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五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復資料

五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復資料

發布時間:2021-01-21 02:38:07

1.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書第5課 詞語解釋

牧童
作者:[唐]呂岩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
注釋:
橫野:遼闊的原野。 六七和三四都是泛指,約數。
弄:相合
蓑衣:用草或棕製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工具。
卧月明:睡在月光下。
譯文:
在綠草如茵的廣闊原野上,牧童悠閑地放著牛。徐徐的晚風中,隱隱約約傳來幾聲悠揚的笛曲。
到了黃昏,牧童回到家裡吃飽了晚飯,連蓑衣都沒脫,就悠然自得地躺下來,觀賞那高空的明月。
賞析一:
在綠草如茵的郊野,一個孩子頭戴斗笠,身披蓑衣,在那裡放牛。天晚了,他騎著牛回家,偶爾拿出竹笛迎著晚風,吹出幾支悠揚的曲子。回到家裡,飽飽地吃一餐晚飯。天近黃昏,他連蓑衣也不脫,就露宿在明亮的月光下面。——作者把放牛娃的生活寫得如此優美、如此快活,目的是勸告鍾弱翁與其去追名逐利、巧用心機,倒不如過他這種悠閑自在的生活。
賞析二:
《牧童》一詩,向我們展示了一幅鮮活的牧童晚歸休憩圖:廣闊的原野,綠草如茵;晚風吹拂著野草,還沒見歸來的牧童,卻先聽見隨風傳來的牧童悠揚的愈來愈近的笛聲,笛聲時續時斷,隨風飄揚。牧童回來吃飽了飯,已是黃昏之後了,他連蓑衣也不脫,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詩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聲音,這生動的一幕,是由遠及近出現在我們的視野里的。
2.詞句解析。
(1)「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詩句給我們以視覺和聽覺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蔥蘢;側耳傾聽,晚風中牧笛聲聲。一個「鋪」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給人的那種平緩舒服的感覺,表現出來了;一個「弄」字,更顯出了一種情趣,把風中笛聲的時斷時續、悠揚飄逸和牧童吹笛嬉戲的意味,傳達出來了。草場的寬闊無垠為牧童的出場鋪墊了一個場景,笛聲的悠揚悅耳,使我們想像到晚歸牧童勞作一天後的輕松閑適的心境。未見牧童,先聞其聲,給人無限美好的想像空間。當然,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聲」不是確指的數字,只是為了突出原野的寬闊和鄉村傍晚的靜寂。
(2)「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詩人筆鋒一轉,開始寫吃飽飯的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為床,以天為帳,飢來即食,困來即眠,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沒有家人聚集的場景,沒有夥伴嬉戲的情景,吃飽了飯的牧童,連蓑衣都不脫,就躺在月夜裡的草地上。是累了,想躺下來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是喜歡月夜的景色,想好好地欣賞一下?仰望明亮的月兒,牧童心裡會想些什麼?或者什麼都沒想,就睡著了……詩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見如實地寫了下來,卻讓我們不禁浮想聯翩。
草場、笛聲、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畫,使我們的心靈感到寧靜。《牧童》一詩,不僅讓我們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與恬靜,也讓我們感受到了牧童心靈的無羈無絆,自然放鬆。白天有牛和牧笛為友,晚上有清風明月相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當然,透過詩,我們也看到作者心靈世界的一種追求,對遠離喧囂、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的一種嚮往。
作者介紹1:
呂岩,字洞賓,唐代京兆人。咸通舉進士,曾兩為縣令。值黃巢起義,攜家入終南
山學道,不知所終。
作者介紹2:
呂岩(一作岩)為五代宋初著名道士。世傳「八仙」之一。號純陽子。一說名洞賓,
一說字洞賓。其里籍、生卒年均不詳。較早的宋代記載,稱他為「關中逸人」或「關右
人」,元代以後比較一致的說法,則為河中府蒲坂縣永樂鎮(今屬山西芮城)人,或稱
世傳為東平(治在今山東東平)人。
他大約生於唐末,卒於宋初,與陳摶為同時代人。至於後人將他的生活時代上推至
唐開元(713~741)中,則是附會唐人沈既濟《枕中記》所記道者呂翁事。此外尚有頗
多傳說,紛紜不一。比較可信是《國史》的記載:呂洞賓本儒生,因科場不利,而轉學
道,遇五代隱士鍾離權授以內丹道要,隱居終南山,活動於關中等地。「年百餘歲,而
狀貌如嬰兒。世傳有劍術,時至陳摶室」,與陳摶、李琪(一作「李奇」)等傳奇人物
交往。好以詩言內丹旨要,對鍾呂金丹道的形成作出了貢獻。有弟子北宋施肩吾(華陽
子)傳其道。
呂洞賓以內丹為修仙徑路,兼攝禪宗,自稱「幼習儒業,長好性宗,修天爵而棄人
爵,鄙頑空而悟真空。天爵止於人事,真空不離因緣」。①指出:「修煉丹者,先正其
爐。」身為丹爐,神氣精液為葯物,目、耳、口、鼻為爐之八門,「常固守之」,勿傷
內真,「然後於天地之爐、造化之鼎,調和葯物,匹配陰陽,制煉神氣」。認為「順天
道者,常存其身之元陽真一太和純粹之氣,則坐致長生」,並說「其要在乎變煉五行而
已」。主張一日當一年,晝法春夏,夜法秋冬,「升降陰陽,運行四序」,②晝夜終始
修煉。又認為,「性命根源,歸乎一氣。其來也,有一夫一婦焉;其去也,有三男三女
焉。金男采黃芽於九宮之台,玉女收白雪於十二樓。水中起火,以分八卦;陰內煉陽,
以別九州。於是三田和會而火龍出於昏衢,千日功成則游於蓬島矣。其要蓋十有八焉:
小成之道七,中成之道六,大成之道五」。提出修煉當從消除六欲七情著手,瀉心之積
氣而集其神。行肘後之法,即透過尾閭將葯物搬上背以入腦,要存想龍虎河車,使上起,
但應防止腎之虛陽入頂而引起上壅生熱,故須震、坎、艮三男和巽、離、兌三女「俯仰
開辟,節次升存,過關勿急」。繼行飛金晶,「一撞三關」,直入上宮。煉之既久,如
慮太過,則吐玉液煉其形。另尚有金液還丹煉形等法。③其詩詞,如「一粒粟中藏世界,
二升鐺內煮山川」、「飲海龜兒人不識,燒山符子鬼難看」等,奇譎詭異,尤膾炙人口。
北宋以後,歷代有人假託呂洞賓之名(或稱「回道士」、「回客」、「回山人」等),
行種種異事,故神化事跡迭出。民間信仰呂洞賓者甚盛。宋代道教學者曾慥編《集仙傳》,
稱唐五代成道之士中「獨純陽子呂公顯力廣大」。託名呂洞賓的「自傳」即稱其遇鍾離、
苦竹真人,得金丹、驅鬼之道。「吾得道年五十,第一度郭上灶,第二度趙仙姑」,
「常游兩浙、汴京、譙郡。嘗著白襕角帶,右眼下有一痣,如人間使者,筋頭大。世言
吾賣墨,飛劍取人頭,吾聞哂之。實有三劍:一斷煩惱,二斷貪嗔,三斷色慾,是吾之
劍也。世有傳吾之神,不若傳吾之法;傳吾之法,不若傳吾之行。何以故?為人若反是,
雖握手接武,終不成道」。①元代道士苗善時更編為《純陽帝君神化妙通紀》七卷,匯
集一百零八化故事。因而呂洞賓也為帝王所崇奉,宋宣和元年(1119)敕封「妙通真人」,
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贈「純陽演正警化真君」,至大三年(1310)加封為「純陽演
正警化孚佑帝君」。
相傳呂洞賓傳有鍾離權所授《靈寶畢法》十二科,為鍾呂金丹道教典。自著《九真
玉書》一卷(《宋史·藝文志》著錄,即《道樞》卷二十六之一篇)、《肘後三成篇》
一卷(《直齋書錄解題》著錄,即《道樞》卷二十五之一篇。《直齋錄》又著錄《純陽
真人金丹訣》一卷,謂即此篇,略有不同)。其丹道思想尚散見於《道樞》之《五戒》
《眾妙》《指玄》等篇中;詩詞有南宋夏元鼎編《金丹詩訣》,與楊億所說「世所傳者
百餘篇」吻合,其中一些詩句為楊億所引,依託之作較少;單行本《沁園春丹詞》有數
家注本。《正統道藏》所收《純陽真人渾成集》為元道士何志淵所編,真偽雜糅。《呂
祖志·藝文志》又增添《敲爻歌》、雜曲十首等,更不可信。
《呂公窯頭坯歌》雖見錄於《直齋書錄解題》,然其中竟有「富鄭公」(富弼),
「張尚書」(張商英)、「趙樞密」(趙鼎)等名,顯系南宋人偽作。《道藏輯要》收
錄署名呂著的作品,多為後人依託或扶乩降筆。《呂祖全書》絕大部分也是偽作。
註:
①②③ 《道藏》第4冊422頁,第20冊738頁,729頁,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
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1988年
④ 《能改齋漫錄》

