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詩是《望天門山》小學三年級語文!!
兩岸的青山相對聳立,一會兒出現,一會兒有忽閃不見,一葉小舟正乘風破浪,從日邊馳來。
2. 三年級語文所有古詩
1、《夜書所見》作者葉紹翁【朝代】宋。詩文: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釋義:瑟瑟的秋風吹動梧桐樹葉,送來陣陣寒意,江上吹來秋風,使出門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家中幾個小孩還在興致勃勃地鬥蟋蟀呢!夜深人靜了還亮著燈不肯睡眠。
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作者王維【朝代】唐。詩文: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釋義:獨自遠離家鄉難免總有一點凄涼,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3、《乞巧》作者林傑【朝代】唐。詩文: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千萬條。
釋義:今天七月七,晚上大家看看那晴朗的天空啊,牛郎和織女牽著大水牛、牽著兩孩子,正在渡過天河上架起的喜鵲橋呢。各家各戶的大小姑娘們望著天上的月亮,誠心誠意地向神靈乞求機巧和智慧,她們對著月光把紅絲線穿進針孔,穿了一條又一條,這一夜不知穿了多少紅線啊
4、《嫦娥》作者李商隱【朝代】唐。詩文: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
釋義:透過裝飾著雲母的屏風,燭影漸漸暗淡下去。銀河漸漸沉沒,晨星漸漸消失。嫦娥後悔寂寞,後悔偷吃靈葯,現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著她一顆孤獨的心。
(2)三年級上冊語文望天門山擴展閱讀:
《語文三年級上冊》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重印出版的教材,包括8組32篇課文及8篇選讀課文 ,供三年級上學期使用。
第三組9古詩兩首,夜書所見,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10風箏,11秋天的雨,12*聽聽,秋的聲音。
《夜書所見》是南宋詩人葉紹翁所作的七言古詩。詩一二兩句寫景,借落葉飄飛、秋風瑟瑟、寒氣襲人烘托遊子漂泊流浪、孤單寂寞的凄涼之感。
三四兩句寫兒童夜捉蟋蟀,興致高昂,巧妙地反襯悲情,更顯客居他鄉的孤寂無奈。該詩以景襯情,動靜結合,以梧葉聲和風聲襯出秋夜的寂靜,還運用了對比手法,以兒童夜捉促織的樂景反襯自己客居他鄉的悲情。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代詩人王維的名篇之一。此詩寫出了遊子的思鄉懷親之情。詩一開頭便緊切題目,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凄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
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節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復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節倍思親」更是千古名句。
《乞巧》是唐朝詩人林傑的詩,詩人在詩中並沒有具體寫出各種不同的心願,而是留下想像的空間,表達了人們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願。
《常娥》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作品。此詩詠嘆常娥(即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發詩人自傷之情。前兩句分別描寫室內、室外的環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氣氛,表現主人公懷思的情緒;後兩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憶之後產生的感想,表達了一種孤寂感。全詩情調感傷,意蘊豐富,奇思妙想,真實動人。
3. 三年級上冊有幾首古詩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古詩共計4篇。
上冊:
《夜書所見》 《九月九憶山東兄弟》 《望天門山》 《飲湖上初晴後雨》
《夜書所見》 作者:葉紹翁(宋代詩人)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翻譯】
蕭蕭秋風吹動梧葉,送來陣陣寒意,使客游在外的詩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詩人)知道兒童在捉蟋蟀,夜深了,籬笆邊有一盞明亮的燈。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作者:王維(唐代詩人)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翻譯】
