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六年級第二學期語文古詩

六年級第二學期語文古詩

發布時間:2021-02-02 17:40:43

❶ 六年級下學期語文古詩12首

【六年級下冊】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人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顆顆玉珠從月亮下邊撒落下來,我走到大殿前撿起它們,發現花瓣上邊還有星星點點剛凝結起來的露水。到現在,我還不知道天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這些桂花和桂花上的雨露,應該是廣寒宮里的嫦娥撒落下來送給我們的吧!
賞析:全詩詠物現實,空靈含蘊,以中秋一件事表達了中秋佳節賞月之情。還運用了想像的手法。

七步詩 三國.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這首詩是王維山水詩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從文學創作的角度來賞析,這首詩的精妙之處在於「動」、「靜」對比襯托的詩情畫意。首句「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便以聲寫景,巧妙地採用了通感的手法,將「花落」這一動態情景與「人閑」結合起來。花開花落,都屬於天籟之音,唯有心真正閑下來,放下對世俗雜念的摯著迷戀,才能將個人的精神提升到一個「空」的境界。當時的背景是「深夜」,詩人顯然無法看到桂花飄落的景緻,但因為「夜靜」,更因為觀風景的人「心靜」,所以他還是感受到了盛開的桂花從枝頭脫落、飄下、著地的過程。而我們在誦讀的同時也似乎進入了「香林花雨」的勝景。此處的「春山」還給我們留下了想像的空白,因是「春山」,可以想見白天的喧鬧的畫面:春和日麗、鳥語花香、歡聲笑語。而此時,夜深人靜,遊人離去,白天的喧鬧消失殆盡,山林也空閑了下來,其實「空」的還有詩人作為禪者的心境。唯其心境灑脫,才能捕捉到到別人無法感受的情景。
末句「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便是以動寫靜,一「驚」一「鳴」,看似打破了夜的靜謐,實則用聲音的描述襯托山裡的幽靜與閑適:月亮從雲層中鑽了出來,靜靜的月光流瀉下來,幾只鳥兒從睡夢中醒了過來,不時地呢喃幾聲,和著春天山澗小溪細細的水流聲,更是將這座寂靜山林的整體意境烘托在讀者眼前,與王籍「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芙蓉樓送辛漸 唐五代.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江畔獨步尋花 唐.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這是一首別具情趣的寫景小詩。小路上花團錦簇,花下的枝條被壓得垂下來,花瓣之上是流連忘返的彩蝶,它們圍繞著花枝翩翩起舞。從這里,我們嗅到了濃郁的花香。花旁的小路上,有清脆啼鳴的黃鶯,它們活潑自在的神態,能給人一種輕松愉悅的感覺。詩人用「時時」、「恰恰」這種極富韻律的字眼,使得全幅明麗紛繁的畫面充滿了動感,也使得詩歌有著更明快、更流利的節奏。全詩語言充滿了口語化色彩。讀起來令人感到非常親切,而詩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樂躍然紙上。
首句「黃四娘家花滿蹊」,點明尋花的地點是在「黃四娘家」的小路上。「蹊」是小路。「花滿蹊」是說繁花將小路都蓋住了,連成片了。此句以人名入詩,生活情趣較濃,頗有民歌味。次句「千朵萬朵壓枝低」。「千朵萬朵」形容數量之多。「壓枝低」中的「壓」和「低」兩個字用得十分貼切、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春花密密層層,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條都壓彎了。第三句「留連戲蝶時時舞」。「留連」是形容蝴蝶飛來飛去捨不得離開的樣子。花枝上彩蝶蹁躚,因戀花而「留連」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鮮妍。花可愛,蝶的舞姿亦可愛,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連」起來。這句從側面寫出春花的鮮艷芬芳。其實詩人也被萬紫千紅的春花所吸引而留連忘返。但他也許並未停步,而是繼續前行,因為風光無限,美景尚多。第四句「自在嬌鶯恰恰啼」。「嬌」是形容鶯歌柔美圓潤。「恰恰啼」是說正當詩人賞花時,正在賞心悅目之際,恰巧傳來一串黃鶯動聽的歌聲,將沉醉花叢的詩人喚醒。只因為詩人內心歡愉,所以想當然地認為黃鶯是特意為自己歌唱。這與上句說彩蝶留連春花一樣,都是移情於物的手法。由於詩人成功地運用了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這類題材,盛唐絕句中屢見不鮮。但象此詩這樣刻畫十分細微,色彩異常穠麗的,則不多見。杜甫在「花滿蹊」後,再加「千朵萬朵」,更添蝶舞鶯歌,景色就穠麗了。這種寫法,可謂前無古人。
石灰吟 明 於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竹石 清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己亥雜詩 清 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浣溪沙 宋.蘇軾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譯文:山腳下蘭草嫩芽入小溪, 松林間小路清沙凈無泥,傍晚細雨中杜鵑陣陣啼。 誰說人老不可再年少?門前流水還能執著奔向西!不必煩惱嘆白發,多愁唱黃雞
這首詞從山川景物著筆,意旨卻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達作者熱愛生活、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整首詞如同一首意氣風發的生命交響樂,一篇老驥伏櫪,志千里的宣言書,流露出對青春活力的召喚,對未來的嚮往和追求,讀之令人奮發自強。
上闋寫暮春三月蘭溪幽雅的風光和環境:山下小溪潺湲,岸邊的蘭草剛剛萌生嬌嫩的幼芽。松林間的沙路,彷彿經過清泉沖刷,一塵不染,異常潔凈。傍晚細雨瀟瀟,寺外傳來了杜鵑的啼聲。作者選取幾種富有特徵的景物,描繪出一幅明麗、清新的風景畫,令人身臨其境,心曠神怡,表現出詞人愛悅自然、執著人生的情懷。
下闋迸發出使人感奮的議論。這種議論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韻的語言,表達有關人生的哲理。「誰道」兩句,以反詰喚起,以借喻回答。結尾兩句以溪水西流的個別現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懷,自我勉勵,表達出詞人雖處困境而老當益壯、自強不息的精神。
這首詞,上片以淡疏的筆墨寫景,景色自然明麗,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語言抒情,又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啟人心智,令人振奮。詞人以順處逆的豪邁情懷,政治上失意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催人奮進,激動人心。
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 宋.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山如美人蹙(cù)起的眉毛。要問遠行的人去哪裡呢?是去那山水交匯處。 才剛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假如你到江南,還能趕上春天的話,千萬要把春光留住。
這是一首送別詞。 起拍「水是」、「山是」兩句,含意豐富,令人遐想。詞人把明澈的水流比喻為美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巒喻為美人的眉峰,極言浙東山水的漂亮可愛。同時,也可以理解為詞人對鮑浩然心事的設想:波光漾動的流水是他心上人的眼波,脈脈傳情;青黛的山巒是心上人的眉峰,因思念自己而滿懷愁怨,眉頭都蹙[cù]起來了。詞人通過這一設想來寫出了鮑浩然「之浙東」的心切。與此相應,上片結句「眉眼盈盈處」只有一層理解:鮑浩然是去山水秀麗得像美人「眉眼盈盈」的地方.下片抒發詞人的情懷。「才始送春歸」,點明這里春剛逝去,說明詞人心中滿懷著傷春之愁;「又送君歸去」則再添了別恨,心情就更痛苦了。最後兩句是詞人對鮑浩然的祝願:希望他生活在「春」里。這個「春」反映鮮花如錦的春天季節。
這首詞構思新巧,詞語明麗,很有表現力。且語句新鮮不俗,頗受人們喜愛。比起那些敷衍應酬之作,顯然有死活之別。