網上有許多關於村居的東西,你可以自己找一下。
喜在這里指的是討人喜歡的意思。
我也是小五的老師,我才講到《白楊》,呵呵

2. 五年級下冊語文復習資料

1、《春光染綠我們雙腳》
一、多音字:
踏:tā(踏實) tà(踏歌行) 撒:sā(撒嬌) sǎ(撒下)便:diàn(方便) pián(便宜)
二、填空:
1、本文通過植樹活動帶來的巨變,表達了少年兒童以實際行動改造荒山野嶺的決心,體現了少年兒童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
2、我國的植樹節定於每年的3月12日。
3、積累相關的公益用語。
植樹造林,功在千秋。 愛祖國,護綠化,保清潔,愛家園。 保護環境,就是愛惜生命。
愛護環境,保護地球,讓我們托起雙手共同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
天空是小鳥家,河流是魚兒的家,地球是我們的家。
2、《只揀兒童多處行》
一、多音字:
只:zhī(船隻) zhǐ(只有) 看:kān(看門) kàn(看見)
解:jiě(理解) jiè(押解) 發:fā(發現) fà(頭發)
轉:zhuǎn(轉學) zhuàn(轉圈) 盡:jǐn(盡管) jìn(盡力)
二、解釋:
聚精會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座無隙地:形容人多,連坐的地方都沒有。
渾身解數:全身的本領。 成千盈百:盈,滿。形容人很多。
三、按課文內容填空:
1、 走進玉蘭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那幾棵大海棠樹,開滿了密密層層的淡紅的花,這繁花從樹枝開到樹梢,不留一點空隙,陽光下就像幾座噴花的飛泉……
2、春光,竟會這樣的飽滿,這樣的爛漫!它把一冬天蘊含的精神、力量,都盡情的釋放出來了!
3、對,就是開得旺!只要管理得好,給它適時地澆水施肥,花兒和兒童一樣,在春天的感召下,就會歡暢活潑地,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新鮮美麗的四肢,使出渾身解數。這時候,自己感到快樂,別人看著也快樂。
4、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寫了冰心奶奶在頤和園所碰到的春遊的兒童,表現了兒童生機勃勃,活潑歡快的情態,表達了冰心奶奶對我們少年兒童的喜愛以及所寄託的希望。
5、原詩:兒童不解春何在,只揀遊人多處行。→改編:遊人不解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
6、在本文中,兒童先後被比喻為小天使、繁花、春光。
7、作家卡片: 冰心,原名謝婉瑩。她的代表作《寄小讀者》,這是她在赴美留學期間,將旅途和國外的見聞及感受,陸續寫了二十多封信。她的主要作品還有:《春水》《繁星》《小桔燈》等。
3、《早》
一、多音字:
正:zhēng(正月) zhèng(正義) 朝:zhāo(朝陽) cháo(朝代)行:xíng(行人) háng(同行)
二、解釋:冰清玉潔:比喻人的品質高尚、純潔。筆墨紙硯:文房四寶中的四樣。
三、填空。
1、本文是按照方位的順序來寫的。通過寫三味書屋,告訴我們學習魯迅,時時早,事事早的精神,珍惜時間,珍惜春天,珍惜早晨,爭做「東風第一枝」。本文的作者是吳伯簫。
2、三味書屋是三間的小花廳。還沒進門,迎面先撲來一陣清香。那清香純凈疏淡,像是桂花香,又像是蘭花香。
3、邁進後園,蠟梅開得正盛,幾乎滿樹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黃,黃里透綠,花瓣潤澤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點冰清玉潔的韻致。梅飄香而送暖,梅花開的時候,正預示著春天的到來。二十四番花信風,一候是梅花,開得最早。
4、作者寫蠟梅的用意:借花喻人(魯迅),用梅花開得盛比喻魯迅先生勤於寫作的一生;用梅花開得早比喻魯迅先生時時早,事事早;用梅花的冰清玉潔比喻魯迅先生品德高尚、正氣凜然的人生。
5、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朝花鄉拾》《阿Q正傳》《祝福》等就是他的主要作品。對敵人、他橫眉冷對;對人民,他滿腔熱忱。他筆下的著名人物形象:阿Q、孔乙己、祥林嫂、閏土。
6、魯迅先生名句: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哪裡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寫作上了。
7、珍惜時間的名言名句:
合理安排時間,就等於節約時間。 ——培根 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放棄他。——莎士比亞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4、《古詩兩首》
一、多音字。
應:yīng(應該) yìng(答應) 落:luò(落後) là(丟三落四)
二、解釋。
游園不值 : 我在游園時沒有遇到主人。值:逢、遇到。應:應該。憐:愛惜。蒼苔:青苔。
小扣 : 輕輕地敲。 柴扉 : 用樹枝編成的簡陋的門。疏疏:稀疏。徑:小路。
深:深遠。樹頭:樹枝頭上。未:沒有。陰:樹陰。 急走:快速奔跑。
三、填空:
《游園不值》:這首七言絕句描寫了作者游園未遇主人,紅杏出牆的動人情景。表現了春天有壓抑不了的生機,流露出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題意:去游園,卻沒有遇到主人。
詩意:應該愛惜這里的景物,不要讓木屐下面的齒踏壞了這翠綠的苔蘚。我輕輕地敲著柴門,很長時間也沒有人來開門。滿園的春色是關也關不住的,一枝紅杏已經伸出牆外來了。
《宿新市徐公店》:描寫了幽靜安逸的田園風光,表現了詩人對兒童的喜愛和對田園風光的贊美。
題意:在新市一位姓徐的人開的旅店裡住宿。
四、拓展:
1、關於描寫春色的詩:
《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惠崇<春江曉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2、關於描寫兒童的詩句:
《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池上》: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四時田園雜興》: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3.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復習資料

