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九課《窮人》讀後感
人們常說一句話: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是啊,一個人怎麼可能不需要錢?假如讓一群人選擇兩種生活,分別是富有/貧窮。我猜測,所有人都會不約而同,爭先恐後地選擇前者吧!但是,她——桑娜,她沒有這樣做!要知道,她家……
桑娜的丈夫是一個漁夫,每天不顧惜身體,冒著寒冷和風暴出去打魚。她自己也從早忙到晚的幹活,還只能勉強填飽肚子。她有五個孩子,他(她)們沒有鞋穿,不論冬夏都光著腳跑來跑去。吃的是黑麵包,菜只有魚。可是,她還是把已死的鄰居西蒙的孩子抱回來養,她和她丈夫堅信:他們總能熬過去的!
想想如今的社會,搶劫、偷東西、順手牽羊、撿到別人的「血汗錢」據為己有……這樣的事每一天都在發生。他們為了眼前的利益,不顧後果,不顧別人的感受,實在太卑鄙了!
說到這,我記憶的相冊里有那麼一張照片。
一次,正是過年的時候我去趕圩。看見一個模樣大約20~23歲的小青年正在偷一個老爺爺的錢包。我急中生智,幫了老爺爺一把。
事後,我想:他為什麼想不勞而獲呢?他正值青年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人們常說:年輕就是財富。他又不殘不疾的,完全可以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創造財富。就算他不能有錢有勢,但是,如果他勞動的話便可以養家糊口,甚至生活得更好一些。
可是,他為什麼不去勞動而偷別人的「血汗錢」?相比之下,桑娜夫婦與他的行為真是天壤之別!人家歲數比你大,他們家多麼的困難,但還是把鄰居家的「孤兒」抱回來養,並且一點也不後悔。他們完全可以置之不理的,可他們沒有這樣做。他們那種「人窮志不窮」的精神真令人佩服。
直到現在我還不明白:有一些人為什麼要像《守株待兔》中的農夫一樣,想不勞而獲呢?他(她)們應該想桑娜夫婦學習,做一個踏踏實實的人,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創造財富。
⑵ 六年級上冊語文《窮人》課文中窮人指的是誰他們的"窮"體現在哪些地方
課文中的窮人指的是誰?(桑娜、漁夫、西蒙
漁夫和桑娜貧窮:
1.古老的鍾發啞的回敲了十下,十一下答······(「發啞」說明鍾已經使用很長時間了)
2.桑娜沉思:丈夫不顧惜身體,冒著寒冷和風暴出去打魚,她自己也從早到晚的幹活,還只能勉強填飽肚子。孩子們沒有鞋穿,不論冬夏都光著腳跑來跑去;吃的是黑麵包,菜只有魚。
西蒙貧窮:
1.顯然,母親在臨死的時候,拿自己的衣服蓋在他們身上,還用舊頭巾包住他們的小腳。(因為貧窮所以沒有被褥蓋)
⑶ 六年級語文上冊13課的窮人桑落最後怎麼樣了
桑娜瓦自從生了兩個孩子以後——
桑娜丈夫還是要去大海中捕魚,他們的日子會變得更加的艱辛,但是一家人在一起仍然很幸福
⑷ 六年級上冊語文《窮人》這課的主要內容
《窮人》集中描寫了在一個浪涌風吼的夜晚,漁夫妻子桑娜在等候親人歸來時,出於善良和同情收留了鄰居的兩個孤兒,待漁夫歸來,正和她的想法一致,作品精細地剖析了漁夫妻子桑娜的心理矛盾發展過程,表現出漁人夫婦寧可自已吃苦,克服困難,也要幫助鄰居的高尚品質。
《窮人》結構嚴謹,層次分明;描寫細膩,入情入理,真切感人。現已編入各版小學教材。
文章主要思想:
1、歌頌人性之美
《窮人》中的主人公桑娜和她丈夫都靠打魚勉強維生的「窮人」,但他們高尚的精神並沒有因物質生活的貧寒而改變。作者通過他們毅然抱養鄰居寡婦死後留下的兩個孤兒這一舉動的描寫,歌頌了他們高貴、無私、仁慈的「富人」精神。
2、贊美母愛本能
《窮人》是寫活了兩個婦女的母性愛。寡婦西蒙拉扯著兩個小不點兒孩子,「一個剛會爬」, 「一個還不會說話」;她無依無靠,什麼事全靠她一個人操心,還生著病,病危臨死前,還掙紮起來,脫下自己身上的衣服給孩子蓋上,用自己的舊頭巾裹住孩子們的腳,讓他們「睡得又甜又香」。
(4)六年級語文課堂實錄窮人擴展閱讀:
《窮人》是俄國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所創作的一部的短篇小說,出版於1905年。
一、創作背景:
沙皇統治下的俄國社會,階級矛盾日益激化,貴族生活糜爛,道德淪喪,廣大底層勞動者雖掙扎在貧困邊緣,但依然保持著俄羅斯的高貴氣質。一次偶然的機會,列夫·托爾斯泰讀到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的敘事詩《可憐的人們》,激發了創作靈感。
