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增強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力
張曉君【摘要】:人們對於語言文字感受力,是一個人語言素質的直接反映,是學習語文諸多能力中的一種重要的能力。學生的語感如何,直接影響到他們對語言的理解,積累和運用,甚至影響其語言表達的發展。因此,我以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增強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力不容忽視。基於此,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從加強朗讀、推敲詞語、情境教學三方面闡述在語文教學中怎樣增強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力,從而促進學生從更高層次去理解和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 【關鍵詞】增強 語言文字 感受力 人們對於語言文字直覺地感知、領悟和把握的能力,對語言文字的意義和情味的理解能力,稱之為語感。簡單地說,語感是人們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力。它是一個人語言素質的直接反映,是學習語文諸多能力中一種重要的能力。學生的語感如何,直接影響到他們對語言的理解,積累和運用,甚至影響其語言表達的發展,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增強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力不容忽視。怎樣增強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力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方法入手。 一、加強朗讀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各個年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因此,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一定要加強朗讀和默讀的訓練,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通過大量的朗讀與默讀積累語言,培養敏銳的語感。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語感,那麼理解文章語言的能力自然也就加強了。 l、在聽讀中直覺感受。 直覺性是語感較為顯著的特徵。有時候,我們讀文章,可以憑讀而理解其義。聽別人說話,可以一聽就懂,這是因為我們在聽讀中直覺感受語言文字。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可充分利用語感的直覺性,訓練學生的語言直覺感受能力。如我在上《灰雀》(三年上冊)一課時,為了讓學生了解「列寧是怎樣喜愛灰雀的?灰雀為什麼不見了?後來是怎麼回來的?」等問題,課始,讓學生默讀課文,聽錄音讀課文,使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再如《桂林山水》(四年級下冊)一課,學生可以通過聽讀,很快了解桂林山、灕江水的特點。這樣經常鍛煉學生直接從聽讀中產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力,有利於培養學生語感的敏銳性。 2、抓住重點,感情朗讀。 朗讀是理解課文內容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語感的行之有效的辦法。閱讀教學中,抓住重點段落,重點句子,重點詞語,反復朗讀,會增加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機會。而學生朗讀、默讀交替進行的過程正是學生熟悉語言、理解語言,積累語言的過程,也就是訓練語感的過程。教學《灰雀》一課,我抓住重點,指導感情朗讀,增強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力。如教學《灰雀》人物對話部分時,有以下三句話:「①一定會飛回來。②一定會飛回來?③一定會飛回來!」對於這三個表面看來意思相同的句子,我先讓學生區別它們的語氣有何不同,體會句子所表達的不同意思,再通過范讀、練讀、指名讀、齊讀等,使學生在反復感情朗讀中了解小男孩要把灰雀放回公園的矛盾到堅定的心理。這樣,在教學中注重了這種不同情感的區別,日久天長便會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力,提高了朗讀水平,再如《草原》一課第一自然段,描寫了草原美麗的景色,在教學時,我先有感情地范讀,把學生帶到一碧千里而不茫茫的草原去,再指名讀、配樂讀。這樣,在不斷的感情朗讀練習中,增加了學生對語言文字感受的靈性、悟性。另外,在加強學生朗讀的基礎上,教師要適當指導學生感情朗讀,提高學生的朗讀素養。因為,好的朗讀本身就是對課文絕好的解說,所以,要讓學生替作者說話、替作者表情達意,而這一過程恰好是學生訓練語感的過程。 二、推敲詞語 詞語與句子是密切相關的。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找出重點句後,要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斟酌詞語所包含的意思,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語言比較,提高運用詞語、品味詞語的能力,讓學生懂得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同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語言感受力。 課文《開國大典》(五年級上冊)一課有這樣一句話:「30萬人的眼光一齊投向主席台。」這個句子中的「投向」一詞用得極為生動、准確,為了讓學生體會到這個詞的妙處,我先讓學生找出與「投向」相近的詞:「朝著、望著、看著」等,然後讓學生用這些詞在句子中調換比較,看看哪個詞用得好。辨析後,學生一致認為「投向」更能體現人民群眾對領袖熱愛的感情。這樣,在辨析比較過程中,學生更能感受「投向」一詞反映人們熱切盼望見到毛主席的心情。再如《草原》一課有這樣一句話:「那裡的天空比別處的天更可愛,空氣是那麼清鮮,天空是那麼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這句話里為什麼不用「晴朗」形容天空、而是用明朗呢?我讓學生用這兩個詞在句子中來回調換,比較在不同語言環境中使用的區別。通過比較、辨析,學生便可感受到「明朗」運用得恰如其分,突出草原天空特有的特點。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再如七言絕句《泊船瓜洲》(五年級上冊)中「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這句千古名句中的「綠」字是這首詩的詩眼。這個字不僅寫出春天已來到江南,而且寫出了春天到江南後景物的變化,寫出了春天鮮明的色彩和勃勃的生機。