渲xuàn染 勾勒lè 低吟yín 迂yū 回 襟jīn飄帶舞 拘jū束
羞澀sè 摔跤jiāo 清晰xī 撫fǔ摸 新疆jiāng 陷xiàn入
同行xíng 撥轉zhuǎ 凹āo凸 夾jiā道 冶yě鐵 廢寢qǐn忘食
隧suì道 開鑿záo 撕扯chě 屋脊jí 高歌一曲qǔ 稀薄bó

高歌 綠毯 柔美 渲染 勾勒 低吟 奇麗 回味 灑脫 迂迴 疾馳 馬蹄
禮貌 拘束 羞澀 摔跤 天涯 清晰 插嘴 分辯 撫摸 介紹 新疆 陷入
古樸 典雅 矗立 戎裝 守候 鴕鳥 匕首 商貿 芝麻 妖嬈 機械 開鑿
巍峨 媒體 猙獰 逞凶 撕扯 效率 貫通 熱乎乎 下馬威
一碧千里 翠色慾流 襟飄帶舞 渾黃一體 精神飽滿 美輪美奐 銀裝素裹
嚴陣以待 始料不及 杯水車薪 廢寢忘食

比一比組詞:
吟(低吟) 蹄(馬蹄) 涯(天涯)戎(戎裝) 嬈(妖嬈)遐(遐想)
冷(冰冷) 啼(啼叫) 崖(山崖) 戒(戒備) 澆(澆水) 暇(閑暇)
晰(清晰) 疆(新疆) 媒(媒體) 猙(猙獰) 繞(圍繞) 暇(無暇)
淅(淅瀝) 僵(僵硬) 謀(計謀)掙(掙扎) 饒(求饒) 紹(介紹)
跤(摔跤) 韁(韁繩) 睜(睜眼) 燒(燒飯) 招(招手)
效(效果) 撥(撥轉)馳(疾馳)
郊(郊外) 拔(拔牙)弛(鬆弛)

