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六年級下冊語文21課中心思想
簡單點
講述了「我」六年級時的科學課老師懷特森先生的故事.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他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和科學的懷疑精神.
詳細點
課文具體描寫了懷特森老師一次出乎意料的教學過程.第一天上課,懷特森老師給我們講授「貓蝟獸」這種動物,我們根據課堂筆記做的隨堂測驗竟然都得了零分,原來懷特森老師講的關於貓蝟獸的一切都是編造的,他希望我們從這個零分中吸取教訓,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具有懷疑的能力.
附註:
對句子的理解
①他說,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事物真偽的能力,同時也應該具有懷疑的能力.
這是懷特森老師通過這一堂關於「貓蝟獸」的課,想要告訴學生的一個道理.一個人不能人雲亦雲,不能輕信老師和專家的說法,要敢於懷疑.一個人要想成功,就要把自己的見解發表出來,不能輕信他人.
②從此,科學課對於我們來說就成了一種「冒險」.
這里的「此」具體指第一節課之後.這里的「冒險」是指科學課上富有挑戰性的緊張刺激的學習過程,讓學生養成了要時刻動腦對事物進行獨立的思考、獨立的判斷,要有懷疑,也要有實證的好習慣.學習就成了一個真實的復雜的認識過程.
③然而,正是在一個個饒有趣味又充滿刺激的過程中,我們逐漸增長了見識,也逐漸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這一個個「饒有趣味又充滿刺激的過程」是懷特森老師創造和營造的,也就是在科學課上不斷質疑,不斷思考,不斷論證的過程.在這樣的學習中,我們不僅學到了知識,增長了見識,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那就是要善於獨立思考,獨立判斷,要有懷疑的精神.
④懷特森先生讓我還有我的同學明白了一個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書本,也不要迷信權威.
書本、權威,代表的是已有的、被大多數人認可和接受的知識.句子中的兩個「不要迷信」強調的是一種懷疑的精神,強調要通過獨立的思考去獲取知識.
對詞語的理解
出人意料:(事物的好壞、情況的變化、數量的大小等)超出人們的意料.課文中指懷特森先生的教學方法獨特,常出乎同學們的意料.
侃侃而談:理直氣壯、從容不迫地談話.
顱骨:構成頭顱的骨頭,又叫「頭骨」.
目瞪口呆:瞪大眼睛,說不出話來.形容因受驚或生氣而愣住的樣子.
編造:1.憑想像創造(故事).2.捏造.課文中取第1種意思,指懷特森先生憑自己的想像編了一種名叫「貓蝟獸」動物的故事.
哪門子:什麼,用於反問的語氣,表示沒有來由.
懷疑:1.疑惑,不很相信.2.猜測.課文中取第1種意思.
破綻:比喻說話做事時露出的漏洞.
饒有趣味:饒:豐富,多,很;指很有趣味.
權威:1.使人信服的威望和力量.2.在某種范圍里最有威望、地位的人或事物.課文中取第2種意思.
糊弄:欺騙,矇混.
希望可以幫到你!
⑵ 六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20課教案
學習目標
1.學會「澡、械」等5個生字,正確書寫「誕生、洗澡、漩渦、花圃、逆時針、司空見慣、無獨有偶、見微知著、鍥而不舍」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三個關於科學發現的三個故事在寫法上和內容上的相同點。
4.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引導學生認識到到凡事多問幾個為什麼的重要性。
5.體會本文語言生動、准確的特色,學慣用事實說明道理的寫法。
課前准備
1.教師准備與本文事例相關的圖片或錄像資料,生字、新詞、重點語句的課件。
2.鼓勵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查閱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有很多同學特別崇拜科學家,能說一說你最崇拜的科學家是誰嗎?
2.你們知道科學家們主要依靠什麼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嗎?(學生自由發言,如:善於思考、勤奮刻苦、鍥而不舍等等。)
3.教師小結:縱觀千百年來的科學技術發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學說的發現者、創立者,差不多都是從細小的、司空見慣的現象中看出問題,不斷發問,不斷解決疑問,追根溯源,最後把「?」拉直變成「!」,找到了真理。所以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板書課題)
4.誰來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學生自由發言。)下面我們來共同學習第20課,請同學們齊讀課題。相信同學們學過課文,對這句話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同學們打開書,自讀課文,要注意讀准字音、讀通句子。
2.出示詞語:
誕生 縱觀 漩渦 敏銳 追根求源 見微知著 鍥而不舍
洗澡 花圃 推理 逆時針 司空見慣 無獨有偶 打破砂鍋問到底
(1)指名讀詞語。
(2)齊讀一遍。
3、好!同學們再讀課文,看課文講了哪三個故事?分別是什麼?
學生自由回答:
謝皮羅教授從洗澡水的漩渦中發現問題,通過反復的試驗和研究,發現水漩渦的旋轉方向和地球的自轉有關。
化學家波義耳偶然發現鹽酸會使花瓣變紅,繼而進行了許多試驗,終於發現了酸鹼試紙。
奧地利醫生從兒子做夢時眼球轉動這個現象,經過反復觀察和分析,推斷出凡睡者眼球轉動時都表示在做夢。
三、細讀課文,找出規律。
1、這三個同學說的很對!這三個故事是多麼有趣的生活現象啊!現在再請同學們仔細讀讀三個故事,看看這三個故事的介紹和內容,有什麼相同點?可以在課文中畫一畫。
(學生邊讀書邊思考)
2、我看到有許多同學在書做了圈畫,有的還做了批註。很會學習。
3、現在請同學們在四人小組里交流交流自己的發現,討論存在的疑問。
(四人小組交流)
4、現在請同學說說交流後自己的認識。
三個故事都是講生活中的偶然發現的問題;
三個故事都是講科學家發現和發明的故事;
三個故事都是說明「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5、大家講的很好。有沒有人能把三個故事間的相同點分析透徹些?
三個故事中提到的科學家發現和發明的過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發現問題,不斷地追問;再進行反復的研究和試驗;最後解決了問題,得出了結論。
6、你真棒!課文讀的很仔細,分析的也很有道理。書上有一段話和你說的意思是一樣的,同學們看看是哪一段啊?
(第二自然段)
投影(第二自然段)
7、齊讀第二段
8、是啊,「從細小的、司空見慣的現象中發現問題、追根求源,最後把「?」拉直變成「!」,找到了真理。」這也是課文中的哪句話的意思?
(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9、一起讀這句話!
10、這里的「?」「!」各指的是什麼?作者這樣表達有什麼好處?
?的含義是:看出問題,不斷發問、追根求源。
!含義是:不斷解決疑問,找到真理。
11、科學史上,能從生活的細小現象中找出真理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你還能舉出一個嗎?
魯班上山,手被植物葉劃傷,後來發明了鋸。
牛頓在樹下,被蘋果砸了頭,後來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雷達、風車……
12、這么多的事例說明了科學並不神秘,真理並不遙遠。但是真理的發現也是有條件的,那就是————是什麼呀?
只要你見微知著,善於發問並不斷探索,那麼,當你解答了若干個問號之後,就能發現真理。
13、這也是說課文中的那句話————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三、回歸整體,總結收獲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收獲?
知道了科學發現的一般規律: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知道了文章思路:開頭提出自己的觀點,再用三個具體事例來說明這個觀點是正確的,最後再來闡述開頭的觀點。
科學發現的「偶然機遇」只能給有準備的人,而不會給任何一個懶漢,希望同學們也做一個「有科學准備的人」。
四、鞏固提高,隨文練筆
仿照課文寫法寫一段話,用具體事實說明一個觀點。比如「功夫不負有心人」「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