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七年級上冊語文古詩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西江月》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天凈沙 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回答者: ILOVEYOU8474 - 初學弟子 一級 1-19 17:16
文言文:
5.童趣 沈復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於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於土牆凹凸處,花台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台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童趣 譯文
回想我童年的時候,能夠對著太陽張開眼睛,明察秋毫,見到極小的東西,必定細細去觀察它的紋路,所以常常得到事物之外的趣味。
夏日的蚊子聲音象雷鳴,我心裡把它比作成群的仙鶴在天空飛翔。心裡這么想,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變成仙鶴了。我抬起頭看,脖子都硬了。我又讓蚊子留在帳子裡面,慢慢地吸口煙噴出來,叫蚊子沖煙飛鳴,當作青雲中的白鶴觀看,果然就象鶴唳雲端一樣,令人怡然稱快。
我又常在土牆凹凸的地方,或是花台小草叢雜的地方,蹲下身子,與花台一般高,定神仔細觀察,以叢草作為樹林,以小蟲和螞蟻作為野獸,以泥土凸的作為山丘,凹的作為山谷,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有一天,見到有兩個小蟲在草里斗,看得正高興的時候,忽然有個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原來是一隻癩蝦蟆,舌頭一吐,兩個小蟲就被它吞了進去。我年紀小,正看得出神,不覺嚇得叫了起來。定了定神,捉住這只癩蝦蟆,鞭打了數十下,驅逐去別的院子 。
10.論語十則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學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學而》)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泰伯》)
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子罕》)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20.《山市》
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數年恆不一見。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高插青冥,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無何,見宮殿數十所,碧瓦飛甍,始悟為山市。未幾,高垣睥睨,連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忽大風起,塵氣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樓五架,窗扉皆洞開;一行有五點明處,樓外天也。層層指數,樓愈高,則明漸少。數至八層,裁如星點。又其上,則黯然縹緲,不可計其層次矣。而樓上人往來屑屑,或憑或立,不一狀。逾時,樓漸低,可見其頂;又漸如常樓;又漸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見。又聞有早行者,見山上人煙市肆,與世無別,故又名「鬼市」雲。
奐山的「山市」,是淄川縣八景中的一景,但經常好幾年也不出現一次。(有一天)孫禹年公子跟他的同業朋友在樓上喝酒,忽然看見山頭有一座孤零零的寶塔聳立起來,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驚奇又疑惑,心想這附近並沒有佛寺啊。不多久,(又)看見幾十座宮殿,瓦是碧綠的,屋脊高高翹起,這才省悟到原來是(出現)「山市」了。沒多久,(又出現了)高高的城牆,(頂上是)呈凹凸形的短牆,連綿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城中有像樓閣的,有像廳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現在眼前,數也數不過來。忽然颳起大風,煙塵彌漫,全城的景象變得模糊不清了。過一陣子,大風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樓,上與天接,(每層)有五間房,窗戶都敞開著,都有五處明亮的地方,那是樓外的天空。
一層一層地指著數上去,房間越高,亮點越小;數到第八層,亮點只有星星那麼小;再往上就變得暗淡了,似有若無,看不清它的層次。(低層)樓上的人們來來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著(欄桿)的,有站著的,姿態各不相同。過了一段時間,樓漸漸低矮下來,可以看見樓頂了;漸漸地,又變得跟平常的樓房一樣;漸漸地,又變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縮成拳頭一般大小,(再縮)成為豆粒一般大小,終於完全消失。
我又聽說,有早起趕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鋪,跟塵世上的情形沒有什麼區別,所以人們又管它叫「鬼市」。
25.《世說新語》兩則
1.詠雪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①雪驟②,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③。」兄女曰:「未若柳絮因④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①.【俄而】不久,不一會兒。 ②.【雪驟】雪下得急。 ③.【差可擬】差不多。 ④.【未若】比不上。 ⑤.【因】乘。
譯文: 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會在一起,跟子侄輩的人談詩論文。忽然間,雪下得急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呢?」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兒道韞說:「比不上柳絮乘風飄起」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道韞是太傅大哥謝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2.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譯文】:陳太丘和朋友預先約定好一起出行,約定在中午時分,約定的時間過了朋友卻沒有到,陳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離開了。當他離去以後,他的朋友才來到。陳太丘的兒子陳元方當時年僅七歲,正在家門外做游戲。客人問他:「你的父親在家不在?」陳元方回答說:「父親等待您很長時間而您卻沒有來到,已經離去了。 」客人便發怒說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約好一起出行,卻拋棄人家而離去。」陳元方說:「您與我父親約定在中午時分見面,中午不到,這就是沒有信用;對著人家兒子罵他的父親,這便是沒有禮貌。」客人感到很慚愧,便從車里下來,想拉元方的手,元方走回家不去理他。
30.《寓言四則》倒數兩則
3.智子疑鄰
宋有富人,天雨牆壞。其子曰:「不築,必將有盜。」其鄰人之父亦雲。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譯文
宋國有一個富人(有一天)天下大雨毀壞了牆。他的兒子說:「如果不修補,一定有盜賊(偷東西)。」,鄰居家的老人也這么說。晚上(他家)果然丟失了大量財物。這家人認為自己的兒子很聰明,卻懷疑鄰居家的老人。
4.塞翁失馬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譯文
靠近長城一帶的人中,有一個精通術數(一些迷信活動)的人,他的馬無原無故逃跑到了胡人的領地。人們都來安慰他,這位老人說:「這怎麼就不能是福氣呢?」經過幾個月,他的馬帶領著胡人的駿馬回來了。人們都來恭喜他,這位老人說:「這怎麼就不能是禍患呢?」家裡有許多好馬,他的兒子很喜歡騎,有一次,從馬上掉下來折斷了大腿。人們都來安慰他,這位老人說:「這怎麼就不能是福氣呢?」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打進了長城。壯年男子都拿起武器去打仗。靠近長城一帶的人,絕大部分都戰死了。唯獨這個人的兒子因為瘸腿的緣故,父子都保全了性命。
古詩:
15.古代詩歌四首
1.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2.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3.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4.天凈沙 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課外古詩詞背誦(10首)
1.龜雖壽 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2.過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3.題破山寺後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鍾磬音。
【譯文】
清晨我漫步走到這座古寺,初升的太陽照耀著高聳的叢林。
一條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靜的遠方,那裡是被花木濃蔭覆蓋著的禪房。
山光明凈,鳥兒歡悅地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覺得心境的空靈。
萬物一片沉寂,只有鍾磐聲在空中回盪。
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5.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6.泊秦淮
唐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7.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8.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解說】(上嶺很累,但是)莫說從嶺上下來就不難,在下山之前常常讓那些行人空歡喜一場。走入到崇山峻嶺之中,你才從一重山裡出來,可是又被另一重山攔住了。
