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總結
成都只有八十多公里的一個小村裡,我那裡屬於丘陵地帶,從小到大,在我的印象里我們那裡的端午節一定要喝雄黃酒(在頭一年將中葯雄黃浸泡在酒瓶里,到了第二年端午節就可以用喝),小孩還要在額頭擦一點雄黃酒.同時在當天中午自家要煮吃鴨蛋,記得小時候每年我們都要吃2個,因為我家條件不好,平時是很少有機會吃到蛋的,那時的我挺喜歡過這節,因為不光可以吃鴨蛋,還要吃粽子,雖然從小到大我都沒有看到過我媽包粽子,但是我們姐弟倆卻從來沒有少吃一次,每年都是吃外婆送來的.
記得我家剛建完房子的那一年,由於家裡的儲蓄全用完了,還欠了不少債,父母只好從節約上出發,那一年,我婆也到小姨家去過節了,我想肯定吃不了,結果鄰居家的大媽專給我們姐弟倆送來幾個,從那以後我對粽子和鴨蛋總是百吃不大厭,甚至到了現在,我都愛吃這兩樣食品,條件好了,我也工作了,有能力購買自己喜歡吃的東西了.也就是在去年,我蘇州一個朋友結婚,去她家才真正第一次看到包粽.因為她們那裡有一種習慣,結婚時要吃粽子.
還有一次,那是在我過生日的時候,我一個人在外地讀書,那天我特想吃粽子,就去超市裡買了幾個粽子和鴨蛋,同時請我同學吃,她們還笑我說,那有這樣過生日的人呀,太對不起自己了,同時也說我小氣,不請她們吃大餐.而今天也是我的生日,我卻不能吃到粽子,雖然有太多好吃的東西,以及禮物,但是,從內心來說我還是想吃個粽子.可是沒有會請我吃,所以我昨晚專門去買了粽子,做為自己送給自己的生日早餐.
學生作文:兒時的端午節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周,因為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粽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是過節平常是什麼也吃不到的。說起粽子,它不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過程中,體現著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跑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起包,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後放在大鍋里足足煮上3、4個鍾頭,之後母親把粽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前夕,家家把在山上採的艾蒿插在門上,說是為了避邪,我們小孩只是效仿著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早晨,起床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後一直帶著,據說可以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裡,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裡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裡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現在濃。
端午節紀念屈原作文
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後來,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為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他們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毀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著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著難以抑制的憂郁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
公無前22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郁成疾,三年後客死於秦國。楚頃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襄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佔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同時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葯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
