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蘇軾與對聯故事
一次,蘇東坡與二友去九江趕考,因遇發大水,耽擱時日,遲到了。考官禁不住軟磨硬泡,便出一上聯刁難:一葉小舟,載著二三個考生,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顛八倒到九江,十分來遲。
蘇東坡沉思片刻,對出了下聯:
十年寒窗,讀了九八卷詩書,趕過七xx個考場,四番三往到二門,一定要進。
考官……
一日,蘇東坡陪高麗(現朝鮮)使者出遊,一路談興甚健,蘇東坡誇口說我國婦孺村老皆能對聯。使者遂叫路旁一老翁,指遠處一寶塔,吟出上聯:
獨塔巍巍,七級四面八方
老翁聽後連連擺手而去。使者笑問東坡:「這……」
蘇東坡笑道「此翁已對出。」
使者問:「聯在哪?」蘇東坡說:此翁是用啞謎相對的,一隻手擺了擺,意思就是:
只手擺擺,五指三長兩短使者與東坡相視大笑。
據傳,廣東嶺南有人出聯,無人對得出,便把聯語刻在石碑上:
半邊山,半邊路,半溪流水半溪涸
蘇東坡到了此地,有人引他到碑前,請蘇東坡對。東坡一看,問道:「一塊碑,只一行字?只一句上聯?」說罷轉身就走。於是,當地人說蘇東坡也對不出。到清代,四川才子李調元(1734-?曾任廣東學政)也到了此地,當地人也把他引到碑前,並把蘇東坡到此地的情景告訴李,請李屬對。李說:「蘇東坡已對出了,何須再對!」眾人大驚。李調元說,蘇東坡的下聯是: 一塊碑,一行字,一句成聯一句空
不過,蘇東坡真有對不出的。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學家,雖欣賞蘇東坡的才學,但又對東坡恃才傲物不滿,於是出聯為難。這一天,他們游覽了鎮江的金山、銀山、玉山後,王安石出一聯曰:
鐵瓮城西,金山銀山三寶地。
鎮江,古名「鐵瓮城」,蘇東坡尋思數日,終未對出,至今仍為無對絕聯。
❷ 系列對聯故事(十一)蘇東坡對聯趣話
蘇軾與黃庭堅松下飲酒下棋,突然一松子落在棋盤上。軾出上聯,庭堅對下聯。
(軾)松下圍棋,松子每隨棋子落;
(堅)柳邊垂釣,柳絲常伴釣絲懸。
落日歸,路上堅出聯,軾逗堅倒地,大笑,遂對出下聯。
(堅)晚霞映水,漁人爭唱《滿江紅》,
(軾)朔雪飛空,農夫齊歌《普天樂》。
蘇軾與佛印和尚泛舟江中。印建議答對。軾便手指河邊一「啃骨頭的狗」;印會意,頓將題有東坡詩的扇子丟入江中。對成啞對,二人大笑。意為;
(軾)狗啃河上骨,
(印)水流東坡詩。
蘇軾貶黃州時,文人雲集其下,欽差大臣來訪,欲找茬,對軾的學生出了上聯,但個個搖手,欽差譏軾。軾說;他們已對出來了是「默對」,你不懂嗎?軾遂念出;
(差)寶塔尖尖,七層四面八方;
(軾)玉手搖搖,五指三長二短。
佛印和尚與東坡談佛事,和尚大談「佛法無邊」蘇小妹從裡屋出聯令使女出示和尚,和尚反擊,於是有了下面的對聯;
(妹)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尚)女卑為婢,女又可稱奴。
很巧妙的拆字聯呵。蘇軾,佛印,蘇小妹泛舟於江上;蘇小妹見和尚將竹篙打在自己的倒影上,遂出一聯;和尚即從蘇小妹日前井邊打水情景對之;
(妹)和尚撐船,篙打江心羅漢;
(尚)佳人汲水,繩牽井底觀音。
蘇東坡戲聯友名對