4.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復習資料

生字詞語
渲xuàn染 勾勒lè 低吟yín 迂yū 回 襟jīn飄帶舞 拘jū束
羞澀sè 摔跤jiāo 清晰xī 撫ǔ摸 新疆jiāng 陷xiàn入
同行xíng 撥轉zhuǎn 凹āo凸 夾jiā道 冶yě鐵 廢寢qǐn忘食
隧suì道 開鑿záo 撕扯chě 屋脊jí 高歌一曲qǔ 稀薄bó
高歌 綠毯 柔美 渲染 勾勒 低吟 奇麗 回味 灑脫 迂迴 疾馳 馬蹄
禮貌 拘束 羞澀 摔跤 天涯 清晰 插嘴 分辯 撫摸 介紹 新疆 陷入
古樸 典雅 矗立 戎裝 守候 鴕鳥 匕首 商貿 芝麻 妖嬈 機械 開鑿
巍峨 媒體 猙獰 逞凶 撕扯 效率 貫通 熱乎乎 下馬威
一碧千里 翠色慾流 襟飄帶舞 渾黃一體 精神飽滿 美輪美奐 銀裝素裹
嚴陣以待 始料不及 杯水車薪 廢寢忘食
比一比組詞:
吟(低吟) 蹄(馬蹄) 涯(天涯)戎(戎裝) 嬈(妖嬈)遐(遐想)
冷(冰冷) 啼(啼叫) 崖(山崖) 戒(戒備) 澆(澆水) 暇(閑暇)
晰(清晰) 疆(新疆) 媒(媒體) 猙(猙獰) 繞(圍繞) 暇(無暇)
淅(淅瀝) 僵(僵硬) 謀(計謀)掙(掙扎) 饒(求饒) 紹(介紹)
跤(摔跤) 韁(韁繩) 睜(睜眼) 燒(燒飯) 招(招手)
效(效果) 撥(撥轉)馳(疾馳)
郊(郊外) 拔(拔牙)弛(鬆弛)
近義詞:
盼望(渴望) 沉思(深思) 巍峨(高大) 猙獰(凶惡)
融化(溶化) 熱鬧(喧鬧) 響亮(洪亮) 天涯(天際)
舒服(舒適) 灑脫(瀟灑) 矗立(聳立) 歡騰(歡躍)
精彩(出色) 慶祝(祝賀) 繁華(繁榮) 凝望(凝視)
清晰(清楚) 分辯(爭辯) 軟弱(柔弱) 表白(表明)
高昂(昂揚) 提供(供應) 迅速(敏捷) 實驗(試驗)
威脅(要挾) 確實(的確) 勾勒(勾畫) 禮貌(禮節)
樂趣(情趣) 疾馳(飛馳) 驚嘆(贊嘆) 羞澀(害羞)
守候(等候) 精神飽滿(精神抖擻)
反義詞:
舒服(難受) 灑脫(拘束) 冷清(熱鬧) 大方(拘束)
羞澀(大方) 淡雅(粗俗) 鮮艷(素凈) 漫長(短暫)
豐富(貧乏) 清晰(模糊) 軟弱(堅強) 表白(沉默)
復雜(簡單) 堅硬(柔軟) 凝固(融化) 猙獰(慈祥)
惡劣(優良) 稀薄(濃厚) 高傲(謙遜) 響亮(低沉)
動搖(堅定) 嚴肅(隨便) 失敗(成功)
詞語搭配:
(清新)的空氣 (明朗)的天空 (滿心)的愉快
(無邊)的綠毯 (柔美)的線條 (奇麗)的小詩
(無限)的樂趣 (各色)的衣裳 (靜寂)的草原
(好客)的主人 (響亮)的歌聲 (忽飛忽落)的小鳥
(會心)的微笑 (浩浩盪盪)的大軍(古樸典雅)的石雕
(悠悠)的駝鈴聲 (鮮艷)的旗幟 (歡騰)的人群
(惡劣)的天氣 (茫茫)的大戈壁 (高大挺秀)的身影
(巍峨)的昆侖山 (一碧千里)的草原(猙獰)的面目
撥轉馬頭 流入雲際 表演舞蹈 滿載貨物 迎候使節 凝望石雕
陷入沉思 浮起微笑 提高效率 表白心願 輪番進攻 開鑿隧道
扯得七零八落 劈頭蓋臉地砸下來 源源不斷地輸氧
夜以繼日地試驗 一點一點地延伸
詞語意思
境界:事物所到達的程度和表現的情況。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氣清鮮,一碧千里,翠色慾流的那種如詩如畫的情境。
灑脫:本指言談舉止等自然,不拘束。
迂迴:迴旋,盤繞。文中指河像帶子,彎彎曲曲的樣子。
拘束:過分約束自己,態度顯得不自然。
栩栩如生:形容藝術形象非常生動逼真,像活的一樣。
浩浩盪盪:水勢廣大的樣子,形容聲勢壯闊廣大。
五彩繽紛:顏色繁多,非常好看。
崇山峻嶺:高大陡峭的山嶺。文中用此詞意在說明路途遙遠。
美輪美奐:輪,高大;奐,眾多。形容房屋高大華麗。文中用來形容我國的音樂、舞蹈、繪畫、雕刻等藝術,由於汲取了西方文化的長處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精美絕倫。
遐想:漫無邊際地想像。
渾黃一體:都是渾濁的黃色,分不出界限。
高大挺秀:高大筆直,挺拔秀麗超出一般。
銀裝素裹:素,沒有染色的。裹,包,纏。從上到下沒有一點彩色,非常素潔。
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樣子。特指原來又多又整齊的東西現在零散了。
不翼而飛:形容東西突然丟失。
劈頭蓋臉:從正前方正對著頭和臉劈下來、蓋下來。文中形容氣候惡劣。
杯水車薪:比喻無濟於事,解決不了問題。
廢寢忘食:顧不上吃飯,忘記了睡覺。形容勤奮專心。
詞句解析
第1課《草原》
1、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
「渲染」「勾勒」均是繪畫用語,「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塗抹畫面,以取得不同尋常的藝術效果;「勾勒」是指用線條勾畫出輪廓。「翠色慾流」是指青草鮮嫩,顏色青翠,似在流動,富有生機。
這句話中,作者用上了比喻的手法,把小丘的線條比作一幅中國畫,突出了草原的遼闊碧綠,小丘線條的柔美。
2、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回味」,細細地回憶,品味。這里是駿馬和大牛的天然牧場。在作家的眼中,草原的風光如詩如畫,有著無限樂趣,因此連靜立的牛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樣在享受和回味。這種擬人的寫法構成了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增強了草原風光的感染力。
3、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群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裳,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
這句話是寫蒙古族老鄉身著節日盛裝,策馬疾馳,遠迎來客。鮮艷的服飾,飛馳的駿馬,飄舞的衣襟衣帶,作者將這些景物比作彩虹,不僅形似而且神似。
4、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涯,邊際。天涯,天邊,大地與天空相接的地方。
這句詩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漢族人民之間的情誼很深,怎麼捨得馬上就分別!大家站在夕陽下無邊無際的大草原上,相互傾訴著惜別之情。
這句話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體現,同時給讀者以回味的餘地。
第3課《白楊》
1、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這段話是全文體現借物喻人的典型句子。作者以「哪兒……哪兒……」「不管……不管……總是……」這樣的關聯詞語,一氣呵成地刻畫了戈壁上的白楊樹。一方面描述了白楊樹外在的特點,高大挺秀,能頂住任何自然災害,在任何環境中都能茁壯成長;一方面表現了白楊樹的精神:一是忠誠無私,盡職盡責;二是不怕困難,堅強執著。這正是邊疆建設者身上特有的奉獻精神,聽從祖國安排,無怨無悔地紮根邊疆,無私奉獻地建設邊疆。這是人與樹的神似處,也是以物喻人的連接點。
2、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
這是一個設問句。表白,解釋說明。一個「也」字,說明爸爸說樹即說人。爸爸看到戈壁灘上高大的白楊樹,觸景生情,以白楊自勉,在托物言志。勉勵自己要像白楊一樣紮根邊疆,建設邊疆,不軟弱,也不動搖。他的表白正是無數邊疆建設者身上令人肅然起敬的奉獻精神。
3、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那是因為他看見火車前進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
在課文的結尾處,作者再一次通過父親神情的變化,來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爸爸自己已紮根邊疆,獻身邊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樹一樣經受鍛煉,成為建設邊疆的棟梁之才。反映了老一輩的西部開拓者「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博大胸懷。
4、本文在人物描寫上也很有特色。對兄妹二人通過幾句簡短的對話,就凸顯了不同的性格特徵。而對爸爸的描寫則抓住了神情的變化,來暗寫他心理的變化:第一次是「出神」和「沉思」,因看到車窗外高大挺秀的白楊樹觸景生情,想到環境,想到了自己和戰友,浮想聯翩;第二次是「微笑」,因為聽到孩子關於白楊樹的爭論是那麼天真幼稚;第三次是「嚴肅」,因為他與孩子們談白楊特點,盡管孩子們還不懂,而實質是在借樹喻人,抒懷言志;第四次是「又陷入沉思」,是由樹想到了子女,從自己想到孩子的未來;最後一次是「浮起一絲微笑」,是想到孩子們也將紮根邊疆,為事業後繼有人而感到欣慰。
第4課《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5. 語文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草原》資料和解讀

1 草原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這篇散文,字里行間浸潤著濃郁的草原風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風光,那馬上迎客、把酒聯歡、依依話別的動人情景,那純朴、熱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難以忘懷。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訪問內蒙古大草原時的所見、所聞、所感,並通過這些所見、所聞、所感,贊美了草原的美麗風光和民族之間的團結。

本文層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發展順序敘述,先描寫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寫草原迎客場面和草原聯歡的情形。作者移步換景,由景及人,最後,以簡明有力、含義豐富的詩句結束。全文安排有序,脈絡清楚,銜接緊密,推進自然。課文寫景語言優美,善於運用比喻和擬人的寫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動貼切,同時又不失純朴簡練,生動感人。三是情景交融,無論是描寫自然風光還是主客相見、聯歡、惜別,處處流露出作者的贊美之情。