詩人藉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行路的感受,說明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深刻道理:人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作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這首詩的主題時,首先應將文體定位——哲理詩,然後就能較快地知道,此詩明寫登山的感受,實為談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績時,萬萬不可自得自滿,而應不斷進取。
9.如夢令 南宋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
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10.觀書有感 南宋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參考資料:網路
⑵ 2013年七年級上冊語文寒假作業答案
應該是四個故事(1)寫( 想出11種能夠出入自己房間的方法),說明(霍內金想像力非常豐富 )。
(容2)寫( 霍金一個上午便做出了10道題 ),說明(霍金的聰明 )。
(3)寫( 把錯誤標出來給老師看 ),說明(霍金能獨立思考 )。
(4)寫(他喜歡古典音樂,對科幻小說也特別著迷。在劃船比賽中常常擔任舵手呢。 ),說明(愛好廣泛 )。
2、大學期間的霍金不但學習優秀,而且愛好廣泛。
3、(1)死亡(2)貧乏(3)復雜 (4)喜歡
5我覺得霍金的成功與他不斷探索、熱愛科學的精神是分不開的,我最敬佩他勇於創新、不斷求索的精神,他能夠在游戲中思考、創新,創造自己的小發明。
我要學會獨立思考,不斷創新。
⑶ 七年級上冊語文課本所有古詩
我們學過的古詩如下:
語文第一冊:
詠鵝
唐 駱賓王
鵝 鵝 鵝,
曲項像天歌。
白毛俘綠水,
紅掌撥清波。
憫農
唐 李紳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靜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語文第二冊:
草
唐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春曉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識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
飛在青雲端。
登鸛雀樓
唐 王之渙
白日依山近,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尋隱者不遇
唐 賈島
松下問童子,
言師采葯去。
只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
語文第三冊:
憫農(二)
唐 李紳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
農夫猶餓死。
蠶婦
宋 張俞
昨日入城市,
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
不是養蠶人。
夜宿山寺
唐 李白
危樓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
恐驚天上人。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梅花
宋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唯有暗香來。
語文第四冊:
小池
宋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綠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詠柳
唐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綠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村居
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語文第五冊:
江畔獨步尋花
唐 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鷹恰恰啼。
菊花
唐 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蘺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登飛來峰
宋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峰。
鹿柴
唐 王維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江上漁者
宋 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
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
出沒風波里。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 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
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
風雨夜歸人。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語文第六冊:
四時田園雜興
宋 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小兒垂釣
唐 胡令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三衢道中
宋 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睛,
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
添得黃鸝四五聲。
獨坐敬亭山
唐 李白
眾鳥高飛盡,
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
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
舟夜書所見
清 查慎行
月黑見漁燈,
孤光一點螢。
微微風簇浪,
散作滿河星。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語文第七冊:
絕句
唐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早發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
輕舟已過萬重山。
滁州西澗
唐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望廬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山行
唐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清平樂
宋 辛棄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
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
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
溪頭卧剝蓮蓬。
語文第八冊: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台煙雨中。
四時田園雜興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唯有蜻蜓蛺蝶飛。
如夢令
宋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
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贈汪倫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回鄉偶書
唐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催。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語文第九冊:
望天門山
唐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題西林壁
宋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夜書所見
宋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
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
夜深籬落一燈明。
楓橋夜泊
唐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鍾聲到客船。
別董大
唐 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終南忘余雪
唐 祖詠
終南陰嶺秀,
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
城中增暮寒
語文第十冊:
憶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漁歌子
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
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游園不值
宋 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牆來。
飲湖上初晴雨後
宋 蘇軾
水光灧瀲晴方好,
山色空朦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長相思
清 納蘭性德
山一程,
水一程,
身向榆關那畔行。
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
雪一更,
聒碎鄉心夢不成。
故園無此聲。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宋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
路轉溪橋忽見。
語文第十一冊: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
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
只留清氣滿乾坤。
竹石
清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石灰吟
明 於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遊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
宋 辛棄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
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
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余,
