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三年級語文上冊21課大自然的聲音結構形式
屬於總分的結構復形制式。
總寫(第1自然段):開門見山,提出「大自然有許多美妙的聲音」,與文章題目相對應,給讀者一個初步印象。
分寫(第2-4自然段):分別寫了風、水和動物三個方面的聲音,描繪了一副美麗的大自然畫卷。它們的聲音特點分別是:
1、風:微風拂過時,聲音溫柔,似呢喃細語;狂風吹起時,聲音雄渾,似合奏曲。
2、水:雨聲滴答,溪水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水潺潺地流向大海,海水嘩啦啦地洶涌澎湃,合奏出一首樂曲。
3、動物:鳥叫聲,蟈蟈叫聲,動物們在歌唱,它們都很快樂。
(1)三年級上冊語文書課文第21課擴展閱讀:
總分式結構的優點:開頭提出論點(開門見山),中間若干分論點,幾個分論點之間可以是並列關系、層遞關系、對比關系等。分寫的內容能與開篇內容遙相呼應,使文章脈絡互相貫通,各部分各有特點又緊密聯系。
本文中,作者列出了「風、水和動物」三個方面來描寫大自然美妙的聲音,從多個角度論證了大自然的聲音的確是美妙悅耳的,前後呼應極為強烈。
並且運用人格化的寫法,以及大量熟悉生動的有新鮮感的語句,使大自然的形象更加鮮活,充滿趣味,使得說明文章不再枯燥。
②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21課古詩兩首內容是什麼
課文內容
《古詩兩首》
一、李白—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A)注釋
1.天門山:位於安徽省和縣與蕪湖市長江兩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兩山隔江對峙,形同門戶,所以叫「天門」。
2.中斷:指東西兩山之間被水隔開。
3.楚江:即長江。古代長江中游地帶屬楚國,所以叫楚江。
4.開:開掘;開通。
5.至此:意為東流的江水在這轉向北流。
6.回:轉變方向,改變方向。
7.兩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8.日邊來:指孤舟從天水相接處的遠方駛來,好像來自天邊。
B)譯文
高高天門被長江之水攔腰劈開,碧綠的江水東流到此迴旋澎湃。
兩岸的青山相對聳立巍峨險峻,一葉孤舟從天地之間飛速飄來。
C.賞析
壯麗的河山,使氣度超凡的詩人興味盎然;迷人的風光,盪滌了才華橫溢的謫仙在政治上的憂煩。本詩以巨大的藝術力量,表現了李白對祖國山川無限熱愛的情感。碧水、青山、紅日、白帆,構成了色彩鮮明的畫面,讓人賞心悅目,嘖嘖稱羨。
二、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灧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
A)注釋
1.飲湖上初晴後雨:即詩人與朋友在西湖飲酒游覽,適逢天氣由晴轉雨的意思。
2.瀲灧:波光閃動的樣子。
3.方好:正好。方,剛剛,副詞。
4.空濛:形容雲霧迷茫,似有若無。
5.亦:也。
6.奇:奇妙。
7.欲:想要。
8. 西湖:這里指杭州西湖,又叫西子湖,因為它在杭州西面;叫西子湖,則是從這首小詩而來。
9.西子:即西施,春秋時代越國著名的美女,姓施,家住浣紗溪村(在今浙江諸暨縣)西,所以稱為西施。
10.淡妝濃抹:或淡雅地妝束,或濃艷地打扮。
B)譯文
水波盪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煙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如果把西湖比作西施,不論她是淡雅的裝束,還是濃艷的打扮,都是一樣光彩照人。
C)賞析:
首句「水光瀲灧晴方好」描寫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盪漾,波光閃閃,十分美麗。次句「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寫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非常奇妙。從題目可以得知,這一天詩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陽光明麗,後來下起了雨。在善於領略自然美景的詩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態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贊譽。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兩句,詩人用一個奇妙而又貼切的比喻,寫出了西湖的神韻。詩人之所以拿西施來比西湖,不僅是因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個「西」字,同樣具有婀娜多姿的陰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們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質,不用藉助外物,不必依靠人為的修飾,隨時都能展現美的風致。西施無論濃施粉黛還是淡描娥眉,總是風姿綽約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態還是花朝月夕,都美妙無比,令人神往。這個比喻得到後世的公認,從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別稱。
這首詩概括性很強,它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一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評價。這首詩的流傳,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③ 三年級語文書上冊第21課掌聲概括全文怎麼寫
三年級語文書上冊第21課《掌聲》寫的是殘疾女孩英子內心很自卑,一個偶然版的機會讓她不得權不面對全班同學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學們給了她鼓勵的掌聲。掌聲從此改變了英子的生活態度,她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人,開始「微笑著面對生活」。