從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劃龍舟,投粽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
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系起來。俗說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粽子樣。
農歷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它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熏蒼術、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壓邪。盡管端午節年年過,但是關於端午節的來歷,卻不甚清楚,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諸說。
一,紀念屈原說。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驚《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汩羅江,死後為蚊龍所困,世人
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粽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汩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迎濤神說。此說出自東漢《曹娥碑》。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後,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
三,龍的節日說。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 他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祖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水裡常被蛟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系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發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系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跡。
四,惡日說。據《史記》記載,孟嘗君田文生於五月初五,其父曾令其母遺棄田文,理由是這一日生的孩子要害父。東漢《風俗通義》也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說法。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為「鎮惡」。宋徽宗趙桔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在宮外。可見,古代以五月初五為惡日,是普遍現象。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術、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五,夏至說。持這一看法的劉德謙在《「端午」始源又一說》和《中國傳統節日趣談》中,提出三個主要理由:(一)權威性的歲時著作《荊楚歲時記》並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節日風俗,卻把吃粽子寫在夏至節中。至於競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燭寶典》把它劃人夏至日的娛樂活動,可見不一定就是為了打撈投江的偉大詩人屈原。(二)端午節風俗中的一些內容,如「踏百草」、「鬥百草」、「采雜葯」等,實際上與屈原無關。(三)歲時風物名著《歲華紀而》對端午節的第一個解釋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夏。」也即端午節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又可稱為天中節。由此看來,端午節的最早起源當系夏至。
諸說紛出,而以紀念屈原說影響最為廣泛。由於屈原的人格偉大,詩藝超群,人們也願意把這一紀念日歸之於他。
端午節介紹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鍾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
