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進老師如何上好小學一年級的第一堂語文課
1.
與學生們在課堂上多活動,增加學生們對課堂的興趣性,讓他們想聽你的課,回想聽,聽得進去,這才能為課堂答質量打好基礎。
2.
上課講精,不講多,如果你在課堂上講的過於多,學生們就會覺得枯燥,無味了,自然就沒有了聽的慾望,這樣就沒有課堂質量了。所以課堂40分鍾抓住重點,講精髓,才能提高課堂質量
3.
可以做對相關課題的課件,引起學生們的興趣,達到又不失趣味,又能把握課堂知識的效果。
不妨多多鼓勵學生,讓孩子們踴躍的參與課堂的活動,發言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您!
Ⅱ 如何上好一年級語文課點滴體會 詳細
如何上好一年級語文課點滴體會 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是創新能力的基礎。因此,小學生低年級識字教學顯得十分重要。由於在生活中口語的積累,學生已掌握了不少漢字的音、義,識記生字的字形也就成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而低年級學生觀察事物不精細,對結構復雜的字形不容易記住。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在一年級語文教學中,注重實踐和思考,創造性地開展了識字教學。 一、營造氛圍,讓學生在參與中發展 參與是學生智力與能力發展的關鍵。教師必須努力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激活學生的熱情,促使其主動參與。 要營造和諧的氛圍,教師必須具有嶄新的學生觀,相信學生是具有巨大潛能的生命體。不要越俎代皰,細嚼慢喂,將本來可以富有情趣的識字教學,變得機械枯燥、索然無味。 要營造和諧的氛圍,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識字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的開放性環節:讓學生說出自己從哪兒已經學會了什麼字;用什麼辦法記住哪個字。學生自選生字匯報,學習的自主權大了,利於學生自我表現,讓每個學生在參與中體驗成功。 要營造和諧的氛圍,教師的評價語言要幽默,富有情趣,富於激勵。教學中,我允許學生識記字形方法的多樣性,不輕易否定學生。學生在教師寬容的評價中,變得有信心、有創見。 二、引導發現,讓學生在實踐中形成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隨著學生經驗的積累,我也就逐步簡化識記生字的過程,增加學生獨立識字的機會,發揮其主體性,引導他們自己想辦法,發現行之有效的識記方法,獨立掌握生字,並在實踐中不斷運用,形成識字能力。 漢字的字形雖然繁簡難易不同,但是識記字形還是有一定的規律、方法。當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識字經驗,我們也就放手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記字形。學生看到生字,就會調用已有的信息,將生字與熟字聯系起來,進行比較記憶了。於是,學生驚喜地發現:原來語文中的記字形,可以利用熟字加加減減。此時,我們引導學生總結出自己發現的識字方法,學生也就非常自然地說出功法」「減法」「換法」。至於有的獨體字,則引導學生說出「筆順法」,稍難的字則是幾種方法的「合法」。然後,讓學生用自己發現的識記字形的方法,對照生字,進行檢驗。學生運用自己發現的識記方法,記起生字來,簡單有效,學習生字也可以變得輕松自如,學生情緒高漲。 這樣,學生在識記字形的實踐中,在老師的引導下,發現、總結出了記憶字形的方法,經歷了艱辛的腦力創新過程,品嘗到了成功的快樂,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識字的主人。他們會在以後的實踐中,不依賴於任何幫助,自己選擇合適的方法,主動運用,持之以恆,不斷訓練,逐步形成能力。 三、打破常規,讓學生在識字中享受快樂 實踐中積累的識字經驗,成為學生識生字的基礎。漢字造字的規律性,為放手讓學生嘗試識生率提供了可行性。教學中,我們常常啟發學生:「假如讓你造這個字,你會怎麼造呢?」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動腦,不僅掌握了生字,更重要的是在主動參與、體驗識字的過程中,獲得了成功的快樂。 