們從中學到了許多科學知識。
諾貝爾直到16歲還一直在家接受家庭教師的教育。隨著年齡的增長,諾貝爾既表現出科學研究方面的天賦,又對文學具有濃厚的興趣,很有發展潛力。將來究竟走哪條路呢?父親的初衷是想讓兒子走科學研究的道路。他意識到:要孩子有獻身科學的堅定志向,必須使他真切體驗科學研究對社會的作用和意義,不能讓孩子老呆在家裡接受家庭教師的教育,必須讓他走出去,去接觸世界先進科學,了解工業革命在各國的發展情況,從而自願作出選擇。於是,一個宏偉的計劃在父親頭腦中形成了。
1850年,諾貝爾已滿17歲。一天,父親對他說:「孩子,你已學會了幾門外語,身體也結實多了,到國外去走一趟吧。一個人多見些世面,會有不少好處的!」諾貝爾一聽十分興奮,這個建議正合他的心願,他一直盼望有一天能看到外面那精彩的世界,現在機會來了。於是他爽快地答應了,並問父親道:「我出去的任務是什麼?」父親微笑著說:「你主要是學習各國的科學技術。」
就這樣,17歲的諾貝爾第一次隻身離家,飄洋過海,以工程師的名義首先來到美國,在很有名氣的艾利遜工程師的工場里實習。實習期滿後,他又到德國、義大利、法國和英國考察。在歷時4年的實習和考察期間,他到大學研究所參觀各種實驗,與科學家、教授及大學生交談。出於對文學的愛好,他還到劇場看戲,參觀美術館,並結識了一些文學家和藝術家。更為重要的是,他還掌握了英、法、德、俄等國文字,深入地了解了各國工業發展的情況以及炸葯的廣闊應用前景。這次考察使諾貝爾更加堅定了小時候曾立下的從事應用化學研究和改進炸葯的志向。他考察回來後,便明確地向父親表達了這一願望。
⑵ 小學五年級語文課文諾貝爾這篇課文的段意
1.(1-2):簡要介紹諾貝爾獎的授獎儀式。
2.(3-9)諾貝爾發明炸葯的經過。
3.(10):簡要介紹諾貝爾立下遺囑設立諾貝爾獎。
⑶ 作文《我喜歡的一篇課文》課文「諾貝爾」
我喜歡的一篇課文
1.說起我喜歡的一篇課文,那就要數第21課《諾貝爾》了。這篇課文從諾貝爾的研究過程中間接地告訴了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持之以恆才能做好。這句話既是這篇課文的特點又是我喜歡這篇課文的原因。
我記得這篇課文有一句話重點介紹了全文——就是那句「為了發明炸葯,諾貝爾投入了他的整個生命。」也就是說,諾貝爾為了發明炸葯,畢生孜孜不倦地再鑽研、研究。這個句子讓我理解到了諾貝爾堅持不懈、不斷努力的偉大的無私奉獻精神。還有一句就是「巨大的爆炸聲震撼著大地,滾滾的濃煙從實驗室里湧出來。」但我從這句話里體會到,那巨大的爆炸聲不但震撼著大地,也震撼著諾貝爾的心!因為在此時此刻也證明諾貝爾他終於成功了。那滾滾濃煙就是為他的成功所放出的煙花!而我更從那句「成功了!成功了!」的聲音中聽出:他又為人民做出了一個巨大的貢獻——固體炸葯「黃色炸葯」。
仔細的想一想,如果我們能像諾貝爾一樣有著堅定不移、持之以恆的精神,還有什麼事情是我們做不成的呢?假如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了什麼難以解決的問題,我們就就此作罷,換做是你你會甘心那樣就放棄嗎?讀了這篇課文讓我深有體會,做事不能輕易放棄,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或許,我沒有諾貝爾那麼聰明;或許,我沒有諾貝爾那麼勇敢;或許,我沒有諾貝爾那麼偉大,但我一定會向諾貝爾學習,只要堅持不懈,不斷努力,一心為民,我們就會向成功邁進一大步。到了那時候,成功終究是會屬於我們的。一定要堅持下去,因為我們必須獲得它——成功。
2.我從一年級到五年級學過數不盡的課文,那些課文就像滿天繁星,每一顆都在閃爍在我的心裡,在我的心裡有一顆最亮的課文」諾貝爾「。
你們會問我為什麼喜歡課文,我會說:」這裡面寫了諾貝爾發明炸葯的艱難過程,和諾貝爾是怎樣勝利的,他這樣的生活隨時能不去做而他沒退出因為這是他的理想,一個人有了一個理想就會得到一雙翅膀,讓你沖向美好的未來。
在實驗中,他的父親和弟弟發生了不幸。面對親人的傷亡,諾貝爾非常悲傷,但諾貝爾沒有氣餒,最後他終於製造出固體炸葯。
諾貝爾在逝世前立下遺囑,把他的200萬英鎊存入銀行,用每年的利息作為獎金。
諾貝爾這種博大的胸懷,奉獻的精神和對全人類的熱愛,同時時也激勵著越來越多
的英雄豪傑,獻身科學,極大促進了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交流。
讓我們一起去學習諾貝爾的精神,一起去尋找這雙夢想的翅膀