懸鍾馗像: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鍾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掛艾葉菖蒲: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賽龍舟:當時楚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香港有競渡,近來英國人也有仿效我國人作法,組織鬼佬隊,進行競賽活動。
吃粽子:荊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為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後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
飲雄黃酒: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此種習俗,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2.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的思維導圖
同學,自己努力學習吧,只要努力 了,即使沒做出來,也可以理直氣壯回應老師的批評。然後慢慢的,就會做到越來越好的,如果只想依靠別人,到時候還是毀了自己。
3.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第六單元綜合性學習
商代設置,常奉命征伐和射獵。就甲骨卜辭看來,很可能為一種馬師。所部分左、右、中三隊,每隊百人。後世司馬之官,或從此出。
[編輯本段]基本介紹
馬是草食性家畜。馬在古代曾是農業生產、交通運輸和軍事等活動的主要動力。隨著動力機械的發明和廣泛應用,馬的役用價值在一些工業發達國家明顯下降,田間作業幾乎都為拖拉機所取代,馬匹主要用於馬術運動和生產乳肉,飼養量大為減少。但在有些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馬仍以役用為主,並是役力的重要來源。
[編輯本段]起源和馴化
原蹄獸馬屬動物起源於6000萬年前新生代第三紀初期 ,其最原始祖先為原蹄獸 ,體長約1.5米,頭部和尾巴都很長,四肢短而笨重,行走緩慢,常在森林或熱帶平原上活動,以植物為食。體格矮小,四肢均有5趾,中趾較發達。生活在5800萬年前第三紀始新世初期的始新馬 ,或稱始祖馬,體高約40厘米。前肢低,有4 趾;後肢高,有3趾。牙齒簡單,適於熱帶森林生活。進入中新世以後,乾燥草原代替了濕潤灌木林,馬屬動物的機能和結構隨之發生明顯變化:體格增大,四肢變長,成為單趾;牙齒變硬且趨復雜。經過漸新馬、中新馬始祖馬和上新馬等進化階段的演化,到第四紀更新世才呈現為單蹄的揚首高軀大馬。
家馬是由野馬馴化而來。中國是最早開始馴化馬匹的國家之一,從黃河下游的山東以及江蘇等地的大汶口文化時期及仰韶文化時期遺址的遺物中,都證明距今6000年左右時幾個野馬變種已被馴化為家畜。馬的馴化晚於狗和牛。馬
[編輯本段]分類
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奇蹄目,馬科,馬屬。
馬的祖先是生活在5000多萬年前新生代、第三紀、始新世的始(祖)馬(Hyracotherium Owen=Eohippus Marsh)。它們的身體只有狐狸那麼大。頭骨小,牙齒構造簡單,齒冠低。前足4趾著地,後足3趾著地。背部彎曲,脊柱活動靈活。生活在北美的森林裡,以嫩葉為食。大約過了1000多萬年,到漸新世時才出現了漸新馬(中馬)(Mesohippus Marsh)。體大如羊。前後足均有3趾,中趾明顯增大。頰齒仍低冠,臼齒齒尖已連成脊狀。仍生活在森林裡,以嫩葉為食。又過了1000多萬年到中新世時出現了草原古馬(Merychippus Leidy)。前後足均有3趾,但只有中趾著地行走,側趾退化。身體已有現代的小馬那樣大。四肢更長,齒冠更高。背脊由弧形變為硬直,由善於跳躍變為善於奔跑。臼齒有復雜的連脊和白堊質填充,表明食料已從嫩葉轉為乾草。草原古馬已從林中生活轉為草原生活,高齒冠臼齒適於碾磨乾草,善跑的四肢能逃避猛獸襲擊。到了上新世初期又出現了上新馬(Pliohippus),身體更大,齒冠更高,前、後足中趾更為發達,二、四趾完全退化。到了更新世出現了真馬(Equus Linnaeus),身體達到現代馬的大小,中趾充分發達,趾端成為硬蹄,牙齒除齒冠更高外,咀嚼面的褶皺更為復雜,反映出對賓士於草原和嚼食乾草的高度適應。在中新世以前,馬類動物主要分布於北美森林,到中新世時才遷移到歐亞大陸。上新世和更新世時,北美的馬類動物還擴展到南美,但南美的種類不久即歸於絕滅。到全新世時,北美的馬類動物也趨於絕滅。只有歐亞大陸的後裔得到繁榮和發展。我國北方出土的更新世的三門馬(Equus samenensis)以及現在還殘存在甘肅、新疆和蒙古等地的野馬(Equus przewalskii),都是馬類動物的代表。現代馬則是由野馬經人工馴化培育出來的。馬類在中、上新世時曾分別出現過幾個旁支:例如分布在中新世北美和歐亞大陸的安琪馬(An-chitherium V.Meyer);分布在上新世北美和歐亞大陸的三趾馬(Hipparion Christol);分布在更新世南美洲的南美馬(Hippidium)等,表明馬的進化不是直線發展的。歷史上有些古生物學家根據馬的進化趨勢(身體體積由小到大、趾數由多到少、齒冠由矮到高)就認為,生物總是沿著既定的方向進化的。