❷ 六年級下冊語文的十首古詩的意思

六.竹石:
(清)鄭燮






松,






中。
千專


擊屬


勁,



西


風。
七.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
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
便下襄陽向洛陽。
八.己亥雜詩
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九.浣溪沙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十.卜運算元.送報浩然之浙東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❸ 六年級下冊語文10首古詩

1、七步詩 【三國. 魏】 曹植
煮豆持作羹(gēng),漉菽(lù shū) 以為汁。
萁(qí)在釜(fǔ)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jiān)何太急?

2、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3、芙蓉(fū lóng)樓送辛漸 【唐】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4、江畔(pàn)獨步尋花 【唐】 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xī),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tí)。

5、石灰吟 【明】 於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6、竹 石【清】 鄭 燮(xiè)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7、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jì)北,初聞涕(tì)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wū)峽,便下襄(xiāng)陽向洛陽。

8、己亥(hài)雜詩 【清】 龔(gōng)自珍
九州生氣恃(shì)風雷,萬馬齊喑(yīn)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chóng)抖擻(dǒu sǒu),不拘一格降(jiàng)人才。

9、浣(huàn)溪沙 【宋】蘇軾
游蘄(qí)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tí)。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10、卜(bǔ)運算元·送鮑(bào)浩然之浙東 【宋】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❹ 小學六年級語文下冊書後的十首古詩

第三首
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專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屬玉壺。
注釋:
①芙蓉樓:潤州(今江蘇鎮江)的城樓。
②辛漸:詩人的一位朋友。
③吳:三國時的吳國在長江下游一帶,所以程這一代為吳。
④平民:清晨。
⑤楚山:春秋時的楚國在長江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代的山為楚山。
⑥一片冰心在玉壺:冰在玉壺之中,比喻人的清廉正直。冰心:比喻心的純潔。
第四首
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
(唐)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注釋]
①江畔:江邊。
②獨步尋花:一個人一邊散步,一邊賞花。
③蹊:小路。
④留連:捨不得離開。
⑤恰恰:這里形容鳥叫聲和諧動聽。
希望能夠採納。謝謝!

❺ 六年級下冊的語文古詩有哪些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專,江船火屬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遊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漁歌子(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琴詩》 (宋) 蘇軾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 何不於君指上聽?