秦觀和柳永(屯田)都是蘇東坡的好朋友。秦觀因為那首《滿庭芳》的詞寫得很好,特別是第一句「山抹微雲」是個佳句,因而時人便稱秦觀為「山抹微雲」,使這句詞成了秦觀的綽號。秦觀的女婿范溫對岳父有這個名字引為自豪。他常自我介紹說「我是山抹微雲的女婿。」人們確也投以羨慕的眼光。
那時柳屯田的《破陣子》詞中也有一句為人傳頌的名句「露花倒影」。於是時人也稱柳屯田為「露花倒影」。
有一次,蘇東坡同秦觀、柳屯田同席而飲。酒至半酣,蘇東坡詩興大發,隨口將二人的名字和綽號聯成一副對聯:
山抹微雲秦學士;
露花倒影柳屯田。
秦柳二人一聽,同聲大笑,深服東坡詼諧的捷才。
蘇東坡戲嘲張三影
北宋詞人張先,字子野,喜作慢詞,其詞以描寫男女之情見長。他曾因有「雲破月來花弄影」、「簾壓卷花影」、「墮輕絮無影」這三個別致的句子,獲得「張三影」的雅號。他晚年退居鄉間後,年逾八十,家中尚蓄有歌*。有一次,蘇東坡去拜訪他,贈了一副對聯,對張先進行戲嘲。對聯寫道:
詩人老去鶯鶯在;
公子歸來燕燕忙。
聯中引用了唐代元稹的《鶯鶯傳》(元代發展成為曲劇《西廂記》)故事,將張先比做拈花惹草的秀才張珙。張先得聯,亦制一聯寫道:
愁似鰥魚知夜永;
懶同蝴蝶為春忙。
這副對聯,對自己作了表白,且韻詞俱佳,深為東坡所贊賞。
佛印與蘇小妹相戲
一天,蘇小妹正和蘇東坡吟詩作對,不料,佛印走了進來,她急忙躲藏帳中。佛印見此情形,即口佔一聯:
碧紗帳里坐佳人,紗籠芍葯。
小妹想:這和尚真是惱人,人家兄妹正談得起興,被你沖散,你還吟詩戲我。好,待我回一聯罵你一句。於是,念道:
清水池邊洗和尚,水浸葫蘆。
「水浸葫蘆!」蘇東坡拍手稱妙。佛印只得摸著光頭苦笑。
東坡諷主持
一天,蘇東坡到一寺廟游覽,聽說寺里的主持和尚行為不端,心中不免厭惡。可那主持對大名鼎鼎的蘇東坡卻畢恭畢敬,招待甚周,還死皮賴臉向東坡求字。蘇東坡提筆在手,疾書一聯:
日落香殘,去掉凡心一點;
火盡爐寒,來把意馬牢拴。
那主持將對聯懸掛於高處,許多文人 見了,皆捧腹大笑。原來,這副對聯道出了兩個字謎,謎底乃「禿驢」也。
蘇小妹進京看望做官的哥哥蘇軾,多年不見,為了試小妹的文章是否長進便以聯試之,小妹見了十分歡喜,卻一時想不到下聯,忽見一丫環端酒緩緩走來便生靈感對了下聯;
(軾)水仙子持碧玉簪,風前吹出聲聲慢。 (妹)虞美人穿紅綉鞋,月下引來步步嬌。
蘇軾見之拍案叫絕,因上聯有《水仙子》《碧玉簪》《聲聲慢》三個詞牌名,下聯對成《虞美人》《紅綉鞋》《步步嬌》十分工整巧妙。小妹不愧是女才子。
黃庭堅應約來東坡家,東坡出門迎接;恰在此時小妹於窗前捉虱子,小妹於是出對戲道;
阿兄門外邀雙月;(雙月為朋)
東坡笑著應道;
小妹窗前捉半風。(繁體半風為虱也)
❸ 與蘇東坡對聯故事有關的閱讀題及答案
故事:
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年少時,在父親指導下,勤奮好學,出口成章,專常受到別人的稱贊屬,因此,頗有些飄飄然。有一天,他在門口寫了一幅對聯:
識遍天下字
讀盡人間書
沒幾天,門口來了一位白發老人,手持一本小書,口稱特地登門求教。蘇東坡接過那本小書一看,不覺愣住了,書上的字他竟一個字也不認識。老人笑著看了看門上的對聯,搖頭走了。蘇東坡羞得面紅耳赤,待老人走後,連忙在對聯的前面各加了兩個字。
題目:
1.蘇東坡為什麼要改對聯?