4.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總復習,提綱,要點~~謝謝大家啦
一.本章要求:
1.牢固掌握16-20課的字詞及文學常識。
2.整體把握16-20課的主旨,並積累優美語句。
3.進一步學習比喻、反復、排比等修辭手法,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手法,並學會從細節描寫中分析人物形象。
4.重點掌握並熟讀背誦《口技》中的文言常識。
5.領悟我國戲曲文化的博大精深,並熟記相關的戲曲知識。
二.基礎字詞
憚 踱 棹 歸省 行輩 攛掇 鳧水 狂舞 閃射 火烈 飛濺 晦暗 羈絆 驀然 冗雜 搏擊 燒灼
奔突 翻飛 大徹大悟 撇 蘸 幽暗 愜意 疏密 包羅 硃砂 口頭禪 參差不齊 清揚 咿呀 靜穆 端凝 顰蹙 粲然 嗔視 變換多姿 本色當行
離合悲歡 低回婉轉 叱吒風雲 渾身解數 高視闊步 盡態極妍
息息相通
三.必背詞語解釋。
憚 絮叨 禮數 攛掇 委實 依稀 自失 彌散 飄渺 棹著 亢奮 晦暗 羈絆 驀然冗雜 嘆為觀止 戛然而止 本色當行 顰蹙 粲然 嗔視 叱吒風雲 盡態極妍 驚鴻 渾身解數 離合悲歡 息息相通
四.文學常識填空
1.《社戲》作者(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是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選自(魯迅全集)。
2.《安塞腰鼓》作者(劉成章)。
3.《竹影》作者(豐子愷),現代(畫家)、(文學家)。
4.《觀舞記》作者(冰心),原名謝婉瑩,現代作家,兒童文學家。代表作有詩集(繁星)(春水)。
5.《口技》作者(林嗣環),字(鐵崖),本文節選自《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五.課文重要內容
1.《社戲》以「我」到趙庄看戲為線索,先略寫在平橋村的快樂生活,再詳寫到趙庄看戲的全過程,表現了農村人的淳樸善良,反映了「我」對自由快樂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2. 《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頌激盪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全文以「好一個安塞腰鼓」為線索,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後三個階段展開描寫。不僅表現了安塞腰鼓這種民間藝術粗獷、雄渾、動力十足的特點,而且反映了陝北人粗獷、豪邁、開放的性格特徵。
3. 《竹影》全文以「竹影」為線索,以幾個少年充滿童真童趣描描畫畫的游戲,引出對中國畫的藝術體驗。說明藝術並非高不可攀,關鍵是要培養在生活中感受藝術的能力。
4. 《觀舞記》由正題與副題組成。正題點明中心話題——觀舞,副題充滿感情,是對正題的具體化說明。文章先從一個觀賞者的角度寫自己對卡拉瑪姐妹舞蹈的總的印象,然後具體描寫他們的舞蹈,最後寫出觀感。
5.《口技》本文以時間先後為序,先寫一家人由睡而醒,再寫一家人由醒復睡,接著寫一場大火災突然而至,再從賓客的神態、動作等方面烘托,從正面和側面表現了口技表演者高超的表演技藝。
六.重點知識點
1.《社戲》
①環境描寫:具體描寫的景物
②描寫角度:聽覺、嗅覺、觸覺、視覺(具體景物)
③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的向船尾跑去,但我確還以為船慢。句子分析:a.比喻、擬人 b.寫出了劃船之快和「我」看戲心情的急切。
④「我」的心理變化:輕松 — 急切 — 陶醉
⑤人物性格:雙喜(聰明機靈、考慮周到、辦事果斷)、六一公公(善良淳樸、熱情好客)
2.《安塞腰鼓》
①修辭:比喻、排比(增強語勢)、反復(強調)
②全文結構:打鼓前(安靜)— 打鼓中(舞動)— 打鼓後(寂靜)
③主題思想:借安塞腰鼓表達生命、力量之美。
3.《竹影》
①竹子難畫在哪裡?(第5段)
②西洋畫像照相,中國畫像符號。(比喻)
說明:中國畫重寫意(神似),西洋畫重寫實(形似)。
③記敘線索:孩子興趣轉移(看人影—畫竹影)
④爸爸的角色:藝術領路人,寓教於樂。
4.《觀舞記》
①修辭:排比、比喻、引用(白居易的詩句)
②五個角度描寫舞蹈美:神態、舞姿、服飾、外貌、動作(飛動的美)
③側面描寫(「我們看她忽而雙眉„„錚錚的弦響」)
七.《口技》文言常識
⑴詞語解釋:
京:京城。
善:擅長,善於。
者:„„的人
會:適逢,正趕上。
宴:舉行宴會。
廳事:大廳,客廳。
施:設置,安放。
而已:罷了。
團坐:圍繞而坐。團,聚集、集合。
少頃:一會兒。
但:只
聞:聽見。
下:拍。
寂然:安靜的樣子。
嘩:喧嘩。