本文作為「走進西部」的第一篇課文,目的一是引導學生感受充滿詩意的草原風光與民族風情,體會作者對草原的熱愛和對民族團結的贊頌之情;二是在閱讀中體會表達上的一些特點,並積累語言;三是走進西部,通過這一篇課文的學習,引發學生對西部了解的慾望,激起對西部探討的興趣。

教學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隨著作家的敘述,在頭腦中浮現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感受草原風光與人情的美好。教學難點一是品味優美的語言,體會表達方法;二是通過學習此文,引起認識西部,了解西部的興趣。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

「碧」是形容青草很綠。「千里」指草原的范圍遼闊無邊。「一」是「全」和「都」的意思。總起來是說整個草原全是碧綠碧綠望不到邊的青草。這句話寫出草原遼闊、碧綠的特點。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哪裡都是綠的,但不因空曠而顯得蒼茫。這句話也是這一段的中心句。

②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

「渲染」「勾勒」均是繪畫用語,「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塗抹畫面,以取得不同尋常的藝術效果;「勾勒」是指用線條勾畫出輪廓。「翠色慾流」是指青草鮮嫩,顏色青翠,似在流動,富有生機。老舍將草原擬為一幅揮毫潑灑的寫意畫,突出了草原的遼闊碧綠,小丘線條的柔美,整個草原猶如巨幅中國畫那樣讓人賞心悅目。置身於這充滿詩情畫意的境界中,作者自然會驚嘆、並產生舒服之感,因此,既願久立欣賞,又想吟誦詩篇。

③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回味」,細細地回憶,品味。這里是駿馬和大牛的天然牧場。在作家的眼中,草原的風光如詩如畫,有著無限樂趣,因此連靜立的牛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樣在享受和回味。這種擬人的寫法構成了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增強了草原風光的感染力。

④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群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裳,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

這句話是寫蒙古族老鄉身著節日盛裝,策馬疾馳,遠迎來客。鮮艷的服飾,飛馳的駿馬,飄舞的衣襟衣帶,作者將這些景物比作彩虹,不僅形似而且神似。

⑤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這句詩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漢族人民之間的情誼很深,怎麼捨得馬上就分別!大家站在夕陽下無邊無際的大草原上,相互傾訴著惜別之情。涯,邊際。天涯,天邊,大地與天空相接的地方。這句話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體現,同時給讀者以回味的餘地。從迎客、聯歡到話別,處處洋溢著「蒙漢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舉目皆是詩情畫意,所以才讓人流連不已,難分難舍。

(2)對詞語的理解。

境界:事物所到達的程度和表現的情況。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氣清鮮,一碧千里,翠色慾流的那種如詩如畫的情境。

灑脫:本指言談舉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遼闊平坦,在開車時可以隨心所欲,而不必擔心有什麼危險。

迂迴:迴旋,盤繞。文中指河像帶子,彎彎曲曲的樣子。

拘束:過分約束自己,態度顯得不自然。

二、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飄帶舞、馬蹄、禮貌、拘束、羞澀、摔跤、偏西、天涯」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一、二自然段。

3.感受內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風光及風土人情,體會蒙漢兩族人民之間的深情厚誼,激發了解西部的興趣。

4.揣摩優美的語句,體會課文表達上的一些特點,學習作者抒發情感的方法。

三、教學建議

1.課前可要求學生查閱有關書籍或上網查找資料:①在中國版圖上找到內蒙古的位置、范圍,並初步了解有關草原的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例如,服飾特點、生活特點。②收集古今文人描寫大草原的詩詞、文章。③通過展示圖片和請去過草原的同學作介紹,加深對草原的感性認識。

2.理清作者的寫作順序,從整體上把握課文。文章按事情發展順序,描繪了:草原風光圖、喜迎遠客圖、主客聯歡圖,通過這些畫面,表現了草原的風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最後以凝煉的詩句總結全文。要引導學生體會這種結構安排上自然流暢、脈絡清晰的特點。

3.本文語言優美,富有形象感和畫面感,因此要加強有感情朗讀的指導。可引導學生結合生活體驗,邊讀邊想像畫面:草原一碧千里而又不失秀美的風光;馬疾馳,車相隨,襟飄帶舞,歡聲笑語迎遠客的場景;敬酒聯歡的熱鬧場面。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將大家帶進草原,並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背誦第一、二自然段。

4.品讀優美語句,體會表達方法,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要引導學生品味課文精美的語言,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受力與初步的審美能力。作家老舍隨著場景的變化、時間的推移,情感也在變化著。但貫穿全文的是對草原及草原人民的贊美與留戀之情。這種情感與描繪的景物緊密交融在一起,要引導學生抓住這樣的語句,通過品讀、吟誦、想像畫面、課件演示、角色扮演、抄寫等方法,來體會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語言。情景交融是本文的最主要特點,作家在描寫草原風光時,處處流露出感嘆贊美之情,大致有這樣幾個特點:一是直抒胸臆,如,「那裡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麼清鮮,天空是那麼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第一次見到草原的驚喜、贊嘆和離開時的留戀之情,溢於言表,流於筆端,將獨特感受表達得淋漓盡致。二是精筆細描,如,草原如一幅翠色慾流的中國畫;羊群走在哪裡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綉上了白色的大花;群馬疾馳的迎客隊伍像一條彩虹,這些描寫細致入微,形神兼備,生動鮮活,傳達出作者滿心的喜悅與贊嘆。三是寫實清新質朴,不露雕飾的痕跡,如,「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幹部向我們敬酒,七十歲的老翁向我們敬酒。我們回敬,主人再舉杯,我們再回敬。」這種紀實的描寫,更能表達出蒙古族同胞的純朴熱情和民族間的團結互助。

5.在學生充分感受到草原之美後,教師可相機組織學生通過多種渠道了解西部,搜集資料,訪問老師、家長,與西部地區的小學生建立聯系等方式,為口語交際、習作和交流平台做准備。

6.生字、生詞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學掌握,教師在檢查時要注意一些字的字音字形。如「蒙古包」中的「蒙」讀作「měng」,「好客」中的「好」讀作「hào」,「同行」中的「行」讀作「xíng」,「似乎」中的「似」讀作「sì」;「毯」的最後一筆為點,「吟」「貌」不要多一點,「襟」「澀」不要少一點。

四、教學案例

片段:

品讀優美語句

師:找出你認為優美的語句,讀一讀,並說說自己的體會。

生:我覺得這句寫得非常美:「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裡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綉上了白色的大花。」這里的色彩太美了,碧綠的草地,潔白的羊群,再加上藍天白雲,真如仙境一般。

生:作者將草原比作綠毯,可以讓我們想像到那草地毛茸茸、蓬鬆松而又軟綿綿;而羊毛也是這樣的,所以把羊群比作綠毯上的大花,簡直太形象了。

師:同學們再反復讀讀這個句子,你覺得哪個字作者用得最為巧妙?