答案:因為老人讓他明白了自己是多麼的自負,多麼不知道謙虛.
❹ 蘇軾趣味對聯故事
一天蘇東坡跟一群和尚出外遊玩,蘇小妹亦步亦趨地跟著,突然看到一個和尚內在江中游泳,載沉載浮,碧波中就容好象一個光溜溜的圓球滾動不已,蘇小妹少見多怪,看得興致盎然,謾聲說道:「清江水中洗和尚,浪滾葫蘆。」跟在她後邊的一位主持僧也是個愛開玩笑的,當即對道:「碧紗帳內坐佳人,煙籠芍葯。」這一下扯開話題就不止不休,蘇小妹不甘示弱,再出一聯:「僧眠錦被,萬花叢中一葫蘆。」
住持立即對道:「女對青銅,半畝塘中兩菡萏。」
蘇小妹一時為之語拙,正無可奈何,抬頭望見江心有個和尚在撐船,話題一轉:「和尚撐船,篙打江心羅漢。」
這聯有些難處,它是從「影子」落筆,必須要以「影子」對答才能貼切,主持不由得仔細推敲,終於說道:「佳人汲水,繩牽井底觀音。」
蘇小妹不甘心,再次發難:「五百羅漢渡江,岸畔江心千佛手。」
這次蘇小妹遇到了對手,主持僧迅速對道:「一個佳人望月,人間天上兩蟬娟。」
❺ 蘇東坡對聯故事
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州人,北宋文學家。詩、文、詞、書法都有極高的成就,傳世楹聯也不少。
一次,蘇東坡與二友去九江趕考,因遇發大水,耽擱時日,遲到了。考官禁不住軟磨硬泡,便出一上聯刁難:
一葉小舟,載著二三個考生,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顛八倒到九江,十分來遲。
蘇東坡沉思片刻,對出了下聯:
十年寒窗,讀了九八卷詩書,趕過七六五個考場,四番三往到二門,一定要進。
考官……
一日,蘇東坡陪高麗(現朝鮮)使者出遊,一路談興甚健,蘇東坡誇口說我國婦孺村老皆能對聯。使者遂叫路旁一老翁,指遠處一寶塔,吟出上聯:
獨塔巍巍,七級四面八方
老翁聽後連連擺手而去。使者笑問東坡:「這……」
蘇東坡笑道「此翁已對出。」
使者問:「聯在哪?」蘇東坡說:此翁是用啞謎相對的,一隻手擺了擺,意思就是:
只手擺擺,五指三長兩短
使者與東坡相視大笑。
據傳,廣東嶺南有人出聯,無人對得出,便把聯語刻在石碑上:
半邊山,半邊路,半溪流水半溪涸
蘇東坡到了此地,有人引他到碑前,請蘇東坡對。東坡一看,問道:「一塊碑,只一行字?只一句上聯?」說罷轉身就走。於是,當地人說蘇東坡也對不出。到清代,四川才子李調元(1734-?曾任廣東學政)也到了此地,當地人也把他引到碑前,並把蘇東坡到此地的情景告訴李,請李屬對。李說:「蘇東坡已對出了,何須再對!」眾人大驚。李調元說,蘇東坡的下聯是:
一塊碑,一行字,一句成聯一句空
不過,蘇東坡真有對不出的。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學家,雖欣賞蘇東坡的才學,但又對東坡恃才傲物不滿,於是出聯為難。這一天,他們游覽了鎮江的金山、銀山、玉山後,王安石出一聯曰:
鐵瓮城西,金山銀山三寶地。
鎮江,古名「鐵瓮城」,蘇東坡尋思數日,終未對出,至今仍為無對絕聯。
❻ 有關對聯的故事蘇東坡
一、四小友趣對
宋朝文學家蘇軾,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蘇軾幼年時,在家鄉讀書,同程建用、楊咨十分要好,兩人都受他帶動,非常用功讀書。一年夏天,蘇軾同弟弟蘇轍在家中無聊,恰巧程楊二人到訪,四小友便在庭中玩耍。忽然,天降大雨,四人只好龜縮堂中。此時,程建用提議對句,大家同意。程便指著庭中松樹吟道:
庭松偃蓋如醉;
一陣涼風吹來,站在廊檐之下的楊咨不禁打了一個寒顫,倒有了下聯,於是介面道:
夏雨凄涼似秋。