④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十一課文巜掌聲》全文
掌聲
上小學的時候,我們班有位叫英子的同學。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課前,她早早地就來到教室,下課後,她又總是最後一個離開。因為她得過小兒麻痹症,腿腳落下了殘疾,不願意讓別人看見她走路的姿勢。
一天,老師讓同學們輪流上講台講故事。輪到英子的時候,全班四十多雙眼睛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英子立刻把頭低了下去。老師是剛調來的,還不知道英子的情況。
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於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台。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在掌聲里,我們看到,英子的淚水流了下來。掌聲漸漸平息,英子也鎮定了情緒,開始講述自己的一個小故事。
她的普通話說得很好,聲音也十分動聽。故事講完了,教室里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在掌聲里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台。
從那以後,英子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麼憂郁。她和同學們一起游戲說笑,甚至在一次聯歡會上,還讓同學們教她跳舞。
幾年以後,我們上了不同的中學。英子給我來信說:「我永遠不會忘記那掌聲,因為它使我明白,同學們並沒有歧視我。大家的掌聲給了我極大的鼓勵,使我鼓起勇氣微笑著面對生活。」
《掌聲》課文解讀
《掌聲》這篇課文以朴實無華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女孩英子因為小時候得過小兒麻痹症,腿腳落下殘疾,從此內心很自卑,「總是默默地獨自坐在一角」。
一個偶然的機會老師讓她上台講故事,她不得不面對全班同學的目光。當她猶豫再三「一搖一晃」走上講台正緊張害怕的時候。想不到同學們給了她鼓勵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氣,走出了困境,打開了嚮往美好生活的心扉,變得樂觀開朗,開始「微笑著面對生活」。
課文以英子的感情變化為主線貫穿全文,言簡情濃,透過描寫英子動作神態的詞句,展現了兩次「掌聲」帶給英子的內心變化過程。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關愛、鼓勵和尊重,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內涵。
我想:這份「愛」,在教學時,如果僅僅是讓學生知道「掌聲就是愛,同學們都愛英子」這空化了的思想內容,那這份「愛」已經遠離了我們。
因為在我看來:愛,不是解釋,不是告訴,更不是口號,而是一種心靈的潤澤,是一次難忘的充沛的情感經歷!只有讓學生在「愛」的情感世界裡,經歷情感的洗禮,精神得到喚醒,內心得到敞亮,沉澱為人格了,才稱得上是正意義上的「為生命奠基」!
(4)三年級上冊語文書課文第21課擴展閱讀:
《掌聲》作者董保綱,男,1973年生,河北威縣人。著名青年作家。現為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會員,河北省作協會員,河北省新聞書畫家協會理事,邢台市作協理事,《格言》雜志簽約作家,報社編輯、記者。
散文隨筆作品風格別致新穎、清雅恬淡,富含哲理,寓意深刻,文章一度風靡國內外大小報刊。
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南方周末》、《散文》、《大公報》(香港)、《莫斯科華人報》(俄羅斯)、《僑報》(美國)、《自由日報》(馬來西亞)等海內外數百家報刊發表作品千餘篇。作品多次被《讀者》、《青年文摘》、《青年博覽》、《格言》等雜志轉載並入選各類文集。
在全國二十餘家報刊擔任主筆或開設專欄,在青年讀者中產生了強烈反響。
⑤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21課飲湖上初晴後雨,這篇課文第一句講了一件什麼事
聲之寂寞。非謂文墨,取代幽憂雲爾。
西路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⑥ 三年級上冊語文書第21課有那些好詞T
1)描寫人物外貌的詞語
虎頭虎腦 眉清目秀 面紅耳赤 白凈柔嫩 滿面紅光
滿頭銀發 目光炯炯 雙目如潭 火眼金睛 濃眉大眼
慈眉善目 氣宇軒昂 高大魁梧 英姿颯爽 衣著得體
(2)描寫人物表情的詞語
眉開眼笑 破涕為笑 捧腹大笑 笑逐顏開 滿面春風
洋洋得意 和顏悅色 悠然自得 容光煥發 神采飛揚
氣勢洶洶 神情沮喪 愁眉苦臉 沒精打采 淚流滿面
(3)描寫人物心情的詞語
心花怒放 滿心歡喜 歸心似箭 心曠神怡 心潮起伏
心悅誠服 心事重重 憂心忡忡 心如刀絞 悲痛欲絕
怒火中燒 心驚膽戰 心慌意亂 心急如焚 心灰意冷
(4)描寫人物的句子
她的臉上有一雙帶著稚氣的、被長長的睫毛裝飾起來的美麗的眼睛,就像兩顆水晶葡萄.
這孩子黑虎頭似的臉上,生著一對銅鈴一般的大眼睛,十分精神.
他的眉毛時而緊緊地皺起,眉宇間形成一個問號;時而愉快地舒展,像個感嘆號.
他那紅嘟嘟地臉蛋閃著光亮,像九月里熟透地蘋果一樣.
他地耳朵白里透紅,耳輪分明,外圈和里圈很勻稱,像是一件雕刻出來地藝術品.
她那張小嘴巴蘊藏著豐富的表情:高興時,撇撇嘴,扮個鬼臉;生氣時,撅起的小嘴能掛住一把小油壺.從這張嘴巴說出的話,有時能讓人氣得火冒三丈,抽泣不止,有時卻讓人忍俊不禁,大笑不已.
李老師有一頭漂亮得頭發,烏黑油亮,又濃又密,她站在陽光下,輕輕地一搖頭,那頭發就會閃出五顏六色地光環.
我地同學蕭紅,梳著一條大辮子,黑亮黑亮的,濃濃的眉毛下嵌著一雙烏黑發亮的大眼睛,看起來蠻漂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