二、人物介紹:
1、桑娜
漁夫的妻子,桑娜是個勤快而能乾的人,她從早到晚地幹活,悉心照料孩子,操勞家務,把簡陋的漁家小屋打掃得乾乾凈凈,安排得溫暖而舒適。
2、漁夫
桑娜的丈夫,性格淳樸直爽,他終年奔波勞碌,挑起了瞻養一家七口的重擔,貧窮和勞累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使他變得有點粗魯暴躁,但他的心地同樣正直善良,把關心幫助與自己命運相同的窮苦人當作自己的義不容辭的責任。
⑸ 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九課窮人筆記
《窮人》讀後感
A.
讀了《窮人》這篇文章,桑娜和漁夫的善良令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窮人》這篇文章主要講了貧窮而善良的漁夫和桑娜將已故鄰居西蒙的兩個孩子收養的故事。這也體現了窮人的善良。
讀完這篇文章,我深深地被漁夫一家的善良打動了。桑娜見到那兩個孩子時便不顧一切地抱起他們跑回家。可見,桑娜當時是被自己的善良所驅使,才會不顧一切地抱起他們。自己已經有了五個孩子,但善良的桑娜不忍心看到寡婦西蒙的孩子死去,所以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讓他們活下去。與其讓他們死去,不如讓他們更好地活下去,寧可自己的生活變得更貧窮,也要撫養他們長大成人!這就是桑娜!這就是一個渺小而又偉大的窮人!雖然他們的生活很貧困,但他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窮人!
《窮人》里的漁夫和桑娜的善良使我想起了那位衣衫襤褸的乞丐……他,也是窮人
512大地震的愛心捐款箱前,人們紛紛獻出愛心。一會兒,人群的目光都不約而同地投向了身後:一位衣衫襤褸的乞丐拖著一瘸一拐的腿慢慢地走向捐款箱,又將口袋裡的的所有錢放進了捐款箱里。那一刻,被永遠地定格在人們的心中……他,也是窮人,也是最富有的窮人,令我們改動的窮人……
讓我們都來做一個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播撒愛心,收獲快樂。
B.
今天,我學了一篇課文——《窮人》,我被桑娜與漁夫的精神打動了。
這篇課文記敘了一個寒風呼嘯的夜晚,美麗而貧窮的桑娜與漁夫主動收養已故鄰居西蒙的兩個孤兒的故事
我從這篇文章中體會到了桑娜與漁夫悲慘的生活,更體會到了他們寧可自己吃苦也要幫助他人的善良品質!桑娜與漁夫本來就已經有了五個孩子,他們的生活已經很艱苦,漁夫每天早上早出晚歸地去海里捕魚,桑娜也每天一早起來打歸家裡,但是這樣辛苦地工作也只能讓自己的五個孩子勉強填飽肚子。從這里我可以看出他們的一家的生活情況是十分艱苦的。就是這種貧困,更能體現出桑娜與漁夫的善良的品質。西蒙的兩個孩子,因為西蒙去世而無人撫養,而且他們又那麼小。桑娜就是不想讓西蒙的兩個孩子無家可歸,就把那兩個可憐的孩子抱回家撫養。雖然,桑娜這么做可以讓那兩個孩子得到許多的溫暖,但是,這對於他們這種貧窮的家庭來說,也是一種負擔。這樣會使他們的家庭更加窮困。雖然如此,身為窮人的桑娜與丈夫還是收養了西蒙的兩個孩子,為了幫助他人而自己吃苦。這種樸素的愛是那樣閃光,猶如一首愛的旋律,是那麼動聽,那麼感人。
現在,有許多有能力幫助他人的人,他們都不願意出一分錢來幫助別人。與貧窮的桑娜和漁夫相比,他們的品質遠遠沒有桑娜與漁夫來的高,雖然他們是窮人。我很欣賞他們這種樂於助人的善良品質,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
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這樣的人。還記得512大地震嗎?在那次大地震中沒有許多人的家園都被毀滅了,他們是多麼需要人們的幫助。每個人都想為他們盡一分心力,就算乞丐也不例外!還記得,我在電視上看到,一為因小時侯患有小兒麻痹症而殘疾的青年氣概把他口袋裡所有的錢都放進了捐款箱里。雖然錢不多但是他也有樂於助人的好品質,也為四川汶川大地震盡了一份力。這跟與桑娜和漁夫的好品質一樣。
生命的意義在於付出,在於給予,而不是在於接受,也不是在於爭取。這是巴金所說的一句話。讓我們也學習桑娜與漁夫的樂於助人的良好品質!