我還利用歸類識字中認識同族字的特點,嘗試著打破常規,讓學生根據詞語,運用規律,自己研究歸納出生字。 四、指導編謎,讓學生輕松記住字形 低年級學生對謎語有濃厚的興趣。為了能讓識字教學變得活潑有趣,我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將謎語與學生的識記生字聯系起來。除了編謎讓學生猜字外,更主要的是引導學生抓住某些漢字的字形特點,進行聯想,學著編謎語。教學「閃」字時,先引導學生把字拆分成「人」「門」,在老師的動作暗示下,學生心領神會,編出了謎語「人很快進了門」,學生不僅記住了字形,還懂了字義呢。又如「獸」字是小學階段學生容易寫錯的一個字。教學中,先讓學生把字分解成四部分,再引導學生聯想到野獸的特點,學生編成了謎語「頭上兩只角,整日田裡跑,張著一大口,兇猛又可怕」。學生學著編謎語,一定會認真分析字形,抓住特點。這樣的過程,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學生的主動參與中,在輕松的氣氛中,難點已化解。同時,發展了學生的想像能力和表達能力。 五、引導創境,讓學生巧妙記住宇形 有些生字字形復雜,或某些部件與熟字相近,低年級學生往往張冠李戴。教學中,我找出各部件的聯系,或抓住容易錯的地方,引導學生創設特定的語境,進行聯想,讓他們在形象風趣的語言中,巧妙地記住字形,強化了識字效果。如「柳」字,一直到高年級都有學生把右邊的撇忘掉,我們在教學中就抓這一重要筆畫,引導學生想像著微風吹來了,柳枝是什麼樣子呢?有的柳枝細些,微風中輕輕地飄了起來;有的柳枝粗些,微風中還是那樣直直的。形象的語言,使學生再也不會將那「微風中飄起的柳枝」給忘了。 引導學生創設特定的語境,將特別的字形與形象的情境聯系起來。學生以後運用這個生字時,腦海中一定會浮現出相應的情景,想起那形象的提示語言,一定不會把字寫錯了。 實踐證明,一年級識字教學中,靈活地融合上述幾點的做法,學生能主動參與,成為識字的主人,提高了識字的能力,實現了自身的發展。
Ⅲ 如何上好一年級的語文閱讀課
語文是一門基礎性的課程,是學好其它科目的基礎,學習語文知識非常重要
.其中專,閱讀作為語文學習屬的一個方面,其學習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視的.但是,閱讀教學中一直存在著弊端
.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一直把閱讀教學作為非重點的教學,為了趕教學進度,教師一直在對作品進行講解,無視學生的自覺接受.可以說從根本上教師本人就忽略了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對於小學生來說,由於小學生的心理年齡還小,涉世未深,理解能力也稍差,也造就學生的無興趣性閱讀.
在新《語文課程標准》中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老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這一理念揭示了閱讀教學的基本要求:以教材為媒體,實現老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和交流.
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對這一理念的落實.
Ⅳ 怎樣上好小學低年級語文課
好多教師教學能力不錯,但是一旦站到小學一、二年級的講台上,就抓瞎了。原因在於他們沒有了解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沒有對症下葯,因而漏洞百出、手忙腳亂。那麼,如何上好低年級語文課呢?
首先,要有愛心和耐心。低年級小學生初進校門,還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多引導,多示範。
第二,教師的教態要大方,態度要和藹親切,讓學生有「老師像媽媽」的感受,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嘛。切不可板著面孔,不是一臉嚴肅就是大聲呵斥,傷害學生積極性。
第三,教師的語言要淺顯生動形象有趣,富有感染力,最好再輔以適當的表情和體態語,將學生帶入課文描繪的情境中去。許多教師往往失誤就在於此,語言過於深奧和成人化,學生如聽天書,自然注意力要分散了。