題菊花 (唐代) 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❻ 六年級第二學期語文的所有古詩

上下面這個網回站答
www.pep.com.cn/czyw/index.htm

❼ 小學六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

網路名片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七言律詩,作於763年(廣德元年)春天,作者五十二歲。762年(寶應元年)冬季,唐軍在洛陽附近的橫水打了一個大勝仗,收復了洛陽和鄭(今河南鄭州)、汴(今河南開封)等州,叛軍頭領薛嵩、張忠志等紛紛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兒子史朝義兵敗自縊,其部將田承嗣、李懷仙等相繼投降,持續七年多的「安史之亂」由此結束。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過著飄泊生活的杜甫聽到這個消息,以飽含激情的筆墨,寫下了這篇膾炙人口的名作。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創作年代:唐代
作者:杜甫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編輯本段]作品原文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意畫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1)
劍外忽傳收薊北,(2)
初聞涕淚滿衣裳。(3)
卻看妻子愁何在?(4)
漫卷詩書喜欲狂。(5)
白日放歌須縱酒,(6)
青春作伴好還鄉。(7)
即從巴峽穿巫峽,(8)
便下襄陽向洛陽。(9)[1]
[編輯本段]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1)聞:聽說。
官軍:指唐王朝的軍隊。
收:收復。
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亂時,叛軍的根據地。763年被官軍收復。
(2)劍外:劍門關以外,這里指四川。當時杜甫流落在四川。
薊北:今河北北部一帶,是叛軍的老巢。
(3)涕淚:眼淚。
(4)卻看:回頭看。
妻子:妻子和孩子。
愁:憂愁。
(5)漫:隨意地,胡亂地。
喜欲狂:高興得簡直要發狂。
(6)白日:白天。
放歌:放聲高歌。
縱酒:縱情飲酒。
(7)青春:指春天的景物。作者想像春季還鄉,旅途有宜人景色相伴。
作伴:指春天可以陪伴詩人。
(8)即從:立即從某地到某地。
巴峽:長江三峽之一,在嘉陵江上游。
穿:穿過。
巫峽:長江三峽之一,在今四川湖北交界處。
(9)襄陽:今屬湖北。
洛陽:今屬河南,古代城池。[2]
作品譯文
劍門關以南的四川,忽然傳來收復薊北的消息,初聽到這個消息驚喜得涕淚交流,沾濕了衣裳。回過頭來再看妻子,平日的優愁已不知跑到何處去了;我胡亂地捲起詩書高興得幾乎要發狂。白日里我要放聲歌唱,縱情暢飲;美好的春景正好伴著我返回故鄉。我們要立即動身,從巴峽乘船,穿過巫峽,順流直下到達湖北襄陽,再從襄陽北上,直奔洛陽。 [3]
[編輯本段]詩歌格律
劍外忽傳收薊北,
●●●⊙⊙●●,
初聞涕淚滿衣裳。
○⊙●●●⊙△。
卻看妻子愁何在?
●⊙⊙●○○●,
漫卷詩書喜欲狂。
⊙⊙○○●●△。
白日放歌須縱酒,
●●●○○⊙●,
青春作伴好還鄉。
○○●●●○△。
即從巴峽穿巫峽,
●⊙○●⊙○●,
便下襄陽向洛陽。
⊙●○○●●△。
註:○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這首詩的韻腳是:七陽;可「三江七陽」通押。
[編輯本段]作品賞析