寂然:靜悄悄的樣子。
遙:遠遠地。
驚覺欠伸:驚醒後打呵欠,伸懶腰。欠伸:打呵欠,伸懶腰。
囈語:說夢話
既而:不久。
啼:大哭。
撫:拍。
乳:餵奶。
嗚:指輕聲哼唱著哄小孩入睡。
絮絮:連續不斷地說話
當是時:在這個時候。
初:剛,剛開始。
叱:大聲呵斥。
一時:同時。
齊發:一齊出現。
眾妙畢備:各種妙處都具備,意思是各種聲音都模仿得極像。畢:全、都。備:具備。
無不:沒有一個不,否定加否定表示肯定。
伸頸:伸長脖子。
側目:偏著頭看,形容聽得入神。
默嘆:默默地贊嘆。
以為:認為。
妙絕:奇妙極了,好極了。絕:到了極點。
未幾:不多久。
齁(hōu):打鼾(hān),打呼嚕。
微聞:隱約地聽到。
作作索索:老鼠活動的聲音。(擬聲詞)
傾側:翻倒傾斜。
意少舒:心情稍微放鬆了些。意:心情。少:稍微。舒:伸展、鬆弛。
稍稍:時間副詞,這里是漸漸。
正坐:端正坐的姿勢。
忽:忽然,突然。
火起:起火,失火。
齊:一齊。
俄而:一會兒。
中間(jiàn):其中夾雜著。間:夾雜。
力拉崩倒:劈里啪啦,房屋倒塌。力拉:擬聲詞。
火爆聲:烈火燃燒物品爆裂的聲音。
齊作:一齊發作。
曳(yè)屋許許(hǔhǔ)聲:(眾人)拉塌(燃燒著的)房屋時一齊用力的呼喊聲。曳:拉。許許:擬聲詞。
凡所應有,無所不有:應有盡有,形容聲音之雜。
雖:即使。
不能指其一端: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種(聲音)。形容口技模擬的各種聲響同時發出,交織成一片,使人不能一一辨識。
名:說出。
於:在。
是:這。
變色:面色改變。
離席:離開座位。
奮袖出臂:揚起袖子,露出手臂 出:露出。
股:大腿。
戰戰:哆嗦,打戰。
幾(jī):幾乎。
先走:搶先逃跑。
群響畢絕:各種聲音全都沒有了。
撤屏:撤去屏風。
⑵通假字:「坐」通「座」
⑶詞類活用:宴(舉行宴會)、婦撫兒乳(餵奶)、名(說出)
⑷側面描寫(第2-4段 最後一句)、正面描寫(第2-4段 其餘部分)
⑸時間線索:少頃—既而—當是時—未幾—忽—俄而—忽然
八.綜合性學習《戲曲大舞台》
1.中國戲曲的主要特點:
戲曲的角色分為 生 、 旦 、 凈 、 丑 四大行當,講究用「 唱念做打 」四種藝術形式和「 手眼身法步 」五種技術方法來表現人物。
2.戲曲劇種簡介:
中國戲曲之母—— 昆劇 東方歌劇—— 京劇 芬芳的泥土氣息—— 黃梅戲
3.京劇臉譜上的顏色往往象徵這個人的性格和品質、角色和命運:
紅臉—— 含褒義,代表忠勇。
黑臉—— 中性,代表猛智。
藍臉和綠臉—— 中性,代表草莽英雄。
黃臉和白臉—— 含貶義,代表凶詐。
金臉和銀臉—— 表神秘,代表神妖。
5.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作文(人教版)。
當老師不在時
當老師在教室里的時候,教室里安安靜靜的,有裝模作樣寫作業的,有裝模作樣看書的,可是老師邁出教室的時候,我就在心中默念五個數:5.4.3.2.1果然他們原型畢露,教室里又像炸開了鍋似的,響起了熟悉的『『叫喊加廢話'』的奏鳴曲,但教室裡面也有少部分安靜的同學,第一部分是望風的人,也就是把頭伸出門外或窗外,偵察老師的行蹤,他們的動作酷似一個個間諜,特務,好像天天想在我們班上演「諜中諜」,當老師走過來時他們會先大喊一聲老師來啦,然後很狼狽地跑回座位,還有三四個人是很自覺的,老師在不在都是一個樣的,相比起來那些戴著面具生活在老師的面前就算是連平時講話的聲音也需要包裝一下,憋出普通話,裝出很柔弱的聲音,這樣子下去就會變成一個十足的兩面派,這樣的做作實在是太假了,讓人都覺得惡心,我們一定要做到老師在和老師不在一樣。
伴隨著一段輕快的音樂,下午第三節課開始了。
可是,我們全班同學等了好久,老師還是遲遲未到。有些同學已經承不住氣了,開始講話、打鬧了。
這時,班長走上講台讓我們做家作。我們紛紛拿出家作,認真的做了起來。突然,坐在我旁邊的孫欽濤離開了座位,走到幾只凈水桶那邊,然後把其中一隻有水的桶抱了起來,在教室里轉起了圈,像耍猴一般,弄得全班同學哭笑不得。
這時,余天翼也走了上去,一腳站在了桶上,做了一個「金雞獨立」的姿勢。然後又跳了下來,一屁股坐在了桶上,雙手一合,開始「練功」了。孫欽濤也停了下來,和余天翼一起表演——余天翼「練功」,孫欽濤「護法」。兩人配合得十分默契。 坐在最後的三個鐵哥們——顧新煜、陶孝敬、戎新玉也不甘示弱,他們三人竟然玩起了「斗尺」。只見顧新煜一個「飛龍在天」,陶孝敬的尺子就被彈「飛」了。終於,只剩下戎新玉和顧新煜「決戰」了。他們大戰了好幾個回合,也分不出勝負。眼看戎新玉的的尺子被逼到角落,突然,戎新玉使出他的必殺計「殺手鐧」,顧新煜的尺子也被彈「飛」了。戎新玉終於「打敗」了顧新煜和陶孝敬,成為最後的「贏家」……
這節課,同學們玩得很開心,因為老師不在……
6. 七年級下冊語文六七單元古詩五首
1.文言文字詞句翻譯(課內),課外文言文得多靠平日里的積累
2.現代文句回子含義,人物分析,中心思答想(課內
主要是重點篇目),課外現代文只能靠平時自己的閱讀量,以及自己對句子的理解,人物的分析
3.課外古詩十首賞析(每首詩前的小字部分)
4.語言運用
5.作文,多積累好詞佳句,最重要的是多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