生:我發現了,是「綉」!羊群本來是因為吃草而隨意地走來走去,可在老舍的筆下它們就是一些能工巧匠,在精心為草原這塊無邊的綠毯綉上白色的大花。這塊巨幅地毯上的圖案在不斷變換,真是美極了。

師:請同學們看著課件,也向老舍先生學習,想像一下羊群在草原上還可以比作什麼?

生: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像無邊的綠毯上撒上了一把把白色的珍珠。

生: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像碧綠的大海上揚起了點點白帆。

生: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像碧綠的湖面上飄著朵朵盛開的白蓮花。

師:是啊,這樣的仙境怎不令人驚嘆,令人感到舒服呢?

生:我覺得這句寫得也很美,「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作為牛馬生活在草原,簡直就是進了天堂,它們一定在品味這種幸福的生活。

師:你體會得真好。如果牛馬真的會回味,它們可能在回味什麼呢?

生:它們可能在回味這水草豐美的草原,回味青草的甜美,生活得無憂無慮。

生:它們可能在回味這草原明朗的天和清鮮的空氣,沒有一點污染,真令我們心嚮往之。

生:它們可能在回味著眼前的美景:羊群走到哪裡,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綉上了白色的大花,真美啊,而我們就生活在這幅畫中!

師:生動的語言可以喚起讀者的聯想和想像,正是作者這些優美的描寫,才給了讀者這樣豐富的聯想,讓我們和作者一樣,深深陶醉於草原的美景,和作者一樣驚喜不已,贊嘆不已。請同學們反復讀一讀自己畫出的句子,並抄寫下來。

五、相關鏈接

課文摘選自老舍寫的《內蒙風光》。

老舍(1899—1966)現代著名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生於北京一個城市貧民家庭。1918年師范畢業後,曾任北京十七小學校長、天津南開中學語文教員。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開始用白話創作。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並進行文學創作。1937年,他的代表作《駱駝祥子》問世,被譯成十幾種文字,產生較大的國際影響。抗戰爆發後,他在周恩來的直接關懷和幫助下,從事抗戰文學活動。1946年赴美講學。1949年回國後,任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文聯副主席、全國作協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員會委員、市文聯主席等職。由於他的勤奮創作,解放後寫了二十多個劇本,被譽為文藝隊伍中的勞動模範,人民藝術家。1966年去世,終年67歲。

蒙古包一般為圓形,大多用條木做成網壁與傘形頂,上蓋毛氈,用繩索勒住,頂中央有圓形天窗,容易拆裝,是蒙古族同胞居住的地方。

奶茶摻和著牛奶或羊奶的茶,是蒙古族同胞敬客最重要的飲料。

奶豆腐是用牛奶製成的凝固食物,盛在盤子里做點心,並不是豆腐。

手抓羊肉蒙古族同胞習慣把羊肉切成大塊,煮熟了吃。吃的時候用刀割,用手抓,叫「手抓羊肉」。

鄂溫克我國的少數民族之一,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和黑龍江訥河縣等地。

陳巴爾虎旗在內蒙古呼倫貝爾盟西部,海拉爾河下游,濱州鐵路經過南境。這里水草豐美,畜牧業發達;農產品有小麥、油菜籽、甜菜等。

6.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期末復習資料

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期末復習資料(1)
【古詩詞】
【日積月累】
【詞語積累】
1.寫人物外貌的:眉清目秀 文質彬彬 儀表堂堂 虎背熊腰 身強力壯 骨瘦如柴
2.描寫人物神態的:愁眉苦臉 目瞪口呆 神采奕奕 滿面春風 擠眉弄眼 垂頭喪氣
3.描寫人物行動的:健步如飛 活蹦亂跳 大搖大擺 點頭哈腰
4.描寫人物說話情態的:低聲細語 巧舌如簧 娓娓動聽 語重心長
5.描寫人物心理的: 心曠神怡 迫不及待 心急如焚 忐忑不安 心驚肉跳 心驚膽戰
6.描寫高尚品質的:拾金不昧 見義勇為 光明磊落 捨生取義 視死如歸 大義凜然
7.表現機智勇敢的:神機妙算 足智多謀 奮不顧生 奮勇當先
8.含有人體器官名稱的:眼高手低 目瞪口呆 胸有成竹 頭重腳輕 口是心非 手疾眼快
9.含有動物的:指鹿為馬 虎頭蛇尾 狐朋狗友 守株待兔 狐假虎威 鶴立雞群
10.互為反義的:
a.表裡如一:黑白不分 黑白分明 是非曲直
b.先禮後兵:大驚小怪 有氣無力 南腔北調 明爭暗鬥 里應外合 苦盡甘來 前俯後仰
c.無獨有偶:弄假成真 弄巧成拙 口是心非 顧此失彼 瞻前顧後 三長兩短 爭先恐後
d.喜新厭舊:此起彼伏 前因後果 優勝劣汰
11.互為近義的:
a.驚濤駭浪:爭分奪秒 瞻前顧後 同甘共苦 交頭接耳 豐衣足食 精打細算 同舟共濟
b.花言巧語:面紅耳赤 千方百計 里應外合 聚精會神 通宵達旦 胡思亂想
12.反映歷史故事的:三顧茅廬 精忠報國 圍魏救趙 指鹿為馬 完璧歸趙 負荊請罪
13.反映口才差的:語無倫次 張口結舌 漏洞百出

【人物形象的個性特點】
《童年的發現》:費奧多羅夫是個幽默天真、單純、愛探究、善於想像的人。
《楊氏之子》:楊氏之子個聰明、機智、幽默的人。
《晏子使楚》:晏子是個機智過人、臨危不懼、愛國、能言善辯的人。
《金色的魚鉤》:贊揚了老班長忠於革命、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橋》:贊揚了老共產黨員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
《夢想的力量》:體現了瑞恩的一顆善良、堅定執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將相和》:藺相如個機智勇敢、足智多謀、臨危不懼、對友人胸懷寬廣、忍辱退讓的人。
廉頗是個知錯就改、豪爽直率的人。
《草船借箭》:
諸葛亮是個神機妙算、足智多謀、寬厚待人(知天文、懂地理、識人心)的人。
周瑜是個智謀過人、心胸狹窄、妒賢嫉能的人。
魯肅是個忠厚守信的人。
曹操是個謹慎多疑的人。
《景陽岡》:武松是個豪放、倔強、機智勇敢的人。
《猴王出世》:孫悟空是個自由自在、快活逍遙、親和友善、頑皮可愛的人。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小嘎子是個頑皮、機敏、爭強好勝、富有心計的人。
胖墩兒是個豪爽、隨和的人。
《臨死前的嚴監生》:嚴監生是個愛財如命的守財奴。
《「鳳辣子」初見林黛玉》:王熙鳳是個潑辣張狂、口齒伶俐、善於阿諛奉承、見風使舵的人。
《刷子李》:刷子李是個技藝高超、自信、心細如發的人。
《金錢的魔力》:反映了老闆等小市民以錢取人、金錢至尚的丑態。