第四,教學方法要多樣,注意激發和保持學生興趣。小學生好動,注意力難於長時間保持,因此教師要深入鑽研教材,精心選擇教法,做到深入淺出。
第五,要有扎實的教學功底,三字一畫一話要過關。做到該朗讀時就聲情並茂、繪聲繪色,該板書時就一筆一劃、工整美觀,該板畫時就寥寥幾筆、惟妙惟肖……
第六,要適時組織教學,善於評價和激勵學生。
怎樣上好低年級一節語文課冶里小學,,因為低年級的課文很短,內容也比較簡單,如果平淡無味地去上課,老師上起來覺得沒趣味,學生更會沒精打采。有的上課的時候我深深地體會到這一點,所以這學期任教二年級,我深思了很久該怎樣去上,以下是我上課時的感悟。一、敢於發揮學生的閃光點。我們班的學生普遍的接受能力都比較差,但有個別學生讀書很有感情,讓別人聽起來很舒服,我就利用她的閃光點,以讀來貫穿全文,首先,我讓她一次,說:「誰來跟她比賽,看你讀得好,還是她讀得好?」之後很多學生都舉手搶著來讀,我表揚了讀的同學,之後很多同學都很踴躍,把學生的興趣都激發起來,為全文教學創設了一個很好的「樂學」氛圍,並且很快拉近了師生距離,師生關系融洽,上課就更加事倍功倍,之後我就以小組比賽的形式來讀,選出讀得最好的一組,給他們加一顆星星。這樣,整個班的積極性都被激發了,氣氛就活躍起來,爭著為自己的組加星星,也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欲,同時學生的朗讀水平也得到提高。二、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因為課文內容比較簡單,提的問題學生從課文中也很容易找到答案,所以學生沒心思去聽,因此,我改變這種陳舊的上課方式,把自己當作一名學生,讓學生自己來提問題,及時地表揚提問題的學生,無論他們提的問題是否符合文章的內容,我都適當地表揚學生,以增加他們的信心。三、實踐活動,拓展思維我們班的同學普遍都喜歡作畫,所以我盡量發揮學生這一閃光點,也為了了解學生對課文的掌握程度,我很多時候都讓學生拿出一本圖畫本來作畫,通過學習課文,把自己想像出的畫面畫出來,一下子,把緊張的課堂氣氛變成一節輕松愉快的畫畫課,讓師生間的關系更為融洽。四、積累背誦因為二年級的課文普遍都是要背誦的,所以在老師小結課文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的同學站起來,以類似大合唱的形式為一堂課畫上圓滿的句號。如遇到不用背誦的課文,我會以小組比賽的形式來進行美文的朗誦,以激起學生的表慾望。五、 不足之處在作畫那個環節,如果讓學生只作課文的其中一個小片斷,或許學生作畫時會更有概念,更能突出重點。
語文公開課是語文教學活動中為了展示語文教學過程的細化的一種教學示範課,它比之平時的語文課課堂教學要求的更嚴謹,更細膩,更充分的多,因此,其課堂內容的廣度及深度應是提前預測和設計時要注意的。結合多連的教學實際,筆者拙筆成文,談一點上好語文公開課的體會,共商榷。
一、 開場的震撼力
文章的開頭重要,一節公開課的開頭更重要,如何把握住課堂教學的開場是備課時應著重把握的一環,且從多種課堂開場方式中,摘幾種來看:
1、主問題設置式
主問題是語文教學活動中一篇文章的整體構件,它是語文教學中起主導作用、支撐作用的問題,它「一問能抵許多問」,運用的好,能有效的避免課堂上的繁復的碎問碎答的教學過程。因此,課堂開場主問題的設置就成了上好一節課的關鍵。一個好的主問題既可拓展教者的思路,也可領起學生學的主動性。主問題的恰當設置可以直接將學生帶入到很好的「思」的氛圍之中,對整節課有較強的開場震撼。
2、故事情景引入式
這種方式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用的較多,利用小故事渲染氣氛,間接的穿插本節課的有關內容,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有一種「未見其形先聞其聲」的效果,能對一節課中學生的思維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3、談話式引入:
談話式引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較好把握,這種方式能使教者和學生很好的融為一體,充分體現教學的雙邊關系,通過談話、讓學生感受到課堂氣氛的親切和自然,同時,通過談話,也能使學生很快的進入到課堂教學的內容之中。
4、預測式:
預測式是指教者首先打埋伏,讓學生先不看課文,而去猜想課文內容,並說出所猜想到的東西。藉助預測可使課堂教學開場達到「此處無聲勝有聲」的最佳狀態,帶著好奇,學生思考的節律拉緊;帶著新奇,學生的思維在無聲中盪起,給人一種較完美的冥想空間。