山深聞鷓鴣。
語文第十二冊:
卜運算元
詠梅
毛澤東 1961年12月
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
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
卜運算元
詠梅
宋 陸游
驛外斷橋邊,
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
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
只有香如故。
菩薩蠻
大柏地
毛澤東 1933年夏
赤橙黃綠青藍紫,
誰持彩練當空舞?
雨後復斜陽,
關山陣陣蒼。
當年鏖戰急,
彈洞前村壁。
裝點此關山,
今朝更好看。
示兒
宋 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
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
便下襄陽向洛陽。
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
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
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
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
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
出塞
唐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七步詩
三國 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然,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⑷ 求2013年七年級上冊語文所有古詩
我剛讀完七來年級,源鄂教版的,不知道改沒改
上冊: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夜雨寄北,秋詞,畫眉鳥,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淮上與友人別,卜運算元 送鮑浩然之浙東,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渡荊門送別,黃鶴樓,水檻遣心二首(其一)
下冊: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錢塘湖春行,如夢令,清平樂 村居,烏衣巷,赤壁,望岳,登飛來峰,次北固山下,浣溪沙,觀滄海,飲酒(其五),歸園田居(其三),過故人庄
⑸ 求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的所有古詩
1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2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3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4西江月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5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6龜雖壽 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7過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8題破山寺後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鍾磬音。
9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0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1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12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13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14如夢令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15觀書有感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裡面《西江月》和《過故人庄》是六年級和好像是三年級園地里學到的。。另外一個《天凈沙·秋思》老師在上課應該提到過的。。很好背的。。
⑹ 2013年七年級上冊語文所有文言文的一詞多義啊!快的多懸賞!
&《童趣》一、 詞語積累(一) 常規詞語[余]我。[童稚(zhì)]幼小。稚,幼小。[秋毫]秋天鳥類新生出的纖細羽毛。比喻最細微的事物。毫,細毛。[故]所以。[物外]超出事物本身。[私]暗自,暗暗的。[擬作]比作。擬,比,比擬。 [向]接近。[昂首]抬頭。昂,抬。 [項]頸,脖頸。[素帳]未染色的帳子。 [徐]慢慢地。 [觀]看,觀賞。[果]果真。[唳(lì)]鳥鳴。[怡(yí)然]安適、愉快的樣子。[定神]使精神安定。 [以……為……]把……當作……。 [礫(lì)]碎石、碎瓦。[壑(hè)]坑谷、深溝。 [神遊]游覽於假想境界中,愉快而滿足。[興]興趣。 [蓋]有「原來」的意思。[為(wèi)]被。[方]正。[鞭]用鞭子打。[數十]幾十。 [驅]趕,驅逐。(二) 通假字[強]通「僵」,僵硬的意思。(三)成語[明察秋毫]明,視力。察,看清。本來形容目光敏銳,連最微小的東西也看得清。後形容人洞察事理。[怡然自得]形容安適、愉快而滿足的樣子。 [怡然稱快]形容內心十分快意。[龐然大物]外表上龐大的東西。 [夏蚊成雷]夏天蚊子的聲音像雷聲一樣,形容蚊子很多。二、 文學常識本文選自《浮生六記•閑情記趣》。作者沈復,清代文學家。三、 整體把握本文圍繞「物外之趣」記敘了童年時的幾件趣事:一是把蚊子成雷當作「群鶴舞於空中」、「鶴唳雲端」;二是將叢草、蟲蟻、土礫分別當成樹林、野獸、丘壑,神遊其中;三是觀蟲時驅趕癩蝦蟆。首段先點明主旨「物外之趣」,二、三、四段記事分述。作者以「物外之趣」統攝幾件事,意在說明他年幼時已經有了自發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四、 閱讀探究1. 從第一段來看,小時的我有怎樣的本領、習慣和收獲?本領:張目對日,明察秋毫。習慣: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收獲:時有物外之趣。2. 體現全文中心的詞語是什麼?物外之趣.3. 圍繞「物外之趣」寫了哪幾件事?一 將蚊子擬作白鶴之趣。二 神遊叢草、土礫、蟲蟻構成的幻境之趣。三 觀蟲斗、驅癩蝦蟆之趣。4. 表現作者心情的詞語有哪些?有怎樣的作用?詞語:「怡然稱快」、「怡然自得」、「神遊」、「呀然」等。作用:形象真實地反映了兒童觀物時的心理,表現了「物外之趣」,使讀者如身臨其境。5. 推測作者將癩蝦蟆「驅之別院」的目的。可能為「二蟲」復仇,主要原因是它破壞了自己的審美情趣。6. 第四段表現作者「童稚」的語句是什麼?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7. 作者獲得「物外之趣」的基礎和關鍵是什麼?基礎:細致的觀察。關鍵:豐富的想像。8. 從文中可以看出「物外之趣」是怎樣得來的?① 有強烈的好奇心。②有細致的觀察力。③有豐富的想像力。五、 遷移運用1. 學了本文,你得到什麼啟示?① 要熱愛動物、熱愛自然,與大自然中的生命和睦相處。② 獲得美好的體驗要有強烈的好奇心、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像力。③ 要善於在平凡的生活中發現美,懷有一顆童心,做一個有情趣的人。2. 你的童年也一定有「物外之趣」的美好體驗,寫下來,與大家分享。(如:觀察螞蟻搬家,把它們想像成支援前線的「大軍」;看到漫天飄舞的雪花,把它當作天女散花;自己築小塘壩堵住水源,而後打開塘壩,把它想像成黃河決堤;自己「過家家」時,拿松針當韭菜、拿手帕當被褥、拿布娃娃當孩子、拿小盒子當房屋,手動著,嘴說著,陶醉其中,其樂無窮。……)3. 生活中,你怎樣做一個有情趣的人?心胸開闊,不為生活所累;遇事想得開,利用想像把困難和挫折當成朋友的善意玩笑;把自己遇到的好事和壞事都當成生活對自己的恩賜;有一點兒「阿Q精神」等。4. 閱讀下列古詩,談談這首詩包含的情趣。古朗月行李白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兒童善於觀察,對事物懷有強烈的好奇心,又有豐富的想像力。他們在玩味、想像的美好的體驗中得到心理的滿足,獲得了審美情趣。&《〈論語〉六則》一、詞語積累(一)常規詞語[子]先生,指孔子。 [時習]時常地復習。時,時常(又:按一定時間)。習,溫習、復習、實習。 [朋]同門,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亦]也。 [自]從。 [(不)知](不)了解。[慍(yùn)]生氣,發怒。 [君子]指高尚的人。 [吾]我。 [日]每天。 [三省(xǐng)]多次進行自我檢查、反省。三,泛指多次。省,反省。[為(wèi)]替,給。 [謀]謀劃,指辦事。 [忠]盡心竭力。 [交]結交,交往。 [信]真誠,誠實。 [傳]老師傳授的知識。 [故]指學過的知識。 [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惑而無所適從。 [殆(dài)]有害。 [誨(huì)]教,教導。 [知(之)]知道(它)。 [是]此,這。 [賢]賢人,有才德的人。[齊]看齊,一齊。 [內]指內心。 [善者]指長處。善,好。 [從]跟從,這里指學習。[士]士人,封建時代稱讀書人。這里指有抱負或有特殊地位的人。 [弘(hóng)毅]剛強,勇毅。[任]負擔,擔子。引申為責任、職責。 [重]重大。 [已]停止。[歲寒]寒冷的冬天。歲,指時間。 [凋(diāo)]凋謝。 [行]奉行。 [其]大概。[恕(shù)]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欲] 想,希望。 [勿(wù)]不要。[施]加。(二)通假字、古今字1. 通假字:[女]同「汝」,你。 [(是)知(也)]通「智」,聰明、智慧。2. 古今字:[說]「悅」的古字,愉快。(三)成語[不亦樂乎] 原意是「不也很快樂嗎?」現用來表示達到極點的意思。[溫故知新] 溫習舊的知識,能夠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認識現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願意的,不要加給別人。[任重道遠]擔子很重,路程遙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奮斗。[見賢思齊]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想向他學習,和他一樣。[擇善而從]選擇好的學,按照好的做。[三人行,必有我師]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形容謙虛好學。二、文學常識1. 《論語》: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共20篇,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2.