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課文言文兩則課文要原文的,求求啦··~`~·`·`·`
《學奕》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回弈秋之為聽;一答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zhu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yú)?,曰:「非然也。」
兩小兒辯日
此文已被選入九年義務教育制六年級下學期人教版語文課本第一課。 《列子》
原文: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yú),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cāng)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shú)為汝(rǔ)多知(zhì)乎?」
❷ 六年級下語文,文言文注釋和原文及後面古詩的原文.注釋(注釋是書上下面滴),跪求啦!!!!!!
- 文言文:
21《與朱元思書》吳均
原文: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盪,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欲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翻譯:
煙霧都散凈了,天空和遠山是一樣的顏色。(乘船)隨著江流飄盪,任意往東或往西。從富陽縣到桐廬縣一百里左右,奇山異水,是天下絕無僅有的。
江水都是青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見到水底。游動的魚兒和細小的石頭可以看到底,毫無障礙。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兇猛的波浪好像飛奔的馬。
兩岸的高山,都長著茂密碧綠的樹木,使人看了有寒意,山巒憑借(高峻的)地勢,爭著向上,彷彿都在爭著向高處和遠處伸展,(它們)都在爭高,筆直地向上,直插雲天,形成無數的山峰。泉水沖激著石頭,冷冷地發出聲響;美麗的鳥兒互相和鳴,鳴聲嚶嚶,和諧動聽。蟬兒長久不斷地叫,猿猴也不住地啼。極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就會平息熱衷於功名利祿之心;治理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在上邊遮蔽著,即使在白天,也象黃昏時那樣昏暗,稀疏的枝條互相掩映,有時見到陽光。
22《五柳先生傳》陶淵明
原文: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有言:「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翻譯: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麼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表字。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就把它當作自己的號。他安安靜靜的,很少說話,不羨慕榮華利祿。喜歡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探究,每對書中的內容有所領會,就高興得忘了吃飯。他本性嗜酒,家裡窮不能常喝。親戚舊友知道他這種情況,有時擺酒叫他來喝。他去喝酒就喝個盡興,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不捨不得離開。簡陋的居室里空空盪盪,不能遮蔽風和陽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補丁,飯籃子和瓢里經常是空的,他安然自若。經常寫文章自我娛樂,稍微表露出自己的志趣。他忘記心中的得與失,這樣過完自己的一生。
評論說:黔婁的妻子曾經說過:「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熱衷於發財做官。」這話大概說的是五柳先生一類的人吧?一邊喝酒一邊作詩,把自己的志趣當作快樂。(他是)無懷氏的百姓嗎?或者是葛天氏的百姓吧?
23《馬說》韓愈
原文: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翻譯:
世上(先)有伯樂,然後(才)有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可是伯樂卻不經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貴的馬,只是辱沒在僕役的手上,(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槽櫪之間,不用「千里馬」稱呼它。
千里馬,吃一頓有時吃盡一石糧食,喂馬的人不知道(按照)它能夠日行千里(的本領)來喂養它。這樣的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優點不能表現在外面,想要跟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怎麼能要求它能夠日行千里呢?
鞭打它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喂養它不能竭盡它的才能,聽它嘶叫卻不通曉它的意思,拿著鞭打面對它,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他們真的不識得千里馬啊!