⑷ 首屆諾貝爾獎頒發教案課文主體部分詳寫了什麼內容,略寫了什麼內容
詳寫了獲獎人物及其貢獻,略寫了諾貝爾獎的發展。
詳寫內容:德國的倫琴發現了版X射線(物理學家)權;荷蘭的范托夫發現了化學動力學定律和滲透壓定律(化學獎);德國的貝林在血清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生理學或醫學獎);法國的普呂多姆在詩歌創作方面頗有建樹(文學獎)。迪南和帕西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略寫內容:諾貝爾獎由4個機構(瑞典3個、挪威1個)頒發,從按諾貝爾遺囑建立的基金中撥款。1896年諾貝爾逝世時,其巨款用來設立諾貝爾獎金。
(4)小諾貝爾一年級語文擴展閱讀:
《首屆諾貝爾獎頒發》選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聞佳作》,這篇新聞所報道的是首屆諾貝爾獎頒發的具體情況。文中詳細列舉了獲獎者的國籍、姓名、所獲獎項和所作貢獻。同時也明確了頒獎機構,頒獎時間、地點等等,這篇新聞事實准確,內容詳略得當,是新聞中的佳作。
課文還入選了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2017年秋季修訂版),由衛東參與朗讀。
⑸ 《首屆諾貝爾獎頒發》這篇課文的語言有什麼特點
語言特點:語言生動、真實。
所報道的是首屆諾貝爾獎頒發的具體情況。文中詳細列舉了獲獎者的國籍、姓名、所獲獎項和所做貢獻。同時也明確了頒獎機構,頒獎時間、地點等等。
主體部分寫了首屆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情況,略寫了頒獎,時間和地點,還略寫了資金來源和兩權分離。 因為首屆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國籍、姓名、所獲獎項和所做貢獻這些情況是整篇新聞要報道的重點,能更好地突出中心,所以要一一列舉,進行詳寫;而其他方面,如頒獎、時間、地點和資金來源不是新聞的重點,只需交代清楚無需詳寫,這樣安排詳略能更好地突出中心。
(5)小諾貝爾一年級語文擴展閱讀:
《首屆諾貝爾獎頒發》是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2017年秋季修訂版)新選入的課文[1-2],由衛東參與朗讀 。
這篇課文選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聞佳作》,這篇新聞所報道的是首屆諾貝爾獎頒發的具體情況。文中詳細列舉了獲獎者的國籍、姓名、所獲獎項和所做貢獻。同時也明確了頒獎機構,頒獎時間、地點等等,這篇新聞事實准確,內容詳略得當,是新聞中的佳作。
按照傳統,在諾貝爾獎各獎項得主全部確定後,頒獎儀式在每年的諾貝爾逝世紀念日——12月10日舉行。除和平獎在挪威首都奧斯陸頒發以外,其他獎項都在斯德哥爾摩頒發。頒獎儀式隆重而簡朴,每年出席的人數限於1500人至1800人之間,男士要穿燕尾服或民族服裝,女士要穿嚴肅的晚禮服,儀式中所用的白花和黃花必須從義大利的聖莫雷運來,諾貝爾正是在這座城市去世的。
根據諾貝爾遺囑,在評選的整個過程中,獲獎人不受任何國籍、民族、意識形態和宗教的影響,評選的唯一標準是成就的大小。但也有人指出,諾貝爾獎特別是和平獎在評選過程中有時仍受政治等因素影響。
諾貝爾獎評選的全過程都是保密的,而且沒有復議。在發表最後結果時,也只有獲獎人的姓名和簡要理由。除公布最終獲獎者的名字外,候選人名單在50年內都不對外公開。即使過了這一時限,也僅供研究諾貝爾獎的專業人員查閱。諾貝爾獎各頒獎機構都極為強調其嚴格的獨立性。即便是瑞典和挪威政府,對評選結果也不能施加任何影響
⑹ 諾貝爾在哪篇小學課文中出現
諾貝爾
五年級下冊
每年12月10日下午4時30分,在瑞典王國首都斯德哥爾摩,都要舉行一次世界性的盛會——諾貝爾獎的授獎儀式。
為什麼要在斯德哥爾摩舉行這個盛會呢?因為1833年10月2 1日,諾貝爾就誕生在這兒。為什麼要在12月10日下午4點半頒獎呢?因為這是諾貝爾逝世的時間。
諾貝爾一生在機械和化學方面有過許多發明,而他最突出的發明是炸葯。
小時候,諾貝爾看到工人們在荒山野嶺用鐵錘砸石頭,他想,為了開通一條鐵路或公路,要付出多麼艱苦的勞動啊!要是能夠發明一種東西,一下子就把大山劈開,該有多好!