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三、閱讀探究1. 第一則:從曾子「三省」來看,古代治學之人非常重視的是什麼?你怎樣看待這種做法?重視品德修養。德乃為人之本,治學之基。一個人首先應該有德,有才無德,其人會遭人鄙視,其才也不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卻會引起消極的影響。2. 第三則:(1)孔子教育仲由(子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用現代漢語概括孔子的觀點。要有謙虛的學習態度。(2)為什麼說謙虛是一種智慧?首先,謙虛是一種美德。其次,只有謙虛,才能贏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為求知和交往等創造良好的條件。3. 第三則:(1)這兩則講了怎樣的學習態度?要善於向一切人學習。既要學習長處,又要借鑒短處,從而反省自己。(2)用一個成語概括第七則的主要意思。 取長補短。(3)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你能聯想到孔子的哪句話?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 第四則:(1)孔子說這番話的目的是什麼?鼓勵門人一生為實現「仁」的理想而奮斗。(「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2)曾子為什麼要強調「弘毅」?「弘毅」是剛強、勇毅的意思,只有剛強、勇毅才能接受重任並為之奮斗。5. 第五則: 怎樣理解「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孔子借「松柏之後凋」比喻社會現象,以「松柏」比喻君子。只有在險惡環境下,才能顯示出君子的操守。9. 第十則:(1)「恕」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什麼關系?「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對「恕」的詮釋。(2)你怎樣看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一觀點?這句話現在看來,有其現實意義。其中包含相互體諒的意思。遇事如果換位思考,推己及人,仁愛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改變已有的不正確做法,這樣就會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對立,避免對他人造成傷害。 (也可談其消極成分,略。)四、總結遷移1. 請按照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品德修養給六則語錄歸類。①學習態度:有朋自遠方來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見賢思齊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 品德修養:人不知而不慍 吾日三省吾身 士不可以不弘毅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2. 新學期又開始了,我校要迎來一批新同學,請你從本文中為學校選擇一句話製成歡迎橫幅。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3. 《論語》中含有大量的成語,請再從《論語》中挑選出幾個本文外的成語。不恥下問 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4. 學了本文,你受到哪些教益?作為學生不應死學書本,應該掌握恰當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更應加強思想品德修養,使自己的各方面全面發展,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適應社會的需要。&15《古代詩歌五首》&《山行留客》張旭1.文學常識①出處:選自《全唐詩》②作者:張旭,字伯高,蘇州吳縣(現在江蘇蘇州)人,唐代書法家,詩人。張旭既是擅長七絕的詩人,也是著名的書法家,精通楷書,以草書最為知名。其草書逸勢奇險,連綿回繞,具有狂逸爽朗的新風格。懷素就繼承和發展了他的草法。張旭之書與當時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號稱為「三絕」。常醉後作書,時人稱之為「張顛」。③解題:山行留客,意在「留」字,是將客人留在春意盎然的山中。④這是一首七言絕句2.詩歌賞析①誦讀全詩②詩的第一句便以山中美景來打動客人。詩人並不著眼於山中的具體景色,而以總體的山光物態盡顯春色的面貌去感染客人,一個「弄」字使呈被動欣賞的景色變為能主動創造的主體,將山中的滿目生機和春光無限恰切地烘托出來,同時也留給了客人想像的空間:爭奇斗妍的山花、歡唱不已的溪水,千回百囀的鳥啼、飄移不定的雲霧⋯⋯一切均在可以想像的山光物態之中,並使人依戀起那生機盎然的春暉來。③第二句「莫為輕陰便擬歸」否定了客人的想法,詩人善意的規勸客人不要因為山中偶然飄起一片陰雲就打算歸去。④光勸說客人「莫為輕陰便擬歸」還不夠,還必須使客人真正安下心來,游興濃起來才行。詩人還得給客人們講一點更深微的道理,故後兩句就將詩的意義推向了更深的一層:客人啊,您只耽心天陰而雨會淋濕了衣裳,但是天晴時分又會怎樣呢?您既然要來游山觀景,就要登山臨谷、探幽尋勝,要獲得真正的尋訪收獲和審美享受,也得進入雲之深處,而在那雲之深處美色無窮的雲霧不也是會使您的衣服被水氣沾濕嗎?3.拓展詩歌意境:從「沾衣」我們聯想到陶潛,他立下返耕園畝的願望後,就著手去做,並且樂於去做,「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但他早出晚歸,沐風浴露,衣裳恐怕被打濕了幾十回,可志向並不因此改變,故他在詩中表示道:「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我們的許多人恐怕缺少的就是這種志向。其實,做人做事,立志高遠是最重要的。人生道路上,「入雲深處」的景色同樣也會令人嚮往,激起人進取的慾望。宋人陸游曾有詩寫游山所見:「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生路人的「入雲深處」不也是充滿諸多的山重水復與柳暗花明嗎?但只要我們有不怕「沾衣」和不輕易放棄的追求,就會勇往直前,直至「雲之深處」。古人道「追至春深處,採得百花歸」,正是一分艱辛一份收獲,淺嘗輒止則會萬事無成的。(在這里可引導學生結合自身認識做一些探討)4.寫作技巧:景、情、理,三者水乳交融,渾然一體。其中虛實相間,跌宕自如,委婉蘊含,顯示出絕句的那種詞顯意深、語近情遙、耐人尋味的藝術魅力。&《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岑參1.文學常識①出處:選自《岑參集校注》②作者:岑參(715-770),荊州江陵(今屬湖北)人,唐代著名邊塞詩人。曾任嘉州(今四川樂山)刺史,世稱「岑嘉州」。③解題:這是一首五絕。寫作者行軍途中在重陽節時思念故土。2.詩歌賞析①讀詩,注意「強」讀「qiǎng」②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陽節有登高飲菊花酒的習俗,第一句「登高」二字就緊扣題目中的「九日」。一個「強」字,表現了詩人在戰亂中的凄清景況。③第二句化用陶淵明的典故。據《南史•隱逸傳》記載:陶淵明有一次過重陽節,沒有酒喝,就在宅邊的菊花叢中獨自悶坐了很久。後來正好王弘送酒來了,才醉飲而歸。這里反用其意,是說自己雖然也想勉強地按照習俗去登高飲酒,可是在戰亂中,沒有象王弘那樣的人來送酒助興。此句承前句而來,銜接自然,寫得明白如話。④第三句開頭一個「遙」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園長安相隔之遠,而更見思鄉之切。作者寫思鄉,沒有泛泛地籠統地寫,而是特別強調思念、憐惜長安故園的菊花。這樣寫,不僅以個別代表一般,以「故園菊」代表整個故園長安,顯得形象鮮明,具體可感:而且這是由登高飲酒的敘寫自然發展而來的,可以說是切時切地,緊扣詩題。⑤最後一句「應傍戰場開」扣住詩題中的「行軍」二字,結合安史之亂和長安被陷的時代特點,寫得新巧自然,真實形象,使我們彷彿看到了一幅鮮明的戰亂圖:長安城中戰火紛飛,血染天街,斷牆殘壁間,一叢叢菊花依然寂寞地開放著。此處的想像之辭顯然已經突破了單純的惜花和思鄉,而寄託著詩人飽經戰爭憂患的人民的同情,對早日平定安史之亂的渴望。3.小結:岑參的這首五絕,表現的不是一般的節日思鄉,而是對國事的憂慮和對戰亂中人民疾苦的關切。表面看來寫得平直樸素,實際構思精巧,情韻無限,是一首言簡意深、耐人尋味的抒情佳作。&《漢江臨眺》王維1.文學常識①出處:選自《王右丞集箋注》②作者:王維(701-761),自摩詰,蒲州(現在山西永濟)人,唐代詩人、畫家,以寫田園詩著名。③解題:這是一首五言律詩。律詩共四聯八句,中間兩聯是對偶句。漢江臨眺,即來到漢江登臨眺望2.詩歌賞析①開頭第一、二句總寫漢江形勢。漢江處於古代楚國境內,既與三湘之水匯合,又與來自荊門的眾多河流連接,所以水勢浩瀚。②中間兩聯寫臨眺之所見。第三、四句寫漢江水流洶涌,似向天地之外奔流而去,遠山由於被江面蒸騰的水氣所籠罩,所以若有若無,時隱時現。五、六句寫襄陽一帶的城郭樓閣,遠遠望去似乎飄浮在前面的江面上,翻滾起伏的波瀾好像撼動得遠處的天空也忽上忽下的。這兩聯突出地描繪了漢江水勢的雄偉壯觀。詩人緊緊扣住臨眺之所見,即總是在寫自己的視覺感受。他運用想像和誇張的手法,又通過人的錯覺來寫水勢之大,流速之快。從江流到山色,從郡邑到遠空,視野極其開闊,境界極其廣遠。王維不只是詩人,還是一名畫家。蘇軾曾評議他的詩和畫是「畫中有詩,詩中有畫」。(古人有「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的說法,這里可引導學生依據詩句想像並描述詩中所展現的富有動感的畫面。)③結尾兩句「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中的山翁原指晉朝人山簡。山簡是「竹林七賢」中山濤的兒子,曾任征南將軍,鎮守襄陽。此詩中的山翁借指的到底是誰,有兩種說法:一是指襄陽地方長官。王維說:襄陽風景極好,自己願意留下來與地方官同飲;一是詩人自指。是說襄陽這樣好的風景,正是留給自己來飲酒賞景的。解作詩人自喻較能貼切地表達詩人對漢江風景的贊美。(可以讓學生自己去體味兩種解釋,提出自己的看法。)3.小結:作為律詩,《漢江臨眺》不但每一聯的對仗都十分工整,而且詩人還非常重視煉字,像「接」與「通」,「外」與「中」,「浮」與「動」,都對描寫自然景物的動感起了重要的作用。&《春日》汪藻1.文學常識①出處:選自《宋詩選注》②作者:汪藻(1079-1154)字彥章,德興人,北宋末南宋初文學家,有《浮溪集》。③解題:這是一首七言律詩2.字詞解釋①第一聯寫出了當地春天的情形,雨水很多,隨處可見烏雲攜雨而行,點明春之特點。②第二聯寫山間田野,春水澄澈得比鏡子還青碧,水鳥嬉戲看到人來了也不會驚飛。那種閑適自然之景讓人流連忘返。③第三聯作者用擬人手法,寫出了春日桃花的絢爛多姿。也寫出了作者對春天美景的喜愛之情。④最後一聯,作者寫茅屋四周雲霧迷漫,弄濕了客人的衣裳,一聲雞鳴,驚醒了午睡的主人。3.小結:全詩運用了描寫、議論的表達方式和欲揚先抑的手法,詩意清新自然,抒發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及嚮往自然閑適生活的那種情懷。&《天凈沙 秋思》馬致遠1.文學常識①出處:選自《全元散曲》②作者:馬致遠,生卒年不詳,元大都(現北京)人,著名戲曲作家。