⑹ 六年級語文上冊課文第九課(窮人)桑娜家窮,表現在哪些方面
1、從「屋內裝飾」看出「窮」。
相關句子:
古老的鍾發啞地敲了十下,十回一下……
屋子裡沒有生爐答子,又潮濕又陰冷。
2、從「吃、穿」看出「窮」。
孩子們沒有鞋穿,不論冬夏都光著腳跑來跑去;吃的是黑麵包,菜只有魚。
3、從桑娜和漁夫的忙碌看出「窮」。
丈夫清早駕著小船出海,這時候還沒有回來。桑娜聽著波濤的轟鳴和狂風的怒吼,感到心驚肉跳。她自己也從早到晚地幹活,還只能勉強填飽肚子。
4、「屋外寒風呼嘯,洶涌澎湃的海浪拍擊著海岸,濺起一陣陣浪花,海上正起著風暴,外面又黑又冷」「丈夫清早駕著小船出海,這時候還沒有回來」。天氣惡劣,丈夫出海打漁很久不會來,生活不苦的話不會這樣做,對他來說,謀生是第一位的。
5、「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什麼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不窮不會有這樣緊張的心理。
希望能幫到你!
⑺ 六年級上冊語文書內《窮人》那課是那本書里的
六年級上冊語文書內《窮人》是第三單元的第九課的列夫·托爾斯泰 (1828—1910)偉大的俄國作家。出身貴族家庭,早年接受典型的貴族教育。1851年參軍,不久開始創作小說《童年》。1856年退役後兩度出國游歷、考察。1863年起用六年時間寫成巨著《戰爭與和平》,後來又寫成《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著名作品。他的作品,氣勢磅礴,場面廣闊,人物眾多,心理描寫逼真、細膩,語言質朴洗煉,在世界文學史上有巨大影響。
托爾斯泰晚年常常住在莫斯科,冬天親自用雪橇運水、劈柴,做鞋匠手藝。他長年堅持體育鍛煉,天天散步、做體操,七十歲還能輕松地滑冰,七十五歲熱衷於自行車運動,年過八十仍能騎馬飛奔。1910年10月,因厭惡剝削生活與妻子產生矛盾而離家出走,不幸患上了肺炎,11月7日逝世於一個小站。
托爾斯泰重視兒童讀物。他曾創辦教育雜志,出版了《啟蒙課本》《新啟蒙課本》和《俄羅斯讀物》(1~4冊),共有三百多件作品。作品語言規范、淺近,篇幅大多短小,故事生動有趣,寓意明顯而富有教育意義,像《李子核》《狼來了》,已為全世界兒童所熟知。選入小學語文課本中的《七顆鑽石》也是他寫的。
《窮人》的寫作背景《窮人》一文的寫作年代,正是俄國歷史上階級矛盾空前激化的時期。封建農奴制一步步地崩潰瓦解,廣大人民對沙皇專制的反抗斗爭日趨高漲,逐漸形成了俄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高潮。在這個時期,貴族、資產階級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華而道德墮落;廣大勞動人民生活極端貧困,然而他們的道德情操卻高尚淳樸。《窮人》這篇小說,真實地反映了這一歷史時期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和他們的高尚品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