蘇軾笑道:「切情切景,若不似秋,如何會打寒顫?」楊咨笑道:「不要取笑,對句要緊。」蘇軾拿起一個饅頭啃了一口,見弟弟一手掩鼻,望著門外出神,忽然想起一個典故:東晉宰相謝安患有鼻炎,吟詩時帶有鼻音,士大夫處處模仿他,吟詩也捂著鼻子學他的聲音。蘇軾存心同弟弟開玩笑,也以手捂著鼻子說道:
有客高吟擁鼻,
說完,又咬了一口饅頭。蘇轍回過神來,見哥哥取笑自己,也不甘示弱,一指蘇軾手中饅頭,回道:
無人共吃饅頭。
程楊二人一時不明所以,及至看到蘇軾正在吞咽饅頭的樣子,方才大笑起來。
二、三影居士撰聯辯解
宋朝天聖年間進士張子野,擅長填詞,自認為一生有三句填得最好:一是「雲破月來花弄影」;二是「嬌柔懶起,簾壓卷花影」;三是「柳徑無人,隨飛絮無影」。因此,人稱之為「三影居士。」張子野晚年隱居鄉間,畜養歌妓,每填詞之後,必叫歌妓唱之。蘇軾十分敬重張子野,但對他畜養歌妓也頗有微詞。一次,在歌妓唱完詞之後,便撰了一副對聯以為諷勸:
詩人老去鶯鶯在;
公子歸來燕燕忙。
張子野當然知道聯中意思,便寫了一副對聯回贈蘇軾:
愁似鰥魚知夜永;
懶同蝴蝶為春忙。
蘇軾接過一看,方知誤會了這位前輩。
❼ 蘇東坡的對聯故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州人,北宋文學家。詩、文、詞、書法都有極高的成就,傳世楹聯也不少。
一次,蘇東坡與二友去九江趕考,因遇發大水,耽擱時日,遲到了。考官禁不住軟磨硬泡,便出一上聯刁難:
一葉小舟,載著二三個考生,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顛八倒到九江,十分來遲。
蘇東坡沉思片刻,對出了下聯:
十年寒窗,讀了九八卷詩書,趕過七六五個考場,四番三往到二門,一定要進。
考官……
一日,蘇東坡陪高麗(現朝鮮)使者出遊,一路談興甚健,蘇東坡誇口說我國婦孺村老皆能對聯。使者遂叫路旁一老翁,指遠處一寶塔,吟出上聯:
獨塔巍巍,七級四面八方
老翁聽後連連擺手而去。使者笑問東坡:「這……」
蘇東坡笑道「此翁已對出。」
使者問:「聯在哪?」蘇東坡說:此翁是用啞謎相對的,一隻手擺了擺,意思就是:
只手擺擺,五指三長兩短
使者與東坡相視大笑。
據傳,廣東嶺南有人出聯,無人對得出,便把聯語刻在石碑上:
半邊山,半邊路,半溪流水半溪涸
蘇東坡到了此地,有人引他到碑前,請蘇東坡對。東坡一看,問道:「一塊碑,只一行字?只一句上聯?」說罷轉身就走。於是,當地人說蘇東坡也對不出。到清代,四川才子李調元(1734-?曾任廣東學政)也到了此地,當地人也把他引到碑前,並把蘇東坡到此地的情景告訴李,請李屬對。李說:「蘇東坡已對出了,何須再對!」眾人大驚。李調元說,蘇東坡的下聯是:
一塊碑,一行字,一句成聯一句空
不過,蘇東坡真有對不出的。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學家,雖欣賞蘇東坡的才學,但又對東坡恃才傲物不滿,於是出聯為難。這一天,他們游覽了鎮江的金山、銀山、玉山後,王安石出一聯曰:
鐵瓮城西,金山銀山三寶地。
鎮江,古名「鐵瓮城」,蘇東坡尋思數日,終未對出,至今仍為無對絕聯。
❽ 《蘇東坡改對聯》四年級閱讀題和答案
《蘇東坡改對聯》四年級閱讀題和答案
蘇東坡年少時在父親的指導下,勤奮好版學,出口成章,因此權他有些飄飄然。有一次,他在門口寫了一副對聯:
「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
沒幾天,來了一位白發老翁,手持一本小書,聲稱登門求教。蘇東坡接過那小書一楞,書上的字,他竟然一個也不認識。老翁看了看門上的對聯,搖搖頭走了。蘇東坡羞得面紅耳赤,便將對聯改了一下:
「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從此,蘇東坡閉門不出,刻苦讀書。由於他的勤奮努力,後來終於成為大文學家。
1.這兩副對聯雖然只有四字之差,意思卻不同。
「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的意思是(我已經認識了所有的字,讀完了所有的書),
「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的意思是(我要發憤學習所有的字,立下讀完所有書的志向 )。
2.這篇短文告訴我們(學無止境,我們要活到老,學到老)
❾ 蘇軾的對聯故事集錦
一次,蘇東坡與二友去九江趕考,因遇發大水,耽擱時日,遲到了。考官禁不住軟磨硬泡,便出一上聯刁難:
上聯:一葉小舟,載著二三個考生,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顛八倒到九江,十分來遲。
蘇東坡沉思片刻,對出了下聯:
下聯:十年寒窗,讀了九八卷詩書,趕過七六五個考場,四番三往到二門,一定要進。
一日,蘇東坡陪高麗(現朝鮮)使者出遊,一路談興甚健,蘇東坡誇口說我國婦孺村老皆能對聯。使者遂叫路旁一老翁,指遠處一寶塔,吟出;
上聯:獨塔巍巍,七級四面八方
老翁聽後連連擺手而去。
使者笑問東坡:「這……」 蘇東坡笑道「此翁已對出。」
使者問:「聯在哪?」蘇東坡說:此翁是用啞謎相對的,一隻手擺了擺,意思就是:
下聯:只手擺擺,五指三長兩短使者與東坡相視大笑。
據傳,廣東嶺南有人出聯,無人對得出,便把聯語刻在石碑上:
上聯:半邊山,半邊路,半溪流水半溪涸
蘇東坡到了此地,有人引他到碑前,請蘇東坡對。東坡一看,問道:
「一塊碑,只一行字?只一句上聯?」說罷轉身就走。於是,當地人說蘇東坡也對不出。到清代,四川才子李調元(1734-?曾任廣東學政)也到了此地,當地人也把他引到碑前,並把蘇東坡到此地的情景告訴李,請李屬對。
李說:「蘇東坡已對出了,何須再對!」眾人大驚。李調元說,
蘇東坡的下聯是:一塊碑,一行字,一句成聯一句空不過,
蘇東坡真有對不出的。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學家,雖欣賞蘇東坡的才學,但又對東坡恃才傲物不滿,於是出聯為難。這一天,他們游覽了鎮江的金山、銀山、玉山後,王安石出一聯曰:
《鐵瓮城西,金山銀山三寶地》。鎮江,古名「鐵瓮城」,
蘇東坡尋思數日,終未對出,至今仍為無對絕聯。
❿ 蘇東坡改對聯的故事,要全文!!!
蘇東坡是北宋時期有名的文學家、書畫家,一生好學不倦。這與他少年時得到的教訓分不開。
蘇東坡出生書香門第。他博覽群書,聰明過人,長長得到人們的贊揚,於是,漸漸地驕傲起來了。
一天,他寫了一副對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得意洋洋地貼在大門上。
誰料,對聯貼出來沒幾天,就有一位白發蒼蒼的老頭兒手裡拿著本小書,找上門來,說是特地登門來向蘇公子求教的。蘇東坡也不介意,可是接過書本一看,頓時目瞪口呆了——書上的字,他竟然一個都不認識。「這……」蘇東坡張口結舌,半晌說不出話來。老人卻謙恭地說:「請蘇公子賜教!」
蘇東坡面紅耳赤,認錯道:「請老先生原諒小生一時狂言!」隨即提筆在上下聯聯頭上,各加兩個字,成了截然不同的一副新對聯:「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參考資料:
http://www.cxsyxx.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