③天凈沙,曲牌名2.元曲賞析①前三句作者用了九種景物的疊加營造了一種特殊典型的氛圍:凄涼、蕭索、寂寥。流浪在外的遊子,在一個黃昏時刻,牽著一匹瘦馬,來到了西風勁掃的荒涼古道上,看到的是枯萎的藤,蒼老的樹,黃昏的烏鴉。不知不覺到了小橋流水的地方,這里有幾戶人家,炊煙裊裊,怎能不湧起滿腔的鄉愁?又是一年將近,何日是歸期?②最後兩句「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點明時間,也表明了主旨:這是一首遊子思鄉之曲。3.寫作手法: ①意象疊加,渲染氣氛 ②融情於景,情景交融&《世說新語》兩則&《詠雪》一、詞語積累[內集]家庭聚會。內,指家人。集,聚集。[兒女]指子侄輩,這里指家中年輕一代人。[講論文義]講解詩文。義,道理,意義,文章表達。[俄而]不久,一會兒。 [欣然]高興的樣子。 [似]相似,像。 [差(chà)]大致、差不多。 [擬]相比。 [未若]不如,比不上。[因]由於。二、文學常識1.《世說新語》:六朝志(記)人小說代表作。全書8卷,分德行、言語、方正、政事、文學、雅量等36門。是南朝宋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2. 本文選自《世說新語箋(jiān)疏》中的「言語」一門。三、內容點擊《詠雪》講的是晉朝文學世家謝氏家族裡的故事。在一次家庭聚會中,少女謝道韞表現了以柳絮詠雪的才能。四、閱讀探究1. 文中「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怎樣一種家庭氣氛?輕松、溫馨的家庭氣氛。2. 從上下文看,「兒女」的含義與今天有什麼不同?文中「兒女」即子侄輩,指家中年輕一代人。今天的「兒女」專指子女。3. 文章結尾交代謝道韞的身份有什麼用意?暗示作者贊賞她的才氣。4. 以「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來比擬「大雪紛紛」,你認為哪個更好?為什麼?第一種意見:「撒鹽空中」好。它注重了形似,雪的顏色和下落之態都與鹽比較接近;而柳絮是灰白色,風中往往上揚,甚至飛得很高很遠,與雪的飄舞方式不同。寫物必須先求得形似,而後達於神似。第二種意見:「柳絮因風起」一句好。好的詩句應有深刻的意蘊,「柳絮」句將物象與意蘊統一起來,形成了詩句的意象,給人以春天即將來臨的感覺;而「撒鹽空中」僅有物象而無意蘊。五、遷移拓展你還知道哪些以比喻描寫飛雪的古詩佳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韓愈《春雪》&《陳太丘與友期》一、詞語積累(一)常規詞語[期行]約定同行。期,約定。[期日中]約定的時間是中午。期,約定的時間。日中,正午時分。[舍(shě)去]不再等候就走了。舍,放棄。去,離開。 [乃]才。 [時年]當時的年齡。[戲]嬉戲,玩耍。 [客]客人,指朋友。 [尊君]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 [委]丟下、舍棄。 [君]有禮貌地稱呼對方。 [家君]謙詞,對人稱自己的父親。 [無信]不講信用。 [引]拉。 [顧]回頭看。(二)通假字[不]同「否」。二、文學常識出自《世說新語箋疏》中「方正」一門。三、內容點擊《陳太丘與友期》講的是漢末名士陳紀七歲時,面對父親的友人的無信、無禮,義正辭嚴地加以反駁的故事。既表現了他的聰敏,更寫出了他的懂得為人的道理。四、閱讀探究1. 陳太丘「期日中,過中不至」,陳太丘的朋友反怒責陳太丘,說明朋友是怎樣的人?不講信用,粗野無禮。2. 元方面對父親朋友的粗野語言,針鋒相對地指出他的「無信」「無禮」,這說明元方是個怎樣的人?聰敏,機智,善辯,懂得維護家人尊嚴,懂得為人之道。3.有人認為客人已經認錯,元方就應該原諒他,而他居然「入門不顧」,弄得客人尷尬之極,無地自容,這的確有些失禮。你是否同意這個看法?[第一種意見]不同意。元方當時才七歲,他能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從容不迫地反駁一個成年人,使對方明理,並贏得對方的嘆服,維護了父親的名譽,這已屬不易。我們不能對一個七歲的孩子求全責備。[第二種意見]同意。父親的友人已經表示了歉意,應該給人改正過錯的機會。人沒有一生都不犯錯誤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總是抓住人的「小辮子」不放。4. 有人認為,陳太丘的朋友也有可取之處,你同意這個看法嗎?同意。面對元方的反駁,有人很慚愧,想與元方握手道歉,這說明他有知錯能改的精神。5. 友人為什麼能夠啞口無言、賠禮道歉?元方的反駁有理有據。第一,從信用方面看,父親朋友失約在先,無信;從禮貌方面,父親的友人當元方的面罵元方的父親,無禮。因此,友人最後啞口無言,只得賠禮道歉。五、遷移拓展1. 面對他人的無禮,你該如何處理?[意見一]抓住對方失禮之處,針鋒相對,維護個人名譽不受侵害。[意見二]針對對方失禮之處,擺事實,講道理,使對方明白自己的過錯,既維護個人名譽,又不傷害對方。自己不能向對方一樣失禮。2. 如果父母不在家,家中來了客人,你該如何接待?在能確定對方身份的前提下,以禮相待;如果不明對方身份,要機智地探詢對方情況,提高安全意識。3. 你還知道哪些《世說新語》中的故事? 如「王戎識李」。4.有不少成語出自《世說新語》,請寫出幾個。望梅止渴、難兄難弟、鶴立雞群、標新立異、一往情深5. 古代像謝道韞、陳元方這樣聰穎機智的少年兒童還有很多,你能舉出幾個這樣的事例嗎?一 王冕四歲作畫; 二 曹植七歲作詩; 三 甘羅十二歲做宰相;四 司馬光砸缸。&20. 山市(一)作家介紹。蒲松齡(1640—1715)清代文學家。本文《山市》選自《聊齋志異》,世稱「聊齋先生」,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蒲家號稱「累代書香」,蒲松齡的創作,還有通俗俚曲14種,計有《牆頭記》、《姑婦曲》、《慈悲曲》、《翻魘殃》、《寒森曲》、《蓬萊宴》、《俊夜叉》、《窮漢詞》、《快曲》、《丑俊巴》、《禳妒咒》、《增補幸雲曲》等從不同角度揭露了社會的黑暗和人間的不平,在人生態度和創作思想上與《聊齋志異》是相通的。蒲松齡的著作,小說和俚曲之外,還有《聊齋文集》、《聊齋詩集》和關於農業、醫葯的通俗讀物《農桑經》、《葯書》等。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2年曾出版路大荒編的《蒲松齡集》。(二)題目解說。這篇文章選自《聊齋志異》,描寫了作家家鄉淄川縣奐山山市的景象。山市即是海市。海市蜃樓變幻莫測,是世間奇景,人鮮領略。作者以變幻之筆寫變幻之景。窮形盡相,狀難寫之景如在眼前。(三)背景資料。《淄川縣志》記載:奐山「有山市,邑人多見之者,城郭、樓、官室、樹木、人物之狀,類海市雲」。海市是海市蜃樓的簡稱。作者34歲游嶗山時,曾有幸親眼見過海市蜃樓的奇幻景色,在《嶗山觀海市作歌》一詩里,十分驚異所看見的奇景:在海天之間,忽然出現了樓閣、山水、人物一霎時又「飆然風動塵埃起,境界全空幻亦止」,這種變幻莫測的景象,與《山市》中描寫的山市幻景的變化很相似。作者在他那個時代,還不能理解海市蜃樓是一種光線折射形成的現象,故在文中有稱此現象為「鬼市」。鬼市在前人著作中也有記載。唐人鄭熊《番禺雜記•鬼市》寫道:「海邊時有鬼市,半夜而合,雞鳴而散。」宋人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潘樓東街巷》寫道:「又東十字大街,日從行裹角,茶坊每五更點燈,博易買賣衣服、圖畫、花環、領抹之類,至曉即散,謂之鬼市子。」作者與前人一樣不了解這種幻象產生的原因,便認為是鬼怪作崇。(四)全篇譯
來自http://..com/question/33304139.html
⑺ 2013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所有古詩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次北固山下》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天凈沙 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1.詠雪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①雪驟②,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③。」兄女曰:「未若柳絮因④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2.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3.智子疑鄰
宋有富人,天雨牆壞。其子曰:「不築,必將有盜。」其鄰人之父亦雲。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課外古詩詞背誦(10首)
1.龜雖壽 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2.過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3.題破山寺後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鍾磬音。
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5.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6.泊秦淮
唐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7.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8.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如夢令 南宋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
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10.觀書有感 南宋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來到一個雕像者的店裡。他看見宙斯的雕像,問道:「值多少錢?」雕像者說:「一個銀元。」赫耳墨斯又笑著問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雕像者說:「還要貴一點。」後來,赫耳墨斯看見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人們會對他更尊重些,於是問道:「這個多少錢?」雕像者回答說:「假如你買了那兩個,這個算饒頭,白送。」這個故事適用於那些愛慕虛榮而不被人重視的人。 蚊子飛到獅子面前,對他說:「我不怕你,你並不比我強。要說不是這樣,你到底有什麼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齒咬嗎?女人同男人打架,也會這么干。我比你強得多。你要是願意,我們來較量較量吧!」蚊子吹著喇叭沖過去,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有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蚊子戰勝了獅子,又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卻被蜘蛛網粘住了。蚊子將要被吃掉時,嘆息說,自己同最強大的動物都較量過,不料被這小小的蜘蛛消滅了。這故事適用於那些打敗過大人物,卻被小人物打敗的人。
⑻ 七年級上冊語文必背課文
第五課的《童趣》沈復,
第十課的《論語》十則,
第十五課的《古代回詩歌四首》:《觀答滄海》曹操、《次北固山下》王灣、《錢塘湖春行》白居易、《天凈沙