我在異鄉做客人的時候,每遇到佳節良辰時總會思念起家鄉。雖然我人在他鄉,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陽節,故鄉的兄弟們要登高望遠,我想當他們在佩戴茱萸時,會發現只少了我一人。
《望天門山》 作者:李白(唐代詩人)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翻譯】
天門山(似乎是由於水流的沖擊而)從中間豁然斷開,江水從斷口奔涌而出。浩浩盪盪的長江東流到此(被天門山阻擋),激起滔天的波浪
迴旋著向北流去。兩岸邊的青山,相對著不斷現出,(令人有兩岸青山迎面撲來的感覺)。我(彷彿乘坐)著一艘小船(從天邊)披著陽光順流而下。
《飲湖上初晴後雨》 作者:蘇軾(宋代詩人)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翻譯】
在晴日的陽光照射下,西湖水波盪漾,閃爍著粼粼的金光。風景秀麗;在陰雨的天氣里,山巒在細雨中迷濛一片,別有一種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麼晴朗的西湖就如濃妝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妝的西施,都是同樣的美麗無比。
4. 三年級上冊,古詩望天門山全解
詞語註解
1、天門山:位於安徽省和縣與蕪湖市長江兩岸專,在江北的叫屬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兩山隔江對峙,形同天設的門戶,所以叫「天門」。
2、中斷:江水從中間隔斷兩山。
3、楚江:即長江。古代長江中游地帶屬楚國,所以叫楚江。
4、開:劈開,斷開。
5、至此:意為東流的江水在這轉向北流。
6、回:回漩,回轉。指這一段江水由於地勢險峻方向有所改變,並更加洶涌。
7、兩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8、出:突出,出現
9、日邊來:指孤舟從天水相接處的遠方駛來,遠遠望去,彷彿來自日邊。
翻譯
雄偉的天門山被長江攔腰劈開,碧綠的江水東流到此迴旋澎湃。
兩岸青山相對聳立著拔地而起,一葉孤舟從太陽旁邊飛速飄來。
5. 三年級上冊語文書古詩三首是哪三首
第17課《古詩三首》課文原文
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飲湖上初晴後雨
【宋】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里一青螺。
【篇二】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第17課《古詩三首》教案:望天門山
教學要求:
1.會認本課的7個生字,會寫「斷、楚、孤、帆」等13個字。
2.能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古詩表達的意境以及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古詩。
4.能正確默寫《望天門山》。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誦讀古詩。
2.理解古詩大意。
教學難點:
體會古詩表達的意境以及詩人的思想感情。
課前准備:
多媒體課件;田字格貼。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觀賞圖片,揭示課題。
1.導語: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山河壯麗。大家看--(課件播放天門山圖片)
2.師:大家知道這是哪裡嗎?這就是位於安徽和縣與當塗縣西南的長江兩岸。兩山隔江相對,形同門戶,所以又被叫做天門山,誰來說說自己看了這些圖片之後有什麼感受?
3.師抽答。
4.大家都說了自己看了天門山的圖片之後的感受,很多年前,詩人李白也去到了天門山,看到了這樣的美景,很有感觸,於是寫下了《望天門山》這首詩。
5.下面請大家齊讀課題--《望天門山》(教師板書課題)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要求讀准字音,讀通詩句。
2.指導生字的讀音。
3.全班齊讀,分小組讀,反饋讀。
4.教師出示節奏劃分,指導學生讀出節奏及古詩的韻律。(課件出示)
三、逐句品讀,理解詩意。
1.再請同學們自由朗讀,標示出不理解的字、詞。(教師將詩句寫在黑板上)
2.指名反饋:哪些字、詞無法理解?(天門:天門山。中斷:從中間割斷。至此回:到這里迴旋。出:聳出來。孤帆:單獨一隻船。帆:船上的風帆,指代船。)
3.多媒體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圖文結合,理解古詩的意思。(先抽同學逐句解釋,再指導全詩一起說一說。)
詩文解釋:浩盪東流的長江沖破天門山奔騰而去。碧綠的江水到這里突然轉了個彎,向北流去。兩岸的青山相互對峙,一隻小船從太陽升起的地方悠悠駛來。
四、再現畫面,體會意境。
1.教師示範閱讀,學生閉目想像。
2.指名反饋:腦海中出現了怎樣的畫面?(一句詩,一幅畫)
3.感悟動詞「斷、開、流、回」的氣勢磅礴。
4.指導學生讀出雄偉磅礴的氣勢。
5.教師:同學們,這首古詩,緊扣一個「望」字,通過對天門山兩岸景色的描繪展示了祖國山河的壯麗雄偉,詩人借景抒發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板書「雄偉秀麗、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6.配樂有感情朗讀,熟讀成誦。