教學這一句時,可抓住「綠」字著力訓練學生的語感,可向學生介紹詩人王安石在選定「綠」字之前曾想用「過」、「入」、「滿」等字的故事,並讓學生分別將這些字放入詩句中像詩人那樣吟誦、比較,感受「綠」字的妙用。長期如此訓練,讓學生懂得要准確生動運用詞語,有效地訓練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力。 三、情境教學。 在語文教學中,要使學生對語言文字有正確細膩的感悟,手段之一就是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所提供的情境。情境教學的手段很多,如用語言描述、想像、圖畫、簡筆畫、幻燈、表演等,都可以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所描述的情景。 1、激發想像。 作者的思想,情感是通過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有的含蓄委婉,有的豪邁奔放。前者如山澗小溪,九曲八折;後者如大江之水,一瀉千里。要體會作者隱含在文章背後文字背後的這種思想感情,除了正確理解語言文字的意義外,激發學生想像,體會語言文字的言外之意也是培養學生語感的極好的方法。如《灰雀》一課,盡管篇幅不長,字面通俗淺顯,但如細細咀嚼,淺顯的語言文字背後便覺含蓄而耐人尋味。課文沒有直接告訴讀者胸脯深紅的灰雀到哪兒去了,而是讓讀者自己從列寧與小男孩的談話,從語言文字的言外之意找答案。教學這篇課文時,我設計了一系列問題。如:看到列寧擔心灰雀凍死。小男孩是怎麼想的?聽了列寧自言自語的話,小男孩的心裡會想些什麼呢等等,充分調動激發學生的想像力,給學生以廣闊的思維空間,讓學生的情緒在想像中進入課文特定的情境中,理解小男孩思想變化及心裡活動變化過程,從而較好地體會出語言文字的言外之意,感受語言文字的妙用。再如教學課文《橋》(五年級下冊)一課的第一自然段,這個自然段字字透露著險情,句句隱含著可怕。教學時,我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或默讀展開想像,讓學生置身險情中,去感受洪水的兇猛、可怕以及人們的緊張、害怕,使學生在讀中如入其境,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力。 2、用情感性語言,感染學生。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說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語文教材內容廣泛富於文采,但必須藉助教師良好的表達才能熠熠生輝。教學語言富有情感,學生對知識的感能也就敏銳。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精心設計導語,適時點撥;或要感情描述,創設情境,感染學生,增強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力。如教《灰雀》一課,一上課,我便出示灰雀的圖像,問:「這只鳥可愛嗎?」學生立即被眼前美麗的鳥兒吸引住了,非常興趣地聽我描述:「這只鳥叫灰雀,它的體形小,像麻雀,羽毛顏色有很多樣,鳴叫聲非常好聽。」此時,學生已被老師生動的語言描述所感染,從而激起學習這篇課文的興趣。又如教學《老人與海鷗》一課,我用飽含渲染力的語言描述去感染學生。比如,「老人對海鷗無私的愛,在老人心中,海鷗就是他的兒女,就是他的牽掛。」 「二十多年的冬天,幾千個日子,幾萬里路程啊,老人與海鷗就是這樣相依相伴。在老人心裡,海鷗就像是他的兒女,在海鷗心裡,老人就像是他的父親,老人和海鷗就像一家人」等等,將學生帶入課文中的一幅幅畫面,讓學生在語言文字中感受「老人愛海鷗、海鷗愛老人」的感人情懷。 3、藉助電化教學,加深理解。 藉助電化教學手段,或多媒體教學,可使學生聞其聲,見其形,身臨其境,心領神會,把語言的理解轉化成形象,在情境中增強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力。如《月光曲》、《伯牙絕弦》等課文的教學,課文錄音誦讀配以與之適應的音樂,這樣既豐富了課文內容,又有助於學生提高語感能力。再如教學《長征》(五年級上冊)一詩,其中「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中的「暖」和「寒」兩字是理解上的難點,也是訓練學生語感的最佳切入點。在理解「寒」時,可先讓學生看一段紅軍奪取瀘淀橋戰斗過程的錄像,再讓學生按「橋上、橋下、橋頭」的順序來描繪,使學生深深感受到奪橋戰斗的驚心動魄和激烈殘酷,從而懂得「寒」字主要反映了當時戰斗的慘烈。這樣,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在情境中得到溝通,更能充分感受語言文字的情味 情境教學的手段及方法靈活多樣,教師只要以教材為依託,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採取適當的方法,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所描述的情景里,長期訓練,便會增強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力。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增強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力是讓學生准確地掌握和運用祖國文字的有效途徑,對學生從更高層次理解和使用語言起到促進作用。( 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文光鎮六小學 )
B. 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橋》 的讀書心得
自從我讀了{橋}這篇文章後,我就念念不忘,因為它令我深思,尤其是文中的那位老漢,他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生死關頭,一心想著村民,寧可犧牲自己,也要保護村民們的安全,體現了老漢舍己為人的高尚品德。老漢這種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值得我們大家學習。老漢這種高尚的品德更值得我們學習。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這樣的人,他們舍己為人,不徇私情,大公無私。為了更多人的生命,他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
{大禹治水}這個故事講的就是大禹這個人為了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好多次大禹想進去,但是,他想到了還有很多人等著他,所以,他不能進去。
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開始,時刻為他人著想吧!
173
C. ★語文聽課心得體會怎麼寫
1、中來考的歷史政治關鍵自還是要背的全記的牢啊!腦子里有內容了,才能根據題目的變化再進行整理歸納,切合題意、選准了要點回答。回答解答題的時候,思路要適當放開些,不要局限於課本知識,一些常用的理論、評論也可以寫上去,有時候可是有很大幫助的。
如果是開卷考試的話,也要背熟內容,使選擇題90%以上不用翻書,節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