秋思》馬致遠。
第二十課的《山市》蒲松齡,
第二十五課的《世說新語》兩則
劉義慶:《詠雪》、《陳太丘與友期》。
⑼ 七年級上冊語文閱讀
閱讀方法格式與歸類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
抒情、說明、議論
二、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復、互文、對比、借代、反語、通感、頂真
修辭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
(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
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5、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6、反語:諷刺了……
三、表現手法:象徵、巧合、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後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卒章顯志、動靜結合、借物抒情、聯想、想像、襯托(正襯、反襯)、以小見大、借古諷今、直抒胸臆、側面描寫
表現手法的賞析:
1,以小見大:本文從我們所熟知的……入題,抓住……的……特點,讓我們從平常小事中領悟到深刻的生活道理。(或從平常小事中體現出了崇高的思想境界;或從平常小事中表現出美好的精神品質。)
2,對比:本文巧用對比,把……和……巧妙地呈現在讀者眼前,讓讀者很自然地從對比中感覺到……的變化(或說優劣好壞),從而鮮明地表現出……。
3,象徵:本文運用象徵的寫作手法,抓住了……與……相似的特點,通過對……准確的描寫刻畫,更好地達到了表現……的目的。
4,巧合:本文巧妙地運用了巧合,既在讀者的意料之外,卻又在生活的情理之中,很好地表現了主題……
5,抑揚:本文運用了抑揚之法,作者的本意是……,而先……,令讀者更全面深刻地認識……
6,襯托:本文運用了襯托之法,用……的……襯托……的……,使作者對自己的表現對象的表達意圖更明確地呈現在讀者面前,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
7,烘托:本文大量運用環境烘托,把表現對象的……心理,放在一個……的環境里,更好地表現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
8,托物言志:本文巧妙地運用了托物言志的寫法,作者緊緊抓住……的……的特點,精心刻畫,從而含蓄地表達了作者……的理想(或人生觀或生活態度或精神品質)。
9,卒章顯志:本文運用了卒章顯志的寫作手法,層層鋪敘,直到最後才突然揭開謎底,……,令人有恍然大悟之感,然後又轉入深深的思考。
10,懸念:本文巧妙地運用了懸念的寫作手法,先把……拋給讀者而又並不說明原因,層層設疑,緊緊地抓住讀者的閱讀興趣,更好地達到了表達自己主題的目的
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
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插敘的作用答題格式:
補充交代了……使故事情節更完整、又使情節更流暢緊湊,使行文富於變化,豐富了人物形象,突出深化了……主題。
倒敘的作用:答題格式
開篇點題,造成懸念,引出下文,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使文章結構緊湊。
六、記敘的人稱及作用:
第一人稱的作用:
使故事親切真實、便於直抒胸臆(便於直接抒發感情)。
七、描寫人物的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八、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
神態、心理、外貌、細節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具體如下:
1、抓住有形之物的形、色、味。
2、以相關的景物加以烘托從不同角度描述。
3、對同一景物進行觀察,俯視、仰視、遠眺等不同角度。
4、動用人的全部感覺系統
5、巧用聯想、想像
十、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
味覺、觸覺、嗅覺
十一、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十二、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描寫
十三、表達方式上有什麼特點:
十四、選材剪裁:如材料是否典型、真實、新穎,詳略是否得當等。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
(1)開篇點題;
(2)渲染氣氛埋下伏筆,設置懸念,為下文作鋪墊;
(3)總領下文;
2、文中:
(1)承上啟下;
(2)總領下文;
(3)總結上文;
3、文末:
(1)點明中心;
(2)深化主題;
(3)升華主題;
(4)照應開頭、照應標題
(二)、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三)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准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准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四)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五)段意的歸納
1.記敘文: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文: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文: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的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1)文章的結構共有哪幾個…
2)文章的形式有哪些…
3)所有的寫作方法羅列一下
4)賞析一句話或一段文字
中考現代文閱讀題型歸類
一、說明文常見題型
1.說明對象的判定及其特點的概括
2.說明方法的判別及作用
3.根據文意為某名詞術語下定義
公式:
下定義=被下定義項+是+與鄰近的大概念的區別+它的屬概念
4.說明順序
5.根據所概括的特點找對應句子
6.概括某兩事物的區別完成比較表格
7.概括文中某現象的原因及危害
8.找出解決某一問題的途徑或方法
9.提出某一問題的解決措施或方法
10.針對某一問題談看法及理由
11.說明語言的准確、嚴密的分析或某句話有什麼特點
12.根據圖表或相關數據補寫句子
13.概括歸納要點,所說明事物的哪些因素並有何特點
14.仿文段運用說明方法寫話
15.根據某對象擬寫宣傳標語或廣告
二.記敘文閱讀理解
⒈標題是文章的眼睛,具有怎樣的特點和作用呢?
(1)、新巧,吸引讀者。(2)、設疑,引起思考。(3)、直接表明觀點態度。(4)、 點明文章的結構。(5)、表明文章的線索。(6)、指出文章寫作對象。(7)、運用修辭。(8)、體現人物心情、表現人物心理變化。(9)、暗示文章主題。(10)、引出下文。(11)、雙關含義。(12)推動情節的發展。(13)既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內容(1分),又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1分),並啟發人們領悟……之間的辯證關系(1分)。
⒉社會環境描寫的主要作用:
(1). 交代作品的時代背景。
(2). 在回答時必須結合當時當地的時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環境描寫的相關語句揭示了什麼樣的社會現實。
自然環境描寫(景物描寫)句的主要作用:
(1). 表現地域風光,提示時間、季節和環境特點;
(2). 推動情節發展;
(3). 渲染 氣氛;
(4). 烘託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5). 突出、深化主題。
⒊人物描寫方法判別、記敘要素的概括歸納、記敘順序的辨析
⒋主要人物判別
⒌根據某一提示找文中關鍵對應詞
⒍通過人物的行為、外貌、神態、動作、語言描寫分析人物心理或性格特點或人物態度或觀點或品格或作其他因素的分析探究;為什麼會這樣
⒎通過人物性格特點等因素的提示在文中找出相對應的具體行動、語言、外貌、心理、動作的描寫實例句
⒏閱讀記敘文後作出評價或歸納一個做人的道理或歸納給你的啟示
⒐根據文意聯系現實以某某為話題談認識或看法
可以分為:對描寫對象、對人物情感、對文章的某些內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問。
答題指導:能准確讀懂原文的含義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有自己明確的觀點和態度,不能模稜兩可;答題時,語言要流暢,不能有病句,要有層次感,可以引用詩文或名句答此類題,以增強說服力。
⒑仿文章句子寫描寫句(置身大自
然感受如何?形象描述。)
擬寫標語題:
(1). 語句必須簡短、精煉;
(2). 可採用以下句式:祈使句、比喻句、排比句、對偶句、對稱句,也可巧妙地應用詩文名句、諺語、歇後語等稍作改動以切合語境。
⒒根據文章或中心展開聯想與想像,補寫人物的語言或心理,或作其他聯想並描述出來。
⒓扣關鍵詞語析人物感情(這些加點詞表現了人物怎樣的感情)
⒔根據故事情節和人物描寫概括歸納人物性格特徵
⒕寫作方法判別與簡析
⒖將開頭順序改為倒敘
16.線索:
可以作線索的事物是多種多樣的,大致分七類:
① 以具體事物為線索。
② 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徵為線索。
③ 以中心事件為線索。
④ 以思想感情或思想感情的變化為線索。
⑤ 以時間推移或空間變換為線索。
⑥ 以某個人的所見所聞為線索。
⑦ 明暗線並行。
17.抒情的方式:
18賞析句子:評價、賞析一句話:應從兩個方面入手
(1)、評寫作特色、語言特色,如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語言或生動或優美或講求對稱或准確嚴密……
(2)、再評思想內涵,即闡明這一句表達了什麼觀點,給你什麼感受、啟迪、教育……
19.記敘的人稱及作用:
20.品評加點詞語的作用或加點詞語能否刪去。
答題思路:①解釋該詞語在語境中的含義;②表達作用,要答該詞語對表達思想感情或主題思想的作用,有時也可以考慮詞語對景物描寫意境的作用或表現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③體現語言的准確性或生動性。
21.哲理性語句的深層含義
這樣的考題,關鍵要抓住中心詞,要體會詞語的深層含義和雙關含義。
22.重點段落的作用
作用要從兩方面考慮
結構上:承上啟下過渡、總領下文或總結上文、前後照應或首尾呼應。
內容上:開篇點題、設伏筆、作鋪墊、深化中心、點明主旨等。
23. 關鍵句子
主要包括五個方面:
① 點明題旨的句子;② 描寫、議論、抒情的句子;③ 總結全文的句子;④ 起承轉合的句子(如相互照應的句子和起承上啟下作用的過渡句);⑤ 運用各種修辭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復、反語、設問、反問,特別是引用的句子)。
24. 句子比較分析題:
常見題意:原句換成改句行不行?或,原句與改句哪個好?