杜甫在這首詩下自註:「余田園在東京。」詩的主題是抒寫忽聞叛亂已平的捷報,急於奔回老家的喜悅。「劍外忽傳收薊北」,起勢迅猛,恰切地表現了捷報的突然。詩人多年飄泊「劍外」,備嘗艱苦,想回故鄉而不可能,就是由於「薊北」未收,安史之亂未平。如今「忽傳收薊北」,驚喜的洪流,一下子沖開了郁積已久的情感閘門,令詩人心中濤翻浪涌。「初聞涕淚滿衣裳」,「初聞」緊承「忽傳」,「忽傳」表現捷報來得太突然,「涕淚滿衣裳」則以形傳神,表現突然傳來的捷報在「初聞」的一剎那所激發的感情波濤,這是喜極而悲、悲喜交集的逼真表現。「薊北」已收,戰亂將息,乾坤瘡痍、黎民疾苦,都將得到療救,詩人顛沛流離、感時恨別的苦日子,總算熬過來了。然而痛定思痛,詩人回想八年來熬過的重重苦難,又不禁悲從中來,無法壓抑。可是,這一場浩劫,終於像惡夢一般過去了,詩人可以返回故鄉了,人們將開始新的生活,於是又轉悲為喜,喜不自勝。這「初聞」捷報之時的心理變化、復雜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寫法,必需很多筆墨,而詩人只用「涕淚滿衣裳」五個字作形象的描繪,就足以概括這一切。
第二聯以轉作承,落腳於「喜欲狂」,這是驚喜的更高峰。「卻看妻子」、「漫卷詩書」,這是兩個連續性的動作,帶有一定的因果關系。當詩人悲喜交集,「涕淚滿衣裳」之時,自然想到多年來同受苦難的妻子兒女。「卻看」就是「回頭看」。「回頭看」這個動作極富意蘊,詩人似乎想向家人說些什麼,但又不知從何說起。其實,無需說什麼了,多年籠罩全家的愁雲不知跑到哪兒去了,親人們都不再是愁眉苦臉,而是笑逐顏開,喜氣洋洋。親人的喜反轉來增加了詩人的喜,詩人再也無心伏案了,隨手捲起詩書,大家同享勝利的歡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一聯,就「喜欲狂」作進一步抒寫。「白日」,點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難得「放歌」,也不宜「縱酒」;如今既要「放歌」,還須「縱酒」,正是「喜欲狂」的具體表現。這句寫「狂」態,下句則寫「狂」想。「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經來臨,在鳥語花香中與妻子兒女們「作伴」,正好「還鄉」。詩人想到這里,自然就會「喜欲狂」了。
尾聯寫詩人「青春作伴好還鄉」的狂想,身在梓州,而彈指之間,心已回到故鄉。詩人的驚喜達到高潮,全詩也至此結束。這一聯,包涵四個地名。「巴峽」與「巫峽」,「襄陽」與「洛陽」,既各自對偶(句內對),又前後對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對;而用「即從」、「便下」綰合,兩句緊連,一氣貫注,又是活潑流走的流水對。再加上「穿」、「向」的動態與兩「峽」兩「陽」的重復,文勢、音調,迅急有如閃電,准確地表現了詩人想像的飛馳。「巴峽」、「巫峽」、「襄陽」、「洛陽」,這四個地方之間都有很漫長的距離,而一用「即從」、「穿」、「便下」、「向」貫串起來,就出現了「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的疾速飛馳的畫面,一個接一個地從讀者眼前一閃而過。這里需要指出的是:詩人既展示想像,又描繪實境。從「巴峽」到「巫峽」,峽險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峽」到「襄陽」,順流急駛,所以用「下」;從「襄陽」到「洛陽」,已換陸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確。