以後,諾貝爾就把興趣放在炸葯的發明上。最先,他與父親、哥哥一起,發明了一種液體炸葯。這種炸葯威力十分強大,很快風行全世界。人們把它稱為「諾貝爾爆炸油」。
然而,液體炸葯在運輸中非常容易爆炸。怎樣使炸葯能夠安全運輸呢?諾貝爾開始了新的研究。1864年6月3日諾貝爾實驗室在一聲巨響中化為灰燼(jìn)。諾貝爾的弟弟被炸死,父親被炸成殘廢,但諾貝爾毫不氣餒。
在朋友的幫助下,諾貝爾租了一條大船,在瑞典首都附近的馬拉倫湖上搞實驗。經過四個年頭幾百次的失敗,到1 867年的秋天,終於製造出能夠安全運輸的固體炸葯——黃色炸葯。這種炸葯必須引爆後才能爆炸。為此,諾貝爾又發明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引爆裝置——昏管。從此,劈山築路,打通隧道,開鑿礦井,再也不要用人力去一錘一錘地砸了。
諾貝爾為了發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葯,連續不斷地加緊實驗。有一次,他在實驗室里親自點燃了導火線,雙眼緊盯著緩緩移動的火星。近了!近了!火星已經接近炸葯了!諾貝爾的心怦(pēng)怦直跳,但雙眼仍然盯著炸葯不放。轟!巨大的爆炸聲震撼著大地,滾滾濃煙從實驗室里湧出來。人們慌忙趕來,齊聲驚呼:「諾貝爾完了!諾貝爾完了!」
突然,一個滿身鮮血的中年人沖出濃煙,高舉雙手呼喊著:「成功了!成功了!」他,就是諾貝爾。
為了發明炸葯,諾貝爾投入了他的整個生命。1896年,諾貝爾在義大利逝世。臨終時,他立下遺囑,把他100多種發明的獎金何專利費共200萬英鎊(bàng),全部存入銀行,用每年的利息作為獎金,分別獎給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或醫學、文學、和平五個領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
⑺ 五年級我最喜歡的一篇課文諾貝爾
說起我最喜歡的一篇課文,我一定會不假思索的告訴你【滴水穿石的啟示】回。
我特別喜歡這答篇課文。因為那微不足道的水滴竟能滴穿石頭,它們這種鍥而不舍、目標專一、日雕月琢的精神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讀罷全文,文中立志學醫的李時珍、孜孜不倦的愛迪生、堅持做畫的齊白石,他們都有著滴水穿石的精神。李時珍走遍了大半個中國,終於寫成了醫學巨著【本草綱目】,愛迪生從小就自謀生計,竟擁有一千多項發明專利權!齊白石老人就是到了晚年,也仍然堅持作畫三幅。讀到這里,我不有得想到了上個暑假練書法時,由於沒練多長時間,字寫得不好,於是,我就開始打退堂鼓了,要不是媽媽在一旁輔導我,我的書法更不好了。和文中的水滴比起來,不這是鮮明的對比嗎? 雖然那水滴微不足道,但是它有堅持不懈的精神,連石頭也能滴出洞來。這真是鐵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呀!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只有堅持才能成為成功者!
我佩服這溫柔的水滴,但我最想擁有這種鍥而不舍的精神。因為有了它,在我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它會告訴唯有堅持,才能成功,才能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