答題方法及步驟:
(1). 表明觀點(行不行,哪個好);
(2). 分析原句優點;
(3). 分析改句缺點。
三.議論文閱讀
⒈中心論點或分論點的歸納
⒉論據類別判別及其作用
⒊引用資料(論據作用活考)
⒋論證方法的判定、意義、目的的理解及據論證方法找例句
⒌論證的方式
⒍根據文中觀點補寫典型事例或道理論據;
⒎段間結構關系或句間關系;
8.找評價性詞語;
9.受到的啟示或感想或聯系實際談看法;四、各類文體通用考測題型歸納
1.標題、標題與內容的關系、標題的擬定或選定;
2.文體判別;
3.補寫過渡句;
4.找出代詞指代部內容;
5.感情色彩;
6.表達方式的判別(用了哪些表達方式及作用、提供表達方式找例句);
7.伏筆與照應及找劃線句(指定句子)的照應句;
8.根據文章概括中心或觀點或主旨或內容概括或表手法或思想內容有何作用。
五、重點通用題型考測
1.詞語比較比較分析(關鍵詞語、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的理解考或補寫反義詞),結合語境理解詞語涵義,或比較選擇或說其表達作用;
2.關鍵句重點句(點題句、主旨句、過渡句、照應句、總括句、深刻含義句、形象描寫句)的尋找與理解分析或在文中的作用或表達效果的分析;
3.層次劃分及層意概括;
4.根據文章概括內容、觀點、主旨、中心或表手法或思想內容有何意義作用。
5、表達方式的判別。
六、開放題型歸納
(一)記敘類描寫類:
1、仿文章句子寫描寫句。(置身大自然感受如何?形象描述。)
2、根據文意或中心展開聯想與想像,補寫人物的語言、心理,或作其他聯想並描述出來。
3、將開頭順敘改為倒敘;
4、用修辭手法仿寫某一文段;
5、補寫省略內容。
6、對人物進行評價。
(二)議論類:
1.閱讀記敘文後作出某些因素的評價或歸納出一個做人的道理或略談給你的啟示。
2.根據文意聯系現實以某某為話題或針對某現象談認識或看法或感受、啟示。
3.根據文中觀點補寫典型事例或道理論據。
4.根據平時積累寫有關文章某觀點的名言等論據了(限閱讀選文之外)。
5.對文中所用的論據是否妥當進行判斷並說出理由。
6.補寫銜接句。
7.從語言特點的角度看,在某段文字中找出最有表現力的精彩語句。寫出你最欣賞的一句,並陳述理由。
(三)說明類:
1、提出某一問題的解決途徑、措施、方法;
2、根據圖表或相關數據補寫句子;
3、仿文段用說方法寫話;
(四)創新題型類:
1、對句(補寫對聯,根據所讀文章);
2、文段修改;
3、名著考查;
4、用文中名言及所提供名言就某一主題製作卡片;
5、寫哲理格言:
下面是兩個寓理於事的例句,請另寫一物品(如「鏡子」、「風箏」……)
寫一個既符合物品特點又包含生活哲理的句子:例:
(1)蠟燭:站得不端正,必然淚多命短;
(2)月亮:正因為有圓有缺,才使人不感到乏味;
6、根據某對象擬寫宣傳標語或廣告;
7、做讀書卡片;
8、對原文提出自己的質疑;
9
、
續補寫開頭、結尾。
⑽ 2013年語文七年級上冊綜合能力訓練(配人教版)答案!是2013年的,最新的
1.在山的那邊
1.①發呆地想②希望③喧鬧沸騰,文中指呼喊、召喚 2.①夢想②仍然③引誘(4)信念⑤浸濕⑥隱蔽3.略 4.山那邊是什麼呢?媽媽,那個海呢? 5.山;指困難,也可以指實現理想之路;海;自己追求的理想,也可以指一個全新的世界。6,不能。不停;表明在人生路上,我們不能停下腳步,一次次地:表明實現理想需要戰勝許許多多的失望。 7.第1節:從小對美好事物的嚮往;第2節:為實現理想不怕困難,百折不撓的意志。一是幼稚的幻想漸漸少了,二是雙手(身體》在慢慢長大,三是有了更多的思想和感情。此琶答案不要求一致,只要合理即可,如:寫在童年,寫童年的生活和成長的過程,10.此題為開放性題目,以下看法供參考:與好友分別的優郁,不被師長理解的煩惱,朦朧的初戀受挫後的痛苦。11.緩慢一些,低沉一點,以表現成長中的"我"面對著大千世界的誘惑在等待,在思考。
12.以下思路供參考:海是如此遼闊,海的那邊又是什麼?海如此平靜,如此深邃,海的下面藏著什麼?站在大海邊,人是如此渺小,人可以做些什麼?經歷了這么多的困難所見到的海卻是平常而又平常。
2.走一步再走一步
1. giao song chan jin han tan 2.略 3.①聳立(寫高山一般用"聳立")②嘲笑("嘲笑"表示笑話別人"冷笑"不適用孩子) 4.略 5.①"我下不來!"我哭著說,"我會掉下去,我會摔死的!"②這似乎能辦得到。我頓時有了信心。③我的信心大增。"我能辦得到的。"我想。6.①恐懼和傷心。②百感交集,有歷險的餘悸,有脫險的歡悅,有先前的委屈,有對父親的感激,有戰勝困難後的巨大成就感。7.因為我克服了心理障礙,戰勝了懸崖,從膽怯變得自信。面對困難不要畏懼怯步,要冷靜地分析困難,一步一步地去克服困難,積小勝為大勝。8.我在父親的指點下爬下懸崖,擺脫了困境,9甲他吹起柳笛,引"我"走上歸途,既解脫了"我"的困境,又保護了"我"的自尊。10甲既寫出時間已晚,路途艱險,又反映了"我"的焦急、驚恐心情。11甲善解人意,聰明純朴。12.那天當他聽到"我"的哭聲時,使判定"我"迷了路,但他並不想在孩子面前扮演"救星,,的角色,於是吹響柳苗以便讓"我,,能發現他,並跟著他走出困境!卡廷先生以鄉下人的純朴,保護了一個小男孩強烈的自尊。13.提示:父親外表平靜內心十分焦急,所以問話應該簡單、明白;他既要解救兒子,又要讓兒子得到鍛煉;景色要強調黑暗、崎嶇
3生命生命
1.這些詞語中有兩個語素互為反義。如:爭長論短、畏首畏尾、冷嘲熱諷、淡妝濃抹2.①騷擾②小憩③肅然起敬 3.略 4.略 5.聽到自己一聲聲沉穩而有規律的心跳時。s.對比。生命屬於自己,生命的價值由自己主宰。要珍惜生命,讓有限的生命發揮出無限的價值,勇敢地為理想而奮斗。s.順著風勢遊走著的火舌活像一條紅色的項鏈,開始圍向一個小小的丘陵。以火勢之猛烈突出螞蟻的勇敢、團結、機智。s.因為死去的螞蟻仍然抱住蟻團,從遠處看,蟻團自然不見縮小。10.勇敢地掙扎,生之慾望無比強烈。11.①在火災面前,它們沉著、堅定、團結,不惜犧牲個體來求得種族的生存;②脫險方式十分機智。12.可從以下角度思考:生命是自我珍視的、不屈的,他會頑強地生存。