這首詩,除第一句敘事點題外,其餘各句,都是抒發詩人忽聞勝利消息之後的驚喜之情。詩人的思想感情出自胸臆,奔涌直瀉。仇兆鰲在《杜少陵集詳注》中引王嗣的話說:「此詩句句有喜躍意,一氣流注,而曲折盡情,絕無妝點,愈朴愈真,他人決不能道。」後代詩論家都極為推崇此詩,贊其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也」(《讀杜心解》)。 【句解】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劍南一帶忽然傳來官軍收復薊北的喜訊,初聞此訊,我止不住熱淚滾滾,灑滿了衣裳。首聯恰切而逼真地反映出詩人當時的心理,感人至深。多少年動盪流離的生活,多少個憂愁凄苦的長夜,多少軍民的浴血奮戰,就要結束了;多少年的日思夜盼,終於實現了,怎能不教人喜極而泣?「忽傳」,表現捷報來得突然,如春雷乍響,驚喜的洪流,沖開郁積已久的感情閘門。「劍外」,即劍門關(劍閣)以南地區的蜀中(今四川境內),唐朝置劍南道,治所在成都。「薊北」,唐時的幽、薊二州一帶(今河北北部),是安史叛軍的老巢。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回過頭看著妻子兒女,她們臉上的愁雲已經一掃而光;胡亂地收捲起一堆詩書,我欣喜得簡直要發狂!頷聯以轉作承,落腳於「喜欲狂」,這是驚喜的情感洪流湧起的又一高峰。「卻看」,即回頭看。當自己悲喜交集時,自然想到多年來同受苦難的妻子兒女。「漫卷」,是一種無目的、下意識的動作。動亂結束,第一個長期深藏在心裡的願望自然冒出來:從此可以回鄉,過上安定的日子。所以欣喜若狂地把散亂的詩書捲起來,詩人未必真的要立刻收拾行李,只是情不自禁,渴盼早歸的自然流露。 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滿頭白發的我,要放聲高歌,還要縱情飲酒;有明媚的春光作伴,正好可以啟程回歸故鄉。頸聯就「喜欲狂」作進一步抒寫,並轉入極欲回鄉的心情。放歌、縱酒是狂喜的具體表現。青春、還鄉是詩人的設想。「白首」,一作白日。如果作「白日」,就與下句中的「青春」顯得重復,故作「白首」較好。「青春」,指春季。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立即乘船從巴峽啟程,順水穿過巫峽,直接由水路北上襄陽,旋即又由陸路直奔故鄉洛陽。尾聯就還鄉作進一步抒寫,展望中的旅程是多麼美好,又是多麼平易坦盪。實際上,從劍外到洛陽,路途很遠,巴峽、巫峽、襄陽、洛陽四處相距也不近,但在歸心似箭的詩人筆下,簡直就像朝發夕至那麼容易、那麼快速。這一聯包含四個地名。「巴峽」與「巫峽」,「襄陽」與「洛陽」,既各自對偶(句內對),又前後對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對;而用「即從」、「便下」綰合,兩句緊連,一氣貫注,又是活潑的流水對。再加上「穿」、「向」的動態與兩「峽」兩「陽」的重復,也就有了一瀉千里的氣勢。 「巴峽」,指四川東北部嘉陵江上游峽谷,非巴東三峽。「巫峽」,在今四川巫山縣東,長江三峽之一。「襄陽」,今湖北襄樊市,杜甫祖籍在此。從襄陽到洛陽,要改走陸路,所以用「向」字。「洛陽」,今屬河南。杜甫籍貫河南鞏縣,三歲時移居洛陽,故常以洛陽為故鄉。句後作者原註:「余田園在東京。」東京即洛陽。[4]
[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陽(今湖北襄樊),出生於鞏縣(今屬河南)。早年南遊吳越,北游齊趙,因科場失利,未能考中進士。後入長安,過了十年困頓的生活,終於當上看管兵器的小官。安史之亂爆發,為叛軍所俘,脫險後赴靈武見唐肅宗,被任命為左拾遺,又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後來棄官西行,客居秦州,又到四川定居成都草堂。嚴武任成都府尹時,授杜甫檢校工部員外郎的官職。一年後嚴武去世,杜甫移居夔州。後來出三峽,漂泊在湖北、湖南一帶,死於舟中。杜甫歷經盛衰離亂,飽受艱難困苦,寫出了許多反映現實、憂國憂民的詩篇,詩作被稱為「詩史」;他集詩歌藝術之大成,是繼往開來的偉大現實主義詩人。[5]網路名片
《己亥雜詩》是清代詩人龔自珍於公元1839年(農歷己亥年)創作的一組詩集,共計315首,其中第五首及第一百二十五首收錄於我國中小學語文課本中。網路名片
《己亥雜詩》是清代詩人龔自珍於公元1839年(農歷己亥年)創作的一組詩集,共計315首,其中第五首及第一百二十五首收錄於我國中小學語文課本中。
目錄[隱藏]