24《送東陽馬生序》宋濂
原文: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捨生皆被綺綉,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緼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翻譯:
我小時候就特別喜歡讀書。家裡貧窮,沒有辦法得到書來讀,每每向藏書的人家借,(借來)親手用筆抄錄,計算著日期歸還。天很冷,硯池裡的水結成堅硬的冰,手指(凍得)不能彎曲和伸直,不放鬆抄書。抄錄完了,跑著送還書,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因為這人家大多把書借給我,我於是能夠閱讀很多書。成年之後,更加仰慕聖賢的學說,又擔心沒有學問淵博的老師和名人與(我)交遊,曾經跑到百里以外,拿著經書向當地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請教。前輩道德聲望高,門人弟子擠滿了他的屋子,(他)不曾把言辭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我站在他旁邊。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下身子,側著耳朵請教。有時遇到他訓斥,(我的)臉色愈加恭順,禮節愈加周到,不敢說出一句話來回答;等到他高興了,就又請教。所以我雖然笨拙,終於獲得很多教益。
當我跟從老師(學習的時候),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中,隆冬刮著猛烈的寒風,大雪深幾尺,腳上的皮膚因寒冷乾燥而開裂了卻不知道。到了學舍,四肢凍僵了不能動彈,服侍的人拿來熱水(給我)澆洗,用被子蓋著,很久才暖和過來。住在旅店,店主每天提供(我)兩頓飯,沒有新鮮肥美的食物享受。同住的同學們都穿著華美的衣服,戴著飾紅帽帶和寶石的帽子,腰佩白玉環,左邊佩著刀,右邊掛著香袋,光彩照人好像仙人。我則穿著破舊的衣服生活在他們中間,毫無羨慕的意思。因為內心有足以快樂的事,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我的勤懇與艱辛是這樣。
26《小石潭記》柳宗元
原文: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岩。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翻譯:
從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隔著竹林,聽到水聲,好象人身上佩帶的佩環相碰擊發出的聲音,心裡高興。砍了竹子開出一條小路,往下看見一個小潭,水格外清涼。潭把一整塊石頭作為底,靠近岸邊,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成為水中高地,成為小島,成為不平的岩石,成為岩(等各種不同的形狀)。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拂。
潭中魚兒大約有一百來條,好象在空中游動,什麼依靠也沒有。陽光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獃獃地不動,忽然向遠處游去。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象與遊人一起娛樂。
向潭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象北斗星那樣曲折,象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溪水的岸勢象狗牙那樣參差不齊,不能知道它的源頭。
坐在潭邊,四周竹子和樹林圍繞著,靜悄悄的沒有人跡,使人感到凄涼,寒氣透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因為這地方過於凄清,不能長時間停留,於是把當時的情景記下來便離去了。
同我一起游遠的人,有吳武陵、龔古,我的弟弟宗玄。跟著同去的,有兩個姓崔的年輕人,一個叫恕己,一個叫奉壹。
27《岳陽樓記》范仲淹
原文: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翻譯:
慶歷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職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許多廢弛的事情都興辦起來。於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大它原來的規模,在上面刻了唐代名人和當代人的詩賦。囑托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
我觀賞那岳州的好景色,在洞庭湖之中。它含著遠山,吞著長江,水波浩盪,寬闊無邊;或早或晚(一天里)陰晴多變化,氣象千變萬化。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象。前人的記述很詳盡了。雖然如此,那麼北面通到巫峽,南面直到瀟水、湘江,降職遠調的人和詩人,大多在這里聚會,看了景物而觸發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
象那連綿的雨下得繁密,連續幾個月不放晴,陰慘的風憤怒地號叫,渾濁的浪頭沖向天空;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輝,山嶽隱沒了形體;商人和旅客不能成行,桅桿倒下,船槳斷折;傍晚天色昏暗,老虎怒吼猿猴悲啼。登上這座樓,就有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擔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批評指責,滿眼蕭條冷落,極度感概而悲憤不已的情緒了。
至於春風和煦、日光明媚,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綠,廣闊無際;沙歐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兒時而浮游,時而潛游;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蘭花,(長得)茂盛青蔥。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明月照耀著千里大地,波動的光閃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漁夫的歌聲互相唱和,這種快樂哪有窮盡!登上岳陽樓,就有心胸開朗,精神愉快;光榮和屈辱一並忘了,端酒當著風,高興極了的神態了。
唉!我曾經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情,或許不同於(以上)兩種心情,為什麼呢?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處在高高的廟堂上(即在朝廷里做官)就擔憂他的百姓;處在僻遠的江湖間(即不在朝廷上做官)就擔憂他的君王。這樣做官也擔憂,辭官也擔憂。那麼,什麼時候才快樂呢?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吧。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寫於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
28《醉翁亭記》歐陽修
原文: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奕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翻譯:
環繞著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那些山峰,樹林、山谷尤其美麗,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琅琊山。沿著山路走六七里,漸漸聽到水聲潺潺,從兩座山峰中間傾瀉出來的,是釀泉。山勢回環,路也跟著拐彎,有亭子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於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誰?山中的和尚智仙。給它取名的人是誰?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太守和客人到這里來喝酒,喝一點就醉了,而年齡又最大,所以自己取號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於喝酒,在於山水之間。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裡,寄託在喝酒上。
像那太陽出來,樹林里的霧氣散了,煙雲聚攏來,山谷就顯得昏暗了,或暗或明,變化不一,(就是)山間的早晨和傍晚。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一片濃郁的綠陰,風高霜潔,水位低落,石頭顯露,這是山間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樂趣也沒有窮盡。
至於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喚,後面的人答應,老老少少的行人來來往往不間斷的,(這)是滁州人出遊。到溪里捕魚,溪水深,魚兒肥,用釀泉的水釀酒,泉水香甜而酒色清凈,野味野菜,雜亂地在前面擺開,(這)是太守宴客。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於音樂,投壺的人投中了,下棋的人得勝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或站或坐大聲喧嘩的,(這)是賓客們(盡情)歡樂。臉色蒼老,頭發花白,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之間,(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陽落山,人影散亂,太守返回,賓客跟隨。樹林枝葉茂密成陰,鳥兒到處鳴叫,遊人離開後禽鳥在快樂了。然而禽鳥只知道山林的樂趣,卻不知道人的樂趣,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遊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遊人的快樂為快樂。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誰?是廬陵人歐陽修。
29《滿井游記》袁宏道
原文:
燕地寒,花朝節後,余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局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於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遊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墮事,瀟然於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適與余近,余之游將自此始,惡能無紀?己亥之二月也。
翻譯:
北京地區氣候寒冷,花朝節以後,(冬天)留下的寒氣仍然厲害。冷風時常颳起來,一颳起來就飛沙走石。我拘束在一間屋子裡面,想出去卻不能。每次冒著寒風快步行走,不到百步就返回來。
二月二十二日,天氣略微暖和,我同幾個朋友出了東直門,到了滿井。高大的柳樹分立在堤的兩旁,肥沃的土地微微濕潤,放眼望去,空闊的景象,好像是從籠中飛出去的天鵝。在這時,薄冰開始溶化,水波開始發出亮光,像魚鱗似的浪紋一層層的,清澈得看到河底,亮晶晶的,好像鏡子新打開冷光突然從鏡匣子里射出來一樣。山巒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凈,美好的樣子像擦過一樣,鮮明美好而又明媚,像美麗的少女洗了臉剛梳好髻鬟一樣。柳條將要舒展又沒有舒展,柔嫩的柳梢在風中散開,麥苗高約一寸左右。遊人雖然不多,汲泉水煮茶喝的,端著酒杯唱歌的,穿著艷裝騎驢的,也經常有。風力雖然還猛,但是走路就汗流浹背。所有在沙灘上曬太陽的鳥,浮到水面戲水的魚,悠閑自在,羽毛鱗鬣之間,都充滿了歡樂氣氛。才知道城郊田野外面未嘗沒有春天,可是住在城裡的人不知道它啊。
古詩:
小石潭記
柳宗元
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ang)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譚,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巻石底以出,為坻(chi)為嶼,為堪(kan)為岩。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chu爾遠逝,往來翕xi乎,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如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創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岳陽樓記
范仲淹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牆傾楫催;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醉翁亭記
歐陽修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魚,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奕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滿井游記
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節後,余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局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提,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於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乍出於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試,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遊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墮事,瀟然於草木之間者,為此官也。而此地適於余近,余之游將自此始,惡能無紀?乙亥之二月也。
詩五首
飲酒(其五)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行路難(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行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舌燥呼不得,歸來倚仗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卧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已亥雜詩
龔自珍
浩盪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岳陽樓記慶歷四年春,滕(téng)子京謫(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zhǔ)予(yú)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fú)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shāng),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yǐ)。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yín)雨霏霏(fēi),連月不開,陰風怒號(háo),濁浪排空。日星隱耀(yào),山嶽潛(qián)形;商旅不行,檣(qiáng)傾楫(jí)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qǐng),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zhǐ)汀(tīng)蘭,鬱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❸ 六年級下冊語文書上所有古詩,文言文,對子,等等需要背的所有內容,拜託了
明日歌 清(錢鶴灘)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換舊符。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
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
應是嫦娥擲與人。
清明 唐(杜甫)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七步詩 三國·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江畔獨步尋花 唐(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石灰吟 明(於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
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
便下襄陽向洛陽。
己亥雜詩 清(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浣溪沙 宋(蘇軾)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
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
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 宋(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學弈》選自《孟子·告子》。文章先寫弈秋是全國最善於下圍棋的人,接著寫弈秋教兩個學習態度不同的人下棋,學習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後寫這兩個人學習結果不同,並不是因為智力上有多大差別。通過這件事,說明了學習應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湯問》。講述了孔子路遇兩個小孩在爭論,一個認為太陽在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為太陽在中午離人近,為此,雙方各持一端,爭執不下,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無法裁決,被兩個小孩笑話。故事體現了兩小兒善於觀察、說話有理有據和孔子實事求是的態度。
❹ 六年級下冊語文書第一課文言文
《學弈》選自《孟子·告子》。文章先寫弈秋是全國最善於下圍棋的人,接著寫弈秋教兩個學習態度不同的人下棋,學習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後寫這兩個人學習結果不同,並不是因為智力上有多大差別。通過這件事,說明了學習應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湯問》。講述了孔子路遇兩個小孩在爭論,一個認為太陽在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為太陽在中午離人近,為此,雙方各持一端,爭執不下,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無法裁決,被兩個小孩笑話。故事體現了兩小兒善於觀察、說話有理有據和孔子實事求是的態度。
3.參考譯文。
學弈
弈秋是全國的下棋高手。他教導兩個學生下棋,其中一個學生非常專心,只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學生雖然也在聽弈秋講課,心裡卻一直想著天上有天鵝要飛過來,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來。雖然他倆在一塊兒學習,但是後一個同學不如前一個學得好。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別人好嗎?說:不是這樣的。
兩小兒辯日
有一天,孔子到東方游學,看到兩個小孩為什麼事情爭辯不已,便問是什麼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
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遠些,而中午時要近些。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像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的時候看起來小而近的時候看起來大的道理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有清涼的感覺,到了中午卻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是近的時候感覺熱而遠的時候感覺涼的道理嗎?