【第六組綜合性學習:走進信息世界】
(一)什麼是信息
信息,不是新冒出來的事物,本來就廣泛存在於自然與社會之中。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正是依靠太陽東升西落帶來的信息確定時間的。南雁告春,是動物帶來了春天的信息;一葉知秋,是植物送來了秋天的信息。
學生坐在教室里學習,與親友、朋友們通信,看電影、電視,也是在接受信息。信息包含了人們以往不知道或者不能確定的東西。因此,消息、新聞、報道、資料、情報都是一種信息。知識也是一種信息,是經過人們提煉、加工、系統化了的信息
(二)信息的特點
1、信息是活的,是在不斷擴充的。
2、信息是可以壓縮與還原的。比如,很多復雜的現象,可以歸納成一條簡明的定律;一大堆數據之間的關系,可以用一個方程式來表達。這就是說,人們能夠對信息進行集中、綜合和概括。同時,也能將壓縮了的信息展開。
3、 信息是可以存貯的。遠古時代人們只能用大腦來保存信息,後來有了文字,就用文字來記存各種信息。今天,人們還可以用電子計算機及其他自動裝置保存信息。
4、信息也是需要加工的。例如,4×6-7=17,就是一個簡單的信息加工。等號左側是原始信息,右側是加了工的信息。將英語譯成漢語,也是信息加工。英語是原料,漢語是成品;後者對中國人更有用。此外,像經營決策、情報檢索、資料分析、自動控制,甚至下棋、打撲克都是一種信息加工。
(三)收集信息的方法:

搜集資料的方法

優點

不足

適用范圍

自己觀察、記錄

第一手資料,真實

費時多

可以直接觀察的對象

調查、訪問

比較真實可信

工作量大

小范圍調查

從書籍報刊上摘錄

材料集中,信息較多

尋找費時

需要較多資料時

利用網路搜索

速度快,信息量大

需要設備

需要大量資料時

(四)信息的傳遞:
1、古代人們已經重視信息的傳遞,但古人用烽火、漂流瓶等傳遞的信息量小,傳遞的速度慢,有時還會誤事。
2、靠驛差長途跋涉
3、近代:依靠交通工具的郵政系統現代
4、 電報【1844年,莫爾發明了電報】、
5、電話【貝爾和沃特林發明了電話】
6、1902年,史特波菲德又發明了無線電廣播
7、 1993年,美國人阿爾·貝爾又提議建立信息高速公路,把工廠、礦山、鐵路、學校、商店、銀行、圖書館、旅遊景點、文藝單位、研究部門、政府部門以及家庭的計算機聯網,讓人們可以隨時接受到任何地方傳播出的文字、聲音和圖像。
8、當代:計算機網路。與前幾種信息傳輸方式相比,計算機網路無論在傳遞的信息量、信息的多樣化以及傳遞的速度上,都不可同日而語。
9、多媒體電腦可以將文字、圖片、聲音、動畫集成編輯,大大提高了信息傳遞量,傳輸的信息也更加豐富。
10、 現代信息傳遞方式在整個營救過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1、 現代信息傳遞方式的不斷改進,造福於人類,但也會帶來負面的影響。辨別信息的良莠,正確利用信息,是現代社會一個人良好的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吸取健康信息,抵制不良信息的誘惑,事關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7. 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25課的資料

《自己的話是讓別人看的》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本文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先生寫的一篇精美雋永的短文。作者先點明了德國是一個愛花的國度;然後回憶了自己早年在德國留學時親身感受到德國人非常愛花;接著用優美生動的語言,描述了德國家家戶戶窗口都開滿鮮花的情景,並抒發了自己的感慨:「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種境界「頗耐人尋味」;最後講述作者再次來到德國,又看到這番情景,表達了自己舊地重遊的感受,即對德國奇麗風景和與眾不同風俗習慣的贊美之情。
本文不同於一般寫景物風情類的文章,不是純粹描寫景物,而是像拉家常一樣娓娓道來,在講述德國風景民俗的同時,用最精練概括的語言點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長的哲理,讀起來讓人既開眼界,又回味無窮,頗受教育。
選編本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一些德國的民族風情特點,積累優美語言;二是使學生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潛移默化地受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教育。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裡只能看到花的脊樑。
這句話承接上一句,進一步點明了德國人養花的與眾不同之處。因為花朵都朝外開,那麼在屋裡看到的「花的脊樑」就是花朵的背面(包括枝乾和葉子)。顯然,德國人養花是給別人看的。
②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這一種境界」在這里指「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頗」是「很、非常」的意思。「耐人尋味」指意味深長,值得仔細體會琢磨。「我為人人」是說每個人心中要有他人,要有社會責任感,要用實際行動為大眾著想,為社會盡到自己的義務。如果大家都這么想這么做就必然會換來「人人為我」的結果。雖然「人人為我」放在前面,但實際上「我為人人」是前提,只有「我為人人」盡到責任和義務,才會實現「人人為我」的美好願望,這兩者之間要辯證看待,整體理解。「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實例很多,課文中德國人養花,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而各自又看別人的花;學生輪流值日打掃教室衛生,每人帶課外書到班上建立圖書角等等,都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③變化是有的,但是美麗並沒有改變。
時隔四五十年,作者又來到德國,當然會見到許多變化,但他說「美麗並沒有改變」,結合上下文我們可以知道,作者是說德國沿街的奇麗風景沒有改變,依然是「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奼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同時,也許作者言下之意還在贊揚德國人民那「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美好境界。這種境界是更令作者欣賞的,也是更「美麗」的。
④我彷彿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個花的夢,做了一個思鄉的夢。
作者曾在德國留學十多年,在留學期間時常思念家鄉、思念親人、思念祖國。現在時隔四五十年作者又來到德國,見到那家家戶戶窗口上的鮮花,不由得觸景生情,彷彿進入了夢鄉,回到了四五十年前的留學生活時代,他陶醉在鮮花艷麗之中,沉浸於思鄉情緒之中。
(2)對詞語的理解。
房東:出租或出借房屋的人(相對「房客」而言)。
莞爾一笑:形容微笑的樣子(多指女性)。
花團錦簇:形容五彩繽紛、十分華麗的景象。
奼紫嫣紅:嫣:嬌艷。形容各種好看的花嬌艷絢麗。
二、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正確讀寫「天性、宇宙、真切、脊樑、家家戶戶、莞爾一笑、花團錦簇、奼紫嫣紅、應接不暇、耐人尋味」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自然段,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語言。
3.了解作者所介紹的德國風景與風俗特點,結合上下文與生活實際體會含義深刻的語句,從中受到啟示與教育。
三、教學建議
1.課前,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查閱有關德國風情民俗以及作者季羨林先生的資料,對德國有個初步的認識,對作者有所了解。
2.教學時,可在學生自學生字詞、充分自讀達到正確、流利朗讀的基礎上,採用不同的教學程序突破重難點。下面這兩種思路供參考:
其一,先緊扣作者四五十年後到德國故地重遊發出的贊嘆「多麼奇麗的景色!多麼奇特的民族!」引發學生自主提出疑問。再引導歸納提煉並組織探究重點問題——作者在德國看到了一種怎樣奇麗的景色?課文是怎樣具體描寫的?為什麼說是「奇特的民族」?在這一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圖文結合想像奇麗美景,還要相機引導學生感悟理解第3自然段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然後回讀全文說說對課題「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的理解。最後進行拓展延伸,如,閱讀相關文章,進一步了解德國的風光與文化,或者進行小練筆寫一寫讀後感,或者交流對作者的了解引發課外閱讀季羨林作品的興趣。這一思路是按照由景到人再到理的順序層層展開的,體現了由形象到抽象的認識過程。