二、中間的整合力
語文課堂教學的內蘊如何,關鍵之處還在於課堂中間環節的整合力,它既包括教者與學生之間交流的整合;也包括學生與課堂教學內容本身的整合;還包括教者、學生、質疑、釋疑的整合,同時,也還有教學內容與課堂時間分配的整合,與媒體應用的整合等多個角度、多個側面。可見,教者在備課過程中對課堂教學中間環節的整合力的思考,尤為重要。 例如:在教授《看雲識天氣》一文時,就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表演天賦,各自扮演不同的雲,然後做自我介紹,這樣,就將課文的文字形象化了,學生從中受益匪淺,在講授詩歌時,讓學生從詩中領悟圖畫的美,可以放手讓學生以「美在……」的短語開頭做旁批,此時的學生是思緒放飛的學生,此時的學生也就成了有話可說、有內容可想的學生了,課堂活動的中間環節也自然的展示了出來。當然,還可以採取多種方式加強整合力。如:畫圖式、討論式、猜想式、運動式、質疑式、剖解式等多種方式。
三、結尾的迴旋力
寫文章要求結尾給人留有回味的餘地,上語文課結尾也應給學生一種回味的空間。在這里,且稱之迴旋力,語文課堂教學結尾的迴旋力關繫到一節課給學生的影響的深度,語文課堂教學的結尾方式多種多樣,如:拓展式、回顧式、練筆式、探討式、研析式等。
拓展式能以課文為藍本讓學生「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展開思維的翅膀從生活的方方面面去思考,這對於課堂上現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是有很大幫助的,能很自然的在課堂結尾激起迴旋得浪花。
回顧式是指課堂教學內容完結之時所作的總結,領著學生一起回顧課文內容,一起填補課中印象不牢的空白。這種方式在現行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較廣。
練筆式是指從課堂教學活動中析出較為精闢的內容,要麼讓學生模擬成片段,要麼讓學生體會其寫法,要麼讓學生明其要義並歸納成片段,這種方式可以較好的定格語文課堂教學內容,也更全面的將課堂教學內容運用於實際。
探討式、研析式也是結尾迴旋力的最好表現方式,這里不多作介紹。
總之,上好語文公開課應緊扣以上三方面來考慮,加大45分鍾的力度,向課堂45分鍾要質量,使學生真正在45分鍾內獲益。其實,公開課如此,平常的語文課堂教學又何嘗不是呢?
Ⅳ 怎麼上好一年級的語文課
1 課前預習,不懂的地方作記號,上課聽講或提問
2 課堂聽講,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 獨立作業,消化學習內容
Ⅵ 如何上好小學一年級第一堂語文課
一、用靈活多樣的游戲形式組織活動
教師面對新生,首先要讓學生消除對新環境和新課程的恐懼,為學生營造一個充滿情趣、引人入勝的學習氛圍。貝特勒克教師顯然深諳此道。一本《姜餅男人》的「巨書」,本來是會給孩子們帶來學習上的巨大壓力的,但在教師惟妙惟肖、用游戲口吻的故事講述中,孩子們的壓力化解了。為了尋找姜餅男人,孩子們認識了學校里應該認識的人:廚師、門衛、護士,輔導主任、校長,還了解了應該知道的餐廳、浴室、儲藏室、衛生室、輔導主任辦公室、校長室等部門。可貴的是,學校的所有人員從校長到員工都參與了孩子的游戲活動,共同構建出這一堂令人難忘的課程,點燃了孩子主動學習的熱情,讓孩子對新校園充滿了嚮往。
二、用童話共振的教學方法進行語文教學
貝特勒克用自己的教學案例告訴我們,剛入小學的孩子,對學習拼音、識字感到很陌生,並且不感興趣,所以,一年級語文課的首要任務不是讓孩子先學習拼音和寫字,而是先讓孩子學會閱讀,激發孩子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教一年級的語文第一課《上學歌》時,如果教師只是乾巴巴朗讀兒歌:「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麼背上小書包……」,孩子們也許也不會感到有什麼新鮮,教師可以用提問的形式導入:「孩子們好,今天上學來的時候看見了什麼?聽到了什麼?你開心嗎?為什麼開心?上學的時候能不能遲到啊?……」當孩子們嘰嘰喳喳根據引導說出兒歌的內容時,教師說:「教師可以把剛才你們看到的、聽到的唱出來,想聽嗎?」然後,教師就用好聽的聲音演唱《上學歌》。並要求鼓勵孩子動起來,發揮他們的想像力來創編動作,這樣既滿足了低年級孩子好動的年齡特點,還可以讓孩子通過創編動作來理解兒歌的含義。最後,教師就把孩子們說的、唱的和跳的內容用兒歌的形式說出來,再讓孩子跟讀一遍,這節課就基本完成了。低年級的教師在和學生交流的時候還要像幼兒園的教師一樣用他們喜歡聽的甜甜的、柔柔的語氣,讓孩子們覺得很親切,這樣,他們就會慢慢喜歡上小學教師。