孔子也不能判斷是怎麼回事。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的知識淵博呢?」
❺ 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第一課文言文的註解
參考復譯文教師用書制
學弈
弈秋是全國的下棋高手。他教導兩個學生下棋,其中一個學生非常專心,只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學生雖然也在聽弈秋講課,心裡卻一直想著天上有天鵝要飛過來,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來。雖然他倆在一塊兒學習,但是後一個同學不如前一個學得好。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別人好嗎?說:不是這樣的。
兩小兒辯日
有一天,孔子到東方游學,看到兩個小孩為什麼事情爭辯不已,便問是什麼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
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遠些,而中午時要近些。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像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的時候看起來小而近的時候看起來大的道理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有清涼的感覺,到了中午卻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是近的時候感覺熱而遠的時候感覺涼的道理嗎?
孔子也不能判斷是怎麼回事。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的知識淵博呢?」
❻ 求六年級下冊語文書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 文言文兩則 的第一個文言文 某些字的注釋
唯:只
將:即將
「一人雖聽之」的「之」:弈秋的教導
「思援弓繳而射之」的「之」:它,代指前面的鴻鵠
「惟弈秋之為聽」的「之」:弈秋的教導
❼ 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本文言文帶節奏線
《學奕》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版人權/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zhu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yú)?,曰:「非然也。」
兩小兒辯日
此文已被選入九年義務教育制六年級下學期人教版語文課本第一課。
《列子》
原文: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yú),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cāng)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shú)為汝(rǔ)/多知(zhì)乎?」
❽ 一年級到六年級語文書中的詩詞,文言文
一年級上冊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畫》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一年級下冊
《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村居》
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二年級上冊】
贈劉景文
宋 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回鄉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二年級下冊】
草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
宋·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三年級上冊】
夜書所見
宋·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門山
唐·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飲湖上初晴後雨
宋·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三年級下冊】
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春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乞巧
唐·林傑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嫦娥
唐·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
【四年級上冊】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
宋·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四年級下冊】
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鄉村四月
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五年級上冊】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秋思
唐·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長相思
清·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五年級下冊】
牧童
唐·呂岩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
舟過安仁
宋·楊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清平樂(yuè)·村居
宋·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六年級上冊】
詩經·採薇(節選)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 花重錦官城。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天凈沙·秋
元·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六年級下冊】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七步詩
三國·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芙蓉樓送辛漸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江畔獨步尋花
唐·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石灰吟
明·於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己亥雜詩
清·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浣溪沙
宋·蘇軾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
宋·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文言文:六下:
學弈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唯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兩小兒辯日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文言文:六上:
楊氏之子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❾ 六年級下冊語文書上的文言文有什麼
《告子》一文:所謂笨鳥先飛早入林,人的智商的高低不能僅僅憑借學習成績來定斷,學內習成容績的好壞直接取決於學生是否專心致志,用功學習。從而教導人們做事應當專心。
《兩小兒辯日》: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一切都在變,而將世界變化的某一個方面做為衡量這個世界的標準是不對的。早時的太陽因為霧氣產生的散射而顯得大,中午卻因為霧氣散盡而沒有了散射的效果顯得小,然而太陽卻是一直都只有那麼大的。所以看到事物的表面就立刻下結論是不對的,而要像孔子一樣實事求是,不妄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