作品信息
作品原文
作者簡介
創作背景
名篇選析

[編輯本段]作品信息
名稱:己亥雜詩
年代:清代
作者:龔自珍
體裁:詩歌
數量:315首
【注釋】
1.浩盪離愁: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盪:無限。
2.吟鞭:詩人馬鞭。 東指:東方故里。 天涯:指離京都遙遠。
3.落紅:落花。花朵以紅色者為尊貴,因此落花又稱為落紅。
4.花:比喻國家。
此句表明作者造福人類為國效力的高貴品質。後人又常用此句表達前輩對後輩的愛護。
【譯文】 浩浩盪盪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 馬鞭向東舉起這一起身,從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賞析】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詩人筆鋒一轉,由抒發離別之情轉入抒發報國之志。並反用陸游的詞「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落紅,本指脫離花枝的花,但是,並不是沒有感情的東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願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不為獨香,而為護花。表現詩人雖然脫離官場,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不忘報國之志,充分表達詩人的壯懷,成為傳世名句。
己亥雜詩(第一百二十五首)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釋】
1.九州:中國。
2.生氣:生氣勃勃的局面。
3.恃(shì):依靠。
4.喑(yīn):啞。萬馬齊喑:比喻社會政局毫無生氣。究:終究、畢竟。
5.天公:造物主。重:重新。抖擻:振作精神。
6.降:降生。
【譯文】
只有風雷激盪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國大地發出勃勃生氣, 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語終究是一種悲哀。 我奉勸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守一定規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賞析】
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詩。全詩層次清晰,共分三個層次:第一層,寫了萬馬齊喑,朝野噤聲的死氣沉沉的現實社會。第二層,作者指出了要改變這種沉悶,腐朽的觀狀,就必須依靠風雷激盪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須經歷波瀾壯闊的社會變革才能使中國變得生機勃勃。第三層,作者認為這樣的力量來源於人材,而朝庭所應該做的就是破格薦用人材,只有這樣,中國才有希望。詩中選用「九州」、「風雷」、「萬馬」、「天公」這樣的具有壯偉特徵的主觀意象,寓意深刻,氣勢磅礴。
詩的前兩句用了兩個比喻,寫出了詩人對當時中國形勢的看法。「萬馬齊喑」比喻在腐朽、殘酷的反動統治下,思想被禁錮,人才被扼殺,到處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現實狀況。「風雷」比喻新興的社會力量,比喻尖銳猛烈的改革。從大處著眼、整體著眼、大氣磅礴、雄渾深邃的藝術境界。詩的後兩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傳誦的名句。詩人用奇特的想像表現了他熱烈的希望,他期待著優秀傑出人物的涌現,期待著改革大勢形成新的「風雷」、新的生機,一掃籠罩九州的沉悶和遲滯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現實,更憧憬未來、充滿理想。它獨辟奇境,別開生面,呼喚著變革,呼喚未來。

❽ 六年級語文下冊十首古詩

七步詩
三國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鳥鳴澗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江畔獨步尋花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石灰吟
[明] 於謙
千 錘 萬 鑿 出 深 山 ,
烈 火 焚 燒 若 等 閑 .
粉 身 碎 骨 全 不 怕 ,
要 留 清 白 在 人 間 .
竹石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
忽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
便下襄陽向洛陽.
已亥雜詩
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浣溪沙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
(宋)王觀
水是眼波橫,
山是眉峰聚.
欲問行人去那邊?
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
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
千萬和春住.

閱讀全文

與六年級第二學期語文古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