三、發揮游戲的作用是上好語文課的關鍵
課堂形式單一會讓剛入小學的孩子身心疲憊、注意力不集中,因為一年級的孩子剛剛升入到小學,所有的行為習慣還沒有完全走出幼兒園的上課模式。游戲對他們來說仍然起著主導作用,特別在語文課上,教師語言的組織、肢體的發揮尤為重要,如果滿堂灌的話,孩子就會失去上課的興趣,他們就會開始拍桌子、敲筆盒、和同伴喧嘩、鑽桌子、手舞足蹈等,根本不在意教師在講什麼,此時,教師就要學會組織,就要用孩子們喜歡的游戲形式來進行引導。教師還要學會鼓勵和獎勵孩子們的表現,如「叮叮當,你真棒;」「小紅花願意和表現棒的孩子做朋友」等。這樣,用游戲的形式組織教學,孩子們就會主動地參與到教師的教學過程中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一定要想法設法地設計靈活多變的教學活動,學習貝特勒克教師在課堂上利用小游戲、小表演、猜謎語、小活動的教學模式,把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到自己設計的課堂上來,同時,求教師還要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和課堂駕馭能力。
總之,要上好一年級的每一節語文課,教師就要求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素養,不斷探索、實踐和總結教學經驗,有很好地駕馭課堂的能力,更要掌握孩子的年齡特徵,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做他們知心朋友,了解他們的喜好,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因材施教,讓孩子們盡快走出幼兒園的行為習慣而適應小學生活,達到最優最佳的教學效果。
Ⅶ 如何上好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
1、備課:認真准備、力求生動。
2、講課:精講精練、提高興趣。
3、輔導:多加鼓勵、循序善誘。
4、作業:難易有度、耐心仔細。
5、談話:和藹親切、多抓亮點、褒揚結合、給予信心。
Ⅷ 如何上好小學一年級語文課
一、營造氛圍,讓學生在參與中發展
參與是學生智力與能力發展的關鍵。教師必須努力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激活學生的熱情,促使其主動參與。
要營造和諧的氛圍,教師必須具有嶄新的學生觀,相信學生是具有巨大潛能的生命體。不要越俎代皰,細嚼慢喂,將本來可以富有情趣的識字教學,變得機械枯燥、索然無味。
要營造和諧的氛圍,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識字教學中,我們設計了這樣的開放性環節:讓學生說出自己從哪兒已經學會了什麼字;用什麼辦法記住哪個字。學生自選生字匯報,學習的自主權大了,利於學生自我表現,讓每個學生在參與中體驗成功。
要營造和諧的氛圍,教師的評價語言要幽默,富有情趣,富於激勵。教學中,我們允許學生識記字形方法的多樣性,不輕易否定學生。學生在教師寬容的評價中,變得有信心、有創見。
二、引導發現,讓學生在實踐中形成能力
新大綱強調:「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隨著學生經驗的積累,我們也就逐步簡化識記生字的過程,增加學生獨立識字的機會,發揮其主體性,引導他們自己想辦法,發現行之有效的識記方法,獨立掌握生字,並在實踐中不斷運用,形成識字能力。
漢字的字形雖然繁簡難易不同,但是識記字形還是有一定的規律、方法。當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識字經驗,我們也就放手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記字形。學生看到生字,就會調用已有的信息,將生字與熟字聯系起來,進行比較記憶了。於是,學生驚喜地發現:原來語文中的記字形,可以利用熟字加加減減。此時,我們引導學生總結出自己發現的識字方法,學生也就非常自然地說出功法」「減法」「換法」。至於有的獨體字,則引導學生說出「筆順法」,稍難的字則是幾種方法的「合法」。然後,讓學生用自己發現的識記字形的方法,對照生字,進行檢驗。學生運用自己發現的識記方法,記起生字來,簡單有效,學習生字也可以變得輕松自如,學生情緒高漲。