4.紫藤蘿瀑布
1.迸淀禁佇釀瓊綻槐虯2.暗淡發端盛開稀落寧靜粗壯
3.①挨(形象地描寫了花串繁多,擠在一起的樣子) ②張滿(准確地說明花朵已經完全開放了)③凝望〔目不轉睛地看,內心在沉思〕 4.此題可以引導學生從描寫方法、修辭方法的運用、所抒發的感情等方面考慮。5.稀落、伶仃。6.生活沒有光彩,沒有樂趣。做人十分謹慎、替覺。7.人和花一樣,都可能遭到坎坷和不幸,但只要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美終將戰勝丑,正義終將戰勝邪惡。8,①與課文的開頭呼應;②含蓄地表現作者從紫藤蘿花的身上汲取了力量,要盡快投人到生活中去。9.陡然覺得一陣清風帶著春的氣息從胸間穿過。10甲新葉在陽光、春雨中展示生機。11.①片片橙明透亮,青翠欲滴,恰似一芽鮮嫩的新茶投人沸水裡〔澄明透亮,青翠欲滴)②濃淡相宜,亭亭如蓋(濃淡相間、樹冠如蓋)③密處濃得深邃,像淚淚流油(濃密深邃)④稀處淡得清亮,像一層薄薄的光暈〔清亮光澤)12.此題答案可以多樣,合理即可。如:生命的腳步是誰也擋不住的;每一片葉子都是一個生命,她一定要釋放出自己的美麗;葉的新綠是生命的色彩,葉的更替是生命的延續。13,略
5童趣
1.①Zhi ②li ③li ④miao ⑤yi ⑥he 2.①看②興致③全部④打⑤正⑥驅趕3.察觀視 4.①比喻最細微的東西也看得很清楚。②形容安適快樂的樣子。 5.①目②向③素④快6.①抬起頭著它們,脖頸因此而僵硬了。②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帳中,慢慢地用煙噴它們,使它們冒著煙而飛竄鳴叫。7.把煙當成雲,把蚊子當作鶴。富有情趣,充滿想像力的孩子。S.略9. D 10. B 11.①牧童在樹上扭小
狼的腳和耳朵,故意讓它大聲啤叫。②老狼聽到叫聲四面尋找,才看見這情景,就丟下這只而奔向那一隻.12,利用老狼的憐子之情,讓它來回奔跑,力竭而死。13.略
第一單元自測題
1.D 2.B 3.D 4,①漂改飄②乘改稱③倉改艙④簫改蕭 5.①納罕②肅然起敬③頑強④失誤6.①我②頸③把④被?.略8.花枝長,花朵繁密,花色泛光。9.擬人化的寫法。突出花朵的快活、熱鬧,從而反映了"我"內心的寧靜、喜悅。10.第一段1,2句,第二段第3句,第五段第3句等。11.悟到了"生的喜悅";每個人都應像紫藤蘿的花朵一樣,以飽滿的生命力,笑著面對生活。12. B 13.①②句為第
一層,寫落花生的外表十分平常、不動人;③④⑤句為第二層,寫落花生生命力強,適應性強。14.①有偉大的適應力;②安分守己,腳踏實地;③謙虛本分,15,略16甲①做官②吃③有人④短處17.AB 18.①有個生來不認識菱角的北方人,到南方做宮。②我不是不知道(吃菱要去殼)。連殼一起吃,是想用它清熱啊!19.不懂裝懂,反而會弄巧成拙。
6.理想
1. 朋背摧站泣翼2.①困為戰亂、滅耀咖沉離失拚。②堅強小屈。③並
2. 臟。比喻使理想蒙受塵埃。④平庸無能。3.用比喻和頂真等修辭手法,句式像鏈條似的
一句接一句,一層進一層,字字相連,環環相扣。如:理想是雨,澆出點點新芽;理想是芽,化作棵棵綠樹.理想是樹,連成茫茫綠海;理想是海,讓你渡向彼岸。h甲石、火、燈、路。這樣寫很形象地告訴人們,理想是我們前進的方向。5.抒寫不同時代的不同理想。6.理想是需要人不斷地去迫求的。比喻生活的道路充滿困難,充滿挫折。a.但是所有的時刻,我都在向上攀登s.使人彷彿聽到一位母親對即將踏上人生之路的兒子現身說法,用自己的經歷來引導兒子少走彎路,感情十分真摯、親切。1o.此題開放,只要合理即可,如:現實生活並不是想像中那麼華貴、美麗。
7短文兩篇
1.yin lan fi chao chu ran 2.略 3.①存在是點綴。②我們是樹。③裝飾是煙塵。4甲略5.新鮮、刺激6.第一次看到結實累累的抽子樹,表現了心頭的喜悅與新奇。第一次看到剛出生的小鳥,表現了對新生命的期待。7.生命中的第一次越多,生命也愈益多姿多彩。8.變大或者變小:這是人們在行走時對樹的感覺,當你走近時,樹就顯得高大了,反之,則變得矮小了。幸運:因為它沒有像別的樹那樣夭折,所以是幸運的;但失去了樹林,只有孤獨的樹,這恰恰反映了人類的愚蠢與不幸。9甲此題答案可以多樣,合理即可,如:將歡快的蟲與死亡的樹作對比,突出樹的不幸;使人產生聯想,暗示人類的無知行為將導致家園的毀滅,使自己無處棲身。lo.突出樹的孤獨,從而反映作者對地球未來的擔憂,引起人們對人類家園的警覺。11.《行道樹》採用擬人化的構思,托物言志;本文採用借景抒情的方法,借樹的形象表現自己的思考、憂慮。12.略
8人生寓言
1.怡圓韻雙迭泯 2.①心曠神怡②險象迭生③舉世無雙④正色⑤落難
3.東邊的陽光在西斜的余輝中 4,指沒有被貪欲遮住清醒和智慧。白兔明白了不能有貪心,將某些美好的東西獨自佔有,反會失去幸福。5甲對比。表明擁有了巨大的利益後,也會勾起得失之患。6.因為她擁有月亮後將它當作了自己的私有物品,害怕失去它,因而徒增煩惱,看不到它原有的風韻。T.原句強調怒而失控的後果難以撫平,從而告誡人們不要為貪一時之快而情緒失控,改為陳述語氣後,變得平淡無力了。8.前者只是引子,目的是引出後者,用火山爆發類比人的失控十分貼切,使人對怒而失控的嚴重後果有了更加形象直觀的認識。9.如;第5段,採用比喻手法,引人深思、反省自己的言行。第6段,採用對比寫法,富有哲理,讓人產生豐富的聯想與思考。10.人生在世,處事要理智,與人交往要善於把握自已的情緒。1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