五、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6. 望天門山三年級學生作文
《望天門山》作文
今天,我放下手中那都快要磨禿了的毛筆,懷內著興奮的心情,踏上了容游覽天門山的步伐。
經過千山萬水,我終於到達了天門山,天門山真是壯觀啊!兩道山峰高得看不見頂,如兩把利劍直插雲端。而山底下是湍急的長江水,這長江水看似碧綠如翡翠,其實暗藏漩渦。長江駭人的巨浪竟把天門山沖出一個大口,可是又在這里迴旋激盪,江水一路東去,可只在這里,遇到阻攔,四處都是江水撞擊天門山所發出的砰砰聲,彷彿敲鼓一般,這鼓聲又把我帶進戰場,好像是兩名大將在爭斗,不相上下。望著這壯觀的景象,想贊嘆它,又不知道這么壯觀的景象怎麼用語言來形容,於是只能大喊一聲:「啊!——」
我坐在小船上,沿江溯流而上。兩岸秀美的群山映入眼簾,一座座千姿百態、形狀萬千,有的像一座寶塔,危峰兀立,有的又像一座奇石博物館,怪石嶙峋,還有一些如珍珠一般的小石子,在陽光的撫摸下,各自閃耀,整座山又像在辦燈展……一座座奇峰任憑我獨自觀賞,一座座山都朝我走來,都給我問好。
陽光盡情的沐浴著我們,我們的小船在天邊盪漾。
7. 小學三年級上冊古詩大全
1、《尋隱者不遇》
【作者】賈島【朝代】唐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譯文:
蒼松下,我詢問隱者的童子他的師傅到哪裡去了?他說,師傅已經采葯去了。還指著高山說,就在這座山中,可是林深雲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2、《小兒垂釣》
【作者】胡令能【朝代】唐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譯文:
一個頭發蓬亂、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邊學釣魚,側著身子坐在草叢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聽到有過路的人問路,小孩漠不關心地擺了擺手,生怕驚動了魚兒,不敢回應過路人。
3、《夜書所見》
【作者】葉紹翁【朝代】宋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譯文:
瑟瑟的秋風吹動梧桐樹葉,送來陣陣寒意,江上吹來秋風,使出門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家中幾個小孩還在興致勃勃地鬥蟋蟀呢!夜深人靜了還亮著燈不肯睡眠。
4、《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作者】王維【朝代】唐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
獨自遠離家鄉難免總有一點凄涼,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5、《望天門山》
【作者】李白【朝代】唐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譯文:
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沒有迴旋。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遇見一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
8. 三年級手抄報望天門山圖
清晨,我走出船艙,太陽還沒有升起來,在天門山上早早起了一層青回色的霧,山風答有些涼意,只聽見江水流動的聲音。站在船頭,我放眼望去,只見東梁山形成了一扇天門,彷彿要把天門截斷了,江水緩緩而平靜地流淌著,時而寬,時而窄,時而急,時而緩。偶爾,浪花飛濺,沖擊船舷。「嘩嘩」的聲響令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的。整個身心都得到了享受。
纖塵不染的碧水向東流去,跳到著快樂的音符,忽然在半腰被天門攔住了,碧水滾滾地朝另一個方向流去。突然,兩座翠色慾滴的青山相對展現我眼前。綠的發黑的岩石堅硬,挺直,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著,傾向江心,彷彿要撲下來,春把兩座山染了一遍。松柏成陣,在山上只見幾簇野花就是在綠色的山丘上艷麗的點綴。
在天水相接的地方太陽一縱一縱的往上升,好像負著什麼重擔似的。霧散開了,眼前一片景象清晰。太陽射出萬道光芒,一艘白帆出來了,太陽給白帆鑲上了一條金邊。江水好像被太陽驚醒了一般,奔騰流去。
看到這景色,我既願久立四望,又想高吟一首豪邁進的詩篇。
9. 三年級上冊語文望天門山是什麼意思
《望天門山》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於開元十三年(725)赴江東途中行至天門山時回所創作的一首七絕。此詩描答寫了詩人舟行江中順流而下遠望天門山的情景:前兩句用鋪敘的方法,描寫天門山的雄奇壯觀和江水浩盪奔流的氣勢;後兩句描繪出從兩岸青山夾縫中望過去的遠景。全詩通過對天門山景象的描述,贊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壯麗,表達了作者初出巴蜀時樂觀豪邁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灑脫、無拘無束的精神風貌。作品意境開闊,氣象雄偉,動靜虛實,相映成趣,並能化靜為動,化動為靜,給人一種新鮮的意趣。