這樣,學生在識記字形的實踐中,在老師的引導下,發現、總結出了記憶字形的方法,經歷了艱辛的腦力創新過程,品嘗到了成功的快樂,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識字的主人。他們會在以後的實踐中,不依賴於任何幫助,自己選擇合適的方法,主動運用,持之以恆,不斷訓練,逐步形成能力。
三、打破常規,讓學生在識字中享受快樂
實踐中積累的識字經驗,成為學生識生字的基礎。漢字造字的規律性,為放手讓學生嘗試識生率提供了可行性。教學中,我們常常啟發學生:「假如讓你造這個字,你會怎麼造呢?」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動腦,不僅掌握了生字,更重要的是在主動參與、體驗識字的過程中,獲得了成功的快樂。
我們還利用歸類識字中認識同族字的特點,嘗試著打破常規,讓學生根據詞語,運用規律,自己研究歸納出生字。如教第三冊的「識字8」時,我們首先教給學生基本字「包」,讓學生掌握音、形、義。再讓學生找出帶有「包」的熟字「跑」,作為例字引導學生發現:「跑」是用兩部分合起來表示的,「足」與字的意思有關,「包」與讀音差不多。接著出示新詞:花()、水()、火()、吃()。學生藉助聲旁「包」宇,利用形旁表義的特點,自己試著創造出這幾個生字。然後,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所創造的字,並說出理由,又在班上交流。這樣的設計,打破了歸類識字課的一般做法,引導學生發現形聲字的規律,運用規律識字,把學生當作探求知識的主人。這樣的教學活動,其意義已超過了識字教學本身,讓學生在參與中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四、指導編謎,讓學生輕松記住字形
低年級學生對謎語有濃厚的興趣。為了能讓識字教學變得活潑有趣,我們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將謎語與學生的識記生字聯系起來。除了編謎讓學生猜字外,更主要的是引導學生抓住某些漢字的字形特點,進行聯想,學著編謎語。教學「閃」字時,先引導學生把字拆分成「人」「門」,在老師的動作暗示下,學生心領神會,編出了謎語「人很快進了門」,學生不僅記住了字形,還懂了字義呢。又如「獸」字是小學階段學生容易寫錯的一個字。教學中,先讓學生把字分解成四部分,再引導學生聯想到野獸的特點,學生編成了謎語「頭上兩只角,整日田裡跑,張著一大口,兇猛又可怕」。學生學著編謎語,一定會認真分析字形,抓住特點。這樣的過程,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學生的主動參與中,在輕松的氣氛中,難點已化解。同時,發展了學生的想像能力和表達能力。
五、引導創境,讓學生巧妙記住宇形
有些生字字形復雜,或某些部件與熟字相近,低年級學生往往張冠李戴。教學中,我們找出各部件的聯系,或抓住容易錯的地方,引導學生創設特定的語境,進行聯想,讓他們在形象風趣的語言中,巧妙地記住字形,強化了識字效果。如「柳」字,一直到高年級都有學生把右邊的撇忘掉,我們在教學中就抓這一重要筆畫,引導學生想像著微風吹來了,柳枝是什麼樣子呢?有的柳枝細些,微風中輕輕地飄了起來;有的柳枝粗些,微風中還是那樣直直的。形象的語言,使學生再也不會將那「微風中飄起的柳枝」給忘了。
引導學生創設特定的語境,將特別的字形與形象的情境聯系起來。學生以後運用這個生字時,腦海中一定會浮現出相應的情景,想起那形象的提示語言,一定不會把字寫錯了。
實踐證明,一年級識字教學中,靈活地融合上述幾點的做法,學生能主動參與,成為識字的主人,提高了識字的能力,實現了自身的發展。
Ⅸ 怎樣上好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
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教學任務特別重,而學生又特別小,剛剛進入回學堂,很多習慣都答還沒有養成,所以一年級的課特難上。建議從「實在」兩個字上下功夫,多用激勵性的評價,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把課堂融入游戲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但要控制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