其二,從課題入手,直奔點明中心思想且含義深刻的句子「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先引導學生通讀全文,結合上下文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在感悟理解過程中感受奇麗景象,積累優美語句。再啟發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談類似的實例,加深對這句話以及課題的理解。最後小結歸納學習方法,完成相關課堂練習。
課後思考與練習中要求理解的含義深刻的句子,不能就句論句,要採用結合上下文和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進行,要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並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表述。括弧中提出的問題重在引發思考與提示思路。不要空洞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要在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使學生受到思想的啟迪,情操的陶冶。
3.教學本文要注意朗讀、默讀、瀏覽相結合。通過默讀、瀏覽,可以抓住課文主要內容,有利於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有感情的朗讀要以正確、流利朗讀為前提,以感悟理解為基礎,語調平緩之中有起伏,語氣平淡之中有激昂。第1自然段中要適當突出「花」「德國」各自「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而第2自然段要讀出作者對德國人愛花之真切感到吃驚的語氣;第3自然段要圖文結合、讀想(想像)結合、讀議結合,再現美景,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充分表達出作者對這奇麗風景的欣賞和贊美,進而達到熟讀能誦;第4自然段要讀出作者由衷的贊嘆之情。
4.本課有7個要求會讀會寫的生字,字形結構都比較復雜,筆畫較多,教師要在學生充分自主識字的基礎上重點指導書寫,可採用師生范寫、上台板演等方式進行指導。另外,要注意「莞」是個多音字,在本課中讀wǎn,表示地名時讀「guǎn」,如,廣東省的「東莞」;「奼」(chà)的聲母是翹舌音,不要讀成平舌音。
四、教學案例
引發想像,廣泛聯系,讀中激情,熟讀成誦
——第3自然段課堂教學實錄
師:請閉上眼睛,聽老師朗讀課文第3自然段,大家邊聽邊展開想像,然後說說彷彿看到了什麼。(教師在輕柔的音樂聲中朗讀)
生:我彷彿看到家家戶戶的窗子上鮮花怒放,紅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五顏六色,千姿百態,美麗極了。
生:我彷彿看到在這些奇特房子的窗檯上的花連成一串,匯成了一條條花的綵帶。我感到逛街成了一種美的享受,真香真美。
師:談得真好,想像豐富,談出了自己的感受。請接著說……
生:我彷彿看到主人們正在把一盆盆快枯萎的花搬下陽台,換上一盆盆正在開放的鮮花。
生:我彷彿看到各種鮮花爭奇斗艷,吸引來了大批的蝴蝶,圍繞著各家各戶的窗檯翩翩起舞。主人聞著花香,欣賞著蝴蝶翩翩起舞;行人不時駐足觀賞,真是「人在街頭逛,似在花海中。」
生:……
師:是的,通過想像,大家已經充分感受到了這奇麗的景色。讓我們看看課文中的插圖,再通過我們有感情的朗讀把這奇麗的景色表現出來吧。
(學生練讀,再指名讀,評價)
師:×××同學讀得怎麼樣?我們來評一評。
生:我聽到她把「花團錦簇,奼紫嫣紅,花的海洋」讀得較重,這樣就突出了各色鮮花怒放的美麗景色。
師:評得好,請大家說說「花團錦簇、奼紫嫣紅」的意思。(兩生說成語意思)
生:我認為她讀得有感情,聲音有低有高,表達了作者驚奇、贊美的語氣,最後兩句適當拖長,給人一種「耐人尋味」意味深長的味道。
師:你願意像她那樣讀給大家聽嗎?(該生感情朗讀)
師:是的,本段最後兩句的確耐人尋味,意味深長,讓我們默讀2、3自然段,結合上下文,並聯系生活實際談談對這兩句話的理解吧。(學生默讀)
生:課文前面說作者曾問過女房東,這樣養花是為了給別人看的吧,女房東十分肯定地說,正是這樣。德國人養花與眾不同,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這就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師:你結合上文理解,很好。
生:我想課文最後一段說的「多麼奇麗的景色」就是指我們剛才想像的景象;「多麼奇特的民族」就是贊揚德國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境界。
師:你說得真好!這就叫會讀書。請接著發表自己的看法。
生:「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就是首先要為別人著想,如果大家都為別人著想,反過來,別人也會為你著想。
師:你談得很深刻。
生:我想到了我們班捐書設立圖書角,如果大家都不捐,就辦不起來了,所以我們只要做到「我為人人」,就會換來「人人為我」。
師:你聯系生活實際來理解,談得好。實際上,生活中這樣「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例子很多,請大家接著充分聯系生活實際談一談自己的理解。
生:……
師:讀懂了這一段話,再來讀,大家就一定會讀得更有感情,更「耐人尋味」了。
(配樂指名讀、分男女生讀、全班齊讀;然後讓全班看插圖,能背則背,不能背則讀;接著抄寫本段中自己喜歡的語句)。
本文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先生寫的一篇精美雋永的短文。作者先點明了德國是一個愛花的國度;然後回憶了自己早年在德國留學時親身感受到德國人非常愛花;接著用優美生動的語言,描述了德國家家戶戶窗口都開滿鮮花的情景,並抒發了自己的感慨:「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種境界「頗耐人尋味」;最後講述作者再次來到德國,又看到這番情景,表達了自己舊地重遊的感受,即對德國奇麗風景和與眾不同風俗習慣的贊美之情。
本文不同於一般寫景物風情類的文章,不是純粹描寫景物,而是像拉家常一樣娓娓道來,在講述德國風景民俗的同時,用最精練概括的語言點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長的哲理,讀起來讓人既開眼界,又回味無窮,頗受教育。
選編本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一些德國的民族風情特點,積累優美語言;二是使學生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潛移默化地受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教育。
課文自己打吧!

8.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的資料。

黑貓白貓就能看見哦家

閱讀全文

與五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復資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